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931篇文章
< 1 2 19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透明质酸水凝胶包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改善心肌梗死大鼠的心功能(Ⅲ)
1
作者 林峰 程玲 +2 位作者 高勇 周建业 商青青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55-359,共5页
背景:作者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透明质酸水凝胶包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显著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目的:探索透明质酸水凝胶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心肌修复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雄性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然后用透明质酸水凝胶... 背景:作者前期的研究结果显示透明质酸水凝胶包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显著改善大鼠心肌梗死后心功能。目的:探索透明质酸水凝胶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促进心肌修复的分子机制。方法:分离培养雄性SD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然后用透明质酸水凝胶包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培养皿中进行体外三维培养。结扎雌性SD大鼠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制作心肌梗死模型,1周后行超声检测,将符合条件的大鼠随机分为4组:①PBS组(n=12);②透明质酸组(n=12);③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n=15);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透明质酸组(n=15)。造模1周后将模型鼠行二次开胸,按照分组将PBS、透明质酸水凝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透明质酸水凝胶包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注射到梗死边缘区及梗死区。移植后1 d、1周、2周,Western blot检测梗死区域及周边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胸腺素β4以及c-Kit的蛋白表达水平,移植后2周免疫荧光检测移植细胞的分化情况。结果与结论:①在移植后1周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在移植后2周时,透明质酸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其他3组(P<0.05),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透明质酸组的基质金属蛋白酶2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表达水平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相比无差异,这可能反映了透明质酸水凝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因子起到缓释作用以至于移植细胞的旁分泌效应得到延长,这种延长的旁分泌效应抵消了2周时透明质酸水凝胶引发的抑制效应;②与PBS组相比,透明质酸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透明质酸组的胸腺素β4及c-Kit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③移植后2周未检测到移植细胞向心肌细胞或血管分化;④提示:移植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通过旁分泌作用促进心肌修复,透明质酸水凝胶延长了移植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旁分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明质酸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心肌梗死 细胞移植 心功能 干细胞
下载PDF
纤维素加氢制取小分子醇的研究进展
2
作者 马艺鸣 杨运松 +2 位作者 杨晓瑞 朱建良 梁金花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1期50-57,88,共9页
