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41篇文章
< 1 2 10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西藏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 被引量:1
1
作者 刘洋 安瑞志 +4 位作者 杨号 张艳秋 陈俊霖 马文强 巴桑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03-415,共13页
为了解西藏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于2021年7月、10月和2022年5月在拉鲁湿地主要水系进行定性和定量样品采集,共采集浮游植物水样126个,从不同季节和不同生境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多样性等方面入手,探讨拉鲁湿地... 为了解西藏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于2021年7月、10月和2022年5月在拉鲁湿地主要水系进行定性和定量样品采集,共采集浮游植物水样126个,从不同季节和不同生境浮游植物种类组成、多样性等方面入手,探讨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及其驱动因子,为研究拉鲁湿地生态系统和稳定发展提供基础资料。结果表明:1)拉鲁湿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532种(含变种和变型),隶属于8门13纲36目74科130属,物种组成表现为硅藻-绿藻-蓝藻型。2)拉鲁湿地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参数在不同季节和不同生境之间存在差异。夏季浮游植物群落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显著高于秋季和春季,Simpson优势度指数显著高于秋季。秋季浮游植物群落的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夏季和春季。春季浮游植物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低于夏季和秋季。沼泽生境的浮游植物群落的Margalef丰富度指数显著高于湿草甸生境。3)季节是浮游植物群落组成差异的关键因素,生境对浮游植物群落组成的影响较弱,夏季的距离衰减模式比秋季和春季更强。4)拉鲁湿地不同的浮游植物群落参数与不同环境因子之间存在显著的关联。5)空间因素在解释浮游植物群落变异方面具有显著贡献,而快速变化的水质变量在决定浮游植物的季节变化中起着重要作用。季节和缓慢变化水质因子的解释能力相对较弱,但仍对浮游植物群落的变异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鲁湿地 浮游植物 时空分布 环境因子 西藏
下载PDF
水芹-绿狐尾藻人工湿地对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
2
作者 谢陈 李希 +5 位作者 何兴兵 徐英华 贾中政 李裕元 王杰 吴金水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6-34,共9页
在安徽淮南构建水芹〔Oenanthe javanica(Bl.)DC.〕-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quitense Kunth)人工湿地,研究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37 d)对猪场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水芹-绿狐尾藻人工湿地对养殖废水中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 在安徽淮南构建水芹〔Oenanthe javanica(Bl.)DC.〕-绿狐尾藻(Myriophyllum quitense Kunth)人工湿地,研究人工湿地(水力停留时间37 d)对猪场养殖废水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水芹-绿狐尾藻人工湿地对养殖废水中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总去除率分别为96.52%、92.79%和65.27%。试验运行50 d时人工湿地中总氮、总磷、化学需氧量的出水浓度分别为1.96、0.14和39.60 mg·L^(-1),均达到GB 3838-2002的Ⅴ类标准,其中,总磷出水浓度达到Ⅲ类标准。植物吸收对人工湿地中总氮和总磷的去除贡献率分别为19.30%~56.32%和23.38%~97.10%,其中,绿狐尾藻吸收对总氮和总磷的平均去除贡献率分别为49.84%和90.41%,为人工湿地脱氮除磷的主要途径;绿狐尾藻湿地中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沿程削减模型以指数削减模型为最佳,公式分别为y=(-10.80+1.30 C_(i0))e(-0.24-0.01 C_(i 0))t、y=(0.97+1.33 C i0)e^(-0.23-0.09 C_(0)t和y=(23.56+0.83 C_(i0))e^(-0.27+0.01 C_(i0))t。采用上述模型对绿狐尾藻湿地总氮、总磷和化学需氧量的出水浓度进行预测,在水力停留时间为24 d时各污染物浓度可达到GB 8978—1996的一级标准,在水力停留时间为36 d时各污染物浓度均可达到GB 3838—2002的Ⅴ类标准。综上所述,通过经济湿地(种植水芹)与生态湿地(种植绿狐尾藻)相结合的模式,完全可以实现对养殖废水的有效处理和达标排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养殖废水 水芹 绿狐尾藻 人工湿地 削减模型 模型预测
