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72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3年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主要科研成果
1
作者 马玉波 张永生 +5 位作者 陈伟 陈懋弘 王成辉 李以科 王春连 李强 《矿床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5-226,共2页
为进一步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规划管控,提升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全面启动实施。2023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聚焦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铜、钾盐、三稀、铁等战略性矿产为主攻矿种,不断创新成矿理论,... 为进一步加强战略性矿产资源规划管控,提升储备安全保障能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已全面启动实施。2023年,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聚焦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以铜、钾盐、三稀、铁等战略性矿产为主攻矿种,不断创新成矿理论,完善勘查技术方法,取得如下成果:一、钾盐保供首战告捷,有望形成新的亿吨级大型钾盐资源基地郑绵平院士领衔的盐湖资源调查评价团队首创“承袭式”成钾理论,在柴达木盆地西部大浪滩-黑北凹地优选找矿靶区,指导部署实施柴钾1井,钻获1021.95 m的巨厚优质松散砂砾储卤层(设计井深1141.19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科学院 战略性矿产资源 科研成果 安全保障能力 矿产资源研究 柴达木盆地西部 成矿理论 规划管控
下载PDF
内蒙古额济纳旗格日勒图铜多金属矿成因及找矿潜力
2
作者 贾润幸 尹艳广 +4 位作者 方维萱 李述国 胡龙华 张凯 李蒲刚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7-221,共15页
内蒙古珠斯楞地区为我国北山成矿带的东延区,格日勒图铜多金属矿是近些年在该区发现的重要铜多金属矿床,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白山组上段(C_(2)b^(2))火山岩中。为研究该矿床的成因类型,本文开展了矿石矿物组构、矿石地球化学、石英包裹... 内蒙古珠斯楞地区为我国北山成矿带的东延区,格日勒图铜多金属矿是近些年在该区发现的重要铜多金属矿床,矿床赋存于上石炭统白山组上段(C_(2)b^(2))火山岩中。为研究该矿床的成因类型,本文开展了矿石矿物组构、矿石地球化学、石英包裹体和矿物电子探针等分析测试。结果表明,矿石中的脉石矿物主要为石英,石英中包裹体气液比15%~40%,均一温度156℃~395℃,平均温度为308.7℃。盐度(wt%NaCl)2.41~6.64,平均为4.34,属于低盐度中高温流体。石英中的气体包裹体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为N_(2)+CH_(4),另一类为N_(2)。综合研究认为该矿床的成因类型为岩浆热液型矿床。铜多金属矿体在垂向具有明显的分带,上部发育高品位的次生富集带,金属硫化物主要为蓝辉铜矿、辉铜矿、黄铁矿、闪锌矿和少量的砷黝铜矿、黄铜矿等;下部主要为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黄铜矿和砷黝铜矿等。矿床的形成可初步划分为火山沉积成岩期、岩浆热液成矿期和表生成矿期。研究认为在该矿床深部及外围地区依然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石矿物组构 地球化学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找矿预测 格日勒图铜多金属矿 额济纳旗 内蒙古
下载PDF
西非北部被动陆缘盆地油气地质特征与勘探方向
3
作者 田纳新 王大鹏 +1 位作者 郑求根 杨光庆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2期17-27,共11页
西非北部盆地勘探程度较低,但资源潜力巨大。基于板块构造理论,通过结合地震与地质方法的综合研究,分析了西非北部主要地质时期的原型盆地,对比了各盆地的结构特征及其沉积充填差异性,解剖已发现油气藏,建立成藏模式,指出下一步勘探方... 西非北部盆地勘探程度较低,但资源潜力巨大。基于板块构造理论,通过结合地震与地质方法的综合研究,分析了西非北部主要地质时期的原型盆地,对比了各盆地的结构特征及其沉积充填差异性,解剖已发现油气藏,建立成藏模式,指出下一步勘探方向。研究发现:西非北部被动陆缘盆地群经历了前寒武纪—二叠纪前裂陷、三叠纪—早侏罗世裂陷和中侏罗世至今的陆缘3个演化阶段,形成了断陷型、断坳型和坳陷型3个被动陆缘盆地亚类。断陷型盆地形成单源-构造型成藏模式,勘探目标以裂谷层系的构造成藏组合为主;断坳型盆地可形成双源-双组合型成藏模式,大陆架上的缓坡带以裂谷层系构造圈闭为主,在台地边缘应寻找礁体和内幕岩溶,陡坡带上部的主要勘探目标应为规模较大的滑动-滑塌形成的斜坡扇,下部应关注成熟烃源岩层系内扇体所形成的上白垩统和下白垩统砂岩构造-岩性圈闭;坳陷型盆地以坳陷层系烃源岩为主,主要勘探对象为陡坡下部的浊积砂岩及台地缓坡三角洲砂体,台地边缘礁滩体、台地碳酸盐岩风化壳岩溶和断裂带岩溶也是值得重视的勘探方向。研究可为勘探程度低、资料获取难的被动陆缘深水油气勘探选区评价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非北部 盆地结构 成藏模式 勘探方向 被动陆缘盆地