纤维素是自然界储量最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纤维素催化加氢可得到山梨醇、甘露醇和1,2-戊二醇等小分子醇。笔者总结了纤维素加氢制备小分子醇的2种反应机制,详细综述了贵金属、过渡金属及金属和杂多酸类催化剂在纤维素加氢制取小分子醇... 纤维素是自然界储量最为丰富的生物质资源,纤维素催化加氢可得到山梨醇、甘露醇和1,2-戊二醇等小分子醇。笔者总结了纤维素加氢制备小分子醇的2种反应机制,详细综述了贵金属、过渡金属及金属和杂多酸类催化剂在纤维素加氢制取小分子醇中的研究进展,并且展望了该技术面临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纤维素 催化水解 催化加氢 小分子醇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法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
3
作者 郑蝶 杨海泉 +2 位作者 夏媛媛 沈微 陈献忠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8-46,共9页
N-乙酰神经氨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食品添加剂和药物合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为了降低成本,作者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并以含有N-乙酰葡萄糖胺的发酵液为底物进行全细胞催化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转化液初始pH... N-乙酰神经氨酸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在食品添加剂和药物合成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应用。为了降低成本,作者利用重组大肠杆菌,并以含有N-乙酰葡萄糖胺的发酵液为底物进行全细胞催化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结果表明,在温度为30℃、转化液初始pH为6.5、底物丙酮酸浓度为1.38 mol/L、Triton X-100添加质量分数为0.4%、菌体OD_(600)为30的条件下在5 L发酵罐等条件下进行全细胞转化,可以得到N-乙酰神经氨酸180 mmol/L,摩尔转化率为65.45%。用阴离子树脂对产物进行初步分离纯化,经高效液相色谱分析证实纯化后产品为高纯度N-乙酰神经氨酸,其纯度为98.3%,结晶回收率为42.5%。作者建立并优化了一种以含有N-乙酰葡萄糖胺的发酵液为底物直接进行全细胞催化生产N-乙酰神经氨酸的工艺流程,既节约了成本,又具有可持续发展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乙酰神经氨酸 发酵液 全细胞催化
下载PDF
油料作物种子中神经酸含量提升研究进展
4
作者 刘晓悦 王盼娣 +2 位作者 熊小娟 吴刚 刘芳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64-74,共11页
神经酸(NA)是一种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为大脑神经纤维髓鞘的核心成分,具有修复受损大脑神经纤维、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等功能。因此,NA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目前NA主要依赖于从天然物种中提取,难以满足市场需要,限制其进一步发展... 神经酸(NA)是一种超长链单不饱和脂肪酸,为大脑神经纤维髓鞘的核心成分,具有修复受损大脑神经纤维、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等功能。因此,NA受到越来越多的研究和关注。目前NA主要依赖于从天然物种中提取,难以满足市场需要,限制其进一步发展和应用。近年来,随着基因工程以及合成生物学的发展,通过多基因策略,在现有物种中构建NA代谢路径,可经济且可持续地获得NA,以满足营养、制药和化学工业等领域的需求。本文综述了NA的生物功能、生物来源、合成途径,并比较了基因工程生产NA各底盘的优劣,进一步探讨了十字花科油料作物底盘生产富含NA种子油的影响因素,以期为将来通过转基因技术和分子育种调控NA的生产,获得可再生的NA资源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酸 基因工程 底盘 转基因 分子育种 十字花科油料作物 种子油
下载PDF
不同交联方法构建的胶原基支架及其性能表征
5
作者 孔彦惠 张传蕾 +5 位作者 刘慧玉 陈诚 高闻语 奚晓玮 郭佳 刘杨 《功能高分子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9-56,共8页
