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99篇文章
< 1 2 4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教室光环境和教育压力对近视发展的影响和预测模型研究
1
作者 王阳 侯丹丹 林燕丹 《照明工程学报》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该研究通过对上海地区8所中学的实地光环境测试,以及282名学生的主观问卷调查,探究了教室光环境、中午户外活动时长、教育压力和用眼习惯等四个维度对近视、高度近视形成的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了半柱面照度对教室内学生阅读距离有... 该研究通过对上海地区8所中学的实地光环境测试,以及282名学生的主观问卷调查,探究了教室光环境、中午户外活动时长、教育压力和用眼习惯等四个维度对近视、高度近视形成的影响。相关性分析结果提示了半柱面照度对教室内学生阅读距离有显著影响,学校获得的政策资源倾斜与否对学生的近视及其屈光度变化有显著影响。为进一步量化上述因素对近视形成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神经网络和数学模型的方法建立了近视、高度近视发生以及近一年近视度数增长的预测模型,对近视和近视发展预测的正确率为68.1%和59.2%,该模型能够为近视发生及防治提供了可量化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教育压力 预测 半柱面照度 户外活动 教室照明
下载PDF
活性氧、NO和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在TNF-α预处理对缺血/再灌注心肌保护中的作用 被引量:14
2
作者 傅琛 夏强 +3 位作者 曹春梅 高琴 姚慧 金红峰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20-24,共5页
目的 :观察TNF α预处理对缺血 /再灌注心脏功能和酶学指标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心脏Lan gendorff灌流模型。 结果 :与单独缺血 /再灌注组相比 ,TNF α(10 4U/L)预处理明显减弱缺血 /再灌注对左室发展压、左室舒张末压、最大... 目的 :观察TNF α预处理对缺血 /再灌注心脏功能和酶学指标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心脏Lan gendorff灌流模型。 结果 :与单独缺血 /再灌注组相比 ,TNF α(10 4U/L)预处理明显减弱缺血 /再灌注对左室发展压、左室舒张末压、最大收缩 /舒张速率和左室发展压与心率乘积的抑制作用 (P <0 .0 5 ) ,并显著降低复灌后冠脉流出液中乳酸脱氢酶 (LDH)含量 ,增加线粒体中锰超氧化物歧化酶 (Mn SOD)活性 (P <0 .0 5 ) ;分别使用抗氧化剂 2 MPG(0 .3mmol/L)、一氧化氮合酶抑制剂L NAME(0 .5mmol/L)或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抑制剂 5 HD(10 0μmol/L)预处理 ,减弱了TNF α改善缺血 /再灌注后心功能、抑制心肌LDH释放和诱导Mn SOD活性增高的作用。结论 :TNF α预处理具有减轻心脏缺血 /再灌注损伤的作用 ,这一作用可能与其诱导Mn SOD活性增高有关 ,活性氧、一氧化氮和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参与介导TNF α的心肌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脏 TNF-Α 缺血/再灌注 MN-SOD 活性氧 一氧化氮 线粒体ATP敏感钾通道
下载PDF
单眼视网膜摘除后鸽左右前脑基因的差异表达 被引量:14
3
作者 许蕾 徐磊 +1 位作者 李学礼 王尧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55-157,共3页
利用消减抑制杂交 (SSH)技术分析左眼视网膜摘除后成鸽左右前脑基因差异表达情况 ,对 14个重组子经反Northern杂交去除假阳性 ,最终获得 4个阳性重组子 ,对阳性重组子进行克隆和测序 ,其中PFB/SSH 8片段长 2 2 6bp ,它的 138bp与人CaM... 利用消减抑制杂交 (SSH)技术分析左眼视网膜摘除后成鸽左右前脑基因差异表达情况 ,对 14个重组子经反Northern杂交去除假阳性 ,最终获得 4个阳性重组子 ,对阳性重组子进行克隆和测序 ,其中PFB/SSH 8片段长 2 2 6bp ,它的 138bp与人CaMⅠ基因外显子有 85 %的同源性 ;PFB/SSH 15片段长 2 5 2bp ,与nexinIalpha非表达序列有低的同源性 ;另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脑 消减抑制杂交 基因表达 反Northern杂交 视传导
下载PDF
生物视觉与计算机视觉的比较 被引量:7
4
作者 刘伟 袁修干 +2 位作者 杨春信 柳忠起 王睿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03-307,共5页
