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7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成鼠与幼鼠超排后生殖器官的组织形态学比较
1
作者 李明娜 罗玉柱 +3 位作者 王继卿 刘秀 李少斌 郝志云 《甘肃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9-18,共10页
【目的】以小鼠为模式动物,比较幼鼠超排后生殖器官组织形态学变化,为家畜中实施幼畜超排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体重一致的幼龄和成年小鼠各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只。试验组激素超排处理,大体解剖结合组织切片和透射... 【目的】以小鼠为模式动物,比较幼鼠超排后生殖器官组织形态学变化,为家畜中实施幼畜超排提供理论参考。【方法】选取体重一致的幼龄和成年小鼠各1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6只。试验组激素超排处理,大体解剖结合组织切片和透射电镜,分析激素处理后幼鼠与成鼠生殖器官的形态学差异。【结果】成鼠超排组黄体数量显著低于幼鼠超排组(P<0.05),然而黄体面积和直径极显著高于幼鼠超排组(P<0.01)。超微结构显示颗粒黄体细胞和膜黄体细胞中均可见丰富脂滴,成鼠超排组的颗粒黄体细胞排列较幼鼠超排组紧密。成鼠超排组子宫腔上皮较成鼠对照组卷曲明显,同时子宫角宽、子宫体宽、子宫角面及直径较成鼠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或P<0.05);幼鼠超排组的子宫角直径、环肌层厚度及纵肌层厚度均显著高于(P<0.01或P<0.05)幼鼠对照组。【结论】激素处理后幼鼠排卵数目较成鼠多,但成熟卵泡的面积较成鼠小,这可能会影响卵子的质量;成鼠和幼鼠子宫对超排激素的反应性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鼠 超数排卵 卵巢 子宫
下载PDF
水体pH对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存活及器官结构的影响
2
作者 张春霞 陈映僮 +2 位作者 姚富成 陈琪 章家恩 《淡水渔业》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20,共9页
近年来,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同本地螺类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干旱和饥饿等因素。为探究酸碱胁迫下福寿螺与华南地区常见淡水螺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sis)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以五种不同的水体pH作为梯度,对... 近年来,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同本地螺类竞争力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干旱和饥饿等因素。为探究酸碱胁迫下福寿螺与华南地区常见淡水螺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sis)的响应特征,本研究以五种不同的水体pH作为梯度,对福寿螺和中国圆田螺进行处理,以研究其存活情况,并利用扫描电镜观察两种螺类肝脏和头部的表面结构变化。结果显示:两种螺在酸碱胁迫下都会出现一定程度的死亡,福寿螺在水体pH值4.5、6.5、8.5、10.5的存活率均高于中国圆田螺,对酸碱适应范围更广,但pH 2.5处理下中国圆田螺存活率更高。同时,扫描电镜结果显示,酸碱胁迫下两种螺头足部和肝脏存在明显的外表破损,但中国圆田螺肝脏和头足部损伤更为严重。结果表明,福寿螺比本地中国圆田螺具有更强的酸碱耐受性和适应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福寿螺(Pomacea canaliculata) 中国圆田螺(Cipangopaludina chinesis) PH 肝脏 扫描电镜
下载PDF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发育中体色花纹时序发生的色素细胞变化和控制基因表达的分析Ⅱ.仔稚幼鱼时期
3
作者 孙志宾 孙伟恒 +10 位作者 王新安 马爱军 黄智慧 李迎娣 苟冬惠 于宏 闫鹏飞 田蜜 Vorathep Muthuwan 曲江波 洪宜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56-764,共9页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属于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是热带珊瑚礁观赏鱼类的首选品种,其不同发育时期各种色素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控制基因表达情况有待深入研究。记录了眼斑双锯鱼仔稚幼鱼体色花纹模式建成的发育过程,对...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属于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是热带珊瑚礁观赏鱼类的首选品种,其不同发育时期各种色素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控制基因表达情况有待深入研究。