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79篇文章
< 1 2 3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葡萄VvWRKY13介导乙烯生物合成调控果实发育
1
作者 车永梅 陈慧婷 +4 位作者 张岁芳 惠梦玲 叶青 侯丽霞 刘新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9-105,共7页
果实发育是决定葡萄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WRKY家族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乙烯是调控果实发育的重要植物激素,ACC合成酶是调节乙烯合成的关键酶。为研究葡萄WRKY家族转录因子VvWRKY13在果实发育过... 果实发育是决定葡萄产量和质量的关键时期,WRKY家族转录因子在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和环境适应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乙烯是调控果实发育的重要植物激素,ACC合成酶是调节乙烯合成的关键酶。为研究葡萄WRKY家族转录因子VvWRKY13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的作用及其与乙烯之间的作用关系,以葡萄品种左优红、VvWRKY13过表达葡萄愈伤组织以及转VvWRKY13番茄株系为材料,利用植物生理生化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技术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葡萄果实发育早期VvWRKY13、ACC合成酶基因VvACS2和VvACS7表达量均显著上调;VvWRKY13过表达葡萄愈伤组织中VvACS7表达量显著高于对照,VvACS2与对照差异不显著;酵母单杂交试验证明,VvWRKY13可与VvACS7启动子直接结合,与VvACS2无直接作用。同时,异源过表达VvWRKY13番茄中乙烯含量与合成酶基因ACS家族一些成员,如SlACS1b、SlACS4和SlACS6,表达量显著高于野生型,番茄开花—果实转色的时间比野生型缩短3~6 d。以上结果表明,VvWRKY13能够通过促进ACC合成酶基因表达调控乙烯合成,进而促进果实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 VvWRKY13 VvACS7 乙烯 果实发育
下载PDF
中国特有的两种同域分布凤仙花属植物的传粉生物学研究
2
作者 张颖铎 朱永 +3 位作者 李青青 王乐骋 陶磊 李璐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41-755,共15页
中国是凤仙花属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存在着大量的特有和同域分布现象。为更好地理解同域分布近缘种的传粉综合征分化以及传粉昆虫资源分配问题,该文以中国特有种黄麻叶凤仙花(Impatiens corchorifolia)和金凤花(I.cyathiflora)为研... 中国是凤仙花属物种多样性分布中心之一,存在着大量的特有和同域分布现象。为更好地理解同域分布近缘种的传粉综合征分化以及传粉昆虫资源分配问题,该文以中国特有种黄麻叶凤仙花(Impatiens corchorifolia)和金凤花(I.cyathiflora)为研究对象,通过野外调查和实验完成传粉生物学的相关研究,比较分析了这两个种的开花物候、花形态结构、传粉昆虫的种类及访花行为和人工授粉实验等方面的异同。结果表明:(1)两种凤仙花的花距不同,花距的长度与花蜜量呈正比,但与花蜜含糖量无关。花距类型决定了两种植物的传粉昆虫种类的分化。具短花距的黄麻叶凤仙花的花蜜含量为(4.57±1.43)μL,花蜜糖含量为(45.48±2.28)%,由蜜蜂和胡蜂为其传粉。拥有长花距的金凤花的花蜜含量为(10.15±3.28)μL,花蜜糖含量为(46.12±1.48)%,除蜜蜂和胡蜂传粉外,天蛾和熊蜂也为其传粉昆虫。(2)两种植物虽然共享3种传粉者,但表现为明显的错峰访花,传粉行为和花通道的差异决定了传粉者携带花粉的部位不一致。(3)繁育系统实验表明,两种植物均表现出明显的种间杂交障碍和异花授粉偏好性。因此,花距形态差异显著导致了传粉综合征分化明显和传粉昆虫行为各异。两种植物授粉均需要传粉昆虫且均无法自花授粉,呈现异交优势;并且可以通过部分传粉昆虫、花形态差异以及杂交不亲和等情况维持生殖隔离。该研究结果为理解凤仙花属的传粉综合征、同域分布近缘物种传粉昆虫资源分配等方面提供了新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麻叶凤仙花 金凤花 传粉生物学 同域分布 繁育系统 传粉综合征
下载PDF
低温层积催芽天女木兰种子脱落酸含量变化
3
作者 王玉莹 吴生海 +4 位作者 王金玲 杨春波 刘克俭 于滨 杜凤国 《北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304-308,共5页
