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11篇文章
< 1 2 13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单细胞RNA测序数据的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算法综述
1
作者 张少强 潘镜伊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12,共12页
通过基因表达的变化可以推断基因调控网络.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为推断细胞周期或分化等时间依赖性生物过程的基因调控网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基于scRNA-seq数据的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算法成为一个相对活跃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对26种基... 通过基因表达的变化可以推断基因调控网络.单细胞RNA测序(scRNA-seq)为推断细胞周期或分化等时间依赖性生物过程的基因调控网络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基于scRNA-seq数据的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算法成为一个相对活跃的研究方向.本文首先对26种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算法进行介绍,包括3种针对批量RNA测序数据的推断算法和23种针对scRNA-seq数据的推断算法(基于布尔网络的算法2种、基于微分方程的算法3种、基于伪时序基因相关性集成策略的算法5种、基于共表达基因的算法4种、基于细胞特异性的算法3种、基于深度学习的算法6种),详细描述了每类算法的方法原理和算法优缺点,对算法进行综合比较;然后分析了推断算法比较研究的相关成果,并使用scRNA-seq数据简单评估了26种算法的性能;最后探讨当前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算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调控网络 单细胞RNA测序 网络推断算法 深度学习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关键基因的筛选及实验验证
2
作者 王建茹 李兴渊 +4 位作者 谢世阳 程彦玲 郭红鑫 朱明军 于瑞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473-483,共11页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挖掘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关键基因。方法:首先,从数据库中下载大鼠MIRI相关数据集GSE122020、E-MEXP-2098和E-GEOD-4105。其次,一方面利用微阵列数据线性模型(limma)包筛选各数据集中的差异表达... 目的:运用生物信息学分析方法挖掘参与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关键基因。方法:首先,从数据库中下载大鼠MIRI相关数据集GSE122020、E-MEXP-2098和E-GEOD-4105。其次,一方面利用微阵列数据线性模型(limma)包筛选各数据集中的差异表达基因(DEGs),再用稳健排序整合(RRA)方法筛选稳健DEGs;另一方面,利用替代变量分析(SVA)包将各数据集合并为1个数据集,再利用limma包筛选合并DEGs;将2种渠道的DEGs取交集获取共同DEGs。接着,构建共同DEGs的蛋白相互作用(PPI)网络,利用最大邻域组件密度(DMNC)算法筛选关键基因,并绘制关键基因的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以评价其诊断效能。然后,构建MIRI大鼠模型,检测关键基因的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并对关键基因参与MIRI的研究开展文献回顾分析。最后,对关键基因开展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进一步揭示其介导MIRI可能的机制。结果:共鉴定出143个稳健DEGs,48个合并DEGs,两者取交集后,获得48个共同DEGs。在共同DEGs的PPI网络中,共筛选出了5个关键基因,即MYC原癌基因bHLH转录因子(MYC)、前列腺素内过氧化物合酶2(PTGS2)、血红素加氧酶1(HMOX1)、胱天蛋白酶3(CASP3)和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受体(PLAUR)。这些关键基因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8。在MIRI大鼠心肌组织中MYC、PTGS2、CASP3和PLAUR的mRNA和蛋白高表达,而HMOX1的mRNA和蛋白表达无显著差异。回顾文献,5个关键基因中仅PLAUR未被报道参与MIRI。PLAUR的GSEA结果显示,PLAUR的功能富集主要集中在NOD样受体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和脂肪酸代谢等途径。结论:MYC、PTGS2、CASP3、HMOX1和PLAUR参与了MIRI的病理过程。PLAUR为潜在的关键基因,其可能通过调控NOD样受体信号通路、P53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细胞凋亡和脂肪酸代谢等途径介导MIRI,结果可为进一步探讨MIRI的分子机制和治疗靶点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生物信息学分析 稳健排序整合 关键基因 差异表达基因
下载PDF
脓毒症潜在相关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及功能预测
3
