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79篇文章
< 1 2 11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海北部陆坡天然气水合物钻探发现及成藏特征
1
作者 匡增桂 任金锋 +2 位作者 邓炜 赖洪飞 谢莹峰 《地学前缘》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1-19,共19页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潜在的能源价值而备受关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南海开展水合物调查,截至目前已实施了9个水合物钻探航次,取得了一系列水合物找矿突破。钻探结果证实,南海北部发育多种类型水合物,神狐海域主要发育扩散型水合物,... 天然气水合物因其潜在的能源价值而备受关注,我国自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南海开展水合物调查,截至目前已实施了9个水合物钻探航次,取得了一系列水合物找矿突破。钻探结果证实,南海北部发育多种类型水合物,神狐海域主要发育扩散型水合物,东沙海域发育复合型水合物,琼东南发育渗漏型及砂质型水合物。本文结合钻探成果,详细阐述了各种类型水合物的地震反射特征以及测井响应特征。扩散型天然气水合物在地震上主要表现为显著的BSR以及BSR之上的强正极性反射,在测井上主要表现为高电阻率、高纵波速度和高横波速度,如出现水合物与游离气共存的混合层则在测井上表现为高电阻、低纵波速度、高横波速度和中子密度反交等特征。渗漏型水合物在地震上通常不发育典型的BSR,BSR之上发育亮点反射或者浅部地层发育上拉反射以及柱状的空白反射,海底发育显著的异常地貌,如丘状体和麻坑,在测井上表现为极高的电阻率、稍微增高的纵波及横波速度、高角度层理等特征。砂质水合物在地震上表现为极强的BSR和指示砂质水合物的强正极性反射,测井上表现为低伽马、极高的电阻率、极高的纵横波速度、略微增高的密度和略微降低的中子孔隙度等特征。最后总结了神狐及琼东南水合物成藏控制因素,认为神狐海域发育的深大断裂以及倾斜的天然堤沉积控制了神狐海域高丰度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发育,而琼东南海域水合物发育受古潜山及差异压实作用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合物钻探 扩散型水合物 渗漏型水合物 砂质水合物 南海北部
下载PDF
深海钛合金耐压结构水下内爆流固耦合动态响应机理研究
2
作者 郑建才 贺宇培 +1 位作者 赵敏 夏㛃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54-67,共14页
深海钛合金耐压结构外表面承受高压静水载荷,当结构出现损伤失效时,可能会产生一种持续时间极短,冲击波峰值极大的水下内爆现象。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结合Johnson-Cook本构和失效模型,对深海钛合金耐压结构的内爆流固耦合过程及毁... 深海钛合金耐压结构外表面承受高压静水载荷,当结构出现损伤失效时,可能会产生一种持续时间极短,冲击波峰值极大的水下内爆现象。基于任意拉格朗日欧拉方法结合Johnson-Cook本构和失效模型,对深海钛合金耐压结构的内爆流固耦合过程及毁伤特性开展研究。首先对比了水下内爆试验中的冲击波载荷及结构坍塌形态,验证数值方法的准确性。然后分析了钛合金球形耐压壳内爆时的流固耦合机制、结构动态响应及能量演化机理,探究超大深度载荷下钛合金球形耐压壳由于极限强度失效而破坏的物理机制。结果表明:钛合金球形耐压壳内爆后完全破坏成大碎块和小碎片;相同距离处的冲击波峰值随静水压力的增大而线性增大,但增长率随距离的增大而递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钛合金耐压结构 水下内爆 流固耦合 Johnson-Cook本构和失效模型
下载PDF
固定射流破土深度模型试验及数值模拟研究
3
作者 刘凯 王亮 +3 位作者 洪帅 牛强 胡寒阳 李飒 《港口航道与近海工程》 2025年第1期93-97,共5页
在港口航道的疏浚工程常常需要采取射流冲刷的方式进行清淤。此外海底布设缆线和管道的过程中,为保护线缆和管道也需要采用挖沟机将其安装在沟槽中或埋在海底。为了研究固定射流的破土能力,本文开展了模型试验,并利用Fluent模拟了射流... 在港口航道的疏浚工程常常需要采取射流冲刷的方式进行清淤。此外海底布设缆线和管道的过程中,为保护线缆和管道也需要采用挖沟机将其安装在沟槽中或埋在海底。为了研究固定射流的破土能力,本文开展了模型试验,并利用Fluent模拟了射流破黏土时的工作性状。研究结果显示,Fluent对垂直射流破土的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可以很好的吻合。数值模拟结果显示,土体强度越大,破土所需要的流速越大,靶距越小。结合试验和数值模拟的结果,获得了固定式射流破土深度计算公式。上述结果可以为实际射流挖沟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射流 破土深度 模型试验 数值模拟
