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近海海洋酸化对痕量元素在沉积物-海水界面处生物地球化学特性的影响研究
1
作者 高文婧 曲宝晓 +1 位作者 袁华茂 宋金明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19-130,共12页
痕量元素在海洋环境中不仅能够密切参与物质循环,显著调控生命代谢,有些情况下还会对浮游及底栖生物产生抑制和毒害,是海洋系统中具有重要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双刃剑”。工业革命以来,海洋不断吸收大气CO_(2)使得海水pH和碳酸根浓度持... 痕量元素在海洋环境中不仅能够密切参与物质循环,显著调控生命代谢,有些情况下还会对浮游及底栖生物产生抑制和毒害,是海洋系统中具有重要生物地球化学作用的“双刃剑”。工业革命以来,海洋不断吸收大气CO_(2)使得海水pH和碳酸根浓度持续下降,在全球范围内都出现了海洋酸化的现象。海洋酸化作为新的环境胁迫打破了痕量元素在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中既有的平衡态势,导致痕量元素在海洋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特性变得更加复杂和不确定。本文从痕量元素在沉积物-海水体系中的赋存形态与交换过程入手,探讨了海洋酸化条件下痕量元素在沉积物-海水体系中的扩散迁移与再平衡行为,分析了由此产生的生物毒性效应和生物可用性影响。最后,对海洋酸化与多种环境条件、多种污染物联合作用所导致的与痕量元素相关的生态效应研究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未来海洋酸化与痕量元素协同研究提供有意义的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痕量元素 海洋酸化 沉积物-海水界面 赋存形态 含量水平 迁移转化 生物可用性
下载PDF
珠江马口站、河口站断面水体有机碳含量的季节变化 被引量:22
2
作者 高全洲 沈承德 +3 位作者 孙彦敏 易惟熙 傅家谟 盛国英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3期273-280,共8页
1997 年7 月份( 汛期) 和11 月份( 平水期) 对北江河口站和西江马口站水体有机碳含量进行了两次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两江水体的颗粒有机碳含量在不同季节均高于溶解有机碳含量( 本文用近似值DOC+ 代替DOC) ,这与... 1997 年7 月份( 汛期) 和11 月份( 平水期) 对北江河口站和西江马口站水体有机碳含量进行了两次采样分析。结果表明:两江水体的颗粒有机碳含量在不同季节均高于溶解有机碳含量( 本文用近似值DOC+ 代替DOC) ,这与全球河流以溶解有机碳为主的平均格局显著不同。溶解有机碳、颗粒有机碳含量以及总有机碳含量均随水文季节的变化而变化,汛期含量高于平水期。悬浮物中有机碳的含量随悬浮物含量的增加,也即流域土壤机械侵蚀强度的加强而降低,这种现象与全球河流的总体趋势一致。汛期水体颗粒物中自源有机碳的贡献量高于平水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碳通量 季节变化 土壤侵蚀 珠江 水体
下载PDF
广西近岸海域海水和沉积物及生物体中的重金属 被引量:46
3
作者 廉雪琼 王运芳 陈群英 《海洋环境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59-62,共4页
以 1998年广西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的资料 ,分析了广西近岸海域海水、表层沉积物及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海洋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 ,广西近岸海域海水中的Pb和... 以 1998年广西近岸海域环境综合调查的资料 ,分析了广西近岸海域海水、表层沉积物及海洋生物体中重金属的含量分布 ,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与有机质含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海洋生物对重金属的富集情况。结果表明 ,广西近岸海域海水中的Pb和表层沉积物中的Cu、Pb和As及生物体中的Cd含量部分超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沉积物 海洋生物 重金属 广西近岸海域
下载PDF
微波消解ICP-MS同时测定海产品中的15种元素含量 被引量:21
4
