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342篇文章
< 1 2 21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温快速地层压力测试仪研制与应用
1
作者 郝桂青 兰萌 +3 位作者 贾奇勇 白晓煜 陈永超 周艳敏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46-52,共7页
随着勘探井向深井领域发展,高温深地深海小直径井眼油气的开发成为必然。快速地层压力测试仪是通过对地层压力测量来分析计算地层渗透率及储层有效性的仪器,但现有仪器不能满足4.5in*小直径井眼及耐温205℃的作业要求,测压时抽吸速度不... 随着勘探井向深井领域发展,高温深地深海小直径井眼油气的开发成为必然。快速地层压力测试仪是通过对地层压力测量来分析计算地层渗透率及储层有效性的仪器,但现有仪器不能满足4.5in*小直径井眼及耐温205℃的作业要求,测压时抽吸速度不可控,无法实现恒流抽吸,导致测压精确度低。高温快速地层压力测试仪各功能短节模块化设计,其液压动力与精密抽吸短节高度集成、推靠坐封短节结构紧凑,这使仪器的长度和直径得以减小;采用耐高温电子元器件和高温厚膜封装技术,实现仪器耐温205℃的技术指标;采用直流无刷电机精密控制技术实现对超低渗透率等复杂地层流体的恒流抽吸、精准测压。高温快速地层压力测试仪经过高温和可靠性测试及实井作业验证,该仪器具有尺寸小、集成度高、可靠性好、耐高温的优点,解决了高温复杂井况测压问题,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层压力测试 液压系统 直流无刷电机 SIC器件 厚膜封装 推靠坐封
下载PDF
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极限学习机的低阻油层及水淹层测井识别——以渤海P区块馆陶组为例
2
作者 张超谟 徐文斌 +5 位作者 张亚男 张冲 张占松 石文睿 杨旺旺 陈星河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45-51,126,共8页
历经近20的开发,渤海P区块进入高含水期,馆陶组发育的大量低阻油层与水淹层在测井曲线形态上差异不明显。为了精确进行水淹层识别以及水淹层等级划分,采用了机器学习算法。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低阻油层和水淹层识别的敏感参数曲... 历经近20的开发,渤海P区块进入高含水期,馆陶组发育的大量低阻油层与水淹层在测井曲线形态上差异不明显。为了精确进行水淹层识别以及水淹层等级划分,采用了机器学习算法。首先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低阻油层和水淹层识别的敏感参数曲线;其次构建了极限学习机水淹层识别模型,对模型进行训练,获取最优参数。将其应用于实际资料处理,结果表明,基于灰色关联度分析极限学习机的低阻油层及水淹层测井识别方法对低阻油层与水淹层的预测精度较高,符合率达89.3%,远远优于未经过灰色关联度分析筛选的预测结果,具有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阻油层 水淹层识别 灰色关联度分析 极限学习机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解、主成分分析和高斯混合模型的火成岩岩性识别——以惠州26洼古潜山为例
3
作者 高楚桥 詹旺 +1 位作者 赵彬 程鑫财 《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36-44,共9页
火成岩油气成藏规律复杂,受到火山运动、强构造运动以及风化剥蚀等叠加影响,火成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构造复杂多样,非均质性极强,采用常规岩性识别方法难以一次性将所有岩性准确识别。借鉴层次分解思路,以惠州26洼古潜山为例,提出了一种... 火成岩油气成藏规律复杂,受到火山运动、强构造运动以及风化剥蚀等叠加影响,火成岩的化学成分和结构构造复杂多样,非均质性极强,采用常规岩性识别方法难以一次性将所有岩性准确识别。借鉴层次分解思路,以惠州26洼古潜山为例,提出了一种火成岩岩性测井识别分类方法:综合考虑火成岩地质分类原则和测井响应特征来确定岩性识别层级,基于这种层次性的分类原则,在每一层次定量优选岩性识别敏感参数,建立研究区岩性识别优选层级;在明确岩性识别优选层级的基础上,逐级逐次使用主成分分析(PCA)和高斯混合模型(GMM)对岩性进行判别并确定其计算函数,建立分级优选岩性识别模型,最终达到整体岩性区分的目的。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辉绿岩和闪长岩识别正确率分别为87.31%和84.32%,未分级未优选辉绿岩和闪长岩识别正确率为60.45%和54.88%,分级未优选其岩性识别正确率为69.61%和67.04%,有效提高了研究区的复杂岩性识别精度。该方法的提出对提高火成岩岩性识别精度提供了一种思路,也为研究区古潜山火成岩岩性精确识别提供了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成岩 岩性识别 层次分解法 主成分分析 高斯混合模型
