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65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swi2裂解系统的表达及协同抑菌活性测定
1
作者 邹玲 赵天祎 +3 位作者 王馨锐 甄建瑜 刘文华 张灿 《动物医学进展》 2024年第4期75-81,共7页
为了确定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swi2裂解系统的穿孔素(holin)与裂解酶(lysin1、lysin2)在裂解宿主菌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根据噬菌体swi2裂解系统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搭桥PCR法分别扩增holin-lysin1、holin-lysin2、lysin1-lysin2基因,以pCol... 为了确定大肠埃希氏菌噬菌体swi2裂解系统的穿孔素(holin)与裂解酶(lysin1、lysin2)在裂解宿主菌过程中的协同作用,根据噬菌体swi2裂解系统的基因序列设计引物,搭桥PCR法分别扩增holin-lysin1、holin-lysin2、lysin1-lysin2基因,以pColdTF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pCold-holin-lysin1、pCold-holin-lysin2、pCold-lysin1-lysin2,在大肠埃希氏菌BL21中诱导表达,并测定各串联蛋白对大肠埃希氏菌BL21的菌内外裂解活性。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噬菌体swi2裂解系统相关基因两两串联的重组质粒,并在原核系统中实现了holin-lysin1、holin-lysin2、lysin1-lysin2蛋白的可溶性表达。lysin1、lysin2具有天然的菌内和菌外裂解活性,而单独的holin未表现出任何抑菌活性;lysin1与lysin2、holin与lysin1之间无协同作用,而holin与lysin2之间存在协同作用,可以显著增强lysin2的菌内外裂解活性(P<0.05)。研究结果证明了lysin1和lysin2在噬菌体swi2增殖后期替代holin完成裂解宿主菌的过程,两者之间不存在协同作用,这将为进一步阐明噬菌体swi2的裂解机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菌体swi2 穿孔素 裂解酶 协同作用 抑菌活性
下载PDF
利用“黄海芯1号”55K SNP芯片评估凡纳滨对虾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与基因组近交水平
2
作者 刘丹阳 孔杰 +15 位作者 王平 陈荣坚 傅强 罗坤 陈宝龙 隋娟 孟宪红 代平 谭建 曹家旺 李旭鹏 康子仪 刘绵宇 强光峰 迟长凤 栾生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79-488,共10页
凡纳滨对虾的主要选育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育具有较强抗病、抗逆性的“高抗系”(GK),二是培育具有快速生长特性的“快大系”(KD)。然而,国内缺少针对这两个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特别是基因组近交水平的调查分析研究。基于液相芯片... 凡纳滨对虾的主要选育目标分为两个方面:一是培育具有较强抗病、抗逆性的“高抗系”(GK),二是培育具有快速生长特性的“快大系”(KD)。然而,国内缺少针对这两个选育群体的遗传多样性特别是基因组近交水平的调查分析研究。基于液相芯片“黄海芯1号”(55 K SNP)的基因分型数据,首次分析了GK(1064尾个体)和KD(564尾个体)选育群体的遗传结构和遗传多样性,调查了连续性纯合片段(ROH)的基因组分布特征,并重点评估了两个群体的基因组近交水平。PCA及进化树分析表明GK及KD群体可明确分层,亲缘关系热图表明KD群体内个体间的亲缘关系比GK群体更近。GK群体包括的家系数量更多,导致其遗传多样性高于KD群体;两群体间的F_(st)为0.09,存在中等遗传分化。GK和KD群体每个ROH的平均长度分别为(1.70±0.34)Mb和(1.65±0.38)Mb,每个样本ROH的平均数量分别为1.98±1.30和2.07±1.37。GK和KD群体0.8~1.25 Mb长度的ROH占比分别为11.41%和19.17%,表明KD群体的选育历史比GK群体更长。两个群体>2.25 Mb长度的ROH片段占比分别为10.26和9.74%,表明两个群体短期内未发生近亲交配。七种基因组近交系数评估结果表明,KD群体的近交水平高于GK群体。不依赖基础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的F_(ROH)和F_(HOM)方法可准确地评价育种群体的真实近交水平,而F_(VR1)、F_(YA1)和F_(LH1)等依赖基础群体等位基因频率的方法可以用来比较群体及个体间的相对近交水平。上述结果为准确地评估育种群体的近交水平和优化育种方案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纳滨对虾 “黄海芯1号” 遗传多样性 连续性纯合片段 基因组近交系数
下载PDF
吡虫啉胁迫对红光熊蜂抗氧化酶系与解毒酶系的影响
3
