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52篇文章
< 1 2 3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白尾海雕粪便样品的SSR引物及性别鉴定引物的开发
1
作者 袁嘉瞳 牛文会 +3 位作者 张轶卓 贾婷 何绍纯 鲍蕾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90-194,共5页
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是鹰形目鹰科海雕属的一种大型猛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位于食物链顶端,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每年冬季,大批白尾海雕在我国吉林省珲春市敬信湿地越冬,形成了国内最大的越冬种群.... 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是鹰形目鹰科海雕属的一种大型猛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位于食物链顶端,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具有重要作用.每年冬季,大批白尾海雕在我国吉林省珲春市敬信湿地越冬,形成了国内最大的越冬种群.为了实现基于粪便样品开展白尾海雕种群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的可行性,填补白尾海雕亚洲种群的研究空白,需要开发新的微卫星DNA,即SSR(simple sequence repeat)引物和性别鉴定引物.本研究以NCBI上公布的白尾海雕全基因组数据为基础,进行了SSR引物和性别鉴定引物的开发.随后,使用白尾海雕粪便样品对引物进行了筛选,最终获得9对SSR引物和2对性别鉴定引物.本研究为白尾海雕种群遗传学深入研究提供了丰富有效的SSR分子标记,也为白尾海雕性别分子鉴定提供了新的引物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SR分子标记 性别鉴定 引物开发 粪便样品
下载PDF
安徽巢湖早三叠世短腿巢湖龙的牙齿替换研究
2
作者 顾书纶 江大勇 周敏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9-248,共10页
对产自安徽省巢湖市马家山剖面下三叠统奥伦尼克阶斯帕斯亚阶南陵湖组上段的短腿巢湖龙标本(GMPKU-P-3086)进行研究,根据CT扫描数据重建牙齿及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的三维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观察和度量,并与实际标本进行对比,发现以... 对产自安徽省巢湖市马家山剖面下三叠统奥伦尼克阶斯帕斯亚阶南陵湖组上段的短腿巢湖龙标本(GMPKU-P-3086)进行研究,根据CT扫描数据重建牙齿及前颌骨、上颌骨和齿骨的三维模型。通过对模型进行观察和度量,并与实际标本进行对比,发现以下短腿巢湖龙牙齿新的特征:1)颌骨上存在连续的牙槽沟,且内具浅的牙槽窝,牙齿为亚槽生齿;2)牙齿的大小和形状呈周期性变化,显示奇偶相间的交替模式;3)口腔前部发育单牙列,替换齿位于功能齿的远中位置;4)口腔后部发育双牙列,替换齿列位于功能齿的舌侧-远中位置。短腿巢湖龙的牙齿特征与早三叠世基干鱼龙类短尾鱼龙和歌津鱼龙具有一致性,可能代表鱼龙类牙齿的原始特征,并反映捕压式食性群团地理分布的广泛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腿巢湖龙 早三叠世 牙齿替换 CT扫描
下载PDF
哺乳动物毛囊黑素细胞中色素合成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色楞格 刘昆 +1 位作者 NARANTUYA Baatar 尹俊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6期562-568,共7页
哺乳动物毛色的多样性及其环境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毛发中不同色素的类型和含量决定了毛发的颜色及深浅,真黑素含量较高的毛发呈黑色或深棕色,含量较低的毛发则呈浅褐色、棕褐色或灰色;褐色素含量高的产生其他颜色的毛发,如棕... 哺乳动物毛色的多样性及其环境适应性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毛发中不同色素的类型和含量决定了毛发的颜色及深浅,真黑素含量较高的毛发呈黑色或深棕色,含量较低的毛发则呈浅褐色、棕褐色或灰色;褐色素含量高的产生其他颜色的毛发,如棕色、红色和黄色。毛发中的色素由多巴胺分子产生。多巴胺通过一系列的反应最终转化为真黑素和褐色素,赋予毛发不同的颜色。毛囊色素在黑素细胞内黑素小体中合成,黑素小体的结构和功能由一组驻留及跨膜蛋白决定,其中许多仅在色素细胞中表达,并特异性定位于黑素小体。编码黑素小体的特异性蛋白质或运输进出黑素小体所需的蛋白基因变异或缺陷,会导致各种形式的毛色变异以及人体眼部或皮肤的白化病。黑素小体的主要成分包括催化酪氨酸前体合成黑色素的酶TYR、TYRP1和TYRP2(DCT),使这些酶发挥作用需要多种转运蛋白,黑素小体维持形状和黑色素沉积的结构蛋白。通过对哺乳动物毛色色素合成调控的总结,以期为哺乳动物色素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哺乳动物 毛发色素 TYR TYRP1 DCT