下载PDF
矿田构造与深部找矿预测
4
作者 陈正乐 《地质力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共2页
经中国地质学会批准,“第六届全国矿田构造与深部找矿预测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4月14—17日在湖南长沙市举行。会议以“发挥矿田构造学科优势助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主题,协力推动我国矿田构造理论研究和深部找矿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旨... 经中国地质学会批准,“第六届全国矿田构造与深部找矿预测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4月14—17日在湖南长沙市举行。会议以“发挥矿田构造学科优势助力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为主题,协力推动我国矿田构造理论研究和深部找矿工作的发展与创新,旨在进一步总结矿田构造的最新研究进展、未来发展趋势和学科前沿问题,结合我国重要成矿区带、整装勘查区和典型矿集区等相应地质勘查部署,探讨如何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继续保持和加强矿田构造研究,实现矿田构造研究与我国矿产资源勘查的有机结合,为服务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作出更大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地质学会 矿产资源勘查 湖南长沙市 地质勘查 最新研究进展 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整装勘查区 学科优势
下载PDF
壳源氦气成藏主控因素及资源评价方法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吴义平 王青 +6 位作者 陶士振 王建君 李谦 张宁宁 吴晓智 李浩武 王晓波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40-350,共11页
当前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以及针对性的参数取值标准。通过天然气和氦气的成藏要素对比,明确了载体气和壳源氦气的异源同储、同源同储和同源异储3类共生关系,以及壳源氦气成藏的8个关键因素。构建了4类10种氦气资源分级分... 当前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以及针对性的参数取值标准。通过天然气和氦气的成藏要素对比,明确了载体气和壳源氦气的异源同储、同源同储和同源异储3类共生关系,以及壳源氦气成藏的8个关键因素。构建了4类10种氦气资源分级分类评价方法,其中含量法包括5个亚类,统计法包括1个亚类,类比法包括3个亚类,成因法1个亚类,初步解决了氦气资源定量计算的难题。结果表明:高氦气含量的气藏一般为常压及低压气藏,氦气含量与氦源岩类型、铀钍含量和氦源岩规模3个参数呈正向关系,而与离主断裂距离、埋深和生烃强度3个参数呈负相关,适度的基底构造活动有利于氦气释放及富集。基于8类氦气成藏主控因素与氦气含量的定量关系,建立了氦气含量类比法。基于异源同储不同序的原理,构建了氦气资源规模序列法;基于放射性元素衰变释氦机理,建立了氦气成因法。氦气资源评价方法在国内外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应用,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氦气储量规模发现提供了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载体气 共生关系 氦气含量 生氦法 规模序列 资源评价
下载PDF
浅析地质勘察取样与试验分析研究
6
作者 叶森 《石河子科技》 2024年第2期12-13,共2页
如今各类工程面临着各种不同的地质环境,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的基础项目,而地质勘察工作中的取样与试验工作是地质勘察的核心内容,本文以某市工程为例,对地质勘察取样与试验进行了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 地质 勘察 取样 试验 研究
下载PDF
氦气地质理论认识、资源勘查评价与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关键技术
7