分别采用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交联法、甲基丙烯酸酐(MA)修饰光聚合交联法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磷酸锂(LAP)光交联法制备了3种胶原基支架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理化性能和生物学性能... 分别采用1-乙基-(3-二甲氨基丙基)碳酰二亚胺(EDC)和N-羟基琥珀酰亚胺(NHS)交联法、甲基丙烯酸酐(MA)修饰光聚合交联法和苯基-2,4,6-三甲基苯甲酰基磷酸锂(LAP)光交联法制备了3种胶原基支架材料,并对其微观结构、理化性能和生物学性能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这3种交联法制备的胶原基支架材料的孔洞结构具有显著差异,其孔径范围均为50~250μm,符合组织修复材料对孔径的需求。此外,通过MA复合光交联所得的胶原基支架材料(Col-MA),其抗压强度可达2.17 MPa,满足组织工程理想支架材料对力学性能的基本要求。生物相容性实验结果表明,这3种支架材料均能够为细胞生长提供合适的空间以及供应足够的营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原 组织工程 支架材料 交联 多孔结构 生物材料
下载PDF
T细胞免疫反应载体疫苗在人类疾病预防和治疗中的应用
6
作者 江莎莎 王晨 +3 位作者 路冉 刘俸君 李俊 王斌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94-309,共16页
人类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和癌症,对公共卫生安全和全球经济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预防和治疗性疫苗的开发是应对人类疾病的优先对策。本文综述了疫苗载体的免疫学原理、T细胞载体疫苗设计策略及疫苗研究进展,为新型疫苗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 人类疾病,特别是传染病和癌症,对公共卫生安全和全球经济构成前所未有的挑战。预防和治疗性疫苗的开发是应对人类疾病的优先对策。本文综述了疫苗载体的免疫学原理、T细胞载体疫苗设计策略及疫苗研究进展,为新型疫苗的设计提供新的思路。T细胞可以在机体发生感染后分化成不同的效应T细胞群,它们可以起到清除病原体的作用,关于效应T细胞功能和机制的研究对于设计能够引发基于T细胞免疫的疫苗至关重要。目前很多病毒(例如HIV、HCMV感染)和肿瘤疫苗的研发都侧重于T细胞类疫苗,在所有疫苗种类中,激活T细胞免疫反应的载体疫苗具有显著优势。许多来源的载体,包括病毒载体、细菌载体和核酸载体,它们在抗原提呈能力、免疫原性和保护效力方面都有良好的表现。此外,还总结了T细胞载体疫苗设计的策略,包括确定适当的抗原提呈途径和载体递送途径、确保生物安全性、如何选择合适的疫苗的载体、各种载体疫苗的优缺点等,尤其是mRNA疫苗在应对新冠疫情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疫苗载体的技术进步将会加速新型疫苗的研发,并且能促进人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 疫苗载体 免疫 抗原提呈 传染病 肿瘤
下载PDF
火龙果HubHLH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分析及其对冬季补光诱导开花的表达响应
7
作者 李佳雪 丁一 +8 位作者 王猛 李涛 郭攀阳 刘成立 韦双双 黄家权 李洪立 胡文斌 汤华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2期198-209,共12页
为了获得较完整的候选基因,探讨HubHLH基因在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冬季补光诱导开花过程的表达响应,对火龙果HubHLH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分析。鉴定出153个HubHLH基因;这些基因的编码蛋白含有176~687个氨基酸,分子量大小为19.28~7... 为了获得较完整的候选基因,探讨HubHLH基因在火龙果(Hylocereus undatus)冬季补光诱导开花过程的表达响应,对火龙果HubHLH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分析。鉴定出153个HubHLH基因;这些基因的编码蛋白含有176~687个氨基酸,分子量大小为19.28~74.44 kDa,等电点(pI)为4.81~9.88,均为亲水蛋白,亚细胞定位预测大多定位到细胞核。为鉴定HubHLH基因家族的同源性,本研究将153个火龙果HubHLH和120个拟南芥AtbHLH蛋白进行系统发育比较分析。系统发育比较分析结果:火龙果HubHLH基因家族成员被分为12个组,25个亚族;对HubHLH基因家族的保守motif、基因结构及在染色体的位置分布的分析结果表明,同一亚族的基因具有相似的基序组成和基因结构。对HubHLH基因家族的内部复制事件的分析结果表明,有78条片段复制被鉴定为片段重复基因,说明片段复制是HubHLH基因家族的主要扩张力量。此外,基于已测定的关于火龙果冬季补光诱导开花的4个时期转录组数据,筛选到59个HubHLH基因在冬季补光诱导成花过程中有差异表达,随后对这59个HubHLH基因进行GO功能富集,发现它们在红光或远红光的反应、对光刺激的反应、有性生殖功能、对辐射的反应等功能上均有富集,说明HubHLH基因家族可能在冬季补光诱导火龙果成花过程中起到了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龙果 bHLH基因家族 全基因组 补光诱导开花 基因差异表达
下载PDF
重组大肠杆菌全细胞催化合成D-甘油醛
8
