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11篇文章
< 1 2 3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雅鲁藏布江中游石冰川发育特征及潜在成灾机制分析
1
作者 刘勇 张文 魏良帅 《西北地质》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4-54,共11页
石冰川是以冰岩混合物为基础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形成的一类具有蠕滑特征的冰缘地貌,大量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了解其发育特征对于研究高寒山区环境演化和致灾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的监测研究发现,受气候变暖影... 石冰川是以冰岩混合物为基础在重力和冻融作用下形成的一类具有蠕滑特征的冰缘地貌,大量分布于中国青藏高原和天山地区,了解其发育特征对于研究高寒山区环境演化和致灾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近年来的监测研究发现,受气候变暖影响,石冰川表面蠕滑出现了显著的加速过程,形成泥石流或滑坡的风险增大。青藏高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敏感区,由气候变暖引起的地质灾害受到广泛关注。鉴于此,笔者采用现场测量、遥感解译和理论分析的方法,分析并探讨了雅鲁藏布江中游桑-加峡谷两岸石冰川的发育特征和潜在成灾机制。结果表明,石冰川的形成和发育与孕育基床的地形、气候和太阳辐射有关,在气温升高、短历时强降雨或强烈地震作用下,石冰川易形成泥石流或滑坡灾害威胁下游,主要表现为石冰川下游段组成物质的不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冰川 雅鲁藏布江 成灾机制 发育特征 遥感
下载PDF
沁河流域上游沁源县生态地质脆弱性评价与分区
2
作者 刘淼 刘义 +2 位作者 苗志加 许凯然 史佩东 《中国地质调查》 CAS 2024年第2期97-107,共11页
沁河流域作为黄河中游重要支流,研究其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对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成果,选取了地质背景和自然环境相关的11项影响沁源县生态地质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 沁河流域作为黄河中游重要支流,研究其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对黄河流域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根据生态地质调查工作成果,选取了地质背景和自然环境相关的11项影响沁源县生态地质脆弱性的主要因素,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地理信息系统,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的评价模型,开展了沁源县生态地质脆弱性评价与分区,对不同的生态地质脆弱性分区,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生态保护修复分类施策建议。结果表明:沁源县生态地质轻度脆弱区域主要分布于沁河及其支流河谷,面积占比为1.1%;中度脆弱区域主要分布于王陶乡西部至灵空山镇西北部一带、郭道镇东部至法中乡北部一带,面积占比为81.16%;高度脆弱区域主要分布于县域北部王和镇—郭道镇—官滩乡一带及县域中南部李元镇—灵空山镇一带,面积占比为17.74%;无极脆弱区域。全县共划分为4个生态地质脆弱区,其中包括3个生态地质中度脆弱区——景凤生态地质中度脆弱区(Ⅰ)、太岳山生态地质中度脆弱区(Ⅱ)和交口—沁河生态地质中度脆弱区(Ⅲ),1个生态地质高度脆弱区——王和—李元生态地质高度脆弱区(Ⅳ)。研究成果对沁河流域上游沁源县生态修复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可为沁源县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与修复分区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地质 脆弱性 评价与分区 沁源县
下载PDF
对流层臭氧污染对植物生理影响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黎武标 王永达 姜文英 《地球与行星物理论评(中英文)》 2024年第2期195-204,共10页
对流层臭氧是一种存在于近地面、对动植物有害的光化学污染物,定量评估和研究其对植物生理的影响和机制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过去三十年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流层臭氧浓度正以每年约0.5%~2%的速度上... 对流层臭氧是一种存在于近地面、对动植物有害的光化学污染物,定量评估和研究其对植物生理的影响和机制对保障全球粮食安全和人体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过去三十年的快速工业化和城市化,对流层臭氧浓度正以每年约0.5%~2%的速度上升.针对当前臭氧污染加剧的情况,根据前人的基础理论研究和实验探索,本文就臭氧对植物表观、花粉和光合作用的影响特征及机制进行了总结和分析,得到以下认识:(1)臭氧污染下植物叶片受损、光合速率和固碳能力下降,影响干物质的积累与分配,是造成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2)臭氧污染导致花粉细胞膜受损,细胞脂质过氧化,改变了过敏原蛋白质的结构,增加了人体呼吸道过敏的风险.受损的化石花粉在沉积物中也有发现,通常与大规模生物灭绝同时期,推测与火山爆发或全球快速变暖导致的臭氧浓度增加有关.这些发现表明应加强自然环境下臭氧对植物生态习性的影响研究,重视植物地下生态过程的影响,开展缓解臭氧对作物影响和耐臭氧品种选育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植物 作物产量 光合作用 花粉结构
下载PDF
我国北方地区沙尘天气特征及源区示踪
