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4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肾移植受者BK病毒感染的电镜超微病理观察 被引量:1
1
作者 王惠 徐进 王素霞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5,共5页
BK病毒相关性肾病是BK病毒在肾组织内激活和大量复制而导致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的肾病,该病是影响肾移植患者远期生存和移植肾功能丧失的重要因素。尿液Decoy细胞的检测是临床上诊断BK病毒感染的无创检查手段之一,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尿液... BK病毒相关性肾病是BK病毒在肾组织内激活和大量复制而导致肾小管间质损害为主的肾病,该病是影响肾移植患者远期生存和移植肾功能丧失的重要因素。尿液Decoy细胞的检测是临床上诊断BK病毒感染的无创检查手段之一,以往研究多集中在尿液中病毒DNA的检测以及尿液Decoy细胞的光镜观察,而对Decoy细胞的超微结构研究报道较少。肾活检组织的电镜检查在受感染的肾小管上皮细胞内观察到BK病毒颗粒是诊断BK病毒相关性肾病的方法之一。本研究通过透射电镜观察了尿液Decoy细胞和肾组织内BK病毒的超微结构特征。BK病毒直径30~40 nm、大小均一、核心呈中高电子密度、无包膜,呈微晶矩阵或松散集落排列。本研究显示,透射电镜观察BK病毒相关性肾病患者尿沉渣中Decoy细胞的BK病毒检出率高于肾活检组织(由于肾活检取材有限)。尿沉渣电镜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可重复的检查方法,对于移植肾BK病毒感染的诊断及其动态监测均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移植肾 尿沉渣 Decoy细胞 BK病毒 电镜检查 超微病理
下载PDF
全内反射荧光显微术在G蛋白偶联受体研究中的应用
2
作者 方三华 杨丹 +1 位作者 刘丽 肖桂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69-375,共7页
G蛋白偶联受体是最大的细胞膜受体超家族,是许多临床治疗药物的靶点。放射性配体结合、酶联免疫吸附和免疫共沉淀是研究它们结构和功能的主要技术,但这些属于群体平均(ensemble average)研究,无法得到单个分子图像和动态变化。全内反射... G蛋白偶联受体是最大的细胞膜受体超家族,是许多临床治疗药物的靶点。放射性配体结合、酶联免疫吸附和免疫共沉淀是研究它们结构和功能的主要技术,但这些属于群体平均(ensemble average)研究,无法得到单个分子图像和动态变化。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利用隐逝波激发临界面下200 nm范围内荧光物质成像,具有信噪比高、Z轴分辨率高、速度快和对生物样本损伤小等优点,是常用的单分子荧光成像技术。本文在介绍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发展历史、原理、组成和成像优势的基础上,详细阐述全内反射荧光显微镜在研究G蛋白偶联受体构象变化、寡聚化、内吞和再循环以及信号转导等方面的应用,并提出未来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内反射原理 荧光显微镜 G蛋白偶联受体 应用
下载PDF
综述:核小体液-液相分离中早期形核过程的分子结构
3
作者 张蒙 薛涵 +1 位作者 刘建方 任罡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4-127,共14页
研究揭示,核小体阵列在体外具有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LLPS)的内在特性,被认为在体内引导染色质区域的结构变化。然而,对于形成的异质凝聚物在分子水平的结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技术限制,从而阻碍了研究人员对核... 研究揭示,核小体阵列在体外具有液-液相分离(liquid⁃liquid phase separation,LLPS)的内在特性,被认为在体内引导染色质区域的结构变化。然而,对于形成的异质凝聚物在分子水平的结构研究,长期以来受到技术限制,从而阻碍了研究人员对核小体液-液相分离的深入理解。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张蒙等运用先进的冷冻电子断层扫描技术(Cryo⁃electron tomography,Cryo⁃ET)、结合单分子电子断层重构(individual⁃particle electron tomography,IPET)和基于深度学习的分割技术,确定了液-液相分离在不同阶段的凝聚物的分子组织结构。该研究揭示,核小体的液-液相分离过程涉及到两个主要步骤:首先,旋节分解形成不规则的凝聚物;然后,这些凝聚物经过一个不稳定的过渡阶段,转化为更紧凑的球状核,进一步通过聚集更多旋节材料或与其它球状凝聚物的融合,逐渐形成更大的球状聚集体。此外,连接组蛋白H1催化旋节向球状凝聚物转变的速率,比旋节分解速度快出十倍以上。因此,推测这种转变可能涉及到核小体疏水表面的暴露,进而改变了核小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发现为染色质从间期结构向中期结构转变提供了新的物理机制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小体 核小体阵列 液-液相分离 凝聚物 旋节分解 成核和生长 组蛋白H1 染色质 非平均的单分子结构测定 冷冻电子断层扫描 单分子结构重构法