作者 于振花 荆淼 +3 位作者 陈登云 杨黄浩 黄彦良 王小如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11,29,共5页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海产品中V,Cr,Mn,Fe,Co,Ni,Cu,Zn,As,Se,Cd,Sn,Hg,Tl,Pb等15种元素的含量,以Re元素为内标,利用其回收率对以上15种元素的测定结果进行校正。对各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1~1.0000)... 采用微波消解-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海产品中V,Cr,Mn,Fe,Co,Ni,Cu,Zn,As,Se,Cd,Sn,Hg,Tl,Pb等15种元素的含量,以Re元素为内标,利用其回收率对以上15种元素的测定结果进行校正。对各元素的线性关系良好(r=0.9991~1.0000),检出限为0.28~1105μg/L,利用该方法分析了标准参考物质TORT-2和DORM-2,测定值与参考值吻合较好。对虾样品平行测定5次,各元素的RSD均小于5%,该方法的精密度和准确性良好。并以该方法分析测定了8种海产品中15种元素的含量。该方法可以用来进行海产品的质量控制和安全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产品 微波消解 ICP-MS
下载PDF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测定碘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范哲锋 靳晓涛 王亚峰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370-372,共3页
建立了用ICP AES测定碘的新方法 ,采用PHD氢化物发生器将亚硝酸钠和样品溶液分两路送入雾化器 ,使碘离子氧化为挥发性的碘单质而提高碘的传输效率。解决了过去碘的发射信号随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变小的问题。同时发现采用亚硝酸钠作氧化剂... 建立了用ICP AES测定碘的新方法 ,采用PHD氢化物发生器将亚硝酸钠和样品溶液分两路送入雾化器 ,使碘离子氧化为挥发性的碘单质而提高碘的传输效率。解决了过去碘的发射信号随放置时间的增加而变小的问题。同时发现采用亚硝酸钠作氧化剂在低酸度下可消除氯离子的干扰 ,方法的检出限为 14ng·mL-1,精密度为 1 2 % (c=2 μg·mL-1,n =10 )回收率为 99 44 % ,本方法已用于食盐和海水中碘的测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盐 测定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 ICP-AES
下载PDF
氨基乙酸纤维柱分离富集-ICP-AES测定海水中痕量钼和钒 被引量:13
6
作者 郭伊荇 刘春明 赵晓亮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1期54-57,共4页
制备了微柱填充物-氨基乙酸纤维滤纸片,在pH3.7±0.1条件下同时分离和富集了海水中μg/L级的钼和钒,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钼和钒的富集倍数为95.7,回收率为92%~104%和98%~1... 制备了微柱填充物-氨基乙酸纤维滤纸片,在pH3.7±0.1条件下同时分离和富集了海水中μg/L级的钼和钒,并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法测定。钼和钒的富集倍数为95.7,回收率为92%~104%和98%~112%,4次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为8.2%和4.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基乙酸纤维 ICP AES 痕量测定 海水
下载PDF
山东半岛南部近海表层海水中镉、铅、汞、砷的时空变化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月 谭丽菊 王江涛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S1期179-184,共6页
本文分析了山东半岛南部近海海域2006年8月、12月和2007年4月、10月的表层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镉(Cd)、汞(Hg)、铅(Pb)、砷(As)4种元素的分布。镉的浓度为0.03~0.50μg/L,四季浓度差别较小;汞、砷在夏季的浓度均较低;铅在夏冬季的浓度较... 本文分析了山东半岛南部近海海域2006年8月、12月和2007年4月、10月的表层海水中溶解态重金属镉(Cd)、汞(Hg)、铅(Pb)、砷(As)4种元素的分布。镉的浓度为0.03~0.50μg/L,四季浓度差别较小;汞、砷在夏季的浓度均较低;铅在夏冬季的浓度较高(2.2~5.0μg/L)。镉、铅、砷的含量达到一类水质标准,汞的含量略高于一类水质标准,这说明山东半岛南部近海海域水质良好,没有明显的重金属污染。各元素的空间分布主要受陆源输入影响,其次还受生物活动、水体中悬浮物含量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近海 时空变化
下载PDF
水生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光谱特征 被引量:27
8
作者 陶澍 崔军 张朝生 《地理学报》 EI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4期484-489,共6页