下载PDF
我国虎的研究和保护一甲子
4
作者 马逸清 何静 朱世兵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 2023年第3期79-80,共2页
六十年来,恰逢六个虎年,我国虎研究和保护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和成就,然而尚有一些学术上的问题,本文拟就其中比较突出的两个问题,作些简约的历史记述,并提出建议,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 东北虎 命名 起源
下载PDF
杂交物种形成促进哺乳动物多样性演化——以金丝猴属(Rhinopithecus)为例
5
作者 章誉兴 吴宏 于黎 《遗传》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61-463,共3页
物种的形成机制是生物学领域最吸引人的问题之一,也是最大的难题之一。达尔文将其称为“迷中之谜”。2005年,Science杂志将“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评为本世纪亟待解决的125个科学前沿问题中最突出的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 物种的形成机制是生物学领域最吸引人的问题之一,也是最大的难题之一。达尔文将其称为“迷中之谜”。2005年,Science杂志将“什么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评为本世纪亟待解决的125个科学前沿问题中最突出的重点问题之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杂交在物种形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种形成 哺乳动物多样性 科学前沿问题 达尔文 金丝猴属 杂交
下载PDF
不同组装软件在系统发育基因组学中的应用比较
6
作者 王耀卓 张文强 张俊霞 《河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1-178,共8页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于超级保守元件(ultra-conserved elements,UCE)序列组装的软件,分别使用5款组装软件SPAdes、ABySS、Velvet、Trinity和Minia对17个UCE捕获测序文库进行组装.结果发现:5款组装软件对UCE数据的组装结果不同,Trinity组装... 为了筛选出最适合于超级保守元件(ultra-conserved elements,UCE)序列组装的软件,分别使用5款组装软件SPAdes、ABySS、Velvet、Trinity和Minia对17个UCE捕获测序文库进行组装.结果发现:5款组装软件对UCE数据的组装结果不同,Trinity组装所耗时间明显比其他软件长;SPAdes和Trinity的组装结果较好,得到的可观长度的重叠群(contigs)总数较多,产生的长片段(>250 bp)contigs较其他3款软件更多,但是SPAdes捕获到的UCE数量最多,因此,相比于其他4款组装软件,SPAdes更适合UCE数据的组装.本研究为基于UCE的系统发育基因组学分析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据分析 超级保守元件 系统发育基因组学
下载PDF
不同食性雁形目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的适应性进化分析
7
作者 张卫平 邱冰滢 张东升 《生物技术进展》 2023年第5期748-754,共7页
以往的研究表明,动物的食性与能量代谢及生存适应密切相关。能量代谢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线粒体编码的13个蛋白质亚基是氧化磷酸化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雁形目鸟类的食性主要包括肉食性、杂食性和植食性3种类型。为了分析食性对鸟类... 以往的研究表明,动物的食性与能量代谢及生存适应密切相关。能量代谢主要发生在线粒体中,线粒体编码的13个蛋白质亚基是氧化磷酸化复合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雁形目鸟类的食性主要包括肉食性、杂食性和植食性3种类型。为了分析食性对鸟类基因组进化的影响,研究选取了20种雁形目鸟类,并根据食性分成3组,下载其线粒体基因组,通过适应性进化分析、放松性选择分析、多态性氨基酸位点检测以及3D结构预测分析,研究这3组鸟类的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在进化上的表现。