期刊文献+
共找到25,92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胶东盘子涧金矿床成矿流体特征--来自包裹体、H-O同位素证据
1
作者 智云宝 王英鹏 +7 位作者 范海滨 王巧云 董健 马莉 谢颂诗 郝兴中 刘芳 李瑞翔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29-540,共12页
盘子涧金矿床地处华北板块胶辽隆起区,栖霞—蓬莱金成矿带上。金矿的形成主要与区内控矿断裂——盘子涧断裂和中生代岩浆岩有关。为研究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并控讨矿床成因,对该矿床不同阶段的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包裹... 盘子涧金矿床地处华北板块胶辽隆起区,栖霞—蓬莱金成矿带上。金矿的形成主要与区内控矿断裂——盘子涧断裂和中生代岩浆岩有关。为研究该矿床成矿流体性质及演化,并控讨矿床成因,对该矿床不同阶段的包裹体进行岩相学、显微测温、包裹体激光拉曼及H—O同位素分析研究。盘子涧金矿床成矿热液期可划分为4个成矿阶段,从早到晚分别是黄铁矿—石英阶段(Ⅰ阶段)、石英—黄铁矿(绢云母)阶段(Ⅱ阶段)、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Ⅲ阶段)和石英—碳酸盐阶段(Ⅳ阶段)。其中Ⅱ、III阶段为主成矿阶段。不同成矿阶段的流体包裹体有3种类型,分别是富液气液两相盐水包裹体、含CO_(2)三相包裹体和纯液相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显示,成矿流体的完全均一温度介于142~348℃,主要集中于200~300℃,盐度介于4.44%~10.98%NaCl_(eqv)。石英的δD_(V-SMOW)值为-74.6‰~-68.5‰,δ^(18)O_(V-SMOW)值为+11.65‰~+13.92‰。显示成矿流体为中低温、低盐度的CO_(2)—H_(2)O—NaCl体系,来源于地幔,以岩浆热液为主,并伴有部分大气降水加入。矿床成因类型属石英脉型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盘子涧金矿床 流体包裹体 H—O同位素 胶东
下载PDF
山东南吕—欣木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
2
作者 史磊 王西荣 +3 位作者 宁霄峰 鹿峰宾 许延波 李亚楠 《黄金科学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1-54,共14页
为探讨南吕—欣木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结合矿区地质特征,采用能谱和电子探针(EPMA)对研究区内采集的岩(矿)石标本进行分析,获取矿物生成顺序,分析金矿物的形态、粒度、成色和赋存状态,探讨金的富集机制。研究表明:南吕—欣木... 为探讨南吕—欣木金矿床金的赋存状态及富集机制,结合矿区地质特征,采用能谱和电子探针(EPMA)对研究区内采集的岩(矿)石标本进行分析,获取矿物生成顺序,分析金矿物的形态、粒度、成色和赋存状态,探讨金的富集机制。研究表明:南吕—欣木金矿床成矿阶段可划分为4个阶段,即黄铁矿—石英(Ⅰ)、金—石英—黄铁矿(Ⅱ)、金—石英—多金属硫化物(Ⅲ)和石英—方解石(Ⅳ),其中第Ⅰ、Ⅲ阶段是金的主要成矿阶段。金的赋存状态有晶隙金(占49.87%)、裂隙金(占42.81%)和包体金(占7.32%)。裂隙金的大小为7~20μm。金成色变化范围在886~943之间,平均成色为845,变化系数为11.72%。相关分析结果显示:相关性显著的元素是Ag和Ag、Fe和S。金与其他元素的相关性大小依次是Au→Ag→Cr→Fe→S,与Pb、Cu和Zn等元素相关性不大。黄铁矿是主要的载金矿物。金从矿源层(古老变质岩和玲珑复合岩体)溶滤出来,以简单的氯化物和络合物等迁移,富集在2个成矿阶段叠加部位。研究结果为揭示区域金的赋存状态和矿床成因提供了证据,也为总结焦家金成矿带成矿规律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的赋存状态 成矿富集机制 成矿阶段 金成色 南吕—欣木金矿
下载PDF
坦桑尼亚恩泽加地区覆盖区选区评价及综合找矿方法研究
3
作者 司建涛 白德胜 +5 位作者 祁东 孙进 张明礼 梁永安 邵江波 姚明高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1期119-125,153,共8页