作者 杨梦霞 赵春铭 +2 位作者 陈腾飞 徐霄龙 刘清泉 《中国急救医学》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33-238,共6页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并分析与脓毒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关键(Hub)基因,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潜在靶点和生物标志物。方法 使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筛选脓毒症基因表达数据集,运用GEO自带在线分析工具(GEO2R)分析差异表达基... 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筛选并分析与脓毒症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及关键(Hub)基因,以期为临床诊疗提供潜在靶点和生物标志物。方法 使用基因表达综合数据库(GEO)筛选脓毒症基因表达数据集,运用GEO自带在线分析工具(GEO2R)分析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结合STRING 12.0和DAVID数据库对DEGs进行富集分析;再通过Cytoscape 3.9.1软件筛选出Hub基因,并对其进行功能分析。结果 筛选出328个DEGs,其中上调基因2个,下调基因326个。富集结果显示,DEGs的功能主要与蛋白质修饰、分解代谢、蛋白酶复合物、线粒体及酶活性等有关。通过CytoHubba插件筛选出了核因子κB亚基1(NFKB1)、NEDD8、人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A8(NDUFA8)、POLR2F、延伸蛋白B(ELOB)、PSMB6、SEC61A1、COX4I1、人NADH-泛醌氧化还原酶B8(NDUFB8)及ATP5PD 10个Hub基因,经生物过程(BP)可视化发现这些Hub基因在生物过程中相互作用。结论 NFKB1、NEDD8、NDUFA8、POLR2F、ELOB、PSMB6、SEC61A1、COX4I1、NDUFB8及ATP5PD等10个Hub基因可能是脓毒症诊疗的潜在靶点和新型生物标志物,但部分基因对脓毒症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相对不足,仍需后续进一步验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生物信息学分析 差异表达基因(DEGs) Hub基因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人SLC15A3基因及蛋白质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
作者 钟璐璐 周峰 +2 位作者 彭佳欣 谭洋 裴刚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233-239,共7页
目的:研究SLC15A3调控和功能的完整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人SLC15A3基因启动子元件和蛋白结构、理化和定位特性及其进化关系进行表征。结果:人SLC15A3基因受多种转录因子(YY1、AP-1、c-Fos、c-Jun、Sp1、NF-κB)调控。SLC15A... 目的:研究SLC15A3调控和功能的完整机制。方法: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对人SLC15A3基因启动子元件和蛋白结构、理化和定位特性及其进化关系进行表征。结果:人SLC15A3基因受多种转录因子(YY1、AP-1、c-Fos、c-Jun、Sp1、NF-κB)调控。SLC15A3蛋白是由581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疏水不稳定蛋白,在哺乳动物中氨基酸序列有高保守性,与CD6、TYROBP、CD5、NOD2等蛋白相互作用。结论:本研究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有助于深入研究SLC15A3在炎症反应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LC15A3 启动子 蛋白 转录因子结合位点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基于t检验和逐步网络搜索的有向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算法
5
作者 陈都 李圆媛 陈彧 《计算机应用》 CSCD 2024年第1期199-205,共7页
为了克服基于条件互信息的路径一致算法(PCA-CMI)无法识别调控方向的缺陷,并进一步提高网络推断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t检验和逐步网络搜索的有向网络推断算法(DNI-T-SRS)。首先,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表达数据进行t检验以辨别基因调控的... 为了克服基于条件互信息的路径一致算法(PCA-CMI)无法识别调控方向的缺陷,并进一步提高网络推断准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t检验和逐步网络搜索的有向网络推断算法(DNI-T-SRS)。首先,对不同实验条件下的表达数据进行t检验以辨别基因调控的上下游关系,指导路径一致(Path Consensus)算法中条件基因的选取,根据CMI2(Conditional Mutual Inclusive Information)剔除网络中的冗余边,得到了基于t检验的有向调控关系推断算法CMI2NI-T(CMI2-based Network Inference guided by t-Test);然后,建立有向调控关系对应的米氏微分方程模型对数据进行拟合,根据贝叶斯信息准则进行逐步网络搜索以修正网络推断结果。利用CMI2NI-T推断DREAM6挑战中的两个测试网络,所得到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79和0.9796,相较于PCA-CMI分别提高了16.23%和11.62%;通过进一步的数据拟合后DNI-T-SRS的推断准确率分别达到了86.67%和100.00%,相较于PCA-CMI分别提高了18.19%和10.52%。实验结果表明,所提DNI-T-SRS算法能够有效剔除间接调控关系并保留直接调控连接,得到精确的基因调控网络推断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调控网络 条件互信息 T检验 逐步网络搜索 米氏微分方程模型 贝叶斯信息准则
下载PDF
盐胁迫和ABA处理下水稻基因组的可变剪接事件分析
6
作者 胡悦 安硕 +1 位作者 张小砣 葛晓春 《复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24年第1期47-58,共12页