下载PDF
基于向量式实体单元的深水厚壁管道压溃分析
4
作者 李振眠 邵强 +5 位作者 余杨 余建星 马文韬 刘鹏飞 田博文 张志炜 《船舶力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3期451-464,共14页
厚壁管道广泛应用于(超)深水油气输送和浅水管道止屈防护,但目前国际权威规范对其极限承载能力存在明显低估,其经济性和安全性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针对厚壁管道局部压溃的关键力学问题,首先推导向量式有限元(VFIFE)实体单元计算公式... 厚壁管道广泛应用于(超)深水油气输送和浅水管道止屈防护,但目前国际权威规范对其极限承载能力存在明显低估,其经济性和安全性受到了业界的高度关注。针对厚壁管道局部压溃的关键力学问题,首先推导向量式有限元(VFIFE)实体单元计算公式,建立考虑几何、材料和边界非线性的厚壁管道压溃行为分析模型。通过8组缩尺比厚壁管道压溃试验和DNV规范、ABAQUS模拟分析模型的准确性。开展径厚比、初始椭圆度和屈服强度的敏感性分析,量化DNV规范方法的计算误差,并基于VFIFE结果拟合得到更准确的厚壁管道压溃压力计算公式。研究结果表明:VFIFE常应变四面体单元模拟结果符合实际情况,可以为深水厚壁管道压溃行为分析提供一套新的分析策略,但应注意确定结构准静态加载允许的最大加载速率;在较高的外压载荷作用下,管道会发生局部压溃和动态屈曲传播,截面由椭圆形变化为内壁出现一定褶皱的“哑铃”形,应力分布的变化规律符合实体结构屈曲失稳的一般规律;DNV规范对于厚壁管道压溃压力的计算误差分别随径厚比减小、初始椭圆度减小和材料屈服强度增大而增大;厚壁管道压溃压力的修正公式同源数据拟合误差为-2.49%~1.72%,异源数据计算误差为-6.11%~1.70%,能够准确计算径厚比8~18、初始椭圆度为0.5%~3.0%和材料屈服强度为300~550 MPa的深水管道压溃压力。本文结果可用于指导海底厚壁管道设计和校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水厚壁管道 向量式有限元 实体单元 压溃试验 局部压溃 屈曲传播
下载PDF
基于全屈服线模型的X形方钢管节点抗弯承载力计算式
5
作者 赵必大 刘威 +1 位作者 王蓉 吴剑国 《海洋工程》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9-157,共9页
X形方钢管相贯节点在土木工程、海洋工程中有广泛的运用,但当前规范公式(基于简单屈服线模型)仅考虑主管表面贡献而低估了节点抗弯承载力。对X形方钢管相贯节点进行平面内受弯加载试验,根据节点变形特征提出用于节点平面内抗弯承载力计... X形方钢管相贯节点在土木工程、海洋工程中有广泛的运用,但当前规范公式(基于简单屈服线模型)仅考虑主管表面贡献而低估了节点抗弯承载力。对X形方钢管相贯节点进行平面内受弯加载试验,根据节点变形特征提出用于节点平面内抗弯承载力计算的全屈服线模型,该模型考虑节点域主管所有管壁(表面和侧壁)的承载贡献、且能反映支主管斜交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X形节点试件的破坏模式为节点域主管管壁塑性软化后的撕裂破坏;根据试验和有限元参数化分析计算结果,基于全屈服线推导建立的理论计算式比规范公式能更好地预测节点实际抗弯承载力,理论计算式仅略微高估节点抗弯承载力(高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形方钢管相贯节点 平面内抗弯承载力 屈服线模型 支主管斜交 主管表面和侧壁
下载PDF
海底电缆动态疲劳试验方法研究 被引量:1
6
作者 黄小卫 冯宾 +5 位作者 傅明利 贾磊 郭强 陈云 岑贞锦 惠宝军 《中国测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79-85,共7页
海底电缆安装敷设与在位运行期间承受长期、复杂的动态荷载,容易发生疲劳失效。针对悬跨海底电缆动态行为复杂,缺乏模拟海底电缆与海床脱离点处疲劳试验方法的问题,该文搭建悬跨海底电缆与海床接触的原型疲劳试验装置,开发悬跨海底电缆... 海底电缆安装敷设与在位运行期间承受长期、复杂的动态荷载,容易发生疲劳失效。针对悬跨海底电缆动态行为复杂,缺乏模拟海底电缆与海床脱离点处疲劳试验方法的问题,该文搭建悬跨海底电缆与海床接触的原型疲劳试验装置,开发悬跨海底电缆疲劳试验方法,开展内部疲劳失效发生层动态应变信息测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动态疲劳试验能够准确模拟海底电缆疲劳受力状态并还原其在振动荷载下的结构响应,试验过程中的加载拉力误差低于15%,加载曲率误差低于10%,对海底电缆内部铅护套层的应变测量误差低于10%。该文提出的动态疲劳试验方法对海底电缆的结构失效验证具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底电缆 悬跨 原型疲劳试验 应变测量