恩泽加(Nzega)绿岩带为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八大绿岩带之一,为坦桑尼亚重要的产金区域之一。由于其地表覆盖程度较高,地质调查和勘查工作程度较低,虽然针对隐伏型金矿床尚具备一定的找矿潜力,但同时也面临选区评价和找矿困难的问题。... 恩泽加(Nzega)绿岩带为坦桑尼亚环维多利亚湖八大绿岩带之一,为坦桑尼亚重要的产金区域之一。由于其地表覆盖程度较高,地质调查和勘查工作程度较低,虽然针对隐伏型金矿床尚具备一定的找矿潜力,但同时也面临选区评价和找矿困难的问题。研究表明:在选区评价中,针对太古界尼安萨群条带状铁建造的区域航磁异常解译和研究区地球化学金异常分析是最主要的;而在采用地物化综合找矿方法开展勘查工作中,磁法和激电法结合对于寻找覆盖区下的含铁建造内部或接触带附近或剪切带内的金矿床效果较好。该地区首次使用了取样钻施工采样,对覆盖层下发育的含金矿化蚀变带进行了地质工程揭露,取得了一定的找矿成果,先后发现了伊博罗格罗(Iborogo)、卢素(Lusu)和乔马(Choma)等多个金矿床(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岩带 覆盖区 地物化综合找矿 取样钻 恩泽加地区 坦桑尼亚
下载PDF
胶东金矿与中生代区域性花岗岩关系及成矿预测和找矿方向
4
作者 王来明 王金辉 +8 位作者 任天龙 于晓卫 张文 李瑞翔 陶有兵 杨振毅 王立功 刘汉栋 郭瑞鹏 《山东国土资源》 2024年第3期6-22,共17页
胶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金矿资源基地,截至2023年6月已累计探明金矿资源量已达5757余吨。与金矿成矿密切的中生代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多样,也是山东省最发育、最典型的地区。本文对胶东地区金矿与中生代区域性花岗岩空间展布、形成时... 胶东地区是世界著名的金矿资源基地,截至2023年6月已累计探明金矿资源量已达5757余吨。与金矿成矿密切的中生代花岗岩分布广泛,岩石类型多样,也是山东省最发育、最典型的地区。本文对胶东地区金矿与中生代区域性花岗岩空间展布、形成时代和形成环境等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区域性广泛分布的中生代花岗岩为晚侏罗世玲珑期(166~146 Ma)、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135~123 Ma)、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123~110 Ma)和崂山期(118~108 Ma),研究认为区域性岩浆事件一般持续10 Ma左右,而重熔型花岗岩一般持续20 Ma,反映了由基底岩石熔融到侵入结晶的2个阶段,它有一个由基底固体岩石熔融的过程,大致也需要10 Ma,既固体岩石熔融10 Ma,熔浆活动上侵结晶10 Ma。玲珑期重熔型花岗岩是扬子板块和华北板块碰撞的期后产物,郭家岭期岩浆事件代表了中国东部中生代构造体制转换的开始,伟德山期岩浆事件代表了构造体制转换的高峰期,崂山期岩浆事件代表了构造体制转换的结束期。86.8%的金矿赋存在玲珑期花岗岩中,6.9%的金矿赋存于郭家岭期花岗岩中,玲珑期花岗岩和郭家岭期花岗岩Au元素背景值明显高于伟德山期花岗岩和崂山期花岗岩。矿石硫与玲珑期花岗岩、郭家岭期花岗岩范围相近,特别是与玲珑期花岗岩大范围重叠,具有岩浆热液硫同位素变化小的特点,说明矿石硫主要源为玲珑期花岗岩、郭家岭期花岗岩。矿石铅主要为再活化的下地壳铅,即前寒武纪结晶基底铅,有幔源铅加入。金矿成矿年龄有162~146 Ma、133~120 Ma、120~115 Ma、112~105 Ma共4个区间范围,与胶东地区四期区域性花岗岩形成时间对应,成矿年龄一般晚于成岩年龄3~5 Ma。根据胶东金矿及多金属矿与岩浆热液事件对应关系,划分为玲珑金成矿期、郭家岭金成矿期、伟德山金及多金属成矿期和崂山多金属成矿期。胶东地区金矿主要是新太古代变质地层和古元古代底部片岩层位经过重熔作用金元素活化、迁移、富集和郭家岭期岩浆作用成矿。基于以上成矿作用认识,根据地球化学块体理论,对胶东金矿潜力进行了估算,胶东地区3000 m以浅金矿潜力约为1.8万t,同时对胶西北深部金矿进行了系统预测,预测3000 m以浅金资源量3997 t,5000 m以浅7497 t。通过地质综合研究,栖霞地区中新太古代变质岩下部有隐伏玲珑期花岗岩,根据金矿主要赋存在玲珑期花岗岩中的空间展布,S、Pb等同位素以及玲珑期花岗岩是金矿成矿直接围岩或母岩的认识,该地区变质岩中发育众多的石英脉型中小型金矿和矿(化)点,可能是浅部或顶部矿体的表现,认为该地区具有良好的成矿背景和潜力,是胶东地区今后金矿找矿的重要地区和方向。并建议在该地区部署地震和大功率激电剖面及地质科研钻探,查清一系列NE向断裂和地质结构,为金矿找矿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 中生代花岗岩 成矿预测 找矿方向 胶东地区
下载PDF
巴西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地质演化与重要成矿作用
5