研究天女木兰低温层积催芽种子中脱落酸含量变化规律,为解除休眠提供依据。以天女木兰种子为研究对象,采集低温沙藏层积0、30、60、90、120、150 d种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种皮和胚乳(含胚)在低温层积过程中的脱落酸含量,采用石蜡... 研究天女木兰低温层积催芽种子中脱落酸含量变化规律,为解除休眠提供依据。以天女木兰种子为研究对象,采集低温沙藏层积0、30、60、90、120、150 d种子,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种皮和胚乳(含胚)在低温层积过程中的脱落酸含量,采用石蜡切片法观测胚形态。结果表明:天女木兰0 d湿种子种皮和胚乳(含胚)中脱落酸含量明显高于0 d干种子;在低温沙藏层积过程中,种皮和胚乳(含胚)脱落酸含量随着处理时间的增加呈下降趋势;低温沙藏层积0~30 d胚乳(含胚)中的脱落酸含量高于种皮,但60 d后各处理种子胚乳(含胚)中的脱落酸含量均低于种皮;处理150 d,种皮与胚乳(含胚)中均无脱落酸。随着低温沙藏层积时间的增加,胚呈现逐渐增大的趋势,处理150 d胚的子叶变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女木兰 种子 脱落酸 低温层积 变化规律
下载PDF
云黄连交配系统验证
4
作者 崔睿 左婷 +1 位作者 张凤婷 王祎婷 《广东蚕业》 2024年第2期25-27,共3页
高山因恶劣的生态环境条件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极端的生境之一。高山植物对高山生态环境的有性繁殖适应机制是相关领域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云黄连为中药材黄连的原植物之一,是典型的低纬高山植物。文章通过对云黄连交配系统... 高山因恶劣的生态环境条件被认为是陆地生态系统中最为极端的生境之一。高山植物对高山生态环境的有性繁殖适应机制是相关领域研究者广泛关注的问题。云黄连为中药材黄连的原植物之一,是典型的低纬高山植物。文章通过对云黄连交配系统进行验证发现,云黄连交配系统为异交型,自交亲和,需要虫媒传粉,具有较高孤雌生殖能力。云黄连通过异交提高其种群基因的多样性,从而提高物种对逆境的适应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黄连 低纬高山 有性生殖
下载PDF
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植被类型植物叶片碳氮磷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阮长明 唐国勇 +3 位作者 孙永玉 王猛 张春华 罗孔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97-104,共8页
【目的】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恶劣,植被生长发育差,探明该区域内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植物叶片C、N、P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及生态治理效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21年1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上... 【目的】金沙江干热河谷生态环境恶劣,植被生长发育差,探明该区域内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植物叶片C、N、P元素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对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及生态治理效益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方法】2021年1月对金沙江干热河谷上、中、下游共47个样地进行野外调查、样品采集及室内分析,对比研究金沙江干热河谷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植物叶片的C、N、P生态化学计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1)金沙江干热河谷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植物叶片C、N、P元素含量受土壤等环境因子影响,植物叶片C、N、P元素含量均表现为天然林>人工林>稀树灌草丛。2)植物叶片C/N、C/P表现为稀树灌草丛>人工林>天然林,植物叶片N/P表现为天然林>人工林>稀树灌草丛。3)金沙江干热河谷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植被生长发育均受N、P元素限制,其中稀树灌草丛受N、P元素限制最大,天然林受N、P元素限制最小。【结论】金沙江干热河谷天然林、人工林和稀树灌草丛植物C、N、P元素含量均受土壤等环境因子影响,其中稀树灌草丛植被-土壤C、N、P元素含量最低,植被生长发育受N、P元素限制最大,人工林植被-土壤C、N、P元素含量有效提高,植被生长发育受N、P元素限制逐渐减小。人工造林在金沙江干热河谷植被恢复及生态环境治理中取得了不错的成果,通过提高土壤水分、土壤营养元素含量等条件可以有效改善植被恢复及生态治理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热河谷 植被类型 生态化学计量特征 限制元素
下载PDF
论植物死亡 被引量:1
6
