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35篇文章
< 1 2 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热休克蛋白进化及生物学功能研究进展
1
作者 李庆伟 徐静 李瑶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78-85,共8页
热休克蛋白(HSPs)是在生物体受到外界物理、化学和环境等刺激或者热休克、感染等胁迫下而产生的一类蛋白.同时,HSPs还存在组成型表达.HSPs普遍存在于各个生物体中,作为一种分子伴侣在生物蛋白质折叠、转运、表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热休克蛋白(HSPs)是在生物体受到外界物理、化学和环境等刺激或者热休克、感染等胁迫下而产生的一类蛋白.同时,HSPs还存在组成型表达.HSPs普遍存在于各个生物体中,作为一种分子伴侣在生物蛋白质折叠、转运、表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虽然大部分HSPs在物种中高度保守,但是仍有少许HSPs在进化中存在差异,这些差异预示着HSPs在不同物种间存在不同的功能.近阶段,HSPs在对抗疾病(如肿瘤、粥样动脉硬化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等)和相关药物研发方面受到关注.对近些年来HSPs蛋白的进化与功能进行全面概述,期望可以为HSPs相关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休克蛋白 功能 结构 进化
下载PDF
人NFE2基因上游增强子lncRNA调控NFE2基因转录和K562细胞增殖
2
作者 卢燕飞 曲颂雅 +4 位作者 朱晶晶 刘超 王建 韩兵社 张俊芳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201,共12页
目的转录因子NFE2的异常表达在许多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中被观察到,然而造成这种异常的转录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参与NFE2转录调控的元件和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公共数据库中Ch IP-seq数据和ATAC-seq数据预测NFE2基因的潜... 目的转录因子NFE2的异常表达在许多骨髓增殖性肿瘤患者中被观察到,然而造成这种异常的转录调控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旨在探究参与NFE2转录调控的元件和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通过公共数据库中Ch IP-seq数据和ATAC-seq数据预测NFE2基因的潜在增强子元件,并通过双荧光素酶报告实验进行体外验证。随后,通过PRO-seq和GRO-seq数据结合RACE技术克隆这些增强子RNA转录本,经在线编码潜能预测工具分析认为其为lnc RNA,通过RT-q PCR检测该lnc RNA在不同白血病细胞系中和这些细胞诱导分化前后的表达变化及其亚细胞定位。最后,通过慢病毒系统在K562细胞中过表达和敲降该lnc RNA以探究其功能。结果鉴定出调控NFE2转录的3个增强子元件,分别位于NFE2转录起始位点-3.6k,-6.2k和+6.3k区域,这些元件插入NFE2启动子上游均能增强下游萤火虫荧光素酶的表达。克隆出-3.6k增强子负链方向的转录本,将其鉴定为-3.6k-lnc RNA。本研究发现,该lnc RNA在K562、U937和HL-60这3种白血病细胞系中均有一定程度的表达,且均定位于细胞核内。当该lnc RNA在K562细胞中过表达,NFE2水平随之提高,细胞增殖和细胞迁移能力受到抑制;当其被敲降时,NFE2水平相应降低而K562细胞增殖能力随之升高。结论本文鉴定了调控人NFE2基因转录的3个增强子元件和一条增强子lnc RNA转录本,并验证了该lnc RNA对NFE2转录的正调控作用以及对K562细胞增殖能力具有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FE2基因 增强子 长链非编码RNA 细胞增殖
原文传递
BM-MSCs延缓CD8^(+)初始T细胞衰老
3
作者 高竞溪 赵晓妍 +3 位作者 朱星雨 孙昭 韩钦 赵春华 《基础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5期683-689,共7页
目的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缓解免疫衰老的作用,探究其衰老改善的主要免疫细胞群体。方法分离获得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增殖7d构建复制性衰老细胞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年轻对照组、复制性衰老对照组和BM-MSCs共培养组T... 目的验证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缓解免疫衰老的作用,探究其衰老改善的主要免疫细胞群体。方法分离获得小鼠脾淋巴细胞,刺激增殖7d构建复制性衰老细胞模型。利用流式细胞测量术检测年轻对照组、复制性衰老对照组和BM-MSCs共培养组T细胞亚群衰老标志物p16ink4a(p16)和p21cip1(p21)的表达水平。结果T淋巴细胞复制性衰老模型中观察到持续增殖后CD8^(+)T细胞较CD4^(+)T细胞衰老显著,在CD8^(+)T细胞的初始细胞、效应细胞亚群中,效应细胞衰老最显著;BM-MSCs共培养对衰老的效应细胞没有明显影响,主要通过延缓初始T细胞的衰老,达到缓解CD8^(+)T细胞衰老的作用(P<0.01,P<0.001)。结论与BM-MSCs共培养可以缓解T细胞的复制性衰老表型,对CD8^(+)T细胞的抗衰作用更显著,主要通过抑制初始T细胞的衰老实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MSCs) T细胞衰老 延缓衰老