下载PDF
富营养化对靖海湾浮游植物群落的影响
3
作者 王英哲 胡海燕 +4 位作者 朱琳 王钦涛 崔正国 曲克明 魏玉秋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0-1024,共15页
海洋浮游植物在维持海洋生物泵的运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巨大影响.海湾和河口区域因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且与外界水交换的局限,容易出现富营养化等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因此研究沿海生态系统中富... 海洋浮游植物在维持海洋生物泵的运转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产生巨大影响.海湾和河口区域因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较大且与外界水交换的局限,容易出现富营养化等威胁生态系统稳定性的问题,因此研究沿海生态系统中富营养化与浮游植物群落之间的关系有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发展.本研究于2021年和2022年的5月和8月对靖海湾进行了4个航次的调查,研究了春夏两季浮游植物群落和环境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2021年和2022年春夏两季在靖海湾共观察到150个浮游植物物种,浮游植物群落主要由硅藻和甲藻组成,且在2022年夏季出现了蓝藻的大量增长;两年的生物多样性均为春季高于夏季,富营养化指数(E_(i))出现了明显的上升,由2021年的中度富营养化变为2022年的重度富营养化.通过冗余分析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发现,富营养化可能是影响靖海湾浮游植物群落的关键因素.本研究的结果有助于后续为改善靖海湾沿海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健康性和可持续性提供理论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硅藻 甲藻 群落组成 富营养化 靖海湾
原文传递
华南热带水库丰水期浮游植物群落对氮、磷、铁加富的响应——以广东大沙河水库为例
4
作者 谢静 苏宇亮 +3 位作者 吴斌 张依 肖利娟 顾继光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3-51,共9页
富营养化是水生态系统主要的环境问题,自然条件下多种营养盐以组合形式进入水体,明确浮游植物群落对多种营养盐加富的响应对富营养化防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一座华南热带水库(大沙河水库)为例,分析了2021年枯水期(1-3月)和丰水期前期(... 富营养化是水生态系统主要的环境问题,自然条件下多种营养盐以组合形式进入水体,明确浮游植物群落对多种营养盐加富的响应对富营养化防治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一座华南热带水库(大沙河水库)为例,分析了2021年枯水期(1-3月)和丰水期前期(4-6月)氮(N)、磷(P)、铁(Fe)和叶绿素a(Chl.a)浓度的变化趋势,并通过原位添加实验,解析浮游植物丰度和多样性对N、P、Fe加富的响应。结果表明:与1-3月相比,4-6月期间水体总磷浓度(TP)明显升高,总铁浓度(TFe)呈增加趋势但月度间波动较大,总氮浓度(TN)在4月最低,之后缓慢增加,期间Chl.a浓度从3月的5μg/L快速增加到5月的29μg/L。原位实验结果表明:浮游植物群落以蓝藻、绿藻和硅藻为主要组成,所有营养盐添加组浮游植物丰度均有增加,但只有NP同时添加时(NP和Fe NP两组)生物量(以Chl.a表征)有显著升高;营养盐添加组细胞丰度的响应在门类和种类间差异明显,实验组组间群落结构和优势种类差异显著,所有处理组的群落多样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N和P添加及其与Fe的联合添加(N、P、NP、Fe N、Fe P和Fe NP)均导致蓝藻丰度升高,绿藻仅在NP添加组(Fe NP组和NP组)显著升高且两组没有显著差异,硅藻仅在N和P单独添加组(N和P)显著升高。上述结果说明浮游植物生物量受N、P营养盐的共同影响而非单因子作用,N、P和Fe添加均影响群落结构和多样性,对水库富营养化的管理尤其是蓝藻水华防治应综合考虑3种营养盐的共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大沙河水库
下载PDF
共附生菌对绿潮浒苔作用的研究进展及应用
5
作者 毕芳玲 赵爽 +3 位作者 栗斌 李爱芹 张建恒 何培民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2-44,共13页