作者 王丹丹 王星 +1 位作者 张晓婉 刘丹梅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为探究亚致死剂量吡虫啉胁迫对红光熊蜂工蜂的存活率、解毒酶活力与解毒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红光熊蜂工蜂(21日龄)解毒基因,检测其表达量变化与抗氧化酶的活性,并通过饲喂外源褪黑素以提高熊蜂的抗药性... 为探究亚致死剂量吡虫啉胁迫对红光熊蜂工蜂的存活率、解毒酶活力与解毒基因表达量的影响,采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技术(RACE)克隆红光熊蜂工蜂(21日龄)解毒基因,检测其表达量变化与抗氧化酶的活性,并通过饲喂外源褪黑素以提高熊蜂的抗药性.结果表明:随着胁迫时间的延长,吡虫啉处理组(IMI组)存活率显著下降,但始终低于吡虫啉+褪黑素处理组(IMI+MT组);IMI组4种抗氧化酶的活性均随吡虫啉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始终低于IMI+MT组;IMI组8种解毒基因的表达量除AChE,DDTase和GLD基因外,其余表达量均随吡虫啉胁迫时间的延长呈先激活后抑制的状态,且明显高于对照组(CK组)而低于IMI+MT组;IMI组DDTase基因的表达量与CK组差异不明显,但始终低于IMI+MT组,说明吡虫啉对DDTase的作用不明显,而褪黑素诱导DDTase表达效果较显著(P<0.05);IMI组AChE和GLD基因的表达量均低于CK组,随吡虫啉胁迫时间的延长而呈下降趋势,但IMI+MT组二者的表达量始终高于IMI组.短期亚致死剂量吡虫啉胁迫对红光熊蜂影响不显著,长期胁迫则影响其存活率,红光熊蜂对吡虫啉的代谢解毒是一个多酶系、多基因协同参与的理化过程,褪黑素可提高红光熊蜂的抗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光熊蜂 吡虫啉 抗氧化酶 解毒酶 克隆 基因表达
下载PDF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发育中体色花纹时序发生的色素细胞变化和控制基因表达的分析Ⅰ.胚胎时期
4
作者 孙伟恒 孙志宾 +8 位作者 王新安 马爱军 李迎娣 苟冬惠 于宏 李昊喆 Vorathep Muthuwan 曲江波 洪宜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2024年第2期489-498,共10页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属于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是热带珊瑚礁观赏鱼类的首选品种。不同体色和花纹与色素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在其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色素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一直在变化,但不同发育时期各种色素细...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属于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是热带珊瑚礁观赏鱼类的首选品种。不同体色和花纹与色素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在其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色素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一直在变化,但不同发育时期各种色素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控制基因表达情况等仍需明确研究。记录了眼斑双锯鱼胚胎时期色素细胞变化较为明显的6个发育时期,观察了不同时期的体色及色素细胞的变化特点,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各发育时期的10个体色控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阶段,整个胚胎的颜色从橙黄逐渐转变为暗红、黑红、黑色到最终透明,观察到卵黄囊表面幼体黑色素细胞到成体黑色素细胞的转变过程,鱼体表面在翻转期出现成体黑色素细胞、在器官形成期出现红色素细胞,眼睛及腹部在孵化期出现虹彩色素细胞。结合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发现:卵黄囊表面幼体黑色素细胞推测是外胚层中的神经嵴细胞直接发育而成,不需要迁移过程;Ednrb、TYR、Tbx2b基因对幼体黑色素细胞的形成和发育有重要作用,Pax3、Dct、Aim1基因与成体黑色素细胞的分化、迁移、形成过程密切相关;其中TY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体节期出现显著增加,说明TYR基因在胚胎发育初期就参与黑色素细胞的形成;Tbx2b基因不仅对黑色素细胞形成有影响,对眼斑双锯鱼心脏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Fms基因对红色素细胞形成有重要作用;Ltk基因的表达要早于虹彩色素细胞的出现;相关性分析发现各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 发育 体色 色素细胞 表达分析
下载PDF
Tollip敲除猪肾细胞系的构建
5
作者 王家丽 杨帆 +5 位作者 邵文华 黄梦瑶 曹伟军 蒲秀瑛 张伟 郑海学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810-1818,共9页