下载PDF
从西欧到挪威,欧洲规划全新海底CO_(2)输送管道
7
《隧道建设(中英文)》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19-119,共1页
2024年11月,西北欧CO_(2)管道项目开始了现场调查。该项目预计会建设一条长1000km的海底管道,用于欧洲大陆和挪威之间CO_(2)的输送。项目背景西北欧CO_(2)管道项目计划建设一条连接比利时、法国与挪威地区的海底管道,这根管道会将比利... 2024年11月,西北欧CO_(2)管道项目开始了现场调查。该项目预计会建设一条长1000km的海底管道,用于欧洲大陆和挪威之间CO_(2)的输送。项目背景西北欧CO_(2)管道项目计划建设一条连接比利时、法国与挪威地区的海底管道,这根管道会将比利时和法国两地通过碳捕集技术收集到的CO_(2)输送到挪威的海底中进行封存。油气田碳存储技术利用现有油气田封存CO_(2)是未来减碳技术的一个主流发展方向,油气田封存CO_(2)可分为废弃油气田封存和现有油气田封存2种方法。其中,使用现有油气田封存CO_(2)的技术也被称为CO_(2)强化采油技术,因为将CO_(2)注入现有油气田后,除了实现碳封存外,还能起到驱油作用,提高油田采收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捕集技术 项目背景 西北欧 海底管道 管道项目 输送管道 油田采收率 封存
下载PDF
基于稳定扩散模型的水下沉船探测
8
作者 魏成伟 周星宏 李小毛 《上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14-27,共14页
基于侧扫声呐的水下沉船自主探测是水下考古的重点研究方向.水下目标的稀缺性阻碍了目标检测模型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用基于稳定扩散模型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来补充稀缺的侧扫声呐沉船实例,通过比较多种生成式技术的效果,论... 基于侧扫声呐的水下沉船自主探测是水下考古的重点研究方向.水下目标的稀缺性阻碍了目标检测模型的训练.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使用基于稳定扩散模型的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来补充稀缺的侧扫声呐沉船实例,通过比较多种生成式技术的效果,论证了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在水下沉船探测领域的潜力.基于该技术,提出一种无需额外光学数据和人工标注的数据增强方法,称作自动扩散生成,可用于实现高精度的水下沉船探测.基于YOLOv8n,运用该方法训练的检测器在沉船探测任务中达到95.0%的精度和96.3%的召回率,超出仅使用原始数据训练的检测器1.5%和1.8%;基于Faster RCNN,该方法可以同样促进水下探测的效果,达到94.8%的精度和97.3%的召回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散模型 目标检测 侧扫声呐 水下沉船探测
下载PDF
海洋石油单点系泊系统外检测技术及工程应用
9
作者 刘晓燕 罗耀安 +1 位作者 黄建福 房立祥 《广西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4-612,共9页
海洋石油单点系泊(Single Point Mooring,SPM)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海洋油气田开发,是海上石油运输的中转终端,采用合理的检测方案以保障其安全性是海洋石油工程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声学探测、目视检测是常用的单点系泊系统外检测技术。本... 海洋石油单点系泊(Single Point Mooring,SPM)系统被广泛应用于海洋油气田开发,是海上石油运输的中转终端,采用合理的检测方案以保障其安全性是海洋石油工程领域备受关注的问题。声学探测、目视检测是常用的单点系泊系统外检测技术。本研究基于EdgeTech 6205组合式双频侧扫声呐与条带式多波束测深系统、Innomar SES 2000参量阵浅地层剖面仪、国产FIFISH PRO W6水下机器人等调查装备,介绍了声学探测技术和目视检测技术在国内某单点系泊系统外检测中的应用实例。探测结果表明,该单点系泊区域地形整体平坦,局部受侵蚀冲刷影响,区域内有6条锚链沟发育,锚链沟深度为1.0-4.5 m,锚链摆动小,浮筒稳定性较好;管道埋藏类型分为完全埋藏型、浅埋藏型、裸露型3类。通过综合分析对比,查明了锚链被大量生物附着、腐蚀速度加快的具体位置,提出了定期进行防腐蚀除锈维护的有效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点系泊系统 外探测技术 海底地形地貌 海底输油管道