本文研究了河、湖、海水腐殖酸和河流、湖泊沉积物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水样腐殖酸与水体沉积物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吸收曲线显著不同,其差异不仅表现在以E240/E420为代表的紫外/可见吸收比上,也反映在以所有样品在不同波... 本文研究了河、湖、海水腐殖酸和河流、湖泊沉积物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水样腐殖酸与水体沉积物腐殖酸的可见-紫外吸收曲线显著不同,其差异不仅表现在以E240/E420为代表的紫外/可见吸收比上,也反映在以所有样品在不同波长的吸收值为原始变量进行聚类分析得到的结果中。三种水样腐殖酸中,河水与湖水腐殖酸的单位浓度紫外吸收值(以220nm为代表)十分接近,而海水腐殖酸的该值明显偏低。分别计算淡水和海水腐殖酸数据,则紫外吸收值与腐殖酸浓度之间有很好的线性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样 腐殖酸 紫外光谱
下载PDF
海水氚分析方法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曾宪章 陈燕南 +1 位作者 徐胜利 留籍援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723-732,共10页
1.提出“定期定量添加水样”电解富集氚回收率的公式. 2.研究不同添加方式对氚回收率及回收率重现性的影响.提出海水氚的分析程序.使用Fe-Ni电极,电解温度2±0.5℃,分离因子β达到20,250cm^3及500cm^3水浓缩到8cm^3,氚回收率达83%... 1.提出“定期定量添加水样”电解富集氚回收率的公式. 2.研究不同添加方式对氚回收率及回收率重现性的影响.提出海水氚的分析程序.使用Fe-Ni电极,电解温度2±0.5℃,分离因子β达到20,250cm^3及500cm^3水浓缩到8cm^3,氚回收率达83%和76%. 3.提出常温使用的Triton-X-100—甲苯基闪烁液比较合适的配比. 4.编制了不同添加方式电解富集测定氚的计算机程序,建立氚数据资料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程序 分析方法 计算机
下载PDF
灰化法磷测定中不同灰化助剂的效果比较:以焦磷酸钠作为磷标样 被引量:3
10
作者 周毅 张福绥 +2 位作者 马锡年 杨红生 何义朝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58-64,共7页
对Na4P2 O7加入不同灰化助剂经不同温度 ( 2 0 0~ 550℃ )灼烧后磷的回收率进行了研究 .所研究的灰化助剂除文献中已深入研究过的MgSO4和Mg(NO3) 2 外 ,还对MgCl2 等 1 0余种盐试剂进行了实验 .结果表明 ,除Mg(NO3) 2 外 ,MgCl2 ,MgAc2... 对Na4P2 O7加入不同灰化助剂经不同温度 ( 2 0 0~ 550℃ )灼烧后磷的回收率进行了研究 .所研究的灰化助剂除文献中已深入研究过的MgSO4和Mg(NO3) 2 外 ,还对MgCl2 等 1 0余种盐试剂进行了实验 .结果表明 ,除Mg(NO3) 2 外 ,MgCl2 ,MgAc2 ,CaCl2 ,Ca(NO3) 2 等均能使Na4P2 O7灰化后的磷完全回收 (灼烧温度不低于 450℃ ) ,而加入MgSO4在任何灼烧温度下磷的回收率均低于 80 % ,效果不佳 .因此 ,在利用目前已被广泛应用的由Sol幃rzano和Sharp所提出的方法去分析篕械目帕A缀妥芰谆蛴谢逯械牧资?,应当用MgCl2 (或MgAc2 )作为灰化助剂来取代MgSO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磷测定 灰化法 灰化助剂 灼烧温度 焦磷酸钠 回收率 海水分析
下载PDF
Co-APDC共沉淀预富集、、微量试样的FAAS法测定海水中铁、锌 被引量:5
11
作者 庄峙厦 姚文生 洪华生 《厦门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2期197-200,共4页
建立了Co-APDC共沉淀预富集、微量试样脉冲雾化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测定海水中Fe、Zn的方法。Fe、Zn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2.3%、0.4%;检出限为 22.5 pg、2.5 pg;回收率为 95.9±3%、95.5±2%。本法采用自制进样杯... 建立了Co-APDC共沉淀预富集、微量试样脉冲雾化的火焰原子吸收光谱(FAAS)测定海水中Fe、Zn的方法。Fe、Zn测定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是2.3%、0.4%;检出限为 22.5 pg、2.5 pg;回收率为 95.9±3%、95.5±2%。本法采用自制进样杯与喷雾器连接,具有装置简单、通用性好,快速简便、精确等优点。与Co-APDC共沉淀预富集的石墨炉测定法配合,可用于测定天然水中不同浓度的多种重金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测定 FAAS 共沉淀
下载PDF
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海水痕量元素中有机基体改进剂作用机理 被引量:21
12
作者 张展霞 黄卓尔 +1 位作者 李攻科 杨秀环 《分析测试通报》 CSCD 1991年第4期1-10,共10页