旨在探究Toll作用蛋白(toll-interacting protein, Tollip)对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增殖的影响,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Tollip基因缺失的猪肾细胞系(porcine kidney cell line, PK-15),并通过PCR测序... 旨在探究Toll作用蛋白(toll-interacting protein, Tollip)对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 FMDV)增殖的影响,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Tollip基因缺失的猪肾细胞系(porcine kidney cell line, PK-15),并通过PCR测序和Western blot确认敲除效果,然后利用CCK-8试剂盒测定Tollip缺失后细胞活力变化,确认敲除细胞与野生细胞无显著差异,用FMDV感染敲除细胞后,采用Western blot、间接免疫荧光、实时荧光定量和病毒滴度测定等方法测定病毒在敲除细胞系中复制情况。结果显示:感染FMDV后,敲除细胞与野生细胞相比,显著促进了病毒的复制。综上,在PK-15细胞上,成功构建Tollip缺失细胞系,且试验表明Tollip的缺失有助于FMDV的复制。研究结果为后续Tollip功能研究及抗病毒机制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9 Tollip基因 细胞系 口蹄疫病毒
下载PDF
低温β-1,4-内切葡聚糖酶的基因挖掘、异源表达及其酶学性质表征
6
作者 圣弟青 钮成拓 +4 位作者 闫亚楠 郑飞云 刘春凤 王金晶 李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2024年第4期17-24,共8页
β-1,4-内切葡聚糖酶在洗涤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中具有较好的低温和碱性耐受能力是其实现工业应用的重要前提。该论文通过基因挖掘获得一株具有低温耐受能力的Deinococcus cellulosilyticus来源新型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DC,... β-1,4-内切葡聚糖酶在洗涤行业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其中具有较好的低温和碱性耐受能力是其实现工业应用的重要前提。该论文通过基因挖掘获得一株具有低温耐受能力的Deinococcus cellulosilyticus来源新型β-1,4-内切葡聚糖酶基因EgDC,并将其在大肠杆菌中实现了可溶性表达,其中大部分存在于周质空间,少部分分泌至胞外。对EgDC酶的酶学性质进行了表征,发现该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分别为40℃和pH 6.5,其在20℃能保持70%以上活力,且在pH 8.0和pH 9.0的半衰期分别达到83.43 min和53.79 min。EgDC酶具有较好的催化性质,其比酶活力k_(cat)/K_(m)值分别为(26.38±1.43)U/mg和(520.03±17.07)s^(-1)/mg,且对于金属离子以及表面活性剂均具有较强耐受能力。由此可见,新型β-1,4-内切葡聚糖酶EgDC具有较好的催化能力,且在低温、碱性以及存在表面活性剂环境下较为稳定,因此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挖掘 β-1 4-内切葡聚糖酶 异源表达 酶学性质 低温 耐碱性
下载PDF
拟穴青蟹精氨酸激酶的重组表达及致敏性分析
7
作者 杨阳 何欣蓉 +5 位作者 何少贵 陈锦莉 刘萌 费丹霞 毛海燕 刘光明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2024年第7期19-27,共9页
为比较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重组精氨酸激酶(recombinant arginine kinase,rAK)和天然AK(native AK,nAK)的致敏性,并鉴定AK分子中的致敏优势区域,首先基于AK的抗原表位分布与空间结构,将AK分子分为AK-E1(氨基酸(amino acids,AA... 为比较拟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重组精氨酸激酶(recombinant arginine kinase,rAK)和天然AK(native AK,nAK)的致敏性,并鉴定AK分子中的致敏优势区域,首先基于AK的抗原表位分布与空间结构,将AK分子分为AK-E1(氨基酸(amino acids,AA)1~92)、AK-E2(AA 87~187)、AK-E3(AA 172~265)和AK-E4(AA 276~357)4个片段,采用大肠杆菌原核表达系统对其进行分段表达,并分别分离纯化nAK、rAK及AK的4个分段表达产物。用BALB/c小鼠模型评价重组蛋白的致敏性,结果显示,rAK致敏小鼠血清中特异性抗体水平、脾脏淋巴细胞的Th2型细胞因子释放水平均显著升高,表明rAK可使机体致敏,但其免疫原性较nAK弱;AK的4个分段表达产物中AK-E2的免疫原性最强。同时,rAK能够刺激RBL-2H3细胞释放β-己糖苷酶,但rAK对效应细胞的刺激作用低于nAK;4个分段表达产物中AK-E2和AK-E4对效应细胞的刺激作用较强。综上,通过原核表达系统获得的rAK免疫原性较nAK弱,而AK分子中免疫原性较强的区域为AA 87~187,免疫反应性较强的区域为AA 276~35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穴青蟹 精氨酸激酶 重组蛋白 致敏性 BALB/C小鼠