记录了眼斑双锯鱼仔稚幼鱼体色花纹模式建成的发育过程,对比不同发育时期体色变化的特点,筛选出仔稚幼鱼时期体色花纹变化较为明显的9个发育时期,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眼斑双锯鱼各发育时期的10个体色控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眼斑双锯鱼的体色发生存在明显的时序性,仔鱼时期鱼体呈现半透明状,黑色素细胞排列在身体两侧,随着生长发育数量逐渐增多;稚鱼时期,体表开始出现红色素细胞和黄色素细胞,身体慢慢变得不透明,9 dph开始出现第一道条纹,虹彩色素细胞数量逐渐增多,10 dph时期观察到第二道条纹出现;幼鱼时期,三道白色条纹完全形成,体表的橙红色和白色条纹被黑色素细胞分隔开来,界线逐渐清晰,长成完整的花纹。结合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发现:在仔稚幼鱼阶段,10个体色控制基因在各发育时期均有表达,不同功能分类的基因在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变化趋势差异较大,在仔稚幼鱼前期表达量变化较大的基因主要为TYR、Dct、Ednrb、Sox10等与黑色素细胞迁移、分化、合成相关的基因;随着幼鱼不断的生长发育,白色条纹逐条出现,与虹彩色素细胞相关的Fms、Foxd3等基因也开始出现表达量显著上升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斑双锯鱼 发育 体色花纹 时序发生 色素细胞 表达分析
下载PDF
3种生物样本透射电镜OTE染色效果
4
作者 武永杰 马琳 +3 位作者 赵慧英 周若言 陈鸿 徐永平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2期84-88,共5页
为探究乌龙茶提取物(OTE)取代醋酸双氧铀(UA)在畜牧生物样本透射电镜制样中的染色效果,选取畜牧业中3种常见的生物样本即山羊坐骨神经、酵母菌及苜蓿叶片组织为测试对象,经多聚甲醛-戊二醛PBS混合溶液预固定后制备超薄切片,采用OTE染色... 为探究乌龙茶提取物(OTE)取代醋酸双氧铀(UA)在畜牧生物样本透射电镜制样中的染色效果,选取畜牧业中3种常见的生物样本即山羊坐骨神经、酵母菌及苜蓿叶片组织为测试对象,经多聚甲醛-戊二醛PBS混合溶液预固定后制备超薄切片,采用OTE染色,再用透射电镜观察样品反差情况,并与传统UA染色法进行比较。结果显示3种生物样品的OTE单染组和双染组(OTE-Pb双染)在反差对比度、图像清晰度、结构辨识度等方面均与对应的UA单染组和双染组(UA-Pb双染)相当,甚至更佳。结果说明OTE染色在畜牧生物类样品透射电镜制样中的染色效果稳定,反差良好,而且比常规使用的UA安全性高,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乌龙茶提取物 醋酸双氧铀 畜牧生物样本 超微结构 透射电子显微镜
下载PDF
橘色海菊蛤人工繁育技术研究
5
作者 孙云超 羊玉梅 +3 位作者 刘春胜 杨毅 王爱民 顾志峰 《渔业科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4-201,共8页
本研究以野生橘色海菊蛤(Spondylus aurantius)为材料,观察了橘色海菊蛤的亲体催熟、胚胎及稚贝的发育过程,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及不同材质和采苗深度对海菊蛤附着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橘色海菊蛤在养殖池经自然催熟... 本研究以野生橘色海菊蛤(Spondylus aurantius)为材料,观察了橘色海菊蛤的亲体催熟、胚胎及稚贝的发育过程,比较了不同温度条件下胚胎发育速度及不同材质和采苗深度对海菊蛤附着效果的影响。结果显示,野生橘色海菊蛤在养殖池经自然催熟后性腺饱满,发育成熟;采用“晾干+流水+高温”刺激获得了橘色海菊蛤优质精卵,并成功完成了受精;受精卵通过不均等卵裂,依次发育为多细胞卵裂期、囊胚、担轮幼虫、D形幼虫、壳顶幼虫、匍匐幼虫和稚贝,累计耗时25~27 d。受精卵在温度为28℃和32℃时均可发育至稚贝,且在水温为32℃时,胚胎各个阶段发育速度均快于28℃。室内不同水层采苗结果显示,底层采苗器附着密度要显著高于上层(P<0.05);不同附着基材质附着密度结果显示,室内采苗阶段黑蝶贝壳附着效果最好,而后依次为海菊蛤壳>牡蛎壳>混凝土饼>黑色遮阳网>绿色聚乙烯网片。在自然海区养殖30d后,海菊蛤壳和牡蛎壳附着及生长效果最优。本研究首次成功开展了橘色海菊蛤人工繁育,获得了其胚胎和稚贝发育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该物种在南海人工规模化养殖提供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橘色海菊蛤 人工繁育 胚胎发育 稚贝 附着基
下载PDF
大辟缘蝽触角感器的扫描电镜观察
6
作者 陈文华 余胜青 +3 位作者 曹凯红 张晶 钏助涛 柳青 《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0-84,共5页
为了解大辟缘蝽(Prionolomia gigas Distant)触角感器与其嗅觉感受机制的关系,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超微形态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均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组成;雌、雄成虫... 为了解大辟缘蝽(Prionolomia gigas Distant)触角感器与其嗅觉感受机制的关系,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感器类型、超微形态及其分布。结果表明:大辟缘蝽雌、雄成虫触角均呈线状,由柄节、梗节和鞭节3部分组成;雌、雄成虫触角上共观察到6种类型感器,分别为毛形感器、刺形感器、锥形感器、腔形感器、腔锥形感器和具弯钩型感器,其中,以毛型感器数量最多、分布范围最广,鞭节上的感器类型较柄节和梗节丰富,雌虫的感器类型多于雄虫,表现出明显的性二型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辟缘蝽 触角感器 扫描电镜 超微结构 功能
