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43篇文章
< 1 2 14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钻孔瞬变电磁法方位线圈扫描探测定位方法
1
作者 程久龙 姜成麟 +1 位作者 李垚 白仁喜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16-627,共12页
利用掘进巷道超前探水钻孔进行钻孔瞬变电磁法探测钻孔孔壁外围远距离含水体,避免了常规测井方法仅能探测钻孔孔壁岩层的“一孔之见”。目前钻孔瞬变电磁法受全空间效应的影响,接收到的单分量响应不能判别异常体方位;多分量响应可以近... 利用掘进巷道超前探水钻孔进行钻孔瞬变电磁法探测钻孔孔壁外围远距离含水体,避免了常规测井方法仅能探测钻孔孔壁岩层的“一孔之见”。目前钻孔瞬变电磁法受全空间效应的影响,接收到的单分量响应不能判别异常体方位;多分量响应可以近似判断异常体的大致方位,但难以通过成像等直观有效的方法对其进行精确定位。基于钻孔瞬变电磁法和方位电磁波测井相关理论,提出了钻孔瞬变电磁法方位线圈扫描探测定位方法,采用方位线圈作为探测装置,减小线圈互感,增强钻孔瞬变电磁法的探测效果。同时,通过改变线圈旋转角,对钻孔孔壁进行360°扫描,形成钻孔径向全方位探测,旨在对钻孔孔壁外围岩体中的低阻体进行精确定位。首先推导方位线圈的互感解析表达式,探讨方位角对方位线圈互感的影响,通过数值计算确定最佳方位角取值。分别建立均匀介质和含低阻异常体的钻孔全空间三维地质-地球物理模型进行瞬变电磁场数值模拟,分析方位线圈的瞬变电磁法扫描探测多分量响应特征,总结方位线圈扫描探测瞬变电磁响应规律,确定了钻孔瞬变电磁法方位线圈扫描探测定位方法,即通过钻孔轴向和径向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判别钻孔孔壁外围岩体中低阻异常体的位置。最后建立含2个低阻体的地质-地球物理模型,采用最佳方位角的方位线圈进行数值实验,验证了该方法能有效地判别低阻异常体的方位。研究表明:钻孔瞬变电磁法方位线圈扫描探测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钻孔径向外围岩体中低阻异常体引起的瞬变电磁场异常,全空间视电阻率成像结果分辨率较高。依据钻孔轴向和径向的瞬变电磁响应特征,钻孔瞬变电磁法方位线圈扫描探测定位方法对钻孔孔壁外围岩体中的低阻异常体具有较高的分辨率及定位精度。研究结果可以为钻孔瞬变电磁法方位线圈扫描探测定位方法的实际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瞬变电磁法 方位线圈 扫描探测 数值模拟 定位
下载PDF
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凹陷电性结构特征
2
作者 陈清礼 黄江衡 +3 位作者 戴泽麟 贾宛瑜 薛毛毛 叶甘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弄清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凹陷地下深部电性结构,对于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凹陷的深部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钻井、地震、测井、地质露头观测及分析化验等资料,总结了研究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包括地层岩石密度特征、磁性特征、电性特征。在... 弄清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凹陷地下深部电性结构,对于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凹陷的深部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意义。综合钻井、地震、测井、地质露头观测及分析化验等资料,总结了研究区的地球物理特征,包括地层岩石密度特征、磁性特征、电性特征。在此基础上,对乌伦古凹陷的一条大地电磁测深原始时间序列的电场数据进行视电阻率曲线平滑处理和静态偏移校正处理,并采用Occam法进行反演,得到乌伦古凹陷地下10km深度范围内的电阻率剖面。依据该电阻率剖面,结合地震及钻井资料,初步确定了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凹陷地层的构造形态,发现乌伦古凹陷西北端和东南端地下存在高阻异常,且基底中存在低阻地层。研究结论对准噶尔盆地乌伦古凹陷的油气勘探具有重要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性结构 大地电磁测深 准噶尔盆地 乌伦古凹陷 反演
