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21篇文章
< 1 2 1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尼康共聚焦显微镜使用的大数据分析
1
作者 高亚虎 王琳欣 +2 位作者 高能越 管利萍 赵阳 《实验室科学》 2024年第1期206-210,共5页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目前最精密的光学成像仪器,是生命领域重要的研究工具。兰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实验中心的尼康共聚焦显微镜两年多时间工作了1万多小时,获取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对使用记录的分析表明,仪器在每天上午9点到晚上22点处于...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是目前最精密的光学成像仪器,是生命领域重要的研究工具。兰州大学生命科学研究实验中心的尼康共聚焦显微镜两年多时间工作了1万多小时,获取了大量的观测数据。对使用记录的分析表明,仪器在每天上午9点到晚上22点处于饱和工作状态,只有在寒假期间有所降低,说明了全天候开放使用的必要性。观测结果分析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信息,例如,488 nm和561 nm激光器使用率都超过了三分之一,单激光和双激光观测占比分别是72%和24%,高灵敏检测通道使用率接近90%等。综合这些信息,可以为共聚焦显微镜的管理和培训提供科学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大数据分析 仪器管理
下载PDF
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下丘脑神经细胞超微结构的观察
2
作者 钟霄毓 陆敏 +4 位作者 袁琳 胡娜 林敏 姜逸 陆雄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99-306,共8页
目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下丘脑中各类神经细胞超微结构以及数量的改变的变化。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组,正常组给予常规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20周后心脏灌流固定,处死... 目的: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以及免疫组化染色观察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下丘脑中各类神经细胞超微结构以及数量的改变的变化。方法:将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和高脂组,正常组给予常规饲料,高脂组给予高脂饲料,20周后心脏灌流固定,处死动物取下丘脑,进行透射电镜和免疫组化制备观察。结果:和正常组相比,高脂组小鼠下丘脑神经元数量变化不明显,体积缩小,电子密度加深;细胞核深染,异染色质增加,核周粗面内质网和游离核糖体减少,线粒体肿胀,可见较多脂褐素沉积。和正常组相比,高脂组小鼠下丘脑星形胶质细胞数量明显增多,部分星形胶质细胞体积变小,胞质电子密度增加,部分细胞胞浆水肿。和正常组相比,高脂组小鼠下丘脑小胶质细胞数量显著增多,且靠近神经元,部分小胶质细胞内可见溶酶体增多。和正常组相比,高脂组小鼠下丘脑少突胶质细胞超微结构的形态未见明显的改变。结论:长期高脂饮食,会导致小鼠下丘脑各类神经细胞在数量和形态上发生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下丘脑 神经细胞 透射电子显微镜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应用高压冷冻-冷冻替代技术研究Erastin对颗粒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3
作者 王珍 黄克让 +2 位作者 陈蕾 周敏 薛元夏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第4期637-644,共8页
为了探究铁死亡对颗粒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高压冷冻-冷冻替代法(high pressure freezing-freezing substitution,HPF-FS)和常规化学固定法(chemical fixation,CF)对Erastin诱导处理的牛颗粒细胞和猪颗粒细胞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 为了探究铁死亡对颗粒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采用高压冷冻-冷冻替代法(high pressure freezing-freezing substitution,HPF-FS)和常规化学固定法(chemical fixation,CF)对Erastin诱导处理的牛颗粒细胞和猪颗粒细胞超微结构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与对照组相比,经Erastin诱导处理48 h的牛颗粒细胞和猪颗粒细胞的增殖受到显著抑制,ATP含量显著降低,ROS水平显著升高,指示颗粒细胞出现了铁死亡;电镜观察发现两个处理组的细胞均出现空泡化,线粒体变小,嵴断裂甚至消失,且对照组猪颗粒细胞的内质网比处理组的结构更丰富。与CF处理相比,HPF-FS技术对细胞超微结构的保存具有显著优势,胞质均匀、细胞膜界限清晰,线粒体、高尔基复合体、自噬泡、细胞核等结构清晰完整,更加接近于细胞瞬时生理状态。结果表明,利用HPF-FS技术能更加真实、全面地展现细胞的超微结构,为进一步研究颗粒细胞的凋亡调控机制及介导卵泡发育等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铁死亡 Erastin 高压冷冻-冷冻替代 超微结构 颗粒细胞