下载PDF
植物异三聚体G蛋白研究进展
7
作者 尚忠林 康二芳 +1 位作者 李雨珂 付玉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9-18,共10页
植物细胞中的异三聚体G蛋白信号转导系统包括异三聚体G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类受体激酶、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等,这些信号转导组分在感受物理及化学刺激、启动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调控细胞内代谢和基因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异三聚体... 植物细胞中的异三聚体G蛋白信号转导系统包括异三聚体G蛋白、G蛋白偶联受体、类受体激酶、G蛋白信号调节因子等,这些信号转导组分在感受物理及化学刺激、启动细胞内信号级联反应、调控细胞内代谢和基因表达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异三聚体G蛋白参与调控植物生长发育(如胚胎形成、营养器官生长、有性生殖等)、植物对生物及非生物胁迫的响应、根瘤形成等过程.因此,异三聚体G蛋白信号系统组分参与调控多种农作物的农艺性状,并最终影响农产品的产量和品质.对植物异三聚体G蛋白的结构、活化机制和生理功能等方面近年来取得的研究进展进行了回顾和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三聚体G蛋白 生长发育 胁迫耐受 信号转导
下载PDF
哺乳动物精子编码与非编码RNAs的研究进展
8
作者 章利丰 肖丽霞 +2 位作者 叶柏宁 张金枝 华卫东 《浙江畜牧兽医》 2024年第4期11-13,共3页
在哺乳动物中,精子发生意味着圆形精子进行细胞分化,会导致其大部分细胞质的流失,之后变成从生精上皮向附睾移动的精子,在附睾发生进一步的成熟变化,包括核基因组的压缩,这导致人们最初普遍认为,精子RNA是精子发生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 在哺乳动物中,精子发生意味着圆形精子进行细胞分化,会导致其大部分细胞质的流失,之后变成从生精上皮向附睾移动的精子,在附睾发生进一步的成熟变化,包括核基因组的压缩,这导致人们最初普遍认为,精子RNA是精子发生过程中产生的残余物,其在受精和早期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十分有限。而通过对比马的精子和睾丸表明,精子RNA的所有组成部分不是随机的精子发生残余物,而是选择性保留和功能一致的RNA集合。成熟的精子携带数千种RNA,包括信使RNA(mRNA)、长链非编码RNA(lncRNA)、微小RNA(miRNA)、转移RNA(tRNA)、核糖体RNA(rRNA)和小非编码RNA(sncRNA)等,人们也逐渐发现精子RNA可能在精子发生与功能、受精、胚胎发育、建立和维持有活力的父系基因组、激活卵母细胞基因组、调节父系基因在雌性生殖系统中的表达,以及在妊娠过程中发挥积极作用,还可能影响后代的表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子发生 细胞分化 信使RNA 早期胚胎发育 圆形精子 残余物 生精上皮 雌性生殖系统
下载PDF
东方大苇莺对大杜鹃雏鸟的识别与育雏分配
9
作者 李东来 于秋阳 孙娇 《辽宁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243-248,共6页
鸟类具有多种亲子识别机制(如鸣声识别、表型特征、巢位置),并影响其育雏策略.然而,在巢寄生鸟类中,大杜鹃的宿主普遍缺乏对雏鸟的识别.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是大杜鹃雏鸟把宿主卵(或雏鸟)拱出巢外,宿主亲鸟缺乏表型对比,导致宿主表现出识... 鸟类具有多种亲子识别机制(如鸣声识别、表型特征、巢位置),并影响其育雏策略.然而,在巢寄生鸟类中,大杜鹃的宿主普遍缺乏对雏鸟的识别.其中一种观点认为是大杜鹃雏鸟把宿主卵(或雏鸟)拱出巢外,宿主亲鸟缺乏表型对比,导致宿主表现出识别错误,无法识别寄生鸟类.本研究选用大杜鹃的一种主要宿主—东方大苇莺为实验对象,通过双巢实验来验证东方大苇莺对大杜鹃雏鸟的识别机制和育雏策略.2014—2016年,在辽河口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26个东方大苇莺巢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东方大苇莺缺乏对自然寄生和人工转移大杜鹃雏鸟的识别,对大杜鹃和东方大苇莺的育雏比例无明显偏差.另外,宿主巢的寄生状态没有影响东方大苇莺亲鸟对大杜鹃雏鸟育雏分配,而雏鸟所在巢位置(t=1.314,P=0.039)对亲鸟育雏分配有显著影响.在原巢的大杜鹃雏鸟被喂养的比例明显高于新加巢,表明东方大苇莺更倾向对原巢的雏鸟进行抚育,巢位置是鸟类进行亲代抚育的重要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巢寄生 大杜鹃 雏鸟识别 亲代抚育 育雏策略
下载PDF
南海北部近海5种石斑鱼的骨骼系统比较研究
10
作者 吴晓东 陈菁菁 +4 位作者 徐佳晟 李海燕 梁镇邦 初庆柱 吴仁协 《广西科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93-102,共10页
