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7篇文章
< 1 2 5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人工智能辅助的太赫兹成像无标记检测识别方法研究
1
作者 王少娜 郭艳苗 +1 位作者 郭泽康 李响 《测试技术学报》 2024年第2期93-99,共7页
低强度激光治疗(Low-level Laser Therapy,LLLT)是一种可以提供局部治疗的新型无创光动力疗法。现有不同病症下光配方检测方法复杂而且对专业经验要求高,限制了LLLT的发展。为了检测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LLLT高效光配方... 低强度激光治疗(Low-level Laser Therapy,LLLT)是一种可以提供局部治疗的新型无创光动力疗法。现有不同病症下光配方检测方法复杂而且对专业经验要求高,限制了LLLT的发展。为了检测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LLLT高效光配方,提出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辅助的基于太赫兹(Terahertz,THz)成像的无标记识别方法。AI辅助的无标记THz成像可通过投票分类器自动识别。结果表明,AI辅助的THz成像自动识别方法对于不同光配方的LLLT其ALI的治疗效果识别率高达91.7%,可作为LLLT进一步开发和应用的新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强度激光治疗 太赫兹成像 人工智能 随机森林 支持向量机
下载PDF
权重依赖荧光寿命成像检测甘油-水混合物黏度
2
作者 罗腾 赵谊华 +2 位作者 陆原 严伟 屈军乐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221-1230,共10页
目的基于荧光寿命成像技术,提出一种黏度检测的新方法,并评估不同权重荧光寿命在区分甘油-水混合物黏度的能力,从而提供对黏度区分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方法采用电子学中的权重依赖原理,分别引入了振幅加权平均荧光寿命(τ_(m))和强度加... 目的基于荧光寿命成像技术,提出一种黏度检测的新方法,并评估不同权重荧光寿命在区分甘油-水混合物黏度的能力,从而提供对黏度区分的准确度和可靠性。方法采用电子学中的权重依赖原理,分别引入了振幅加权平均荧光寿命(τ_(m))和强度加权平均荧光寿命(τ_(i))。通过τ_(m)和τ_(i)检测甘油-水混合物黏度变化。振幅加权平均荧光寿命反映了荧光信号振幅与时间的关系,而强度加权平均荧光寿命则关注荧光信号强度的时变特性。结果τ_(m)和τ_(i)两种结果相互佐证,这不仅提高了对甘油-水混合物黏度变化的可靠性,同时也揭示了τ_(m)和τ_(i)在检测过程中的独特作用。尽管τ_(m)在捕捉荧光信号振幅变化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τ_(i)在考虑荧光信号强度的时变特性时表现出更高的黏度检测准确度。特别值得注意的是,由于τ_(i)更为敏感,微环境黏度检测可以直接利用τ_(i)进行分析。这为实时、高灵敏度的微流体黏度监测提供了更为便捷的途径。通过对τ_(m)和τ_(i)的综合利用,不仅能够更全面、准确地了解甘油-水混合物的黏度信息,而且可以根据具体需求选择更为适用的参数进行深入分析。结论振幅加权和强度加权的结合可以在不同条件下更为灵敏地识别黏度的微小变化。这种方法的创新之处在于其对多参数的同时关注,提高了对黏度变化的敏感性和可分辨性。因此,这种权重依赖的荧光寿命成像技术不仅为甘油-水混合物的黏度探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方法,同时也为微流体、流变学以及新型功能材料研究等领域提供了有力的分析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寿命 黏度 权重 甘油
原文传递
气溶胶微生物粒子本征荧光计数仪器设计
3
作者 贾纹纹 谭军 +3 位作者 张秦 党磊 徐溢 陈李 《传感器与微系统》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80-83,共4页