4
作者 宋程振 迟云平 《黑龙江环境通报》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沙尘天气会对全球气候、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与危害。我国沙尘主要发生于北方,尤其是内蒙古、宁夏、陕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河南等地,给交通运输、环境治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沙尘源区的确... 沙尘天气会对全球气候、生态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与危害。我国沙尘主要发生于北方,尤其是内蒙古、宁夏、陕西、河北、北京、天津、辽宁、吉林、河南等地,给交通运输、环境治理、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不利影响。沙尘源区的确定,一方面有助于更深刻地认识沙尘形成、迁移、沉降的行为机制,另一方面可以为沙尘天气的预防与治理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因此近年来逐渐成为研究热点。本文综述了目前国内外关于沙尘源区的示踪方法,包括传统地面监测法、卫星遥感监测法、元素地球化学方法与同位素示踪法,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势与存在的不足,并对未来对沙尘源区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尘天气 源区 示踪 地球化学
下载PDF
郑州市城区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
5
作者 郭林 唐辉 +3 位作者 郭晓静 刘沙沙 何欣琳 马晓宇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基坑工程是地下空间建设的主要开发形式。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在对郑州市已有地质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中层基坑工程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 基坑工程是地下空间建设的主要开发形式。为了更加科学合理地开发城市地下空间,在对郑州市已有地质资料梳理的基础上,构建适用于中层基坑工程的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对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进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指标可划分为5大类13个指标,其中基坑稳定性、潜水水位埋深、含水层富水性对评价结果的影响较大。综合评价结果中适宜性好区位于京广铁路以西,适宜性中等区分布在京广铁路以东、东风渠以南、京广高速铁路以西的区域,适宜性差区分布在龙湖附近及京广高速铁路以东的区域内,禁止建设区沿水库、南水北调工程、铁路、地下文物分布。评价结果表明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开发条件整体适宜性中等。郑州市中层基坑工程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工作适用性较强,可为郑州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规划提供技术支撑,且评价指标体系可用于地质条件类似的城市的地下空间地质环境适宜性评价工作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适宜性 地下空间 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法 基坑工程 郑州
下载PDF
基于FAHP-Entropy赋权法的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以武鸣区灰岩矿山为例
6
作者 全毅博 甘能俭 +3 位作者 伍静 朱敏杰 吕堂安 李志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53-62,共10页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兼具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系统,是将有限的修复资源如何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影响程度矿山的科学依据。为了更精准、更高效地评价矿山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状况及程度,本文选择南宁市武鸣区38个灰岩矿山为研究对象,... 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是一个兼具复杂性和模糊性的系统,是将有限的修复资源如何合理地分配到不同影响程度矿山的科学依据。为了更精准、更高效地评价矿山对周边地质环境的影响状况及程度,本文选择南宁市武鸣区38个灰岩矿山为研究对象,从地质环境背景、资源破坏、地质灾害、矿山开发利用状况4个方面选取了14个评价指标构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和熵值法相结合(FAHP-Entropy组合)赋权法综合评价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并基于MATLAB平台开发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系统(MGES),对38座灰岩矿山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对地质环境影响较轻的矿山仅占比21%,对地质环境影响较严重的矿山占比47%,对地质环境影响严重的矿山占比32%,武鸣区矿山地质环境影响程度整体属较严重~严重级别。研究结果为武鸣区政府有限的治理资金指明了优先治理方向。该系统操作简单,可以弥补传统方法复杂、难操作的不足之处,对于处理大规模数据有极大优势,可为同业技术人员和学者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矿山地质环境 FAHP-Entropy赋权法 灰岩矿山 地质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系统