基因的剪接方式在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以及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可以发生改变,即可变剪接。可变剪接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基因功能,增加基因功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已发现一些基因在环境因素刺激下会发生可变剪接,但是逆境下全基因... 基因的剪接方式在不同发育时期、不同组织以及不同外界环境条件下可以发生改变,即可变剪接。可变剪接在转录后水平上调控基因功能,增加基因功能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目前已发现一些基因在环境因素刺激下会发生可变剪接,但是逆境下全基因组水平上的可变剪接事件在很多植物中还未完全了解,这些事件是否同时受到植物激素的调控目前也不清楚。为了了解水稻在外界逆境胁迫下的全基因组可变剪接事件,特别是脱落酸(ABA)信号途径被激活后哪些基因发生了可变剪接,我们对盐胁迫以及ABA处理后水稻转录组中的可变剪接事件进行了交叉分析,发现一些信号途径的基因在盐胁迫以及ABA处理后均发生了可变剪接。选择其中与DNA损伤修复以及ABA信号转导有关的基因进行了进一步分析,并通过RT-PCR对其中OsPP2C67和OsSADR1基因的可变剪接进行了验证,得到的结果与分析结果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SEQ 可变剪接 盐胁迫 脱落酸信号途径
下载PDF
单细胞多组学技术和应用
7
作者 张静 江燕 訾晓渊 《海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61-167,共7页
单细胞多组学技术是指结合多种不同的生物学技术,对单个细胞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从而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单细胞数据。该技术包括单细胞基因组学、单细胞转录组学、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单细胞表观组学等。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的发展为... 单细胞多组学技术是指结合多种不同的生物学技术,对单个细胞进行多方面的分析和研究,从而获得更全面、更准确的单细胞数据。该技术包括单细胞基因组学、单细胞转录组学、单细胞蛋白质组学、单细胞表观组学等。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更加精确理解生物体内复杂的细胞类型和功能的方式,尤其是对于异质性细胞群体中少数的特殊细胞类型如干细胞或罕见癌细胞,具有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通过融合不同技术获得的信息,单细胞多组学可以更准确地描述单个细胞在多个生命事件和过程中的状态与变化,为生命科学的研究提供更加全面和深入的视角。本文系统概述了目前代表性单细胞多组学技术的发展现状,总结了其在生物学研究中的重要应用和巨大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测序 单细胞多组学 基因组学 转录组学 蛋白质组学 表观组学 异质性
原文传递
高通量测序文库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进展
8
作者 崔梦楠 郭彦 +2 位作者 武雅蓉 裴广倩 崔玉军 《遗传》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40-148,共9页
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关键性支撑技术,高通量测序已得到快速发展并日趋成熟。该技术工作流程可分为核酸提取、文库构建、上机测序、数据分析等,其中文库构建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步骤,文库构建的效果受制于上游样品质量,同时会对测序... 作为生命科学和医学领域中的关键性支撑技术,高通量测序已得到快速发展并日趋成熟。该技术工作流程可分为核酸提取、文库构建、上机测序、数据分析等,其中文库构建是承上启下的关键步骤,文库构建的效果受制于上游样品质量,同时会对测序数据产出后的数据分析造成影响。对文库构建质量控制技术的选择和实施是提高结果可靠性、降低测序数据误差的重要保证。本文对文库构建质量控制技术进行深入综述,总结评价其原理、优缺点、适用范围,并对实际应用场景中相关技术的选择进行了论述,以期为科研人员、疾病预防控制人员等在选择文库质量控制技术时提供理论依据与参考,从而促进高通量测序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通量测序文库 文库浓度 文库大小分布 质量控制 技术评价
下载PDF
Essential proteins identification method based on four-order distances and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information
9
作者 卢鹏丽 钟雨 杨培实 《Chinese Physics B》 SCIE EI CAS CSCD 2024年第1期765-772,共8页
Essential proteins are inseparable in cell growth and survival. The study of essential proteins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cellular functions and biological mechanisms. Therefore, various computable methods have b... Essential proteins are inseparable in cell growth and survival. The study of essential proteins is important for understanding cellular functions and biological mechanisms. Therefore, various computable methods have been proposed to identify essential proteins. Unfortunately, most methods based on network topology only consider the interactions