下载PDF
枸杞多糖对Nrf2信号通路调控作用的研究进展
4
作者 林鹏 张璨 +2 位作者 杨玉 杨光远 刘明远 《癌变.畸变.突变》 CAS 2024年第1期77-79,共3页
枸杞多糖(LBP)是枸杞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已在基础研究中证实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降低血糖和血脂等作用,并在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高脂血症中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 枸杞多糖(LBP)是枸杞子的主要有效成分,已在基础研究中证实其具有抗氧化、抗肿瘤、增强免疫、降低血糖和血脂等作用,并在辅助治疗原发性肝癌、高脂血症中取得良好效果,因此在临床治疗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rf2)是细胞内抗氧化和抗炎症损伤的关键调节因子。大量文献报道LBP可以通过激活Nrf2信号通路,预防或延缓多种疾病的进程。本文对枸杞多糖调控Nrf2信号通路发挥抗氧化、减轻炎症反应、调控细胞凋亡进程等作用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Nrf2信号通路 氧化应激 细胞凋亡 自噬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糖肾宝复方治疗糖尿病肾病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苏芳林 罗鑫 +5 位作者 唐赛男 黄乐韵 胡维 陆世龙 冉龙娇 向少伟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1期160-171,共12页
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探究糖肾宝复方(Tangshenbao compound,TSB)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作用机制。使用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结合相关文献,得到TSB相关活性成分与靶点;通过... 网络药理学方法结合分子生物学实验探究糖肾宝复方(Tangshenbao compound,TSB)治疗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 DN)的作用机制。使用TCMSP、Pubchem、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结合相关文献,得到TSB相关活性成分与靶点;通过GeneCards、DisGeNET、OMIM数据库,获得TSB治疗DN候选靶点;利用在线作图软件绘制“TSB-DN”候选靶点Venn图,并结合Cytoscape 3.7.2软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然后使用PyMOL、AutoDock Tools和AutoDock Vina软件完成活性成分配体与靶蛋白晶体结构对接;再通过体外培养小鼠肾小球系膜细胞Mcs进行细胞实验验证,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各组细胞中STAT3、PIK3CD、PIK3R1、MAPK8及关联性靶点Ets-1 mRNA表达水平,CCK-8法检测24 h后的细胞活性。结果发现,Swiss Target Prediction数据库合并处理后共获得TSB作用靶点835个,联合GeneCards、DisGeNET、OMIM等疾病数据库后共获得443个“TSB-DN”交集靶点,而PPI网络分析得出Degree前10靶点分别为SRC、PIK3R1、STAT3、PIK3CA等;GO、KEGG富集分析结果显示TSB治疗DN可能与蛋白磷酸化、细胞信号转导、基因表达正调控等功能相关;最后体外细胞实验表明,TSB复方能有效降低SV40-MES-13细胞中PIK3CD、PIK3R1、ETS-1的mRNA表达量,药物作用于细胞后能起到“抑制、镇静”的作用。结果表明,TSB复方可通过抑制PIK3R1、PIK3CD和MAPK8、STAT3、ETS-1等靶基因的mRNA表达,实现对PI3K-Akt、AGE-RAGE等信号通路的调控并发挥对DN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 糖尿病肾病 糖肾宝复方 肾小球系膜细胞
下载PDF
ATF6调控生殖相关基因HSPA1L表达的分子机制
6
作者 汪媛媛 朱席琳 +1 位作者 伍晓盼 刘英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1期37-42,共6页
目的探究内质网应激活化转录因子6(ATF6)对生殖相关基因热休克蛋白A1样蛋白(HSPA1L)表达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调控分子机制。方法在人胚肾细胞系HEK-293T中转染ATF6过表达质粒,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过表达效率;利用雄性ATF6敲除小鼠... 目的探究内质网应激活化转录因子6(ATF6)对生殖相关基因热休克蛋白A1样蛋白(HSPA1L)表达的影响并初步阐明其调控分子机制。方法在人胚肾细胞系HEK-293T中转染ATF6过表达质粒,RT-qPCR和Western blot验证过表达效率;利用雄性ATF6敲除小鼠睾丸组织转录物组测序信息,筛选ATF6下游5个生殖相关基因;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选择启动子活性较高的下游基因并检测过表达ATF6对其启动子活性的影响;通过gene-regulation预测ATF6和下游基因启动子可能的结合位点;RT-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在HEK-293T细胞中过表达ATF6对于下游基因表达的影响;利用凝胶迁移实验(EMSA)确定ATF6与下游基因启动子是否结合。