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923篇文章
< 1 2 24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种适用于实验教学的果蝇DNA提取新方法
1
作者 魏远 王宏刚 +1 位作者 朱玉山 李艳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3-125,共3页
南开大学遗传学实验课程组将科研中常用的动物组织DNA提取方法改造后用于实验教学,获得了1种适用于实验教学的果蝇DNA提取新方法。该方法由碱裂解、酸中和、离心3个步骤组成,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成本低、效果稳定等特点,获得的DNA无... 南开大学遗传学实验课程组将科研中常用的动物组织DNA提取方法改造后用于实验教学,获得了1种适用于实验教学的果蝇DNA提取新方法。该方法由碱裂解、酸中和、离心3个步骤组成,具有操作简单、时间短、成本低、效果稳定等特点,获得的DNA无论是浓度还是纯度均可满足后续PCR扩增的需要,符合实验教学的要求。该方法简化了果蝇DNA的提取流程,为与果蝇基因表达分析相关实验项目的改革奠定了基础,有助于提升实验教学效果,推动课程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蝇 DNA提取 碱裂解法 遗传学实验 实验教学
下载PDF
不同G-四链体之间的再组装
2
作者 毕昕萌 付文强 +1 位作者 张钠 王涛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31,共7页
主要通过液体核磁共振等技术发现,凝血酶适配体的突变序列TBA-M、人源端粒序列htel3在Na^(+)溶液中可各自折叠成G-四链体结构,而这两个预先已折叠完好的G-四链体之间还能够自发地通过DNA链置换作用再进一步重新组装成异分子间G-四链体... 主要通过液体核磁共振等技术发现,凝血酶适配体的突变序列TBA-M、人源端粒序列htel3在Na^(+)溶液中可各自折叠成G-四链体结构,而这两个预先已折叠完好的G-四链体之间还能够自发地通过DNA链置换作用再进一步重新组装成异分子间G-四链体复合物TBA-M/htel3。该复合物中,TBA-M与htel3之间相互结合的DNA链当量比为1∶1,并且TBA-M仅以其3′末端3个连续鸟嘌呤残基(G_(14)G_(15)G_(16))参与TBA-M/htel3复合物中G-四链体核心区的Hoogsteen氢键配对。首次通过实验证明已经预先形成结构的两个G-四链体之间还能够进一步发生基于Hoogsteen氢键配对的DNA链置换现象,并且对其相互作用的过程与分子机制进行探讨。拓展对不同核酸结构之间相互作用方式与识别机制的更深层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组装异分子间G-四链体 G-四链体之间的链置换 核磁共振 圆二色谱 DMS足迹实验
下载PDF
N^(4)-乙酰胞苷RNA检测技术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贺胤铭 孔素东 +2 位作者 林建国 谢敏浩 程靓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67-174,共8页
细胞中的mRNA和非编码RNA包含着大量的表观化学修饰.在这些修饰中,N^(4)-乙酰胞苷(ac^(4)C)是较为独特的一种,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tRNA,rRNA和mRNA中均有发现.研究表明,ac^(4)C RNA可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调节蛋白的翻译过程、... 细胞中的mRNA和非编码RNA包含着大量的表观化学修饰.在这些修饰中,N^(4)-乙酰胞苷(ac^(4)C)是较为独特的一种,在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tRNA,rRNA和mRNA中均有发现.研究表明,ac^(4)C RNA可能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包括调节蛋白的翻译过程、影响RNA的稳定性及改变RNA-蛋白相互作用等.但当前对其修饰路径的研究还不成熟,催化ac^(4)C RNA形成的乙酰转移酶目前仅有NAT10被鉴定出来.不仅如此,目前对ac^(4)C RNA进行检测和测序的技术手段还相当局限.本文综合评述了ac^(4)C RNA的分布以及在基因表达调控中的作用和机制,重点介绍了ac^(4)C RNA的检测技术,并对ac^(4)C RNA当前研究中的不足和机遇进行了总结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4-乙酰胞苷 RNA修饰 检测方法
下载PDF
靶向高通量测序鉴定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2
4
作者 陈华 陈品儒 +4 位作者 李艳阳 邓政先 许柳清 梁锋 胡锦兴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4期362-366,共5页