结果发现,食肉组鸟类线粒体基因组的进化速率高于食草组和杂食组鸟类,并且只有食肉组鸟类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受到了放松性的选择压力作用。此外,多态性氨基酸位点检测表明,食肉组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中,多态性位点和有害位点数量远高于食草组和杂食组。而杂食组鸟类线粒体蛋白编码基因进化速率较低,大部分基因受到强化性选择作用,蛋白质序列中的多态性位点也较少。研究结果表明,不同食性的雁形目鸟类,其线粒体基因组编码的蛋白质受到了不同的选择压力,这为食性差异影响鸟类线粒体基因组适应性进化提供了分子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雁形目 食性 线粒体 适应性进化
下载PDF
闽鸠蝙蛾(鳞翅目:蝙蝠蛾科)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测定和分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李妍 李志红 +2 位作者 张威 张守科 舒金平 《浙江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79-190,共12页
本研究旨在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讨闽鸠蝙蛾(Endoclita minanus Yang)在蝙蝠蛾科(Hepialidae)内的分类地位。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测序技术测定闽鸠蝙蛾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其结构特点和碱基组成;使用最大似然法构建蝙蝠蛾科9种... 本研究旨在从线粒体基因组水平探讨闽鸠蝙蛾(Endoclita minanus Yang)在蝙蝠蛾科(Hepialidae)内的分类地位。通过Illumina MiSeq平台测序技术测定闽鸠蝙蛾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分析其结构特点和碱基组成;使用最大似然法构建蝙蝠蛾科9种昆虫线粒体基因组的系统发育树,分析其在蝙蝠蛾科内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显示:闽鸠蝙蛾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248 bp,包含13个蛋白质编码基因、22个转运RNA基因、2个核糖体RNA基因和一段典型的鳞翅目昆虫线粒体基因组基因排列的A+T富含区,且A+T含量为81.18%。闽鸠蝙蛾的线粒体基因组排列顺序为trnI-trnQ-trnM,与其他蝙蝠蛾科昆虫顺序相同,而与鳞翅目其他昆虫的线粒体基因组排列顺序(trnM-trnI-trnQ)不同。基于线粒体基因组分析,得到蝙蝠蛾科9种昆虫的系统发育关系为无钩蝠蛾属(Ahamus)+{棒蝠蛾属(Napialus)+[蝙蝠蛾属(Endoclita)+钩蝠蛾属(Thitarodes)]}。闽鸠蝙蛾线粒体基因组存在基因重排现象,系统发育分析支持闽鸠蝙蛾和桉蝙蛾聚为一支。本研究为掌握蝙蝠蛾科昆虫的进化规律提供了信息参考,为探究鳞翅目昆虫的系统发育和进化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闽鸠蝙蛾 线粒体基因组 系统发育关系 基因重排
下载PDF
鲟形目鱼类重要形态与生态特征的演化格局与适应策略 被引量:2
9
作者 姜明 刘焕章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1932-1947,I0022-I0025,共20页
文章从GenBank下载得到27种鲟形目鱼类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以多鳍鱼为外类群,构建鲟形目鱼类分子系统树。以此为基础,采用系统发育比较方法(Phylogenetic comparative methods,PCMs)分析鲟形目鱼类的12个形态、生态特征的宏进化格局,重... 文章从GenBank下载得到27种鲟形目鱼类线粒体全基因组序列,以多鳍鱼为外类群,构建鲟形目鱼类分子系统树。以此为基础,采用系统发育比较方法(Phylogenetic comparative methods,PCMs)分析鲟形目鱼类的12个形态、生态特征的宏进化格局,重建祖先特征状态,分析特征的系统发育限制性,以及特征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有8个特征(生活习性、身体大小、背鳍条数、臀鳍条数、背鳍后骨板数、臀鳍后骨板数、鳃耙数和卵径)的演化受到系统发育限制,说明这些特征的演化与系统发育相关,受到强烈的自然选择作用;另外有4个特征(食性、雌性初次性成熟年龄、雄性初次性成熟年龄和产卵间隔时间)的演化不受系统发育的限制,而表现为对环境的适应。祖先状态重建分析显示,鲟形目鱼类许多特征的演化格局表现为:祖先种呈现中间状态,然后分别向变大或变小两个方向演化,例如身体大小、背鳍条数、臀鳍条数和初次性成熟年龄等。在适应策略上表现为一些基础形态特征不容易发生变化,如鳃耙数和卵径等;但食性、性成熟年龄、卵径和产卵间隔时间这些生态习性特征容易发生变化,从而适应不同的环境。文章的研究结果可为理解鲟形目鱼类宏进化机制和进行物种保护提供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鲟形目 特征演化 系统发育信号 宏进化 祖先状态重建 适应策略