在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痕量元素Cd、Pb、Cu、Co、Ni、V、Se、As、Mn和Cr中发现,所选用的有机基体改进剂如柠檬酸、酒石酸和抗坏血酸等,可以有效地消除海水的基体干扰。本文详细地探讨了有机基体改进剂的作用机理。有机... 在用石墨炉原子吸收法直接测定海水中的痕量元素Cd、Pb、Cu、Co、Ni、V、Se、As、Mn和Cr中发现,所选用的有机基体改进剂如柠檬酸、酒石酸和抗坏血酸等,可以有效地消除海水的基体干扰。本文详细地探讨了有机基体改进剂的作用机理。有机基体改进剂主要几种作用为:助熔,阻止分析元素与海水形成共挥发体,降低分析元素的挥发度以及形成强的还原气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痕量元素 基体改进剂 有机
下载PDF
海洋中铁的来源、形态和对初级生产力的限制作用 被引量:19
13
作者 秦延文 张曼平 周革非 《黄渤海海洋》 CSCD 1998年第3期67-75,共9页
在海洋中,铁和N、P等主营养盐一样,也是一种限制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由于铁是一种化学活性较高的元素,所以海水中铁的存在形态、来源及沉降会直接影响其生物可利用性。目前人们一般采用预富集/原子吸收法(AAS)或... 在海洋中,铁和N、P等主营养盐一样,也是一种限制浮游植物初级生产力的重要因素。由于铁是一种化学活性较高的元素,所以海水中铁的存在形态、来源及沉降会直接影响其生物可利用性。目前人们一般采用预富集/原子吸收法(AAS)或是借助于电分析技术(如催化极谱)来测定海水中的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态 来源 海洋 海水 初级生产力 浮游植物
下载PDF
白令海和北冰洋海水中铱的阴离子交换预富集-中子活化分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李世红 毛雪瑛 柴之芳 《核化学与放射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25-128,共4页
研究了用阴离子交换预富集 中子活化法测定海水中铱的分析方法。192Ir示踪实验结果表明,在0 05~1 2mol/LHCl介质中,酸度越低越有利于树脂对Ir的吸附;阴离子交换法对pH=1 5的酸化海水中痕量Ir的回收率为89%;聚乙烯瓶和pH=1 5的酸化条件... 研究了用阴离子交换预富集 中子活化法测定海水中铱的分析方法。192Ir示踪实验结果表明,在0 05~1 2mol/LHCl介质中,酸度越低越有利于树脂对Ir的吸附;阴离子交换法对pH=1 5的酸化海水中痕量Ir的回收率为89%;聚乙烯瓶和pH=1 5的酸化条件可以长期保存海水中的Ir。在超净实验条件下,用阴离子交换预富集 中子活化法测定了白令海和北冰洋垂直剖面样品中Ir的浓度,结果分别为(0 85~3 58)×10-12g/L(白令海,采集深度为0~3504m)和(1 26~1 97)×10-12g/L(北冰洋,采集深度为25~1900m),试剂空白值为(0 18~0 20)×10-12g/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令海 北冰洋 海水 阴离子交换 预富集 中子活化分析 海洋化学 地外物质
下载PDF
示差脉冲极谱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锗 被引量:5
15
作者 杨逸萍 胡明辉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2期277-281,共5页
海水中Ge(Ⅳ)含量很低,一般为ng/dm^3数量级。目前用于海水中Ge(Ⅳ)的分析方法不多。早年有人用共沉淀富集-苯基芴酮盐光度法,近年则采用氢化物发生石墨炉原子吸收法。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研究者陆续利用Ge(Ⅳ)与某些多元酚(如邻苯三酚... 海水中Ge(Ⅳ)含量很低,一般为ng/dm^3数量级。目前用于海水中Ge(Ⅳ)的分析方法不多。早年有人用共沉淀富集-苯基芴酮盐光度法,近年则采用氢化物发生石墨炉原子吸收法。80年代以来,我国一些研究者陆续利用Ge(Ⅳ)与某些多元酚(如邻苯三酚,邻苯二酚等)的络合物在V(Ⅳ)等氧化剂存在下产生的灵敏吸附催化波,进行矿石,合金等样品中微量锗的测定。但至今尚未见应用电分析法于海水中锗的分析。本文拟提出一个灵敏的示差脉冲极谱法,以测定海水中痕量Ge(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水 测定 示差脉冲 极谱法
下载PDF
污水与海水混合后海水颗粒物对磷的吸附-释放实验 被引量:2
16
作者 陈松 林汝健 +2 位作者 廖文卓 许爱玉 骆炳坤 《台湾海峡》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6,共6页
本文模拟研究了厦门污水与海水混合后,海水颗粒物对磷的吸附-解吸过程,结果表明:颗粒物对磷的吸附只在混合后的1d内进行,之后即产生颗粒磷的释放,并表现为颗粒磷→溶解磷→溶解无机磷的转移过程。溶解无机磷是水体中磷的重要存在形式,... 本文模拟研究了厦门污水与海水混合后,海水颗粒物对磷的吸附-解吸过程,结果表明:颗粒物对磷的吸附只在混合后的1d内进行,之后即产生颗粒磷的释放,并表现为颗粒磷→溶解磷→溶解无机磷的转移过程。溶解无机磷是水体中磷的重要存在形式,其浓度的增加速率基本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式。颗粒磷的释放过程可用交换吸附动力学模式(t/X)=(t/X_(eq))+B′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污水 海水 颗粒物 吸附 释放