下载PDF
陆域大地电磁基础网规划与展望
3
作者 秦绪文 戴意蕴 +5 位作者 张耀阳 肖都 方慧 裴发根 何大双 冯斌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89-502,共14页
阵列式大地电磁测深是区域地球物理调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对标国外先进水平和国家社会的基础性需求,中国阵列式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程度依然较低,缺乏整体规划,开展全国性观测计划亟需提上日程。系统总结了当前区域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趋势... 阵列式大地电磁测深是区域地球物理调查的重点发展方向之一,对标国外先进水平和国家社会的基础性需求,中国阵列式大地电磁测深工作程度依然较低,缺乏整体规划,开展全国性观测计划亟需提上日程。系统总结了当前区域地球物理学的发展趋势及国内外大地电磁网建设现状,提出了合作共建陆域多层级大地电磁基础网和大数据中心的顶层设计和规划布局,并对中国大地电磁基础网未来的重点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和思考。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将为中国的区域地球物理调查拓展一项新属性参数,推动构建物性地球、结构地球和地球物理场四维模型,进而变革区域地球物理研究范式和工作模式,支撑中国深地探测走向世界前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地球物理 大地电磁测深 深地探测 基础网建设 观测监测体系 数据库
下载PDF
水力渗透型煤矿采空区三维音频大地电磁快速解译
4
作者 王楠 王子健 +2 位作者 秦其明 孙千惠 李树超 《矿业安全与环保》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0-77,共8页
煤矿采空区或回采阶段工作面常面临水力渗透威胁,如何快速有效且低成本地预判水力渗透成为难题。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一种面向水力渗透型采空区的音频大地电磁三维反演及快速解译方案。通过设计采空区理论地电模型,探讨采空区电阻率三维反... 煤矿采空区或回采阶段工作面常面临水力渗透威胁,如何快速有效且低成本地预判水力渗透成为难题。提出并系统论述了一种面向水力渗透型采空区的音频大地电磁三维反演及快速解译方案。通过设计采空区理论地电模型,探讨采空区电阻率三维反演可行性。实测数据反演解释结果揭示:采空区巷道顶板区域存在明显低阻分布,部分工作面存在顶板裂隙导水造成的富水低阻区域,局部垮落带与上覆含水层明显连通。为可疑透水位置定位、水位和涌水量监测,以及后续开采规划制订提供了参考。从理论和实证角度,为音频大地电磁法的采空区富水状态分析和动态监控应用提供了新思路,相关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水力渗透型采空区的解译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矿 采空区 水力渗透 天然源 音频大地电磁法 三维反演
下载PDF
电磁波传播测井地层介电常数测量应用分析
5
作者 李郴 邓少贵 +2 位作者 李智强 陆保印 翟宇文 《电波科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6-166,共11页
受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复杂油气储层电性特征复杂,采用电阻率测量方法难以对复杂储层流体进行准确评价与识别;但介电常数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小,并且水的介电常数远大于油气介电常数,通过电磁波传播测井仪测量地层介电常数可有效准确区... 受地层水矿化度的影响,复杂油气储层电性特征复杂,采用电阻率测量方法难以对复杂储层流体进行准确评价与识别;但介电常数受地层水矿化度影响小,并且水的介电常数远大于油气介电常数,通过电磁波传播测井仪测量地层介电常数可有效准确区分油气储层与水层,且其地层响应转换图版的精准性对复杂储层流体的准确评价至关重要。本文基于等效磁偶极子模型推导了层状介质中1 GHz电磁波传播计算公式,提出了将测量探头几何工程参数融入有限元的精确仿真方法,采用COMSOL Multiphysics建立1∶1有限元仿真模型,分析了探头几何工程参数对地层转换图版的影响。搭建实验系统验证了理论仿真的准确性,测量结果显示基于精确仿真方法得到介电常数与真实值的相对误差约为1%。研制出电磁波传播测井仪,并在某油田开展了非常规页岩油气测井应用,为油田复杂油气储层的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测量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波传播测井 磁偶极子 有限元方法 地层转换图版 薄层