针对气溶胶微生物粒子实时监测的需求,对基于微生物粒子本征荧光和光散射检测方法和装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粒子光散射检测的基本原理,对微生物粒子荧光活性分子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微生物进行了荧光光谱的测试和分析,确定了405nm... 针对气溶胶微生物粒子实时监测的需求,对基于微生物粒子本征荧光和光散射检测方法和装置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粒子光散射检测的基本原理,对微生物粒子荧光活性分子以及金黄色葡萄球菌等6种微生物进行了荧光光谱的测试和分析,确定了405nm激发光和双路散射光的整体设计方案。通过对气路和检测腔结构的重要参数仿真,实现了其优化设计,最后,完成了检测装置的构建。初步测试结果表明:该装置实现了对粒子散射光和荧光的同步探测,可以对普通尘埃粒子和微生物粒子进行区分和计数,为进一步开展气溶胶微生物粒子浓度的实时监测仪器研发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光学 微生物粒子 实时监测 本征荧光 粒子计数
下载PDF
特种芯光纤光镊技术研究进展
4
作者 李红 朱应鑫 +3 位作者 周雅妮 王海波 董明利 祝连庆 《中国光学(中英文)》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293-1304,共12页
光纤光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尺寸小的特点,在生化分析、生命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特殊纤芯结构的光纤探针在近场倏逝波光阱力、纤芯光束耦合传输、微流控技术交叉协同应用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能实现细胞、亚细胞级微粒收集、输... 光纤光镊具有结构简单、操作灵活、尺寸小的特点,在生化分析、生命科学等领域有广泛应用。特殊纤芯结构的光纤探针在近场倏逝波光阱力、纤芯光束耦合传输、微流控技术交叉协同应用等方面具有天然优势,能实现细胞、亚细胞级微粒收集、输运等功能,可以显著提升微粒的三维捕获能力以及动态操纵水平。本文综述了不同纤芯结构光纤光镊的结构特点与应用技术研究进展,对特种芯光纤光镊系统中探针制备、激光光源、耦合方式等关键技术进行了梳理和对比,总结与展望了不同结构特种芯光纤在光纤光镊中的作用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镊 特种光纤 微粒操纵 微流控
下载PDF
光声成像技术在生物医学中的研究进展(特邀) 被引量:2
5
作者 申晓雯 武红鹏 董磊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3-91,共19页
随着光声光谱的不断发展,以光声效应为基础所兴起的非侵入式光声成像技术正逐步成为生物医学的研究热点。该技术除具有光学成像优点外,还拥有声学深度传播优势,能够突破光学衍射极限、散射极限,获得高成像分辨率。本文介绍了光声成像的... 随着光声光谱的不断发展,以光声效应为基础所兴起的非侵入式光声成像技术正逐步成为生物医学的研究热点。该技术除具有光学成像优点外,还拥有声学深度传播优势,能够突破光学衍射极限、散射极限,获得高成像分辨率。本文介绍了光声成像的原理机制,对目前三种典型光声成像技术:光声断层成像技术、光声显微镜技术和光声内窥镜技术分别进行了介绍,总结对比了这三种成像技术的优势,同时总结了近十几年随着光声技术的不断发展,为提高其成像分辨率的各类方法,最后展望了三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声光谱 生物医学 光声成像 结构成像
下载PDF
二硫化钼纳米材料在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 被引量:1
6
作者 房文汇 张昱 +2 位作者 翟英娇 李金华 徐铭泽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89-207,共19页
近年来纳米材料的不断引入,为生物传感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大大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其中,二硫化钼(MoS_(2))纳米材料由于比表面积大、带隙可调、电子迁移率高等独特性质,在生物传感器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MoS_(2)... 近年来纳米材料的不断引入,为生物传感技术提供了新的研究途径,大大提高了生物传感器的性能。其中,二硫化钼(MoS_(2))纳米材料由于比表面积大、带隙可调、电子迁移率高等独特性质,在生物传感器中被广泛应用。本文首先介绍了基于MoS_(2)纳米材料的电化学、场效应晶体管、表面增强拉曼散射、比色、双模式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研究进展及性能对比,重点分析了MoS_(2)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组分等对传感器灵敏度、检测范围、检测限、特异性等性能的影响,总结了MoS_(2)生物传感器的优势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为MoS_(2)生物传感器在生物检测领域的进一步应用以及未来研究方向提供了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硫化钼 生物传感器 生物分子检测