作者 陶士振 吴义平 +14 位作者 陶小晚 王晓波 王青 陈胜 高建荣 吴晓智 刘申奥艺 宋连腾 陈荣 李谦 杨怡青 陈悦 陈秀艳 陈燕燕 齐雯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1-367,共17页
鉴于我国氦气产业链理论技术需求,针对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氦气地质理论认识,缺乏针对性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参数取值标准,缺乏氦气含量综合准确检测、有利富集区优选方法,无成本指标优化体系及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方法等卡点和难点,本文... 鉴于我国氦气产业链理论技术需求,针对国内外尚无系统的氦气地质理论认识,缺乏针对性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参数取值标准,缺乏氦气含量综合准确检测、有利富集区优选方法,无成本指标优化体系及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方法等卡点和难点,本文运用地质、地球化学、重磁电震、投资经济等多学科方法及实验技术,集中力量攻克氦气成藏机理、资源评价及资产评价的关键技术瓶颈。研发形成1项地质理论认识和3项关键技术:基于典型富氦气藏解剖、地下流体中“氦-气-水”相平衡及相-势耦合分析,研究提出氦气“水溶相、气容相、游离相”3种主要赋存状态、“集流、渗流、扩散”3种运移机理、“近氦源、邻断裂、低压区、高部位”4项分布富集控制因素,初步建立了基于“优质氦源、高效输导、适宜载体”的氦气“生-运-聚”地质理论认识。针对国内氦气含量检测技术参差不齐、部分准确度差、与国外数据差别大、无针对性的氦气资源评价方法等系列难题,以氦气源及氦气含量为核心,研发氦气含量综合准确检测技术,构建4类10种氦气资源评价方法,解决了氦气资源分级分类评价的技术瓶颈。针对基底氦源分布、岩性识别、通源断裂刻画及含氦储层评价难题,创建了归一化重磁下延方案,研发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多尺度断裂智能识别技术和不同氦气含量下的气藏声学性质模拟方法,为氦源岩分布预测、通源断裂刻画、含氦储层测井解释评价及预测奠定了基础。通过建立多元控氦的富氦区带与目标优选技术,解决了富氦区带与目标优选难题。针对国内贫氦实际情况,以提氦装置投资和操作成本最小化为目标,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优化目标与各主要工艺参数的非线性回归模型,建立了氦气全产业链一体化评价技术,初步解决了天然气低成本提氦工艺流程优化的技术需求。研究成果为我国长期、安全、规模利用氦气资源资产提供了有效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氦气 氦源岩 氦气成藏机理 资源评价 区带目标优选 响应面法 深度学习 回归模型
下载PDF
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理论与技术体系框架探讨
8
作者 曹代勇 魏迎春 +4 位作者 李新 张昀 徐来鑫 位金昊 董博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9-494,共16页
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模型的建立,是实现煤系战略性金属元素向金属矿产转变的前提条件,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则是建立协同勘查模型的核心任务。从煤系战略性金属元素的基本特点分析入手,论... 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模型的建立,是实现煤系战略性金属元素向金属矿产转变的前提条件,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研究,则是建立协同勘查模型的核心任务。从煤系战略性金属元素的基本特点分析入手,论证了实施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的必要性;通过对协同勘查概念演变历史的梳理,阐明了煤炭综合勘查与协同勘查的关系,认为协同勘查是综合勘查的继承和发展,强调2种或多种矿产综合勘查过程中的协调有序和科学组织,其核心是协同组织勘查工程、协同实施关键技术。在论述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原则的基础上,初步提出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理论与技术方法体系框架,作为建立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模型的基础。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应以煤系战略性金属元素富集成矿机制、组合类型与赋存规律研究为前提条件,以煤地质学、矿床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勘查工程学等多学科理论为基础,以精准钻探、精细物探和精细化探等关键技术构成的协同勘查技术体系为支撑,以固体矿产勘查规范等标准为工作依据,遵循固体矿产资源勘查和综合勘查及单矿种勘查的一般性原则,以及研究先行、技术有效、精细勘查、动态调整、分区施策、协调同步等原则,协同组织勘查工程、协同实施关键技术,实现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的最佳技术效益和最佳经济效益的平衡,在完成煤炭地质勘查任务的基础上,查明共伴生战略性金属矿产的地质特征和开发地质条件,获得相应的资源量或元素分布特征,为煤系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提供地质依据。煤与煤系战略性金属矿产协同勘查值得关注并深入研究的核心问题包括:协同勘查对象的确定,勘查技术的选择和协同实施,勘查工程的协同部署,资源量的科学估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系 战略性金属矿产 协同勘查 勘查原则 理论与技术体系