下载PDF
金属-橡胶球铰扭转刚度试验研究
4
作者 谷元 马天 《特种橡胶制品》 CAS 2024年第1期50-55,共6页
针对金属-橡胶球铰扭转刚度试验,分析了2种金属-橡胶球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设计了球铰水平纯扭转、垂直压缩扭转、组合扭转、系统扭转和组对扭转5种试验方案,并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径向预载荷、扭转速度和扭转方式对球铰扭转刚度... 针对金属-橡胶球铰扭转刚度试验,分析了2种金属-橡胶球铰的结构与工作原理,设计了球铰水平纯扭转、垂直压缩扭转、组合扭转、系统扭转和组对扭转5种试验方案,并进行了分析对比;研究了不同径向预载荷、扭转速度和扭转方式对球铰扭转刚度的影响。结果表明,试验设计与实际工况一致;水平纯扭转和垂直压缩扭转2种试验方式均适用刚度试验;当增加径向预载荷或增大扭转速度时,球铰扭转刚度变大,单边加载扭转刚度大于正反加载扭转刚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橡胶球铰 扭转刚度 力学性能 试验研究
原文传递
基于扫描电子显微镜制样的不同干燥方法对棉花和水稻幼苗叶片制备的差异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徐寸发 丁林云 +4 位作者 周昊 汪佳蕾 杨晨晔 王宁 杨丹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8-364,共7页
选取棉花和水稻的幼苗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两种不同作物叶片经烘箱干燥法、自然干燥法、临界点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后的叶表面微观形态,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棉花和水稻叶片... 选取棉花和水稻的幼苗叶片为研究对象,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e,SEM)观察两种不同作物叶片经烘箱干燥法、自然干燥法、临界点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后的叶表面微观形态,比较不同干燥方法对棉花和水稻叶片表面微观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含水量为8346%棉花叶片经烘箱干燥法和自然干燥法处理后,叶片近轴面和远轴面均发生严重皱缩现象,采用临界点干燥法和真空冷冻干燥法处理后叶片形态特征较为自然,呈现出较真实的表面特征,尤其是临界点干燥法;含水量为7473%水稻叶片经四种不同干燥法处理后,其叶片表面形态差异较小,均能反映水稻叶片表面真实微观结构。因此,对含水量较高的棉花叶片优选临界点干燥法制备;对含水量相对低的水稻叶片可选简单、经济的自然干燥法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水稻 叶片 干燥法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莴笋感染番茄斑萎病毒(TSWV)--病毒粒子分布与亚细胞病变特征 被引量:1
6
作者 王田田 魏治镭 +6 位作者 熊智琦 吴阔 周凤 童金金 贾强强 朱若萌 张仲凯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3-61,共9页
莴笋是西藏昌都市露地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近年来斑萎病发生普遍,发病率达到了80%以上,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前期研究表明发病植株受到番茄斑萎病毒(TSWV)侵染。为明确该区域莴笋感染TSWV不同时期病毒粒体分布与亚细胞病变的特征,为... 莴笋是西藏昌都市露地栽培的主要蔬菜种类之一,近年来斑萎病发生普遍,发病率达到了80%以上,引起严重的经济损失,前期研究表明发病植株受到番茄斑萎病毒(TSWV)侵染。为明确该区域莴笋感染TSWV不同时期病毒粒体分布与亚细胞病变的特征,为病毒病的精准诊断与绿色防控提供依据,本研究采集了西藏昌都市卡若区莴笋不同发病时期的样品,应用TSWV-N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通过RT-PCR扩增克隆与测序分析,根据N基因序列推导N蛋白氨基酸序列比对,明确采集样品受到TSWV侵染。采集不同发病时期的样品进行负染色和超薄切片制样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发现早期感病叶片(症状为轻微褪绿)中病毒粒体相对含量较少,TSWV粒体分布于细胞质中,叶绿体噬锇颗粒明显增加,线粒体嵴膜部分降解,少部分细胞的液泡内有较多TSWV粒体聚集于细胞质内的囊泡中;中期感病叶片(褪绿或黄化斑)中,病毒粒体相对含量较高,较多TSWV粒体聚集于细胞质内质网池中,叶绿体膜系统降解,噬锇颗粒增加,线粒体增多;后期感病叶片(坏死斑)中,病毒粒体相对含量高,叶绿体、线粒体等细胞器降解,有大量TSWV病毒粒体聚集于残存的细胞质内囊泡中。TSWV粒体相对含量和亚细胞病变程度与植株症状严重度呈正相关,发病早期和后期TSWV粒体在细胞质内囊泡中的聚集为首次发现。上述结果为莴笋感染TSWV的早期诊断和确诊提供了新的依据,可为高原地区TSWV引起的莴笋病毒病的早期预防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莴笋 番茄斑萎病毒 病毒粒体分布 亚细胞病变