下载PDF
不同来源胰蛋白酶的基因挖掘、在Komagataella phaffii GS115的异源表达及其酶学性质分析
8
作者 何林曼 钮成拓 +4 位作者 刘国正 郑飞云 刘春凤 王金晶 李崎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00-105,共6页
胰蛋白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广泛应用于皮革、食品加工、生化检测和制药行业。该文旨在挖掘不同来源的胰蛋白酶,并在Komagataella phaffii GS115进行异源表达,最终分析并比较其酶学性质。通过基因挖掘手段分别克隆了人源胰蛋白酶(homo ... 胰蛋白酶是一种丝氨酸蛋白酶,广泛应用于皮革、食品加工、生化检测和制药行业。该文旨在挖掘不同来源的胰蛋白酶,并在Komagataella phaffii GS115进行异源表达,最终分析并比较其酶学性质。通过基因挖掘手段分别克隆了人源胰蛋白酶(homo spanies trypsin,HST)、牛源胰蛋白酶(bos taurus trypsin,BTT)、虾源胰蛋白酶(penaeus vannamei trypsin,PVT)和弗氏链霉菌源胰蛋白酶(Streptomyces fradiae trypsin,SFT),以pPIC9k为载体构建重组质粒,并在Komagataella phaffii GS115中成功实现异源表达。经纯化激活后,HST,BTT,PVT,SFT的酰胺酶活性分别为18.6、12.3、44.7、13.8 U/mL;4种来源胰蛋白酶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0、35、40、45℃,而其最适pH值分别为9、8.5、8.5、9,其中SFT在pH 9~11的稳定性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蛋白酶 基因挖掘 异源表达 毕赤酵母 酶学性质
下载PDF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耐低温性状和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评估
9
作者 赵海池 刘志峰 +5 位作者 王新安 包玉龙 刘圣聪 杨明超 闫鹏飞 马爱军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2024年第2期517-525,共9页
采用人工控温的方式,对构建的31个F1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全同胞家系开展低温胁迫实验,获得耐低温性状低温累计存活时间(CDH),基于混合线性模型分别开展耐低温性状和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对每一性状是否需要考虑共同环境效应... 采用人工控温的方式,对构建的31个F1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全同胞家系开展低温胁迫实验,获得耐低温性状低温累计存活时间(CDH),基于混合线性模型分别开展耐低温性状和生长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对每一性状是否需要考虑共同环境效应所构建的两种模型进行似然比检验。结果显示,经似然比检验,最终选用模型A和模型BF进行耐低温和生长性状遗传评估;耐低温性状CDH遗传力为(0.27±0.08),属于中等遗传力;体重BW遗传力为(0.36±0.13),属于中等遗传力,体长BL遗传力为(0.14±0.06),属于低等遗传力,经检验,遗传力估计值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CDH和体重、体长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40±0.22)和(–0.44±0.24),表型相关分别为(–0.09±0.06)和(–0.16±0.05),均为负相关;体重和体长之间的遗传相关为(0.92±0.05),表型相关为(0.80±0.02),呈正相关且结果极显著(P<0.01)。研究结果表明,红鳍东方鲀的耐低温性状和生长性状都具有较好的改良潜力,考虑到两性状间存在负遗传相关,在开展耐低温选育时,对首先不同性状进行品系选育,然后利用品系间杂交培育出耐高温、生长快的新品种。该项研究首次完成了红鳍东方鲀耐低温性状的遗传参数评估,为制订红鳍东方鲀耐低温选育育种规划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鳍东方鲀(Takifugu rubripes) 耐低温性状 遗传力 遗传相关
下载PDF
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感染对银鲳(Pampus argenteus)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10
作者 王飞扬 陈素阳 +3 位作者 解家松 姜建湖 郭建林 张海琪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13-222,共10页