作者 沈莽庭 郭维民 +4 位作者 王天刚 孙建东 徐鸣 隰弯弯 赵宇浩 《华北地质》 2024年第1期26-42,共17页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梳理构建巴西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构造演化过程,概述与之成矿作用地质背景及矿床成矿系列的耦合关系,并查明典型矿床的时空分布,目的是服务于克拉通演化与成矿理论。【研究方法】本文在中巴合作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的... 【研究目的】本文旨在梳理构建巴西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构造演化过程,概述与之成矿作用地质背景及矿床成矿系列的耦合关系,并查明典型矿床的时空分布,目的是服务于克拉通演化与成矿理论。【研究方法】本文在中巴合作开展野外地质调查的基础上,结合巴西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基底太古宙片麻岩和元古代的碎屑岩锆石U-Pb、Sm-Nd同位素年代学等文献资料,初步归纳出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重大地质构造演化事件和重要成矿作用。【研究结果】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4个重要地质演化过程:(1)太古宙3.5 Ga前克拉通古陆核与微陆块形成,3.3~2.9 Ga和2.8~2.5 Ga间则由克拉通北区的盖维奥、索布拉迪纽、塞里尼亚和吉基耶等4个古陆核及南区的近圆形古陆核相互碰撞、拼合和绿岩-增生造山岩浆作用而形成稳定的克拉通陆块;(2)2.5~1.9 Ga古元古代泛亚马逊造山岩浆作用;(3)1.78~1.20 Ga克拉通基底隆升与裂谷改造阶段,形成大量基性岩墙群及陆内非造山型岩浆,完成陆块增厚和最终克拉通化;(4)新元古代克拉通边缘经历巴西利亚/泛非运动(0.64~0.54 Ga)改造,又形成巴西利亚等6个活动造山带。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形成4期重要成矿作用及相应矿床成矿系列:(1)太古宙(2.5 Ga前)形成绿岩型金矿、苏必利尔湖型硅铁建造为主的变质火山-沉积矿床等成矿系列;(2)古元古代早中期(2.5~1.8 Ga)形成与(超)基性岩相关的铜镍钴硫化物矿床、VMS型铅锌银矿床、IOCG等系列矿床;(3)固结纪-中元古代(1.8~1.0 Ga)形成与非造山岩浆作用相关的铌钽矿、铀矿床,与陆内(缘)裂谷型的钒-钛-铁矿床等系列;(4)新元古代(1.0~0.54 Ga)主要形成铁锰矿、砂锡矿及磷矿等矿床,包括古陆缘-浅海沉积环境有关的(冲积)金刚石砂矿等系列矿床。【结论】构建了巴西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4个重要地质演化过程,相应划分出4期重要成矿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圣弗朗西斯科克拉通 构造演化 成矿作用 成矿系列 巴西
下载PDF
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床基本特征、研究现状及在中国前景
6
作者 刘军 王晓彤 +1 位作者 何军成 李铁刚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共28页
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以独立金矿形式赋存于钙质沉积岩中,以金品位高(5~15 g/t)著称。目前,该类型金矿的总体研究程度较低,在成矿背景、还原性岩浆源区及成因、金高效富集机制等方面仍缺乏理解。笔者对该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时空分布规... 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以独立金矿形式赋存于钙质沉积岩中,以金品位高(5~15 g/t)著称。目前,该类型金矿的总体研究程度较低,在成矿背景、还原性岩浆源区及成因、金高效富集机制等方面仍缺乏理解。笔者对该类型金矿的地质特征、时空分布规律、成矿机理、找矿标识等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探讨了该类金矿的研究难点及其在中国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具有以下特征:(1)独特的Au-Bi-Te-As±Co元素组合,缺乏Cu等贱金属;(2)矽卡岩以钙铁辉石为主,其次为石榴子石;(3)成矿岩体属于还原性钛铁矿系列,包括辉长闪长岩、闪长岩和花岗闪长岩等;(4)代表性低硫逸度的金属矿物,包括斜方砷铁矿、黑铋金矿、贫S的Te-Bi矿物。关键问题或薄弱环节主要有:(1)还原性岩浆存在温度、盐度、氧逸度、硫逸度、含水量、还原性组分类型及含量等多种属性,这些属性对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的形成有哪些影响?(2) Au可能以氯络合物、硫络合物、Bi-Te熔体、纳米絮状物等多种方式运移,还原性岩浆流体中Au的高效迁移及富集方式有哪些?(3)还原性成矿岩浆的氧化-还原性质有争议,部分学者认为岩浆始终为还原性,另一些学者认为母岩浆为氧化性,后期混入还原性物质;(4)存在深部W-Mo矿化、浅部Au-Sb-Bi矿化的金属元素分带现象,这种分带规律受哪些因素控制?总之,还原性矽卡岩型金矿在中国有着良好的成矿潜力和找矿前景,其中中国东部W/Sn成矿区(带)和Au成矿区(带)的叠加区域、西部还原性岩体分布区是该类金矿的有利勘探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岩浆 矽卡岩 金矿床 岩浆成因 成矿机制