下载PDF
脑皮质突触结构透射电镜统计方法的探索
7
作者 杨洋 王贤哲 +6 位作者 张文静 毕研哲 杨波 李峥 毕爱玲 陈哲宇 李伯勤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75-79,共5页
利用透射电镜(TEM)对神经突触结构进行统计学分析,虽然在近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中已被一些学者使用,但由于脑组织TEM样品较小,突触结构涉及亚细胞统计学,所以如何设计统计源,以保证其具有代表性与客观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至今仍未建立成... 利用透射电镜(TEM)对神经突触结构进行统计学分析,虽然在近年来的神经科学研究中已被一些学者使用,但由于脑组织TEM样品较小,突触结构涉及亚细胞统计学,所以如何设计统计源,以保证其具有代表性与客观性是至关重要的问题,至今仍未建立成熟一致的标准。本文针对大鼠特定脑区,采用“三级定位法”,建立了一种突触结构的TEM统计分析方法,简单并具有客观性,被应用于多项神经生物学研究。该方法可为动物行为学、电生理学和神经分子生物学实验提供客观的亚细胞统计学佐证,可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组织 突触 透射电镜 统计分析
下载PDF
冷冻电镜含水切片技术观察胰岛β细胞的三维超微结构
8
作者 王培 冯凤萍 +2 位作者 董宜君 李霞 薛艳红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6-191,共6页
冷冻电镜含水切片技术(CEMOVIS)作为冷冻厚生物样品制备技术,对高压冷冻的样品直接进行冷冻切片,能够获得完全含水状态的生物样品的超微结构,更好地反映出细胞接近其生理条件的真实状态。本文应用冷冻含水切片技术结合冷冻电子断层扫描... 冷冻电镜含水切片技术(CEMOVIS)作为冷冻厚生物样品制备技术,对高压冷冻的样品直接进行冷冻切片,能够获得完全含水状态的生物样品的超微结构,更好地反映出细胞接近其生理条件的真实状态。本文应用冷冻含水切片技术结合冷冻电子断层扫描和三维重构技术观察到了小鼠胰岛β细胞内细胞器的高分辨超微结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压冷冻 冷冻含水切片 胰岛Β细胞 冷冻电子断层扫描 三维重构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基于电镜观察的三伪尖毛虫(Oxytricha trifallax)成包囊过程研究
9
作者 林子钠 孙佳佳 +1 位作者 范鑫鹏 倪兵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9-207,共9页
纤毛虫原生动物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可形成包囊,待环境转好时又脱包囊变为营养体。目前,对不同纤毛虫细胞去分化规律的比较研究仍不足。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腹毛亚纲三伪尖毛虫(Oxytricha trifallax)形成包囊过程进行了观察,结... 纤毛虫原生动物在环境恶劣的条件下可形成包囊,待环境转好时又脱包囊变为营养体。目前,对不同纤毛虫细胞去分化规律的比较研究仍不足。本文利用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对腹毛亚纲三伪尖毛虫(Oxytricha trifallax)形成包囊过程进行了观察,结果发现:纤毛器去分化起始于口纤毛器,波动膜先于口围带去分化,腹面体纤毛器则从缘棘毛开始去分化;背触毛在该过程中则发生再分化,裸毛基体长出纤毛杆;相比营养期,包囊期出现较多自噬泡且线粒体发生降解。比较不同腹毛亚纲纤毛虫成包囊过程中细胞分化特征发现,细胞是否发生扭转、背触毛是否再分化存在差异,这或能在一定程度上为腹毛类纤毛虫阶元间界定提供不同于经典分类特征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伪尖毛虫 成包囊 纤毛器 去分化 超微结构
下载PDF
冷冻电镜样品制备的生物安全评估
10
作者 李锶铎 莫若衡 +3 位作者 孙琳钧 黄宇轩 贾旭东 张勤奋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80-85,共6页
冷冻电镜是发现、鉴定病原微生物,解析病原微生物结构的有力工具。对冷冻电镜的实验过程中,样本是否会扩散到环境中导致污染,继而引发生物安全的问题,国内外目前都缺少相关实验探究。本研究利用当前广泛使用的直接投入式冷冻电镜样品制... 冷冻电镜是发现、鉴定病原微生物,解析病原微生物结构的有力工具。对冷冻电镜的实验过程中,样本是否会扩散到环境中导致污染,继而引发生物安全的问题,国内外目前都缺少相关实验探究。本研究利用当前广泛使用的直接投入式冷冻电镜样品制备设备,对病毒和细菌样品进行冷冻电镜样品制备,探究冷冻电镜制样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样品泄露以及造成的污染问题,进行生物安全评估。实验结果表明:被滤纸吸附的样品可透过滤纸进一步污染制样设备,使用封口膜可有效避免样品进一步污染;病毒性样品实验结果表明即使用封口膜也可由多种原因而扩大污染范围。这些结果为冷冻电镜样品制备生物安全评估提供了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冷冻电镜制样 大肠杆菌 杆状病毒
