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不同产地茯砖茶的品质、抗氧化性比较及“金花”菌形态特征分析
1
作者 马荣蓉 冉莉莎 +4 位作者 屈丽池 谢念祠 丁梦梅 朱洺志 王坤波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272-279,共8页
本研究以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浙江省和贵州省5个不同产地茯砖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化学成分、品质特征、抗氧化活性及“金花”菌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个不同产地茯砖茶之间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 本研究以湖南省、湖北省、陕西省、浙江省和贵州省5个不同产地茯砖茶为研究对象,分别对其化学成分、品质特征、抗氧化活性及“金花”菌形态特征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5个不同产地茯砖茶之间化学成分含量存在显著差异(P<0.05)。其中贵州茯砖茶游离氨基酸、总儿茶素含量最高(9.03、63.12 mg/g)。浙江茯砖茶茶多酚和黄酮含量最高(132.93、8.63 mg/g)。滋味属性显示湖南茯砖苦味最强,陕西茯砖茶涩味最强,浙江茯砖茶苦味回味和咸味最强,贵州茯砖茶鲜味和丰富度最强。不同茯砖茶的抗氧化活性有差异,其中湖北和浙江茯砖茶抗氧化活性较高。相关性分析表明茯砖茶的主要化学成分与滋味属性显著正相关(P<0.05),茶多酚对茯砖茶的抗氧化活性有贡献。5株“金花”菌在相同培养基上形态差异相对较小,湖南菌株生长速度快于其它菌株。本研究对解析不同产地茯砖茶的化学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茯砖茶 不同产地 品质特征 抗氧化活性 金花菌形态
下载PDF
国槐根茎腐烂病病原菌的形态与分子鉴定 被引量:6
2
作者 王桂清 曾路 +2 位作者 马迪 张赛 荆晓东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5期106-110,共5页
为了确定引起国槐根茎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以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典型根茎腐烂病病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菌株,并对所得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研究了国槐根茎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根据24... 为了确定引起国槐根茎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以国槐(Sophora japonica Linn.)典型根茎腐烂病病株为试材,采用组织分离法获得纯菌株,并对所得菌株进行致病性测定、形态学鉴定及rDNA-ITS序列分析,研究了国槐根茎腐烂病的病原菌种类。根据24个菌株的培养性状和形态特征,鉴定所分离菌株均为镰刀菌。致病性测定表明,24个菌株均能侵染寄主树皮组织使其腐烂变黑褐色。在Gen Bank序列数据库中,24个菌株的DNA序列分别与多隔镰刀菌(Fusarium decemcellulare)、层生镰刀菌(F.proliferatum)、木贼镰刀菌(F.equiseti)、F.keratoplasticum和腐皮镰刀菌(F.solani)的ITS序列同源性为99%~10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槐 根茎腐烂病 镰刀菌 形态鉴定 分子鉴定
下载PDF
TDZ/NAA对尾赤桉茎段愈伤分化及植株再生的影响 被引量:6
3
作者 曾静 杨晓红 +1 位作者 刘奕清 陈泽雄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87-90,共4页
以尾赤桉继代幼苗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组合的TDZ/NAA对愈伤和不定芽分化及植株再生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MS+TDZ 0.05 mg/L+NAA 0.5 mg/L培养基效果最好,可获得高达80%的不定芽诱导,每个愈伤组织可以产生10~20个有效... 以尾赤桉继代幼苗茎段作为外植体,研究不同质量分数组合的TDZ/NAA对愈伤和不定芽分化及植株再生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改良MS+TDZ 0.05 mg/L+NAA 0.5 mg/L培养基效果最好,可获得高达80%的不定芽诱导,每个愈伤组织可以产生10~20个有效芽.获得的分化苗在无TDZ和NAA培养基中的壮苗效果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赤桉 继代苗茎段 组织培养 TDZ/NAA 再生植株
原文传递
丝状真菌Sr18发酵过程中的形态学研究 被引量:6
4
作者 孙建华 宇克莉 +1 位作者 路福平 杜连祥 《天津科技大学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1-5,共5页