下载PDF
冀东金厂峪金矿剪切带控矿规律及找矿建议
7
作者 鄂建新 缪广 +2 位作者 宁腾霄 郭运晨 张强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期82-84,共3页
冀东金厂峪金矿为典型受构造作用控制的矿床,金矿体主要产于NNE向脆-韧性片理化带内的强变形带之中,直接控矿构造为叠加于强变形带之上的NNE向燕山期脆性断裂构造。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分期配套,建立了弱变形域控岩+... 冀东金厂峪金矿为典型受构造作用控制的矿床,金矿体主要产于NNE向脆-韧性片理化带内的强变形带之中,直接控矿构造为叠加于强变形带之上的NNE向燕山期脆性断裂构造。本文在详细的野外调查基础上进行了构造分期配套,建立了弱变形域控岩+强变形带赋矿的透镜体控矿模式,结合矿体赋存和矿化富集规律总结,提出了韧脆性片理化带深部、两侧次级平行构造等找矿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东 金厂峪金矿 脆-韧性变形 片理化带 强变形带 弱变形域
下载PDF
右江盆地卡林型金矿成矿年代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高伟 胡瑞忠 +2 位作者 李秋立 刘建中 李献华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7-283,共17页
右江盆地是全球仅次于美国内华达地区的第二大卡林型金矿床集中分布区。由于成矿时代的不确定性,盆地内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一直不清。为准确确定这些金矿床的成矿时代,近四十年来国内外矿床学家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从早期... 右江盆地是全球仅次于美国内华达地区的第二大卡林型金矿床集中分布区。由于成矿时代的不确定性,盆地内卡林型金矿床的成矿动力学背景一直不清。为准确确定这些金矿床的成矿时代,近四十年来国内外矿床学家进行了孜孜不倦的探索,从早期以石英裂变径迹和流体包裹体Rb-Sr等时线法为代表的定年,到中期以硫化物Re-Os等时线法为代表的单矿物溶样法定年,再到最新以热液金红石、独居石和磷灰石U-Th-Pb法为代表的微区原位定年,其定年对象和方法见证了同位素地质年代学的发展历程。现已基本明确,右江盆地主要发育两期卡林型金矿成矿作用,分别为215~200 Ma和155~140 Ma,相当于印支期和燕山期,其动力学背景分别对应于印支-华南-华北地块碰撞后的印支期陆内造山过程以及燕山期软流圈上涌诱发的岩石圈伸展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右江盆地 卡林型金矿 成矿时代 印支期和燕山期成矿
下载PDF
QuantyPES软件在黔西南者相金矿床资源量估算中的应用:与传统软件估算的对比
9
作者 邰文星 杨成富 +7 位作者 靳晓野 刘建中 吴冲龙 赵平 王泽鹏 张珊珊 邵云彬 刘婧珂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2,共12页
传统制图软件MapGIS、CAD等在资源量估算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复杂的人工估算和繁重的数据管理过程,导致资源量估算效率较低,而利用QuantyPES软件进行资源量估算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些不足。该软件可以把繁杂的传统资源量估算方式转变为... 传统制图软件MapGIS、CAD等在资源量估算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其复杂的人工估算和繁重的数据管理过程,导致资源量估算效率较低,而利用QuantyPES软件进行资源量估算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些不足。该软件可以把繁杂的传统资源量估算方式转变为系统的软件程序自动化,适用于矿产勘查各阶段的资源量估算与管理。以黔西南者相金矿床为例,介绍与对比QuantyPES软件与传统软件在实际资源量估算方式中的特点,认为QuantyPES软件在资源量估算中具有更快的速度及效率,计算结果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及科学性,还可进行三维地质统计学法资源量估算、资源储量动态估算与管理、数据可持续利用及共享等。通过研究QuantyPES软件在资源量估算中的先进性,期望该软件在未来地质勘查工作中得到更广泛的应用,进一步提高资源量估算的科学性与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QuantyPES软件 资源量估算 地质块段法 三维地质统计学法 者相金矿床 黔西南