between a protein and its neighboring proteins, and not the interactions with its higher-order distance proteins. In this paper, we propose the DSEP algorithm in which we integrated network topology properties and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information in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 networks based on four-order distances, and then used random walks to identify the essential proteins. We also propose a method to calculate the finite-order distance of the network, which can greatly reduce the time complexity of our algorithm. We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comparison of the DSEP algorithm with 11 existing classical algorithms to identify essential proteins with multiple evaluation methods. The results show that DSEP is superior to these 11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rotein–protein interaction(PPI)network essential proteins four-order distances subcellular localization information
原文传递
Development of a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Platform for Detection of Viral Encephalitis Pathogens Based on Amplicon Sequencing
10
作者 ZHANG Ya Li SU Wen Zhe +16 位作者 WANG Rui Chen LI Yan ZHANG Jun Feng LIU Sheng Hui HU Dan He XU Chong Xiao YIN Jia Yu YIN Qi Kai HE Ying LI Fan FU Shi Hong NIE Kai LIANG Guo Dong TAO Yong XU Song Tao MA Chao Feng WANG Huan Yu 《Biomedical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24年第3期294-302,共9页
Objective Viral encephalitis is an infectious disease severely affecting human health.It is caused by a wide variety of viral pathogens,including herpes viruses,flaviviruses,enteroviruses,and other viruses.The laborat... Objective Viral encephalitis is an infectious disease severely affecting human health.It is caused by a wide variety of viral pathogens,including herpes viruses,flaviviruses,enteroviruses,and other viruses.The laboratory diagnosis of viral encephalitis is a worldwide challenge.Recently,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has provided new tools for diagnosing central nervous system infections.Thus,In this study,we established a multipathogen detection platform for viral encephalitis based on amplicon sequencing.Methods We designed nine pairs of specific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primers for the 12 viruses by reviewing the relevant literature.The detection ability of the primers was verified by software simulation and the detection of known positive samples.Amplicon sequencing was used to validate the samples,and consistency was compared with Sanger sequencing.Resul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target sequences of various pathogens were obtained at a coverage depth level greater than 20×,and the sequence length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sizes of the predicted amplicons.The sequences were verified using the National Center for Biotechnology Information BLAST,and all results we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sults of Sanger sequencing.Conclusion Amplicon-based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technology is feasible as a supplementary method for the pathogenic detection of viral encephalitis.It is also a useful tool for the high-volume screening of clinical sampl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iral encephalitis Amplicon sequencing High-throughput sequencing Multipathogen detection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探索PCDHGB4在肺鳞癌发生中的作用