下载PDF
渤海海域油田平台子母管铺设工艺
10
作者 靳振刚 刘爱侠 +2 位作者 周伟达 顾君婷 张振国 《造船技术》 2025年第2期65-68,共4页
针对油田平台子母管铺设中的问题,对子母管铺设工艺进行研究。在渤海海域某油田平台的子母管铺设项目中,从主作业船适应性改造、子母管固定形式和子母管防扭转措施等3个方面形成子母管铺设工艺。该工艺的实践应用可为后续的油田平台子... 针对油田平台子母管铺设中的问题,对子母管铺设工艺进行研究。在渤海海域某油田平台的子母管铺设项目中,从主作业船适应性改造、子母管固定形式和子母管防扭转措施等3个方面形成子母管铺设工艺。该工艺的实践应用可为后续的油田平台子母管铺设项目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渤海海域 油田平台 子母管 铺设工艺 适应性改造 固定形式 防扭转措施
下载PDF
海上风电场海缆的敷设方法和路由探测技术
11
作者 刘强 程武伟 雷芬丽 《造船技术》 2025年第1期35-40,共6页
针对海上风电场海缆冲蚀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介绍海上风电场海缆敷设方法,阐述海缆路由探测与海缆敷设的关系,对位置信息获取和数据处理等海缆路由探测技术进行探讨。结合海上风电场实例进行海缆路由的平面位置探测、埋设深度探测... 针对海上风电场海缆冲蚀产生的安全问题进行研究。介绍海上风电场海缆敷设方法,阐述海缆路由探测与海缆敷设的关系,对位置信息获取和数据处理等海缆路由探测技术进行探讨。结合海上风电场实例进行海缆路由的平面位置探测、埋设深度探测和综合探测,可为现有海上风电场海缆路由的保护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上风电场 海缆敷设 海缆路由探测 平台位置探测 埋设深度探测 综合探测
下载PDF
实时3D声呐系统在海缆维护治理施工中的应用
12
作者 刘娇男 熊爱成 《吉林水利》 2025年第1期62-66,共5页
海底管道电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到冲刷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需要加强防护治理,否则将严重影响海上生产平稳运行。作为全球分辨率最高的实时3D声呐系统,可利用相控阵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提供水下的实时情况信息,将其应用于海缆维护治理施工... 海底管道电缆在长期运行过程中,受到冲刷和人为活动的影响,需要加强防护治理,否则将严重影响海上生产平稳运行。作为全球分辨率最高的实时3D声呐系统,可利用相控阵技术在施工过程中提供水下的实时情况信息,将其应用于海缆维护治理施工监测中,可实现可视化和精确化指导施工,有助于提高作业效率,降低作业风险,提升工程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时3D声呐系统 维护治理施工 可视化 精确化
下载PDF
一种适用于海洋工况的远程动力钳装置的研制
13
作者 王春蕾 高明帅 +5 位作者 孙军盈 杨雨濛 黄江涛 张伟 臧臣坤 王璐 《地质装备》 2025年第2期1-5,11,共6页
海上钻探是勘查海洋资源、能源以及海洋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海上钻探比陆地钻探的工况更加复杂,最为突出的就是受海浪影响及作业空间的限制,传统的人工孔口作业变得更加危险,尤其是频次高、载重大、安全性差的管柱拧卸作业迫切需要采... 海上钻探是勘查海洋资源、能源以及海洋工程建设的重要手段,但海上钻探比陆地钻探的工况更加复杂,最为突出的就是受海浪影响及作业空间的限制,传统的人工孔口作业变得更加危险,尤其是频次高、载重大、安全性差的管柱拧卸作业迫切需要采用自动化的方式代替人工作业。本文通过结合项目组研制的HDG800型海洋钻机提出一种适用于海洋工况的远程动力钳装置,将所有动作纳入一体化司钻控制系统,通过司钻远程控制实现拧卸装置管柱识别、自动就位、远程换挡、自动拧卸、钳口对正等功能,可实现±1.5 m海浪升沉补偿工况下的钻杆拧卸作业自动化,降低海浪下狭窄作业空间的人工拧卸作业风险,提升海洋钻探的效率和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工况 远程动力钳 自动控制