作者 张荣芳 闫洪波 +2 位作者 李冉 宋聪 贾振华 《盐城工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D-甘油醛在医药、农业化学品和天然产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改造天蓝色链霉菌糖醇氧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中进行重组表达,采用全细胞催化方法将甘油转化成D-甘油醛,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绿色、安全、高效的... D-甘油醛在医药、农业化学品和天然产物合成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通过改造天蓝色链霉菌糖醇氧化酶基因,在大肠杆菌Rosetta(DE3)菌株中进行重组表达,采用全细胞催化方法将甘油转化成D-甘油醛,与传统方法相比该方法具有绿色、安全、高效的特点。对影响蛋白表达的诱导条件进行单因素优化;并对影响全细胞催化的反应条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诱导剂IPTG 0.2 mmol/L、诱导温度28℃、诱导时间6 h时,构建的大肠杆菌pET-28a(+)-aldO工程菌的相对酶活性最高;菌体光密度(OD600)为10、缓冲液pH 7.5、反应温度30℃、反应时间60 min时,甘油的转化率可以达到46%,为D-甘油醛的生物合成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细胞催化 D-甘油醛 甘油 糖醇氧化酶 诱导表达
下载PDF
核酸提取装置的移液精度优化设计研究
9
作者 吕阳 宫平 +2 位作者 王哲 于源华 端木路阳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100-106,共7页
为了提高核酸提取装置的移液精度和稳定性,以基于空气置换原理、活塞驱动方式的移液模块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弦函数的S型加减速曲线算法,并将其与匀加减速、抛物线型加减速曲线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 为了提高核酸提取装置的移液精度和稳定性,以基于空气置换原理、活塞驱动方式的移液模块作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正弦函数的S型加减速曲线算法,并将其与匀加减速、抛物线型加减速曲线算法进行了仿真对比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采用基于正弦函数的S型加减速曲线算法的核酸提取装置,在移液量为10μL、20μL、50μL、100μL和200μL的不同工作条件下,移液精度均取得了显著的提升,同时实验数据的CV值满足JJG 646-2006移液器检定规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步进电机 微量液体处理技术 S型加减速曲线算法 移液精度
下载PDF
一锅法全细胞催化合成胞苷三磷酸的研究
10
作者 沈来伟 任宇红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69-174,共6页
分别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构建胞苷激酶(CDK)与乙酸激酶(ACK)的共表达及融合表达体系和胞苷酸激酶(CMK)与乙酸激酶(ACK)的融合表达体系,其中融合菌株SUMO-CDK-L2-ACK与CMK-L2-ACK构成的双融合催化体系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搭建了双融... 分别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构建胞苷激酶(CDK)与乙酸激酶(ACK)的共表达及融合表达体系和胞苷酸激酶(CMK)与乙酸激酶(ACK)的融合表达体系,其中融合菌株SUMO-CDK-L2-ACK与CMK-L2-ACK构成的双融合催化体系具有较好的催化活性。搭建了双融合菌全细胞一锅法催化合成胞苷三磷酸(CTP)反应体系,并对其温度、pH、金属离子、乙酰磷酸投加量及菌粉投加量等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优化反应体系中,反应75 min时CTP产量达到最高为108 mmol/L,总收率达86.4%,实现了CTP的一锅法高效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胞苷三磷酸 全细胞催化 一锅法合成 共表达 融合表达
原文传递
不同培养温度的鱼源海豚链球菌转录组分析
11
作者 贾新蕾 黄增朝 +4 位作者 杨林狄 吕静 李妍萍 简纪常 黄郁葱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109-121,共13页