下载PDF
基于电成像的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连通性评价
4
作者 孙建孟 程耀东 +2 位作者 何娟 刘璋 陈培元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75-83,116,共10页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相较于常规碎屑岩储层,其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的规律及特征不明显。碳酸盐岩储层的连通性与孔洞特征具有强相关性,且连通性是影响储层渗透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碳酸盐岩孔洞连通性的评价是孔洞型碳... 碳酸盐岩储层非均质性强,孔隙结构复杂,相较于常规碎屑岩储层,其孔隙度、渗透率关系的规律及特征不明显。碳酸盐岩储层的连通性与孔洞特征具有强相关性,且连通性是影响储层渗透率的重要因素,因此,对碳酸盐岩孔洞连通性的评价是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评价的关键问题。以伊拉克东南部B油田FQ-1井M组MB21亚油组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为例,基于地层微电阻率扫描成像(FMI)测井的高分辨率动态图像,利用最大类间方差算法(OTSU)进行二次迭代分割,识别电成像图像孔洞;根据8连通域标记法标记连通孔洞;提取每个连通孔洞的特征孔径、内部最长通道距离、内部最长通道与水平方向夹角、平均通道宽度这4个几何参数,最终构建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连通指数。连通指数在伊拉克东南部B油田FQ-1井M组MB21亚油组孔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应用表明,利用此方法建立的连通指数与FQ-1井碳酸盐岩储层岩心渗透率相关系数达0.8437,并且连通指数曲线的趋势符合岩心渗透率在储层不同深度的分布情况,证明了连通指数可以指示储层孔隙结构较好、溶蚀孔洞发育的深度段,并可以划分储层中连通性较好的深度区间,该参数对于寻找碳酸盐岩储层渗透层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洞型碳酸盐岩 连通指数 电成像测井 孔洞识别 连通域标记
下载PDF
同位素注入剖面测井解释智能化批量处理技术的实现与应用
5
作者 孙亮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67-74,共8页
同位素注入剖面测井是水驱油田了解各小层吸水状况的主要监测手段,该测井方法在中国油田的年测井工作量在3万井次左右,在注水油藏动态监测中占主导地位。传统的同位素注水剖面测井结果依赖人工解释,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且多解性强,容... 同位素注入剖面测井是水驱油田了解各小层吸水状况的主要监测手段,该测井方法在中国油田的年测井工作量在3万井次左右,在注水油藏动态监测中占主导地位。传统的同位素注水剖面测井结果依赖人工解释,工作效率低、工作量大且多解性强,容易受到不同分析员人为因素影响,已经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生产需求。运用大数据监测和机器学习等技术,解决了基础数据录入、原始数据解编、深度匹配、工具识别、曲线叠合、综合评价等关键环节技术难题,形成了智能化批量处理技术。通过在CIFLog测井解释平台上的集成运行,单井处理时间从30~60min缩短到30s,人工干预率低于12%,验证了该处理流程及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藏动态监测 同位素注入剖面 智能化 批量处理 机器学习 水驱油田
下载PDF
核磁共振测井在古龙页岩油评价中的应用
6
作者 陈龙川 张兆谦 +4 位作者 郑建东 王春燕 朱建华 王文娟 高吉峰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10-116,共7页