绿潮的迁移与大规模暴发,除了与藻体自身较强抗胁迫能力等生物学特性和海域环境条件有关外,也离不开藻际微生物的参与。微生物群落对藻类的生长、消亡等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环境条件下,浒苔共附生菌群落结构多样,对藻类的促进作用主... 绿潮的迁移与大规模暴发,除了与藻体自身较强抗胁迫能力等生物学特性和海域环境条件有关外,也离不开藻际微生物的参与。微生物群落对藻类的生长、消亡等过程具有重要作用。不同环境条件下,浒苔共附生菌群落结构多样,对藻类的促进作用主要体现在藻体形态建成、生长、营养吸收以及光合作用等过程。在藻华发生过程中,能够帮助藻体高效吸收营养物质,促进藻类增殖,加剧绿潮的形成。因此,本文基于前人的研究成果,总结当前绿潮优势种浒苔共附生菌的研究现状,阐述浒苔共附生菌分离技术的建立过程,指出高通量测序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微生物群落结构与多样性分析的重要性,分析共附生菌对浒苔生长、繁殖、形态建成等生理特征和绿潮暴发的影响,探寻共附生菌在今后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价值,旨在为预测、防控绿潮暴发以及资源化利用开辟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潮 浒苔 共附生菌 多样性 形态建成 生长发育 繁殖 抗胁迫
下载PDF
上海市崇明区不同类型河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对比研究
6
作者 陈诗雨 郭印 +1 位作者 徐赛赛 陈立婧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5-63,共9页
于2020年对崇明区5种类型河道进行季度调查,探究不同类型河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异同,利用冗余分析(RDA)研究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对不同类型河道进行水质评价,以期为崇明区河道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 于2020年对崇明区5种类型河道进行季度调查,探究不同类型河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的异同,利用冗余分析(RDA)研究环境因子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影响,并对不同类型河道进行水质评价,以期为崇明区河道治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2020年崇明区河道共鉴定出浮游植物243种,镇级以上河道种类最多,为175种,水动力断面河道种类最少,为96种。5种类型河道的浮游植物优势种虽有不同,但均以蓝藻门(Cyanophyta)占优势。三查三访河道生物密度最大,为2.49×10^(7)个/L,水动力断面河道生物密度最小,为4.78×10^(6)个/L;1864黑臭河道生物量最大,为6.21 mg/L,水动力断面河道生物量最小,为2.07 mg/L。RDA结果显示:水动力断面河道、三查三访河道浮游植物主要受总磷(TP)的影响,村级河道主要受TP、溶解氧(DO)和水温(WT)的影响,镇级以上河道主要受DO、WT和pH的影响,而1864黑臭河道的影响因素较为复杂。综合水体营养状况得出5种类型河道中水动力断面河道和镇级以上河道水质最佳,其次是1864黑臭河道与村级河道,三查三访河道最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崇明区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理化参数 水质评价
下载PDF
云南陆良高原水系凤眼莲潜在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
作者 邢梦璇 吴德安 +3 位作者 屈维意 唐绍富 黄国芳 易绍林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2期10-15,共6页
凤眼莲在云南高原水系的分布严重影响陆良县河道工程整治效果。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研究河道湿地凤眼莲群落分布,分析影响凤眼莲生长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并解析特征参数对凤眼莲潜在分布和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训练集... 凤眼莲在云南高原水系的分布严重影响陆良县河道工程整治效果。利用最大熵模型MaxEnt和Arc-GIS软件研究河道湿地凤眼莲群落分布,分析影响凤眼莲生长分布的主导环境因子,并解析特征参数对凤眼莲潜在分布和生态位的影响。结果表明:训练集和验证集的AUC值分别为0.965和0.994,模型预测结果良好。凤眼莲主要分布在陆良水系河道中下游,高适生区面积为24.41km2。最暖季降水量,植被保持土壤肥力钾含量、降水量变异系数和海拔对凤眼莲的分布影响较大。研究结果可为云南省陆良县高原区河道湿地的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凤眼莲 环境因子 MaxEnt模型 特征参数 响应变化
下载PDF
三亚湾近岸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特征的变化
8
作者 洪鹏 曾茹 +5 位作者 何金曼 李智杰 李亚军 张秀霞 闫佳 邓晓东 《热带生物学报》 2024年第1期100-108,共9页