下载PDF
卷杆式静力触探测试系统在管道勘察中的应用——以辽东湾某海底管道路由勘察项目为例
14
作者 邢宝康 张达 胡治洲 《珠江水运》 2025年第3期114-116,共3页
卷杆式静力触探是一种先进的勘察技术,属于海底土层的原位测试技术,与传统钻探作业方式相比,具有环保、高效、数据准确等特点。文章以辽东湾某海底管道路由勘察项目为例,通过对卷杆式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测试数据成果的... 卷杆式静力触探是一种先进的勘察技术,属于海底土层的原位测试技术,与传统钻探作业方式相比,具有环保、高效、数据准确等特点。文章以辽东湾某海底管道路由勘察项目为例,通过对卷杆式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的原理、操作步骤及测试数据成果的应用分析介绍,经钻孔资料对比分析,证明卷杆式静力触探测试技术的安全性、高效性、可靠性,该测试技术适用于我国滨海海域,为我国滨海或浅海的海底管道路由勘察项目全面普及静力触探测试技术提供了参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卷杆式静力触探 海底管道 路由勘察
下载PDF
袋装砂施工技术在填海围堤工程中的应用
15
作者 胡少武 《珠江水运》 2025年第3期41-43,共3页
袋装砂施工技术是用于构建新围堤结构的现代土木工程技术,适用于地基不稳定的沿海区域。该技术是将砂土装入特制的土工织物袋中,以堆叠的方式将这些袋子形成围堤或其他土木结构,能有效控制工程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减少环境冲击,采用精确... 袋装砂施工技术是用于构建新围堤结构的现代土木工程技术,适用于地基不稳定的沿海区域。该技术是将砂土装入特制的土工织物袋中,以堆叠的方式将这些袋子形成围堤或其他土木结构,能有效控制工程的稳定性与耐久性,减少环境冲击,采用精确的材料放置并降低对周边环境的干扰。本文详细探讨了袋装砂施工技术在填海围堤工程中的应用,重点分析了土工织物袋的设计与制作、填充材料的选择与处理、砂袋填充与堆放、土工织物袋的层叠与排列以及砂袋的防护与维护等关键步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袋装砂 围堤工程 施工技术
下载PDF
适用于珊瑚礁区域吹填的简易围堰技术
16
作者 冯宇子 郭禹江 《珠江水运》 2025年第3期31-34,共4页
研究聚焦于马尔代夫某疏浚吹填项目的临时围堰工程,旨在应对大规模工程量、紧迫工期及严格环保要求等多重挑战。通过梳理常见围堰形式的优缺点,并结合项目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珊瑚礁区域的围堰布置方案。该方案在保障吹填... 研究聚焦于马尔代夫某疏浚吹填项目的临时围堰工程,旨在应对大规模工程量、紧迫工期及严格环保要求等多重挑战。通过梳理常见围堰形式的优缺点,并结合项目的水文地质条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珊瑚礁区域的围堰布置方案。该方案在保障吹填进度的同时,显著降低了工程成本,为类似吹填项目提供了实践指导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疏浚吹填 简易围堰 长条砂袋
下载PDF
浅谈利用分布式光纤系统实现海底油田群的海底电缆在线状态监测
17
作者 高嵩淳 杨威达 《石油和化工设备》 2025年第1期34-36,40,共4页
本文描述了分布式光纤系统应用于海底油田群的海底电缆的在线监测,实现长距离海底电缆温度在线监测(DTS)和入侵探测(DAS)。利用海底电缆中的单模光纤作为温度和振动传感器,实时的监测海底电缆温度和外部的扰动情况,能够提高电缆系统的... 本文描述了分布式光纤系统应用于海底油田群的海底电缆的在线监测,实现长距离海底电缆温度在线监测(DTS)和入侵探测(DAS)。利用海底电缆中的单模光纤作为温度和振动传感器,实时的监测海底电缆温度和外部的扰动情况,能够提高电缆系统的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布式光纤温度测量 分布式光纤振动传感 海底电缆
下载PDF
基于Pasternak海床模型的椭圆余弦波浪荷载作用下埋置管线动力响应解析解 被引量:2
18
作者 张治国 叶铜 +3 位作者 张成平 PAN Yu-tao 沈安鑫 吴钟腾 《工程力学》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6-89,共14页
