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SNP标记的单种属野鸦椿遗传变异和分化分析 被引量:1
1
作者 陈志峰 倪辉 +4 位作者 冯翯 陈啸 蔡丽娟 孙维红 邹双全 《亚热带农业研究》 2023年第2期137-144,共8页
[目的]基于表型观测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探索单种属野鸦椿自然群体的遗传变异和分化,为野鸦椿的保护和分子育种提供遗传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在野鸦椿的典型分布区开展野外种质资源调查,记录叶和果的表型,收集嫩叶用于简... [目的]基于表型观测和单核苷酸多态性(SNP)分子标记,探索单种属野鸦椿自然群体的遗传变异和分化,为野鸦椿的保护和分子育种提供遗传资源和理论依据。[方法]在野鸦椿的典型分布区开展野外种质资源调查,记录叶和果的表型,收集嫩叶用于简化基因组测序。利用特异性位点扩增片段测序技术(SLAF)挖掘多态性SNP位点,基于高质量的位点计算遗传多样性参数、构建系统发育树,进行主成分和群体结构分析。[结果]分子方差分析表明,群体间的遗传变异(40.36%)比群体内的遗传变异(27.65%)丰富。系统发育树、主成分分析和群体遗传的聚类模式一致,将所有样品分为落叶类和常绿类。群体结构分析表明,常绿类和落叶类之间缺乏基因交流(K=3)。对各个群体的遗传分化指数(F_(ST))进行分析发现,福建省的TN(0.79)、DH(0.759)、JS(0.53)等野鸦椿群体的分化程度高,且这些群体同时存在落叶类和常绿类。野外观测发现,落叶类和常绿类野鸦椿的物候、叶和果的表型具有明显差异。[结论]由于地理隔离、栖息地破碎化、基因交流受阻或缺乏等原因造成了野鸦椿群体内遗传多样性降低、群体间遗传分化程度高,且已分化为落叶类和常绿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野鸦椿 SNP 遗传变异 遗传分化
下载PDF
Insights into cryptic speciation of quillworts in China 被引量:1
2
作者 Yu-Feng Gu Jiang-Ping Shu +7 位作者 Yi-Jun Lu Hui Shen Wen Shao Yan Zhou Qi-Meng Sun Jian-Bing Chen Bao-Dong Liu Yue-Hong Yan 《Plant Diversity》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3期284-301,共18页
Cryptic species are commonly misidentified because of high morphological similarities to other species.One group of plants that may harbor large numbers of cryptic species is the quillworts(Isoetes spp.),an ancient aq... Cryptic species are commonly misidentified because of high morphological similarities to other species.One group of plants that may harbor large numbers of cryptic species is the quillworts(Isoetes spp.),an ancient aquatic plant lineage.Although over 350 species of Isoetes have been reported globally,only ten species have been recorded in China.The aim of this study is to better understand Isoetes species diversity in China.For this purpose,we systematically explored the phylogeny and evolution of Isoetes using complete chloroplast genome(plastome)data,spore morphology,chromosome number,genetic structure,and haplotypes of almost all Chinese Isoetes populations.We identified three ploidy levels of Isoetes in Chinaddiploid(2n=22),tetraploid(2n=44),and hexaploid(2n=66).We also found four megaspore and microspore ornamentation types in diploids,six in tetraploids,and three in hexaploids.Phylogenetic analyses confirmed that I.hypsophila as the ancestral group of the genus and revealed that Isoetes diploids,tetraploids,and hexaploids do not form monophyletic clades.Most individual species possess a single genetic structure;however,several samples have conflicting positions on the phylogenetic tree based on SNPs and the tree based on plastome data.All 36 samples shared 22 haplotypes.Divergence time analysis showed that I.hypsophila diverged in the early Eocene(~48.05 Ma),and most other Isoetes species diverged 3-20 Ma.Additionally,different species of Isoetes were found to inhabit different water systems and environments along the Yangtze River.These findings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the relationships among Isoetes species in China,where highly similar morphologic populations may harbor many cryptic spec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astid genome ISOETACEAE PHYLOGENY EVOLUTIONARY Divergence time