下载PDF
电性源瞬变电磁法频-时转换的效果分析
6
作者 胡英才 王瑞廷 李貅 《世界核地质科学》 CAS 2024年第2期299-311,共13页
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是近年来新提出的固体矿产深部电磁探测方法之一,较传统的回线源瞬变电磁具有探测深度深、仪器轻便和分辨率高等优点。但该方法由于偏移距较短,距发射源较近,正演中的频-时转换会受到转换方法及其他工作参数的... 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法是近年来新提出的固体矿产深部电磁探测方法之一,较传统的回线源瞬变电磁具有探测深度深、仪器轻便和分辨率高等优点。但该方法由于偏移距较短,距发射源较近,正演中的频-时转换会受到转换方法及其他工作参数的影响,进而直接影响探测结果,因此有必要开展频-时转换效果分析评价。通过对影响频-时转换的因素以及常用的四种频-时转换方法(Guptasarma线性滤波法、折线逼近法、余弦变换的数值滤波法和正弦变换的数值滤波法)在电性源短偏移距瞬变电磁正演响应计算中的对比,从计算时间和转换精度两方面分析了在不同条件下的转换效果,为一维及高维度的瞬变电磁正演计算提供频-时转换方法参考。对比结果表明:1)影响时间域瞬变电磁场正演计算(即频-时转换效果)的精度不仅和转换方法本身有关,而且也和偏移距及地下介质电阻率等参数有关;2)通过正演模拟,在低阻探测区采用折线逼近法与正弦变换的数值滤波法相对Guptasarma线性滤波法和余弦变换的数值滤波法转换精度更高,整体误差更小,而Guptasarma线性滤波法的计算速度最快,早期计算精度较高,晚期计算精度较差;在高阻探测环境中,采用折线逼近法计算精度和速度均相对较好,Guptasarma线性滤波法、正弦变换的数值滤波法及余弦变换的数值滤波转换效果均较差,特别是在晚期。因此,对于未知的探测区域,若实现高精度的电性源瞬变电磁正演计算,采用折线逼近法进行频-时转换相对效果最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偏移距瞬变电磁 频-时转换 电性源
下载PDF
CSAMT在巴音戈壁盆地铀储层识别中的应用
7
作者 王亚飞 张伟 +1 位作者 焦智伟 邱崇涛 《矿产与地质》 2024年第1期144-153,共10页
在电磁法数值模拟中,正演模拟是认识各种地电条件下的大地电磁响应特征的良好途径,模型正演得到的结论,对于资料处理、反演、解释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在巴音戈壁盆地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CSAMT),结合巴音戈壁盆地已知钻孔资... 在电磁法数值模拟中,正演模拟是认识各种地电条件下的大地电磁响应特征的良好途径,模型正演得到的结论,对于资料处理、反演、解释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通过在巴音戈壁盆地开展可控源音频大地电磁测量(CSAMT),结合巴音戈壁盆地已知钻孔资料,建立了初始地电模型,进行模型正演计算得出正演数据,通过对正演数据进行反演计算,确定合理的反演模型和反演参数,提高资料反演的准确性,最后根据对实测数据的反演计算、资料解释、综合分析结果,推断研究区铀储层巴音戈壁组的空间展布特征,解释结果得到钻孔资料的验证,在砂岩型铀矿勘查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AMT 模型正演 反演计算 铀储层 巴音戈壁盆地
下载PDF
安顺煤矿煤岩电磁辐射测试技术研究
8
作者 何志龙 孙谦 宋大钊 《山东煤炭科技》 2024年第2期103-108,共6页