通过扫描电镜对Sr18菌发酵过程中茵丝生长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摇瓶培养条件下所形成的菌球直径多在1.5—2.0 mm,内、外部菌丝较丰满,粗细均一,内部无明显空洞,菌体生理活性较强,其发酵滤液稀释为原浓度1/2的杀线虫活性... 通过扫描电镜对Sr18菌发酵过程中茵丝生长的形态进行观察,结果表明:在适宜的摇瓶培养条件下所形成的菌球直径多在1.5—2.0 mm,内、外部菌丝较丰满,粗细均一,内部无明显空洞,菌体生理活性较强,其发酵滤液稀释为原浓度1/2的杀线虫活性可达90%以上; 减少接种量或改变培养基配方多形成直径为4~5 mm的空心大菌球,内层出现较明显空洞及大量干瘪菌丝,中间层含大量分生孢子头和孢子,代谢物的杀虫活性降到77.17%~25%; 加大接种量降低转速则易形成直径小于1 mm实心致密菌球,菌丝粗细不均匀,杀虫活性仅为67.5%。5 L发酵罐发酵则多形成松散的菌丝团,菌丝丰满,粗壮,菌体生理活性状态良好, 积累代谢产物能力强,杀虫活性为95%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真菌 菌丝形态 扫描电镜 杀线虫活性 发酵
下载PDF
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霉菌的形态学分析 被引量:8
5
作者 孙雯 葛菁萍 +4 位作者 叶广彬 宋刚 陈丽 凌宏志 平文祥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14年第15期298-304,共7页
本试验是以传统微生物学方法对自然发酵豆酱中的霉菌进行形态学分析,初步探究豆酱发酵过程中霉菌菌群的变化规律,探索在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霉菌的组成及优势菌株,这对于豆酱发酵起到关键作用。对不同发酵时间的豆酱样品中的霉菌进行计... 本试验是以传统微生物学方法对自然发酵豆酱中的霉菌进行形态学分析,初步探究豆酱发酵过程中霉菌菌群的变化规律,探索在传统豆酱发酵过程中霉菌的组成及优势菌株,这对于豆酱发酵起到关键作用。对不同发酵时间的豆酱样品中的霉菌进行计数、分离,并通过载片培养法对其进行鉴定。利用传统分离培养的方法从传统发酵豆酱中分离得到6株具有代表性的霉菌,对每类中具有代表性的菌株进行进一步的真菌湿室培养法鉴定后,确定了其种属地位,分别为:米曲霉、大毛霉组、犁头霉属、总状枝毛霉组、雅致放射毛霉组和曲霉属,其中米曲霉是优势菌。本研究揭示了豆酱发酵过程中霉菌的菌相组成,这为将豆酱生产由传统制备转向工厂化生产提供了菌株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豆酱发酵 霉菌 菌相组成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柑橘果酒酵母菌发酵特性的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刘国库 丁亚光 +2 位作者 胡胜男 李思彤 孙美玲 《食品与发酵科技》 CAS 2014年第1期81-84,共4页
以分离纯化的果酒酵母菌为研究对象,对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最适生长转速、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以及酵母生长量的测定五个方面的发酵特性进行研究,测得此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摇床转速为140r/min,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 以分离纯化的果酒酵母菌为研究对象,对菌株的最适生长温度、最适生长转速、生长所需的碳源、氮源以及酵母生长量的测定五个方面的发酵特性进行研究,测得此酵母的最适生长温度为28℃,最适摇床转速为140r/min,最适碳源为葡萄糖,最适氮源为蛋白胨,果酒酵母最适宜的培养时间为40h,在该生长条件下菌株适宜酿造果酒,品系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果酒酵母 发酵特性 生长量
下载PDF
中国水仙离体快繁技术研究进展
7
作者 刘晓红 冯雅妹 《太原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年第4期78-82,共5页
中国水仙是重要的球根观赏花卉,国内对它的离体培养始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整理汇总国内中国水仙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鳞茎低温预处理、外植体的选择、基本培养基的选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的选择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等,以期对该... 中国水仙是重要的球根观赏花卉,国内对它的离体培养始于20世纪80年代。通过整理汇总国内中国水仙离体快繁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鳞茎低温预处理、外植体的选择、基本培养基的选择、激素的种类和浓度的选择以及环境条件的影响等,以期对该植物的离体快繁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水仙 组织培养 离体快繁技术
下载PDF
山东东部果树种植园丛枝菌根发育状况 被引量:4
8
作者 李素美 王洪滨 +1 位作者 王维华 刘润进 《青岛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年第4期235-239,共5页