古龙页岩油储层黏土含量高,孔隙结构较为复杂,微米-纳米孔喉及微裂缝发育,利用常规方法评价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含油性具有较大难度。针对以上难题,在岩石物理实验基础上,提出了核磁共振变T_(2)谱截止值有效孔隙度计算方法和考虑小孔... 古龙页岩油储层黏土含量高,孔隙结构较为复杂,微米-纳米孔喉及微裂缝发育,利用常规方法评价储层孔隙结构及物性、含油性具有较大难度。针对以上难题,在岩石物理实验基础上,提出了核磁共振变T_(2)谱截止值有效孔隙度计算方法和考虑小孔隙含油的二维核磁共振含油饱和度计算模型,并通过核磁共振区间孔隙度分析,厘清了古龙页岩储层孔隙结构。利用该方法计算的有效孔隙度平均相对误差为7.3%,含油饱和度平均绝对误差为4.0%,这不仅提高了计算储量关键参数的解释精度,还为后续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该技术流程和方法对于类似页岩油的有效孔隙度和含油饱和度的评价同样具有指导意义,有助于推动页岩油等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龙页岩油 核磁共振测井 孔隙度 含油饱和度 二维核磁共振
下载PDF
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的CO_(2)气层识别方法
7
作者 何丽娜 吴文圣 +3 位作者 王显南 张伟 张传举 宋孝雨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CO_(2)监测是油气开采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CO_(2)监测方法面临很多挑战,在人工智能逐渐兴起的当下,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测井。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深层CO_(2)气藏发育,传统测井方法无法准确评价储层流体。构建了基于长短期... CO_(2)监测是油气开采中的关键环节,传统的CO_(2)监测方法面临很多挑战,在人工智能逐渐兴起的当下,深度学习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地球物理测井。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深层CO_(2)气藏发育,传统测井方法无法准确评价储层流体。构建了基于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的CO_(2)气层识别模型,采用m×2正则化交叉验证优选CO_(2)敏感测井参数,并对模型进行训练。利用该模型对珠江口盆地恩平凹陷L2井CO_(2)气层进行识别,并与支持向量机和K近邻算法识别结果进行对比。结果表明,3种深度学习算法对CO_(2)气层的识别效果良好,其中LSTM算法对CO_(2)气层的识别效果最好,准确度达93.4%,为深层CO_(2)气层识别工作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_(2)气层识别 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 深度学习 珠江口盆地
下载PDF
基于倾角检测仪的水平井定向桥射联作技术
8
作者 汤科 方明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27-134,共8页
在定向桥射联作施工中,当射孔枪泵送至井下水平段射孔位置后,利用现有技术手段无法检测射孔弹发射口的朝向。通过研制倾角检测仪和全集成定向射孔装置,将选发控制芯片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集成于一体,设计控制电路实现分簇射孔的起爆控制... 在定向桥射联作施工中,当射孔枪泵送至井下水平段射孔位置后,利用现有技术手段无法检测射孔弹发射口的朝向。通过研制倾角检测仪和全集成定向射孔装置,将选发控制芯片和三轴加速度传感器集成于一体,设计控制电路实现分簇射孔的起爆控制,实时测量射孔弹的方向并上传至地面选发控制系统;当检测到射孔弹方向不正确时,拖动枪串重新泵送使弹架旋转并重新定向,如果射孔弹方向仍不正确,则起出工具串整改后再施工。该技术使得接头与弹架触点连接无需接线,缩短了施工时间,方向测量角度偏差≤2.00°。在F196-XP34井现场应用11段,成功率100%。该技术可应用于所有水平井定向桥射联作,尤其适用于套管外避光纤的射孔工艺,具有较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平井电缆桥射联作技术 定向射孔 倾角检测仪 三轴加速度传感器 单片机 偏心结构 磁性定方位仪器
下载PDF
深地万米井测井电缆强度分析
9