作者 丁伟 张贺翠 《植物医学》 2023年第3期1-15,共15页
植物的死亡即一株植物生命活动的终结,具有完结性和不可逆性,可分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无论是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都意味着生命意义的丧失,而且有其经济、社会乃至生态的属性.植物的正常死亡是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必然,而植物的... 植物的死亡即一株植物生命活动的终结,具有完结性和不可逆性,可分为正常死亡和非正常死亡.无论是正常死亡还是非正常死亡,都意味着生命意义的丧失,而且有其经济、社会乃至生态的属性.植物的正常死亡是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必然,而植物的非正常死亡则是有多种原因,大规模、持续性的植物非正常死亡将会给农、林业带来严重的损失,也可能会给生态、气候和环境带来极大的影响.植物非正常死亡的原因及机制探究,以及如何避免植物的非正常死亡已经成为现代生命科学、农业科学和植物医学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论述了植物死亡的概念、死亡的判断标准、死亡的原因、死亡的过程与机制等,从避免植物非正常死亡的角度分析了植物健康管理的意义,呼吁人们积极探索避免植物非正常死亡的有效措施,把消除导致植物不健康及非正常死亡的因素、避免植物的非正常死亡当作植物医学最为重要的事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健康 植物死亡 植物死亡标准 植物死亡机制 植物健康管理
下载PDF
玉米ZmRBOHD1和ZmCDPK32的蛋白相互作用研究
7
作者 李洁 初智霖 +1 位作者 李小蒙 周晓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29-636,共8页
为探索玉米呼吸爆发氧化酶(RBOH)与钙依赖型蛋白激酶(CDPK)协同调控花粉管极性生长的机制,通过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获得14个ZmRBOH家族基因,且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了ZmRBOH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显示,ZmRBOHD1和ZmRBOHD2在玉米成熟花粉中特... 为探索玉米呼吸爆发氧化酶(RBOH)与钙依赖型蛋白激酶(CDPK)协同调控花粉管极性生长的机制,通过蛋白保守结构域分析获得14个ZmRBOH家族基因,且利用转录组数据分析了ZmRBOH的时空表达模式.结果显示,ZmRBOHD1和ZmRBOHD2在玉米成熟花粉中特异表达.选择花粉特异表达的ZmRBOHD1和功能已知的花粉管极性生长调节因子ZmCDPK32开展蛋白相互作用研究,结论有如下2点:1)通过瞬时表达ZmRBOHD1-GFP融合蛋白证明ZmRBOHD1定位于细胞膜;2)利用酵母双杂交和双分子荧光互补技术证实ZmRBOHD1可以和ZmCDPK32相互作用,并且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ZmRBOHD1具有潜在的CDPK磷酸化靶点.结果表明,ZmCDPK32可能通过与ZmRBOHD1的相互作用协同调控玉米花粉管发育,这为深入探究花粉管极性生长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呼吸爆发氧化酶 钙依赖型蛋白激酶 酵母双杂交 双分子荧光互补
下载PDF
不同培养基、生长调节剂浓度对4个尾巨桉无性系组培生根的影响
8
作者 黄安瀛 陈铭秋 +4 位作者 林彦 卢万鸿 王楚彪 燕青 罗建中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77,共9页
[目的]通过不同种类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4个尾巨桉无性系幼苗进行处理,以了解各因素对其生根的影响,为尾巨桉的离体快繁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来自尾巨桉同一杂交组合,亲本相同但生根能力不同的4个无性系(EC... [目的]通过不同种类培养基及不同浓度生长调节剂对4个尾巨桉无性系幼苗进行处理,以了解各因素对其生根的影响,为尾巨桉的离体快繁及栽培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方法]以来自尾巨桉同一杂交组合,亲本相同但生根能力不同的4个无性系(EC262、EC264、EC269和EC272)为试验材料,设4因素4水平16个处理的正交试验,培养30 d时对其生根率、生根量、平均根长、最长根长等生长指标进行测量,并评估其生根性状,最后利用极差分析对这些数据进行进一步评价。[结果]方差分析结果表明: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培养基类型及无性系均对植株生根的效果具有极显著影响。4个无性系在不同处理下均可生根,生根率在7.5%~55%之间,平均根数介于1~3.27之间,平均根长在1.95~5.02 cm之间,最长根长在2.18~7.03 cm之间,生根性状评分介于27.78%~75.75%之间。极差分析表明:代表生根前期的根系发生能力的生根率及生根根数,主要受无性系的影响;而代表后续根系质量的平均根长、最长根长及生根性状评价,培养基的作用超过了无性系起了更重要的作用。[结论]在尾巨桉4个无性系生根初始阶段,遗传因素是其生根差异的主导因素,而在根系发育的后续阶段,环境因素的影响更大。本研究的结果可为桉树及其它树种的组培扩繁技术体系优化提供理论支持与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尾巨桉 组培 无性系 生根率 根系形态