山东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生产大省,特别是其东部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一直是国内果树栽培的典范.基于果树对菌根的依赖性,作者系统研究了山东东部果树种植园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群落结构与AM发育特征,对山东东部果树... 山东是我国北方落叶果树生产大省,特别是其东部地区栽培历史悠久,一直是国内果树栽培的典范.基于果树对菌根的依赖性,作者系统研究了山东东部果树种植园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e,AM)真菌群落结构与AM发育特征,对山东东部果树种植园AM真菌多样性已进行了报道,本文则报道该区果树种植园AM发育和着生状况,旨在为调控AM发育、增强其功能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基础.本调查从山东东部潍坊、烟台、青岛、威海果树栽培区选取样点、采集进入盛果期的苹果树、梨树、葡萄、樱桃和枣树、以及不同树龄的苹果树根区土样和根样,测定土壤理化性质、观察AM形态、测定AM侵染率、丛枝着生率、单位根长泡囊数和侵入点数等指标.结果表明,所有供试果树根系均形成AM,观察到典型的丛枝和泡囊结构.葡萄AM侵染率最高,达60%,其次为樱桃的(46%)、苹果(31%)、梨(29%),枣的最低为21%.葡萄的丛枝着生率最低,仅为0.4%,樱桃最高,达3%.枣树根系泡囊数量极少,只有0.1个/mm根长,其他果树0.8~2个/mm根长之间、侵入点数0.2~2.3个/mm根长.威海十字涧丘陵地苹果树菌根侵染率最高,达42%,丛枝着生率2%,烟台赵各庄海滩地则最低,分别为29%和0.8%;泡囊数2.0个/mm根长;侵入点数量0.5个/mm根长.土壤速效P与各类果树AM侵染率呈显著正相关.苹果种植园土壤速效P含量与苹果树AM侵染率成显著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果树AM侵染率成显著正相关.结论认为土壤速效P和有机质含量是影响北方落叶果树AM发育的关键因子之一,针对其影响的特点则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以为促进AM发育提出符合实际的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丛枝菌根 果树种植园 苹果 葡萄 土壤
下载PDF
5株无花果叶内生真菌的分离鉴定和抗菌活性的研究 被引量:8
9
作者 刘瑞 马养民 张弘弛 《陕西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年第2期68-72,共5页
采用平板粘插法从无花果的叶中分离到5株产广谱、高活性抑菌物质的内生真菌,经测定,其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酵母菌共10种病原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根据其形态特征,这些高活性菌株初步鉴定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瓶梗青霉属(Pa... 采用平板粘插法从无花果的叶中分离到5株产广谱、高活性抑菌物质的内生真菌,经测定,其对细菌、植物病原真菌和酵母菌共10种病原微生物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根据其形态特征,这些高活性菌株初步鉴定为青霉属(Penicillium sp.)、瓶梗青霉属(Paecilomyces sp.)、链格孢属(Alternaria s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花果 内生真菌 生物活性 分类鉴定
下载PDF
一株高效降解血液蛋白的枯草芽孢杆菌NWMCC0137全基因组测序及分析
10
作者 刘高强 李新鹏 +5 位作者 刘文钊 周魏 彭乔烽 周雪雁 默罕默德·索布瑞·塔克瑞夫 丁功涛 《江苏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1460-1471,共12页
NWMCC0137是从屠宰场下水道污泥中分离获得的1株高效分解血液蛋白并具有良好生物防控特性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NWMCC0137(B.subtilis NWMCC0137)高效水解血液蛋白机制及挖掘次级代谢产物编码基因资源... NWMCC0137是从屠宰场下水道污泥中分离获得的1株高效分解血液蛋白并具有良好生物防控特性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为探究枯草芽孢杆菌NWMCC0137(B.subtilis NWMCC0137)高效水解血液蛋白机制及挖掘次级代谢产物编码基因资源,利用DNBSEQ与PacBio测序平台对其进行全基因组测序并进行序列组装和基因预测、功能注释、比较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B.subtilis NWMCC0137的基因组长度为4215585 bp,G+C含量为44.23%;编码基因总长度为3711885 bp,编码4384个基因,编码序列占整个基因组长度的88.05%,非编码RNA中包含85个tRNA基因。在KEGG数据库中B.subtilis NWMCC0137基因组被注释到7种胞外蛋白酶编码基因,其中与丝氨酸蛋白酶相关的编码基因有8个。通过antiSMASH预测发现,菌株NWMCC0137基因组中包含7种与已知次生代谢产物合成基因簇相似度为100%的基因簇,包括产孢致死因子、聚酮类化合物、丰原素、枯草芽孢杆菌素168、儿茶酚型嗜铁素、芽孢杆菌素、杆菌溶素合成基因簇。进化分析结果表明,NWMCC0137为枯草芽孢杆菌,并且与枯草芽孢杆菌168具有很高的共线性。B.subtilis NWMCC0137基因组序列已提交至GenBank数据库,登录号为CP103066。本研究从基因层面揭示了菌株NWMCC0137的遗传信息,为该菌株应用于屠宰场血液蛋白降解及生物防控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枯草芽孢杆菌 全基因组 基因功能注释 蛋白酶
下载PDF
辽宁花生纹枯病病原鉴定及其生物学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傅俊范 洪恺 +2 位作者 周如军 崔建潮 薛彩云 《花生学报》 2014年第3期19-25,共7页