作者 郭帅 魏荣江 +3 位作者 张强 马江湖 徐锐 岳欠杯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59-66,共8页
中国超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推进超深层油气勘探、实现新层系突破是开拓油气新领域的重点方向。针对深地某科探井万米电缆遇卡等问题,采用截面法,建立电缆在井下、天滑轮、地滑轮、滚筒等位置处的有限元模型,研究拉力棒、滚筒直径、上... 中国超深层油气资源潜力巨大,推进超深层油气勘探、实现新层系突破是开拓油气新领域的重点方向。针对深地某科探井万米电缆遇卡等问题,采用截面法,建立电缆在井下、天滑轮、地滑轮、滚筒等位置处的有限元模型,研究拉力棒、滚筒直径、上提速度对万米测井电缆强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为保证在电缆不断的情况下使设置的弱点先断,并为电缆保留一定安全系数,可以选用5000lbf^(*)拉力棒;选用大直径的滚筒来减小电缆张力,优先选用直径700mm的滚筒;测井电缆正常上提工作速度取6000m/h,此时电缆张力可达61.4kN,满足强度要求。研究成果为深地万米井测井作业电缆、滚筒、拉力棒的选取提供了基础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万米深井 测井电缆 弱点 强度 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BH复杂断块油田水平地应力的测井计算方法
10
作者 王淼 刘晓健 +3 位作者 宿雯 夏宏泉 胡南 赖礼梁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27-34,共8页
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对油气田勘探开发工程有重要意义,其中水平地应力的精准计算是关键。BH油田断裂构造发育,地应力状态复杂多变,常用的水平地应力计算模型适应性较差。充分考虑BH油田复杂断块特征,结合岩石力学-地应力同步联测实验结果... 地应力的大小和方向对油气田勘探开发工程有重要意义,其中水平地应力的精准计算是关键。BH油田断裂构造发育,地应力状态复杂多变,常用的水平地应力计算模型适应性较差。充分考虑BH油田复杂断块特征,结合岩石力学-地应力同步联测实验结果,分析了断层各要素对水平地应力的影响程度,由此建立了断层对水平两向地应力大小的影响因子K_(H)和K_(h)估算方法,在此基础上改进得到了适用于复杂断块构造的水平地应力计算模型:BH模型。利用此模型和测井资料可实现连续准确地计算工区不同层位的水平地应力,其地应力计算精度不但优于传统模型,而且能够很好地满足钻井和压裂等工程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断层影响因子 水平地应力 BH模型 测井计算 BH断块油田
下载PDF
基于元素俘获谱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的碳酸盐岩储层硅化作用类型判别
11
作者 王士新 杨志国 +3 位作者 刘晓亮 赵德丽 李怀彪 刘厚武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94-100,共7页
硅化作用在巴西桑托斯盆地A油田广泛发育,对储层物性有很大影响。在前人对该区硅化作用研究的基础上,以常规测井、元素俘获谱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综合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储层物性数据、X衍射数据和薄片等资料,将硅化作用成因类型进行了... 硅化作用在巴西桑托斯盆地A油田广泛发育,对储层物性有很大影响。在前人对该区硅化作用研究的基础上,以常规测井、元素俘获谱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综合分析为主要手段,结合储层物性数据、X衍射数据和薄片等资料,将硅化作用成因类型进行了进一步细分,分析了不同硅化作用对储层物性的影响,总结出不同硅化作用的典型测井响应特征和判别方法。研究表明,不同硅化类型对储层物性影响不同,早成岩a型对储层物性的影响较小,早成岩b型和后热液b型储层物性随硅质含量的增加而变差,后热液a型储层物性变得极差,非该区域有效储层。在元素俘获谱测井定量计算地层硅质含量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常规测井和核磁共振测井曲线特征可以判别出碳酸盐岩储层硅化作用类型,该研究对其他相似地区进行硅化作用类型判别有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硅化作用 核磁共振测井 元素俘获谱测井 储层物性 桑托斯盆地
下载PDF
柴达木盆地中深层富钾卤水测井识别模型
12
