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浮筏式牡蛎养殖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功能结构的影响——以大鹏澳为例
1
作者 饶义勇 赵美榕 +2 位作者 旷泽行 黄洪辉 谭萼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83,共15页
牡蛎养殖的环境生态效应存在争议,其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机理缺乏清晰认识。本研究于2020年11月(秋季)和2021年1月(冬季)在大鹏澳浮筏式牡蛎养殖区及邻近海域进行了2个航次大型底栖动物和相关环境因子的调查监测。2个航次共获得大型底... 牡蛎养殖的环境生态效应存在争议,其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影响机理缺乏清晰认识。本研究于2020年11月(秋季)和2021年1月(冬季)在大鹏澳浮筏式牡蛎养殖区及邻近海域进行了2个航次大型底栖动物和相关环境因子的调查监测。2个航次共获得大型底栖动物103种,种类组成以多毛类、双壳类和甲壳类物种占优势。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在季节间(秋季和冬季)和区域间(养殖区和对照区)具有显著差异。冬季大型底栖动物的种类数、栖息密度和生物量等群落参数高于秋季,对照区高于养殖区。生物性状分析(biological traits analysis,BTA)结果显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性状组成仅在季节间具有显著差异。牡蛎养殖区和对照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性状组成差异不显著,但生物扰动方式、个体大小、摄食类型等性状在区域间仍有一定的差别。牡蛎养殖区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功能丰富度(functional richness,Fric)低于对照区,但功能均匀度(functional evenness,Feve)和功能分散度(functional divergence,Fdiv)在区域之间的差异不大。表层水体的叶绿素a、悬浮物、营养盐以及沉积物的有机碳、硫化物和中值粒径是影响大型底栖动物物种组成和性状组成的重要环境因子。摄食类型、栖息方式以及幼体发育方式等性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比较密切,物种丰富度(d)和功能丰富度指数具有较高的环境指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型底栖动物 牡蛎养殖 物种多样性 功能多样性 生物性状分析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深圳湾真核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研究
2
作者 黄圆 岑竞仪 +2 位作者 梁芊艳 吕颂辉 王建艳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33,共13页
以18S rDNA V4区为目标基因,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深圳湾2019年冬季—2021年春季4个季节海水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整理该海域有害藻华生物的历史纪录数据,以探讨深圳湾有毒有害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及演替规律。... 以18S rDNA V4区为目标基因,采用Illumina Miseq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深圳湾2019年冬季—2021年春季4个季节海水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研究,并整理该海域有害藻华生物的历史纪录数据,以探讨深圳湾有毒有害浮游植物的群落组成及演替规律。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深圳湾海域真核浮游植物含硅藻、甲藻、绿藻、褐藻、定鞭藻、隐藻和红藻7个类群,共82科269种。其中以微微型浮游植物为主要类群,春季和秋季以微拟球藻(Nannochloris sp.)为优势种,夏季以球等鞭金藻(Isochrysis galbana)为优势种,冬季以极小海链藻(Thalassiosira minima)为优势种。冬季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为全年最高。此次调查共检测出有毒有害浮游植物32种,其中甲藻15种、硅藻13种、褐藻3种、定鞭藻1种。与历史资料相比,深圳湾海域的有毒有害浮游植物呈微型化和多样性逐渐增加的趋势,呈现由甲藻或硅藻为主的有毒有害单类群群落演替到以甲藻和硅藻为主的有毒有害双类群群落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湾 真核浮游植物 有毒有害藻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COⅠ和16S rRNA基因序列在鳎科(Soleidae)鱼类种类鉴定中的适用性研究 被引量:12
3
作者 王淑英 时伟 +3 位作者 江金霞 苗宪广 王忠明 孔晓瑜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57-65,共9页
文中探讨了线粒体COⅠ(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和16S rRNA基因片段的遗传特性及其在鳎科鱼类种类鉴定和系统演化中的适用性。通过测序和下载GenBank中的相关数据,分别获得了鳎科14属24种鱼类的65个个体的COⅠ基因片段以及14属23种鱼类... 文中探讨了线粒体COⅠ(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Ⅰ)和16S rRNA基因片段的遗传特性及其在鳎科鱼类种类鉴定和系统演化中的适用性。通过测序和下载GenBank中的相关数据,分别获得了鳎科14属24种鱼类的65个个体的COⅠ基因片段以及14属23种鱼类的62个个体的16S rRNA基因片段。从碱基组成来看,除北海牛舌鳎(Buglossidium luteum)的16S rRNA序列中A+T含量为49.8%以外,其余种类的A+T含量均高于50%。COⅠ片段的碱基变异比例(约占45.5%)略高于16S rRNA片段(约占44.3%)。序列变异程度分析表明,COⅠ基因在种内和属内种间的平均K2P遗传距离分别为0.33%和19.91%,而16S rRNA的相应值分别为0.26%和7.19%。前者种内和种间的遗传差异约为60倍(个别最小相差19倍),符合Hebert的相差10倍的物种鉴定标准;后者种内和种间的差异也有28倍(个别最小差值为5倍)。因此,COⅠ和16S rRNA序列均适用于鳎科鱼类的种类鉴定。另外,2种基因片段的遗传距离在不同分类阶元的分布上存在重叠,由于COⅠ序列的遗传距离重叠区域存在于较高的阶元之间(种间、属、科),而16S rRNA序列的重叠区域存在于较低的阶元之间(种内、种间、属)。因此,在应用这2个片段做系统演化研究时,应根据研究的不同系统水平需要选择适当的分子标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鳎科 CO Ⅰ16S RRNA K2P遗传距离 物种鉴定