结果转染后HEK-293T细胞中ATF6的mRNA(P<0.001)和蛋白(P<0.05)表达水平明显升高。转录物组测序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筛选出ATF6下游的生殖相关基因HSPA1L。ATF6能够促进HSPA1L的截短启动子活性(P<0.001)。过表达ATF6后,HSPA1L的表达量明显升高(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ATF6蛋白能与HSPA1L的启动子DNA序列aagtcgtcac相结合。结论内质网应激的关键分子ATF6通过结合生殖相关基因HSPA1L的启动子调控后者表达水平,这将为预防或治疗与内质网应激(ERS)有关的男性不育的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化转录因子6 热休克蛋白A1样蛋白 男性生殖 基因调控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中的Hippo信号通路研究进展
7
作者 赵维坚 徐弘庭 +1 位作者 肖向茜 盛望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2期211-220,共10页
如何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干性基因的表达已经成为近年来科学家在癌症治疗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是肿瘤中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类群,被认为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驱动因素之一。Hippo信号通路在生物... 如何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和干性基因的表达已经成为近年来科学家在癌症治疗领域关注的重点之一。肿瘤干细胞(cancer stem cell,CSC)是肿瘤中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细胞类群,被认为是肿瘤发生过程中的驱动因素之一。Hippo信号通路在生物进化过程中高度保守,且对细胞增殖、组织发育和器官大小具有重要作用。简述了Hippo信号通路及其在肿瘤干细胞中的作用机制,并对肿瘤的治疗提出了展望,以期为肿瘤干细胞的发展和未来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ppo信号通路 肿瘤干细胞 靶向治疗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9缺失抑制小鼠的成骨能力
8
作者 王怡 陈迟迟 +1 位作者 周熙超 施勤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6期4178-4183,共6页
背景:小鼠成骨能力受到JAK/STAT通路的调控,白细胞介素9能够通过JAK-STAT通路调控多种细胞的功能,有潜力成为调控成骨能力的新型细胞因子。目的:探究体内白细胞介素9的缺失对于小鼠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月龄野生型小鼠(WT)和白细胞... 背景:小鼠成骨能力受到JAK/STAT通路的调控,白细胞介素9能够通过JAK-STAT通路调控多种细胞的功能,有潜力成为调控成骨能力的新型细胞因子。目的:探究体内白细胞介素9的缺失对于小鼠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2月龄野生型小鼠(WT)和白细胞介素9基因全敲除小鼠(IL-9^(-/-))股骨进行Micro-CT扫描,分析其骨量变化;并分别对小鼠股骨切片行苏木精-伊红染色、Masson染色以及Ⅰ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染色。提取2月龄WT和IL-9^(-/-)小鼠骨髓细胞进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克隆形成实验,并检测成骨基因的表达。为了进一步验证白细胞介素9是否通过JAK-STAT通路进行信号传导,采用Westernblot检测STAT3蛋白的表达。结果与结论:①Micro-CT扫描结果显示,相较于WT小鼠,IL-9^(-/-)小鼠的骨量显著降低,骨密度、骨体积分数、骨小梁数目显著降低,骨小梁分离度显著增大;②苏木精-伊红染色与Micro-CT结果一致,IL-9^(-/-)小鼠骨小梁密度更低;③Ⅰ型胶原蛋白免疫组化染色以及Masson染色结果显示,IL-9^(-/-)小鼠Ⅰ型胶原蛋白阳性成骨细胞数量显著减少,同时胶原形成能力更差;④克隆形成实验结果表明,IL-9^(-/-)小鼠成骨细胞的矿化能力显著低于WT小鼠;⑤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成骨诱导激活STAT3信号传导,WT成骨诱导组pSTAT3表达明显高于IL-9^(-/-)成骨诱导组,说明白细胞介素9通过JAK-STAT3通路调控成骨,白细胞介素9的缺失抑制成骨细胞的分化与功能,这可能是IL-9^(-/-)小鼠骨量降低的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细胞介素9 骨质疏松 间充质干细胞 成骨能力 成骨诱导 成骨矿化
下载PDF
低氧和氧化应激对不同来源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的差异性影响
9