作者 罗少成 张程恩 +4 位作者 程亮 李娜 赵盼 边会媛 周军 《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11-318,共8页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央凹陷区中深层卤水钾含量高,但岩性复杂,孔隙类型多样,为寻找富钾卤水层,进行钾元素测井响应规律研究,利用地层水电阻率谱与体积模型对卤水层钾离子含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数据得到的地层水电阻... 柴达木盆地西部中央凹陷区中深层卤水钾含量高,但岩性复杂,孔隙类型多样,为寻找富钾卤水层,进行钾元素测井响应规律研究,利用地层水电阻率谱与体积模型对卤水层钾离子含量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基于微电阻率成像数据得到的地层水电阻率谱,通过提取均值和几何均值可有效识别水层,水层的地层水电阻率谱分布窄,谱峰靠前,平均值和几何均值较小;利用钾元素计算体积模型得到储层孔隙度、骨架及泥质含量,结合洗盐前后的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OES)可以定量评价卤水层钾离子含量;ICP-OES与自然伽马能谱测井可以对卤水层总钾含量进行标定,结合多元线性回归能够建立卤水层元素评价方法。用体积模型计算的卤水钾含量与试验结果一致性较好。研究结果能够快速、有效的判别卤水钾含量,提高卤水储层的识别能力,为预测研究区卤水空间展布提供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卤水层 钾元素 测井评价
下载PDF
牛东地区砂砾岩储层测井层内非均质性评价
13
作者 周军 边会媛 +3 位作者 陈文安 张迪 刘国良 王飞 《物探与化探》 CAS 2024年第1期142-150,共9页
牛东地区砂砾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等特征,储层结构复杂,非均质性较强,常规测井对储层类型划分困难,影响了储层评价精度。岩心孔渗、薄片分析、X衍射等测试资料表明,牛东地区砂砾岩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且根据毛管压力形态可将储层分... 牛东地区砂砾岩储层具有低孔、低渗等特征,储层结构复杂,非均质性较强,常规测井对储层类型划分困难,影响了储层评价精度。岩心孔渗、薄片分析、X衍射等测试资料表明,牛东地区砂砾岩储层具有较强的非均质性,且根据毛管压力形态可将储层分为3个类别。本次研究利用电成像测井资料对储层层内非均质性进行评价:首先对电成像测井资料进行处理得到储层孔隙度谱,再对随深度变化的孔隙度谱进行研究,分别计算不同深度上孔隙度谱的均值、方差、洛伦兹系数和集中程度函数;根据综合概率模型,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到储层非均质性综合指数,据此对储层进行划分,并建立储层非均质性的评价标准。应用该方法得到的研究结果与压汞实验结果一致,说明利用该方法能够有效地评价储层非均质性,可丰富现有的储层非均质性评价方法,为储层的精细评价提供一定的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成像测井 非均质性评价 压汞曲线 洛伦兹系数 储层分类
下载PDF
测井仪器传热理论研究及仿真试验分析
14
作者 王东宇 张崇儒 +3 位作者 王晓冬 王俊 张丁介 陈文辉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9-26,共8页
为了保障石油开采向万米深层进发,提高测井仪器的耐温耐压指标,解决测井仪器电路热失效问题,针对测井仪器开展传热理论研究及仿真试验分析。根据测井仪器实际工况,通过仪器与井下流体的对流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 为了保障石油开采向万米深层进发,提高测井仪器的耐温耐压指标,解决测井仪器电路热失效问题,针对测井仪器开展传热理论研究及仿真试验分析。根据测井仪器实际工况,通过仪器与井下流体的对流模型分析不同因素对平均对流换热系数的影响;针对直肋散热器构建传热模型,计算肋片散热效率,通过有限元方法求解测井仪器三维模型,并开展仪器高温试验,分析不同类型散热器对芯片温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流体的平均对流换热系数与仪器上提速度正相关,可以通过调整井下流体成分的配比改变平均对流换热系数;测井仪器高温区域主要集中在芯片附近,应考虑将热量向仪器两端传递以提高散热效率;高温试验测试结果与散热器仿真结果一致,均说明弧形肋片散热器的散热效果最优。该研究可以为测井仪器热管理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井仪器 高温高压 对流模型 散热效率 弧形肋片