通过对生物视觉形态学方面的深入研究 ,探讨了生物视觉产生、发展的结构与机制 ,尤其是在视觉通路的解剖结构、感受野分层等级假设、视觉信息的并行处理性质及视觉皮层间的反馈和整合作用等方面。同时介绍了当前生物视觉方面的研究进展 ... 通过对生物视觉形态学方面的深入研究 ,探讨了生物视觉产生、发展的结构与机制 ,尤其是在视觉通路的解剖结构、感受野分层等级假设、视觉信息的并行处理性质及视觉皮层间的反馈和整合作用等方面。同时介绍了当前生物视觉方面的研究进展 ;另外 ,本文还对计算机视觉的研究及其与生物视觉的研究进行了对比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视觉 视觉通路 感受野 信息通道 计算机视觉
下载PDF
4种岩礁性鱼类视网膜感光细胞和最小分辨角的比较 被引量:11
5
作者 李超 王亮 +1 位作者 覃乐政 张秀梅 《水产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00-409,共10页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铠平鲉、花斑平鲉、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的性成熟个体视网膜光感受细胞和最小分辨角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视锥细胞的排列方式为4个双锥细胞围绕一个单锥细胞构成正方形或者菱形镶嵌... 运用组织学方法,对铠平鲉、花斑平鲉、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的性成熟个体视网膜光感受细胞和最小分辨角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视锥细胞的排列方式为4个双锥细胞围绕一个单锥细胞构成正方形或者菱形镶嵌结构,铠平鲉和花斑平鲉的双锥细胞排列成行,单锥细胞随机分布于4个双锥细胞之间;分析认为,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视锥排列方式更复杂,单锥细胞与双锥细胞的比值(SC/DC)更高,推测其具有更好的色觉。(2)铠平鲉和花斑平鲉视柱细胞与视锥细胞的比值(R/C)大于7∶1,而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的R/C小于3∶1;推测铠平鲉和花斑平鲉更适合在夜间活动,而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属白天活动的鱼类。(3)铠平鲉、花斑平鲉、大泷六线鱼和斑头六线鱼视锥细胞密度最高处分别位于视网膜的腹-颞(V-T)区、腹区(V)、腹-颞(V-T)区和背-颞区(D-T),与各自的生活习性和摄食行为相适应。(4)4种岩礁性鱼类的成熟个体中,铠平鲉的最小分辨角最大,其次为花斑平鲉和大泷六线鱼,斑头六线鱼的最小分辨角最小。分析认为,即使是同样栖息于礁区的鱼类,其视觉特征也存在差异,这或许可以为岩礁区选择性渔具的开发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铠平鲉 花斑平鲉 大泷六线鱼 斑头六线鱼 感光细胞 最小分辨角 渔具
下载PDF
受精鸡卵尿囊绒膜试验作为眼刺激试验替代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廖艳 王雪 +2 位作者 张立实 李冠民 张宝旭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79-283,共5页
目的 探讨受精鸡卵尿囊绒膜试验 (HET CAM)是否可作为体内眼刺激试验 (Draizetest)的一种替代方法。方法 用HET CAM的两种方法 ,即显微镜观察 (HET CAMscore)和台盼蓝染色法 (CAM TB)对 14种化学物的眼刺激性进行检测 ,并与Draizetes... 目的 探讨受精鸡卵尿囊绒膜试验 (HET CAM)是否可作为体内眼刺激试验 (Draizetest)的一种替代方法。方法 用HET CAM的两种方法 ,即显微镜观察 (HET CAMscore)和台盼蓝染色法 (CAM TB)对 14种化学物的眼刺激性进行检测 ,并与Draizetest两种评分标准 ,即最大平均值 (MAS)和 2 4h作用值 (S2 4 )结果进行相关性比较。结果 HET CAMscore与MAS和S2 4的相关系数分别是 0 84 7和 0 779,CAM TB与MAS和S2 4分别是 0 86 2和 0 831。结论 HET CAM可用于替代Draizete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刺激试验 替代方法 受精鸡卵尿囊绒膜试验 台盼蓝染色法
下载PDF
光刺激蛱蝶和菜粉蝶复眼引起的视神经节层电生理反应 被引量:6
7
作者 侯天德 何福元 程昉 《兰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45-47,共3页