作者 潘筱颖 许永德 +2 位作者 刘志强 邢晓雯 杨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9期3024-3030,共7页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受所处生存微环境的影响,微环境条件预处理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功能的重要手段。目的:对比氧化应激和低氧条件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功能的差异,为治疗不同疾病选择适当的间充质干细... 背景:间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行为受所处生存微环境的影响,微环境条件预处理是调控间充质干细胞功能的重要手段。目的:对比氧化应激和低氧条件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脂肪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功能的差异,为治疗不同疾病选择适当的间充质干细胞预处理方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H_(2)O_(2)或不同体积分数的O_(2)干预,检测细胞形态、增殖、活力和旁分泌因子表达。结果与结论:①普通培养环境下,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和转化生长因子β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脂肪间充质干细胞,而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中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和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因子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②中低浓度水平(≤100μmol/L)H_(2)O_(2)对2种间充质干细胞活力的影响无显著差异,但H_(2)O_(2)浓度从50μmol/L增至100μmol/L使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中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α和白细胞介素10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③体积分数1%O_(2)促进2种间充质干细胞增殖;体积分数1%O_(2)干预24 h后,2种间充质干细胞中基因表达水平均有升高,但脂肪间充质干细胞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10和肿瘤坏死因子刺激因子6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脐带间充质干细胞;④结果提示:低氧和氧化应激预处理可提高间充质干细胞旁分泌功能,但2种间充质干细胞对低氧和氧化应激的响应不同,治疗疾病可选择适合的间充质干细胞预处理方式进一步提升其治疗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 脂肪间充质干细胞 旁分泌 氧化应激 低氧
下载PDF
神经酸对H_(2)O_(2)诱导PC12细胞氧化损伤的保护作用
10
作者 玛依乐·艾海提 刘垚杰 李建科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16-123,共8页
以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H_(2)O_(2)为诱导剂,用200μmol/L H_(2)O_(2)处理PC12细胞24 h,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以及乳酸... 以PC12细胞作为研究对象、H_(2)O_(2)为诱导剂,用200μmol/L H_(2)O_(2)处理PC12细胞24 h,建立细胞氧化损伤模型。通过检测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以及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水平确定氧化应激程度,并对细胞凋亡和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水平进行评估。采用蛋白免疫印迹和实时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B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相关X蛋白质(Bcl-2-associated X protein,Bax)、半胱氨酸蛋白酶-3(Caspase-3)、核因子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rythroid 2-related factor 2,Nrf2)、kelch样ECH关联蛋白1(kelch-like ECH-associated protein 1,Keap1)和血红素加氧酶-1(heme oxygenase 1,HO-1)及其基因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使用200μmol/L H_(2)O_(2)处理PC12细胞24 h后,其存活率为60.12%;细胞毒性实验表明,神经酸能够显著降低H_(2)O_(2)诱导损伤细胞中LDH和MDA的含量,抑制ROS的过度产生,并增强SOD和GSH-Px活性,显著上调Bcl-2、Nrf2和HO-1的表达水平,下调Caspase-3、Bax和Keap1的表达水平。综上所述,神经酸对H_(2)O_(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损伤具有保护作用,且与激活Nrf2/HO-1信号通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酸 氧化损伤 PC12细胞 信号通路
下载PDF
骨形态发生蛋白10及其突变体在CHO细胞中的表达
11
作者 段珂 段作营 金坚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6-112,共7页