为研究海南三亚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20年和2021年的4月对三亚湾近岸海域进行了2次网采取样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优势度和丰富度指数对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和水质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 为研究海南三亚湾浮游植物的群落特征和水质状况,于2020年和2021年的4月对三亚湾近岸海域进行了2次网采取样调查。采用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优势度和丰富度指数对浮游植物群落特征和水质环境状况进行分析评价。镜检结果显示,2020年鉴定出浮游植物4门98种;2021年鉴定出浮游植物为3门65种;硅藻类在2次调查结果中均为优势类群。浮游植物优势种2020年为7种,2021年为9种,聚类分析与秩和检验(Kruskal-Wallis)结果显示,浮游植物群落结构2020年和2021年存在显著差异。2020年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分别为3.35和3.72,均高于2021年的多样性指数(3.27)和丰富度指数(2.5),而2020年的均匀度指数为0.59,低于2021年(0.66)的,且2021年比2020年的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降低了41.95%。冗余分析(RDA)结果表明,氨氮、电导率、总磷是影响三亚湾2020年和2021年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以上结果表明,三亚湾2020年和2021年生态环境总体较为优良,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主要以硅藻门为主,水体处于贫营养状态,没有形成赤潮和出现水体富营养化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亚湾 浮游植物 水质 群落特征
下载PDF
安吉小鲵栖息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生态评价
9
作者 毛张琦 洪澜 +3 位作者 汪贤挺 郎泽东 徐俊锋 姜丹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4年第2期39-44,共6页
为研究安吉小鲵栖息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时空变化特征,2022年3—12月对浙江龙王山安吉小鲵栖息地水环境进行采样,测定浮游植物种类数及数量,并对水体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吉小鲵栖息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2属116种,年平... 为研究安吉小鲵栖息地水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和时空变化特征,2022年3—12月对浙江龙王山安吉小鲵栖息地水环境进行采样,测定浮游植物种类数及数量,并对水体理化性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安吉小鲵栖息地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2属116种,年平均密度为2.62×10^(6)cells/L,年平均生物量为4.25mg/L,年平均叶绿素a浓度为21.72μg/L。Shannon-weiner和Pielou多样性指数分别为0.09~3.63和0.02~0.93。综合3个水体评价指标,安吉小鲵栖息地水体处于中营养状态,其中两个繁殖坑S4和S8向轻度富营养化转变。水体营养状况具有一定的季节特征,夏季营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季节。本研究首次报道了安吉小鲵栖息地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变化,建议今后密切监测栖息地水生生态变化,必要时开展安吉小鲵栖息地生态保护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水生态评价 安吉小鲵栖息地
下载PDF
中国外来入侵水生植物及其在污染水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进展
10
作者 崔键 彭颖 +5 位作者 周阳 钱燕萍 李金凤 李健 赵淑颖 姚东瑞 《植物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3,共13页
随着社会经济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加剧,外来生物以及以氮、磷为主的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正不同程度威胁中国水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及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价格高、工程量大和二次风险高的物理和化学措施,... 随着社会经济与工农业的快速发展以及人类活动加剧,外来生物以及以氮、磷为主的富营养化和重金属、有机物等污染物正不同程度威胁中国水生态安全、生物多样性及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相对价格高、工程量大和二次风险高的物理和化学措施,以水生植物为核心的生物-生态法在水生态修复中备受青睐和广泛应用。中国外来入侵水生植物物种多,虽然这些物种入侵程度不同,但其分布相对集中在东部平原区和云贵高原区。过去30年来,中国在防控外来入侵水生植物的同时,挖掘凤眼蓝〔Eichhornia crassipes(Mart.)Solms.〕、喜旱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Mart.)Griseb.〕和大薸(Pistia stratiotes Linn.)等在污染水体生态修复方面的功能和实际应用,取得了一定进展,发现外来入侵水生植物在不同水体和不同污染物类别间有一定的修复差异,且部分物种表现出与本土植物间的比较优势;对水体污染物的去除机制主要包括植物吸收与同化、根系分泌物与根际微生物互作以及植物降解与挥发等。本文全面梳理了中国外来入侵水生植物物种及地理分布,分析了凤眼蓝、喜旱莲子草和大薸等典型外来入侵水生植物修复污染水体的效果与机制,指明外来入侵水生植物的重要研究方向,认为未来在利用外来入侵植物进行水生态修复时,应兼顾防控和资源高值化综合利用及科普教育的协同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外来入侵水生植物 富营养化 重金属 有机污染 生态修复