银鲳(Pampus argenteu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水产养殖重要品种,近年来因过度捕捞其野生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PDD)是多种水产动物发病的主要病原菌,也是银鲳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原微生物,会... 银鲳(Pampus argenteus)是我国沿海重要的经济鱼类和水产养殖重要品种,近年来因过度捕捞其野生种群数量日渐减少。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PDD)是多种水产动物发病的主要病原菌,也是银鲳养殖中的一种常见病原微生物,会引起造成银鲳大规模死亡的出血病,但目前尚不清楚美人鱼发光杆菌感染后对银鲳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通过注射使银鲳感染PDD,在24 h和72 h分别采集健康及患病银鲳的中肠和后肠进行16S rRNA基因扩增子测序,并结合Illumina Nova测序平台进行测序和数据分析,研究PDD感染后不同时间银鲳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PDD感染后在银鲳肠道内大量增殖并占据优势,引起银鲳体内肠道微生物的动态变化。PDD的侵入及在银鲳肠道中的增殖并占据优势,导致银鲳肠道内微生物群落组成结构紊乱。PDD的过度生长与肠道微生物群落构成失调密切相关,显示了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平衡的重要性。研究结果有助于深入探究水产动物肠道微生物的多样性、功能及相互关系,为银鲳养殖业的健康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银鲳(Pampus argenteus) 肠道微生物 美人鱼发光杆菌(Photobacterium damselae) 疾病 群落结构平衡
下载PDF
Rhizopus stolonifer几丁质脱乙酰酶的异源表达及其与几丁质酶的协同作用研究
11
作者 张巧 李永成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77-183,共7页
几丁质脱乙酰酶(chitin deacetylase,CDA)是几丁质生物转化为壳聚糖的关键酶。然而,目前报道的高活性CDAs非常少。为了获得高效的CDA,并提高其对几丁质的生物转化效率,该研究对来源于Rhizopus stolonifer中的CDA进行基因克隆、表达及纯... 几丁质脱乙酰酶(chitin deacetylase,CDA)是几丁质生物转化为壳聚糖的关键酶。然而,目前报道的高活性CDAs非常少。为了获得高效的CDA,并提高其对几丁质的生物转化效率,该研究对来源于Rhizopus stolonifer中的CDA进行基因克隆、表达及纯化,获得几丁质脱乙酰酶Rs CDA1,研究其酶学性质并探究其与来源于Vibrio harveyi的几丁质酶Vh Chit2对几丁质的协同水解作用。结果表明,Rs CDA1的比酶活力为5.2 U/mg,在45℃、pH 6.5条件下活性最高,在温度低于40℃、pH 6.5~8.0保持较好的稳定性。1 mmol/L的Ca^(2+)、Mn^(2+)、Mg^(2+)、Zn^(2+)、Ba^(2+)和Co^(2+)对Rs CDA1的活力有促进作用;1 mmol/L的Ni^(2+)和Cu^(2+)对该酶有抑制作用。此外,Rs CDA1与Vh Chit2在几丁质水解中表现出良好的协同降解和脱乙酰作用。Rs CDA1与Vh Chit2(摩尔浓度比为10∶1)在50℃、pH 6.5条件下水解20 mg/mL几丁质2 h时,对几丁质酶和CDA的协同度分别达到120.3%和175.6%。与单独使用Rs CDA1相比(27.5%),两者协同水解时几丁质的脱乙酰度增加到35.3%。因此,Rs CDA1在几丁质的生物转化中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几丁质脱乙酰酶 几丁质 壳聚糖 协同作用 脱乙酰度
下载PDF
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研制
12
作者 纪艺 王凯莉 +5 位作者 余卉茹 赵新 丁霖 彭城 徐俊锋 陈笑芸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1期125-132,共8页
近年来,羊肉及其肉制品的掺假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为了完善市场执法检查法律依据,利用数字PCR定值羊HELZ基因,研制了羊基因组DNA标准物质。由于标准物质可以用于衡量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因此可以判定食品及相关制品中羊肉的掺假情况... 近年来,羊肉及其肉制品的掺假等食品安全事件层出不穷,为了完善市场执法检查法律依据,利用数字PCR定值羊HELZ基因,研制了羊基因组DNA标准物质。由于标准物质可以用于衡量检测方法的准确性,因此可以判定食品及相关制品中羊肉的掺假情况。利用数字PCR对研制的标准物质进行均匀性和稳定性评估,结果表明该批标准物质均匀性良好,在4℃、25℃可以稳定保存14 d,在-20℃可以稳定保存6个月。来自全国9个不同实验室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高浓度)和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低浓度)的联合定值结果显示,标准值及其扩展不确定度分别为(5.44±0.45)×10^(3)copies·μL^(-1)和(5.68±0.54)×10^(2)copies·μL^(-1)。该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为动物源性标准物质的市场应用提供了技术基础,完善了羊源性基因组DNA标准物质的制备、定量检测、质量控制和量值溯源技术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准物质 羊源性HELZ基因 数字PCR
下载PDF
轴突导向因子受体3缺陷促进化疗药物诱导的巨噬细胞泡沫化进程
13