为了解决骨形态发生蛋白10(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0,BMP10)前体蛋白proBMP10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由于Furin导致的表达产物不均一问题,构建了proBMP10在Furin酶切识别位点处的突变体proBMP10-1(R313K)和proBMP10-2(R316K),... 为了解决骨形态发生蛋白10(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 10,BMP10)前体蛋白proBMP10在中国仓鼠卵巢(CHO)细胞中由于Furin导致的表达产物不均一问题,构建了proBMP10在Furin酶切识别位点处的突变体proBMP10-1(R313K)和proBMP10-2(R316K),并分别将目的基因定点整合进CHO-K1-BAK-/BAX-基因组,成功构建了稳定表达目标蛋白质的重组CHO细胞株。结果表明,proBMP10-2 (R316K)不再被Furin切割,且具有生物活性,而proBMP10-1(R313K)仍然会被Furin切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形态发生蛋白10 突变体 定点整合
下载PDF
北虫草多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研究
12
作者 贺妍 戴阿利 +5 位作者 王怡 刘萱 冯馨妍 贺晓龙 刘广平 张向前 《延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8-12,共5页
为了检测北虫草多糖对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研究采用外源北虫草多糖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后,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变化,探究北虫草多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北虫草多糖刺激可以促进培养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 为了检测北虫草多糖对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影响,研究采用外源北虫草多糖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后,检测巨噬细胞极化状态的变化,探究北虫草多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分子机制。结果表明,北虫草多糖刺激可以促进培养巨噬细胞的M1型极化,且极化过程活化了参与炎症免疫应答的NF-κB通路,这一结果初步揭示了北虫草多糖诱导巨噬细胞极化的机制,为进一步深入理解北虫草多糖调控机体免疫力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虫草 多糖 巨噬细胞极化 机制
下载PDF
椎间盘退变相关焦亡基因的综合分析
13
作者 谢越 翟伟峰 +1 位作者 郭际 贾永伟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3438-3444,共7页
背景:椎间盘退变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髓核细胞焦亡在早期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髓核细胞焦亡相关分子在早期椎间盘退变中发挥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标志物仍不明确。目的:探讨焦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诊断... 背景:椎间盘退变早期诊断和治疗尤为重要,髓核细胞焦亡在早期椎间盘退变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髓核细胞焦亡相关分子在早期椎间盘退变中发挥的作用及相关分子标志物仍不明确。目的:探讨焦亡相关差异表达基因在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诊断及治疗价值。方法:整合GEO数据库椎间盘退变的公开数据集进行差异分析,与之前报道的33个焦亡基因取交集;使用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对椎间盘退变焦亡相关基因进行通路富集分析,并使用基因集富集分析对椎间盘退变数据集进行富集分析;构建椎间盘退变样本中的免疫细胞谱,并将差异表达的细胞焦亡相关基因与免疫细胞进行相关性分析;构建蛋白质互作网络,筛选Hub基因以鉴定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中与椎间盘退变相关的关键基因;整合数据集绘制差异表达焦亡基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计算曲线下面积,探索目标基因的临床诊断价值;qRT-PCR验证正常人髓核细胞与椎间盘退变人髓核细胞之间焦亡相关基因的表达差异。结果与结论:①获得4426个与椎间盘退变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交集后获得14个差异表达的焦亡相关基因;②基因本体论、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分析揭示了重要的富集途径,主要与炎症、细胞周期、感染和NOD样受体通路相关;基因集富集分析显示氨基酸代谢、P53转录调节等通路在椎间盘退变患者中显著富集;免疫浸润分析提示椎间盘退变的发生发展与免疫细胞密切相关;③共筛选出5个Hub基因,分别为IL-1β、Caspase-1、AIM2、Caspase-5、NLRC4;④椎间盘退变关键生物标志物的获取及鉴定:将GEO两个数据集与焦亡基因取交集后发现NLRP3具有显著表达差异,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NLRP3具有临床诊断意义;⑤qRT-PCR显示IL-1β、Caspase-5和NLRC4等Hub基因在椎间盘退变的髓核细胞中表达显著增加(P<0.05),Caspase-1、AIM2以及NLRP3表达无差异(P>0.05);⑥提示细胞焦亡在椎间盘退变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焦亡相关基因NLRP3、IL1-β、Caspase-5、NLRC4具有早期诊断和治疗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椎间盘 细胞焦亡 椎间盘退变 免疫浸润 诊断 富集分析