原文传递
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定量表征皮肤癌组织结构
7
作者 杨志刚 刘兵 +4 位作者 王金滢 顾振宇 吴刘颖 陆原 屈军乐 《深圳大学学报(理工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01-406,共6页
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为研究皮肤癌组织皮下结构变化与动态监测皮肤癌发生过程对皮肤结构的影响,采用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技术研究离体基底细胞癌皮肤组织,建立... 皮肤癌等疾病的发生严重危害身体健康,为研究皮肤癌组织皮下结构变化与动态监测皮肤癌发生过程对皮肤结构的影响,采用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spectral domain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SD-OCT)技术研究离体基底细胞癌皮肤组织,建立裸鼠背脊皮翼视窗(dorsal skin fold window chamber,DSFC)黑色素瘤模型.通过层析扫描对病变组织皮下结构进行图像重构,分别获得了皮肤样品一维扫描信号、二维层析图像和三维结构图像.对比分析发现,基底细胞癌皮肤外部形态无明显变化,内部组织存在无散射信号区域,二维层析图像中表现为椭圆形状黑色巢穴.黑色巢穴病灶区位于皮肤表皮下层区域,长度约155.972μm,宽度约150.192μm.同时,通过对DSFC黑色素瘤模型连续11 d的动态监测,发现伴随黑色素瘤细胞的分裂增殖,皮肤表面出现肿瘤状隆起,皮下毛细血管逐渐清晰.在二维OCT图像中,光学系统光束穿透能力受到限制,在肿瘤种植后不同时间节点位置的层析成像深度呈现衰减区域,而且皮肤层OCT信号增强,可能因为黑色素瘤的生长并不断向上侵袭所致.实验结果表明,离体基底细胞癌皮肤组织内部形态发生显著变化,出现无OCT信号黑色病灶区域;裸鼠在体黑色素瘤的动态发展对皮肤组织产生影响,不同的时间节点,皮肤层具有不同的OCT影像表现.该研究为基底细胞癌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图像和数据依据,同时动态监测黑色素瘤过程也对皮肤癌病变过程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学 激光生物学 谱域光学相干层析成像 基底细胞癌 黑色素瘤 皮肤组织结构 背脊皮翼视窗 皮肤组织动态观察
下载PDF
利用单光纤光镊实现不同折射率的微粒分选
8
作者 钟慧 高丙坤 +2 位作者 党雨婷 赵忖 姜春雷 《光学精密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15-1123,共9页
为解决在进行不同折射率的微粒分类时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熔融法拉伸的抛物线型光纤探针,所得到的出射光场对于浸没在水溶液中的不同折射率的微粒具有不同的操作能力,可以达到微粒分类的目的。我们将波长为980 nm的激光通入... 为解决在进行不同折射率的微粒分类时遇到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采用熔融法拉伸的抛物线型光纤探针,所得到的出射光场对于浸没在水溶液中的不同折射率的微粒具有不同的操作能力,可以达到微粒分类的目的。我们将波长为980 nm的激光通入光纤探针中,操控光纤在液体中实现对二氧化硅(SiO_(2))、聚苯乙烯(PS)和酵母菌细胞三种不同折射率的微粒及细胞的捕获和传输,进而实现不同微粒的分类。基本上实现了对三种微粒在1~10μm范围内的操控和分类。通过仿真验证了这种抛物线型光纤探针对三种微粒具有不同捕获能力,所得到的理论和实验结果保持一致。使用该方法对微粒进行分类,可以简化实验装置,并且在无标签混合光纤传感器的开发和传染病检测或细胞分类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纤光镊 折射率 细胞筛选 微粒分类
下载PDF
基于微流控技术的单细胞电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9
作者 郑磊 黄明宇 张华丽 《机械设计与制造》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16-118,123,共4页