下载PDF
甘薯的起源与进化研究进展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倩 韩永华 +1 位作者 李宗芸 孙健英 《江苏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3年第2期35-39,共5页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它的起源与进化历程一直是科学家们十分关注的话题.由于甘薯具有自交不亲和性,且基因组复杂的特性,甘薯的遗传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其他作物.甘薯的近缘野生种含有较多优良性状,故研究甘薯及其近缘野... 甘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和工业原料作物,它的起源与进化历程一直是科学家们十分关注的话题.由于甘薯具有自交不亲和性,且基因组复杂的特性,甘薯的遗传理论研究远落后于其他作物.甘薯的近缘野生种含有较多优良性状,故研究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的起源进化,有利于发掘甘薯优良种质资源,促进育种工作.从形态学特征、细胞遗传学特征、分子标记、基因组信息等方面综述甘薯及其近缘野生种起源与进化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薯 近缘野生种 起源与进化
下载PDF
濒危植物格氏栲保护生态学研究进展 被引量:25
4
作者 刘金福 何中声 +2 位作者 洪伟 郑世群 王兆杰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136-143,共8页
对珍稀濒危植物格氏栲生物学特性、群落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特征、遗传多样性、森林培育、病虫害防治及生态旅游评价等研究进行综述,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是介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一种常绿阔叶林过渡类型,物种多样性较高,群落结构... 对珍稀濒危植物格氏栲生物学特性、群落组成与结构、生态系统特征、遗传多样性、森林培育、病虫害防治及生态旅游评价等研究进行综述,福建三明格氏栲天然林是介于中亚热带与南亚热带的一种常绿阔叶林过渡类型,物种多样性较高,群落结构复杂。格氏栲种群过熟、物种竞争和人为干扰等均对格氏栲种群数量动态的周期性波动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格氏栲林已处于衰退之中,中龄种群个体较少,格氏栲野外种子萌发困难与幼苗生长缓慢。格氏栲林缘有米槠、木荷和马尾松自然演替趋势,需对格氏栲幼苗与幼树保护,促进格氏栲种群更新,维持格氏栲种群年龄结构的稳定性。此外,格氏栲天然林的碳库储量、养分库储量、土壤呼吸速率、凋落物量和土壤微生物总量均高于格氏栲人工林,天然林具有良好的自我培肥功能,有效维持土壤肥力,可见应加强保护格氏栲天然林资源,促进格氏栲天然林实现可持续经营。同时,对今后格氏栲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格氏栲 濒危植物 生态学 保护
下载PDF
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与DUS测试技术发展现状 被引量:34
5
作者 钟海丰 黄敏玲 +1 位作者 钟淮钦 林兵 《热带作物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155-1162,共8页
作为农业知识产权体系中一项重要内容,植物新品种权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介绍了国内外植物新品种保护的发展历程以及中国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和DUS测试技术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 DUS测试 品种权 植物新品种 测试指南
下载PDF
云南松及其近缘种的遗传变异与亲缘关系 被引量:31
6
作者 虞泓 葛颂 +1 位作者 黄瑞复 姜汉侨 《Acta Botanica Sinica》 CSCD 2000年第1期108-110,共3页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29 natural populations representing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and its two close relatives, P. densata Mast. and P. kesiya Royle ex Gordn. var. langbianensis (A Chey.) ... The authors investigated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29 natural populations representing 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and its two close relatives, P. densata Mast. and P. kesiya Royle ex Gordn. var. langbianensis (A Chey.) Gaussen. Horizontal starch gel electrophoresis was performed