本文对辽宁花生纹枯病病原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根据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及致病性测定,明确辽宁花生纹枯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该菌最适pH值为7.0;该菌能利用供试的6种碳源和5种氮源进... 本文对辽宁花生纹枯病病原学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根据病原菌形态学特征及致病性测定,明确辽宁花生纹枯病病原菌为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病原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发现该菌最适pH值为7.0;该菌能利用供试的6种碳源和5种氮源进行营养生长,在尿素作为唯一氮源的培养基上菌丝不生长并且不产生菌核,其余碳氮源培养基均产生菌核;该菌在玉米粉和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好;光照对菌丝的生长及菌核的产生影响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生纹枯病 立枯丝核菌 形态鉴定 生物学特性
下载PDF
镰刀菌产孢细胞的形态发育及其孢子产生过程的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周建良 宋碧云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2期64-64,共1页
关键词 镰刀菌 产孢细胞 形态发育 孢子产生过程 载玻片培养法
下载PDF
5株海洋酵母的鉴定及耐盐性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柳志强 李晓宇 +1 位作者 李海雷 黎振兴 《热带农业科学》 2010年第12期13-16,共4页
从海南洋浦近海分离到5株海洋酵母,利用生理生化结合ITS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解脂耶罗威亚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红酵母(Rhodotorula sp.)、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guilliermondii)、汉逊德巴利... 从海南洋浦近海分离到5株海洋酵母,利用生理生化结合ITS序列分析,分别鉴定为解脂耶罗威亚酵母(Yarrowia lipolytica)、热带假丝酵母(Candida tropicalis)、红酵母(Rhodotorula sp.)、季也蒙毕赤酵母(Pichiaguilliermondii)、汉逊德巴利酵母(Debaryomyces hansenii)。耐盐性分析表明,在NaCl浓度为3%时,5株酵母的生长均没有受到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酵母菌 鉴定 耐盐性 海洋
下载PDF
喷气燃料中特征真菌Amorphotheca resinae的生物学性状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和倩倩 熊云 +1 位作者 胡启文 龙泉芝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71-74,共4页
通过提供不同的碳源对喷气燃料中检测出的特征真菌Amorphotheca resinae(A.resinae)进行培养,观察菌落和孢子形态,研究其生物学性状;在液体培养基中对其进行振荡培养时出现了油包水现象,从而对特征真菌污染过的油、水相进行表面张力测... 通过提供不同的碳源对喷气燃料中检测出的特征真菌Amorphotheca resinae(A.resinae)进行培养,观察菌落和孢子形态,研究其生物学性状;在液体培养基中对其进行振荡培养时出现了油包水现象,从而对特征真菌污染过的油、水相进行表面张力测定。研究结果表明:A.resinae在固体培养基中生长缓慢且出现角变现象;孢子直径仅约1μm;被特征真菌污染过的水相表面张力降低,推测培养A.resinae时可能产生了生物表面活性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orphotheca resinae(A.resinae) 喷气燃料 生物学性状
下载PDF
中国被毛孢三种菌丝形态的超显微特征观察 被引量:1
15
作者 谢放 夏樱霞 +3 位作者 苏强军 UWITUGABIYE Vestine 陈照禾 周刚 《浙江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55-860,共6页
为探究人工培养中国被毛孢Ophiocordyceps sinensis过程中出现的3种形态菌丝(基内菌丝、菌丝团与气生菌丝)的差别及产生机理,以分离自单子囊孢子的菌株为材料,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3种形态菌丝的显微与超显微形态。结... 为探究人工培养中国被毛孢Ophiocordyceps sinensis过程中出现的3种形态菌丝(基内菌丝、菌丝团与气生菌丝)的差别及产生机理,以分离自单子囊孢子的菌株为材料,分别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3种形态菌丝的显微与超显微形态。结果发现:菌丝直径和形态不同,表现为菌丝团>基内菌丝>气生菌丝;气生菌丝排列疏松,菌丝表面附着有大量分生孢子;菌丝团的菌丝褶皱明显、扭结且相互交联缠绕;基内菌丝排列密集,菌丝融合、分支现象明显。说明出现三种形态的菌丝是中国被毛孢的特性,与菌种和菌株纯度无关,且分生孢子在气生菌丝顶端或中部直接以出芽的方式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被毛孢 菌丝形态 显微结构 扫描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米根霉在5L发酵罐种子培养过程中的形态控制
16