运用不同强度的光照和色光分别刺激蛱蝶和菜粉蝶复眼,并使用微电极的方法记录了背侧视神经节层的电生理反应.结果显示,电生理反应的幅度与光强度呈现正相关.蛱蝶和菜粉蝶对蓝光和绿光刺激具较强的反应,而红光引起的反应较弱.蛱蝶对红光... 运用不同强度的光照和色光分别刺激蛱蝶和菜粉蝶复眼,并使用微电极的方法记录了背侧视神经节层的电生理反应.结果显示,电生理反应的幅度与光强度呈现正相关.蛱蝶和菜粉蝶对蓝光和绿光刺激具较强的反应,而红光引起的反应较弱.蛱蝶对红光具有良好的反应,且色光反应高于菜粉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蛱蝶 菜粉蝶 电生理反应 复眼 视神经节层 色光
下载PDF
不同色度纸张对荧光灯和白炽灯反射的光谱对比 被引量:10
8
作者 王智勇 袁秀妹 +4 位作者 马丹辉 李宏斌 李秀昌 贾维化 孙作庆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8期660-661,663,共3页
目的比较不同色度纸张对荧光灯、白炽灯与自然光等的反射光谱成分,为制订相关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深、浅色纸张2组,各采用不同色调纸张7种,测定其在白炽灯、荧光灯、白炽灯+荧光灯、自然光和(457±2)nm蓝光等光照条件下14种纸张... 目的比较不同色度纸张对荧光灯、白炽灯与自然光等的反射光谱成分,为制订相关卫生标准提供依据。方法深、浅色纸张2组,各采用不同色调纸张7种,测定其在白炽灯、荧光灯、白炽灯+荧光灯、自然光和(457±2)nm蓝光等光照条件下14种纸张的反射系数。结果自然光的反射系数高于白炽灯,深、浅色组平均分别高33.0%和36.3%;自然光的反射系数更高于荧光灯,深、浅色组平均分别高56.2%和41.3%。照射在以反射长波光为主的深橙色纸张(H=14)时,白炽灯的反射系数比荧光灯高88.4%。结论白炽灯和荧光灯之间光谱成分有明显差异,且两者都不能完全模拟自然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 反射 光谱分析 学生保健服务
下载PDF
不同波长光照对日本沼虾视觉的影响 被引量:15
9
作者 许燕 袁维佳 +1 位作者 赵云龙 胡慧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年第3期75-78,共4页
被剪去触角的日本沼虾经过暗适应12h后,在不同波长的红光(750nm),黄光(580nm),蓝光(400nm),绿光(560nm)下,其平均摄食量差异极显著。在红光和绿光光照区域内的平均摄食量为65.71%和61.15%,远大于蓝光和黄光光照区域内的41.86%和33.0... 被剪去触角的日本沼虾经过暗适应12h后,在不同波长的红光(750nm),黄光(580nm),蓝光(400nm),绿光(560nm)下,其平均摄食量差异极显著。在红光和绿光光照区域内的平均摄食量为65.71%和61.15%,远大于蓝光和黄光光照区域内的41.86%和33.08%。同样经过12h的暗适应后,在无饵料的情况下,日本沼虾的趋光行为为红光的频次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沼虾 不同波长的光照 摄食量 趋光行为
下载PDF
罗氏沼虾幼体复眼发育扫描电镜观察 被引量:8
10
作者 马勇杰 袁维佳 +3 位作者 李长虹 罗永婷 张慧绮 盛春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年第1期67-73,共7页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罗氏沼虾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氵蚤状幼体复眼形态发育 ,结果显示出从氵蚤 I到氵蚤 XI复眼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组成复眼的小眼由圆形、椭圆形的泡状突起发育成分布于不同部位的五边形、扁平六边形和四边形 .小... 用扫描电镜研究了罗氏沼虾 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 氵蚤状幼体复眼形态发育 ,结果显示出从氵蚤 I到氵蚤 XI复眼的形态发生了变化 .组成复眼的小眼由圆形、椭圆形的泡状突起发育成分布于不同部位的五边形、扁平六边形和四边形 .小眼的平均面积由氵蚤 I期的 94.4μm2增长为氵蚤 期的 52 7.1 μm2 .小眼的数量也随复眼的发育而逐步增多 ,由氵蚤 I期的 1 2 2个左右增加到氵蚤 的 2 89个左右 .复眼的表面积从氵蚤 的 0 .0 1 mm2 到氵蚤 的 0 .1 5mm2 .观察结果说明 :氵蚤状幼体复眼面积的增大主要是由于小眼面积的增大而引起的 .最早出现四边形小眼的部位是在复眼近体轴侧 ,到氵蚤 远体轴侧仍然还有六边形小眼 ,说明小眼的发育顺序是从近体轴侧到远体轴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状幼体 复眼 发育 扫描电镜观察 形态结构 甲壳动物
下载PDF
虹膜的计算机识别原理 被引量:20
11
作者 严民军 汪云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348-350,共3页
新出现的虹膜计算机识别技术利用人虹膜纹理的独特性 ,可以完成自动身份识别的任务 .在现有的各虹膜识别系统中 ,基于Gabor小波编码虹膜纹理的Daugman系统尤为突出 .虹膜识别原理可以分为编码原理和统计决策原理 .