下载PDF
低场核磁共振在天然气水合物实验研究中的应用
4
作者 赵越超 张钰莹 +1 位作者 黄明星 毛晓坤 《实验室科学》 2023年第3期64-68,共5页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储量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是最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为了实现水合物的有效开采,需深入研究与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相关的复杂多孔介质中多相、多组分流体的相变和运移。基于自主研发的高压低温核磁共振... 天然气水合物作为一种储量巨大的非常规天然气资源,是最具有商业开发前景的清洁能源之一,为了实现水合物的有效开采,需深入研究与天然气水合物开采相关的复杂多孔介质中多相、多组分流体的相变和运移。基于自主研发的高压低温核磁共振天然气水合物实验检测装置,实现了多孔介质内天然气水合物生成相变过程的原位检测,采用先进的纯相位编码多参数核磁共振技术获得甲烷水合物生成相变过程中微观孔隙内所赋存的气、水、水合物多相多组分流(固)分布规律,实现了各相流(固)体含量、空间分布动态过程的定量描述,为研究天然气水合物提供了重要的实验检测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多孔介质 多相多组分 相变
下载PDF
有机荧光团及荧光标记细胞的阴极荧光成像研究
5
作者 李长硕 李硕果 +8 位作者 季刚 王丽 李劲涛 王莉 贾星 张小云 韩晓东 吉元 孙飞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2006-2017,共12页
目的阴极荧光(CL)成像是一种以电子束为激发源的高分辨荧光成像技术,但生物材料对电子束的敏感性限制了CL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广泛应用。为了研究和发展CL技术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本文旨在通过探究电子辐照引起碳基材料的结构损伤、有机... 目的阴极荧光(CL)成像是一种以电子束为激发源的高分辨荧光成像技术,但生物材料对电子束的敏感性限制了CL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广泛应用。为了研究和发展CL技术在生物样品中的应用,本文旨在通过探究电子辐照引起碳基材料的结构损伤、有机基团的降解及荧光猝灭等问题,深入理解电子源对有机荧光团的激发特性。方法本研究应用扫描电镜(SEM)和阴极荧光谱仪系统(SEM-CL),研究电子源对有机荧光团及荧光探针标记细胞的激发特性,观测了有机物的CL信号的发射特性、强度衰减、成像方式及特点。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在低能量(2.5~5 keV)和低束流(~10 pA)电子辐照下,有机荧光微珠发射出较强的荧光,CL像分辨率达到~30 nm。荧光微珠经过12 min辐照,信号强度衰减了25%,CL像仍保持了可接受的发光强度和足够的信噪比。此外,还获得了从细胞表面到内部一定深度内,荧光标记的亚细胞结构信息。结论在SEM-CL系统中,可以同时获得由电子束激发产生的电子像和CL像,实现阴极荧光与电子显微镜关联(CCLEM)成像。本实验的研究结果为CCLEM技术应用于生物结构研究提供了数据及技术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阴极荧光 扫描电镜 有机荧光团 亚细胞结构
原文传递
多聚左旋赖氨酸包被玻片的可视化检测方法
6
作者 刘涛 周芳 叶鼎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4-627,共4页
分子量15万—30万的多聚左旋赖氨酸(Poly-L-Lysine,PLL)常被用于盖玻片的包被,以促进培养细胞贴壁或切片组织黏附。然而,用市场上劣质的PLL将使组织或细胞不能牢固黏附在包被玻片上,进而导致实验失败。因而,建立实用直观的PLL质量检测方... 分子量15万—30万的多聚左旋赖氨酸(Poly-L-Lysine,PLL)常被用于盖玻片的包被,以促进培养细胞贴壁或切片组织黏附。然而,用市场上劣质的PLL将使组织或细胞不能牢固黏附在包被玻片上,进而导致实验失败。因而,建立实用直观的PLL质量检测方法,对于PLL包被玻片的质量控制至关重要。然而,目前世界上未见相关方法报道。因此,作者本着实用原则建立了一种实验室可视化检测盖玻片表面PLL的方法,这种方法利用化学反应将异硫氰酸荧光素(Fluorescein isothiocyanate,FITC)添加到PLL的侧链氨基(-NH2)上,再利用荧光成像检测附着在玻片表面的FITC-PLL,同时荧光照片也可以通过Fiji软件进行分析,获得定量的检测结果。利用此方法,研究发现利用不同浓度的PLL包被盖玻片后,PLL偶联的FITC荧光强度和PLL浓度成正相关。通过检测市面上的两种商品化PLL,与对照相比,两种商品化PLL附着密度极低,推断利用这两种不合格的PLL包被玻片,将导致切片样本从玻片上脱落。此方法适用于实验室自制或商品化PLL黏附盖玻片质量的可视化检测,也为附着在玻璃或塑料表面的带有-NH2基团物质的定量检测方法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聚左旋赖氨酸 盖玻片 组织切片 荧光成像 可视化检测