为鉴定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在不同温度的转录水平差异,通过生长曲线测定和人工感染试验分析该菌在25℃和35℃下的生长情况和致病性,采用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Strand-specific RNA-seq)技术对25℃和35℃培养的海豚链球菌Tozj-... 为鉴定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在不同温度的转录水平差异,通过生长曲线测定和人工感染试验分析该菌在25℃和35℃下的生长情况和致病性,采用链特异性转录组测序(Strand-specific RNA-seq)技术对25℃和35℃培养的海豚链球菌Tozj-1菌株进行测序分析,筛选差异表达基因,通过GO(Gene Ontology)数据库和KEGG(Kyoto Encyclopedia of Genes and Genomes)数据库对差异表达基因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然后利用VFDB(Virulence factor database)数据库筛选差异表达的重要毒力基因并使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验证。结果显示,海豚链球菌在35℃条件下有更快的生长速度和更强的毒力;转录组共筛选获得927个显著差异表达基因(P<0.05),其中包括820个上调基因和107个下调基因;GO功能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代谢、细胞、催化及结合过程;KEGG富集分析发现,差异基因主要富集在核糖体通路、ABC转运通路、群体感应等信号通路。以上结果表明温度调控海豚链球菌基因的转录表达及相关通路的富集,为后续海豚链球菌致病机理的研究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豚链球菌 转录组测序 温度 毒力因子 QRT-PCR
下载PDF
肿瘤类器官及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孟倩 尹聪 黄卫人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1-201,共11页
类器官技术的发展为更接近机体细胞组成和病理生理特征的癌症模型开辟了新途径。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在多次传代后仍能维持原有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及遗传表型特征,不仅可作为测试新型抗癌药物的优良模型,也可通过其药物敏感性测试预测患... 类器官技术的发展为更接近机体细胞组成和病理生理特征的癌症模型开辟了新途径。患者来源的肿瘤类器官在多次传代后仍能维持原有肿瘤的组织病理学及遗传表型特征,不仅可作为测试新型抗癌药物的优良模型,也可通过其药物敏感性测试预测患者的临床反应,为肿瘤患者的个体化精准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合成生物学是以工程学思想为指导,提供独特工具来重建空间和动态信号,调控细胞间通信。合成生物学的快速发展,为肿瘤类器官在肿瘤的发生发展及肿瘤治疗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崭新的思路和方法,包括如何工程化重建类器官空间与动态信号、细胞稳态维持、细胞间通信调控等。本文概述了肿瘤类器官的构建过程及其在合成生物学中的应用,讨论了肿瘤类器官当前在构建效率、标准化、自动化、精确度等方面的局限性,最后展望了合成生物学在推动肿瘤类器官结构和功能复杂化方面的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类器官 药物筛选 精准医疗 基因线路 合成生物学
下载PDF
基于帕累托前沿的代谢通量极限预测
13
作者 张梓学 申铁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06-111,共6页
代谢通量是描述生物体内代谢的重要指标,在医学与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代谢通量极限更是对揭示生物体内化学反应机制、预测生物体生长代谢特性和生态系统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代谢通量极限的计算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制造工程、... 代谢通量是描述生物体内代谢的重要指标,在医学与生物工程等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代谢通量极限更是对揭示生物体内化学反应机制、预测生物体生长代谢特性和生态系统研究有着重要意义。代谢通量极限的计算也被广泛地应用于生物制造工程、寻找疾病治疗靶点和研发药物方面。但目前的传统计算代谢通量的方法仅依靠理化性质约束,所得到的代谢通量极限不一定会真实发生。论文在生物体进化的群体中引入帕累托前沿的概念,并基于已知的代谢通量数据进行代谢通量极限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通量极限 帕累托前沿 代谢通量预测
下载PDF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与空心螺钉治疗股骨颈骨折疗效的Meta分析
14
作者 覃祺 阿里木江•玉素甫 +3 位作者 刘宇哲 尹灿 崔莎 冉建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63-72,共10页