for macrogametophytes collected from populations in Yunnan, Sichuan and Guangxi. Allozyme data for 33 loci of 14 enzymes demonstrated high levels of genetic variation at both population and species levels in comparison with other conifers, with the mean values for populations being P=0.694, A =2.0 and He =0.145 for P. yunnanensis; P=0.714, A=2.0 and He =0.174 for P. densata ; and P=0.758, A=2.1 and He =0.184 for 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Based on Wright’s F _statistics, the fixation index of P. yunnanensis, P. densata and 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 were 0.101, 0.054 and 0.143, respectively, indicating that the populations were largely under random mating. Based on Nei’s genetic distance,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was not obvious among the three species (i.e. the genetic distance was less than 0.075). Because of the wider distribution of P. yunnanensis with greater variety of habitats, it was shown that the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e P. yunnanensis populations wa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populations of the other two species. According to morphological, geographic and allozymic evidences, the authors suggested that the three species be better treated as varieties under a single species. In addition, the extensive gene flow among the three pine species resulted in great genetic diversity and evolutionary potential. Also, high level of genetic variation of P. yunnanensis provides important basis for its genetic improvement and breeding in fu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松 等位酶 遗传多样性 亲缘关系 近缘种
下载PDF
内蒙古白音敖包沙地云杉分类学研究 被引量:11
7
作者 李春红 蓝登明 +2 位作者 周世权 赵杏花 邢菊香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164-169,共6页
根据植物标本鉴定工作的实际需要,从植物的外部形态及解剖结构入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分布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蒙古云杉(Picea meyeriRehd.et Wils.var.mongolicaH.Q.Wu.)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认为:云杉叶的气孔线、树脂道... 根据植物标本鉴定工作的实际需要,从植物的外部形态及解剖结构入手,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分布于内蒙古赤峰市克什克腾旗的蒙古云杉(Picea meyeriRehd.et Wils.var.mongolicaH.Q.Wu.)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认为:云杉叶的气孔线、树脂道很难作为分种依据,而小枝颜色、毛被、有无白粉,球果大小,叶尖等性状可以作为分种依据,并指出白音敖包沙地的云杉不宜将其独立为种,即沙地云杉(Picea mongolica(H.Q.Wu)W.D.Xu.),而同意作为白杄的一个变种——蒙古云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音敖包 蒙古云杉 沙地云杉 形态 分类
下载PDF
三叶木通种质资源形态多样性研究 被引量:15
8
作者 李秀华 肖娅萍 谢娇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8-93,共6页
收集全国三叶木通种质资源73份,测量各种质16个生物学性状,运用SPSS软件对各形态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各种质进行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描述果实的各指标变异幅度最大,各种质间果实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把16种形态学... 收集全国三叶木通种质资源73份,测量各种质16个生物学性状,运用SPSS软件对各形态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并对各种质进行聚类分析.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描述果实的各指标变异幅度最大,各种质间果实差异较大.主成分分析把16种形态学指标归结为果实因子、叶片因子、种子因子、果肉因子4个主成分.聚类分析把73份种质资源分为5大类.为三叶木通种质资源的收集整理以及优良种质的选育提供了重要的形态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种质资源 主成分分析 聚类分析