下载PDF
基于改进的BET多层吸附模型的深层页岩吸附气含量测井评价方法
15
作者 钟光海 李跃纲 李生杰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84-93,共10页
含气量是页岩储层评价的一项关键指标,页岩含气量受温度-压力耦合影响,特别在地层压力较高情况下,准确预测页岩储层吸附气含量较为困难。针对深层页岩气储层高温高压环境下甲烷吸附特性,提出了改进的BET多层吸附模型,建立了一套深层页... 含气量是页岩储层评价的一项关键指标,页岩含气量受温度-压力耦合影响,特别在地层压力较高情况下,准确预测页岩储层吸附气含量较为困难。针对深层页岩气储层高温高压环境下甲烷吸附特性,提出了改进的BET多层吸附模型,建立了一套深层页岩储层吸附气含量测井评价方法。应用该方法对川南深层页岩储层进行含气量评价,结果表明:利用改进的BET多层吸附模型计算的吸附气含量更符合实际地质情况,结合相应层段游离气含量,计算所得的页岩总含气量精度较高,且与现场保压取心获取的总含气量较为一致。基于改进的BET多层吸附模型的吸附气含量评价方法在川南深层页岩气区块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可为深层页岩地质甜点评价和资源潜力分析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吸附气含量 等温吸附实验 BET吸附 含气量
下载PDF
应用自然伽马能谱法恢复碳酸盐岩沉积时的古水深——以山西兴县关家崖马五5亚段为例
16
作者 刘帆 廖慧鸿 +2 位作者 梅安鑫 梁茹 彭宇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1期57-64,共8页
古水深分析对还原古环境与盆地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古水深恢复多以定性为主,对样品可靠性的要求较高,且易受资料条件限制,而自然伽马能谱法具有易获取、成本低、受控因素少等优点,可结合水深函数半定量恢复水深,但该方法... 古水深分析对还原古环境与盆地构造演化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古水深恢复多以定性为主,对样品可靠性的要求较高,且易受资料条件限制,而自然伽马能谱法具有易获取、成本低、受控因素少等优点,可结合水深函数半定量恢复水深,但该方法多被用于陆相碎屑岩的研究中,是否适用于海相碳酸盐岩尚需验证。以鄂尔多斯盆地关家崖剖面奥陶系马家沟组五5亚段为例,利用自然伽玛能谱法恢复了碳酸盐岩沉积时的古水深,恢复结果与碳同位素法、生物遗迹法、岩石组构法显示的结果一致。研究验证了自然伽马能谱法在恢复碳酸盐岩沉积时的古水深方面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与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水深 自然伽马能谱法 碳氧同位素 马家沟组 碳酸盐岩
下载PDF
台南气田脉冲中子-中子测井解释方法及应用
17
作者 沈付建 罗娜 +3 位作者 郑华 张雨桐 汪海文 何晓君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01-109,共9页
为评价水侵后台南气田的储层水淹状况,在套管井中规模应用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技术。研究井筒内积液、水淹层放射性增强、套管尺寸变化等影响因素对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曲线的影响及其校正方法,形成基于逐步剥离法和SIGMA—RATGN交会图法的... 为评价水侵后台南气田的储层水淹状况,在套管井中规模应用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技术。研究井筒内积液、水淹层放射性增强、套管尺寸变化等影响因素对脉冲中子-中子测井曲线的影响及其校正方法,形成基于逐步剥离法和SIGMA—RATGN交会图法的储层饱和度定量解释方法。依据驱油效率、含水饱和度、校正后的热中子俘获截面值,建立台南气田气层水淹级别评价标准。新方法有效提高气层识别准确性和储层饱和度解释精度,水淹层评价符合率达92.3%,为台南气田稳产提供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台南气田 脉冲中子-中子测井 水淹层 饱和度 解释模型 储层评价
下载PDF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低对比度油层流体判识新方法
18