随安顺煤矿开采深度的加深,工作面回采时异常动力灾害发生的危险性显著提高。为防范灾害事故,可基于煤岩受载破坏过程电磁辐射强度与煤岩破坏的相关性,采用电磁辐射仪测试煤岩体的损伤破坏状态,对煤岩体动力灾害事故危险性进行预测,通... 随安顺煤矿开采深度的加深,工作面回采时异常动力灾害发生的危险性显著提高。为防范灾害事故,可基于煤岩受载破坏过程电磁辐射强度与煤岩破坏的相关性,采用电磁辐射仪测试煤岩体的损伤破坏状态,对煤岩体动力灾害事故危险性进行预测,通过设置三采区轨道下山、四采区轨道风门0~300 m处为对照组,对四采区轨道、回风、胶带三条下山掘进巷道进行煤岩电磁辐射测试,并对其监测数据进行规律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掘进作业严重影响巷道内应力分布与煤岩破坏状态,靠近掘进点的部位所受应力扰动更为明显,掘进较深、支护稳定的巷道所受影响较小;巷道危险区的煤岩电磁辐射强度相对较高;存在断层时,断层周围电磁辐射信号较强;掘进煤巷的应力受扰动情况比岩巷更加稳定,且所受应力普遍较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岩体 动力灾害 电磁辐射 应力分布
下载PDF
不导水断层构造的二维瞬变电磁响应特征研究
9
作者 乔元栋 杨振强 +3 位作者 焦俊俊 牛兴国 兰永青 谭丁瑞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2-129,共8页
采煤面前方隐伏不导水断层是煤矿开采现场的潜在事故隐患,需要对其展开细致研究。首先,引入了二维瞬变电磁正演计算公式,并采用有限单元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求解,数值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结果较吻合。其次,建立含断层构造和不含断层构造... 采煤面前方隐伏不导水断层是煤矿开采现场的潜在事故隐患,需要对其展开细致研究。首先,引入了二维瞬变电磁正演计算公式,并采用有限单元数值计算方法进行了求解,数值计算结果与解析解的结果较吻合。其次,建立含断层构造和不含断层构造的二维地质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数值计算。研究结果表明:感应磁场等值线对高阻断层构造的响应规律明显,等值线畸变的形状和范围与模型中断层的位置、走向和倾角吻合度较好。随着测点位置与断层的距离减小,感应电动势响应幅值在采样早期呈增大趋势,但尖点响应的最小幅值逐渐变大,有断层模型的尖点响应下凹的幅度相较无断层模型更大。视电阻率成像结果能较好地反映高阻断层与煤系地层的电性特征,表明正演结果准确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断层 有限单元法 数值模拟 正演
下载PDF
探地雷达对道路空洞修复效果探测的应用
10
作者 许泽善 肖敏 +2 位作者 陈洁 李熙 田行达 《工程勘察》 2024年第4期73-78,共6页
随着各大城市道路空洞探测项目的实施,探测成果丰硕,有效减少了道路塌陷事故,也推动了空洞修复技术的发展,但修复后的空洞仍频繁出现沉陷甚至塌陷事件,主要原因是空洞修复技术的不足,当时又无法得知修复效果。为保证空洞修复后不再出现... 随着各大城市道路空洞探测项目的实施,探测成果丰硕,有效减少了道路塌陷事故,也推动了空洞修复技术的发展,但修复后的空洞仍频繁出现沉陷甚至塌陷事件,主要原因是空洞修复技术的不足,当时又无法得知修复效果。为保证空洞修复后不再出现新空洞,空洞修复后的雷达探测成为检测修复效果的有效手段。探地雷达由于其分辨率高、速度快、成果直观且可实时反应地下情况,是目前常用的探测手段。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普遍使用的空洞修复技术,并对修复后空洞进行探地雷达正演模拟,最后结合工程案例,分析探测效果。结果表明,探地雷达对大多数修复技术的效果探测准确可靠,但对高聚物注浆修复效果评价需结合FWD(落锤式弯沉仪)等其他无损检测技术,本文所提出的探测方法可为同行开展相关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空洞探测 空洞修复技术 修复效果 探地雷达 正演模拟 工程案例
原文传递
微动和瞬变电磁法探测金矿采空区的效果分析及组合应用
11
作者 唐塑 赵锋 +2 位作者 魏永山 邢浩 周文生 《工程勘察》 2024年第3期74-78,共5页
对于老旧采空区精确探测是分析其稳定性、回收残矿以及综合治理的必要条件,而金矿采空区的地质情况更为复杂,精确探测的难度更大。在金矿采空区探测中,微动勘探的应用实例较为少见,而瞬变电磁则是较为常见的物探方法。通过在新疆哈密某... 对于老旧采空区精确探测是分析其稳定性、回收残矿以及综合治理的必要条件,而金矿采空区的地质情况更为复杂,精确探测的难度更大。在金矿采空区探测中,微动勘探的应用实例较为少见,而瞬变电磁则是较为常见的物探方法。通过在新疆哈密某金矿采空区进行探测试验,分析对比了微动和瞬变电磁组合探测的应用效果。结果表明:微动和瞬变电磁两种方法显示的异常区域较为一致,异常特征体现为“低速、低阻(充水)”,据此推断的采空区位置与已有矿山资料显示的采空区基本吻合。同时两种物探方法也体现出不同特点,微动可以准确地反映采空区的形态变化,识别采空区形态特征更加精细,瞬变电磁可以分析采空区的充水情况,提供的采空区信息更加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瞬变电磁法 微动探测法 组合方法 金矿采空区 线性阵列