下载PDF
锁阳儿茶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分析
9
作者 张倩倩 李冰圳 +3 位作者 王智 冯晓宇 姬佳诚 陈贵林 《林业与生态科学》 2023年第2期209-217,共9页
为获得锁阳转录组信息及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通过Illumina HiSeqTM 2000技术对未成花和成花锁阳的茎和花序进行转录组测序,并测定了锁阳不同部位中儿茶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共获得锁阳106 626个Unigenes,测序质... 为获得锁阳转录组信息及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表达特征,通过Illumina HiSeqTM 2000技术对未成花和成花锁阳的茎和花序进行转录组测序,并测定了锁阳不同部位中儿茶素的含量。结果显示,共获得锁阳106 626个Unigenes,测序质量和组装效果较好;共筛选出318 909个差异表达基因。KEGG通路注释结果表明,在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合成和代谢途径中注释到的差异表达基因数量最多。在锁阳的不同发育阶段,茎中的基因表达量始终较高,成花锁阳的整体基因表达量比未成花锁阳高,这与锁阳出土后进入快速生长期有关。有11个酶参与了儿茶素的生物合成途径,筛选得到20个相关基因,其中DFR和LAR对锁阳儿茶素的合成起着重要的调控作用。未成花锁阳茎中的儿茶素含量显著高于其他样本,与儿茶素合成相关基因DFR和LAR表达量的变化规律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阳 转录组 儿茶素 发育阶段 器官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研究谷子SiYABBYs参与花发育过程中鼠李糖苷的生物合成
10
作者 韩华蕊 杨宇琭 +4 位作者 门艺涵 韩尚玲 韩渊怀 霍轶琼 侯思宇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89-198,共10页
花器官发育是生殖发育的前提和基础,对小穗最终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YABBY转录因子在花器官的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探究谷子YABBY家族成员的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揭示其与谷子穗发育的关系,为阐明谷子YABBY基因家族的功能以及提高谷子产... 花器官发育是生殖发育的前提和基础,对小穗最终的形成具有决定性作用,YABBY转录因子在花器官的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探究谷子YABBY家族成员的序列特征及表达模式,揭示其与谷子穗发育的关系,为阐明谷子YABBY基因家族的功能以及提高谷子产量奠定理论基础。通过对谷子YABBY基因家族进行全基因组鉴定,分析SiYABBYs的理化性质、组织表达模式,并与拟南芥和水稻YABBY蛋白序列比对进行功能预测。结果表明,共鉴定8个YABBY家族成员,编码150-303个氨基酸,在抽穗期和授粉期的穗中特异表达,可能参与谷子营养组织的发育和花器官的形成。对谷子抽穗期和授粉期的代谢组数据与SiYABBYs的表达水平进行相关性分析发现,SiYABBY1/SiYABBY5/SiYABBY7/SiYABBY8与鼠李糖苷代谢通路的酶基因紧密关联,表明促进授粉期穗中鼠李糖苷的积累,可能与谷子的成育率及结实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谷子 YABBY基因家族 代谢组学 鼠李糖苷
下载PDF
光温外界信号、植株状态与成花决定 被引量:13
11
作者 白素兰 孙敬三 《植物学通报》 CSCD 1999年第4期381-386,共6页
植物由营养生长状态转向生殖生长状态(成花转变)是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一步。经过一段时期营养生长的植株,便自动进入成花感受态,在这种状态下植株才能够对外界信号产生应答反应而启动成花过程。
关键词 光温信号 植株状态 成花感受态 成花决定
下载PDF
植物根毛发育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2
作者 裘喻平 王益川 郭红卫 《植物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21-332,共12页