下载PDF
核糖体50S亚基⁃HflX复合物的冷冻电镜结构揭示了大肠杆菌对氯霉素的耐药新机制
11
作者 吴大木 戴余浩 +1 位作者 马成英 高宁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9-459,共11页
细菌HflX是一种保守的GTP酶,它与核糖体结合,参与应激条件下累积的停滞核糖体复合物的拆分。本研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大肠杆菌(E.coli)50S核糖体亚基与HflX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该结构揭示了HflX和核糖体RNA(rRNA)之间特异的相... 细菌HflX是一种保守的GTP酶,它与核糖体结合,参与应激条件下累积的停滞核糖体复合物的拆分。本研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大肠杆菌(E.coli)50S核糖体亚基与HflX复合物的高分辨率结构。该结构揭示了HflX和核糖体RNA(rRNA)之间特异的相互作用,特别是HflX的N端结构域的插入肽基转移酶中心(Peptidyl transferase center,PTC),并与PTC周围的残基间有直接的相互作用。HflX的N端结构域内的一段loop(N⁃loop)与靶向于50S亚基PTC的抗生素,如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HL)等的结合位点存在空间位阻。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化学的结果显示,删除hflX会导致细胞对氯霉素处理的高敏感性。本研究表明,HflX是一种细菌中普遍存在的应激响应因子,可以介导PTC靶向的抗生素的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flX 抗生素抵抗 冷冻电镜 核糖体
下载PDF
A型口蹄疫病毒与中和性抗体的复合物结构解析
12
作者 张泽林 武山权 +4 位作者 李凤娟 泽让扎西 卢曾军 李坤 雷东升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8,共10页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是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烈性病原,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产品的对外贸易。FMDV包含七个血清型,其中A型FMDV抗原结构变异最大,因此解析A型FMDV保守抗原结构对广谱疫苗分子设...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是感染猪、牛、羊等偶蹄动物的烈性病原,严重危害畜牧业的发展以及相关产品的对外贸易。FMDV包含七个血清型,其中A型FMDV抗原结构变异最大,因此解析A型FMDV保守抗原结构对广谱疫苗分子设计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据此,本文作者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解析了A型FMDV与中和性抗体P22C复合物的三维结构。发现P22C结合于A型FMDV颗粒的三重轴附近,接触面多数氨基酸位于衣壳蛋白VP2 B-C环,其次是E-F/H-I环以及VP3 B-B“结节”上不连续的少量氨基酸。其中,VP2的72、77与195位氨基酸通过氢键与抗体相互作用,可能是影响结合的关键位点。进一步的结合自由能分析支持该猜测,提示72位点是组成抗原表位的关键决定簇,而H77W和S195L突变则可进一步降低结合自由能从而提高与抗体的亲和力。结合自由能分析也说明了P22C具有较高的成熟度。研究结果揭示了A型FMDV的抗原结构信息,为FMDV疫苗分子设计提供了一个重要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蹄疫病毒 中和性抗体 冷冻电镜 结合自由能
下载PDF
木毒蛾成虫触角感器超微结构观察
13
作者 陈佳宁 孙媛媛 +4 位作者 任昊杰 孙悦 刘用垄 左城 王荣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45-449,共5页
运用扫描电镜对木毒蛾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及感器的分布和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木毒蛾雌虫触角线状,雄虫触角羽状。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相同,均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2种亚型)、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 运用扫描电镜对木毒蛾成虫触角的外部形态及感器的分布和显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木毒蛾雌虫触角线状,雄虫触角羽状。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相同,均有6种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2种亚型)、锥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刺形感器、耳形感器(2种亚型)和B9hm氏鬃毛。其中,毛形感器数量最多,耳形感器数量最少。毛形感器有直立和弯曲2种形态,其余5种感器均直立。刺形感器和B9hm氏鬃毛长度在雌、雄成虫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余4种感器长度在雌、雄成虫之间无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木毒蛾 触角 感器 扫描电镜