下载PDF
广西阳朔岩溶植被演替过程种群变化及物种多样性 被引量:20
9
作者 欧祖兰 李先琨 苏宗明 《生态科学》 CSCD 2005年第4期295-297,309,共4页
采用时空替代法研究广西阳朔岩溶植被在演替过程中的种群变化和物种多样性。研究表明,随着演替的进展,耐荫种群增加,乔木种群增加,优势种的更替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后一演替阶段的优势种往往已经隐含在前一演替阶段中;物种丰富度随演替... 采用时空替代法研究广西阳朔岩溶植被在演替过程中的种群变化和物种多样性。研究表明,随着演替的进展,耐荫种群增加,乔木种群增加,优势种的更替呈现出一定的连续性,后一演替阶段的优势种往往已经隐含在前一演替阶段中;物种丰富度随演替进展表现出草丛<落叶阔叶林<灌丛<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的趋势;灌木层的物种丰富度在各演替阶段中均是最高的;在各演替阶段中,落叶阔叶林阶段的群落均匀度均表现为最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朔 岩溶植被 演替 种群变化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陕西镇安三叶木通群落的多元分析和环境解释 被引量:4
10
作者 谢娇 肖娅萍 李秀华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72-76,共5页
应用聚类和PCA排序研究了陕西镇安野生三叶木通群落的特征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群落的排序值与环境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地划分为两大类;PC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环境梯度对不同群落分布的潜在影响;排序轴与环境... 应用聚类和PCA排序研究了陕西镇安野生三叶木通群落的特征及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利用群落的排序值与环境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将所有样地划分为两大类;PCA排序结果较好地反映了环境梯度对不同群落分布的潜在影响;排序轴与环境因子进行多元回归,得到方程:Y1=0.644+0.012X2-0.005X4(R2=0.509,P>0.05),Y2=1.557+0.01X1-0.069X2(R2=0.797,P<0.01);SPSS聚类和PCA分析结果一致,决定三叶木通群落分布格局的主要因子为海拔和坡度,不同植物沿着海拔和坡度有着规律性的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叶木通 群落 多元分析 环境解释
下载PDF
水稻苗期抗冷QTL的检测 被引量:2
11
作者 姜树坤 张喜娟 +5 位作者 姜辉 孙世臣 洛育 白良明 徐正进 张凤鸣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654-657,共4页
利用2011年夏初(5月30日至6月3日)的低温天气,对粳稻Nipponbare、籼稻Kasalath及其杂交后回交衍生的98个BC1F5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苗期自然低温处理。通过分析其对应的包含245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与苗期抗冷能力的关系,共检测到控... 利用2011年夏初(5月30日至6月3日)的低温天气,对粳稻Nipponbare、籼稻Kasalath及其杂交后回交衍生的98个BC1F5回交重组自交系群体进行苗期自然低温处理。通过分析其对应的包含245个分子标记的连锁图谱与苗期抗冷能力的关系,共检测到控制苗期抗冷的2个主效QTL和1个微效QTL,主效QTL分别是位于第1染色体上的qCTS1和位于第3染色体上的qCTS3;微效QTL是位于第8染色体上的qCTS8。其中,两个主效QTL的抗冷等位基因来自于粳型亲本日本晴,而微效QTL的抗冷等位基因来自于籼型亲本Kasalath。三者的表型贡献率分别为30.8%、22.7%和10.3%。这些QTL将为水稻抗冷设计育种提供"元件",同时为阐明水稻抗冷分子机制提供基础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苗期 抗冷 数量性状基因位点
下载PDF
水稻叶绿素含量的动态QTL剖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姜树坤 张喜娟 +3 位作者 王嘉宇 徐正进 陈温福 张凤鸣 《东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47-52,共6页
为剖析水稻叶绿素不同时期的发育动态规律及其遗传机制,以沈农265和丽江新团黑谷的粳-粳交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对水稻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绿素含量进行动态QTL分析。共检测22个条件QTL和14个非条件QTL,分布在第5条染色体以外的11... 为剖析水稻叶绿素不同时期的发育动态规律及其遗传机制,以沈农265和丽江新团黑谷的粳-粳交重组自交系为材料,对水稻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的叶绿素含量进行动态QTL分析。共检测22个条件QTL和14个非条件QTL,分布在第5条染色体以外的11条染色体上。控制分蘖期、抽穗期和成熟期叶绿素含量的条件QTL分别有5个、7个和10个;控制分蘖期-抽穗期和抽穗期-成熟期叶绿素含量的非条件QTL各有7个。进一步分析表明,在叶绿素含量动态发育的不同阶段,控制叶绿素含量QTLs的数目、效应及作用方式不同,反映出叶绿素生物合成过程的复杂性。与其他研究比较发现,定位在第1染色体RM428-RM580区段、第3染色体RM426-RM514区段、第4染色体RM470-RM559区段、第8染色体RM408-RM25区段和第9染色体RM566-RM242区段的位点可以在不同群体和不同环境下稳定表达。其中,第3染色体上qCT3a、qCH3、qCM3以及第9染色体qCT9、qCH9b和qCH9等区域是提高叶绿素含量的重要功能区。对这些区域开发稳定并易于检测的分子标记,可用于培育高产新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粳稻 叶绿素含量 持绿性 动态数量性状位点