目的:探讨靶向高通量测序(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tNGS)技术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疗中心住院患者的428份标本进行研究,其中,痰标本312... 目的:探讨靶向高通量测序(targeted 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tNGS)技术在非结核分枝杆菌菌种鉴定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21年7月至2022年9月,在广州市胸科医院非结核分枝杆菌病诊疗中心住院患者的428份标本进行研究,其中,痰标本312份,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标本116份。对上述标本进行tNGS分枝杆菌鉴定(简称“tNGS法”)和微生物培养(BACTEC MGIT 960)+DNA微阵列芯片法(简称“培养法”)进行分枝杆菌菌种鉴定,并对2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tNGS法和培养法分别分离出结核分枝杆菌102份和56份,非结核分枝杆菌150份和182份。(2)tNGS法的分枝杆菌检出率为58.88%(252/428),与培养法阳性率55.61%(238/428)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36,P=0.333)。(3)以培养法为参照标准,tNGS法检测分枝杆菌的敏感度、特异度、假阴性率、假阳性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和Kappa值分别为80.65%(200/248)、92.22%(166/180)、22.43%(48/214)、6.54%(14/214)、93.46%(200/214)、77.57%(166/214)和0.710。结论:tNGS法与培养法一致性良好,具备很好的时效性、敏感度、特异度,利于早期制定临床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序列数据 分枝杆菌属 诊断 鉴别
下载PDF
基于位置信息的DNA序列特征提取
5
作者 陈煜元 周小安(指导) 《数字技术与应用》 2023年第1期6-9,共4页
DNA序列的分类是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如何提取DNA序列中的特征是影响分类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保留序列中碱基的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碱基距离和相关性的特征提取方法。以H1N1、H5N1、COVID-19等6种病毒作为研究对象... DNA序列的分类是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如何提取DNA序列中的特征是影响分类精度的重要因素。为了更好地保留序列中碱基的信息,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碱基距离和相关性的特征提取方法。以H1N1、H5N1、COVID-19等6种病毒作为研究对象,将DNA序列转化为特征向量,并用KNN算法对冠状和非冠状病毒进行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能提高分类的准确率。据估计地球上约有1000万~1亿种生物,如此庞大的数据使得生物分类面临着巨大挑战[1],因此DNA序列的分类成为了人们的研究热点,也是当前生物信息学的主要研究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信息学 DNA序列 生物分类 冠状病毒 KNN算法 特征提取 H1N1 H5N1
下载PDF
表征不同DNA高阶结构的单分子方法
6
作者 Yonglin Liu Tianyuan Bian +3 位作者 Yan Liu Zhimin Li Yufeng Pei Jie Song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5期276-291,I0008,共17页
DNA不仅是生命遗传信息的载体,而且是一种高度可编程和自组装的纳米材料。不同的DNA结构与其生物和化学功能有关。因此,了解各种DNA结构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生物学和纳米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批量分析忽略了溶液中DNA结构的异质性... DNA不仅是生命遗传信息的载体,而且是一种高度可编程和自组装的纳米材料。不同的DNA结构与其生物和化学功能有关。因此,了解各种DNA结构的物理和化学性质在生物学和纳米化学中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批量分析忽略了溶液中DNA结构的异质性。单分子方法是观察单个分子行为和探测自由能态高度非均质性的有力工具。在本文中,介绍了单分子方法,包括单分子检测和操作方法,并讨论了这些方法如何有助于测量单链/双链DNA(ss/dsDNA)、DNA高阶结构和DNA纳米结构的分子性质。本文为DNA纳米技术与单分子方法的结合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以了解DNA和其他生物物质和软物质的生物物理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结构 单分子 生物物质 分子性质 软物质 遗传信息 操作方法 批量分析
下载PDF
Parallel DNA G-Quadruplex Induced and Stabilized by Curaxin CBL0137
7
作者 孔敬伟 窦硕星 +2 位作者 李伟 李辉 王鹏业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SCIE EI CAS CSCD 2023年第7期99-103,共5页