根毛是植物根表皮细胞的管状延伸结构,在植物固着土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及协助植物根部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等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根毛的发育过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多种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都可以影响植物根毛的发育过程... 根毛是植物根表皮细胞的管状延伸结构,在植物固着土壤、吸收水分和无机盐,以及协助植物根部和外界进行信息交流等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植物根毛的发育过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多种植物激素和环境因素都可以影响植物根毛的发育过程。得益于根毛结构和功能的特点,其也常被作为研究植物细胞顶端生长和命运分化的模式对象。因而,根毛的发育调控机制一直是植物学研究领域的热点。该文梳理了近20年来植物根毛发育调控领域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拟南芥 根毛分化 根毛伸长 植物激素 环境刺激
下载PDF
我国主要水稻光温敏核不育系类型的气候适应性 被引量:29
13
作者 卢兴桂 袁潜华 +1 位作者 姚克敏 刘梅 《中国水稻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81-87,共7页
针对夏季低温对我国两系杂交稻制种生产的严重威胁 ,用 1997~ 1998年由三亚、武昌、贵阳、南京 4个生态点组成的“新不育系联合生态鉴定”试验资料 ,分析了以培矮 6 4S为代表的实用低温敏类型不育系和以 N5 0 88S为代表的实用光敏类型... 针对夏季低温对我国两系杂交稻制种生产的严重威胁 ,用 1997~ 1998年由三亚、武昌、贵阳、南京 4个生态点组成的“新不育系联合生态鉴定”试验资料 ,分析了以培矮 6 4S为代表的实用低温敏类型不育系和以 N5 0 88S为代表的实用光敏类型不育系的育性光温影响规律。结果表明 ,培矮 6 4S的育性受温度影响 ,育性稳定性较差 ,下限温度指标年际间和地区间变化较大 ;N5 0 88S育性主要受日长影响 ,其临界光长同一地年际间差异小 ,但地区间差异较大。同时 ,用 195 1~ 1992年逐日平均气温和理论日长资料 ,分析和评价了我国南方稻区 (18°14′~ 34°17′N)的三亚、南京、广州、福州、长沙、杭州、南京、高邮、徐州等 9个城市的光温特征及其时空规律。在此基础上 ,从生态角度提出了克服夏季低温危害两系杂交稻制种的三项生态技术措施 ,一是要根据气候规律正确选择适宜的制种地区和季节 ;二是华中双季稻区应改秋制为春制或选择山区单季稻区秋制 ;三是应全面评价温敏和光敏类型不育系的特点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温敏核不育系 光敏核不育系育性转换指标 日照长度 温度 气候适应性 制种
下载PDF
植物中的H_2O_2信号及其功能 被引量:33
14
作者 李师翁 薛林贵 +2 位作者 冯虎元 徐世键 安黎哲 《中国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804-810,共7页
H2O2是植物细胞的信号分子,是细胞正常代谢的产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促使植物细胞产生H2O2,通过H2O2信号应答胁迫.H2O2信号调控一系列重要的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如系统获得抗性(SAR)和高度敏感抗性(HR)、细胞衰老与程序化细胞死亡(PCD)、... H2O2是植物细胞的信号分子,是细胞正常代谢的产物,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促使植物细胞产生H2O2,通过H2O2信号应答胁迫.H2O2信号调控一系列重要的植物生理生化过程,如系统获得抗性(SAR)和高度敏感抗性(HR)、细胞衰老与程序化细胞死亡(PCD)、气孔关闭、根的向地性、根的生长和不定根形成、细胞壁的发育、柱头与花粉的发育及相互关系等.Ca2+流动和可逆蛋白磷酸化作用是H2O2下游信号,通过MAPK级联作用于转录因子,最终调控基因的表达.H2O2调控多种基因的表达,包括编码抗氧化酶基因、调控程序化细胞死亡相关蛋白基因、生物与非生物胁迫应答蛋白基因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氢 信号转导 生理效应 基因表达
下载PDF
植物生活史型的划分及其相互转化 被引量:20
15
作者 祖元刚 赵则海 +2 位作者 杨逢建 唐中华 曹建国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2347-2353,共7页