下载PDF
新疆上游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关系
11
作者 訾方泽 葛建民 +5 位作者 王新月 刘斐 宋勇 张蝶燕 林旭元 陈生熬 《塔里木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84-92,共9页
本研究旨在掌握新疆上游水库浮游植物分布特征,了解库区生态情况,于2021年8月13日(丰水期)和2022年5月3日(枯水期)进行浮游植物采集,并通过冗余分析法(RDA),分析其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结果显示:上游水库5个典型水域断面共鉴定... 本研究旨在掌握新疆上游水库浮游植物分布特征,了解库区生态情况,于2021年8月13日(丰水期)和2022年5月3日(枯水期)进行浮游植物采集,并通过冗余分析法(RDA),分析其群落结构与环境因子之间关系。结果显示:上游水库5个典型水域断面共鉴定出浮游植物6门29属40种,在门水平,两个水期中硅藻门均为主要优势种群,占总类的40.00%;其次为绿藻门和蓝藻门,占总类的27.50%、20.00%;裸藻门、金藻门和隐藻门种类较少;种水平上,优势种为梅尼小环藻、桥弯藻和谷皮菱形藻。两个水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差异较大(P<0.05),枯水期浮游植物种类数量及生物量皆高于丰水期。通过浮游植物生物量及密度分析评价,上游水库水体呈贫营养状态。浮游生物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为2.83,Margalef物种丰富度指数为2.97,Pielou均匀度指数为0.56。RDA结果表明电导率(EC)、水温(WT)及溶解氧(DO)是影响上游水库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本研究为新疆上游水库的可持续发展和丰富其生态多样性奠定了一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游水库 浮游植物 多样性 环境因子
下载PDF
石梁河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的生态特征及其对水环境质量的指示
12
作者 张雷燕 刘成高 +1 位作者 贾玉山 阳振 《环境生态学》 2024年第2期59-64,共6页
本研究于2022年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对石梁河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年共调查到浮游植物7门91种(属)。水库浮游植物可分为23个功能群,功能群J、E出现... 本研究于2022年冬季、春季、夏季和秋季对石梁河水库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了调查,并分析了浮游植物功能群的变化规律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全年共调查到浮游植物7门91种(属)。水库浮游植物可分为23个功能群,功能群J、E出现的频率较高,而优势功能群为W1、Y和B。浮游植物功能群与环境因子间的冗余分析(RDA)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水温(WT)、总氮(TN)和总磷(TP)是石梁河水库浮游植物功能群群落结构演替的主要影响因子,而各主要功能群又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影响。根据浮游藻类功能群落构建的生态指标(Q),石梁河库区整体生态状况属于中等水平。此外,有2/3的优势功能群适宜生境为中度到重度富营养水体,表明石梁河水库仍处于中度到重度富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梁河水库 浮游植物 功能群 环境因子 生态特征
下载PDF
辽河口地区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分布特征
13
作者 王金海 徐志国 《东北水利水电》 2024年第1期36-40,72,共6页
浮游植物可作为鱼产潜力估算的重要依据,在水域生态系统的上行效应和下行效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对环境因子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本文针对2015年平水期和丰水期的大辽河、双台子河、大凌河及绕阳河浮游植物进行了定性... 浮游植物可作为鱼产潜力估算的重要依据,在水域生态系统的上行效应和下行效应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浮游植物的时空分布对环境因子有着重要的指示作用。本文针对2015年平水期和丰水期的大辽河、双台子河、大凌河及绕阳河浮游植物进行了定性与定量采样分析,通过对浮游植物时空分布的研究,间接反应出了河口营养时空分布状态,有助于提升河口环境管理的科学决策水平,可为我国河口海域的生态监测和管理等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辽河口 浮游植物 丰水期 平水期 时空分布
下载PDF
江西省鄱阳县典型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分析
14