下载PDF
眼的演化在不同物种中的多样性以及趋同性
10
作者 陈楚风 姚红艳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04-111,共8页
从形态结构以及微观基因层面回顾不同门动物眼的单系起源演化过程。讨论不同门动物共同具有的原始眼的结构、功能以及进一步演化;根据自然选择思想,结合拥有发育最突出眼睛结构的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在眼演化过程中各阶... 从形态结构以及微观基因层面回顾不同门动物眼的单系起源演化过程。讨论不同门动物共同具有的原始眼的结构、功能以及进一步演化;根据自然选择思想,结合拥有发育最突出眼睛结构的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在眼演化过程中各阶段的眼结构,阐述眼从最原始的简单结构到如今高等的复杂结构所经历的演化过程以及一些可能的促进因素。重点讨论不同结构眼睛的功能及其优劣势,分析不同门动物在眼结构演化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和趋同性,并解释多样性和趋同性的具体体现以及可能发生原因。全面揭示生物演化的基本逻辑,为进化学研究提供新的研究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演化 结构 多样性 趋同性
下载PDF
Phylogenetic context of a deep-sea clam(Bivalvia:Vesicomyidae) revealed by DNA from 1 500-year-old shells
11
作者 Yi-Xuan Li Yanjie Zhang +6 位作者 Jack Chi-Ho Ip Jing Liu Chong Chen Crispin TSLittle Yusuke Yokoyama Moriaki Yasuhara Jian-Wen Qiu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353-356,共4页
DEAR EDITOR,Ancient DNA(a DNA) from mollusc shells is considered a potential archive of historical biodiversity and evolution.However, such information is currently lacking for mollusc shells from the deep ocean, espe... DEAR EDITOR,Ancient DNA(a DNA) from mollusc shells is considered a potential archive of historical biodiversity and evolution.However, such information is currently lacking for mollusc shells from the deep ocean, especially those from acidic chemosynthetic environments theoretically unsuitable for longterm DNA preservation. Here, we report on the recovery of mitochondrial and nuclear gene markers by Illumina sequencing of a DNA from three shells of Archivesica nanshaensis – a hydrocarbon-seep vesicomyid clam previously known only from a pair of empty shells collected at a depth of 2626 m in the South China Se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HELLS evolution ACIDIC
下载PDF
Single-cell RNA sequencing reveals gonadal dynamic changes during sex differentiation in hermaphroditic protogynous orange-spotted grouper(Epinephelus coioides)
12
作者 Xi Wu Chao-Yue Zhong +4 位作者 Yang Yang Tong Wang Yu-Hao Tao Zi-Ning Meng Xiao-Chun Liu 《Zoolog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2期269-272,共4页