下载PDF
嗜热紫硫细菌RuBisCO的冷冻电镜结构研究
14
作者 常圣海 张兴 陈景华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3-20,共8页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RuBisCO)能够催化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CO_(2)的同化过程,完成生物圈中95%的碳固定。然而RuBisCO的催化效率极低,每个RuBisCO全酶每秒钟只能催化3~10... 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Ribulose-1,5-bisphosphate carboxylase/oxygenase, RuBisCO)能够催化光合作用暗反应过程中CO_(2)的同化过程,完成生物圈中95%的碳固定。然而RuBisCO的催化效率极低,每个RuBisCO全酶每秒钟只能催化3~10个CO_(2)分子的转化,高温环境下,高等植物中RuBisCO的催化活性会更低。全球暖化环境下,获取高温环境下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RuBisCO突变体,既能增加作物产量,又可固定更多CO_(2),减缓全球暖化速度。本研究利用冷冻电镜技术获取了嗜热紫硫细菌1.9?RuBisCO的精细三维结构,并分析其与其他物种RuBisCO结构上的异同,对设计高温环境下具有较高催化活性的RuBisCO突变体提供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UBISCO 嗜热紫硫细菌 冷冻电镜
下载PDF
小鼠精子形成过程中顶体发生的超微结构变化
15
作者 张姝 杨琳 冯雅琴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198,共7页
顶体是精子头部覆盖在细胞核前面的一个溶酶体相关细胞器,在精子细胞变态过程中逐步形成,精卵结合时发挥重要作用。顶体形态异常是男性不育常见的原因之一。关于顶体形成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缺少系统性观察报道。本研究以小鼠睾丸为研究... 顶体是精子头部覆盖在细胞核前面的一个溶酶体相关细胞器,在精子细胞变态过程中逐步形成,精卵结合时发挥重要作用。顶体形态异常是男性不育常见的原因之一。关于顶体形成过程的超微结构变化缺少系统性观察报道。本研究以小鼠睾丸为研究对象,在透射电镜下观察精子细胞顶体形成过程中的形态演变,为深入研究顶体发生的分子机制提供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顶体发生 超微结构 小鼠
下载PDF
扫描电镜在天然药物显微鉴定中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赵雪 陈越 +1 位作者 陈逸 王俊龙 《精细化工中间体》 CAS 2023年第1期16-21,48,共7页
扫描电镜具有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能直接观察样品表面结构等特点,在医学和生物的微结构研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为研究物体组织表面或断面提供了强有力支持。综述了近5年来扫描电镜在天然药物显微鉴定中的应用,包括植物药根茎... 扫描电镜具有放大倍数大、分辨率高、能直接观察样品表面结构等特点,在医学和生物的微结构研究领域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为研究物体组织表面或断面提供了强有力支持。综述了近5年来扫描电镜在天然药物显微鉴定中的应用,包括植物药根茎的断面形态,叶表皮的气孔结构、大小和密度,花粉粒纹饰及其形态特征、果实、种子和孢子等的结构特征;动物药的表面结构;矿物药的形貌特征等,以期为扫描电镜对天然药物的分类和鉴定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植物药 动物药 矿物药 鉴定分析
原文传递
冷冻电镜研究野生型DegP降解底物的构象变化
17
作者 秦逸澄 刘蕴辉 沈庆涛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0-38,共9页
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动态变化是结构生物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冷冻电镜的三维结构分类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大肠杆菌蛋白酶DegP为研究对象,利用冷冻电镜三维分类技术解析了低温和热休克温度下野生型DegP降解底... 研究生物大分子结构的动态变化是结构生物学未来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冷冻电镜的三维结构分类技术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了可能。本研究以大肠杆菌蛋白酶DegP为研究对象,利用冷冻电镜三维分类技术解析了低温和热休克温度下野生型DegP降解底物的不同构象,比较了不同温度下野生型DegP寡聚状态的变化,指出了相较于酶活丧失突变体,野生型DegP包裹底物后具有更高的结构柔性。该研究成果为热休克条件下DegP通过寡聚降解底物提供了直接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温冷冻电镜 DegP笼状结构 动态过程
