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9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活体动物代谢过程的 ̄(31)PNMR研究─—方法与初步结果 被引量:10
1
作者 颜贤忠 李桦 +3 位作者 冯锐 杜泽涵 阮金秀 朱好勤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1994年第3期257-264,共8页
利用表面线圈探头测得了小鼠大脑,大腿肌肉和肝脏的体内 ̄(31)PNMR谱图。观察到PCr,ATP,PME,PDE,P_i等化合物的共振峰,并确定了各谱峰的化学位移。由大脑的P_i化学位移计算得到其细胞内pH值为7.1... 利用表面线圈探头测得了小鼠大脑,大腿肌肉和肝脏的体内 ̄(31)PNMR谱图。观察到PCr,ATP,PME,PDE,P_i等化合物的共振峰,并确定了各谱峰的化学位移。由大脑的P_i化学位移计算得到其细胞内pH值为7.15.用差谱方法解决了因定位不准而造成的肝脏谱图不纯。观察了小鼠大脑在缺氧状态下的代谢变化过程。当O_2浓度降至2%时,PCr开始下降,降到1%时,P_i明显升高。从空气变化到1%的O_2含量,致使小鼠死亡,小鼠大脑的pH值从7.16降到6.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MR 代谢 磷31 大脑缺氧 动物
下载PDF
一种测定生物组织在233~293K温区导热系数的方法 被引量:2
2
作者 张海峰 程曙霞 +3 位作者 何立群 张爱丽 郑瑛 高大勇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7-203,共7页
微珠状热敏电阻作为球形热源传热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适用于较宽温区生物组织导热系数测量的方法 ,同时为解决小尺度生物组织的测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对标准样品在 2 33~ 31 3K温度范围导热系数测量的最大误差为 5.1 % .在 2 33~ 2 93K... 微珠状热敏电阻作为球形热源传热模型的基础上 ,提出适用于较宽温区生物组织导热系数测量的方法 ,同时为解决小尺度生物组织的测量提供了有效途径 .对标准样品在 2 33~ 31 3K温度范围导热系数测量的最大误差为 5.1 % .在 2 33~ 2 93K温度范围内对家兔新鲜离体器官心脏、肝脏、肾脏和颈动脉血管的导热系数进行了实验测定 ,结果表明生物组织在低温下的导热系数与冰的相差很大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组织 导热系数 测量方法 233-293K温区 热敏电阻 生物热物性 测量原理
下载PDF
活体^(23)Na NMR及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
3
作者 田建广 夏照帆 叶朝辉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419-425,共7页
胞内Na+浓度和跨膜梯度的维系对于保持组织细胞的正常生理状态具有重要的作用 .本文详细介绍了生物组织细胞内Na+测定的2 3NaNMR方法 ,并讨论了2
关键词 NMR 生物医学 活体 胞内钠离子浓度
下载PDF
双量子滤波(DQF)核磁共振研究细胞内钠
4
作者 屠萍官 张日清 赵南明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期177-178,共2页
双量子滤波(DQF)核磁共振研究细胞内钠屠萍官,张日清,赵南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用核磁共振位移试剂实现了细胞内销的动态研究[1]。但由稀土元素组成的位移试剂是... 双量子滤波(DQF)核磁共振研究细胞内钠屠萍官,张日清,赵南明(清华大学生物科学与技术系生物膜与膜生物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084)用核磁共振位移试剂实现了细胞内销的动态研究[1]。但由稀土元素组成的位移试剂是否具有毒性至今仍有争议[2-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 双量子滤波 NMR 核磁共振 研究
下载PDF
^(15)N标记蛋白GAL4 (62)的2D NMR实验
5
作者 涂光忠 张日清 赵南明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72-276,280,共6页
利用自编的脉冲程序 ,采用预饱和和自旋锁定对水峰进行双重抑制的方法 ,得到了15N标记蛋白GAL4 ( 62 )的 2D1H 15NHSQC、HSQC NOESY、HSQC TOCSY谱 ,并对这几个谱在蛋白质1H谱的归属中所起的作用进行了讨论 .