下载PDF
TEAD1转录本的鉴定及其在鸡前脂肪细胞中的功能研究
14
作者 彭敏 徐虎 +5 位作者 贾子秋 杨清竹 潘林 王维禹 孔令喆 孙婴宁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15-229,共15页
目的 TEAD1转录因子1 (TEAD1)在前脂肪细胞中表达,但是功能还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TEAD1的两个转录本对永生化鸡前脂肪细胞系(immortalized chicken preadipocyte 1,ICP1)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克隆TEAD1基因的全... 目的 TEAD1转录因子1 (TEAD1)在前脂肪细胞中表达,但是功能还不清楚。本研究旨在探讨TEAD1的两个转录本对永生化鸡前脂肪细胞系(immortalized chicken preadipocyte 1,ICP1)细胞增殖、迁移、凋亡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克隆TEAD1基因的全长序列,对获得的两个转录本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利用间接免疫荧光分析TEAD1转录本的亚细胞定位。通过RT-qPCR、CCK-8和EdU等方法,检测过表达TEAD1转录本对ICP1细胞增殖的影响。利用划痕实验检测TEAD1转录本对ICP1细胞迁移的影响。利用细胞凋亡-Hoechst染色和RT-qPCR,分析过表达TEAD1转录本对ICP1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RT-qPCR检测TEAD1转录本在不同组织、不同细胞系和ICP1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利用油红O染色、BODIPY染色、RT-qPCR、Western blot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技术,分析过表达TEAD1转录本对ICP1细胞脂滴积累及成脂相关基因转录的影响。最后,测定过表达TEAD1转录本的ICP1细胞中甘油三酯(TG)含量。结果 克隆TEAD1全长编码区,鉴定出两个TEAD1转录本。TEAD1-V1主要定位于细胞核,TEAD1-V2定位于细胞质与细胞核。过表达TEAD1-V1和TEAD1-V2均抑制ICP1细胞增殖。过表达TEAD1-V1促进ICP1细胞迁移,而过表达TEAD1-V2对ICP1细胞迁移没有影响。且过表达TEAD1-V1和TEAD1-V2均促进ICP1细胞凋亡。两个转录本在不同组织和细胞系中的表达模式相似,在前脂肪细胞分化过程中的表达先下降后上升。过表达TEAD1-V1能显著减少ICP1细胞中脂滴的积累(P<0.05),抑制C/EBPα表达;而过表达TEAD1-V2对脂滴积累和成脂相关基因的蛋白质表达水平没有明显作用(P>0.05)。过表达TEAD1-V1能显著降低ICP1细胞中甘油三脂的含量(P<0.05),而过表达TEAD1-V2对ICP1细胞中甘油三酯含量没有影响(P>0.05)。结论 本研究首次克隆并鉴定了鸡TEAD1基因的两个转录本。过表达转录本TEAD1-V1和TEAD1-V2抑制鸡前脂肪细胞增殖并且促进鸡前脂肪细胞凋亡;TEAD1-V1抑制前脂肪细胞分化并促进前脂肪细胞迁移,而TEAD1-V2对前脂肪细胞分化和迁移没有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AD转录因子1 转录本 ICP1
原文传递
髓系特异性Spi1基因敲除小鼠的构建和基因鉴定
15
作者 吴旭铭 王卉卉 +5 位作者 朱向玲 周园园 王安琪 张慧茹 刘崇 涂佳杰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13-417,共5页
目的构建髓系特异性Spi1基因敲除小鼠并分析其基因型,为疾病病理机制及药物靶点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根据CRISPR/Cas9技术原理和Cre/LoxP系统,设计并构建sgRNA和Donor载体,以第2号外显子(Exon 2)所在的转录本为敲除区域,在Exon 2... 目的构建髓系特异性Spi1基因敲除小鼠并分析其基因型,为疾病病理机制及药物靶点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基础。方法根据CRISPR/Cas9技术原理和Cre/LoxP系统,设计并构建sgRNA和Donor载体,以第2号外显子(Exon 2)所在的转录本为敲除区域,在Exon 2两侧各放置同向Loxp元件;将Cas9蛋白、sgRNA和Donor载体混合显微注射到C57BL/6J小鼠的受精卵中,移植受精卵到假孕的C57BL/6J母鼠的子宫中,19~20 d后获得F0代。将阳性F0代小鼠与C57BL/6J小鼠交配,得到稳定的F1代Spi1^(flox/+)小鼠。F1代Spi1^(flox/+)小鼠雌雄自交得到Spi1^(flox/flox)小鼠。Spi1^(flox/flox)与Lyz2-Cre^(+)小鼠交配得到Spi1^(flox/+)/Lyz2-Cre^(+)小鼠,再将其与Spi1^(flox/flox)交配,得到的Spi1^(flox/flox)/Lyz2-Cre^(+)小鼠为髓系特异性Spi1基因敲除(KO)小鼠;Spi1^(flox/flox)/Lyz2-Cre^(-)小鼠作为野生型(WT)小鼠。