将微流控技术与库尔特计数器相结合,基于细胞电学特性对细胞进行无标记检测。该检测技术在细胞定量分析及分选中具有很大的优势。这里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成熟红细胞在直流和交流电源下的电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细胞大小在电... 将微流控技术与库尔特计数器相结合,基于细胞电学特性对细胞进行无标记检测。该检测技术在细胞定量分析及分选中具有很大的优势。这里采用数值仿真的方法研究了成熟红细胞在直流和交流电源下的电学特性,仿真结果表明,不同细胞大小在电极检测区域引起的电信号变化,显示出不同的电学特性。为验证仿真结果,基于微流控技术对浓度为10^(5)个/ml的聚苯乙烯微球,在3V直流电源下所引起的电流变化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可以较好的反应细胞在电极检测区域内的电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流控技术 库尔特计数器 单细胞模型 电学特性 数值仿真
下载PDF
Au NPs/UCNPs复合纳米体系用于荧光成像引导下的肿瘤光热治疗的研究进展
10
作者 海热古·吐逊 黄高飞 +3 位作者 张弛 赵慧宇 樊慧敏 努尔尼沙·阿力甫 《激光生物学报》 CAS 2023年第4期297-303,320,共8页
近红外(NIR)光诱导的光热治疗(PTT)因其无创、非侵入、毒副作用低、可精准靶向治疗等特性,已成为肿瘤精准治疗的新型手段。凭借其独特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特性及其高效的光热转换效率、生物毒性与良好的光稳定性,金纳米颗粒(Au NPs... 近红外(NIR)光诱导的光热治疗(PTT)因其无创、非侵入、毒副作用低、可精准靶向治疗等特性,已成为肿瘤精准治疗的新型手段。凭借其独特的表面等离激元共振(SPR)特性及其高效的光热转换效率、生物毒性与良好的光稳定性,金纳米颗粒(Au NPs)已成为理想的光热治疗剂。而高质量成像技术是实现有效光热治疗的可靠有力的工具,尤其是多模态成像技术,比起单一成像方式具有更卓越的性能,为更全面、更精准的肿瘤成像提供了可能,显著提高了非侵入性医学治疗的潜力。NIR光激发的稀土上转换纳米颗粒(UCNPs),因其丰富的4f电子结构展现出磁性、荧光、X射线衰减和放射等多功能特性,使其作为造影剂在多模态成像领域展现了重要的应用前景。因此,构建NIR光诱导的Au NPs/UCNPs复合纳米体系,可用于多模态成像引导下的光热治疗,有望成为癌症诊疗的一种新策略。本文简单介绍了Au NPs、UCNPs的光学特性,重点综述了NIR光诱导的UCNPs-Au NPs(纳米壳、纳米棒、纳米团簇)复合纳米体系在癌症光热治疗领域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其实现诊疗一体化的未来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红外 光热治疗 荧光成像 上转换纳米颗粒 金纳米颗粒
下载PDF
消癌平诱导人肺腺癌(ASTC-a-1)细胞内caspase-3活化的荧光光谱分析 被引量:12
11
作者 陈同生 王小平 +3 位作者 王治平 王龙祥 王会营 邢达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327-1331,共5页
采用CCK-8技术检测发现传统中药消癌平(XAP)对人肺腺癌(ASTC-a-1)细胞的增殖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利用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成像、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及其受体光漂白技术证实了基于FRET技术构建的SCAT3质粒在ASTC-a-1细胞中的稳... 采用CCK-8技术检测发现传统中药消癌平(XAP)对人肺腺癌(ASTC-a-1)细胞的增殖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利用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成像、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及其受体光漂白技术证实了基于FRET技术构建的SCAT3质粒在ASTC-a-1细胞中的稳定表达。将消癌平加入细胞培养液中培育细胞,并在不同的时间检测活细胞内SCAT3的荧光发射光谱,从而监测细胞中caspase-3的活化状态。实验结果表明:(1)消癌平可以有效抑制人肺腺癌(ASTC-a-1)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细胞的死亡,消癌平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2)消癌平处理细胞72 h后,细胞内大量的SCAT3被切割,表明细胞内caspase-3的活化水平明显升高。(3)将含消癌平的细胞培养液与细胞共同培养24 h,然后采用没有消癌平的细胞培养液培养细胞48和72 h后,细胞内SCAT3的光谱没有明显改变,表明消癌平作用细胞24 h内没有显著激活细胞内的caspase-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癌平 荧光光谱 caspae-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镜