11
作者 鲁瑞娇 谢伊代·阿不都海力力 +2 位作者 李玉霞 宁杰 冯阳春 《中国肺癌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3期199-215,共17页
背景与目的 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亚型之一。有报道原钙黏蛋白γ家族的成员能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来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原钙黏蛋白γ B4 (protocadheri... 背景与目的 肺鳞状细胞癌(lung squamous cell carcinoma,LUSC)是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的亚型之一。有报道原钙黏蛋白γ家族的成员能通过抑制Wnt信号通路来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原钙黏蛋白γ B4 (protocadherin-gamma subfamily B4,PCDHGB4)作为家族成员在LUSC中的研究少有报道,本研究旨在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探究PCDHGB4在LUS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潜在的预后价值。方法应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he Cancer Genome Atlas,TCGA)、cBioPortal和UALCAN等数据库,对PCDHGB4在LUSC中的表达与预后、临床病理特征、免疫细胞浸润、免疫调节基因、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s,ICIs)和甲基转移酶等进行分析。单细胞水平的研究对细胞亚型的聚类结果和PCDHGB4在不同免疫细胞亚群中的表达情况进行了分析。此外,我们还比较了LUSC组织与正常组织中PCDHGB4的启动子甲基化水平,并对其进行了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和突变分析。最后基于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结果生信分析结果显示PCDHGB4在LUSC组织的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织。生存分析显示,PCDHGB4表达增加与患者较差的预后有关。单细胞分析显示,PCDHGB4主要在T细胞、单核细胞或巨噬细胞以及树突状细胞中表达,进一步发现PCDHGB4在肿瘤免疫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并证实了PCDHGB4与免疫检查点途径基因、免疫调节基因和甲基转移酶有一定的相关性。此外,通过富集分析发现PCDHGB4参与了癌症相关的多条通路。结论PCDHGB4在LUSC中低表达,PCDHGB4与患者预后不良有关,并且PCDHGB4与肿瘤免疫细胞浸润和通路密切相关。PCDHGB4可能是LUSC潜在的预后标志物和免疫治疗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CDHGB4 肺肿瘤 预后
下载PDF
结合铁死亡建立遗传算法优化的反向传播神经网络脓毒症预后模型
12
作者 曾媛媛 常莉 +2 位作者 池晴佳 封顺 田菲菲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95-301,共7页
目的将铁死亡与机器学习相结合,建立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向传播网络(GA-BPNN)模型,以预测脓毒症患者的28 d存活情况。方法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脓毒症相关数据。从分子签名数据库(MSigDB)下载与铁死亡相关的基因65个。使... 目的将铁死亡与机器学习相结合,建立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反向传播网络(GA-BPNN)模型,以预测脓毒症患者的28 d存活情况。方法通过高通量基因表达数据库(GEO)下载脓毒症相关数据。从分子签名数据库(MSigDB)下载与铁死亡相关的基因65个。使用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基因集变异分析(GSVA)、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WGCNA)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筛选脓毒症患者的铁死亡相关基因。同时利用短时间序列挖掘分析(STEM)筛选与脓毒症发展进程相关的基因,并与脓毒症患者铁死亡相关基因取交集,获得脓毒症预后的关键基因。在传统的反向传播网络(BPNN)的基础上,采用遗传算法(GA)优化权值和阈值,建立脓毒症预后预测GA-BPNN模型。结果脓毒症存活组和未存活组之间铁死亡相关基因集活性差异显著。共筛选出97个脓毒症铁死亡相关基因。同时确定了191个在脓毒症发展进程中显著上调或下调的基因。取交集基因建立脓毒症四基因预测预后GA-BPNN模型。在训练集中经过迭代后训练的均方误差在0.05以下,曲线下面积(AUC)为0.98。为验证GA-BPNN模型的泛化能力和分类效果,在外部数据验证集中,将GA-BPNN模型与支持向量机(SVM)、BPNN和随机森林(RF)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验证集中GA-BPNN模型的AUC值均为0.92,高于SVM、RF和BPNN。结论基于GA-BPNN提出了四基因模型预测脓毒症患者的预后效果是可靠且稳定的,为脓毒症中的铁死亡提供新的见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脓毒症 铁死亡 生物标志物 预后模型