下载PDF
沉积环境对细粒沉积岩微观结构的影响——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页岩为例
9
作者 解馨慧 邓虎成 +5 位作者 胡蓝霄 毛金昕 刘佳杰 夏宇 王园园 张鑫 《东北石油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2,I0001,共13页
细粒沉积岩微观结构特征是岩石的基本属性,影响细粒沉积岩的物理化学行为。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页岩为例,根据多尺度多视域扫描电镜拼接和图像识别技术,分析细粒沉积颗粒的几何形貌特征,探讨沉积环境对细粒沉积颗粒几何形状和排列... 细粒沉积岩微观结构特征是岩石的基本属性,影响细粒沉积岩的物理化学行为。以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7段页岩为例,根据多尺度多视域扫描电镜拼接和图像识别技术,分析细粒沉积颗粒的几何形貌特征,探讨沉积环境对细粒沉积颗粒几何形状和排列结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研究区半深湖—深湖相细粒沉积颗粒为细颗度(2~3μm)、扁平和棱角形,颗粒沿某一段连续区间呈定向分布,强度分布呈扁平的仿锥状,定向排列程度好;浅湖相细粒沉积颗粒为中细颗度(2~8μm)、扁平和棱角形,颗粒沿某一区间呈尖状分布,规律性不明显,定向排列程度中等;三角洲相细粒沉积颗粒为细粒度(8~12μm)、似圆形,颗粒分布杂乱无章,强度分布呈似圆形或椭圆形。颗粒周长棱角性指数和扁平度越好,越有利于定向排列结构的形成;颗粒各向异性率和粒度越大,越不利于定向排列结构的形成。该结果有助于了解细粒沉积岩的微观结构特征,建立岩石微观结构和宏观结构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粒沉积岩 微观结构 几何特征 定向排列 扫描电镜 页岩 延长组7段 鄂尔多斯盆地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铁边城地区长2油层组剩余油模拟
10
作者 张晓明 吴勤博 +5 位作者 邹焰 王皓立 韩明 郭龙飞 狄晓磊 屈乐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799-1807,共9页
为了实现油田增储上产及老井挖潜的目标,提升剩余油资源开发潜力,通过岩心、薄片、电镜、物性、模拟方法系统的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姬塬油田铁边城地区长2段主力油层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显示,长2_(1)^(3-2)和长2_(1)^(3-3)小层... 为了实现油田增储上产及老井挖潜的目标,提升剩余油资源开发潜力,通过岩心、薄片、电镜、物性、模拟方法系统的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姬塬油田铁边城地区长2段主力油层的剩余油分布特征。研究显示,长2_(1)^(3-2)和长2_(1)^(3-3)小层为主力产油层,平均厚度分别为12.2 m及11.1 m。目的层砂岩储层的孔隙度通常介于12%~18%,渗透率则通常低于8 mD。根据相控原则,建立了主力产层的物理属性模型及流体模型;进而,开展了剩余油分布数值模拟研究。通过基于实测产水及产油量约束的历史生产曲线拟合,获得了剩余油的纵横向分布结果。研究显示,剩余油分布受砂体边界、物性差异及注采关系的影响。剩余油整体上成片分布;但是,受油藏物性差异的影响,注水多呈不均匀受效,因而造成局部剩余油富集。剩余油主要分布在砂体边界处,这些区域无井网控制,因而水驱程度低,剩余油分布较多。受长期注采的影响,井间会形成高渗区,这些其余类似高速通道,会发生快速水淹,其周边则形成剩余油滞留区。可见,剩余油富集明显受微相、物性、注水及井网因素的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长2段 三维模型 数值模拟 剩余油
下载PDF
川西四家寨金矿三维模型对找矿预测的启示
11
作者 范钰婷 陶思影 +4 位作者 李红宾 谢卓麟 王帅 梁景利 董国臣 《科学技术与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4861-4868,共8页