作者 张昆 高振 +4 位作者 李霜 陈健 付永前 黄和 韦萍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967-1971,共5页
发酵过程中控制菌体为适宜的菌球形态对于丝状真菌发酵的工业化放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米根霉在5L发酵罐上种子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学控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适宜形成菌球的培养条件分别为:控制发酵罐内的孢子浓度在5×104... 发酵过程中控制菌体为适宜的菌球形态对于丝状真菌发酵的工业化放大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本文针对米根霉在5L发酵罐上种子培养过程中的形态学控制进行了研究,确定了最适宜形成菌球的培养条件分别为:控制发酵罐内的孢子浓度在5×104~8.3×104/mL的范围内,搅拌转速350r/min,种子液pH值稳定在2.80,以20g/L的葡萄糖浓度作为最佳种龄的经验值确定种子培养时间为52h。该条件下可以获得表面光滑的直径约为1mm的结实菌体。发酵结果表明,相比于絮状形态,菌球形态更有利于富马酸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米根霉 形态控制 菌球 发酵罐 富马酸
下载PDF
真核生物中基因的合表达现象 被引量:2
17
作者 王忠华 胡以平 《科学》 2000年第9期49-51,共3页
Jaoob和Monod在1960年提出的基田操纵子作用原理给我们认识基因的表达和调节机制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而如今田生物芯片的出现,对真核生物的基图表达分析显示针对体内的某一生命现象.高等生物中的基因表达和调节也是高度互协调的,此... Jaoob和Monod在1960年提出的基田操纵子作用原理给我们认识基因的表达和调节机制起到了推动性的作用。而如今田生物芯片的出现,对真核生物的基图表达分析显示针对体内的某一生命现象.高等生物中的基因表达和调节也是高度互协调的,此观象被称为基因的“合表达(synexpression)”现象。而相应参与的基因被称为“合表达群(synexpression group”但与操纵子不同的是被激活的舍表选基因可参与不同的信号途径.相应基因可在不同的染色体上。另外合表达现象可能也是导致生物在进化上产生生物多样性的一个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真核生物 基因 合表達现象 遗传顺序 生物芯片
下载PDF
真核生物表达系统研究进展 被引量:7
18
作者 郑光宇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 2004年第6期33-36,共4页
从毕赤酵母表达宿主菌,表达载体,外源蛋白在毕赤酵母中的表达,毕赤酵母表达系统的优化和丝状真菌的转化,CBH表达系统及rDNA整合序列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关于毕赤酵母和丝状真菌表达系统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 真核生物 基因工程 表达体系 基因
下载PDF
传统建筑语言在现代观演建筑中的运用——以重庆人民大礼堂和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为例
19
作者 张雪妍 缪剑峰 +1 位作者 何韵 曹中 《后勤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2期27-31,共5页
多元文化冲击下,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更加注重对传统的继承。以重庆人民大礼堂和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为例,从建设背景、传统建筑语言的来源与运用手法、传统建筑语言与建筑功能的结合以及传统建筑语言对建构的表达4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 多元文化冲击下,中国当代建筑创作更加注重对传统的继承。以重庆人民大礼堂和美国肯尼迪表演艺术中心为例,从建设背景、传统建筑语言的来源与运用手法、传统建筑语言与建筑功能的结合以及传统建筑语言对建构的表达4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传统建筑语言在现代观演建筑中运用面临的主要问题,以期为当今中国建筑师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建筑语言 现代观演建筑 运用手法 声学效果 建构
下载PDF
蛇足石杉内生真菌的分离与鉴定
20
作者 闵长莉 柴翠英 《皖西学院学报》 2011年第5期11-13,共3页
从健康蛇足石杉的茎中分离内生真菌,用PD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对照真菌鉴定手册,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率以及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从蛇足石杉的茎中分离出5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链格孢霉属、镰... 从健康蛇足石杉的茎中分离内生真菌,用PDA培养基分离纯化菌株,对照真菌鉴定手册,根据菌株的菌落形态、大小、颜色、生长速率以及菌丝体和孢子的形态特征进行鉴定。从蛇足石杉的茎中分离出5株内生真菌,经鉴定它们分别属于链格孢霉属、镰刀菌属、无孢类群和青霉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蛇足石杉 内生真菌 分离 鉴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