下载PDF
AIF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中的表达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3
作者 高娅娅 李妙雨 +6 位作者 孙文瑞 贾双双 田彪 肖婉婷 张春燕 冯娟 高广勋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515-525,共11页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 (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 1, AIF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IF1在AML中的表达及其与AML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 目的:探讨同种异体移植炎症因子-1 (allograft inflammatory factor 1, AIF1)在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免疫和预后中的价值。方法: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AIF1在AML中的表达及其与AML患者生存预后的关系。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和基因型-组织表达(GTEx)数据分析发现AIF1可能是AML的潜在癌基因,进一步通过功能富集分析、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蛋白质互作网络(PPI)分析对AIF1进行功能分析。通过Wilcoxon符号秩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AIF1和AML患者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通过Cox回归和Kaplan-Meier生存曲线评估AIF1的表达与AML患者总生存期(OS)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qRT-PCR和免疫印迹在AML患者的骨髓样本中验证AIF1的表达。结果:AIF1在AML中高表达,且与不良预后相关。AIF1高表达组总生存期比AIF1低表达组缩短。结论:AIF1在AML中的高表达,其表达与AML患者总体生存相关。提示AIF1可能作为AML患者的潜在不良预后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IF1 急性髓系白血病 京都基因与基因组数据库富集分析 疾病本体富集分析
下载PDF
基于综合生物信息分析鉴定心房颤动相关炎症基因及其与免疫细胞浸润的关联
14
作者 杨曼 赵兴安 +3 位作者 葛芸娜 秦娟 王玺雅 陶四明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3期18-29,共12页
目的鉴定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的炎症相关基因,并探讨这些基因与浸润免疫细胞在A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识别AF的生物标志物,使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 目的鉴定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患者的炎症相关基因,并探讨这些基因与浸润免疫细胞在A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可能的作用和机制。方法通过一系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结合机器学习算法识别AF的生物标志物,使用受试者操作特性曲线(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验证关键基因的预测及诊断价值,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明确关键基因与浸润免疫细胞的相关性。结果筛选出593个差异基因[|log2(fold change,FC)|>1,P<0.05],7种免疫细胞亚型(P<0.05),获得190个免疫相关差异基因,识别出3个生物标志物(IGF1、PTGS2和PPARG),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3个标志物与浸润免疫细胞显著相关(P<0.05)。结论IGF1、PTGS2和PPARG是AF的炎症相关基因,推测其与免疫细胞浸润过程和途径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房颤动 生物信息学分析 免疫浸润 炎症反应 生物标志物
下载PDF
三阴性乳腺癌m6A相关lncRNA的免疫预后模型构建
15
作者 鲍淑梅 管浩钦 +2 位作者 苏莹 刘沛 吕小毅 《新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中英文)》 CAS 2024年第1期78-86,共9页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癌亚型.因其异质性以及缺乏可靠的分子靶点使其无法获得有效靶向治疗,导致TNBC患者的存活率仍然很低.N6-甲基腺苷(m6A)和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在TNBC的预后价值和免疫治疗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 三阴性乳腺癌(TNBC)是一种特殊的乳腺癌亚型.因其异质性以及缺乏可靠的分子靶点使其无法获得有效靶向治疗,导致TNBC患者的存活率仍然很低.N6-甲基腺苷(m6A)和长链非编码核糖核酸(lncRNA)在TNBC的预后价值和免疫治疗反应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辨别TNBC患者中与m6A相关的lncRNA至关重要.通过共表达的方式分析并获得m6A相关的lncRNA,之后进行单变量比例风险(Cox)回归分析、随机生存森林(RSF)、最小绝对收缩和选择算子(LASSO)和多变量Cox回归分析以构建m6A相关lncRNA模型.随后使用卡普兰-梅尔(KM)生存分析、主成分分析(PCA)、功能富集分析和列线图分析风险模型.最后,讨论了针对该模型的潜在免疫治疗特征和药物敏感性预测.包含3个m6A相关lncRNA的风险模型被确定为预后的独立预测因子.通过使用该模型对患者进行重新分组,可以对患者在免疫治疗反应方面进行更有效的区分.使用pRRhetic算法根据每个样本的癌症药物敏感性基因组学(GDSC)数据库中可用的半数最大抑制浓度(IC50)估计治疗反应,确定了针对TNBC亚型分化的候选药物.结果表明,这种基于m6A的lncRNA风险模型有望用于临床预测TNBC患者的预后和免疫治疗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6-甲基腺苷 lncRNAs 三阴性乳腺癌 预后模型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溃疡性结肠炎的差异表达基因和相关微小RNA