随着浅地表矿开采殆尽,深部隐伏矿体的寻找与预测成为当前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数据模拟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使得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不断发展,对深部矿体的展示以及矿产勘查预测能够起到显著的辅助作用。使用Surpac三维可视化矿山软件,利... 随着浅地表矿开采殆尽,深部隐伏矿体的寻找与预测成为当前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数据模拟技术的快速发展与应用使得三维地质建模技术不断发展,对深部矿体的展示以及矿产勘查预测能够起到显著的辅助作用。使用Surpac三维可视化矿山软件,利用已有矿山剖面资料建立川西康定四家寨金矿的矿体三维模型、地表三维模型以及断层三维模型,形象地展示出矿体展布特征及矿体、地表及切割矿体断层的三维空间分布关系,并根据矿体三维模型空间延伸规律及断层切割作用分析。结果表明:在矿体南侧及南侧深部具有很好的找矿前景。根据前期收集到的地质资料分析对比,可见Surpac能够较好地模拟矿体形态,可以对矿体向外的延伸进行预测,为川西四家寨金矿的进一步矿产勘查和矿体预测提供可视化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家寨金矿 三维地质建模 Geovia Surpac软件 深部预测 川西
下载PDF
面向新标准的矿山资源储量管理系统研发与应用
12
作者 郭广军 李国清 +4 位作者 李嘉平 王建刚 于倩倩 赵威 盛宝丽 《金属矿山》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0-98,共9页
针对新标准发布后矿山资源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通过梳理新储量分类标准下的储量管理流程,提出将矿业软件与管理系统相结合的资源储量管理模式。在进行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及数据流转过程进行了梳理与设计,基于新标... 针对新标准发布后矿山资源储量信息化管理现状,通过梳理新储量分类标准下的储量管理流程,提出将矿业软件与管理系统相结合的资源储量管理模式。在进行系统需求分析的基础上,对系统主要功能模块及数据流转过程进行了梳理与设计,基于新标准内容完成采场储量管理流程更新,以资源储量信息化管理功能需求及数据需求为依据,运用软件工程技术建立适用于矿山生产实际的储量管理系统。基于Python GUI编程语言完成各个功能和窗体的设计,形成可交互的系统界面,对其中控件添加槽函数并完成程序打包,形成了储量管理信息化工具。通过数据互通提高资源储量数据的科学可靠性,并结合时间轴实现储量数据的动态管理,实现了新旧标准转换、资源储量分级、三维可视化展示、储量管理、报表生成、用户管理等功能,充分发挥了矿业软件资源储量估算优势,形成满足矿山当前需求的储量管理方法及工具,对矿山后续储量划分起到指导作用,为后续矿山开拓、采准等工作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储量分类标准 地质资源 储量管理 系统研发
下载PDF
苏里格气田苏东地区盒8段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分析
13
作者 靳晓杰 毛朝瑞 +1 位作者 程昱 陈中红 《矿产勘查》 2024年第1期53-59,共7页
苏里格气田其气井存在单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等问题,研究储层对物性的控制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观察、岩心观察描述,深入分析苏东地区大量的储层岩矿、物性、铸体、电镜、阴极发光等测试分析资料,认... 苏里格气田其气井存在单井产量低、压力下降快等问题,研究储层对物性的控制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在前人工作基础上,结合野外露头观察、岩心观察描述,深入分析苏东地区大量的储层岩矿、物性、铸体、电镜、阴极发光等测试分析资料,认为(1)苏东地区沉积相类型为河流相,砂体粒度较粗、分选较好,砂体类型主要为孤立性、下切堆叠型以及离散堆叠型;(2)苏里格气田苏东地区盒8段的砂岩碎屑成分中的石英、高岭石、绿泥石对影响物性起到了主导作用;(3)成岩作用中的溶蚀作用也直接控制了储层物性。研究成果对推进苏东地区的勘探开发有一定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调查工程 储层特征 影响因素 苏里格气田
下载PDF
浅谈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及绿色开采技术创新
14
作者 覃芳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2期149-151,共3页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进程中,而矿产资源开采工业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尤其是在绿色环保工程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为了稳步提升矿产...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以及城市化建设的持续深入,社会已经进入到了全新的发展进程中,而矿产资源开采工业作为促进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关键所在,更是受到了社会各界的重点关注。尤其是在绿色环保工程全面发展的背景下,为了稳步提升矿产资源的开采效率以及开采质量,就应当在其中遵循绿色开采的主要原则,将环保理念与采矿工作更好的融合在一起。因此,文章首先对地质矿产勘查的基本特征与问题加以明确;其次,对常用的矿产勘查开采技术以及工作开展的基本原则展开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新形势下地质矿产勘查与绿色开采技术的创新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形势 地质矿产勘查 绿色开采技术 创新措施