下载PDF
胶西北金矿控矿断裂深部特征及对找矿的启示——来自地球物理探测的证据
10
作者 宋明春 王洪军 +18 位作者 刘洪波 贺春艳 魏印涛 李杰 曹静杰 牛树银 田京祥 李秀章 张尚坤 张文 李大鹏 王英鹏 董磊磊 李健 王怀洪 高继雷 朱裕振 陈大磊 王润生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6,共16页
[研究目的]胶东是全球著名的金成矿区,金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该区尚有很多断裂是无矿的,以往对断裂的深部形态及赋矿断裂与无矿断裂的区别特征缺乏深入研究。[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在胶东西北部实施重、磁、电长剖面和穿越主要金矿集... [研究目的]胶东是全球著名的金成矿区,金矿床主要受断裂构造控制,该区尚有很多断裂是无矿的,以往对断裂的深部形态及赋矿断裂与无矿断裂的区别特征缺乏深入研究。[研究方法]本文通过在胶东西北部实施重、磁、电长剖面和穿越主要金矿集区的广域电磁剖面、反射地震剖面,揭示了断裂深部特征,为赋矿断裂和无矿断裂的识别提供了重要证据。[研究结果]地球物理探测表明,胶西北地区的断裂构造有陡倾角的深断裂、缓倾角的铲式断裂和陡倾角的小断裂,其中控矿的三山岛、焦家和招平断裂均是铲式断裂。结合对金矿床的研究发现,矿床主要赋存于缓倾角断裂中,矿体呈阶梯分布特征,陡倾角的深断裂中未见明显的金矿化蚀变,现今金矿床赋存的最大深度在5 km左右。[结论]综合分析认为,低角度拆离断层和连续性不好的高角度小断层有较好的物理圈闭条件,有利于矿化富集;而产状平直、陡倾的深断裂不具备物理圈闭的条件,不利于成矿。胶东型金矿的找矿方向应集中于缓倾角的铲式断裂及其派生、伴生的陡倾角小断裂附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矿床 深部探测 地球物理剖面 断裂构造 阶梯赋矿 矿产勘查工程 胶东
下载PDF
吉林省东南部白山市金英金矿床金赋存状态及流体包裹体特征
11
作者 汪徽 温守钦 +1 位作者 李敏 朱恩静 《黄金》 CAS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金英金矿床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东段,铁岭—靖宇隆起与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接触界面凹陷侧。通过野外实际调查、矿相学、电子探针和流体包裹体测试综合研究发现:该矿床矿物组成简单,矿石类型为硅化构造角砾岩型,金矿物种类有自然金、含... 金英金矿床位于中朝准地台北缘东段,铁岭—靖宇隆起与太子河—浑江陷褶断束接触界面凹陷侧。通过野外实际调查、矿相学、电子探针和流体包裹体测试综合研究发现:该矿床矿物组成简单,矿石类型为硅化构造角砾岩型,金矿物种类有自然金、含银自然金和银金矿,载金矿物主要为石英,主要以裂隙金形式赋存,其次以粒间金和包裹金形式赋存;石英中包裹体多为气液两相包裹体,形态以椭圆形、菱形和不规则形为主,成矿温度139.6℃~253.1℃,盐度1.74%~4.65%,密度0.79~0.94 g/cm^(3),成矿压力33.6~65.6 MPa,成矿深度1.2~2.4 km,属中低温低盐度低密度流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赋存状态 成矿流体 流体包裹体 沉淀机理 金英金矿床
下载PDF
高精度磁测在吉林辉南石棚沟金矿区找矿中的应用
12
作者 谢天月 杨言辰 +2 位作者 韩世炯 韩梓衡 于秋阳 《黄金》 CAS 2024年第1期69-74,共6页
高精度磁测结果包含着丰富的浅部、深部地质信息,有助于了解目标物磁性变化,确定深部隐伏岩体、构造和蚀变矿化带的分布,能够准确反映成矿地质体及物性结构面的各种信息,是一种常用的金矿床间接找矿方法。通过对石棚沟金矿区高精度磁测... 高精度磁测结果包含着丰富的浅部、深部地质信息,有助于了解目标物磁性变化,确定深部隐伏岩体、构造和蚀变矿化带的分布,能够准确反映成矿地质体及物性结构面的各种信息,是一种常用的金矿床间接找矿方法。通过对石棚沟金矿区高精度磁测数据的解译,确定不同深度成矿地质体特征、不同方向构造特征和矿化蚀变带产状。石棚沟金矿区矿体受杨家店组、三道沟组地层,以及断裂与深部成矿岩体综合控制。分析控矿因素与提取地质、物化探找矿标志,对不同蚀变矿化带进行评价,为后续工作的展开提供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精度磁测 找矿方向 成矿预测 石棚沟金矿区 结构面 辉南