16
作者 吴胜男 蒋环宇 +3 位作者 陈浩然 王欣瑶 吴佳辉 王璐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48-55,共8页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中具有诊断和治疗潜力的差异表达基因以及潜在的微小RNA(miRNA)。方法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法对GEO数据库中的芯片原始数据进行筛选。获取UC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根据关键基因,... 目的基于生物信息学分析溃疡性结肠炎(UC)中具有诊断和治疗潜力的差异表达基因以及潜在的微小RNA(miRNA)。方法采用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分析法对GEO数据库中的芯片原始数据进行筛选。获取UC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富集分析。根据关键基因,预测与差异表达基因相关的潜在miRNA,并构建基因-miRNA调控网络。结果共筛选出277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有200个基因上调,77个基因下调。基因集富集分析(GSEA)显示,主要富集通路是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利什曼原虫感染、朊病毒病害以及心电图受体相互作用等通路。基因本体论(GO)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参与趋化因子活性、肝素结合、趋化因子受体结合等条目。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分析结果显示,主要富集通路为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B(PI3K-AKT)信号通路、趋化因子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kappa B(NF-κB)信号通路富集通路等。筛选出10个枢纽基因,分别是C-X-C趋化因子配体8(CXCL8)、Toll样受体2(TLR2)、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选择素L(SELL)、趋化因子受体4(CXCR4)、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CTLA4)、细胞分化抗原69(CD69)、双糖链蛋白多糖(BGN)、C-X-C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鉴定出12个潜在的关键miRNAs,分别为hsa-mir-335-5p、hsa-mir-146a-5p、hsa-mir-92a-3p、hsa-mir-155-5p、hsa-mir-26b-5p、hsa-mir-4426、hsa-mir-4462b、hsa-mir-4647、hsa-mir-32-5p、hsa-mir-92b-3p、hsa-mir-98-5p和hsa-mir-93-5p。结论本研究共筛选出277个差异表达基因可能参与UC的发生发展,鉴定出10个枢纽基因和12个miRNAs或可作为UC的生物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加权基因共表达网络 miRNA-基因调控网络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基于自编码器的疾病相关miRNAs的预测方法
17
作者 许鹏 谢斌 +2 位作者 鲍振申 李先彬 刘文斌 《广州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2-19,共8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它们在动植物中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大量研究表明,miRNAs在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复杂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识别疾病相关的mi...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由内源基因编码的长度约为22个核苷酸的非编码单链RNA分子,它们在动植物中参与转录后基因表达调控。大量研究表明,miRNAs在包括肿瘤在内的多种复杂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因此,识别疾病相关的miRNAs对研究疾病的机理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湿实验验证方法存在耗时长、成本高的缺点,当前许多研究工作聚焦于开发高效计算模型,识别新的miRNA-disease关联关系。该研究提出一种基于自编码器数据驱动的模型,预测miRNA-disease关联关系。结果表明,作者预测的疾病相关miRNAs在HMDD数据库中对应的疾病相关miRNAs列表上显著富集。此外,通过对排名靠前的miRNAs分析,发现这些miRNAs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同时对于疾病的分类表现出较高的精度。总之,文章提出的模型,对于疾病相关miRNAs的发现具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编码器 miRNA-disease关联 数据驱动模型
下载PDF