提取WT和KO小鼠DNA,PCR扩增后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基因型;Western blot检测WT和KO小鼠免疫细胞中脾病灶形成病毒前病毒整合癌基因-1/富含嘌呤盒1(PU.1)表达。结果PCR鉴定结果显示,采用flox引物鉴定时仅扩增出220 bp条带的小鼠,即基因型为Spi1^(flox/flox)纯合子,采用Lyz2-Cre引物鉴定时扩增出700 bp的小鼠,基因型为Lyz2-Cre^(+);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WT组比较,KO组小鼠骨髓来源巨噬细胞(BMDMs)和腹腔原位巨噬细胞(PM)中的PU.1不表达(P<0.01);T细胞中KO小鼠PU.1表达水平与WT小鼠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CR和Western blot结果均表明髓系特异性Spi1 KO小鼠构建成功。结论成功构建和鉴定髓系特异性Spi1 KO小鼠,为进一步揭示PU.1在免疫调节中的潜在机制研究提供动物模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髓系特异性 Spi1 基因敲除 CRISPR/Cas9 Cre/LoxP PCR Western blot
下载PDF
IL-17抑制铜绿假单胞菌感染肺上皮细胞的机制研究
16
作者 王彩虹 邵煜涵 蒋梦媛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2期304-311,共8页
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致病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家族细胞因子直接参与宿主免疫应答,是宿主防御感染或炎症的关键介质。利用重组人IL-17蛋白处理铜绿假单胞菌PAO1,探索其对肺上皮细胞A549的侵袭作用。结果发现,在不影... 铜绿假单胞菌是常见的致病菌,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家族细胞因子直接参与宿主免疫应答,是宿主防御感染或炎症的关键介质。利用重组人IL-17蛋白处理铜绿假单胞菌PAO1,探索其对肺上皮细胞A549的侵袭作用。结果发现,在不影响细菌生长和细胞增殖的情况下,IL-17能够抑制PAO1对A549细胞的入侵。利用转录组测序分析IL-17对PAO1转录组的改变,探索IL-17影响PAO1入侵宿主细胞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有210个差异基因表达上调,123个表达下调;GO功能分析显示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肽酶活性、蛋白结合和蛋白水解等方面;KEGG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涉及RNA降解、生物膜形成、微生物代谢、ABC转运以及碳代谢等通路。此外,生物膜形成实验进一步证实了IL-17能够降低PAO1生物膜的形成。研究结果为耐药铜绿假单胞菌在临床感染造成的相关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和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感染 转录组 白细胞介素-17 肺上皮细胞
下载PDF
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对豚鼠紫外线辐射损伤皮肤的修复效果探究
17
作者 刁立琴 李华 +4 位作者 施麟 于月欣 谢媛 王亚如 徐兰举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由于大气臭氧层逐渐被破坏,紫外线辐射量大大增加,导致皮肤中的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皮肤红斑、色素沉积、晒伤、光老化甚至癌变的发生。以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recombinant human typeⅢcollagen,rhColⅢ)为研... 由于大气臭氧层逐渐被破坏,紫外线辐射量大大增加,导致皮肤中的核酸、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引起皮肤红斑、色素沉积、晒伤、光老化甚至癌变的发生。以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recombinant human typeⅢcollagen,rhColⅢ)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对成纤维细胞(L929)的细胞毒性及对豚鼠紫外线辐射光毒性损伤皮肤的修复作用。结果发现,在体外细胞实验中rhColⅢ对L929细胞无潜在的细胞毒性;体内动物实验中rhColⅢ对豚鼠紫外线辐射光毒性损伤皮肤具有明显的修复作用,其可以减少豚鼠皮肤损伤后的皮肤皱纹,改善损伤皮肤组织的表皮增生和真皮层炎症反应,降低波形蛋白(Vimentin)和黑色素瘤单克隆抗体45(human melanoma black 45,HMB45)在损伤皮肤组织中的表达。结果表明,rhColⅢ的安全性良好,在豚鼠紫外线辐射损伤皮肤的修复治疗中,可以明显改善紫外辐射豚鼠皮肤的表皮层增厚和角质化程度,降低真皮层处的炎症反应,有效调节成纤维细胞纤维化程度与黑色素瘤的发病风险。结果表明,rhColⅢ对紫外线辐射造成的光损伤皮肤具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人源Ⅲ型胶原蛋白 紫外辐射 光毒损伤 皮肤修复效果
下载PDF
重组胶原蛋白妇科凝胶对大鼠宫颈炎的治疗作用
18
作者 刘鑫 李华 +3 位作者 齐磊 杨利霞 于月欣 徐兰举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1期42-47,共6页