下载PDF
铬铁矿盐酸浸出过程及机理研究
15
作者 全孝勤 杨少华 张彬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工业A》 2024年第2期0194-0197,共4页
铬盐是一种化工产品,在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目前铬盐的制备主要使用铬铁矿无焙烧生产工艺,虽然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但是仍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铬渣污染环境等相关问题。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加强研究,深入开发清洁生产工艺,引进先进工艺手... 铬盐是一种化工产品,在诸多领域中广泛应用。目前铬盐的制备主要使用铬铁矿无焙烧生产工艺,虽然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但是仍存在资源利用率不高、铬渣污染环境等相关问题。所以相关人员需要加强研究,深入开发清洁生产工艺,引进先进工艺手段,确保资源充分利用的同时减少污染。铬铁矿酸溶氧化是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清洁生产工艺,能够有序避免污染问题。但是目前关于铬铁矿硫酸浸出工艺,硫酸循环利用难度大、浸出液中铬铁离子分离困难等问题屡见不鲜,所以相关生产工艺在实际应用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为了提高生产效能,本文提出将盐酸作为酸性浸出剂,对铬铁矿盐酸浸出过程及机理进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铁矿 盐酸 过程 机理 浸出
下载PDF
西北地区铁矿深部找矿问题探讨
16
作者 全孝勤 杨少华 张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2期0099-0101,共3页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可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成矿类型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海底喷流型铅锌矿、BIF型铁矿及火山喷溢型铁矿等,其中,铁矿资源蕴藏...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对能源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矿产资源对国民经济发展可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西北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成矿类型包括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海底喷流型铅锌矿、BIF型铁矿及火山喷溢型铁矿等,其中,铁矿资源蕴藏量巨大,具有非常重要的开发价值。本文针对西北地区铁矿深部的找矿问题进行研究,根据铁矿成矿特征以及典型矿床等实施多元信息综合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地区 铁矿 深部找矿问题 成矿特征 典型矿床
下载PDF
深部地质勘查与隐伏矿床探测技术研究
17
作者 游水凤 路思明 蔡娉婷 《内蒙古煤炭经济》 2024年第4期184-186,共3页
针对隐伏矿床探测难、传统勘查技术应用受限,本文以深部地质勘查技术为切入点开展研究。首先,本文在了解隐伏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传统勘查技术在隐伏矿床探测中的局限性。随后,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深部勘查技术,通过案例... 针对隐伏矿床探测难、传统勘查技术应用受限,本文以深部地质勘查技术为切入点开展研究。首先,本文在了解隐伏矿床特征的基础上,分析传统勘查技术在隐伏矿床探测中的局限性。随后,结合地球物理、地球化学和遥感等深部勘查技术,通过案例验证相关技术在隐伏矿床探测中的应用效果。最后,展望深部地质勘查技术的发展,以为矿产资源高效勘探与开发提供科学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部地质勘查 矿产资源 隐伏矿床 探测技术