为揭示骨骼系统在石斑鱼类的物种鉴定和系统进化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采用传统的骨骼系统比较法分析南海北部近海的尾纹九棘鲈(Cephalopholis urodeta)、鸢鮨(Triso dermopterus)、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拟青石斑鱼(E.f... 为揭示骨骼系统在石斑鱼类的物种鉴定和系统进化关系研究中的应用潜力,本研究采用传统的骨骼系统比较法分析南海北部近海的尾纹九棘鲈(Cephalopholis urodeta)、鸢鮨(Triso dermopterus)、青石斑鱼(Epinephelus awoara)、拟青石斑鱼(E.fasciatomaculosus)和断带石斑鱼(E.craigi)等3属5种石斑鱼类的骨骼特征。结果显示,在分析的15种骨片中,中筛骨、额骨、翼耳骨、上枕骨、前鳃盖骨、上匙骨、尾舌骨等7种骨片显示出明显的属特征。尾纹九棘鲈的骨片形态结构总体较简单,而鸢鮨和石斑鱼属(Epinephelus)石斑鱼的骨片形态结构更为分化且复杂,并且二者具有相似类型的骨片数最多(8种)。有10种骨片可将断带石斑鱼与青石斑鱼、拟青石斑鱼有效区分,其中翼蝶骨、蝶耳骨、翼耳骨、上枕骨和前鳃盖骨等5种骨片在断带石斑鱼中显示出显著的种类特性。青石斑鱼和拟青石斑鱼的主要骨骼差异在于额骨、前鳃盖骨、上匙骨。本研究的结果支持了鸢鮨属(Triso)与石斑鱼属有较为密切的亲缘关系以及九棘鲈属(Cephalopholis)是较石斑鱼属更为原始的一个独立类群的分子系统学研究结论。同时,本研究为断带石斑鱼的物种有效性提供了骨骼方面的重要证据,也厘清了青石斑鱼和拟青石斑鱼这两个近缘种的差别。本研究结果表明骨骼系统可作为石斑鱼物种辨别和阐明其系统进化关系的重要研究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海北部近海 石斑鱼科 骨骼比较 物种鉴别 系统进化
下载PDF
基于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舟山近海中国鱚形态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小姿 江文静 +2 位作者 张倩雅 肖梦 杨天燕 《中国农学通报》 2024年第2期152-158,共7页
为了研究中国鱚(Sillago sinica)形态参数与体质量的关系,随机选取107尾舟山近海分布的中国鱚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质量(X0)和11个形态性状:吻长(X1)、头长(X2)、体长(X3)、全长(X4)、尾柄长(X5)、尾柄高(X6)、体厚(X7)、眼径(X8)、眼间... 为了研究中国鱚(Sillago sinica)形态参数与体质量的关系,随机选取107尾舟山近海分布的中国鱚为研究对象,测量其体质量(X0)和11个形态性状:吻长(X1)、头长(X2)、体长(X3)、全长(X4)、尾柄长(X5)、尾柄高(X6)、体厚(X7)、眼径(X8)、眼间隔(X9)、眼后头长(X10)、体高(X11),并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多元回归分析、通径分析和灰色关联分析。测定的形态指标和体质量的相关性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其中体长与体质量的相关性最大;剔除存在严重共线性的形态指标后,分别设置与体质量显著线性相关的体长和尾柄高为自变量、并将体质量设为因变量,构建了最优多元线性方程为Y=-87.734+6.174X3+24.398X6;通径分析结果显示,对体质量直接作用最大的为体长,间接作用最大的为尾柄高;灰色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体质量的关联度排序靠前的5个形态参数分别为体长、全长、尾柄高、体高和头长。综合上述研究表明,中国鱚渔业资源的开发管理过程中应以体长为优先衡量指标、以尾柄高为辅助指标来制定最佳可捕规格和网目尺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鱚 形态性状 体质量 通径分析 灰色关联分析
原文传递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发育中体色花纹时序发生的色素细胞变化和控制基因表达的分析Ⅰ.胚胎时期 被引量:1
12
作者 孙伟恒 孙志宾 +8 位作者 王新安 马爱军 李迎娣 苟冬惠 于宏 李昊喆 Vorathep Muthuwan 曲江波 洪宜展 《海洋与湖沼》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489-498,共10页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属于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是热带珊瑚礁观赏鱼类的首选品种。不同体色和花纹与色素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在其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色素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一直在变化,但不同发育时期各种色素细...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属于鲈形目、雀鲷科、双锯鱼属,是热带珊瑚礁观赏鱼类的首选品种。不同体色和花纹与色素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直接相关,在其胚胎发育的过程中,色素细胞的形态和数量一直在变化,但不同发育时期各种色素细胞的动态变化及其控制基因表达情况等仍需明确研究。记录了眼斑双锯鱼胚胎时期色素细胞变化较为明显的6个发育时期,观察了不同时期的体色及色素细胞的变化特点,并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了各发育时期的10个体色控制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显示:在胚胎发育阶段,整个胚胎的颜色从橙黄逐渐转变为暗红、黑红、黑色到最终透明,观察到卵黄囊表面幼体黑色素细胞到成体黑色素细胞的转变过程,鱼体表面在翻转期出现成体黑色素细胞、在器官形成期出现红色素细胞,眼睛及腹部在孵化期出现虹彩色素细胞。