原文传递
CSAMT、MT等电磁法在矿山地质勘探中技术参数研究
12
作者 郭国强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1期1-3,共3页
目前,在矿山地质勘探中广泛采用CSAMT、MT等电磁法,但该类电磁法均存在电磁干扰影响因素,都存在其所对应地质条件的最佳工作技术参数,为了降低野外数据采集工作过程中电磁干扰并达到最佳工作目标任务要求,本文通过作者十几年来积累的关... 目前,在矿山地质勘探中广泛采用CSAMT、MT等电磁法,但该类电磁法均存在电磁干扰影响因素,都存在其所对应地质条件的最佳工作技术参数,为了降低野外数据采集工作过程中电磁干扰并达到最佳工作目标任务要求,本文通过作者十几年来积累的关于CSAMT、MT在各种不同矿山地质条件下的工作经验及试验结论,总结得出该类电磁法在一定地质条件下的最佳工作技术参数,将为今后在不同矿山、不同地质条件下开展该相关方法提供参考示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 技术参数 试验 CSAMT MT
下载PDF
广域电磁法在金属矿山深部找矿中的应用
13
作者 谢宇飞 《世界有色金属》 2024年第3期77-79,共3页
广域电磁法(WEM)作为一种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已经在金属矿山深部找矿中显示出其显著的潜力和应用价值。WEM利用电磁波探测地下结构,尤其擅长于识别和定位高电导率的金属矿物。在深部矿物勘探领域,WEM不仅提供了一种穿透深层地壳的... 广域电磁法(WEM)作为一种先进的地球物理勘探技术,已经在金属矿山深部找矿中显示出其显著的潜力和应用价值。WEM利用电磁波探测地下结构,尤其擅长于识别和定位高电导率的金属矿物。在深部矿物勘探领域,WEM不仅提供了一种穿透深层地壳的手段,还能够在复杂的地质环境中实现精确探测。本文将探讨WEM的工作原理、技术优势、以及其在金属矿山深部勘探中的应用。特别关注的是WEM在数据处理、三维建模、与其他勘探方法的结合使用以及技术创新方面的进展,旨在全面理解WEM在深部找矿中的潜力和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域电磁法 金属矿山 深部找矿 应用
下载PDF
鞍山-本溪地区眼前山铁矿床深(边)部错断隐伏矿体磁法和瞬变电磁法联合定位及预测
14
作者 闫迪 付建飞 +2 位作者 贾三石 程浩 王志猛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5-45,共11页
随着地表矿体开采殆尽,找矿需求日益增加,隐伏矿勘探尤其是已有矿山深(边)部的隐伏矿体定位识别成为当前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鉴于此,本文针对已有矿山深(边)部构造错断隐伏矿体的定位识别,以鞍山—本溪地区(鞍本地区)眼... 随着地表矿体开采殆尽,找矿需求日益增加,隐伏矿勘探尤其是已有矿山深(边)部的隐伏矿体定位识别成为当前地球物理探测研究的重点和难点问题。鉴于此,本文针对已有矿山深(边)部构造错断隐伏矿体的定位识别,以鞍山—本溪地区(鞍本地区)眼前山典型BIF型铁矿深(边)部隐伏铁矿体为研究对象,基于前期地质和地球物理研究成果,采用地面高精度磁法、基于大定源中心回线装置和多匝重叠回线装置的瞬变电磁法进行联合探测应用研究。探测研究成果表明,地面高精度磁法可以圈定隐伏铁矿体的平面边界,从而缩小找矿靶区,在眼前山铁矿东部及西部偏南区圈定了两处成矿预测区;其中东部异常区通过瞬变电磁法进行定位识别隐伏铁矿体的埋深及形态,并经过钻探验证,发现一处埋深320~410 m的厚大隐伏磁铁矿体,表现为向东稳定延伸并有逐渐增厚的趋势;据此推测具有相似异常特征表现的西部偏南异常区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本研究为类似金属矿山常见的不同级别构造错断隐伏矿体的高效定位识别提供了理论支撑和应用依据。瞬变电磁法的多匝重叠回线装置比中心回线装置具有更高的分辨率,也更适合对盖层下隐伏金属矿体的探测定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伏矿体 眼前山铁矿 构造错断 高精度磁法 瞬变电磁法
下载PDF
基于测氡-磁法探测四川茂县吉鱼沟隐伏断裂