关键词 N15标记蛋白 磁共振 生物物理学技术
下载PDF
硒(Na_2SeO_3)稳定红细胞膜骨架蛋白的自旋标记ESR研究
6
作者 孙继山 张莉 杨福愉 《波谱学杂志》 CAS CSCD 1992年第3期239-245,共7页
用自旋标记ESR方法研究了无机硒(Na_2SO_1)对红细胞膜的稳定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加硒组膜的自旋标记ESR波谱弱和强固定化信号比值(W/S)下降,柔性(F)系数上升,这表明硒对膜收缩蛋白有保护作用.使用Triton X—100对膜作温和处理后的ESR波... 用自旋标记ESR方法研究了无机硒(Na_2SO_1)对红细胞膜的稳定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加硒组膜的自旋标记ESR波谱弱和强固定化信号比值(W/S)下降,柔性(F)系数上升,这表明硒对膜收缩蛋白有保护作用.使用Triton X—100对膜作温和处理后的ESR波谱表明硒的作用位点是膜蛋白而非磷脂.使用SDS处理的标记膜的ESR波谱证明硒的保护作用并非由交联所致.因而,硒的作用是通过改变膜蛋白构象,促使收缩蛋白二聚体向四聚体或高聚体转变的方式稳定膜结构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架蛋白 红细胞膜 ENR
下载PDF
大鼠海马CA3区锌的分布及缺锌后亚细胞水平锌的变化
7
作者 李积胜 徐鹏霄 薛菁辉 《电子显微学报》 CAS CSCD 1998年第2期129-133,共5页
通过液体缺锌饲料灌胃的方式建立单纯缺锌模型,采用Timm′s组化法,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亚细胞水平锌的分布和反应颗粒数目的变化。结果见:(1).锌浓集分布于正常大鼠海马苔藓纤维终末的囊泡内,其中以CA3区放射层最多,... 通过液体缺锌饲料灌胃的方式建立单纯缺锌模型,采用Timm′s组化法,电镜下观察海马神经元亚细胞水平锌的分布和反应颗粒数目的变化。结果见:(1).锌浓集分布于正常大鼠海马苔藓纤维终末的囊泡内,其中以CA3区放射层最多,其次是分子层和锥体层,在突触间隙内也见有锌存在。(2).缺锌时,海马神经元亚细胞水平锌的分布模式与对照组无区别,但锌反应颗粒数目明显减少。本实验从一定程度证明了:(1).海马神经元的锌参与神经元的传递过程;(2).缺锌时,海马神经元苔藓纤维终末囊泡内的锌减少。这种变化可能是缺锌触发海马神经元发生一系列功能和结构变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锌 海马 突触 电镜 大鼠
下载PDF
^(31)P-NMR研究生物活组织 被引量:2
8
作者 沈行良 西川弘恭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261-265,共5页
NMR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是从70年代发展起来的。^(31)P-NMR法因其共振谱线简单明了,灵敏度高,能无损伤地监控生物活组织内的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含磷化合物浓度的动态变化,而成为在生理条件下测定组织内部动力学参量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 NMR在生物学中的应用是从70年代发展起来的。^(31)P-NMR法因其共振谱线简单明了,灵敏度高,能无损伤地监控生物活组织内的与能量代谢密切相关的含磷化合物浓度的动态变化,而成为在生理条件下测定组织内部动力学参量的重要方法。本文通过介绍离体灌流标本和在体组织器官的^(31)P-NMR的具体应用实例,集中反映了在这一领域研究的概况和新近的研究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1磷 核磁共振 活组织 生物
全文增补中
生物体^(31)P核磁共振的研究
9
作者 晏礼明 徐家 《生理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76-178,共3页
通过对^(31)P核磁共振((31)-P-nuclearmagneticresonance,^(31)P-NMR)的Invivo谱图介绍,总结了该方法用于定量计算ADP、AMP、游离[Mg^(2+)]、pH、自由能变化... 通过对^(31)P核磁共振((31)-P-nuclearmagneticresonance,^(31)P-NMR)的Invivo谱图介绍,总结了该方法用于定量计算ADP、AMP、游离[Mg^(2+)]、pH、自由能变化(△G)及定性研究多种含磷化合物的代谢过程,突出其无创性,显示了该技术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 生物体 ^31P核磁共振 方法技术
下载PDF
用电子自旋共振技术对大豆根瘤菌1132-2活性的研究
10
作者 韩行采 张锦珠 +1 位作者 邢如莲 呼俊改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4期378-381,共4页
用电子自旋共振(ESR)方法对液体培养的大豆根瘤菌1132—2的完整细胞在常温下进行了测量,并得到了g=2.0024的自由基信号.该信号的强度随菌的培养时间而改变,培养的菌处在对数生长期的信号最大.