作者 肖秋梦 郑志宏 李林 《江西水利科技》 2024年第1期22-30,共9页
为研究典型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选取江西省鄱阳县自然湖泊道汊湖、城市景观湖东湖、养殖湖上土湖为研究对象,于2018-2021年每年的春季(5月)、秋季(10月)进行采样。样品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3种,浮游植物优势... 为研究典型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选取江西省鄱阳县自然湖泊道汊湖、城市景观湖东湖、养殖湖上土湖为研究对象,于2018-2021年每年的春季(5月)、秋季(10月)进行采样。样品分析共鉴定出浮游植物8门73种,浮游植物优势门类均为绿藻门和硅藻门,其次为蓝藻门。道汊湖的主要优势种有色球藻、微囊藻、平裂藻、鱼腥藻、长孢藻;东湖的主要优势种有衣藻、十字藻、盘星藻、色球藻、微囊藻、长孢藻;上土湖的主要优势种有微囊藻、平裂藻、鱼腥藻、长孢藻。研究期间,三个湖泊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在不同年份不同季节有显著差异,其变化主要是浮游植物优势种属间再分配。影响道汊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温度(WT)、透明度(SD)、溶解氧(DO)、高锰酸盐指数(COD_(Mn));影响东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SD、TN、TP、COD_(Mn);影响上土湖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的主要环境因子是WT、SD、光照强度、DO、叶绿素a(Ch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鄱阳县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环境因子
下载PDF
江安河水体中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分析
15
作者 陈娇 胡佳祥 +4 位作者 张植元 王雄延 刘浩翔 刘荣军 杨绍平 《四川水利》 2024年第2期150-154,共5页
为了解成都市江安河丰水期及枯水期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于2021年9月1日和12月25日,对江安河中的浮游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比了丰、枯水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利用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的变异特... 为了解成都市江安河丰水期及枯水期水体中浮游植物的群落结构特征,于2021年9月1日和12月25日,对江安河中的浮游植物种类进行了调查研究,对比了丰、枯水期的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利用多样性指数(H′)、均匀度指数(J)和丰富度指数(D)的变异特征,对江安河中的浮游植物开展了群落结构多样性分析。调查显示:江安河丰、枯水期的浮游植物类型均以硅藻居多,绿藻门和蓝藻门类最少;浮游植物密度依次为0.16×10^(6)~0.25×10^(6) cells/L、0.24×10^(6)~30.5×10^(6) cells/L;丰水期,各点位的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植物生物量含量差别并不明显,而在枯水期,各点位的浮游植物密度和浮游植物生物量含量差别显著。这项研究有助于对城市河流的水生态环境进行有效的管理,同时为城市河流的水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安河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数
下载PDF
江西省喀斯特地貌2种新植物记录
16
作者 杨东 汤正华 +3 位作者 邱相东 梁跃龙 谢宜飞 廖海红 《江西科学》 2024年第2期249-251,共3页
报道了江西省种子植物1新记录属2新记录种,新记录属为九里香属(Murraya J.Koenig ex L.),新记录种为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Mant.)、大齿报春苣苔(Primulina juliae(Hance)Mich.Möller&A.Weber)。标本均采集自江西喀斯特地... 报道了江西省种子植物1新记录属2新记录种,新记录属为九里香属(Murraya J.Koenig ex L.),新记录种为九里香(Murraya exotica L.Mant.)、大齿报春苣苔(Primulina juliae(Hance)Mich.Möller&A.Weber)。标本均采集自江西喀斯特地貌区,标本均存放于赣南师范大学南岭植物标本馆(GNN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江西省 种子植物 新记录 喀斯特地貌
下载PDF
LD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评价
17
作者 陈玲珊 林雄平 +1 位作者 林彦杰 吴舒英 《安徽农学通报》 2024年第8期61-68,共8页