下载PDF
向阳而生
7
作者 郭莹莹 何欣澎 刘轶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2-152,共1页
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是FEI Helios Nanolab G3 UC,采用的材料是向日葵花花盘,冷冻扫描方式成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在一大朵向日葵中发现了一朵小“向日葵”,金黄色的它代表着生机与活力,向阳而生,不惧凋零;追求着光明,代表着内心坚定... 本次实验使用的设备是FEI Helios Nanolab G3 UC,采用的材料是向日葵花花盘,冷冻扫描方式成像。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在一大朵向日葵中发现了一朵小“向日葵”,金黄色的它代表着生机与活力,向阳而生,不惧凋零;追求着光明,代表着内心坚定的信念,代表着我们要用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中的一切,努力的成为更好的自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方式 扫描电子显微镜 向日葵 积极的心态 生机与活力 金黄色
下载PDF
冷冻电镜在原核转录调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8
作者 温瑷嘉 冯钰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81-492,共12页
转录是细菌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步骤,也是重要的抗生素靶标。探究转录调控过程中转录因子与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以及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蛋白-... 转录是细菌基因表达调控的关键步骤,也是重要的抗生素靶标。探究转录调控过程中转录因子与RNA聚合酶(RNA polymerase,RNAP)、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以及核糖核酸(ribonucleic acid,RNA)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这些蛋白-核酸复合物的结构对于深入理解原核转录调控的分子机制至关重要。随着直接电子探测器和图像处理算法的进步,冷冻电镜技术已经成为转录调控机制研究的重要手段。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利用冷冻电镜完成的重要原核转录调控机制研究,并展望冷冻电镜在原核转录领域未来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电镜 原核转录 RNA聚合酶 转录调控
下载PDF
珠江河口水生生物中多溴联苯醚的分布 被引量:40
9
作者 向彩红 罗孝俊 +3 位作者 余梅 孟祥周 麦碧娴 曾永平 《环境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9期1732-1737,共6页
对珠江河口生物样品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进行了检测。所采集的鱼类(鲬鱼,大黄鱼、银鲳、舌鳎、龙头鱼),虾类(刀额新对虾.近缘新对虾)及虾蛄类生物样品肌肉组织中10种PBDEs(BDE28,47,66,100,99,85,154,153,138,... 对珠江河口生物样品中多溴联苯醚(PBDEs)的含量进行了检测。所采集的鱼类(鲬鱼,大黄鱼、银鲳、舌鳎、龙头鱼),虾类(刀额新对虾.近缘新对虾)及虾蛄类生物样品肌肉组织中10种PBDEs(BDE28,47,66,100,99,85,154,153,138,183)的含世分别为37.8~407.1ng·g^-1(脂肪归-化浓度).49.0~239.1ng·g^-1和142~444.5ng·g^-1.所有样品中,BDE47相对含量最高,其相对于∑10PBDEs的贡献为53.7%~66.9%,不同类别的鱼、虾之间PBDEs含量及组成的差别可能与不同物种之间的食性、栖息环境以及对PBDEs吸收、代谢能力的差异有关。鱼肝中PBDE含量与肌肉组织中PBDE含量的对比分析表明,多溴联苯醚在鱼肝中的富集能力高于鱼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溴联苯醚 水生生物 珠江河口
下载PDF
扫描电镜工作距离和加速电压与图像清晰度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17