关键词 小波分析 模式识别 虹膜纹理 虹膜代码
下载PDF
暗适应和光适应时三疣梭子蟹光感受器超微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4
12
作者 罗永婷 盛春 +1 位作者 钱忠英 张慧绮 《南京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82-85,共4页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暗适应和光适应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eulatus)光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出暗适应时,感杆束的直径大,微绒毛整齐,膜下潴泡囊的体积较小,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较多,色素颗粒位于细胞各处.在光适应时,感杆... 用透射电镜研究了暗适应和光适应的三疣梭子蟹(Portunustritubereulatus)光感受器的超微结构.结果显示出暗适应时,感杆束的直径大,微绒毛整齐,膜下潴泡囊的体积较小,线粒体、内质网等细胞器较多,色素颗粒位于细胞各处.在光适应时,感杆束的直径小,微绒毛凌乱,膜下潴泡囊的体积较大,板膜体、多囊体、溶酶体等细胞器较多,色素颗粒位于细胞远端接近细胞核层面;另外,微绒毛基部的胞饮泡数量、递质样颗粒以及其他细胞器的分布,暗适应和光适应的光感受器也有着较明显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疣梭子蟹 复眼 超微结构 暗适应.光适应
下载PDF
牛磺酸及微量营养素对大鼠视网膜NOS表达及cGMP含量影响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糜漫天 朱俊东 +3 位作者 韦娜 石元刚 黄国荣 郎海滨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4期343-346,共4页
目的 :探讨大鼠补充一定剂量牛磺酸及微量营养素后 ,能否通过影响视感受器或视中枢NO合成酶 (NOS)表达及第二信使 (cGMP)合成 ,影响视觉信号传导。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即对照组 (正常饲料组 )、实验 1组 (5倍需要量组 )和实... 目的 :探讨大鼠补充一定剂量牛磺酸及微量营养素后 ,能否通过影响视感受器或视中枢NO合成酶 (NOS)表达及第二信使 (cGMP)合成 ,影响视觉信号传导。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三组 ,即对照组 (正常饲料组 )、实验 1组 (5倍需要量组 )和实验 2组 (10倍需要量组 ) ,喂养 3周后 ,每组动物再随机分为光照组和暗适应组 (平均照度为3 0 3LX) ,以正常饲料喂养 72h ,大鼠活杀取样 ,以放射免疫方法分析cGMP含量 ,NDP组化染色检测NOS表达。结果 :在暗适应条件下 ,视网膜光感受体细胞NOS表达 ,视皮层、外侧膝状体、顶盖前区或海马cGMP含量增加 ,而在明适应状态下 ,NDP组化染色浅淡 ,牛磺酸及微量营养素的干预则能明显增强暗适应条件下NOS的着色反应 ,增加光照及暗适应条件下上述脑功能区cGMP含量。结论 :不同的光适应状态下 ,NOS、cGMP在视觉感受器及视中枢的分布、表达及含量是不同的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磺酸 微量营养素 视功能 视网模 NOS表达
下载PDF
A型肉毒杆菌毒素水凝胶去神经支配作用的定量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陈静嫦 麦光焕 +3 位作者 余新平 余焕云 吴河坪 江福钿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4-107,共4页
目的:探讨改变剂型后的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的生物活性是否存在,并对其去神经支配作用进行定量分析。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4组。A^D组随机一侧腓肠肌肌内注射BTXA水溶液0.1 ml(5U)、BTX-A水凝胶0.1 ml(12.5U)、0.1 ml(5U)及0.1 ml... 目的:探讨改变剂型后的A型肉毒杆菌毒素(BTXA)的生物活性是否存在,并对其去神经支配作用进行定量分析。方法:SD大鼠36只,随机分成4组。A^D组随机一侧腓肠肌肌内注射BTXA水溶液0.1 ml(5U)、BTX-A水凝胶0.1 ml(12.5U)、0.1 ml(5U)及0.1 ml(2U),对侧腓肠肌肌内注射0.1 ml相应溶剂。于用药前、用药后5d、2周、3周、1个月、2个月及3个月分别测定双侧腓肠肌复合动作电位(CMAP),并记录波幅。