hsa-miR-181a-5p靶基因预测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18
作者 王艳阳 刘婵 +3 位作者 周雪 张隆泽 余丽梅 何志旭 《遵义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07-120,共14页
目的对hsa-miR-181a-5p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hsa-miR-181a-5p的靶基因、基因功能及信号通路,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注释。方法利用数据库对hsa-miR-181a-5p基因定位,分析其序列保守性和在人类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利用数据库... 目的对hsa-miR-181a-5p进行系统的生物信息学分析,预测hsa-miR-181a-5p的靶基因、基因功能及信号通路,并对其进行生物学功能注释。方法利用数据库对hsa-miR-181a-5p基因定位,分析其序列保守性和在人类组织器官中的表达情况;利用数据库进行靶基因预测分析;并将预测交集靶基因进行GO功能分析及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间相互作用(PPI)网络分析;最后利用A549细胞进行hsa-miR-181a-5p转染实验,进行转录组测序同步验证生物信息学预测结果。结果发现基因定位于人类基因组chr1、chr9染色体,成熟序列在物种间具有高度保守性。3个数据库交集靶基因有483个,包含PTEN、MAPK8、AKT3等基因,其分布在胞浆等细胞组分,执行蛋白质结合等生物功能,并参与信号转导等生物学过程。靶基因富集于MAPK、PI3K-Akt、胰岛素抵抗、癌症中的miRNA等信号通路,其编码的蛋白间形成复杂网络图。实验后转录组测序结果验证了生信分析的准确性,对预测及富集结果提供了有力支撑。结论hsa-miR-181a-5p在多种生物学过程发挥重要作用,尤其是在神经系统疾病、血液免疫系统疾病以及癌症的发生发展中其将成为相关疾病发生机制和防治研究的新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sa-miR-181a-5p 生物信息学分析 信号通路 蛋白质相互作用
下载PDF
杜仲EuNPC 1-Like基因的分子特征分析
19
作者 李民学 王一凡 +1 位作者 黄友闻 宋莉 《山地农业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17-26,共10页
甾醇转运蛋白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逆境胁迫耐受性、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胆固醇等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杜仲(Eucommia ulmoides)是一种甾醇含量丰富且具有调节血压等多种功用的名贵中药材,目前对杜仲甾醇转运蛋白NPC1及其编码... 甾醇转运蛋白在促进植物生长发育、提高逆境胁迫耐受性、降低血浆低密度脂蛋白以及胆固醇等作用中发挥重要作用。杜仲(Eucommia ulmoides)是一种甾醇含量丰富且具有调节血压等多种功用的名贵中药材,目前对杜仲甾醇转运蛋白NPC1及其编码基因的分子信息还不清楚。本研究根据人类NPC 1基因信息进行杜仲EuNPC 1-Like基因的发掘和分析鉴定。从杜仲基因组中获得的EuNPC 1-Like基因全长3876 bp,编码蛋白属于不稳定疏水性脂溶蛋白;分别含有20个糖基化位点和136个磷酸化位点,是由13个α螺旋组成的跨膜蛋白,主要分布于溶酶体/液泡和细胞膜,具有NPC1_N胆固醇转运保守结构域,其蛋白三维结构与人类和拟南芥的NPC1相似,含有光、赤霉素、低温、干旱、厌氧、茉莉酸甲酯响应等顺式作用元件,与向日葵、油橄榄、咖啡和樟子松等油脂含量高的植物NPC1蛋白亲缘关系较近。网络药理学分析表明,NPC1蛋白参与植物甾醇代谢调控,杜仲β-谷甾醇靶向人体脂肪与固醇代谢,与动植物中的甾醇代谢相似。本研究结果为揭示EuNPC 1-Like基因功能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杜仲 植物甾醇转运蛋白 EuNPC 1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生长抑素Ⅱ型受体SSTR2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丽萌 李闰婷 +5 位作者 聂晓宁 李玉华 李林 李亚蒙 陈龙欣 王林青 《广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4-173,共10页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线分析生长抑素Ⅱ型受体SSTR2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分泌蛋白类型、亚细胞定位、磷酸化位点修饰、空间结构及蛋白互作网络等,并通过MEGA5.0软件建立SSTR2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369个氨基... 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在线分析生长抑素Ⅱ型受体SSTR2的理化性质、信号肽、跨膜结构、分泌蛋白类型、亚细胞定位、磷酸化位点修饰、空间结构及蛋白互作网络等,并通过MEGA5.0软件建立SSTR2蛋白的系统进化树。结果显示,该基因编码369个氨基酸,分子式为C_(1898)H_(2984)N_(470)O_(513)S_(23),相对分子质量为41332.79,等电点理论值为9.15,不稳定系数为37.16。SSTR2是一种碱性稳定亲水蛋白,无信号肽,存在7个跨膜区,作用于质膜结构;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属7tmGPCRs超家族,且含有1个7tmA_SSTR2结构域;与SSTR2相互作用的蛋白质包括CORT、SST、NPY、GHRL、GNAI1、GNAI2、GNAI3、SHANK1、HIVEP2。SSTR2基因及其编码蛋白在进化上高度保守,可能参与G蛋白偶联受体信号通路,进而发挥其作用。本研究通过对SSTR2蛋白的理化性质及生物学功能进行分析,为深入研究该蛋白在疾病发生中的机制以及为靶向治疗神经内分泌肿瘤等肿瘤药物研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长抑素Ⅱ型受体 SSTR2蛋白 神经内分泌肿瘤 生物信息学 生物学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