关键词 电子自旋共振 大豆根瘤菌 活性
下载PDF
N6A型全自动旋转式血液流变测试仪性能评价
11
作者 郭淑静 郭美琦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CAS 1998年第4期32-33,共2页
关键词 血液流变测试仪 旋转式 性能
下载PDF
液泡膜H^+-ATPase质子泵活性的荧光测定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欢 祝雄伟 王延枝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2期184-187,共4页
使用荧光猝灭法测定植物液泡膜H+ATPase质子转运活性.比较了两种常用荧光染料吖啶橙和喹亚因在不同浓度的测定灵敏度.探讨了不同蛋白量和缓冲系统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得到了用5μmol/L吖啶橙,200~250μg蛋白... 使用荧光猝灭法测定植物液泡膜H+ATPase质子转运活性.比较了两种常用荧光染料吖啶橙和喹亚因在不同浓度的测定灵敏度.探讨了不同蛋白量和缓冲系统对测定结果的影响.得到了用5μmol/L吖啶橙,200~250μg蛋白质含量,HepesTris(pH70)为缓冲介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泡膜 H^+-ATPASE 泵活性 荧光猝灭法
下载PDF
动物实验中红外热成象方法的使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张栋 付卫星 王淑友 《红外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45-48,36,共5页
为探讨动物实验中红外热成象方法应用的可能性,对家兔的全身、某些器官和和部位、除去皮毛后的皮肤、以及针灸后家兔一些部位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红外热图象观察。观察结果显示:(1)自然状态下家兔全身温度由高至低的部位依次为:眼球... 为探讨动物实验中红外热成象方法应用的可能性,对家兔的全身、某些器官和和部位、除去皮毛后的皮肤、以及针灸后家兔一些部位的温度变化进行了红外热图象观察。观察结果显示:(1)自然状态下家兔全身温度由高至低的部位依次为:眼球、耳廓、鼻尖、四肢末端、头部和驱干。(2)眼球表面由边缘向中心温度逐渐变低;除去皮毛后家兔的皮肤温度分布均匀,热图象的显示较为理想。(3)针灸穴位后,背部、眼球表面和耳廓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升温反应,其中以艾灸肾俞穴后的背部和针刺耳尖穴后同侧的耳廓升温反应较强。观察结果说明,红外热成象方法能够用于动物温度分布的实验观察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图象 家兔 动物实验
下载PDF
环境诱变剂作用于健康人血红细胞膜动力学变化的ESR波谱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小洁 贾文英 +2 位作者 何润根 忻文娟 王英彦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13-19,共7页
用脂肪酸自旋标记物Ⅰ(12,3)和Ⅰ(1,14)标记完整的健康人血红细胞膜,测得其ESR波谱。膜浅层的序参数S大于深层,表明膜极性端的流动性小于疏水端。在氟化钠、重铬酸钾、丝裂霉素C和秋水仙素等四种环境诱变剂作用下,以上倾向没有变化;与... 用脂肪酸自旋标记物Ⅰ(12,3)和Ⅰ(1,14)标记完整的健康人血红细胞膜,测得其ESR波谱。膜浅层的序参数S大于深层,表明膜极性端的流动性小于疏水端。在氟化钠、重铬酸钾、丝裂霉素C和秋水仙素等四种环境诱变剂作用下,以上倾向没有变化;与血红细膜相互作用的时间动力学测量表明,四种诱变剂均引起膜S值增大,但在时间曲线中出现最大S值的时间,不论在浅层或深层则互不相同。本文从亚分子水平研讨四种不同作用类型诱变剂与膜磷脂分子的相互作用及其动力学性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诱变剂 人血 红细胞膜 ESR波谱
下载PDF
正弦调制光诱发脑电响应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作生 林琦 《生物物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92-97,共6页
本文介绍了我们研制的正弦调制光诱发脑电系统,该系统由多功能刺激控制器、换能器、脑电信号的采集放大、系统控制部份组成,具有智能化、微机化的特点.我们应用该系统进行了人脑在正弦调制光刺激下诱发电位响应特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进行... 本文介绍了我们研制的正弦调制光诱发脑电系统,该系统由多功能刺激控制器、换能器、脑电信号的采集放大、系统控制部份组成,具有智能化、微机化的特点.我们应用该系统进行了人脑在正弦调制光刺激下诱发电位响应特性的研究,实验结果进行了处理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弦调制光 脑诱发电位
下载PDF
消炎痛对猪胃H^+/K^+-ATP酶质子转运功能的抑制 被引量:1
16
作者 杜健 林治焕 李生广 《实验生物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61-70,共10页