结合荧光定量PCR结果分析发现:卵黄囊表面幼体黑色素细胞推测是外胚层中的神经嵴细胞直接发育而成,不需要迁移过程;Ednrb、TYR、Tbx2b基因对幼体黑色素细胞的形成和发育有重要作用,Pax3、Dct、Aim1基因与成体黑色素细胞的分化、迁移、形成过程密切相关;其中TYR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在体节期出现显著增加,说明TYR基因在胚胎发育初期就参与黑色素细胞的形成;Tbx2b基因不仅对黑色素细胞形成有影响,对眼斑双锯鱼心脏的形成也有一定作用;Fms基因对红色素细胞形成有重要作用;Ltk基因的表达要早于虹彩色素细胞的出现;相关性分析发现各基因之间存在相互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斑双锯鱼(Amphiprion ocellaris) 发育 体色 色素细胞 表达分析
下载PDF
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 of hindlimbs in embryonic development of Japanese Quail(Coturnix japonica)
13
作者 Xuan Li Yuxin Zhang Hongfeng Zhao 《Avian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123-132,共10页
The 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 of hindlimb is essential to a bird’s ability to stand,walk and fly.Most hindlimb is ossified in the embryos before hatching in precocial birds.However,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hindlim... The 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 of hindlimb is essential to a bird’s ability to stand,walk and fly.Most hindlimb is ossified in the embryos before hatching in precocial birds.However,the molecular mechanisms of hindlimb ossification in birds is still unclear.Therefore,we tried to examine the process of hindlimb ossification and its molecular regulation by using an animal model—Japanese Quail(Coturnix japonica).We selected four critical stages(Embryo Day:E6,E8,E12 and E16) of skeletal development of embryonic quails for hindlimb skeleton staining to show the process of 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 and to examine the molecular regulation of endochondral osteogenesis by RNA-Seq analysi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ssification became increased with embryonic development and most hindlimb was ossified before hatching.RNA-Seq analysis revealed that various signaling pathways were involved with 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 with thyroid hormone signaling and WNT signaling pathway particularly enriched.Moreover,the expression levels of 42 genes were continuously upregulated and 14 genes were continuously downregulated from E6 to E16.The present study might provide new insights into complex molecular mechanisms in regulation of endochondral ossifica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mbryos HINDLIMB OSSIFICATION PRECOCIAL TRANSCRIPTOMICS
下载PDF
From partial to complete:Wing-and tail-feather moult sequence and intensity depend on species,life-cycle stage,and moult completeness in passerines
14
作者 Santi Guallar 《Avian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1期98-107,共10页