下载PDF
福建吉花金银矿床地质特征及含矿蚀变带元素迁移对区域成矿的启示
13
作者 王俊德 汤立伟 +4 位作者 杜庆安 黄卫强 侯海峰 陈文庆 鲁涛峰 《黄金》 CAS 2024年第3期55-66,共12页
吉花金银矿床为中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共圈定36个金银矿体,均赋存于北东向断裂蚀变带中。银物相分析表明,银以硫化物银、自然银为主,银、金总体上同体共生,且二者品位具有正相关性。主成矿阶段矿物组合以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金-辉... 吉花金银矿床为中型浅成中低温热液型矿床,共圈定36个金银矿体,均赋存于北东向断裂蚀变带中。银物相分析表明,银以硫化物银、自然银为主,银、金总体上同体共生,且二者品位具有正相关性。主成矿阶段矿物组合以石英-黄铁矿-黄铜矿-金-辉银矿为特征。沿矿体横向(侧向)划分为4个蚀变分带。为了厘定热液蚀变过程中的物质迁移,对蚀变碎裂岩采用标准化Isocon图解法计算物质迁移特征,结果表明,蚀变过程中Fe、Si、Mg、Ti、Cu、As、Mo、Co、Cr、La、Li、Ni、V呈迁入特征;Na、Ca、Ba、Sr、Nb呈迁出特征,其中Ca、Ba、Sr的迁出表明成矿热液具有富硅、去钙化的特征。通过类比区域内邱村金矿床、东洋金矿床、大冬坑金矿床,四者均为闽中金银成矿系统形成的矿床系列,可能是在古太平洋板块俯冲、后撤动力背景下,含矿流体沿火山机构及酸性岩脉通道运移至到浅部断裂中沉淀成矿的区域成矿模式。该成果可为区域内寻找金银矿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花金银矿床 矿床地质特征 标准化Isocon图解 蚀变分带 元素迁移 区域成矿模式
下载PDF
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区基性脉岩成岩时代、岩石成因及其与金成矿关系:深边部勘查启示
14
作者 张星培 董云涛 +4 位作者 赵成峰 周云满 王彦宁 张生泽 张发红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期24-40,共17页
本文以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区矿化的基性脉岩(煌斑岩、辉绿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主微量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定年研究,拟查明基性岩成因及其与金矿化之间关系。地球化学研究显示矿区基性脉岩具有典型岛弧岩浆岩属性,指示其地幔... 本文以哀牢山南段长安金矿区矿化的基性脉岩(煌斑岩、辉绿岩)为主要研究对象,开展岩相学、主微量地球化学和锆石U-Pb定年研究,拟查明基性岩成因及其与金矿化之间关系。地球化学研究显示矿区基性脉岩具有典型岛弧岩浆岩属性,指示其地幔源区遭受过俯冲流体的改造。锆石U-Pb定年结果显示该基性脉岩侵位时限为~34.5 Ma。岩相学研究显示脉岩中蚀变的黑云母、角闪石和含金黄铁矿密切共生,暗示富铁暗色矿物与含金流体反应可能导致了金的沉淀。基性脉岩边界可作为成矿物质输运通道,破碎的基性脉岩亦可作为化学障圈闭流体形成高品位矿体,因此基性脉岩可作为直接找矿标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脉岩 岩石成因 岩石地球化学 深部勘查 长安金矿区
下载PDF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断裂构造分形结构特征及成矿预测
15
作者 张元 王红岩 +5 位作者 李育 杨剑 胡杨 李永恒 李彩霞 任涛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9-372,共14页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及多金属矿床开发地带,区内断裂构造复杂,构造控矿作用显著。文章利用分形理论方法对夏河-合作地区不同方向断裂构造作定量分析,统计计算断裂构造容量维和信息维,结合矿床空间分布分形特征和矿床Fr...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是中国重要的金矿及多金属矿床开发地带,区内断裂构造复杂,构造控矿作用显著。文章利用分形理论方法对夏河-合作地区不同方向断裂构造作定量分析,统计计算断裂构造容量维和信息维,结合矿床空间分布分形特征和矿床Fry分析,探讨研究区构造分形特征及断裂与矿床的空间展布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全部断裂容量维1.2374,北东向断裂容量维0.8229,北西向断裂容量维1.2296,近东西向断裂容量维1.0312,全部断裂容量和北西向断裂容量维处于断裂分形临界值(1.22~1.38)区域,显示研究区断裂构造连通性较好。研究区全部断裂信息维1.1118,北东向断裂信息维1.018,北西向断裂信息维1.2296,近东西向断裂信息维1.0217,北西向断裂信息维处于断裂分形临界值区域,反映北西向对矿床的控制最强。断裂构造分形维数可以表征矿床的沉积部位,以容量维、信息维等值线图以及Fry图划分出3个有利成矿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形维数 Fry分析 断裂构造 金矿分布 西秦岭夏河-合作地区