浮游植物具有生命周期短、对环境变化敏感等特点,其群落结构能较好地反映水生生态系统的营养状况,被作为评价水体营养水平的重要环境指示生物。为探究LD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健康状况,于2021年5—12月对水库4个位点进行4次采... 浮游植物具有生命周期短、对环境变化敏感等特点,其群落结构能较好地反映水生生态系统的营养状况,被作为评价水体营养水平的重要环境指示生物。为探究LD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特征及水质健康状况,于2021年5—12月对水库4个位点进行4次采样,对其水质指标和浮游植物群落结构进行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方法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水库水质整体为Ⅱ类水,营养水平为轻度富营养状态;共检测出藻类6门30属37种,季节演替变化为绿藻门—绿藻门—裸藻门—硅藻门。水库浮游植物平均细胞密度为(4.24×10^(6)±2.69×10^(6))cells/L,春夏两季细胞密度明显高于秋冬两季。生物量密度平均值(10.53±6.71)mg/L,最高值出现于春季,最低值出现于秋季,且季节间生物量密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总氮平均浓度为(1.444±0.590)mg/L,总磷平均浓度为(0.004 5±0.004 0)mg/L,pH值年平均为8.25±1.32,水体总体呈弱碱性,叶绿素a平均浓度为(18.59±15.14)μg/L,溶氧量年平均值为8.69±0.60;春夏秋冬的总氮和p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叶绿素a、总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DA分析表明,影响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状况的环境指标主要为硝酸盐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浮游植物 环境因子 群落结构 水质评价
下载PDF
Photoperiod Mediates th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on the Proliferation of Ulva prolifera
18
作者 JIANG Jianan YU Yanyan +2 位作者 CHEN Yili LI Yahe XU Nianjun 《Journal of Ocean University of China》 CAS CSCD 2024年第1期255-263,共9页
In order to study the complex effects of photoperiod,temperature,and light intensity on the spore maturation and release number of Ulva prolifera,we cultured thalli segment(2–3 mm)under three different photoperiods(L... In order to study the complex effects of photoperiod,temperature,and light intensity on the spore maturation and release number of Ulva prolifera,we cultured thalli segment(2–3 mm)under three different photoperiods(L:D=12:12,14:10 and 10:14),temperature(15℃(LT),25℃(MT)and 30℃(HT))and light intensity(100,200 and 400μmol m^(−2)s^(−1),noted as LL,ML and HL,respectively)conditions.Then the maturation time,spore release number and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 were analyzed.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1)The spore maturation time was accelerated by higher temperature or higher light intensity from 62 h to 36 h,and changes in day length accelerated the spore matur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as compared with 12:12 light/dark cycle;2)Higher light intensity significantly decreased the chlorophyll fluorescence(Fv′/Fm′,NPQ,rETRmax andα)of the mature reproductive segment under 30℃with 12:12 light/dark cycle.But when in the other photoperiods(10:14 and 14:10 conditions),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high light intensity were alleviated significantly;3)The optimum condition for the spore maturation and release was 12:12 light/dark cycle,25℃,400μmol m^(−2)s^(−1),with both shorter and longer photoperiod reducing the spore release number;4)Higher