Passerines moult during various life-cycle stages.Some of these moults involve the retention of a variable quantity of wing and tail feathers.This prompts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se partial moults are just arrested co... Passerines moult during various life-cycle stages.Some of these moults involve the retention of a variable quantity of wing and tail feathers.This prompts the question whether these partial moults are just arrested complete moults or follow different processes.To address it,I investigated whether three relevant features remain constant across partial and complete moults:1) moult sequence(order of activation) within feather tracts(e.g.,consecutive outward moult of primaries) and among tracts(e.g.,starting with marginal coverts,followed by greater coverts second,tertials,etc.);2) dynamics of moult intensity(amount of feathers growing along the moult progress);and 3) protection of wing quills by overlapping fully grown feathers.To study the effect of moult completeness on these three features,I classified moults of 435 individuals from 61 species in 3 groups:i) complete and partial,ii) without and iii) with retention of feathers within tracts.To study the effect of life-cycle stage,I used postbreeding,postjuvenile,and prebreeding moults.I calculated phylogenetically corrected means to establish feather-moult sequence within tracts.I applied linear regression to analyse moult sequence among tracts,and polynomial regression to study the dynamics of moult intensity as moult progresses.Sequence and intensity dynamics of partial moults tended resemble those of the complete moult as moult completeness increased.Sequence within and among feather tracts tended to shift as moult intensity within tracts and number of tracts increased.Activation of primaries advanced in relation to the other feather tracts as number of moulted primaries increased.Tertial quills were protected by the innermost greater covert regardless of moult completeness.These findings suggest that moult is a self-organised process that adjusts to the degree of completeness of plumage renewal.However,protection of quills and differences among species and between postjuvenile-and prebreeding-moult sequences also suggest an active control linked to feather function,including protection and signall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ss-gap index Moult extent Moult regulation Polynomial regression
下载PDF
Osteology of Leptobrachella bijie(Anura,Megophryidae)
15
作者 Wei LI Meihua ZHANG +5 位作者 Zhonghao LUO Jing LIU Tuo SHEN Bo CHEN Haijun SU Bin WANG 《Asian Herpetological Research》 SCIE CSCD 2024年第2期90-103,共14页