作为猪胃H^+/K^+-ATPase的非竞争性抑制剂,消炎痛明显抑制H^+/K^+-ATPase泡囊的质子转运功能,造成质子泄漏。在0.15 mg/ml蛋白浓度下,4%的消炎痛结合于H^+/K^+-A- TPase泡囊上。它能渗入膜脂相并显著降低膜的流动性,并使H^+/K^+-ATPase... 作为猪胃H^+/K^+-ATPase的非竞争性抑制剂,消炎痛明显抑制H^+/K^+-ATPase泡囊的质子转运功能,造成质子泄漏。在0.15 mg/ml蛋白浓度下,4%的消炎痛结合于H^+/K^+-A- TPase泡囊上。它能渗入膜脂相并显著降低膜的流动性,并使H^+/K^+-ATPase内源荧光受到淬灭。从实验结果看来,消炎痛对猪胃H^+/K^+-ATPase质子转运功能的抑制来自对酶蛋白和膜结构影响两个方面,而非仅抑制酶蛋白本身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三磷酸酶 消炎痛
下载PDF
用普通电脑-打印机描绘电泳图谱的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黄亚军 颜宗东 《浙江农业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309-313,共5页
针对生物科学研究中电泳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专配的图谱扫描仪还远未普及,造成电泳图谱记录工作繁琐的现状,进行了用普通微机-打印机描绘电泳图谱的研究,以QuickBASIC为编程环境,主要采用8ASIC语言的作图语句和DO... 针对生物科学研究中电泳技术的广泛应用,而专配的图谱扫描仪还远未普及,造成电泳图谱记录工作繁琐的现状,进行了用普通微机-打印机描绘电泳图谱的研究,以QuickBASIC为编程环境,主要采用8ASIC语言的作图语句和DOS5.0以上版本中的GRAPHICS作图命令,编写了微机描绘电泳图谱的程序,并编译成在DOS系统下可直接执行的软件。此软件可在286.386或更高档的普通微机上运行,能在各种打印机上打印输出,该软件使用灵活简便,不仅可消除手描误差,而且打印出的电泳图谱整齐匀称美观,有效地提高图谱描绘的质量,为满足一般人员使用,特编有中文提示的程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图谱 谱带 计算机 打印机 程序 生物物理学
下载PDF
琼脂糖电内渗对电泳的影响
18
作者 郭尧君 李辛晖 方勇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3期268-272,共5页
用电内渗不同 ( 0、0 0 3、0 0 8、0 2 0mr)的琼脂糖制成凝胶或电极缓冲液凝胶条 ,观察对电泳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等电聚焦电泳必须使用无电内渗琼脂糖 .不同电内渗的琼脂糖制成的电极缓冲液凝胶条对SDS电泳无显著影响 ,但对常规聚... 用电内渗不同 ( 0、0 0 3、0 0 8、0 2 0mr)的琼脂糖制成凝胶或电极缓冲液凝胶条 ,观察对电泳行为的影响 .结果表明等电聚焦电泳必须使用无电内渗琼脂糖 .不同电内渗的琼脂糖制成的电极缓冲液凝胶条对SDS电泳无显著影响 ,但对常规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电内渗越高 ,越不利于电泳的进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泳 琼脂糖 电内渗 生物物理学技术
下载PDF
时域介电测量法与生物物质中水状态的分析
19
作者 鲁勇军 余珏 《国外医学(生物医学工程分册)》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5-151,共7页
介电谱指物质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随外部电场频率而变化的性质,反映宏观电场中物质的分子运动信息,生物物质中水分子决定着介电谱的高频松弛。用时域介电测量技术可以分析生物物质中水的状态。本文讨论同轴线时域介电测量方法及其对水状... 介电谱指物质的介电常数和电导率随外部电场频率而变化的性质,反映宏观电场中物质的分子运动信息,生物物质中水分子决定着介电谱的高频松弛。用时域介电测量技术可以分析生物物质中水的状态。本文讨论同轴线时域介电测量方法及其对水状态分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介电谱 介电测量法 水状态
下载PDF
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与光学显微镜之比较 被引量:34
20
作者 霍霞 吕建勋 +6 位作者 杨仁东 李振州 魏蔚霞 郑小红 涂伟娴 肖志贤 张凤玲 《激光生物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1期76-79,共4页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在活细胞的动态检测、光学切片和三维结构重建等方面较光学显微镜有质的飞跃。本文对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和光学显微镜进行了比较和讨论 ,并简单介绍多光子激光扫描显微镜。
关键词 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 光学显微镜 光学切片 三维结构重建 多光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