下载PDF
西秦岭造山带早子沟金矿床金矿化特征及找矿潜力评价
16
作者 田向盛 孙新春 +1 位作者 邱昆峰 王玉玺 《黄金》 CAS 2024年第4期65-70,共6页
早子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夏河—合作地区,是夏河—合作地区乃至西秦岭造山带经济价值最高的金矿床之一。基于早子沟金矿床找矿勘探新近发现的地质现象,对早子沟金矿床地质和金矿化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前人年代学数据,对微细... 早子沟金矿床位于西秦岭造山带的夏河—合作地区,是夏河—合作地区乃至西秦岭造山带经济价值最高的金矿床之一。基于早子沟金矿床找矿勘探新近发现的地质现象,对早子沟金矿床地质和金矿化特征进行了系统总结,结合前人年代学数据,对微细浸染型/细脉状毒砂-黄铁矿型和脉状石英-辉锑矿-自然金型2类金矿化的成矿时代和矿床成因进行探讨,认为二者成矿时代相差较大,可能存在不同的源区。早子沟金矿床2类金矿化分别在浅部岩体周围断裂发育部位和深部低角度断裂发育部位显示出了较好的成矿潜力,应作为下一步找矿勘探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子沟金矿床 矿床地质 矿床成因 潜力分析 深部找矿 金矿化
下载PDF
江西德兴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研究
17
作者 吴荔 匡文龙 +3 位作者 张志辉 申滔 杨铖 张跃权 《黄金》 CAS 2024年第2期68-74,共7页
针对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进行氢、氧、硫、铅同位素研究,以判定其成矿物质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δD值为-78.9‰~-28.5‰,平均值为-56.5‰;δ18OV-SMOW值为12.10‰~18.70‰,平均值为16.06‰;δ^(18)O_(H_(2)O)值为0.18‰~11.26‰,平均... 针对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进行氢、氧、硫、铅同位素研究,以判定其成矿物质的来源。研究结果表明:δD值为-78.9‰~-28.5‰,平均值为-56.5‰;δ18OV-SMOW值为12.10‰~18.70‰,平均值为16.06‰;δ^(18)O_(H_(2)O)值为0.18‰~11.26‰,平均值为8.24‰;反映了成矿流体是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混合。δ34S值为-1.04‰~2.71‰,平均值为1.35‰,与矿区赋矿地层张村岩组的硫同位素明显不同,暗示了成矿物质不是直接来自地层,但呈现出明显的幔源硫(-3‰~3‰)特征,与矿区火山-次火山活动有紧密联系。铅同位素206Pb/204Pb=17.890 0~18.319 0,207Pb/204Pb=15.528 0~15.602 5,208Pb/204Pb=38.025 2~38.445 0,表明铅来源为壳幔混源,矿石与岩浆岩具有亲缘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化学 银山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稳定同位素 次火山活动 岩浆岩 矿石
下载PDF
胶东地区中生代花岗岩年代学、地球化学特征及与金银多金属成矿的关系
18
作者 赵立翔 丁正江 +4 位作者 张琪彬 范家盟 滕嘉文 孙金磊 钱烨 《黄金》 CAS 2024年第4期57-64,共8页
胶东地区不仅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矿产形成的关键区域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东部岩浆岩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生代花岗岩主要划分为晚侏罗世玲珑期(147~162 Ma)、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125~133 Ma)、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110~123 Ma... 