The Asian leaf litter toad genus Leptobrachella contains more than 100 species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uthwestern Asia.However,the systematic profiles of this group remain unresolved.Osteological morphology is importa... The Asian leaf litter toad genus Leptobrachella contains more than 100 species widely distributed in southwestern Asia.However,the systematic profiles of this group remain unresolved.Osteological morphology is important for taxonomic and phylogenetic studies.However,few studies have focused on the osteology of the genus.Herein,we comprehensively described the osteological features of a representative species L.bijie based on micro-CT scanning and double-staining methods.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skull of adult L.bijie is well-ossified,exhibiting sexual dimorphism and minimal intraspecific variation.The skull length is slightly greater than the width,with the maxilla slightly overlapping with the quadratojugal.The nasal connects with the sphenethmoid in males,but only part or not connects with the sphenethmoid in females.The transverse processes of the sacrum are robust and symmetrically butterfly-shaped,and the presacral vertebrae are procoelous.The pectoral girdle is arciferous.The phalangeal formula is 2-2-3-3 for the hand,and 2-2-3-4-3 for the foot.This study provides the first detailed and comprehensive osteological accounts of the genus Leptobrachel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exual dimorphism SKELETON TAXONOMY
原文传递
新疆岩蜥的两性异形
16
作者 殷志远 许志远 时磊 《四川动物》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2-419,共8页
为研究新疆岩蜥Laudakia stoliczkana的两性异形规律,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24号成体标本进行12项形态学指标测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同时基于几何形态学对其头部侧面形态进行分析。新疆岩蜥头体长在两性间... 为研究新疆岩蜥Laudakia stoliczkana的两性异形规律,采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克苏地区温宿县24号成体标本进行12项形态学指标测量,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协方差分析,同时基于几何形态学对其头部侧面形态进行分析。新疆岩蜥头体长在两性间无显著差异;协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两性个体的头部、附肢、尾长之间均没有显著差异,雌性腋跨距显著大于雄性(P<0.05);几何形态学分析表明,两性个体的头侧几何形态没有显著差异。研究结果支持繁殖力选择是造成新疆岩蜥两性异形的主要原因。雌性新疆岩蜥倾向于通过更大的腋跨距增加怀卵数量来降低后代被捕食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疆岩蜥 几何形态学 两性异形 性选择 繁殖力选择
下载PDF
长吻海蛇形态学观察及鳞片显微皮纹学研究
17
作者 郭玉红 张庆林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59-663,共5页
为探讨长吻海蛇(Hydrophis platurus)的宏观及微观形态特征,运用经典分类及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对相关标本的形态特征及鳞片微皮纹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标本深色的背面与浅色的腹面具有清晰的分界,吻部明显突出,背、腹部鳞片的形状和大... 为探讨长吻海蛇(Hydrophis platurus)的宏观及微观形态特征,运用经典分类及扫描电镜观察方法,对相关标本的形态特征及鳞片微皮纹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标本深色的背面与浅色的腹面具有清晰的分界,吻部明显突出,背、腹部鳞片的形状和大小无明显分别;背部鳞片显微皮纹结构表现为多个耳状结构沿身体纵轴方向交错排列,整个视野呈现为波纹状,耳状结构之间为较深的沟槽,耳状结构侧面布满小孔。标本形态结构符合长吻海蛇形态特征,其鳞片显微皮纹结构与同属眼镜蛇科(Elapidae)的陆上种类,如舟山眼镜蛇(Naja atra)、广西华珊瑚蛇(Sinomicrurus pein⁃ani)明显属于不同模式。长吻海蛇鳞片显微皮纹结构表现出显著的水生生活适应特征,此结构特征有利于长吻海蛇在游泳时减少阻力,其沟槽和小孔有利于对海水截留。研究结果认为,蛇类鳞片显微皮纹结构具有明确的分类学意义,但鳞片超微结构差异可能不适合用于推断蛇类系统进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蛇 显微皮纹结构 形态特征 分类学 环境适应