宫颈炎是一种多发的妇科疾病,给越来越多的女性带来困扰。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宫颈炎,该方式的不良反应较大。将重组胶原蛋白开发成局部外用的妇科凝胶剂,用于大鼠宫颈炎的治疗。实验利用25%苯酚胶浆诱导SD大鼠宫颈炎动物模型,再将... 宫颈炎是一种多发的妇科疾病,给越来越多的女性带来困扰。临床上多采用抗生素治疗宫颈炎,该方式的不良反应较大。将重组胶原蛋白开发成局部外用的妇科凝胶剂,用于大鼠宫颈炎的治疗。实验利用25%苯酚胶浆诱导SD大鼠宫颈炎动物模型,再将重组胶原蛋白妇科凝胶以局部给药的方式注入阴道进行治疗,观察宫颈炎模型鼠外阴红肿情况及脓性分泌物的变化。采用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及马松(masson)染色检查大鼠组织病理变化和胶原沉积情况,通过免疫组化实验检测组织中IL-6、Ki-67蛋白的表达水平,以评价各治疗组对阴道和宫颈组织中炎症反应的调节及促细胞增殖作用。结果发现,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体重明显减轻(P<0.05),阴道口红肿、有脓性分泌物流出(P<0.05),宫颈组织出现细胞变性、坏死脱落,大量炎性细胞浸润,IL-6蛋白表达水平显著上调(P<0.05),Ki-67表达水平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治疗后阳性对照组、GG01组、GG02组大鼠体重显著增加(P<0.05),阴道口红肿及分泌物量显著减轻(P<0.05),炎性细胞浸润明显减少,无明显水肿和充血现象,组织中显示胶原沉积及有序排列,且GG02组治疗效果更显著;GG02组和阳性对照组中IL-6和Ki-67表达水平与正常组接近,炎症反应降低,组织受损细胞增殖水平恢复。研究结果表明重组胶原蛋白妇科凝胶对大鼠急性宫颈炎有良好的治疗作用,为其临床应用提供了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胶原蛋白 妇科凝胶 宫颈炎 动物模型
下载PDF
外周组织胶质细胞发育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19
作者 余悦 邓灏 +4 位作者 刘思忞 戚智慧 叶芷铭 刘梦洁 姚茂金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69-76,共8页
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单元,已有研究证实胶质细胞具有维持脑功能稳态,促进突触发育,维持血脑屏障结构功能完整等生理功能。此外,胶质细胞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并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 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的重要组成单元,已有研究证实胶质细胞具有维持脑功能稳态,促进突触发育,维持血脑屏障结构功能完整等生理功能。此外,胶质细胞参与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发生与进展,并在中枢神经系统炎症性疾病中扮演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外周组织中的胶质细胞长期未被关注,其发育分化谱系及生理功能仍有待阐明。文章针对外周组织中胶质细胞的发育起源、功能,及参与病理的细胞分子机制进行深入讨论,从而更全面地理解胶质细胞在外周组织中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细胞 星形胶质细胞 少突胶质细胞 施旺细胞 卫星细胞
原文传递
多能干细胞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从实验室到临床转化的现状与挑战
20
作者 郭艳 鲍莉 +1 位作者 纪猛 吴月红 《浙江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30-144,共15页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是位于视网膜底部致密的细胞层,其损伤导致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Stargardt病(Stargardt macular dystrophy,STGD)和色素性视网膜炎(Re...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etinal pigment epithelial cells,RPE)是位于视网膜底部致密的细胞层,其损伤导致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ge-related macular degeneration,AMD)、Stargardt病(Stargardt macular dystrophy,STGD)和色素性视网膜炎(Retinitis pigmentosa,RP)等视网膜疾病,RPE移植已成为治疗RPE损伤性疾病的有效方案。来源于人多能干细胞(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s,hPSC)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具有与人原代RPE相似的功能和容易制备等优点,已成为RPE移植的最主要细胞来源之一。文章对hPSC-RPE治疗视网膜退行性疾病的临床试验进展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并阐述了目前面临的挑战与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多能干细胞 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 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STARGARDT病 色素性视网膜炎 细胞治疗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