light intensity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the spore release number under 25℃,but these effects were alleviated by 30℃treatment.This study is the first attempt to elucidate the coincidence effects of photoperiod,temperature and light intensity on the reproduction of Ulva,which would help to reveal the mechanism of the rapid proliferation of green ti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ght intensity MATURATION PHOTOPERIOD REPRODUCTION TEMPERATURE Ulva prolifera
下载PDF
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时空动态及影响因素分析
19
作者 高锴 李泽利 +3 位作者 赵兴华 张晓绪 梅鹏蔚 张震 《农业资源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5-137,共13页
为探究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间与空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研究于2020年5—12月,对于桥水库5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理化因子进行调查分析,运用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水体营养状态进... 为探究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时间与空间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本研究于2020年5—12月,对于桥水库5个采样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及水体理化因子进行调查分析,运用浮游植物种类多样性指数及综合营养状态指数(TLI)对水体营养状态进行评价,同时应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究影响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于桥水库浮游植物共隶属于7门86属194种,以绿藻门、蓝藻门及硅藻门为主,7月种类数最多,12月最少。优势种共有17种,蓝藻门最多。于桥水库全年浮游植物平均丰度为1.35×10^(8)cells·L^(-1),年均生物量为67.73 mg·L^(-1),从浮游植物群落组成时间差异来看,蓝藻门丰度始终最高,占比为78.75%~95.17%。甲藻门、金藻门及裸藻门占比均较小,合计占比在0.10%~1.48%之间。空间分布上,库中心浮游植物丰度最高,水库入口三岔口最低。TLI评价结果表明,于桥水库2020年处于轻度富营养状态,且夏季评价结果较好。在空间上,库区北部东马坊评价结果较差,水库入口三岔口较好。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水温、pH、总氮浓度、高锰酸盐指数及叶绿素a浓度是影响于桥水库浮游植物群落结构的重要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于桥水库 浮游植物 群落结构 多样性指标 Pearson相关性
下载PDF
内源营养负荷对4种常见沉水植物生长、形态和资源分配策略的影响
20
作者 庞伟程 付贵萍 +4 位作者 沈哲文 孙尚省 马巾 华兆晖 丑庆川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426-435,共10页
为探明内源营养负荷对沉水植物生长、形态和资源分配的影响,研究通过控制沉积物的营养浓度,探究4种常见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w... 为探明内源营养负荷对沉水植物生长、形态和资源分配的影响,研究通过控制沉积物的营养浓度,探究4种常见沉水植物苦草(Vallisneria natans)、黑藻(Hydrilla verticillata)、穗状狐尾藻(Myriophyllum spicatum)和竹叶眼子菜(Potamogeton wrightii)的多种功能性状对沉积物营养浓度的响应。结果表明:(1)内源营养负荷的增加促进了4种沉水植物的生长,其中苦草的种群数量和总生物量均高于其他沉水植物。然而,当沉积物营养含量过高时(C:73.33 mg/g;N:4.94 mg/g;P:0.68 mg/g)4种沉水植物的种群数量均有所下降。(2)沉水植物形态特征对沉积物营养含量变化的响应趋势并不一致,所有物种株高均逐渐升高,根长则无显著变化规律;苦草和竹叶眼子菜的单株鲜重持续升高,黑藻和穗状狐尾藻的单株鲜重先升高后降低。(3)内源营养物质含量的变化使4种植物的资源分配发生了显著变化,随着沉积物营养含量上升4种沉水植物的地上生物量占比显著升高(根冠比显著下降),光合色素含量显著升高,但过高的营养含量对光合色素合成产生负效应。总之,本研究结果表明苦草对沉积物营养负荷变化的适应能力最强,因此在富营养化水体的生态修复中选择苦草作为先锋种能有效提高沉水植物的修复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水植物 内源营养负荷 形态特征 资源分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