下载PDF
青海生态环境状况20年(2000—2020)变化遥感地质评价
7
作者 马彦青 于光喜 +1 位作者 马延景 马文 《矿产勘查》 2024年第3期462-470,共9页
青海省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气候,地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近些年来地质生态环境持续得以改善,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生态环境评价技术方法,利用2000年和2020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为研究基础,建立了... 青海省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气候,地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近些年来地质生态环境持续得以改善,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生态环境评价技术方法,利用2000年和2020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为研究基础,建立了地质生态环境状况遥感评价模型,在计算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胁迫4个指标指数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指数法得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并开展对比研究,从遥感影像图的角度来评价青海生态环境20年的变化状况。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值均小于0.75,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一般”的面积有45.1万km^(2),占比63%。2000—2020年间,青海生态环境状况约60.56万km^(2)(约87%)无明显变化,局部地区趋向变好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生态环境状况 遥感地质评价 评价模型 2000—2020年
下载PDF
宝鸡市凤县某露天开采石灰岩矿山生态修复治理研究
8
作者 范超鹏 龙振峰 +2 位作者 郑海军 王凯 曾涵荟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4年第2期80-83,共4页
研究区地处秦岭腹地,露天开采石灰岩矿山造成了地质灾害隐患、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损毁和植被破坏。按照工程治理和植被恢复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方案,采用土石方工程、主动防护网+植生袋、截排水渠、挡土墙、土壤重建、乔灌栽植、撒播... 研究区地处秦岭腹地,露天开采石灰岩矿山造成了地质灾害隐患、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损毁和植被破坏。按照工程治理和植被恢复治理相结合的治理方案,采用土石方工程、主动防护网+植生袋、截排水渠、挡土墙、土壤重建、乔灌栽植、撒播草籽等措施。不发生二次破坏的同时达到生态修复效果,实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系效益共赢,对类似矿山生态修复有一定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山 生态修复 SNS主动防护网 植生袋
下载PDF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评价模型构建
9
作者 王佩 陈鹏飞 +1 位作者 周盼 陈宇 《中国非金属矿工业导刊》 2024年第2期76-79,共4页
为了指导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的选择,依托废弃矿山基本情况,选取9个废弃矿山生态环境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生态修复模式指标体系,确定了生态复绿模式、土地再利用模式(生态农业)、土地再利用模式(地产开发)、景观再... 为了指导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的选择,依托废弃矿山基本情况,选取9个废弃矿山生态环境因素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生态修复模式指标体系,确定了生态复绿模式、土地再利用模式(生态农业)、土地再利用模式(地产开发)、景观再造模式与资源综合再利用模式五种生态修复模式中各评价指标的权重,总结了五种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模式的首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层次分析法 废弃矿山 评价模型 权重
下载PDF
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示范工程进展及典型案例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世奇 皇凡生 +4 位作者 杜瑞斌 陈世恒 管奕婷 刘英海 汪涛 《煤田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8-174,共17页