目的系统评价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与空心螺钉(CS)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在围术期及恢复期的疗效。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收集有关2种内固定方案疗效比较的相关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 目的系统评价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FNS)与空心螺钉(CS)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在围术期及恢复期的疗效。方法检索知网、万方、维普、CBM、PubMed、Embase、Cochrane数据库,收集有关2种内固定方案疗效比较的相关文献。采用Review Manager 5.3软件对最终纳入研究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24篇回顾性队列研究,共1661例,其中FNS组(FNS治疗)为783例,CS组(CS治疗)为878例。FNS组的术中透视次数(MD=-9.69,95%CI:-11.27~-8.11,P<0.01)、完全负重时间(MD=-1.69,95%CI:-2.88~-0.50,P<0.01)、骨折愈合时间(MD=-1.15,95%CI:-1.57~-0.73,P<0.01)、末次随访Harris评分(MD=-1.5,95%CI:2.30~4.59,P<0.01)及股骨头坏死率(OR=0.48,95%CI:0.26~0.91,P=0.02)优均于CS组;但FNS组术中出血量(MD=17.72,95%CI:9.88~25.55,P<0.01)、术区切口长度(MD=0.39,95%CI:0.04~0.73,P=0.03)均大于CS组。2组在手术时间(MD=-3.78,95%CI:-7.95~0.39,P=0.08)、住院总时间(RR=-0.14,95%CI:-0.43~0.14,P=0.32)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FNS治疗成人股骨颈骨折具有术中透视次数少、完全负重时间早、骨折愈合速度快、髋关节Harris评分高等优点,但与CS相比,术中出血量较多及术区切口较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股骨颈骨折 股骨颈动力交叉钉系统 空心螺钉 META分析
下载PDF
基于DNA支持的脂质膜工程化研究进展
15
作者 季玮 《化学与生物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8,17,共9页
脂质膜表面的工程化修饰是指通过在脂质膜表面引入附加的活性位点来调控脂质囊泡的理化性质,进而赋予其更广泛生物化学功能的过程。简单介绍了DNA与脂质膜的相互作用,重点阐述了基于DNA或DNA纳米结构支持的脂质膜工程化研究进展,包括脂... 脂质膜表面的工程化修饰是指通过在脂质膜表面引入附加的活性位点来调控脂质囊泡的理化性质,进而赋予其更广泛生物化学功能的过程。简单介绍了DNA与脂质膜的相互作用,重点阐述了基于DNA或DNA纳米结构支持的脂质膜工程化研究进展,包括脂质膜结构的构建、合成、自组装行为等,指出了该领域所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质体 DNA 膜工程
下载PDF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激素降解关键酶3,17β-HSD蛋白质相互作用研究
16
作者 于璇 史翔予 +2 位作者 赵艳阳 高乐 张昊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
为研究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C.T.)ATCC11996降解甾体类激素过程中关键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利用基因同源重组及移码突变原理构建睾丸酮降解关键酶3,17β-HSD基因敲除突变株,在回收率95%条件下高效液相检测野... 为研究睾丸酮丛毛单胞菌(Comamonas Testosteroni,C.T.)ATCC11996降解甾体类激素过程中关键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关系,本文利用基因同源重组及移码突变原理构建睾丸酮降解关键酶3,17β-HSD基因敲除突变株,在回收率95%条件下高效液相检测野生株与突变株睾丸酮降解率,突变株对睾丸酮降解能力明显低于野生株;原核表达3,17β-HSD获得浓度2.4 mg/mL纯化蛋白,制备特异性鼠源多克隆抗体,ELISA检测抗体效价1∶320000;将多克隆抗体与经睾丸酮诱导的野生型C.T.细胞裂解液蛋白质复合物进行免疫共沉淀,质谱测定蛋白质相互作用组,结果表明短链脱氢酶SDRy(WP_003078287.1)为睾丸酮降解过程中关键酶3,17β-HSD的主要相互作用蛋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睾丸酮丛毛单胞菌 甾体类激素降解 3 17β-HSD 免疫共沉淀 蛋白质相互作用
下载PDF
人工智能辅助的蛋白质稳定性优化
17
作者 李瑞 赵阳 +1 位作者 张晗 杨广宇 《上海医药》 CAS 2024年第7期10-15,75,共7页