下载PDF
生物样品的扫描电镜制样干燥方法 被引量:55
18
作者 肖媛 刘伟 +4 位作者 汪艳 左艳霞 胡锐 李婷婷 崔宗斌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45-53,172,共10页
为获得良好的生物样品干燥和扫描电镜观察效果,应根据生物样品的特点、观察要求和设备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通过查阅维普期刊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自2001年以来的122篇文献,重点比较了自然干燥法、烘干干燥法、临界点干燥法、叔... 为获得良好的生物样品干燥和扫描电镜观察效果,应根据生物样品的特点、观察要求和设备条件来选择合适的干燥方法。通过查阅维普期刊和中国知网等数据库中自2001年以来的122篇文献,重点比较了自然干燥法、烘干干燥法、临界点干燥法、叔丁醇真空干燥法和冷冻干燥法在扫描电镜生物样品制备过程中的应用、优缺点和效果,归纳总结了微生物、植物和动物样品干燥方法的一般性选择原则。微生物样品可选用较为简单的自然干燥法或烘干干燥法;植物样品多选择临界点干燥法或叔丁醇真空干燥法;而动物样品的首选干燥方法是临界点干燥法,但仍需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因此,按样品种类列出了可供参考的文献,以期为研究人员选择生物样品的扫描电镜制样方法提供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描电镜 生物样品 干燥方法
下载PDF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被引量:16
19
作者 李叶 黄华平 +3 位作者 林培群 卢雪莲 李勤奋 郑勇奇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7期262-265,269,共5页
阐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的原理和构造,分析了LSCM的优点和缺点,如获得清晰的图像,可光学切片、三维重建,实时多通道荧光,ZOOM放大,局部光操作,检测过程快、效果更灵敏、定位更准确。探讨了LSCM扫描方式及应用,如研究多种荧光... 阐述了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LSCM)的原理和构造,分析了LSCM的优点和缺点,如获得清晰的图像,可光学切片、三维重建,实时多通道荧光,ZOOM放大,局部光操作,检测过程快、效果更灵敏、定位更准确。探讨了LSCM扫描方式及应用,如研究多种荧光定位分析,需选择XY扫描;研究标本空间实际位置信息,样品三维图像信息,需选择XYZ扫描;用于研究活体标本随时间的变化,或在不同时间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观察标本的荧光变化研究,得选择XYT扫描。并针对目前管理该仪器设备上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建议,以期对高校实验室的开放共享提供有益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光学切片 三维重建 开放共享
下载PDF
华北驼绒藜胚胎发育过程及多糖变化的组织化学研究 被引量:11
20
作者 卢立娜 贺晓 +2 位作者 易津 何金军 李继文 《内蒙古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55-158,I0001,I0002,共6页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PA S法和铁矾苏木精染色,观察华北驼绒藜胚胎发育过程.结果显示胚胎发生的类型属于藜型;合子发育为直线型四细胞原胚和近似T型的四细胞原胚;胚乳发育为核型;在胚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球形原胚后期不进行子叶的分...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PA S法和铁矾苏木精染色,观察华北驼绒藜胚胎发育过程.结果显示胚胎发生的类型属于藜型;合子发育为直线型四细胞原胚和近似T型的四细胞原胚;胚乳发育为核型;在胚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现象,球形原胚后期不进行子叶的分化,胚体呈椭圆形生长.胚发育过程的营养来源于珠心组织积累的可溶性多糖、胚乳组织等;从胚发育过程中的营养供应分析,出现异常发育不是营养缺乏所导致的.胚后期的异常发育可能是驼绒藜种子败育的一个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北驼绒藜 胚胎发育 胚乳发育 多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