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工程实施具有十分可观的CO_(2)减排效果,推行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项目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践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目前主要的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方式,统计了全球范围内的CO_(2)地质封存... 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工程实施具有十分可观的CO_(2)减排效果,推行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项目对于缓解全球气候变暖、践行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梳理了目前主要的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方式,统计了全球范围内的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示范工程,重点介绍了我国典型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示范工程案例,并对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目前,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方式主要包括CO_(2)驱油封存、CO_(2)驱替煤层气封存、CO_(2)咸水层封存、CO_(2)枯竭油气藏封存、CO_(2)驱替页岩气封存、CO_(2)深部咸水层封存与采水、CO_(2)封存与增强型地热发电、CO_(2)封存与铀矿地浸开采等;国内外在CO_(2)驱油封存、CO_(2)咸水层封存以及CO_(2)封存与铀矿地浸开采方面已形成了配套完整的技术体系,实现了广泛商业化应用,而在其他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方面尚处于现场试验与工程探索阶段;我国现已开展了23个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项目,含12个CO_(2)驱油封存项目、2个CO_(2)咸水层封存项目、7个CO_(2)驱煤层气项目以及2个CO_(2)+O_(2)地浸采铀项目。我国的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技术起步较晚,与欧美发达国家相比仍具有较大差距,未来亟待加快百万吨/年以上规模的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全流程技术与集群部署的工程示范,强化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集群化规模部署技术科学基础研究,重点解决工程化CO_(2)地质封存与利用全流程技术关键环节瓶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氧化碳 地质封存与利用 碳减排 气候变化 示范工程
下载PDF
海西州德令哈市地质旅游资源及其开发利用初探
11
作者 鲁千红 罗一鸣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1期185-192,共8页
德令哈地区地质旅游资源丰富,地质现象典型、独特,且有世界罕见的地质遗迹,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笔者通过分析德令哈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特点、类型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德令哈旅游空间布局和规划提出了从空... 德令哈地区地质旅游资源丰富,地质现象典型、独特,且有世界罕见的地质遗迹,具有巨大的科研价值和观赏价值,有较大的开发潜力。笔者通过分析德令哈地区地质旅游资源特点、类型及分布规律的基础上,对德令哈旅游空间布局和规划提出了从空间上划分为“一心一带四区”的个人观点,同时对地质旅游资源的开发进行了初步探讨并提出了地质知识宣传、打造特色旅游品牌、培养专业人才和基础建设等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令哈 地质旅游资源 地文景观 资源开发
下载PDF
广东省南雄市某钨矿山天然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
12
作者 郑庆园 《四川地质学报》 2024年第1期104-107,共4页
介绍了广东省南雄市某钨矿山天然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中具体方法和内容,包括天然γ辐射测量、空气中氡浓度测量、固体和水体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测量等。分析调查结果发现,该钨矿山存在放射性污染问题,并圈定了放射性污染源项... 介绍了广东省南雄市某钨矿山天然放射性地质环境调查工作中具体方法和内容,包括天然γ辐射测量、空气中氡浓度测量、固体和水体样品中天然放射性核素浓度测量等。分析调查结果发现,该钨矿山存在放射性污染问题,并圈定了放射性污染源项重点风险区,提出了增加坑道通风设施并保持动态监控,以及增加放射性污水处理措施等改善意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雄市 钨矿山 天然放射性 地质环境调查
下载PDF
成都市龙泉山褶断带三维地质模型构建研究 被引量:1
13
作者 范敏 王波 +3 位作者 刘兆鑫 雷传扬 钟华介 仇开莉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1期176-182,192,共8页
成都市龙泉山地质结构极为复杂,但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是全球最大的城市绿心,如何充分利用成都市龙泉山各类地质数据,通过数据耦合的方式建立地质地下空间三维地质模型是支撑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地下地质空间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这对于... 成都市龙泉山地质结构极为复杂,但具有优越的区位优势,是全球最大的城市绿心,如何充分利用成都市龙泉山各类地质数据,通过数据耦合的方式建立地质地下空间三维地质模型是支撑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地下地质空间信息系统建设的关键,这对于优化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布局、提升公园品质、提高公园管理效率,有效服务于龙泉山城市森林公园的规划建设和运营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龙泉山复杂地质体特征,从三维建模的角度借助三维GIS(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的可视化技术,研究了一套可用于复杂地质体三维地质建模的流程和技术方法,并构建三维实体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泉山 褶断带 复杂地质体 三维地质建模 技术方法