结果:不同时间段用药侧与对侧腓肠肌CMAP波幅的下降幅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用药后的用药侧与对侧腓肠肌CMAP波幅的下降幅度均明显高于用药前(P<0.01);各组间的用药侧与对侧CMAP波幅的下降幅度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组及B组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C组及D组(P<0.01),A组及B组比较则没有显著性差异,C组的下降幅度高于D组(P<0.01)。结论:水凝胶剂型的BTXA不仅保存了其去神经支配的生物活性,且表现明显的量效关系和时效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毒杆菌毒素 水凝胶 生物活性 去神经支配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下载PDF
目标拾取中人的运动特征研究(英文)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伟 袁修干 +2 位作者 王立刚 柳忠起 王睿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13-317,共5页
目的研究人体的目标拾取运动特征 ,解决人体的目标拾取运动的时间计算问题。方法通过对前人实验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设模型的正确性。结果针对人体的目标拾取运动特征的研究 ,提出截止目标尺度的概念 ,推导出人体的目标... 目的研究人体的目标拾取运动特征 ,解决人体的目标拾取运动的时间计算问题。方法通过对前人实验数据的可视化分析 ,验证了所提出的假设模型的正确性。结果针对人体的目标拾取运动特征的研究 ,提出截止目标尺度的概念 ,推导出人体的目标拾取运动的时间计算方程。结论实验数据表明 ,该计算方程对人的目标拾取运动能够给予较好的描述 ,能够准确有效地计算出人的目标拾取运动的时间 ,优于传统的计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目标拾取 截止目标尺度 难度指数 运动特性
下载PDF
汉字识别的眼动特性-字频效应及信道容量 被引量:9
16
作者 陈凌育 赵信珍 孙复川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91-97,共7页
用眼动测量方法,对字频为4×10-3至1.6×10-5范围内笔画数为4至14的常用汉字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汉字识别时间与笔画数无关,而是存在识别时间随字频减小而增大的字频效应,即当汉字字频每减小一个对数单... 用眼动测量方法,对字频为4×10-3至1.6×10-5范围内笔画数为4至14的常用汉字进行识别实验,结果表明,汉字识别时间与笔画数无关,而是存在识别时间随字频减小而增大的字频效应,即当汉字字频每减小一个对数单位其识别时间增加约0.079秒;识别眼动的注视次数(numberoffixations)也随字频减小而增多,注视时程(fixationduration)基本不变;采用"二决一"及"重复显示"汉字识别实验,证实字频效应反映了识别时间与该字在识别时的先验概率的关系,从而可由实验数据计算出识别的信道容量(ChannelCapacity)约为42bit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识别 汉字识别 眼动特性 字频效应
下载PDF
视觉系统皮层下细胞的方位和方向敏感性 被引量:11
17
作者 寿天德 周逸峰 《生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05-112,共8页
视觉方位、方向选择性曾被认为是高等哺乳动物视皮层细胞的特有功能。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视皮层下的外膝体神经元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都具一定程度的方位和方向敏感性,这些性质是遗传决定的,不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在外膝体内,... 视觉方位、方向选择性曾被认为是高等哺乳动物视皮层细胞的特有功能。近年来大量的实验结果表明,视皮层下的外膝体神经元和视网膜神经节细胞都具一定程度的方位和方向敏感性,这些性质是遗传决定的,不受后天环境的影响。在外膝体内,已为视皮层细胞高度的方位、方向选择性和功能柱的形成做出了初步的分类与编组,提供了前级安排。这种皮层下的方位、方向敏感性细胞在发育过程中传递和加工了环境视觉信息,促进了视皮层更强的方位、方向选择性机制和方位功能柱的形成。外膝体在视觉信息平行处理通道的形成上起着分类集聚的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觉 方位敏感性 方向敏感性 视觉皮层下细胞
下载PDF
棉铃虫[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蛾复眼视网膜电位研究 被引量:21
18
作者 魏国树 张青文 +1 位作者 周明牂 吴卫国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684-688,共5页