基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分析了植物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营养生长、克隆生殖和有性生殖过程的权衡的结果直接导致的植物生活史型形成以及相互转化过程。根据胁迫和扰动程度将植物的生境划分为基本生境型、特殊过渡型和过渡型,其中过渡型(EDF... 基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分析了植物在完成生活史过程中,营养生长、克隆生殖和有性生殖过程的权衡的结果直接导致的植物生活史型形成以及相互转化过程。根据胁迫和扰动程度将植物的生境划分为基本生境型、特殊过渡型和过渡型,其中过渡型(EDF)在自然界中具有普遍意义;与生境过渡型(EDF)相对应,植物形成的生活史型也为过渡生活史型(VCS),其基本型V、C和S以及特殊过渡型VC、VS和CS是其特例。植物的生活史型过渡型(VCS)具有普适性意义,在生境调控下的任一种植物生活史型均可表示为Vx1Cx2Sx3。植物生活史型的相互转化与其生境类型的相互转变是完全对应的,这种相互转化的过程和途径是复杂的,且具有可逆性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史型 生境型 适合度 生态幅
下载PDF
miR319在植物器官发育中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5
16
作者 罗茂 张志明 +2 位作者 高健 曾兴 潘光堂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203-1211,共9页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21~25个碱基长度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它通过指导剪切或者抑制翻译等方式调节植物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各个方面。大量研究表明,miR319通过靶向TCPs转录因子控制植物叶、花等器官的生长命...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的、21~25个碱基长度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它通过指导剪切或者抑制翻译等方式调节植物基因的表达,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各个方面。大量研究表明,miR319通过靶向TCPs转录因子控制植物叶、花等器官的生长命运,并参与调控部分激素生物合成和信号传导通路,在植物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生物学功能。文章综述了miR319在植物叶形态建成、生长发育以及叶衰老和花器官发育等过程中的重要调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319 叶生长发育 叶衰老 花器官发育 基因表达调控
下载PDF
广西多穗柯叶片性状变异及幼苗生长量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曾祥艳 陈金艳 +2 位作者 廖健明 李建林 马锦林 《广西植物》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885-890,811,共7页
多穗柯是一种珍贵天然野生药用植物,可以开发出保健食品色素和天然医用药品,广西的资源较丰富,该研究采集巴马、那坡、德保及田林等4个产地的多穗柯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并跟踪调查测定一年生幼苗的叶片性状及幼苗生长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 多穗柯是一种珍贵天然野生药用植物,可以开发出保健食品色素和天然医用药品,广西的资源较丰富,该研究采集巴马、那坡、德保及田林等4个产地的多穗柯种子进行播种育苗,并跟踪调查测定一年生幼苗的叶片性状及幼苗生长量,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产地间叶片性状及幼苗生长指标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其中巴马与那坡、德保、田林在叶长、叶宽、叶面积、叶脉间距、叶鲜重、叶片干物质含量、叶片组织密度等叶片性状上的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在株高、地径、单株干重、主根长、单株根干重及单株叶干重等生长指标上亦存在显著差异,且生长量是后3个产地的1~2倍;通过比较各产地的叶片保水力及植株净生长量,巴马的多穗柯植株耐旱性及生长速度优于其他三地。综合各性状表现,认为巴马的多穗柯苗期表现比较好,生长速度快,长势好,抗旱性较强,可作为多穗柯优良种源的初步选择。(2)8月份是多穗柯株高、地径的生长高峰期,建议此时应加强肥水管理,调节适宜的水肥光热条件,尽量延长幼苗的快速生长时间,以获得苗木的最大累积生长量。(3)叶片性状与幼苗生长量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叶面积与株高、地径、单株干重、单株根干重以及单株叶干重等呈极显著正相关,叶脉间距、叶绿素相对含量(SPAD)与株高、单株干重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比叶面积与株高、地径呈显著负相关。因此,在以后的优株表型选择中,要优先考虑叶子大、叶脉间距宽、中老熟叶片叶色浓绿的植株。该研究结果为多穗柯优良种质资源的早期筛选提供了一定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穗柯 产地 叶片性状 变异 幼苗生长量 相关性 优良种质 早期筛选
下载PDF
赤霉素处理对重楼种子萌发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22