10
作者 史永红 许长峰 +7 位作者 缪有志 邹珍友 邹如意 杨梦 徐茂鑫 邢桂培 林国庆 王庆亚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8期48-49,53,共3页
为阐明工作距离和电子束加速电压对扫描电镜图像清晰度的影响,实验比较了在不同的工作距离和加速电压条件下,大肠杆菌的扫描电镜图像清晰度和分辨率。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工作距离缩短能加大入射角,导致图像分辨率提高;提高加速电压可... 为阐明工作距离和电子束加速电压对扫描电镜图像清晰度的影响,实验比较了在不同的工作距离和加速电压条件下,大肠杆菌的扫描电镜图像清晰度和分辨率。并通过理论分析得出:工作距离缩短能加大入射角,导致图像分辨率提高;提高加速电压可增加样品中的二次电子发射,从而提高图像的清晰度,不过加速电压要适当,过低或偏高都会影响图像清晰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图像清晰度 工作距离 加速电压
下载PDF
水稻籽粒胚乳的石蜡切片方法改良及其结构发育观察 被引量:14
11
作者 康海岐 常红叶 +1 位作者 许育彬 陈放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1069-1074,共6页
以杂交水稻保持系‘岗46B’授粉后不同天数的籽粒为材料,利用PAS反应原理,通过对传统石蜡切片技术中材料固定、染色、脱水、浸蜡等环节的改进,即采用FAA和FPA相结合方式固定材料,先用热配法席夫(Schiff)试剂进行整染,再以稀释和... 以杂交水稻保持系‘岗46B’授粉后不同天数的籽粒为材料,利用PAS反应原理,通过对传统石蜡切片技术中材料固定、染色、脱水、浸蜡等环节的改进,即采用FAA和FPA相结合方式固定材料,先用热配法席夫(Schiff)试剂进行整染,再以稀释和氨水蓝化后的埃利希氏(Ehrlich)苏木精复染,中间以70%、83%、95%质量分数梯度乙醇进行脱水和复水处理,渐进式浸蜡与把握时间等实验环节,对水稻胚乳结构发育进行观察研究,结果授粉后第2~10天籽粒胚乳的石蜡切片完整,且染色分明,结构显示完整清晰。观察发现,随着授粉后天数推移,胚乳内部逐渐由游离胚乳核期向细胞化过渡,细胞层数增加并趋向充满子房,淀粉粒开始累积,胚乳细胞进一步增大。授粉后第5~10天是胚乳细胞淀粉粒从开始到大量累积的重要时期,同时胚乳细胞向无核化发展,不同部位胚乳细胞和淀粉粒的排列分布也逐渐表现出一定的差异。表明改良后的石蜡切片方法适合于授粉后第0~10天的水稻胚乳结构发育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胚乳 淀粉粒 石蜡切片 PAS反应
下载PDF
蛋白质组双向电泳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2
作者 杜鹏 冯伟华 郭俊生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37-240,共4页
双向电泳 (2 - DE)是蛋白质组研究的核心技术 ,本文重点介绍了 2 - DE的原理、样品制备及常用改善分辨率的方法 ,并对一向等电聚焦、二向十二烷基磺酸钠 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以及凝胶染色方法进行了简要介绍。
关键词 双向电泳 蛋白质组 蛋白组学
下载PDF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在膀胱移行细胞癌相关基因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13
作者 郝权 徐勇 +2 位作者 李文录 高兴 邱志强 《中国生物工程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74-78,共5页
背景与目的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LCM)是获取均一目的细胞的有效方法。利用LCM技术从膀胱粘膜中分离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从肿瘤间质细胞中分离膀胱癌细胞 ,进行RNA提取、纯化、浓缩以备进一步研究。方法 :采用LCM技术分别从正常膀胱粘... 背景与目的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LCM)是获取均一目的细胞的有效方法。利用LCM技术从膀胱粘膜中分离膀胱移行上皮细胞从肿瘤间质细胞中分离膀胱癌细胞 ,进行RNA提取、纯化、浓缩以备进一步研究。方法 :采用LCM技术分别从正常膀胱粘膜及膀胱癌组织冰冻切片中获取膀胱移行上皮细胞及膀胱癌细胞 ,提取RNA ,并对微量RNA进行纯化、浓缩。然后用RT PCR验证TotalRNA中β actin基因表达水平。结果 :对照实验Ⅰ证实经LCM后RNA完整性较好 ;经对照实验Ⅱ初步确定设定条件下LCMshooting次数与可获得RNA量间对应关系。从膀胱粘膜中捕获膀胱移行上皮细胞 2 5万shootings;从膀胱癌组织中获取癌细胞 2 0万shootings。经RT PCR验证β actin基因表达表达完整。结论 :使用LCM技术能成功地获取较为均一的研究目的细胞 ,RNA完整性较好 ,能用于进一步研究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 膀胱粘膜 膀胱移行上皮细胞 激光捕获显微切割技术 膀胱癌细胞 膀胱癌组织 膀胱移行细胞癌 LCM 纯化 RT—PCR