下载PDF
萃取-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海水中痕量铜 被引量:6
17
作者 王锋 杨建华 《光谱实验室》 CAS CSCD 2001年第5期621-623,共3页
本文建立了测定海水中痕量铜的新方法 ,以 APDC- MIBK为络合萃取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 ,并研究了最佳测定条件。该法简便、快捷 ,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 。
关键词 萃取 原子吸收光谱法 海水 测定 痕量分析 微量元素
下载PDF
水体中痕量铬(Ⅵ)的催化动力学测定方法研究及应用 被引量:2
18
作者 周倩倩 姬泓巍 +1 位作者 徐真真 韩婷婷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0期56-63,共8页
本文对水体中痕量铬(Ⅵ)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做了研究。研究体系为:铬(Ⅵ)-弱酸性艳蓝(RAWL)-溴酸钾-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硫酸。所得最佳分析条件为:pH=1.50,c(RAWL)=1.000×10-4 mol/L,ρ(CTMAB)=2.500g/... 本文对水体中痕量铬(Ⅵ)的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做了研究。研究体系为:铬(Ⅵ)-弱酸性艳蓝(RAWL)-溴酸钾-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CTMAB)-硫酸。所得最佳分析条件为:pH=1.50,c(RAWL)=1.000×10-4 mol/L,ρ(CTMAB)=2.500g/L,c(KBrO3)=7.200×10-3 mol/L,t=2.0min,θ=45.0℃。所得的分析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16.00ng/mL,检出限为0.45ng/mL,相对标准偏差为0.97%~1.92%,加标回收率为98.8%~101.5%。干扰离子实验表明:海水中的大多数阴、阳离子在此条件下对铬(Ⅵ)的测定无明显干扰。本方法可成功应用于淡水与海水体系中,并得到青岛近海及胶州湾铬(Ⅵ)的含量分布。相对于其他催化动力学分析方法,本方法具有分析温度低、检出限低、准确度高、易操作、耗时短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铬(Ⅵ) 催化动力学光度法 弱酸性艳蓝 溴酸钾
下载PDF
海水中铀的富集与测定 被引量:5
19
作者 戚苓 赖若红 张振飞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81-84,共4页
本文介绍一种二乙三胺螯合滤纸预浓缩,偶氮氯磷Ⅲ分光光度测定海水中铀的方法,该方法简单、快速、具有较好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关键词 海水 富集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水中的微量砷 被引量:7
20
作者 朱敬萍 郭远明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2年第3期247-251,共5页
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水中的微量砷进行了分析讨论,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08μg/L,回收率为89.13%~116.03%之间,线性范围0.10~10.0μg/L,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和测定精密度明显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对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测定海水中的微量砷进行了分析讨论,测定结果表明:方法的检出限为0.08μg/L,回收率为89.13%~116.03%之间,线性范围0.10~10.0μg/L,相关系数在0.999以上,相对标准偏差和测定精密度明显优于《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配套检验方法;对Millpore纯水与外海无砷海水进行标准曲线分析对比,线性良好,斜率基本相同;对海水样品进行平行双样的测定,相对容许偏差都好于国家标准海洋监测规范GB17378.2-1998。因此本方法可以适用于测定海水中砷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 海水 测定 精密度 检出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