G-quadruplex(G4)is one of the higher-order DNA structures in guanine-rich sequences which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cross the genome.Due to their presence in oncogenic promoters and telomeres,G4 DNA structures become th... G-quadruplex(G4)is one of the higher-order DNA structures in guanine-rich sequences which are widely distributed across the genome.Due to their presence in oncogenic promoters and telomeres,G4 DNA structures become the novel targets in anticancer drug designs.Curaxin CBL0137,as an important candidate anticancer drug,can effective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multiple cancers.Although there is evidence that anticancer activity of curaxin is associated with its ability to bind DNA and to change the DNA topology,its therapeutic target and the underlying anti-cancer mechanism are still unclear.Here we show,for the first time,that curaxin CBL0137 induces G4 folding from anti-parallel to parallel structures,by single-molecule fluorescence resonance energy transfer technique.More importantly,we find that curaxin CBL0137 promotes G4 folding as well as stabilizes the folded G4 structures with long loops,giving a novel insight into effects of curaxin CBL0137 on DNA structures.Our work provides new ideas for the therapeutic mechanism of curaxin CBL0137 and for designs of new G4-targeting anticancer drug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chnique. TOPOLOGY INSIGHT
原文传递
基于环境DNA技术的西沙礁区长棘海星种群丰度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闫智聪 邢家杰 +5 位作者 蔡文启 张开典 吴钟解 李元超 唐佳 周智 《海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6-83,共8页
长棘海星(Acanthaster planci)作为珊瑚的天敌之一,因其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灾难性破坏而备受关注。然而,长棘海星在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时空分布特征仍不清楚。本研究于2020年9月、2021年4月和2022年1月对西沙群岛礁区表层海水进行取... 长棘海星(Acanthaster planci)作为珊瑚的天敌之一,因其对珊瑚礁生态系统的灾难性破坏而备受关注。然而,长棘海星在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中的时空分布特征仍不清楚。本研究于2020年9月、2021年4月和2022年1月对西沙群岛礁区表层海水进行取样,借助环境DNA(environmental DNA)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析了表层海水中长棘海星线粒体细胞色素-c-氧化酶亚基I(COTS-mtCOI)基因片段浓度的时空变化,及其与海水温度、盐度、pH、叶绿素含量和营养盐含量等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发现,2020-2022年,西沙礁区COTS-mtCOI片段浓度的变化范围为0~4.13×10^(7)拷贝数/m^(3),且永乐环礁附近一直有较高的COTS-mtCOI片段浓度。对于华光礁、晋卿岛、羚羊礁、全富岛和赵述岛而言,2020年9月表层海水中COTS-mtCOI片段的平均浓度显著高于2021年4月和2022年1月(p<0.05)。此外,COTS-mtCOI片段浓度与表层海水的温度显著正相关(p<0.05)。研究结果表明,当前长棘海星群体广泛分布于我国西沙群岛海域,永乐环礁可能分布着较高密度的长棘海星群体,水温升高可能促进长棘海星的暴发。本研究有助于了解南海珊瑚礁生态系统中长棘海星的种群分布特征,同时也能够对长棘海星暴发的预警预报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珊瑚礁 长棘海星 环境DNA 海水温度
下载PDF
基于核酸外切酶Exo I的DNA折纸结构纯化方法
9
作者 雷云翔 梅治超 +1 位作者 程岚军 何雨晴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63-166,172,共5页
基于核酸外切酶(Exo I)选择性降解单链DNA的性质,为增加DNA折纸结构纯化方法的多样性,开发了一种快速除去剩余DNA单链、纯化DNA折纸结构的新方法。以三角形和矩形DNA折纸结构为研究对象,对缓冲液环境、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实... 基于核酸外切酶(Exo I)选择性降解单链DNA的性质,为增加DNA折纸结构纯化方法的多样性,开发了一种快速除去剩余DNA单链、纯化DNA折纸结构的新方法。以三角形和矩形DNA折纸结构为研究对象,对缓冲液环境、酶用量、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实验条件进行了优化,采用琼脂糖凝胶电泳方法与原子力显微技术对产物进行分析与表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以达到快速除去DNA单链、纯化DNA折纸结构的目的,Exo I酶处理不影响DNA折纸结构的完整性及后续的应用开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折纸术 核酸外切酶 纯化 自组装