18
作者 宋发军 罗忠 +2 位作者 黄珍 孟艳艳 张鹏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3期30-34,共5页
为分析赤霉素(GA_3)处理对重楼种子萌发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检测了500 mg/L外源GA_3处理以及对照处理的华重楼种子萌发过程中SOD、POD、CAT和G6PDH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ZT、GA_3、IAA和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90 d检测范围内,GA_3处理... 为分析赤霉素(GA_3)处理对重楼种子萌发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检测了500 mg/L外源GA_3处理以及对照处理的华重楼种子萌发过程中SOD、POD、CAT和G6PDH酶活性以及内源激素ZT、GA_3、IAA和AB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90 d检测范围内,GA_3处理种子的SOD活性达到最大值的时间(第30 d)早于对照组(第60 d),CAT酶活性最高峰值高于对照组;而且,除第0 d样品外,GA_3处理种子的G6PDH酶活性、CAT酶活性均大于对照组;GA_3处理种子的ZT含量、内源GA_3含量和IAA含量的最高峰值及其出现时间均高于和早于对照组;POD酶活性则均低于对照;GA_3处理种子的ABA含量比对照下降幅度更大,最低值更小.可见500 mg/L外源GA_3处理促进了华重楼种子中SOD、CAT、G6PDH酶活性以及ZT、内源GA_3和IAA含量的增加,降低了POD酶活性以及ABA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重楼 种子萌发 赤霉素 生理生化指标
下载PDF
桂花花芽分化和花开放研究进展 被引量:21
19
作者 王英 张超 +1 位作者 付建新 赵宏波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340-347,共8页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是中国最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桂花的花芽分化和花开放对环境条件要求各不相同,使得这2个生物过程相对独立。综述了桂花花芽分化和花开放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来在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总结... 桂花Osmanthus fragrans是中国最重要的观赏植物之一。桂花的花芽分化和花开放对环境条件要求各不相同,使得这2个生物过程相对独立。综述了桂花花芽分化和花开放的相关研究进展,并在此基础上,结合笔者多年来在相关方面的研究结果,总结了不同类型、性别品种的花芽分化和花开放的环境条件,分析相关机制和原因,以期为桂花后期相关研究提供参考。秋桂花芽分化在夏季高温季节进行,相对低温能显著促进分化,四季桂秋季开花的成花机制同于秋桂,而其他季节开花则由不同机制控制;花芽分化完成后花的开放需要感受足够的相对低温,不同品种对气温的敏感性不同,造成品种间花期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物学 桂花 花芽分化 花开放 环境因子 综述
下载PDF
多年生龙胆属植物个体大小与花期资源分配研究 被引量:36
20
作者 梁艳 张小翠 陈学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400-2407,共8页
于各物种花中前期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6种多年生龙胆属植物花期的繁殖分配和性分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多年生龙胆属植物的植株个体越大,繁殖投入越高,繁殖分配越低;(2)随着植物个体的增大,对雌性、雄性和吸引结构的投入都在增加,... 于各物种花中前期对青藏高原东部高寒草甸6种多年生龙胆属植物花期的繁殖分配和性分配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多年生龙胆属植物的植株个体越大,繁殖投入越高,繁殖分配越低;(2)随着植物个体的增大,对雌性、雄性和吸引结构的投入都在增加,这可保证资源的充分利用,不会因为单一部分的增加而造成资源的浪费;(3)6种龙胆属植物中,有4种其性分配结果与性别分配(SDS)的理论预测一致,即大个体更偏向雌性器官的资源投入,但麻花艽(Gentiana atraminea)和达乌里秦艽(Gentiana dahurica)的性分配与个体大小则没有表现出负相关,可能与其本身具有的雌雄异熟———雄性先熟特点有关;(4)资源在雌雄功能间的分配没有表现出权衡关系,可能是由于植物必须在许多不同生活史性状之间进行资源分配,而不是两两之间非此即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胆属 繁殖投入 繁殖分配 个体大小 性分配 权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