下载PDF
鳞癌及其癌旁组织的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分析 被引量:12
12
作者 佟倜 叶松 +4 位作者 安利民 杨秀兰 孙迎春 金新 王锡录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813-815,共3页
目的 :探索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在检测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的特征峰差异 ,提供分子光谱水平检测组织样本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方法 :从临床手术获取的冰冻切片样品 ,采用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 ,在 Ar+激光照射下检测癌组织及其癌旁... 目的 :探索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在检测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的特征峰差异 ,提供分子光谱水平检测组织样本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方法 :从临床手术获取的冰冻切片样品 ,采用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仪 ,在 Ar+激光照射下检测癌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的光谱。结果 :癌旁正常组织和癌组织的共聚焦激光拉曼光谱差异有显著性 ,肺癌、食管癌、喉癌组织的激光拉曼光谱均具有特征峰 ,并且具有一致的特征峰峰位 ,但喉癌还有 2个特征峰峰位 ,而其癌旁正常组织均无特征峰。结论 :癌组织与其癌旁正常组织的激光拉曼光谱具有明显差异 ,说明二者分子组成和结构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谱分析 拉曼 鳞状细胞 特征峰
下载PDF
Caspase-3参与调控蟾酥诱导人肺腺癌(ASTC-a-1)细胞的凋亡 被引量:11
13
作者 陈同生 王小平 +2 位作者 孙磊 王会营 王龙祥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85-90,共6页
采用基因质粒转染技术、荧光发射谱检测分析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受体光漂白技术,首次在活细胞中实时检测中药蟾酥(Chan-Su,CS或bufonis venenum)诱导人肺腺癌(ASTC-a-1)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活化特性.采用CCK-8(Cell Counei... 采用基因质粒转染技术、荧光发射谱检测分析以及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受体光漂白技术,首次在活细胞中实时检测中药蟾酥(Chan-Su,CS或bufonis venenum)诱导人肺腺癌(ASTC-a-1)细胞凋亡过程中caspase-3的活化特性.采用CCK-8(Cell Couneing Kit-8)技术检测发现,蟾酥对细胞的活性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蟾酥处理稳定表达FRET质粒SCAT3的人肺腺癌细胞后,在不同的时间检测活细胞中SCAT3的荧光光谱;利用共聚焦扫描荧光显微成像技术检测蟾酥处理后细胞的形态,从而进一步证实蟾酥诱导细胞凋亡.实验结果表明:a.蟾酥可以有效抑制人肺腺癌(ASTC-a-1)细胞的增殖活性并诱导细胞的死亡.蟾酥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剂量依赖性;b.蟾酥处理细胞6h后能检测到明显的细胞凋亡小体,连续作用24h后细胞全部皱褶,并有部分细胞破碎;c.蟾酥作用细胞2h就能明显切割细胞内的SCAT3,细胞内SCAT3的切割程度随着蟾酥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加,24h内细胞内的SCAT3完全被切割.受体光漂白实验也证实了该结论,表明caspase-3参与调控了蟾酥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蟾酥 荧光光谱 caspae-3 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 激光共聚焦荧光显微成像