下载PDF
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骨架改变的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 被引量:9
14
作者 吴波 高清 +2 位作者 刘琦 石群立 孟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4期361-366,共6页
目的:了解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骨架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应用高浓度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经荧光染色的细胞微管蛋白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凋亡早期,微管蛋白在荧光相由正常按一定方向分布的丝网状结构变成... 目的:了解细胞凋亡过程中细胞骨架的形态学改变。方法:应用高浓度全反式维甲酸诱导卵巢癌细胞凋亡,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经荧光染色的细胞微管蛋白的形态学变化。结果:凋亡早期,微管蛋白在荧光相由正常按一定方向分布的丝网状结构变成杂乱分布的网状结构,晚期呈细颗粒状分布,荧光强度随凋亡发展而逐渐变弱。讨论:在凋亡过程中,细胞骨架随凋亡发展出现相应的形态学改变,凋亡早期,细胞骨架在分布上出现变化,伴随细胞形态出现变化,凋亡晚期,细胞骨架蛋白发生降解,此时的细胞形态改变是不可逆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凋亡 微管蛋白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 免疫荧光染色
下载PDF
运用荧光显微技术分析北黄海夏季浮游病毒的分布 被引量:8
15
作者 白晓歌 汪岷 +3 位作者 梁彦韬 江雪娇 王芳 杨琳 《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609-613,共5页
运用荧光显微技术(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y,EFM),对2006年夏季北黄海水域31个站点的病毒丰度进行了检测,对浮游病毒丰度在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昼夜变化上进行了探讨。北黄海水域浮游病毒直接检测量(Virus Direct Count,VDC)为(... 运用荧光显微技术(Epifluorescence Microscopy,EFM),对2006年夏季北黄海水域31个站点的病毒丰度进行了检测,对浮游病毒丰度在水平分布,垂直分布和昼夜变化上进行了探讨。北黄海水域浮游病毒直接检测量(Virus Direct Count,VDC)为(1.58×10^6~1.38×10^7)/mL,平均为5.86×10^6/mL。在水平分布上,表层、30 m和底层水在辽东半岛头部附近出现了病毒较高区域,近海水域的病毒丰度较中部水域高(P〈0.05)。在垂直分布上,表层浮游病毒丰度高于30 m水层和底层(P〈0.05)。在昼夜变化上,表层水体中浮游病毒量有明显的变化,10 m水层和30 m水层的病毒丰度昼夜变化较明显,底层病毒丰度昼夜趋势平缓。利用多元相关分析可知,北黄海夏季浮游病毒丰度与站位总水深(P〈0.01)和盐度(P〈0.05)成一定的负相关性,与温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黄海 浮游病毒 荧光显微技术
下载PDF
黏性卵鱼类受精卵一种快速高效的显微注射方法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志 周莉 +2 位作者 张君 汪洋 桂建芳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76-82,共7页
黏性卵鱼类受精卵遇水后产生的黏性和卵壳变硬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大批量显微注射操作的速度和随后的取材。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的黏性受精卵快速脱黏显微注射方法,并利用荧光标记葡聚糖Alex-Fluor488-dextran评估了消化脱黏、直接注射和脱... 黏性卵鱼类受精卵遇水后产生的黏性和卵壳变硬的现象严重影响着大批量显微注射操作的速度和随后的取材。研究建立了一种高效的黏性受精卵快速脱黏显微注射方法,并利用荧光标记葡聚糖Alex-Fluor488-dextran评估了消化脱黏、直接注射和脱壳注射三种方法的技术特点和适用范围。结果表明:在23℃,用0.25%胰蛋白酶(p H=7.1—7.4)消化4min可获得脱黏受精卵。与直接注射和脱壳注射方法相比,研究建立的消化脱黏方法兼具二者的优点:在受精后5min可以开始显微操作,无黏性,容易进针,胚盘清晰便于观察、注射后容易培养和取材。实验方法适用于研究与黏性卵鱼类卵子发生、卵-胚转换和早期胚胎发育密切相关基因的功能,亦可满足追踪受精过程中核质细微变化研究的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类 受精卵 黏性卵 脱黏 显微注射
下载PDF
冰冻切片技术在植物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8