胶东地区不仅是中国东部中生代大规模矿产形成的关键区域之一,同时也是中国东部岩浆岩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生代花岗岩主要划分为晚侏罗世玲珑期(147~162 Ma)、早白垩世早期郭家岭期(125~133 Ma)、早白垩世晚期伟德山期(110~123 Ma)和崂山期(110~118 Ma)。玲珑期花岗岩为地壳重熔S型岩石,源区物质主要为古元古代荆山群、粉子山群和太古代TTG片麻岩系;郭家岭期花岗岩为高w(Ba)/w(Sr)值花岗岩,伟德山期花岗岩为I型花岗岩,二者均为壳幔混合成因;崂山期花岗岩为地壳重熔A型花岗岩。金银多金属矿成矿时代主要为早白垩世,接近伟德山期花岗岩;在空间上,金矿床主要赋存在玲珑期花岗岩和郭家岭期花岗岩内;金银多金属矿成矿物质均具明显地幔来源特征,与伟德山期花岗岩具有密切联系,上地幔在胶东地区中生代成岩成矿作用的贡献主要通过幔源C-H-O流体活动实现。含金幔源C-H-O流体在进入地壳后发生分异作用,分异后的流体在上升到一定高度后,随着温度的不断降低和大气水的不断加入而发生成矿作用,在岩体内外适当部位形成金银多金属矿,在岩体外部适当部位形成蚀变岩型、脉型等金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生代 花岗岩 岩石成因 成岩成矿关系 构造背景 胶东地区
下载PDF
四川丹巴金矿床金矿物学特征及黑铋金矿的指示意义
19
作者 马天祺 黄睿 +1 位作者 刘效孔 陈翠华 《黄金》 CAS 2024年第2期75-79,共5页
丹巴金矿床是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典型的碲化物型金矿床。该矿床中发育大量明金与碲铋矿物。以叶碲铋矿和自然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自然金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丹... 丹巴金矿床是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东南缘典型的碲化物型金矿床。该矿床中发育大量明金与碲铋矿物。以叶碲铋矿和自然金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显微岩相学观察、扫描电镜能谱分析,对自然金的矿物学特征进行了较为详细的研究。结果显示,丹巴金矿床载金矿物主要有磁黄铁矿、黄铜矿、黄铁矿、叶碲铋矿、自然铋、黑铋金矿,大量自然金与叶碲铋矿、自然铋具有密切的时空关系,黑铋金矿的产出是铋熔体析出并清除金最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碲化物型 丹巴金矿床 黑铋金矿 自然金 矿物学特征 松潘—甘孜造山带
下载PDF
安徽省宣城地区龙潭组页岩孔隙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20
作者 张旭 吴林强 +7 位作者 洪大军 孙艳坤 杨志成 陈科夫 肖万峰 刘宏 黄素荷 张凯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期41-52,共12页
安徽省宣城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大,已有钻井揭示其页岩含气性差异大,页岩气赋存富集机理复杂。通过总有机碳含量分析、岩石热解实验、X衍射、低温液氮吸附、二氧化碳吸附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观测等手段,研究宣城地区龙潭组页... 安徽省宣城地区上二叠统龙潭组页岩气资源潜力大,已有钻井揭示其页岩含气性差异大,页岩气赋存富集机理复杂。通过总有机碳含量分析、岩石热解实验、X衍射、低温液氮吸附、二氧化碳吸附和场发射扫描电镜观测等手段,研究宣城地区龙潭组页岩中孔隙的大小、结构及类型,探讨影响其孔隙发育的主要因素。研究表明:(1)宣城地区龙潭组页岩中孔隙主要为半开放型,并且存在一定量的细颈瓶孔。其中,矿物孔较发育,主要为微米孔,孔隙数量多;有机孔发育数量较少,孔径为纳米级—微米级。(2)龙潭组页岩BET比表面积为4.2601~10.3068 m^(2)/g,平均为7.4290 m^(2)/g。介孔+宏孔体积为0.0049~0.0179 cm^(3)/g,平均为0.0089 cm^(3)/g;微孔体积为0.0019~0.0038 cm^(3)/g,平均为0.0026 cm^(3)/g。孔径大于10 nm的孔隙是页岩孔隙体积的主要贡献者。(3)高演化、矿物含量差异大等使得宣城地区龙潭组页岩孔隙发育规律性变得复杂,TOC含量和矿物含量明显影响着宣城地区龙潭组页岩孔隙体积,但与孔隙比表面积没有明显线性相关性。在宣城地区龙潭组页岩气后续勘探开发中,应注重较高TOC含量、较高碳酸盐矿物含量和较低黏土矿物含量的页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隙结构 总有机碳含量 龙潭组 宣城地区 安徽省 下扬子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