运用视网膜电位(Electroretinogram , ERG) 技术研究了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 成虫在暗适应过程中对单色光和复合光( 即白光) 刺激的光感受性变化, 并初... 运用视网膜电位(Electroretinogram , ERG) 技术研究了棉铃虫[ Helicoverpa armigera(Hübner)] 成虫在暗适应过程中对单色光和复合光( 即白光) 刺激的光感受性变化, 并初步分析了ERG 的波形成分组成及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 依ERG 振幅大小( 峰- 峰值) ,棉铃虫蛾的光谱敏感曲线在340 - 605nm 波谱内有三个大小不等的峰,其中第一峰位于绿- 黄光区的562nm ,第二峰位于蓝光区的483nm ,第三个峰在近紫外区的400nm ,显示其复眼至少具有三种感受器类型。(2) 一定光强度范围内, 一定日龄的棉铃虫蛾的ERG 值随单色光和白光刺激光强度的增强而增大, 至一定光强度时增加变缓,呈近似S 型曲线式样。表明该蛾复眼具有较强的光强度自调节和适应机制。(3) 棉铃虫蛾复眼的ERG 波形成分由4 个部分组成:开光反应、正相电位、持续负电位和闭光反应,波长、光强度及光刺激时程对其各成分有不同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铃虫 复眼 视网膜电位
下载PDF
肝细胞生长因子通过鞘氨醇激酶途径诱导内皮细胞迁移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易军 鲁茁壮 +2 位作者 段海峰 盖鲁粤 王立生 《中国应用生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30-234,共5页
目的:阐明鞘氨醇激酶(SPK)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携带野生型SPK(SPKWT)及负显性SPK(SPKD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用重组腺病毒感染ECV304细胞,检测感染效率及目的基因的... 目的:阐明鞘氨醇激酶(SPK)在肝细胞生长因子(HGF)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中的调节作用。方法:构建携带野生型SPK(SPKWT)及负显性SPK(SPKDN)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并包装获得重组腺病毒;用重组腺病毒感染ECV304细胞,检测感染效率及目的基因的表达;以32P标记产物S1P测定细胞内SPK酶活性;用扩散盒技术观察高表达SPKWT及SPKDN对HGF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的影响。结果:野生型SPK基因表达可明显增强细胞内SPK的活性,并促进HGF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而SPK负显性基因则显著抑制HGF诱导的内皮细胞迁移。结论:HGF通过SPK调控内皮细胞的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病毒 鞘氨醇激酶 肝细胞生长因子 内皮细胞 迁移
下载PDF
大曲率光学零件面形的空间载频外差干涉术检测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贱平 梁丽萍 +1 位作者 金世龙 刘光灿 《红外与激光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10-113,共4页
光学零件表面面形检测的结果直接影响光学零件的质量,介绍了一种在平面干涉仪上检测大曲率球面光学零件面形的方法,通过对干涉图进行预处理、FFT提取相位、解包裹,并采用Zernike多项式拟合,得到被检球面相对平面的面形函数,与指定的球... 光学零件表面面形检测的结果直接影响光学零件的质量,介绍了一种在平面干涉仪上检测大曲率球面光学零件面形的方法,通过对干涉图进行预处理、FFT提取相位、解包裹,并采用Zernike多项式拟合,得到被检球面相对平面的面形函数,与指定的球面相减后,再一次进行Zernike多项式拟合,得到了被检面相对于指定球面的面形函数,由此计算出被检球面的面形误差PV值、RMS值,N与△N,并模拟出了用球面干涉仪检测时的干涉条纹。该方法克服了接触检测的缺点,精度高,PV值的标准差σ优于λ/100,RMS值的标准差σ优于λ/700,而且可通过软件设定检测任意大曲率光学零件,为大曲率半径光学零件的检测提供了一种适用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曲率球面面形检测 空间载频外差干涉术 ZERNIKE多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4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