作者 周妍 罗少成 +3 位作者 牟瑜 雷琳琳 陈璐 林伟川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117-126,共10页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勘探开发对象日益复杂化,油水层的低对比度特征愈加突出。受沉积微相、源储配置关系、充注程度等因素影响,低对比度油藏隐蔽性强、油水关系复杂,测井识别评价难度大,解释符合率偏低。因此,亟需建立有效的低...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油田勘探开发对象日益复杂化,油水层的低对比度特征愈加突出。受沉积微相、源储配置关系、充注程度等因素影响,低对比度油藏隐蔽性强、油水关系复杂,测井识别评价难度大,解释符合率偏低。因此,亟需建立有效的低对比度油层流体识别技术,提升测井解释精度。以鄂尔多斯盆地西缘环江西部长8储层为例,从研究岩性、物性、水性、含油性等方面入手,深入剖析研究区低对比度油层成因机理,研究认为地层水矿化度差异、束缚水饱和度高、油藏充注程度低是导致环江油田西部长8储层出现低电阻率、低对比度特征的重要因素。在此基础上建立流体敏感因子识别法;并从测井信号能量构成的角度出发,通过构建流体敏感测井曲线,基于小波变换算法,创新研发了多尺度小波能量谱流体识别技术;针对研究区油藏充注程度低,基于相渗实验创新形成了产水率细分油水同层评价方法。以上3种方法均有效提高了研究区低对比度油层流体性质判识能力,在低对比度油层识别方面应用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对比度油层 流体识别 流体敏感因子 多尺度小波能量谱 产水率
下载PDF
基于岩性分类的混积页岩油饱和度计算方法
19
作者 曹志锋 蔺敬旗 +3 位作者 王先虎 刘洁梨 王晓丹 刘丁文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35-45,共11页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混积页岩油甜点岩性种类多、矿物成分复杂、非均质性强,基于常规测井的参数利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油饱和度精度低。以研究区岩心、岩石薄片、测井资料为基础,采用岩心刻度测井、聚类分析、数据挖掘... 准噶尔盆地吉木萨尔凹陷二叠系芦草沟组混积页岩油甜点岩性种类多、矿物成分复杂、非均质性强,基于常规测井的参数利用阿尔奇公式计算含油饱和度精度低。以研究区岩心、岩石薄片、测井资料为基础,采用岩心刻度测井、聚类分析、数据挖掘及分布交会的方法,依据岩性主成分将20余类岩性归类为9类岩性,挖掘常规测井敏感参数,构建了混积页岩油常规测井岩性识别标准;基于页岩油甜点七性关系及阿尔奇公式饱和度主控因素认识,明确了5类页岩油甜点优势岩性,分岩性确定孔隙度模型和岩电参数;采用密闭取心资料分析含油饱和度并结合岩电参数反算求得地层水电阻率,构建了混积页岩油不同岩性的含油饱和度计算模型。应用到混积页岩油有效厚度储层含油饱和度的计算,将计算的含油饱和度与岩心分析含油饱和度对比,平均误差为2.06%,符合储量标准小于5.00%的要求,为混积页岩油常规测井高精度含油饱和度的计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油 岩性识别 含油饱和度 岩石物理实验 吉木萨尔凹陷
下载PDF
非负约束修正阻尼算法求解核磁共振测井T_(2)谱反演问题
20
作者 雷欣 廖昕凯 廖丽丹 《测井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8-18,66,共12页
为了优化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加快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速度,提出了一类非负约束修正阻尼算法求解核磁共振T_(2)谱反演问题。通过数学建模及理论推导,证明该算法可以更好地保留T_(2)谱的有效信息,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减少反演问题的噪声对解... 为了优化核磁共振测井技术,加快核磁共振测井数据处理速度,提出了一类非负约束修正阻尼算法求解核磁共振T_(2)谱反演问题。通过数学建模及理论推导,证明该算法可以更好地保留T_(2)谱的有效信息,同时也能更有效地减少反演问题的噪声对解的影响。数值算例表明新算法相较于修正的截断奇异值算法和阻尼算法具有更好、更稳定的反演效果,尤其是低信噪比情况下新算法的优势更加明显,可以进一步优化核磁共振测井技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阻尼算法 奇异值分解 T_(2)谱反演 非负约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