作者 刘永 程晓雷 +2 位作者 崔香丽 唐颢 陈还珍 《实用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787-795,共9页
目的 探索化疗药物阿霉素或顺铂对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阿霉素或者顺铂处理巨噬细胞RAW264.7,用油红O、ELISA等检测细胞内脂质水平;用RNA sequence和Western blot筛选和验证化疗药物处理后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沉默RO... 目的 探索化疗药物阿霉素或顺铂对巨噬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及调控机制。方法 阿霉素或者顺铂处理巨噬细胞RAW264.7,用油红O、ELISA等检测细胞内脂质水平;用RNA sequence和Western blot筛选和验证化疗药物处理后的基因表达变化;探讨沉默ROBO3对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并用Q-PCR和Western blot检测脂质代谢关键靶基因的变化。结果 阿霉素或顺铂可诱发巨噬细胞胆固醇代谢紊乱,加剧巨噬细胞泡沫化。进一步研究显示,轴突导向因子受体ROBO3的表达水平在化疗药物诱导巨噬细胞泡沫化进程中先增高后降低;沉默ROBO3加重oxldl诱导的巨噬细胞泡沫化水平。机制上,ROBO3沉默可上升胆固醇合成相关基因DHCR24表达,抑制胆固醇外排相关基因ABCG1表达,造成巨噬细胞内胆固醇蓄积。结论 ROBO3在化疗药物诱导巨噬细胞胆固醇代谢紊乱及泡沫化进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可为化疗相关动脉粥样硬化的防治提供新的靶点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血管毒性 巨噬-泡沫细胞 轴突导向因子受体3 胆固醇代谢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的油菜花粉BpFLS基因克隆与分析
14
作者 刘晓宁 郭宇锦 +3 位作者 蒋雨萱 王一凡 陆玉晴 徐全乐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目的】青海门源油菜耐寒冷、抗性强,其花粉积累了丰富的类黄酮物质,该研究可为提高黄酮醇含量的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从青海门源油菜花粉和河南郑州油菜花粉筛选差异表达的黄酮醇合成酶基因,并对... 【目的】青海门源油菜耐寒冷、抗性强,其花粉积累了丰富的类黄酮物质,该研究可为提高黄酮醇含量的基因工程育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研究采用转录组测序技术从青海门源油菜花粉和河南郑州油菜花粉筛选差异表达的黄酮醇合成酶基因,并对BpFLS基因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和RACE-PCR克隆。【结果】(1)筛选出6个差异表达的油菜花粉黄酮醇合成酶基因,BpFLS1-1基因在青海门源油菜花粉中差异最大且表达上调。(2)BpFLS1-1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黄酮醇合成酶活性和黄烷酮-3-羟化酶活性。(3)BpFLS1-1基因可能含有新的蛋白质编码区序列,其长度为1 170 bp。【结论】BpFLS1-1基因在门源油菜花粉积累丰富的类黄酮物质及油菜抗逆性方面发挥重要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源油菜 花粉 转录组 BpFLS基因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克隆
下载PDF
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TRAF基因的鉴定及其响应杀鱼爱德华氏菌侵染的表达模式研究
15
作者 刘显通 王宁宁 +2 位作者 吴瑞雪 李超 曹敏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32-242,共11页
TRAF是机体内一种具有信息传导作用的胞内因子,承担多个受体家族的信号转导工作,在固有免疫以及获得性免疫方面都发挥出重要作用。TRAF作为一类胞内接头蛋白,对多条信号途径的活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包括细胞的增殖、生存、凋亡、炎症反应... TRAF是机体内一种具有信息传导作用的胞内因子,承担多个受体家族的信号转导工作,在固有免疫以及获得性免疫方面都发挥出重要作用。TRAF作为一类胞内接头蛋白,对多条信号途径的活化具有一定的影响,包括细胞的增殖、生存、凋亡、炎症反应、免疫反应等。目前已有研究表明鱼类中的TRAF基因也发挥重要的免疫防疫作用。以许氏平鲉为研究对象,基于基因组和转录组的数据库,进行了许氏平鲉TRAF基因家族的系统鉴定。在许氏平鲉中共鉴定到9个TRAF基因,并对这些TRAF基因的长度和氨基酸个数进行了统计分析。同时,分析了这9个TRAF基因的结构特征。选取了包括许氏平鲉在内的6种鱼类进行了TRAF基因的共线性分析。结果显示,TRAF基因在硬骨鱼类中具有保守的共线性。通过系统发育分析,更好地解析了TRAF家族基因的进化关系,同时也证明了对其鉴定及命名的准确性。此外,还进行了TRAF家族基因的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预测以及表达模式分析。通过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网络分析,得到TRAF基因与其互作蛋白的关联状况。在杀鱼爱德华氏菌侵染许氏平鲉后的不同时间点,探究TRAF基因在杀鱼爱德华氏菌刺激下的表达模式。定量结果显示,除TRAF4.1外,其他TRAF基因在感染后均存在不同程度的上调。综上所述,从分子水平上揭示了许氏平鲉TRAF家族基因的结构和功能,揭示了TRAF可能依赖的免疫通路,为进一步探究TRAF家族基因在许氏平鲉先天免疫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RAF 信号传导 表达模式 许氏平鲉 免疫应答