15
作者 田梦莎 柯斌 《地下水》 2024年第1期136-138,共3页
吉鱼沟位于四川茂县石鼓乡吉鱼村岷江右岸,有隐伏断裂存在的可能性。为合理开发利用吉鱼沟地热资源,查找存在的隐伏断裂,利用氡气测量和瞬变电磁法对吉鱼沟隐伏构造进行探测,通过测量分析得出:土壤RaA测量圈定3处RaA异常区,地面瞬变电磁... 吉鱼沟位于四川茂县石鼓乡吉鱼村岷江右岸,有隐伏断裂存在的可能性。为合理开发利用吉鱼沟地热资源,查找存在的隐伏断裂,利用氡气测量和瞬变电磁法对吉鱼沟隐伏构造进行探测,通过测量分析得出:土壤RaA测量圈定3处RaA异常区,地面瞬变电磁法(TEM)测出断裂破碎带引起的深部异常,证明吉鱼沟沟口处具备地热水形成的构造环境。综合两种物探方法探测隐伏断裂,优势互补,确认和解释地热发育的构造环境,可为合理开发地热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鱼沟 土壤RaA测量 地面瞬变电磁法 隐伏断裂
下载PDF
EH4高频大地电磁法探明地下水埋深的应用
16
作者 闫永峰 《广东水利水电》 2024年第2期57-60,共4页
采用EH4高频大地电磁法,通过二维反演处理,确定低阻异常区,进行定量解释,进而根据物探测试剖面确定基岩界面、埋深和地下水水位埋深情况。结果表明,EH4高频大地电磁法能够有效探明地下水埋深情况,结合水文地质、钻孔资料可较大提高解释... 采用EH4高频大地电磁法,通过二维反演处理,确定低阻异常区,进行定量解释,进而根据物探测试剖面确定基岩界面、埋深和地下水水位埋深情况。结果表明,EH4高频大地电磁法能够有效探明地下水埋深情况,结合水文地质、钻孔资料可较大提高解释精度,可为区域地下水环境调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H4高频大地电磁法 地下水 电性差异 视电阻率
下载PDF
大地电磁法(EM3D)技术在隧道不良地质物探勘察中的应用研究
17
作者 郭萍 《现代工程科技》 2024年第3期89-92,共4页
为了分析大地电磁法在地质物探的发展现状,在工程施工不良地质隧道物探中,通过运用电磁法收集的地质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和数据反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地质测绘、地质水文调查等方法,整理数据后综合分析研判隧道不良地质情况,最终形成地质... 为了分析大地电磁法在地质物探的发展现状,在工程施工不良地质隧道物探中,通过运用电磁法收集的地质数据,经过数据处理和数据反演,并结合有针对性的地质测绘、地质水文调查等方法,整理数据后综合分析研判隧道不良地质情况,最终形成地质综合物探视电阻率反演成像图,并进行详细的地质成果描述,为大跨径隧道、不良地质施工提供科学准确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 地质物探 大地电磁法 技术
下载PDF
大地电磁测深法在冀中坳陷深部碳酸盐岩热储调查评价中的应用
18
作者 雷清 叶高峰 +6 位作者 吴晓飞 林星 马为 贾旭忠 刘桂梅 王身龙 韩杰 《地质论评》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95-806,共12页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双碳”背景下,其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探查渤海湾盆地的冀中坳陷深部碳酸盐岩的热储条件,笔者等利用3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了数据处理、分析和反演,获得可靠的二维电阻率模型和电阻率等深度... 地热资源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在“双碳”背景下,其开发和利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探查渤海湾盆地的冀中坳陷深部碳酸盐岩的热储条件,笔者等利用3条大地电磁测深剖面,进行了数据处理、分析和反演,获得可靠的二维电阻率模型和电阻率等深度平面图。分析研究区深部电性结构特征及主要断裂构造特征,同时根据基底隆起形成的高阻异常对深部碳酸盐岩分布和埋深进行了推断,并对冀中坳陷深部碳酸盐岩热储进行评价,以圈定地热异常远景区。分析认为:①研究区电性结构可以被划分为5层,其中第5电性层为高阻标志层,对应深部碳酸盐岩基底;②据此圈定了3类深部地热远景区:基岩埋深小于4000 m,如高阳低凸起地热远景区、黑龙口低凸起地热远景区(徐水凹陷)和河间潜山地热远景区(饶阳凹陷),基岩埋深4000~5000 m,如雁翎潜山地热远景区(霸县凹陷),基岩埋深5000~5500 m,如肃宁潜山地热远景区和留路潜山地热远景区;③大地电磁测深方法适用于冀中坳陷深部碳酸盐岩热储远景区的探查。深部热储远景区的圈定,可为后期的地热资源评价和开发利用建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冀中坳陷 大地电磁测深 电阻率模型 碳酸盐岩热储 热储远景区