原文传递
核糖核苷酸还原酶在自由基状态下的三维结构可以被观察到
10
《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 CAS 2023年第6期711-711,共1页
据Lebrette H 2023年10月6日[Science,2023,382(6666):109-113.]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产生DNA构成单元的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ibonucleotide reductase,... 据Lebrette H 2023年10月6日[Science,2023,382(6666):109-113.]报道,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和美国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等研究机构的研究人员揭示了产生DNA构成单元的核糖核苷酸还原酶(ribonucleotide reductase,RNR)的神秘面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斯德哥尔摩大学 三维结构 构成单元 自由基
原文传递
纪念DNA双螺旋结构模型发表70周年
11
作者 庚镇城 《科学》 CAS 2023年第4期58-61,共4页
今年4月25日是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沃森(J.Watson,1928—)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F.Crick,1916—2004)关于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论文70周年。论文标题是:“核酸的分子结构(Mo... 今年4月25日是英国《自然》(Nature)杂志发表美国分子生物学家沃森(J.Watson,1928—)和英国物理学家克里克(F.Crick,1916—2004)关于脱氧核糖核酸(deoxyribonucleic acid,DNA)双螺旋结构模型论文70周年。论文标题是:“核酸的分子结构(Molecular Structure of Nucleic Aci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螺旋结构模型 分子生物学家 英国物理学家 克里克 论文标题 脱氧核糖核酸
下载PDF
福尔马林保存的动物标本基因组DNA的提取方法 被引量:41
12
作者 徐来祥 张知彬 +3 位作者 宋铭晶 曹小平 王福生 张春光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264-269,共6页
从在福尔马林长期保存的动物物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一直是一个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从浸泡在福尔马林的大仓鼠肝脏和日本鳗鲡肌肉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新方法。取浸泡于福尔马林中的大仓鼠肝脏或日... 从在福尔马林长期保存的动物物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用于分子生物学研究一直是一个未得到彻底解决的难题。本文提出了一种从浸泡在福尔马林的大仓鼠肝脏和日本鳗鲡肌肉标本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新方法。取浸泡于福尔马林中的大仓鼠肝脏或日本鳗鲡肌肉适量 ,用PBS溶液冲洗 ,放在灭菌的吸水纸上将其揩干 ,于超净工作台内用无菌剪刀将材料剪成 5 0mg的小块 ,放入PBS液浸泡 12~ 2 4h ;然后转入 70 %的乙醇中处理 12~ 2 4h。依次换入下列梯度酒精中处理 :80 %乙醇 ,2h ,重复一次 ;90 %乙醇 ,2h ,重复一次 ;95 %乙醇 ,2h ,重复一次 ;10 0 %乙醇 ,1h ,重复一次。然后将材料放入 1/ 2倍的PBS液中浸泡 12h ,其间更换一次溶液。提取方法参考Sambroock等人 (1989) ,加蛋白酶K的量按标准量 (10 0 μg/mL) ,在 5 0~ 5 6℃温浴 3~ 6h处理过程中 ,不断轻摇混匀 ,视消化效果可以重复加入标准量的 1/ 2倍蛋白酶K进行消化 ,直至将材料完全消化为止 ;酚氯仿抽提最后一次的上清液移入透析袋中透析 ;沉淀DNA时 ,在 - 2 0℃下 2 0min效果为宜。该方法主要特点在于对标本进行预处理 ,在保证不使DNA进一步降解的前提下 ,首先去除标本中所含的福尔马林溶液的成分 ,然后利用改进的酚氯仿抽提法提取该类标本的基因组DNA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存 提取方法 福尔马林 动物标本 基因组DNA 大仓鼠 日本鳗鲡
下载PDF
云南普洱茶特征成分的功能与毒理学评价 被引量:81
13
作者 龚加顺 陈文品 +2 位作者 周红杰 董兆君 张以芳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01-210,共10页