下载PDF
PSⅡ的荧光光谱特性 被引量:8
14
作者 贺俊芳 王水才 +5 位作者 张舒 贺锋涛 任兆玉 陈耀东 单际修 匡廷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3期257-261,共5页
采用激励光源为 82 MHz、51 4.5nm的皮秒荧光光谱装置对 PS 颗粒、内周天线 CP43、CP47三种样品进行研究 ,通过探测三种样品的荧光总光谱强度随激光功率的变化 ,测得 PS 颗粒样品在激光功率为 1 2 0 m W时 ,荧光强度趋于饱和 ;CP43在激... 采用激励光源为 82 MHz、51 4.5nm的皮秒荧光光谱装置对 PS 颗粒、内周天线 CP43、CP47三种样品进行研究 ,通过探测三种样品的荧光总光谱强度随激光功率的变化 ,测得 PS 颗粒样品在激光功率为 1 2 0 m W时 ,荧光强度趋于饱和 ;CP43在激光功率为 73m W时 ,荧光趋于饱和 ,但当激光功率为 82 m W时 ,荧光强度有下降趋势 ;而在激光功率为 2 0~ 96m W的范围内 ,CP47的荧光强度与激光功率几乎是线性关系 .依据它们的荧光量子产额与激光功率的关系 ,认为 CP47中存在较强的激子效应 .几种样品的荧光光谱范围分别为 70 0~780 nm(PS 颗粒 ) ;640~ 780 nm(CP43) ;630~ 775nm(CP47) .CP43和 CP47的最大荧光峰分别为 680 nm和 690 nm,荧光寿命分别为 3.543ns和 3.2 2 2 ns.在 51 4.5nm激光激发下 ,CP43和 CP47中最先受激发的是 β- Car分子 ,发射荧光的是 Chla分子 ,理论计算认为在CP43和 CP47中 Chla分子发射荧光的效率分别为 38.3%和 40 .6%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SⅡ CP43 CP47 能量传递 荧光 激子效应 光系统Ⅱ 光合作用
下载PDF
上转换发光免疫试纸条扫描检测系统研究 被引量:14
15
作者 卢健 周蕾 +4 位作者 赵永凯 黄立华 刘蕾 杨瑞馥 黄惠杰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55-560,共6页
研制了一种以上转换发光材料作为标记物的扫描检测系统,有别于传统的测量方法,可做出定量和多重分析·扫描检测系统以扫描方式逐点测量经生物反应而结合上去的UCP颗粒的含量,记录整个免疫试纸条的信息,计算出被测样品中特定生物分... 研制了一种以上转换发光材料作为标记物的扫描检测系统,有别于传统的测量方法,可做出定量和多重分析·扫描检测系统以扫描方式逐点测量经生物反应而结合上去的UCP颗粒的含量,记录整个免疫试纸条的信息,计算出被测样品中特定生物分子的浓度·实验结果表明,该系统对兔抗鼠疫免疫球蛋白(IgG)标准样品的检测灵敏度达到百ng/mL量级,且具有变异系数小于6%的重复性,符合生物免疫测定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学计量 扫描检测 上转换发光技术 上转换发光材料
下载PDF
激光辐照生物组织的热效应量子分析 被引量:11
16
作者 孙存英 赵道木 +1 位作者 周凌云 王绍民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1期15-17,共3页
在量子统计理论基础上导出了温升与吸收系数及辐照功率的关系式 ,并根据固体理论给出了吸收系数表达式 。
关键词 热效应 量子统计 吸收系数 辐照功率 非线性递增 激光生物 量子分析 生物组织
下载PDF
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研究血细胞衰变规律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荣青 刘莹 +1 位作者 葛立新 高淑梅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98-401,共4页
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全血溶液在不同衰变时间的荧光光谱变化规律·经小白鼠眼眶取血后配成不同浓度的全血溶液,每隔三小时检测一次其荧光光谱,得到了全血溶液在整个衰变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存放... 用激光诱导荧光光谱法研究了全血溶液在不同衰变时间的荧光光谱变化规律·经小白鼠眼眶取血后配成不同浓度的全血溶液,每隔三小时检测一次其荧光光谱,得到了全血溶液在整个衰变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荧光光谱·研究结果表明:存放在室温空气中的血液会随存放时间的延长,其628nm处的荧光峰产生红移,同时荧光峰强度也随之减弱·提出血液荧光光谱峰值红移是由于血细胞在老化过程中红细胞膜不同程度受损引起的.红细胞受损导致溶血,其中的血红蛋白大分子之间将发生共振能量转移,引起自吸收,从而使荧光光谱强度降低·其研究结果将会对研究血液细胞的衰变机理,理解机体细胞的衰变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血细胞 衰变时间 激光