下载PDF
钻孔瞬变电磁法扫描探测磁芯线圈激励电磁场响应特征 被引量:2
19
作者 程久龙 姜国庆 +3 位作者 李垚 田楚霄 孟上 梁沛元 《煤炭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302-1310,共9页
瞬变电磁测井一般采用超小线圈作为发射装置,由于激励产生的瞬变电磁场强度较低,仅能进行钻孔孔壁岩层探测,无法实现钻孔外围径向远距离探测及地质异常体精确定位。基于全空间瞬变电磁场相关理论,提出钻孔瞬变电磁法(BTEM)扫描探测方法... 瞬变电磁测井一般采用超小线圈作为发射装置,由于激励产生的瞬变电磁场强度较低,仅能进行钻孔孔壁岩层探测,无法实现钻孔外围径向远距离探测及地质异常体精确定位。基于全空间瞬变电磁场相关理论,提出钻孔瞬变电磁法(BTEM)扫描探测方法,利用磁芯线圈激励电磁场,增强发射磁矩,提高钻孔瞬变电磁法的径向探测距离。同时,通过灵活调整线圈方向,对钻孔孔壁进行360°扫描,实现钻孔径向方向全方位探测,提高钻孔瞬变电磁法对含水地质体的空间分辨率和定位精度。建立钻孔全空间三维地质-地球物理模型,提出优化的网格剖分策略,采用特殊网格结构对钻孔中磁芯线圈进行网格加密及规范化,提高数值模拟精度。采用有限单元法分别计算均匀介质条件下钻孔瞬变电磁法磁芯激励电磁场响应以及含有低阻地质异常体时钻孔瞬变电磁法不同装置探测的瞬变电磁场响应,分析了共面偶极装置及共轴偶极装置以及不同几何参数对应的瞬变电磁场响应特征,采用全空间全区视电阻率计算及时深转换算法进行全空间电阻率成像。研究表明,在钻孔瞬变电磁法超小线圈中加入磁芯可以显著增强电磁场强度,并且增强的幅度与磁芯的直径和长度成正比,相比较而言,增大磁芯长度对电磁场响应的增强作用更为显著;钻孔全空间磁芯线圈激励时探测结果可以较好地反映钻孔径向外围岩层中低阻地质体引起的瞬变电磁场异常,共面偶极装置和共轴偶极装置均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探测效果,全空间电阻率成像结果分辨率较高,相比较而言,共面偶极装置得到的异常幅度更大,并且对异常体中心的定位更为准确,而共轴偶极装置对异常体整体形态和边界的刻画更为准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钻孔瞬变电磁法 扫描探测 磁芯线圈激励 响应特征
下载PDF
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飞仙关组磁异常地质因素讨论
20
作者 李军 李霞 +3 位作者 陈喻溪 简兴祥 张兵 陈进超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9-239,共11页
为查明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出露的古生界-中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和陆相碎屑岩区域磁异常的地质因素,对研究区典型地质剖面进行了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通过测区岩层物性测试和基于L 0范数约束的磁测数据共轭梯度聚焦反演,获得了研究区多套地... 为查明四川江油马角坝地区出露的古生界-中生界海相碳酸盐岩和陆相碎屑岩区域磁异常的地质因素,对研究区典型地质剖面进行了地面高精度磁法测量,通过测区岩层物性测试和基于L 0范数约束的磁测数据共轭梯度聚焦反演,获得了研究区多套地层的磁性特征和深部磁性成像结构;研究结果表明地面观测的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高达近1000 nT的磁异常,并非完全由其含铁质泥页岩地层所引起,最高可达近5 A/m的磁化强度成像异常揭示深部可能存在侵入的基性岩或超基性岩体。这一岩体可能与发生在扬子西缘的二叠纪末大规模岩浆事件持续活动密切相关,其岩浆活动在川西北的龙门山北段作用时间可能至少持续到了早三叠世的飞仙关期。结合区域重磁异常分布规律,认为这一岩浆事件可能在整个川西北地区并非个例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门山 飞仙关组 磁异常 辉绿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