下载PDF
“就矿找矿”在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找矿实践中的启示与作用
18
作者 彭三国 《资源环境与工程》 2024年第1期16-25,共10页
“就矿找矿”作为找矿勘查工作的一种实用性方法,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朱训同志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也已40余年了,并在中国找矿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多角度论述了“就矿找矿”理论在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设想... “就矿找矿”作为找矿勘查工作的一种实用性方法,从概念的提出到现在已有近百年的历史,朱训同志将其上升到理论层面也已40余年了,并在中国找矿实践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和发展。多角度论述了“就矿找矿”理论在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设想动议、立项建议、立项论证、规划部署、组织实施、找矿历程、重要成果等全过程中的启示与作用,并指出“就矿找矿”理论的作用将在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中得到进一步彰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就矿找矿 武当—桐柏—大别成矿带 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 找矿实践
下载PDF
对四川马边地区磷-萤石-铅锌-铜多矿种多空间勘查开发工作的思考
19
作者 文俊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6-719,共4页
马边地区的磷矿资源储量丰富,以往的找矿工作中在沉积型磷矿勘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果。马边地区的磷矿矿业权地块有17处,开采或勘查矿种均为磷矿,只有3处采矿权地块附加开采铅锌矿,1处采矿权地块附加开采萤石矿,马边地区的矿产勘... 马边地区的磷矿资源储量丰富,以往的找矿工作中在沉积型磷矿勘查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找矿成果。马边地区的磷矿矿业权地块有17处,开采或勘查矿种均为磷矿,只有3处采矿权地块附加开采铅锌矿,1处采矿权地块附加开采萤石矿,马边地区的矿产勘查开发呈现出矿种单一、空间狭窄的局面。基于近年来的找矿成果,建议构建马边地区磷—萤石—铅锌—铜多矿种多空间勘查开发新格局,部署以沉积型磷矿、热液型萤石—铅锌矿、砂岩型铜矿为主攻方向的综合找矿工作,主要包括在已有矿山上部及深部开展增储上产勘查工作、空白区的综合找矿工作及相应的科技创新工作,力争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产出实效,为保障我国关键矿产资源供给安全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矿 萤石矿 铅锌矿 铜矿 麦地坪组 灯影组 筇竹寺组 马边地区
下载PDF
基于叠前岩石力学参数反演的三维地应力预测研究——以长宁区块页岩气为例
20
作者 金文辉 井翠 +4 位作者 文冉 宋修艳 陈珂磷 李雪松 张奎 《物探化探计算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1-25,共15页
与常规油气藏相比,页岩气藏的物性条件极差,孔渗性超低,其实现大规模开采的关键在于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大量页岩气开发实践证明,水平井压裂效果受地应力作用较为明显。研究表明:当水平井沿着最大水平主应力近垂直的... 与常规油气藏相比,页岩气藏的物性条件极差,孔渗性超低,其实现大规模开采的关键在于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技术的应用。近年来,大量页岩气开发实践证明,水平井压裂效果受地应力作用较为明显。研究表明:当水平井沿着最大水平主应力近垂直的方向钻进,且应力差异系数较小时,有利于形成网状压裂缝。笔者选择长宁页岩气区块,对基于地震方法的三维地应力预测技术在水平井开发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利用一系列地震方法,诸如地震构造解释得到的构造信息(地震解释层位与断层)、叠前统计学反演得到的地层信息(速度与密度)、地质力学信息(杨氏模量与泊松比),优选适当的模型方法,并刻度模型参数(比奥特系数、构造应力系数a和b、局部应变系数A和B等),对三维最大和最小水平主应力大小、应力差异系数及地应力方向进行预测;研究了长宁区块页岩气的区域应力机制以及对3口水平井的微地震监测结果进行分析,验证了本文三维地应力预测结果的可靠性。在水平井设计时应综合考虑地应力方向、非均质性和应力差异系数,以获得良好的压裂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地应力 长宁区块 水平主应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