下载PDF
线粒体Cyt b基因在鲑科品种鉴定中的可靠性分析
16
作者 费延堻 薛晗玥 +2 位作者 王诗慧 熊雄 熊晓辉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2期219-228,共10页
为探究Cyt b基因在鲑科鱼类品种鉴定中的可靠性,本研究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9种鲑科鱼类品种的Cyt b基因序列共997条。以Cyt b全基因和文献报道的两组Cyt b基因短片段(359和200 bp)为研究对象,对其序列变异和分子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 为探究Cyt b基因在鲑科鱼类品种鉴定中的可靠性,本研究从GenBank数据库中下载9种鲑科鱼类品种的Cyt b基因序列共997条。以Cyt b全基因和文献报道的两组Cyt b基因短片段(359和200 bp)为研究对象,对其序列变异和分子系统进化树进行分析,并筛选鲑科鱼类品种的微型DNA条形码。结果表明,仅当选用200 bp片段时,银鲑的最大种内遗传距离大于最小种间遗传距离,不存在条形码间隙(barcode gap)。同时,根据分子系统进化树分析,同一品种在基于不同Cyt b基因片段的邻接树中均聚为单系,且每一个分支的结点置信度均大于70%。因此,Cyt b可以作为条形码基因用于鲑科鱼类品种鉴定。本研究筛选获得的微型DNA条形码对鲑科鱼类品种具有良好的特异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NA条形码 鲑科鱼类 细胞色素B基因 系统进化树 遗传距离 食品安全
下载PDF
基于RNA-seq数据分析长牡蛎(Crassostrea gigas)天然免疫的可变剪接事件
17
作者 李若晖 张琳琳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2024年第1期182-192,共11页
大部分无脊椎动物缺乏基于经典抗体和记忆细胞的适应性免疫,因而天然免疫在无脊椎动物免疫防御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可变剪接正是产生天然免疫多样性和特异性的重要途径。牡蛎(Crassostrea)是全球范围内的大宗养殖贝类和我国产量最高... 大部分无脊椎动物缺乏基于经典抗体和记忆细胞的适应性免疫,因而天然免疫在无脊椎动物免疫防御中发挥不可或缺的作用。可变剪接正是产生天然免疫多样性和特异性的重要途径。牡蛎(Crassostrea)是全球范围内的大宗养殖贝类和我国产量最高的海水养殖贝类,理解其天然免疫系统的多样性和特异性对牡蛎病害防治和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通过对不同病原诱导以及诱导后不同时间的转录组进行生物信息分析,系统地研究了长牡蛎天然免疫应激反应的可变剪接事件。发现在弧菌诱导下可变剪接事件的总数显著增加,表明弧菌的感染会诱导长牡蛎可变剪接事件的产生。对病原诱导后可变剪接体的组成类型及表达量显著变化的基因的功能富集分析,表明免疫系统相关功能被显著富集,病原感染不同阶段以及不同病原感染后可变剪接体的组成类型和表达量均不一致,表明长牡蛎免疫系统可通过可变剪接产生免疫响应的特异性和多样性。研究结果为长牡蛎等无脊椎动物天然免疫多样性和特异性提供了典型实例,也为长牡蛎病害防御提供了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牡蛎 可变剪接 病原体诱导 天然免疫
下载PDF
基于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塞来昔布中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的残留量
18
作者 赵晨阳 刘晓梦 +4 位作者 邢亮彬 李亚丽 赵立新 艾连峰 哈婧 《生物技术进展》 2024年第1期85-93,共9页
为了建立一种测定塞来昔布原料药及其制剂中塞来昔布磺酸甲酯和塞来昔布磺酸乙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方法,采用碘化钠衍生-顶空进样,将两杂质衍生成碘甲烷和碘乙烷,DB624毛细管色谱... 为了建立一种测定塞来昔布原料药及其制剂中塞来昔布磺酸甲酯和塞来昔布磺酸乙酯残留量的气相色谱-质谱(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GC-MS)分析方法,采用碘化钠衍生-顶空进样,将两杂质衍生成碘甲烷和碘乙烷,DB624毛细管色谱柱(60 m×0.25 mm,1.4μm)分离,氦气为载气,质谱检测器检测。塞来昔布磺酸甲酯和塞来昔布磺酸乙酯均在10~500 ng·mL^(-1)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回收率在80.87%~106.52%,RSD小于10%;定量限均为10 ng·mL^(-1)。所有塞来昔布样品中均未检测出塞来昔布磺酸甲酯和塞来昔布磺酸乙酯杂质。该方法简便准确,可用于塞来昔布中塞来昔布磺酸甲酯和塞来昔布磺酸乙酯2个磺酸酯类基因毒性杂质的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塞来昔布 塞来昔布磺酸甲酯 塞来昔布磺酸乙酯 基因毒性杂质 气相色谱-质谱法