通过两阶段分析方法,针对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埋置管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探究。基于椭圆余弦波理论,采用Biot固结方程推导了非线性波浪作用下浅水区埋置管线所受的周期波浪压力;将管线考虑为动力Pasternak海床模型上的Euler-Bernoulli梁,将... 通过两阶段分析方法,针对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埋置管线的动力响应进行了探究。基于椭圆余弦波理论,采用Biot固结方程推导了非线性波浪作用下浅水区埋置管线所受的周期波浪压力;将管线考虑为动力Pasternak海床模型上的Euler-Bernoulli梁,将波浪动荷载施加到管线上获得无限长管线的动力响应偏微分控制方程;利用Fourier变换和Laplace变换并借助卷积定理得到管线挠度、速度、加速度、转角、弯矩和剪力的动力响应解。通过与三维有限元数值算例及既有试验结果对比验证了解析解的正确性与适用性。对椭圆余弦波作用下埋置管线的动力响应特性进行了敏感参数分析,结果表明:波浪高度H显著影响了波面形状与海床内波浪力大小,不同浪高下管线转角、弯矩和剪力的变化更明显,而挠度、速度和加速度响应敏感性则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线性波浪 埋置管线 渗流力 管土作用 动力Pasternak海床模型
下载PDF
基于压差法的波向测量方法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唐原广 赵曙东 +7 位作者 周丽琴 刘桂林 陆宜凯 董陆涛 邓玉栋 高振斌 张乐瑶 郭伟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35-142,共8页
为解决波向测量误差大的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差法的波向测量新技术,根据海浪的运动变化规律,在这里巧妙地引进了压差技术,通过对放置在水下一个圆环上多个压力传感器同圆心点上的压差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圆环上不同方向上... 为解决波向测量误差大的问题,本文首次提出了一种基于压差法的波向测量新技术,根据海浪的运动变化规律,在这里巧妙地引进了压差技术,通过对放置在水下一个圆环上多个压力传感器同圆心点上的压差变化进行分析可以得出,圆环上不同方向上的压力传感器同圆心点上的压力传感器之间的差值及相位是随波浪方向变化而变化的,对圆环上不同方向上的压力传感器同圆心点上的压力传感器之间的差值进行分析,找出变化规律与波向的关系,以此得出真实的波向分布。本文通过波浪水池实验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并通过对实验数据的解析初步得出了压差变化规律与波向的变换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波向测量 压力传感器 压差测量 水下安装 几何分布 圆周压差法
下载PDF
LNG低温复合软管疲劳特性及参数化分析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玉 熊红祥 +3 位作者 程子云 崔腾飞 张飞凡 方加瑜 《海洋工程》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95-106,共12页
LNG低温复合软管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柔韧性好等优点,可以满足恶劣海况下LNG的输送需求,但其结构复杂,且面临多种耦合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失效问题。首先建立了LNG低温复合软管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复合软管在弯曲和内压载荷下的力学响应... LNG低温复合软管具有强度高、重量轻、柔韧性好等优点,可以满足恶劣海况下LNG的输送需求,但其结构复杂,且面临多种耦合载荷作用下的疲劳失效问题。首先建立了LNG低温复合软管的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复合软管在弯曲和内压载荷下的力学响应和弯曲疲劳寿命特性;然后改变螺旋钢丝直径、预紧间距、导程和纤维层数及摩擦系数等参数,对软管的弯曲疲劳寿命进行了参数化分析。结果表明预紧间距、导程和纤维层数对复合软管的疲劳损伤影响显著:预紧间距增大时,复合软管疲劳损伤先增大后减小;导程减小或者层数增加时,复合软管的疲劳损伤会明显减小。摩擦系数对疲劳损伤几乎没有影响。研究成果可为低温复合软管的结构设计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NG低温复合软管 强度分析 参数化分析 疲劳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