下载PDF
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的关系:来自叶绿体rbcL、trnL-F和rps4-trnS序列的证据 被引量:7
13
作者 李春香 陆树刚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6-303,共8页
云南铁角蕨Aspleniumyunnanense与泸山铁角蕨Aspleniumlushanense的分类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对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及近缘类群的叶绿体rbcL基因和trnL-F、rps4-trnS基因间隔区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并与已经发表的铁角... 云南铁角蕨Aspleniumyunnanense与泸山铁角蕨Aspleniumlushanense的分类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本文对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及近缘类群的叶绿体rbcL基因和trnL-F、rps4-trnS基因间隔区序列进行PCR扩增和序列分析;并与已经发表的铁角蕨属植物的相应序列进行比较,发现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的rbcL基因和trnL-F、rps4-trnS基因间隔区序列之间均未表现出差异,因此叶绿体DNA序列的证据不能将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分开,从而从分子系统学方面证明云南铁角蕨与泸山铁角蕨是一对亲缘关系非常近的物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铁角蕨 泸山铁角蕨 叶绿体DNA序列 亲缘关系
下载PDF
11种植物石细胞形成相关基因pal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靳萍 靳同霞 +2 位作者 赵青青 张帆 张翔宇 《河南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17-120,共4页
植物石细胞是植物类药材显微鉴别的重要依据特征。为了从分子水平鉴定植物药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NCBI数据库中登录的11种植物的石细胞形成相关基因pal的完整编码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显示:11种植物的pal基因的完全编码序列从1... 植物石细胞是植物类药材显微鉴别的重要依据特征。为了从分子水平鉴定植物药材,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NCBI数据库中登录的11种植物的石细胞形成相关基因pal的完整编码序列进行了比对、分析。结果显示:11种植物的pal基因的完全编码序列从1 619bp到2 626bp不等,开放阅读框(ORF)序列长度在1 380bp和2 178bp之间,有相同的起始密码子和不同的起始位点、终止位点和终止密码子。11种植物的pal的氨基酸序列具有一定的同源性,特别是在从810到2 200位点的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较高。不同物种的pal基因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多样性,可为pal基因用于植物药材鉴定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细胞 pal基因 生物信息学
下载PDF
基于叶绿体psbA基因初步探讨植物系统发育的关系 被引量:5
15
作者 袁进成 刘颖慧 《江苏农业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6-49,共4页
根据已知psbA基因的保守性,设计引物对谷子叶绿体psbA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然后以谷子叶绿体psbA基因为基础,在GneBank上通过Blast找到目前已知psbA基因的所有物种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ClustalW上进行序列比较,用软件Phylip 3.6对比较结... 根据已知psbA基因的保守性,设计引物对谷子叶绿体psbA基因进行扩增、测序。然后以谷子叶绿体psbA基因为基础,在GneBank上通过Blast找到目前已知psbA基因的所有物种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在ClustalW上进行序列比较,用软件Phylip 3.6对比较结果进行系统树的构建,对植物的系统发育进行探讨和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 系统分析 PSBA基因 进化 叶绿体
下载PDF
27种草本植物基因组的RAPD多态性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袁菲 雷红梅 +1 位作者 冉雪琴 王嘉福 《贵州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9-13,共5页