研究了普洱茶特征成分茶褐素、茶多糖与蛋白质等的复合体对昆明种小白鼠的抗疲劳、降胆固醇以及毒理学效应。实验结果显示:普洱茶特征成分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小白鼠的抗疲劳作用和降低小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且优于普洱茶水提物。普洱茶... 研究了普洱茶特征成分茶褐素、茶多糖与蛋白质等的复合体对昆明种小白鼠的抗疲劳、降胆固醇以及毒理学效应。实验结果显示:普洱茶特征成分提取物能显著提高小白鼠的抗疲劳作用和降低小鼠血液中的胆固醇含量,且优于普洱茶水提物。普洱茶特征成分提取物经口LD50>10g/kg,属实际无毒级物质。Ames实验中加S9混合液和不加S9混合液的各剂量组回变菌落数与阴性对照差别无统计学意义,且无剂量反应关系。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别无统计学意义。普洱茶特征成分提取物在500~5000μg/ml浓度范围内未见诱发CHL细胞染色体畸变率增高。这说明,在实验条件下,普洱茶特征成分提取物属实际无毒级,也未见有致突变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洱茶 特征成分 抗疲劳 降胆固醇 急性毒性 致突变性
下载PDF
简单快速的DNA银染和胶保存方法 被引量:216
14
作者 许绍斌 陶玉芬 +1 位作者 杨昭庆 褚嘉祐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35-336,共2页
本文介绍了一套简单快速的DNA银染以及胶保存的方法 ,整个过程仅需 10~ 15分钟 ,而且背景浅 ,条带清楚 ,灵敏度高 ,稳定性好。胶保存采用双层玻璃纸夹心法 ,可长久地保存胶显色时的原貌。以常规PAG胶检测和HLA的SSCP分型为例 ,利用该... 本文介绍了一套简单快速的DNA银染以及胶保存的方法 ,整个过程仅需 10~ 15分钟 ,而且背景浅 ,条带清楚 ,灵敏度高 ,稳定性好。胶保存采用双层玻璃纸夹心法 ,可长久地保存胶显色时的原貌。以常规PAG胶检测和HLA的SSCP分型为例 ,利用该套方法进行了银染以及胶的保存 ,均得到了满意的结果。该方法具有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银染 胶保存方法 PAG SSCP DNA样品
下载PDF
茯茶辅助调节血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49
15
作者 肖文军 任国谱 +3 位作者 傅冬和 龚志华 萧力争 刘仲华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11-214,共4页
以0.085g/kg·bw、0.170g/kg·bw、0.510g/kg·bw低中高三种速溶茯茶的剂量饲喂Wistar大鼠30d,结果表明茯茶具有降低Wistar大鼠体重、TC、TG以及升高HDL-C的作用。以茶水比为1:1000浸提茯茶1h制成茯茶饮料,以1000ml/d剂量... 以0.085g/kg·bw、0.170g/kg·bw、0.510g/kg·bw低中高三种速溶茯茶的剂量饲喂Wistar大鼠30d,结果表明茯茶具有降低Wistar大鼠体重、TC、TG以及升高HDL-C的作用。以茶水比为1:1000浸提茯茶1h制成茯茶饮料,以1000ml/d剂量进行人体试饮34d,结果显示,受试者TG下降显著,HDL-C上升显著,TC下降极显著,LDL-C亦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受试者均无不良反应发生,血常规、血糖、肝肾功能均无异常变化。所制茯茶饮料在90d内稳定,各项指标符合国家卫生标准。由此得出,茯茶具有很好的辅助调节血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茶 调节血脂 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 高密度脂蛋白 低密度脂蛋白
下载PDF
云南古茶树(园)遗传多样性的ISSR分析 被引量:39
16
作者 季鹏章 张俊 +4 位作者 王平盛 黄兴奇 许玫 唐一春 梁名志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271-279,共9页
云南省保存有20多万亩古茶园,这些古茶树(阿萨姆变种Camellia sinensis vat.assamica)种质资源可能含有各种优良基因,对未来茶树良种选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十个有代表性的古茶园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 云南省保存有20多万亩古茶园,这些古茶树(阿萨姆变种Camellia sinensis vat.assamica)种质资源可能含有各种优良基因,对未来茶树良种选育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ISSR分子标记技术对云南省十个有代表性的古茶园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十个居群的多态位点百分率(P)为56.5%-90.9%;Nei’氏遗传距离(He)居群平均是0.281,阿萨姆变种水平内是0.461;Shannon多样性指数(HD)居群平均是0.418,阿萨姆变种水平内是0.653。而居群间遗传分化系数Gst=0.391,和Shannon多样性指数分析(36.0%)和AMOVA分析结果(39.7%)相一致,说明阿萨姆变种60.9%的遗传变异来自居群内的个体间,39.1%的遗传变异来自居群间。研究结果揭示阿萨姆变种居群遗传多样性高,居群间遗传变异存在中度的遗传分化,这可能是由于茶树种内高度异的特性和生境片段化所致。基于观察到的居群遗传信息,建议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的保护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Camellia SINENSIS vat.assamica) ISSR 遗传多样性 保护策略 古茶树
下载PDF
茶树EST-SSR的信息分析与标记建立 被引量:85
17
作者 金基强 崔海瑞 +4 位作者 陈文岳 卢美贞 姚艳玲 忻雅 龚晓春 《茶叶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17-23,共7页