下载PDF
基于能量守恒理论的波浪侵蚀土质岸坡范围预测方法
14
作者 王力 陈玙珊 +2 位作者 王世梅 张伦 郭飞 《工程科学与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169-180,共12页
波浪对三峡库区土质岸坡的侵蚀极大影响了库区生态与地质环境安全,预测波浪对岸坡的侵蚀范围是库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措施,然而现有的侵蚀预测主要是以经验方法为主,难以获得准确的结果。为此,采用能量守恒理论,考虑波浪上爬过程中的... 波浪对三峡库区土质岸坡的侵蚀极大影响了库区生态与地质环境安全,预测波浪对岸坡的侵蚀范围是库区防灾减灾工作的重要措施,然而现有的侵蚀预测主要是以经验方法为主,难以获得准确的结果。为此,采用能量守恒理论,考虑波浪上爬过程中的层厚及流速变化,分别构建波浪上爬势能方程与摩擦耗能方程,最终联立建立波浪作用土质岸坡侵蚀范围预测方程。为获取预测方程的关键参数,开展波浪上爬岸坡模型试验,研究波浪上爬岸坡时的流速、层厚及爬高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岸坡坡度越大,波浪爬高越大,爬坡水流厚度也随之增大,但爬坡水流流速随之减小;根据试验结果获取了水流厚度参数与流速参数的分布区间,构建了水流厚度参数、流速参数与岸坡坡度间的关系方程。为验证侵蚀范围预测方程的可靠性,开展波浪侵蚀岸坡模型试验,获取土质岸坡侵蚀演化进程。结果表明:土体干密度越大,岸坡的抗侵蚀能力越强,且岸坡达到最终稳态所需的时间越长;由于碎石护面作用使得岸坡侵蚀稳定的时间缩短,碎石含量越多,岸坡的抗侵蚀能力越强。将岸坡侵蚀稳定终态结果与预测方程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了本文提出的侵蚀范围预测方程的可靠性。本文提出的波浪侵蚀范围预测方程可广泛应用于国内外水库土质岸坡的侵蚀灾害防治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守恒 波浪侵蚀 三峡库区 模型试验
下载PDF
川西锂矿带资源环境特征与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
15
作者 代力 谭洪旗 周雄 《矿产综合利用》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57-168,173,共13页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川西锂矿带是我国硬岩型锂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然而,区内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困扰区域资源深度开发的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锂矿带内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特征... 这是一篇地球科学领域的论文。川西锂矿带是我国硬岩型锂矿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然而,区内生态地质环境脆弱,实现资源、环境和经济的协调发展一直是困扰区域资源深度开发的难题。本文系统梳理了锂矿带内自然资源、矿产资源、地质环境特征以及主要存在的环境地质问题,构建了基于地质环境、生态环境、社会环境三大子系统的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遴选并获取了19项基础评价指标数据信息,开展全域承载力评价。结果表明:川西锂矿带地质环境相对安全稳定,带内现有矿业活动对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并不显著,人类生产生活影响范围有限;中等及以上承载力国土面积比例达到79.16%,锂矿资源集中区内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较高,整体生态地质环境状况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科学 川西锂矿带 生态地质环境承载力 锂矿资源 环境地质
下载PDF
山东省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现状及对策建议 被引量:1
16
作者 于得芹 褚福建 王兆林 《山东国土资源》 2023年第8期73-78,共6页
山东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历史上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和强度较大,因受政策性关闭、修复不系统等因素的影响,遗留了一大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存在矿山地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损毁、植被破坏等一... 山东是矿产资源大省,矿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基础作用。历史上矿产资源开发规模和强度较大,因受政策性关闭、修复不系统等因素的影响,遗留了一大批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存在矿山地质安全隐患、土地资源损毁、植被破坏等一系列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美丽山东建设。矿山生态修复难度较大,必须结合当地生态环境的综合情况开展系统修复。本文引用2022年山东省历史遗留矿山核查成果,系统分析了山东省在历史遗留废弃矿山生态修复方面的探索实践,客观分析了历史遗留矿山生态修复面临的形势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科学开展矿山生态修复的对策措施,以期为山东省矿山生态修复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废弃矿山 生态修复 修复成效 山东省