为研究草本植物之间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亲缘关系,以27种草本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NTSYS v2.10e软件分析样品的遗传相似系数。结果表明:从40条引物... 为研究草本植物之间的遗传多态性及其亲缘关系,以27种草本植物为试验材料,采用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技术对其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以NTSYS v2.10e软件分析样品的遗传相似系数。结果表明:从40条引物中筛选出8个随机引物具有多态性。经扩增共获得124条DNA谱带,均具有多态性(100%)。不同种属的草本植物之间存在着一定的遗传相似性,最低相似性为0.44,最高相似性达0.97。表明,这27种草本植物的遗传多样性丰富。多数与形态学的分类结果相符,但禾本科植物中黑麦草属与羊茅属有交叉分布现象,豆科植物中三叶草属与苜蓿属植物与形态学分类结果有一定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草本植物 随机扩增多态性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非洲凤仙花细胞悬浮培养条件的优化 被引量:8
17
作者 王晶晶 蔡赫 +3 位作者 李然红 张莹莹 马威 于慧丹 《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年第3期13-14,共2页
探讨了非洲凤仙花培养基的类型、培养基激素水平和愈伤组织初始接入量对非洲凤仙花细胞悬浮培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最适于非洲凤仙花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在初始接入量为10g/L时细胞增殖最快,附加有1.0mg/LNAA和2.0mg/L6-BA的M... 探讨了非洲凤仙花培养基的类型、培养基激素水平和愈伤组织初始接入量对非洲凤仙花细胞悬浮培养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MS培养基最适于非洲凤仙花悬浮培养细胞的生长,在初始接入量为10g/L时细胞增殖最快,附加有1.0mg/LNAA和2.0mg/L6-BA的MS培养基中细胞的增殖率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洲凤仙花 悬浮培养 培养条件
下载PDF
真核藻类进化的研究进展与存在问题 被引量:1
18
作者 王寅初 秦松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5年第3期70-72,共3页
研究藻类的进化历史对理解生命起源与进化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然而多年来国内许多资料中仍然沿用陈旧的藻类进化理论和观点,带有时代局限性的色素决定论"三条进化路线"的观点用于描述藻类进化路径不尽准确,而"光质-... 研究藻类的进化历史对理解生命起源与进化有着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然而多年来国内许多资料中仍然沿用陈旧的藻类进化理论和观点,带有时代局限性的色素决定论"三条进化路线"的观点用于描述藻类进化路径不尽准确,而"光质-色素"进化适应理论的推测用于解释藻类进化原理并不合理。综述了国外藻类进化研究中对"光质-色素"进化适应理论的批判,以及目前国际最有影响力的关于藻类进化的囊泡藻假说的相关研究进展。最后基于藻类进化的公认进展对国内外藻类分类方法作了比较,指出国内落后于国际前沿的若干问题所在,希望为解开藻类进化工作者入门时因为这些问题而常常遇到的困惑提供一些关键前沿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藻类进化 色素决定论 “光质.色素”进化适应理论 囊泡藻假说
下载PDF
陕北黄土高原山杨林的类型和演替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志诚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1992年第3期325-338,共14页
山杨林是黄土区顶极森林群落破坏后的次生林代表,共含9个类型,其中分布普遍者是:山场—黄蔷薇—大披针苔林;山杨—虎榛子—大披针苔林;山杨—水栒子—大披针苔林;山杨—柔毛绣线菊—大披针苔林;山杨—二色胡枝子—大披针苔林;山杨—胡... 山杨林是黄土区顶极森林群落破坏后的次生林代表,共含9个类型,其中分布普遍者是:山场—黄蔷薇—大披针苔林;山杨—虎榛子—大披针苔林;山杨—水栒子—大披针苔林;山杨—柔毛绣线菊—大披针苔林;山杨—二色胡枝子—大披针苔林;山杨—胡颓子—大披针苔林,它们大部分被相应类型辽东栎林演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土高原 山杨林 类型 演替
下载PDF
广西田阳敢壮山种子植物多样性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曾小飚 黄珂 《百色学院学报》 2008年第6期84-90,共7页
敢壮山植物区系有种子植物254种,隶属于207属75科。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在科和属的水平上均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分析Raunkiaer生活型组成,高位芽植物以148种,占总种数的58.3%而居首位;Drude生活型组成以木本植物占优势,共143种,占总种数的56... 敢壮山植物区系有种子植物254种,隶属于207属75科。种子植物区系成分在科和属的水平上均以泛热带分布为主。分析Raunkiaer生活型组成,高位芽植物以148种,占总种数的58.3%而居首位;Drude生活型组成以木本植物占优势,共143种,占总种数的56.3%。在水分生态类型中,中生植物共234种,占总种数的92.1%,而水生植物仅有2种,占总种数的0.8%。根据经济用途的不同,把植物资源分为10类。分析结果表明,敢壮山种子植物的多样性较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敢壮山 种子植物 多样性 植物区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