DEAR EDITOR,Sex differentia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requires many factors to regulate gonadal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In teleost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ex differenti... DEAR EDITOR,Sex differentiation is a complex process that requires many factors to regulate gonadal proliferation, differentiation,development, and organization. In teleosts, 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sex differentiation are diverse and unclea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onadal ORANGE DYNAMIC
下载PDF
基于16SrDNA部分序列探讨中国近海30种石斑鱼类的分子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39
13
作者 丁少雄 王颖汇 +4 位作者 王军 庄轩 苏永全 尤颖哲 李祺福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04-513,共10页
石斑鱼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及缺乏显著的形体特征,使其系统分类的研究颇为困难。为探讨中国近海石斑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PCR扩增获得了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6属30个种类的线粒体16SrDNA基因片段序列。采用多个生物软件对序... 石斑鱼因其种类繁多、分布广泛及缺乏显著的形体特征,使其系统分类的研究颇为困难。为探讨中国近海石斑鱼类的系统进化关系,通过PCR扩增获得了石斑鱼亚科(Epinephelinae)6属30个种类的线粒体16SrDNA基因片段序列。采用多个生物软件对序列变异和碱基组成进行分析,计算了Kimura2parameter遗传距离、转换/颠换比等遗传信息指数,并结合GenBank石斑鱼属的同源序列,以多纹长尾(Pronotogrammusmultifasciatus)和皮氏叫姑鱼(Johniusbelengerii)为外群构建NJ、MP和ML系统树。根据所得分子依据并结合形态学特征,推论如下:1)在本研究的30种石斑鱼中,鳃棘鲈属(Plectropomus)最先分化,并呈明显单系性;九棘鲈属(Cephalopholis)是一个单系群,并且较石斑鱼属(Epinephelus)原始;侧牙鲈属(Variola)的进化地位介于鳃棘鲈属与九棘鲈属之间;2)宽额鲈(Promicropslanceolatus)可以归入石斑鱼属,而驼背鲈(Cromileptesaltivelis)也与石斑鱼属有很近的亲缘关系,甚至可能是石斑鱼属内的特化类群;3)石斑鱼属内部存在两个平行进化的姐妹分支,分支内部的种类组成与地理分布无关,暗示了石斑鱼属早期的分化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斑鱼亚科 16S RDNA 系统进化
下载PDF
鲹科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及系统发育关系 被引量:30
14
作者 朱世华 郑文娟 +2 位作者 邹记兴 杨迎春 沈锡权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606-614,共9页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9种鲹科鱼类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3种鲹科鱼类的相应序列采用ClustalW排序后,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3个区域,指出了终止相关序列的主体是TACA... 采用PCR技术获得了9种鲹科鱼类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全序列,并结合从GenBank中下载的3种鲹科鱼类的相应序列采用ClustalW排序后,对控制区结构进行分析,识别了其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3个区域,指出了终止相关序列的主体是TACAT与其反向互补序列ATGTA以及一系列保守序列(CSB-F、CSB-E、CSB-D和CSB-1、CSB-2、CSB-3),并给出了它们的一般形式,同时在康氏似鲹控制区的5′和3′两端发现重复序列。以尖吻鲈作为外类群,应用邻接法构建的分子系统树表明:鲹科鱼类分为鲹亚科、鰤亚科、鲳鲹亚科和鰆鲹亚科4个亚科,各自形成单系群;鲹亚科与鰤亚科形成姐妹群,鲳鲹亚科再与他们聚在一起,鰆鲹亚科处于鲹科鱼类的基部,与前面3个亚科聚在一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鲹科 线粒体DNA 控制区 系统发育