下载PDF
安徽巢湖岸线生态地质调查与岸线规划分区研究
17
作者 范小倩 王西荣 +1 位作者 陈时亮 史磊 《安徽地质》 2023年第3期233-238,共6页
本文运用野外地质踏勘、走访等手段,对巢湖岸线一带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生物和植被资源、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现状等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结合相关的岸线保护政策红线,确立巢湖岸线的规划合理分区。区内地层自上太古界到第四系全新统,均... 本文运用野外地质踏勘、走访等手段,对巢湖岸线一带区域地质、水文地质、生物和植被资源、社会经济和土地利用现状等进行调查和综合分析,结合相关的岸线保护政策红线,确立巢湖岸线的规划合理分区。区内地层自上太古界到第四系全新统,均有分布。巢湖及其周边流域内的水系发达,形成纵横交错的河流,有利于农业生产。巢湖水体的水质属劣Ⅳ类,重金属As、Cr、Cu、Ni、Pb、Cd、Zn、Hg为中等污染,化学需氧量(COD)、总P、N、NH3-(氨氮)是水环境的主要影响因子。规划区内土地用地类型划分为12个大类。根据土地的不同功能和用途,将巢湖规划区划分三级、五区。加强巢湖岸线建设的调查规划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湖岸线生态环境 规划建设区 影响因子 土地功能与用途
下载PDF
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及评价
18
作者 陈斌 张成功 +2 位作者 杨林 王文伟 王亚曦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S01期162-170,共9页
2017年5月,自贡成为全国首批扩园申请成功的世界地质公园,其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及其价值是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通过对地质遗迹资源的野外系统调查,将园内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 2017年5月,自贡成为全国首批扩园申请成功的世界地质公园,其地质遗迹资源类型及其价值是地质公园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通过对地质遗迹资源的野外系统调查,将园内地质遗迹资源划分为地质剖面、地质构造、古生物、地貌景观、水体景观和环境地质遗迹等6大类12类15亚类。在剖析导向性地质遗迹资源特征基础上,首先对园内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定性分析,认为它们具有极高的科学价值、美学价值、科普教育价值和地学旅游价值,在全球范围具有典型性、稀有性、系统性和国际对比意义。然后以地质遗迹资源单体为评价对象,运用层次分析法,以专家打分为依托,对园内地质遗迹资源进行定量评价,结果表明:地质公园内地质遗迹资源达到世界级3处、国家级5处、省级42处、省以下级129处。这对自贡世界地质公园地质遗迹资源的有效保护和科学利用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世界地质公园 地质遗迹 资源类型 资源评价 恐龙化石 自贡
下载PDF
四川雷波县小沟磷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及防治措施
19
作者 周兵 吴杰钢 彭向辉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4期697-701,共5页
四川省雷波县小沟磷矿床为一海相沉积超大型磷块岩矿床,即将进入矿山基建和开拓阶段,矿业开发活动将造成地形地貌景观改变、土地资源压占毁损、水土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通过对雷波县小沟磷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防治... 四川省雷波县小沟磷矿床为一海相沉积超大型磷块岩矿床,即将进入矿山基建和开拓阶段,矿业开发活动将造成地形地貌景观改变、土地资源压占毁损、水土环境污染、地质灾害等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通过对雷波县小沟磷矿矿山地质环境问题、防治措施及绿色矿山建设进行探讨,提出针对地形地貌景观破坏、土地资源压占毁损、水土环境污染、矿山地灾的防治措施,为合理开发利用磷矿矿产资源、保护矿山地质环境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环境问题 防治措施 绿色矿山 小沟磷矿 雷波县
下载PDF
重庆市地质遗迹区域分布特征初探
20
作者 卢志明 《四川地质学报》 2023年第3期572-576,共5页
根据重庆市地质遗迹资源的空间分布、地质背景和地貌特征,采用从大到小的解析方法,首先划分出3个地质遗迹大区,再在大区内参考地质遗迹类型、成因关联性和相对集中区域,进一步划分出9个地质遗迹亚区和39个地质遗迹小区,从而建立起重庆... 根据重庆市地质遗迹资源的空间分布、地质背景和地貌特征,采用从大到小的解析方法,首先划分出3个地质遗迹大区,再在大区内参考地质遗迹类型、成因关联性和相对集中区域,进一步划分出9个地质遗迹亚区和39个地质遗迹小区,从而建立起重庆市地质遗迹资源的三级分区系统。在区划系统的基础上,对各区中分布的重要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归纳和特征、价值简述,为今后编制重庆市国土空间规划的地质遗迹保护与利用专项规划以及重庆市地质公园申报建设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质遗迹资源 分区系统 分布特征 初探 重庆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