蛋白质药物具有作用机制清晰、作用特异性强、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巨大。蛋白质的稳定性是蛋白质药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其成药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至关重要。近年来,人工智能辅助的蛋白质改造工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 蛋白质药物具有作用机制清晰、作用特异性强、不良反应少等优势,临床应用前景巨大。蛋白质的稳定性是蛋白质药物的一项非常重要的指标,对于其成药性、安全性和有效性都至关重要。近年来,人工智能辅助的蛋白质改造工程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高效的蛋白质分子设计新策略,并被广泛应用于蛋白质稳定性预测、药物设计和抗体优化等方面。本文介绍主要的人工智能辅助的蛋白质稳定性优化方法,讨论不同种类优化方法的优劣及其在蛋白质药物设计和优化中的应用,探讨人工智能在蛋白质稳定性设计中的挑战和前景,以期为研究者们开发更稳定、更高效的蛋白质药物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蛋白质稳定性 蛋白质药物
下载PDF
确定性筛选设计在Purcise Q膜纯化抗体的应用
18
作者 胡晔 廖敏 《生物化工》 CAS 2024年第1期75-78,90,共5页
目的: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DSD)方法建立单抗的Purcise Q膜阴离子交换工艺,进一步降低残留宿主细胞蛋白(HCP)含量。方法:将亲和层析洗脱过滤液作为样品,进行Purcise Q膜层析,选取上样pH、上样电导、载量、流速、峰收集条件5个因子为输入... 目的:通过确定性筛选设计(DSD)方法建立单抗的Purcise Q膜阴离子交换工艺,进一步降低残留宿主细胞蛋白(HCP)含量。方法:将亲和层析洗脱过滤液作为样品,进行Purcise Q膜层析,选取上样pH、上样电导、载量、流速、峰收集条件5个因子为输入因子,以回收率、HCP去除率、多聚体含量为输出响应值,使用确定性筛选设计DOE模型进行实验。结果:在实验参数范围内,多聚体含量没有明显的变化,HCP含量显著降低。上样电导和载量显著影响HCP去除率,而载量、流速和峰收集条件则显著影响层析回收率。利用JMP的模拟实验功能获得了稳健工艺参数组合(上样电导3 ms/cm、载量300 g/L、流速25 MV/min、峰收集50 mAU/mm),进一步利用决策树机器学习方法自动获得设计空间(上样电导3.0~3.6 ms/cm、载量300~460 g/L、流速5~25 MV/min、峰收集50~180 mAU/mm)。结论:确定性筛选设计实验方法适用于膜层析的工艺开发,能够一段式快速获得稳健工艺参数组合和设计空间,对于工艺放大、工艺转移和降低生产风险极具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确定性筛选设计 Purcise Q膜层析 宿主细胞蛋白 设计空间 稳健工艺参数
下载PDF
低温冷凝沉积法3D打印骨组织工程左旋聚乳酸/珍珠粉复合支架
19
作者 刚芳莉 石瑞 +1 位作者 马春阳 肖一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702-2707,共6页
背景:大面积骨缺损的修复目前仍面临严峻挑战,研发可个性化定制、低成本且具有成骨诱导活性的组织工程支架用于骨修复意义深远。目的:探索低温冷凝沉积法实现3D打印含珍珠复合材料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工艺流程,并进一步测试该复合支架的理... 背景:大面积骨缺损的修复目前仍面临严峻挑战,研发可个性化定制、低成本且具有成骨诱导活性的组织工程支架用于骨修复意义深远。目的:探索低温冷凝沉积法实现3D打印含珍珠复合材料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工艺流程,并进一步测试该复合支架的理化性能和体外生物学功能。方法:采用研磨过筛法制备珍珠粉,将不同质量的珍珠粉加入左旋聚乳酸墨水中,使珍珠粉与左旋聚乳酸的质量比分别为0,0.1,0.2,0.3,0.5,采用低温冷凝沉积法3D打印左旋聚乳酸/珍珠粉复合支架。检测支架的微观形貌、抗压性能、水接触角、细胞相容性以及体外促成骨分化能力。结果与结论:①扫描电镜显示5组支架均有直径2μm甚至更小的微孔,形状不规则且相互连通;②5组支架均具有良好的抗压性能,其中珍珠粉0.5组支架的压缩强度高于其他4组支架(P<0.05),珍珠粉0.2组、珍珠粉0.5组的水接触角小于珍珠粉0组(P<0.01,P<0.001);③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与5组支架共培养1,3,5 d,珍珠粉0.1组、珍珠粉0.2组、珍珠粉0.3组、珍珠粉0.5组培养3,5 d的细胞增殖均快于珍珠粉0组(P<0.05);培养1 d的活死染色显示,各组支架上的细胞数量较少,但均为活细胞;④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别接种至珍珠粉0组、珍珠粉0.1组支架表面进行成骨诱导分化,珍珠粉0.1组诱导4,6 d的碱性磷酸酶活性高于珍珠粉0组(P<0.05);⑤结果表明,左旋聚乳酸/珍珠粉复合支架具有良好的抗压强度、亲水性、细胞相容性与促成骨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温冷凝沉积法 3D打印 左旋聚乳酸 珍珠粉 复合支架 骨组织修复 细胞相容性 成骨分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9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