下载PDF
树鼩进化分类地位的分子证据 被引量:55
15
作者 许凌 范宇 +1 位作者 蒋学龙 姚永刚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0-76,共7页
树鼩隶属攀鼩目,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南部等地区。由于其独特的特点,如体型小、脑-体重比例高、生殖周期短、寿命短和饲养成本低等,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被认为是可望替代灵长类动物的新型实验动物。然而,关于树鼩与灵长类动物的... 树鼩隶属攀鼩目,广泛分布于东南亚、南亚和中国南部等地区。由于其独特的特点,如体型小、脑-体重比例高、生殖周期短、寿命短和饲养成本低等,在生物医学研究中被认为是可望替代灵长类动物的新型实验动物。然而,关于树鼩与灵长类动物的亲缘关系一直存在争议。明确树鼩的分类地位是创建实验动物的重要研究基础。该文介绍了近年来关于树鼩分类地位探讨的分子证据。在现有的研究中,大部分核DNA序列研究,包括近期树鼩全基因组序列分析,都支持树鼩是灵长动物的近缘旁系群,然而绝大部分基于线粒体DNA序列的研究却显示树鼩与啮齿动物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这样的分歧主要是由于线粒体序列和核基因数据的差异以及不同的算法导致。综合现有不同DNA数据的研究结果,作者认为树鼩作为灵长类的近亲这一结论应该成为共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鼩 系统分类 核基因DNA 线粒体DNA
下载PDF
从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差异分析岩羊和矮岩羊的系统进化关系 被引量:37
16
作者 曹丽荣 王小明 方盛国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98-204,共7页
矮岩羊的分类地位从它被发现后就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测定了分别来自四川和青海的岩羊 (Pseudoisnayaur)和矮岩羊 (Pseudoisschaeferi)共 7个个体的Cytb基因全序列 (114 0bp) ,结合山羊 (Caprahircus)、北山羊 (Capraibex)、绵羊 (Ovis... 矮岩羊的分类地位从它被发现后就一直存在着争议。本文测定了分别来自四川和青海的岩羊 (Pseudoisnayaur)和矮岩羊 (Pseudoisschaeferi)共 7个个体的Cytb基因全序列 (114 0bp) ,结合山羊 (Caprahircus)、北山羊 (Capraibex)、绵羊 (Ovisaries)和盘羊 (Ovisammon)同源DNA序列进行比较 ,分析了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以及核苷酸序列差异。用简约法和距离距阵法构建了分子系统树 ,得到了相同的拓扑结构。结果显示 :岩羊和矮岩羊互为单系群 ,有着较山羊、北山羊、绵羊和盘羊间更近的亲缘关系 ,它们之间的序列差异 (Cytb=3 2 % )低于牛科不同种间的序列差异水平 (8 3%~ 12 1% ) ,明显高于种内个体的序列差异 ,而处于牛科亚种的序列差异范围内。因此 ,推测矮岩羊与岩羊之间的差异可能已经达到了亚种的水平。它们的分歧时间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羊 矮岩羊 细胞色素B基因 序列分析 分子系统树 单系群 亲缘关系 亚种 系统进化关系
下载PDF
沙鳅亚科鱼类线粒体DNA控制区结构分析及系统发育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41
17
作者 唐琼英 刘焕章 +1 位作者 杨秀平 熊邦喜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645-653,共9页
对沙鳅亚科鱼类3属14个代表种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与鲤形目鱼类的控制区序列进行比较,将沙鳅亚科鱼类的控制区分为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三个区域。同时识别了沙鳅亚科中一系列保守序列,并给出了... 对沙鳅亚科鱼类3属14个代表种的线粒体DNA控制区序列的结构进行了分析。通过与鲤形目鱼类的控制区序列进行比较,将沙鳅亚科鱼类的控制区分为终止序列区、中央保守区和保守序列区三个区域。同时识别了沙鳅亚科中一系列保守序列,并给出了它们的一般形式。以胭脂鱼为外类群,对比条鳅亚科、花鳅亚科、以及平鳍鳅科的代表性种类,采用NJ、MP和ML法构建沙鳅亚科的分子系统树。分子系统发育分析表明,沙鳅亚科为一单系,包括3个属:沙鳅属、副沙鳅属和薄鳅属,各属均构成单系。根据分子系统学、形态学的结果及地理分布推断,沙鳅亚科中沙鳅属可能为最为原始的属,副沙鳅属其次,而薄鳅属最特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鳅亚科 线粒体DNA 控制区 系统发育