在1589条茶树EST中,共发掘出了281个EST-SSR,分布于246条EST中,出现频率是17.68%,平均长度为33.06bp,平均分布频率是1/2.61kb。在茶树EST-SSR中,二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的重复类型,出现最多的重复基元类型是AG/CT重复。设计了19对SSR引物,... 在1589条茶树EST中,共发掘出了281个EST-SSR,分布于246条EST中,出现频率是17.68%,平均长度为33.06bp,平均分布频率是1/2.61kb。在茶树EST-SSR中,二核苷酸重复是主要的重复类型,出现最多的重复基元类型是AG/CT重复。设计了19对SSR引物,在对引物、dNTP、MgCl2的浓度及退火温度等参数进行测试后,建立了合适的PCR反应体系。以衍生绝大多数EST-SSR的龙井43DNA为模板,对引物进行了筛选,有16对引物显示扩增,可用率为84.2%;进一步在10个茶树品种中进行多态性测试,显现出多态性的引物占可扩增引物的62.5%。本文研究结果证明了根据茶树EST建立SSR标记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茶树 EST SSR信息 标记建立
下载PDF
不同保藏处理的昆虫标本DNA提取及其随机扩增多态DNA反应 被引量:62
18
作者 张迎春 刘波 +1 位作者 郑哲民 李力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693-695,共3页
实验利用CTAB法对柳二十斑叶甲Chrysomelavigintipunctata (Scopoli)、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Pollas、七星瓢虫Coc cinellaseptempunctataLinnaeus、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 (Rottemberg)、红蜻CrocothemisserviliaDrury、无齿稻蝗Ox... 实验利用CTAB法对柳二十斑叶甲Chrysomelavigintipunctata (Scopoli)、异色瓢虫HarmoniaaxyridisPollas、七星瓢虫Coc cinellaseptempunctataLinnaeus、小地老虎Agrotisypsilon (Rottemberg)、红蜻CrocothemisserviliaDrury、无齿稻蝗OxyaabentataWil lemse和中华稻蝗Oxyachinensis (Thunberg)等 7种昆虫进行了基因组DNA提取。从自然干燥标本、烘干标本及酒精浸泡标本获得的DNA均可用于RAPD PCR反应 ,且烘干标本、酒精浸泡标本提取效果优于自然干燥标本。这种提取方法简便易行 ,容易掌握 ,且耗资小于其它分子生物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保藏处理 昆虫标本 DNA提取 RAPD-PCR 分子系统学
下载PDF
陈旧皮张中DNA提取的新方法 被引量:38
19
作者 饶刚 李明 +3 位作者 牛屹东 王静 魏辅文 方盛国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3-57,共5页
对传统的馆藏陈旧皮张标本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 ,所提DNA分子量可达 1kb ,而且具有样品用量少 (约 0 0 1g)、消化时间短 (约 1 4h)和操作步骤简单等优点。利用所提DNA ,对小熊猫等珍稀动物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和控制区序列的部分片... 对传统的馆藏陈旧皮张标本DNA提取方法进行了改进 ,所提DNA分子量可达 1kb ,而且具有样品用量少 (约 0 0 1g)、消化时间短 (约 1 4h)和操作步骤简单等优点。利用所提DNA ,对小熊猫等珍稀动物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和控制区序列的部分片段进行了PCR扩增、序列测定和比较分析 ,证实所提DNA合格而无污染 ,完全可以用于珍稀动物保护遗传学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皮张标本 DNA 保护遗传学 提取方法 动物标本
下载PDF
用于PCR实验的毕赤酵母基因组DNA制备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76
20
作者 剧海 梁东春 +1 位作者 郭刚 张镜宇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70-272,共3页
目的 :比较4种用于PCR实验的毕赤酵母基因组DNA的制备方法 ,以寻求一种稳定、简便的DNA模板制备方法 ,用于毕赤酵母重组子的分析。方法 :分别用玻璃珠法、煮沸法、煮 -冻 -煮法以及直接法制备毕赤酵母基因组DNA模板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PC... 目的 :比较4种用于PCR实验的毕赤酵母基因组DNA的制备方法 ,以寻求一种稳定、简便的DNA模板制备方法 ,用于毕赤酵母重组子的分析。方法 :分别用玻璃珠法、煮沸法、煮 -冻 -煮法以及直接法制备毕赤酵母基因组DNA模板 ,在相同条件下进行PCR扩增并比较其差异。结果 :煮 -冻 -煮法与玻璃珠法制备的模板进行PCR均可取得理想的实验结果。以煮沸法制备模板作PCR时结果受所用模板浓度的影响很大 ,稳定性较差。直接法(即直接用未经处理的菌体作模板)的PCR结果随机性较大 ,实验结果最不理想。结论 :煮 -冻 -煮法所需时间少、费用低、操作简便而且结果稳定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毕赤酵母 基因组 DNA 制备方法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4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