下载PDF
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和红罗非鱼O.sp.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比较 被引量:3
4
作者 李莉好 喻达辉 +5 位作者 黄桂菊 杜博 符云 童馨 郭奕惠 叶卫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102-109,共8页
用9对微卫星引物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和红罗非鱼O.sp.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在3个群体109个个体中共检测到60个等位基因,3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1、1.33和3.44,平均观测杂合度... 用9对微卫星引物对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奥利亚罗非鱼O.aureus和红罗非鱼O.sp.群体的遗传变异进行了比较研究。在3个群体109个个体中共检测到60个等位基因,3个群体的平均等位基因数分别为4.11、1.33和3.44,平均观测杂合度分别为0.528、0.056和0.491,平均期望杂合度分别为0.644、0.091和0.526,平均多态信息含量分别为0.580、0.077和0.466。杂合子偏离度D值分别为0.148、0.222和0.044,表明3个罗非鱼群体存在不同程度的杂合子缺失。卡方检验表明3个群体的大部分位点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存在遗传漂变现象。群体间遗传分化显著(遗传分化指数FST在0.329到0.656之间,P<0.01)。尼罗罗非鱼和红罗非鱼群体间的遗传距离最小(0.47)。上述分析表明,尼罗罗非鱼的遗传多样性最高,奥利亚罗非鱼的遗传多样性最低,群体间分化显著。表明尼罗罗非鱼和红罗非鱼尚具有一定的选育潜力,而奥利亚罗非鱼遗传多样性低,不利于选择育种,需要引进新的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非鱼 养殖群体 遗传多样性 遗传分化 微卫星DNA
下载PDF
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域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李开枝 柯志新 +1 位作者 王军星 谭烨辉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21-131,共11页
为了解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于2015年5月末至7月初在西沙群岛8个岛礁(七连屿、永兴岛和东岛3个岛屿以及浪花礁、盘石屿、玉琢礁、华光礁和北礁5个环礁)进行了浮游动物采样,分析了浮游动物的多样性、丰度和群落结构特征... 为了解西沙群岛珊瑚礁海域浮游动物的群落特征,于2015年5月末至7月初在西沙群岛8个岛礁(七连屿、永兴岛和东岛3个岛屿以及浪花礁、盘石屿、玉琢礁、华光礁和北礁5个环礁)进行了浮游动物采样,分析了浮游动物的多样性、丰度和群落结构特征,并比较了5个环礁潟湖内和向海礁坡区浮游动物群落组成的差异。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180种(包括浮游幼虫13个类群),其中桡足类最多,达83种,其次是水母类(38种)、浮游软体类(14种)、毛颚类(11种)和浮游被囊类(7种);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为256.4±117.8个·m^(-3),桡足类占总丰度的51.08%,其次是浮游幼虫(16.30%)、浮游被囊类(13.22%)和毛颚类(7.70%)。浮游动物种数、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丰度在岛屿和环礁之间以及环礁的潟湖区和向海礁坡区均存在差异;浮游动物多样性和丰度在东岛、玉琢礁和华光礁较高,而在七连屿和北礁较低;5个环礁向海礁坡区的浮游动物多样性和丰度皆高于潟湖区的。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调查岛礁的浮游动物可划分两个聚群(相似水平85%);岛屿近岸及环礁的潟湖群落(Ⅰ)和岛屿远岸及环礁的向海礁坡群落(Ⅱ);两个聚群浮游动物组成差异较显著(r=0.832, p<0.001);前者的种数、多样性指数、总丰度和主要浮游动物类群如桡足类、毛颚类和浮游幼虫的丰度显著低于后者。环礁潟湖区和向海礁坡区的空间异质性和生态环境差异可能是导致浮游动物群落结构呈现不同特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动物 物种多样性 空间分布格局 珊瑚礁 南海
下载PDF
环境DNA分析大亚湾夜光藻藻华对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1
6
作者 陈靖夫 钟瑜 +2 位作者 王磊 郭雨沛 邱大俊 《热带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121-132,共12页
夜光藻是全球广泛分布的藻华种之一,其摄食作用对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利用环境DNA技术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文章研究了2021年1月中旬大亚湾夜光藻高丰度站位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与生物相关性。结果显示,夜光藻高丰度站位... 夜光藻是全球广泛分布的藻华种之一,其摄食作用对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有着重要影响。利用环境DNA技术和Spearman相关性分析,文章研究了2021年1月中旬大亚湾夜光藻高丰度站位浮游生物的群落结构与生物相关性。结果显示,夜光藻高丰度站位的海水温盐条件为温度14.4~18.3℃、盐度32.52‰~33.14‰。夜光藻丰度较高的站位中,卡顿藻科、海链藻科等浮游植物类群的相对丰度均值为2.41%和2.23%,明显高于其他站位的0.75%和0.62%;同时拟哲水蚤科与长腹剑水蚤科等类群的相对丰度均值为8.22%和4.46%,明显低于其他站位的64.13%和11.12%。结合Spearman相关性分析表明,夜光藻丰度增加可能导致其对拟哲水蚤科等类群摄食压力增加,拟哲水蚤科类群丰度减少降低了卡顿藻科、海链藻科、原甲藻科、隐芽藻科等浮游植物类群的摄食压力,使其生物丰度增加;同时夜光藻摄食压力增加使得裸甲藻科、圆筛藻科等浮游植物丰度下降。因此,夜光藻丰度增加影响了水域中真核浮游生物群落结构。综上结果表明,环境DNA技术有助于认识夜光藻在浮游生物群落中的生态地位,可用于浮游生物各类群之间的关系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亚湾 环境DNA 夜光藻 食性 真核浮游生物 群落结构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