下载PDF
微卫星标记对牙鲆有丝分裂雌核发育家系的亲子鉴定 被引量:22
18
作者 季旭 孙效文 +2 位作者 杨立更 李雅娟 刘海金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25-30,共6页
利用18个微卫星标记,对6个家系的26尾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牙鲆进行亲子鉴定,PCR扩增产物经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1个座位在母本中表现为相同的基因型,视为单态座位,其他17个座位为多态;多态座位在亲子鉴定中的累计排除... 利用18个微卫星标记,对6个家系的26尾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牙鲆进行亲子鉴定,PCR扩增产物经8%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检测,结果表明:1个座位在母本中表现为相同的基因型,视为单态座位,其他17个座位为多态;多态座位在亲子鉴定中的累计排除概率和累计个体识别概率分别为0.9985、0.9999;根据被测个体在17个微卫星座位的基因型,最后确认26尾子代的母本,其中7尾子代在某些座位表现出与其母本不完全匹配的基因型。利用微卫星标记可确定雌核发育后代的亲子关系,从而构建牙鲆雌核发育家系系谱,对牙鲆雌核发育的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鲆 雌核发育 微卫星标记 亲子鉴定
下载PDF
基于线粒体16S rDNA序列探讨蛱蝶科(鳞翅目,蝶亚目)主要分类群的系统发生关系 被引量:15
19
作者 陈娜 朱国萍 +4 位作者 郝家胜 张小平 苏成勇 潘鸿春 吴冬霞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106-115,共10页
本文测定了蛱蝶科7亚科27种蛱蝶和斑蝶科2种蝴蝶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6种蛱蝶的同源序列。以斑蝶科的幻紫斑蝶和绢斑蝶作外群,通过遗传分析软件对这些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用邻接法和贝叶斯法重建了蛱蝶科... 本文测定了蛱蝶科7亚科27种蛱蝶和斑蝶科2种蝴蝶的线粒体16S rRNA基因部分序列,并从GenBank中下载了6种蛱蝶的同源序列。以斑蝶科的幻紫斑蝶和绢斑蝶作外群,通过遗传分析软件对这些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用邻接法和贝叶斯法重建了蛱蝶科的系统发育树,探讨了蛱蝶科主要类群间的系统发育关系。序列分析的结果显示:经比对处理后获得494bp长度序列,其中有可变位点206个,简约信息位点145个;A+T平均含量78.4%,C+G平均含量为21.6%,具A、T偏倚性。分子系统树显示:蛱蝶亚科并非单系群;蛱蝶族中眼蛱蝶属应移入斑蛱蝶族;闪蛱蝶和蛱蝶亚科与蛱蝶亚科具有较近的系统关系;结果支持豹蛱蝶和釉蛱蝶合为一亚科即釉蛱蝶亚科;支持将秀蛱蝶和蛱蝶亚科从线蛱蝶亚科中分离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蛱蝶科 线粒体 16S rRNA基因 分子系统发生
下载PDF
牦牛分类地位研究概述 被引量:23
20
作者 李齐发 赵兴波 +2 位作者 刘红林 李宁 谢庄 《动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520-524,共5页
牦牛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着争议,牦牛究竟是属于牛亚科牛属还是属于牛亚科牦牛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定论。本文通过对牦牛与牛亚科其他属在古生物学证据、形态学特征、血液蛋白多态性、微卫星多态性、mtDNA序列变异、rDNA的... 牦牛的分类地位一直存在着争议,牦牛究竟是属于牛亚科牛属还是属于牛亚科牦牛属,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形成一个明确的定论。本文通过对牦牛与牛亚科其他属在古生物学证据、形态学特征、血液蛋白多态性、微卫星多态性、mtDNA序列变异、rDNA的RFLP数据和功能基因序列信息等各方面研究资料的比较分析,发现牦牛无论在古生物学证据、形态学特征,还是在分子生物学特征上均表现出与牛属中的普通牛Bostaurus、瘤牛Bosindicus不同,而与美洲野牛Bisonbison的亲缘关系更近一些,因此将牦牛划分为牛亚科中1个独立属(即牦牛属),似乎比将牦牛作为牛属中的1个亚属或1个种更合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牦牛 分类地位 牦牛属 综述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