下载PDF
四种光阱刚度测量法的实验研究与比较 被引量:9
18
作者 龚錾 陈洪涛 +2 位作者 李银妹 楼立人 邱俊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01-607,共7页
通过对光阱刚度的测量原理、方法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对多种光镊刚度标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精度和适用范围,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其中,流体力学法简单易行,但是误差较大;外加周期驱动力法精度较高,不需要测量绝对位移,... 通过对光阱刚度的测量原理、方法及其特点进行分析,对多种光镊刚度标定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了不同方法的精度和适用范围,总结了各种方法的优缺点.其中,流体力学法简单易行,但是误差较大;外加周期驱动力法精度较高,不需要测量绝对位移,但是适用的微粒的直径范围有限;热运动分析法所需要的参数少,但是受到系统噪声影响较大;功率谱方法精度较高,且不需要测量出绝对位移,但是测量结果受到系统噪声影响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阱刚度 流体力学法 热运动分析法 功率谱法 外加周期驱动力法
下载PDF
CO_2激光预处理对UV-B辐射引起的小麦幼苗脂质过氧化伤害的防护作用 被引量:14
19
作者 李方民 陆治国 +1 位作者 王勋陵 岳明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61-564,共4页
用20mW·mm-2CO2激光对小麦萌发的种子分别照射1min、3min、5min、7min,待其长至幼苗期,在光背景(PAR)90μmol·m-2·s-1条件下,用3.10kJ·m-2UV-B照射7h·d-1,然后对其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 用20mW·mm-2CO2激光对小麦萌发的种子分别照射1min、3min、5min、7min,待其长至幼苗期,在光背景(PAR)90μmol·m-2·s-1条件下,用3.10kJ·m-2UV-B照射7h·d-1,然后对其丙二醛(MDA)、还原型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以及抗坏血酸(AsA)等含量进行测定·结果发现,CO2激光预处理可提高小麦GSH和AsA含量以及SOD、CAT、POD酶活性,降低MDA含量,从而抑制了由UV-B辐射引起小麦的脂质过氧化作用,以处理5min为最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2激光 UV-B辐射 小麦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407 nm光诱导的红细胞荧光光谱随浓度增加红移的机理分析(英文) 被引量:11
20
作者 高淑梅 刘莹 +1 位作者 陆健 倪晓武 《光子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用 4 0 7nm光激发不同浓度离体红细胞可以产生较强的荧光光谱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荧光光谱中存在两个明显的、频谱宽度大致相等的荧光发射区 ,而且在生理盐水中随着红细胞浓度的增加 ,其发射的荧光光谱的谱峰值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 ,即... 用 4 0 7nm光激发不同浓度离体红细胞可以产生较强的荧光光谱 ,进一步研究发现这些荧光光谱中存在两个明显的、频谱宽度大致相等的荧光发射区 ,而且在生理盐水中随着红细胞浓度的增加 ,其发射的荧光光谱的谱峰值位置向长波方向移动 ,即出现“红移”现象 .从理论上对这种“红移”现象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分析 ,表明这种现象是由于浓度变化对荧光团电子能级产生的微扰发生变化所致 .该研究结果对现代医学中的荧光光谱诊断技术和低功率激光照射疗法都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光谱 LED 红细胞 红移 荧光团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