下载PDF
DIP2A对肺腺癌的作用机制和药物敏感度分析
19
作者 孙诗卓 刘思奇 +4 位作者 吕铮 周月 张继旭 芦小单 丁亦男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12-117,共6页
DIP2A对肺腺癌的作用机制和抗癌药物敏感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挖掘TCGA数据库中肺腺癌TPM标准化的表达矩阵,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DIP2A对肺腺癌(LUAD)的影响。结果显示,DIP2A在LUAD中高表达;差异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共有829个差异基因(DE... DIP2A对肺腺癌的作用机制和抗癌药物敏感度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挖掘TCGA数据库中肺腺癌TPM标准化的表达矩阵,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研究DIP2A对肺腺癌(LUAD)的影响。结果显示,DIP2A在LUAD中高表达;差异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共有829个差异基因(DEGs),其中DIP2A高表达组上调基因813个,下调基因为13个,GO和KEGG分析表明,这些差异基因涉及翻译活性和miRNAs在癌症中的发生。药物敏感性分析筛选出IC_(50)与DIP2A表达负相关的11种药物,包括阿法替尼、阿培利司、PIM抑制剂、Dot1l抑制剂、林西替尼、马来酰亚胺类似物、BCL-2抑制剂、奈拉滨、奥希替尼、索拉非尼以及极光激酶抑制剂。这些药物可能对DIP2A高表达肺腺癌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IP2A 肺腺癌 生物信息学分析 药物敏感度分析
下载PDF
大黄鱼(Larimichthys crocea)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的脏器生理差异
20
作者 叶文婷 蒋宏雷 +3 位作者 江柳 刘哲宇 李有志 王志铮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23-231,共9页
探究引起大黄鱼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脏器生理差异的主因,揭示造成各子群间生存适应对策和增重机制分化的内在逻辑,对于精选大黄鱼幼鱼优质增殖放流群体和指导大黄鱼科学高效养殖具重要现实意义。随机捞取宁波市象山西沪港海... 探究引起大黄鱼幼鱼同生群内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脏器生理差异的主因,揭示造成各子群间生存适应对策和增重机制分化的内在逻辑,对于精选大黄鱼幼鱼优质增殖放流群体和指导大黄鱼科学高效养殖具重要现实意义。随机捞取宁波市象山西沪港海域内经板式网箱养殖3个月的3000尾大黄鱼同生群幼鱼,停食2d后按体质量由大到小依次分为A[体质量(3.45±0.43)g,出现率5%]、B[体质量(2.60±0.18)g,出现率20%]、C[体质量(2.00±0.21)g,出现率50%]、D[体质量(1.22±0.23)g,出现率20%]、E[体质量(0.74±0.04)g,出现率5%]等5个子群。在测量并统计脏器比例性状(鳃系数、内脏系数、内脏净重比、鳃净重比和鳃脏比)的基础上,较系统开展了不同增重性能子群间耗氧率、窒息点、内脏和鳃组织相关功能酶活力的差异。结果表明:(1)鳃系数、内脏系数和日均耗氧率的显著高企(P<0.05)均可导致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的明显下降;(2)耗氧昼夜节律的分化是引起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发生明显改变的主因,具体表现为A、B子群的昼均耗氧率显著大于夜均耗氧率(P<0.05),以及E子群的日均耗氧率与昼均和夜均耗氧率均无显著差异(P>0.05);(3)耗氧率性状聚类和脏器比例性状聚类分别对甄别C、E子群具良好的辨识效果;(4)随着窒息点水中含氧量的趋势性提高,大黄鱼幼鱼的增重性能将表露出极明显的减弱效应,其中与E子群窒息点水中含氧量具显著差异(P<0.05)的仅为A、B子群,呈E>A≈B;(5)内脏消化酶和磷酸酶中,酶活力与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排序吻合度最高的分别为淀粉酶和AKP,前者随增重性能增强呈趋势性增加,后者则呈A<B<C<D<E(P<0.05);ATP酶中,Ca^(2+)/Mg^(2+)-ATPase酶活力无组间差异(P>0.05),Na^(+)/K^(+)-ATPase酶活力除A显著大于D、E子群(P<0.05)外,其余子群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6)鳃SOD、CAT和POD中,酶活力与大黄鱼幼鱼增重性能排序吻合度最高的为SOD,呈A>B>C≈D≈E,Na^(+)/K^(+)-ATPase和Ca^(2+)/Mg^(2+)-ATPase酶活力均呈A>B≈C>D≈E。上述研究可为大黄鱼生长性能评价体系构建和指导速生品种(品系)选择育种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黄鱼幼鱼 内脏 增重性能 耗氧率 窒息点 酶活力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