17
作者 谢佩松 徐中根 韦存虚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9年第3期72-74,共3页
介绍了冰冻切片法研究植物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的一般程序。结果表明,冰冻切片过程简单有效且图版清晰,在1d内可获得高质量图片,解决了利用普通石蜡切片观察植物样品需要进行脱水、浸透、包埋操作且耗时长的问题,在植物显微结构和组织化... 介绍了冰冻切片法研究植物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的一般程序。结果表明,冰冻切片过程简单有效且图版清晰,在1d内可获得高质量图片,解决了利用普通石蜡切片观察植物样品需要进行脱水、浸透、包埋操作且耗时长的问题,在植物显微结构和组织化学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冰冻切片 植物 显微结构 组化反应
下载PDF
冷冻扫描电镜及其在生命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8
作者 肖媛 李婷婷 +1 位作者 周芳 左艳霞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2015年第5期447-451,共5页
冷冻扫描电镜基于扫描电镜的超低温冷冻制样及传输技术发展而来,具有能在高真空状态下观察含水样品、分辨率高、制样简单快速、可对样品进行断裂刻蚀等优点,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尤其适合柔软样品的成像和监测冰冻环境对组织和细... 冷冻扫描电镜基于扫描电镜的超低温冷冻制样及传输技术发展而来,具有能在高真空状态下观察含水样品、分辨率高、制样简单快速、可对样品进行断裂刻蚀等优点,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有力工具,尤其适合柔软样品的成像和监测冰冻环境对组织和细胞的影响。能否获得高质量的冷冻扫描电镜图像,取决于样品制备和观察条件是否合理和优化,要求操作人员能够快速高效地根据样品选择操作条件、捕捉快速变化的样品表面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扫描电镜 含水样品 低温冷冻制样
下载PDF
大肠杆菌噬菌体Bp7溶菌周期的电镜观察 被引量:7
19
作者 刘霄飞 任慧英 +3 位作者 刘文华 温建新 邹玲 刘长浩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82-184,共3页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分析噬菌体Bp7侵染并裂解大肠杆菌的过程。结果显示,噬菌体Bp7头部外廓呈六边形,平均直径约93nm,尾长约106nm,有尾鞘;噬菌体Bp7通过尾丝吸附于杆状的大肠杆菌上。噬菌体Bp7侵染大肠杆菌后30min时处于隐蔽期,45min时处...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分析噬菌体Bp7侵染并裂解大肠杆菌的过程。结果显示,噬菌体Bp7头部外廓呈六边形,平均直径约93nm,尾长约106nm,有尾鞘;噬菌体Bp7通过尾丝吸附于杆状的大肠杆菌上。噬菌体Bp7侵染大肠杆菌后30min时处于隐蔽期,45min时处于成熟阶段,60min时已经进入释放期,一个溶菌周期大约为60min。本研究为噬菌体作为抗生素替代品治疗细菌性感染的研究提供了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杆菌 噬菌体 侵染过程 替代品 形态观察
下载PDF
虎杖中大黄素的分离及抗菌活性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5
20
作者 钟芳芳 李芸芳 +1 位作者 陈玉 杨光忠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1期40-42,共3页
采用pH梯度法提取虎杖中的大黄素,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然后用滤纸扩散法及薄层色谱自显影生物技术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草分枝杆菌的抗菌效果.结果显示:大黄素对这5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在薄层... 采用pH梯度法提取虎杖中的大黄素,波谱分析鉴定其结构,然后用滤纸扩散法及薄层色谱自显影生物技术研究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草分枝杆菌的抗菌效果.结果显示:大黄素对这5种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其在薄层色谱板上最小的抑菌量分别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为2.35μg;大肠杆菌为75μg;枯草芽孢杆菌为4.7μg;绿脓杆菌为4.7μg;草分枝杆菌为18.8μ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虎杖 大黄素 抑菌作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