下载PDF
骨质疏松症治疗药唑来膦酸的合成工艺改进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君陶 王新仙 卢定强 《生物加工过程》 CAS 2024年第1期75-80,共6页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问题也越发突显。唑来膦酸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用以治疗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疼痛,是骨修复治疗的首选药物。在经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优化筛选了一条稳定性高、操作简...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越来越严重,老年人的骨质疏松症问题也越发突显。唑来膦酸可显著抑制破骨细胞的骨吸收作用,用以治疗骨质疏松症所引起的疼痛,是骨修复治疗的首选药物。在经大量文献调研的基础上,优化筛选了一条稳定性高、操作简单且环境友好的唑来膦酸合成路线。以咪唑和氯乙酸乙酯为起始原料,进行了N-烷基化反应,得到咪唑乙酸乙酯;咪唑乙酸乙酯经水解反应得到咪唑乙酸;咪唑乙酸与三氯氧磷进行磷酸化反应,最终生成产物唑来膦酸,并获得了合成中间体咪唑乙酸及产物唑来膦酸的最佳工艺条件,以固体亚磷酸为溶剂,咪唑乙酸和三氯氧磷的投料量为摩尔比1.0∶2.2,反应温度为75℃。总产率为43.55%,HPLC纯度达到99.97%,符合欧洲药典规定的质量标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唑来膦酸 合成 路线优化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内蒙古阿拉善地区两种沙蜥的基础形态对比及饲养方法研究
19
作者 唐缙涵 雍容 杨启航 《黑龙江科学》 2024年第18期45-47,共3页
沙蜥属物种形态差距较小,栖息地重合度较高,常难以区分。为区分两种阿拉善地区常见的沙蜥,探究沙蜥的人工饲养与繁育,进一步保护与开发利用荒漠地区小型爬行动物,以阿拉善地区的两种沙蜥为研究对象,汇总其基础形态差异,测定体躯指标,进... 沙蜥属物种形态差距较小,栖息地重合度较高,常难以区分。为区分两种阿拉善地区常见的沙蜥,探究沙蜥的人工饲养与繁育,进一步保护与开发利用荒漠地区小型爬行动物,以阿拉善地区的两种沙蜥为研究对象,汇总其基础形态差异,测定体躯指标,进行短期室内饲养,由此提出室内养殖方法。结果表明,两种沙蜥在基础形态上存在明显差异,其中荒漠沙蜥体型显著大于草原沙蜥。草原沙蜥体色呈土灰色,荒漠沙蜥体色呈褐黄色。对沙蜥进行室内饲养时需提供适宜的沙地环境,辅以加温日灯、UVB紫外线灯,以黄粉虫、蟋蟀为主要食物,偶尔投喂其他昆虫作为营养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善 草原沙蜥 荒漠沙蜥 形态对比 人工饲养
下载PDF
不同发情处理方案对梅花鹿同期发情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崔鹤馨 陈琦 +8 位作者 呼延含蓉 苑冬梅 尚丽元 宋延来 刘沂霖 孙兴忠 郝良玉 冯凯 田来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62-268,共7页
为探索梅花鹿(Cervus nippon)最佳同期发情方案,在吉林省双阳鹿业良种繁育有限公司挑选163只健康、发情周期正常、繁殖机能良好的供试母鹿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国产阴道孕酮栓(CIDR),B组采用进口CIDR,C组采用二次前列腺素(PG),均辅以孕... 为探索梅花鹿(Cervus nippon)最佳同期发情方案,在吉林省双阳鹿业良种繁育有限公司挑选163只健康、发情周期正常、繁殖机能良好的供试母鹿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国产阴道孕酮栓(CIDR),B组采用进口CIDR,C组采用二次前列腺素(PG),均辅以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法处理。另挑选100只供试母鹿随机均分为4组,采用筛选出的较优方案结合不同剂量PMSG法处理(Ⅰ组100 IU、Ⅱ组300 IU、Ⅲ组500 IU、Ⅳ组700 IU),探析不同发情处理方案对梅花鹿母鹿发情效果、发情时间分布、受胎率和双胎率的影响以及不同PMSG剂量对母鹿发情受胎的影响。结果表明:A、B组同期发情率差异不显著,但A、B组同期发情率分别较C组高23.5%和33.3%(p<0.01),且A组掉栓率较B组高8.8%(p<0.05);3种处理方案对发情时间分布的影响极显著(p<0.01);B组与A、C组比较,受胎率和产仔率分别高6.5%和9.8%(p>0.05),双胎率分别高13.4%和17.6%(p>0.05);采用进口CIDR辅以不同剂量PMSG法对梅花鹿进行同期发情处理,发现Ⅱ组、Ⅲ组、Ⅳ组同期发情率较Ⅰ组分别高36.0%、40.0%和48.0%(p<0.05),呈随PMSG剂量升高而升高的趋势,其他各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但发情时间均集中在24~48 h,Ⅰ组、Ⅱ组、Ⅲ组和Ⅳ组受胎率分别为46.2%、61.9%、59.1%和50.0%,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p>0.05)。综上所述,阴道埋栓的发情方案显著好于二次PG法,进口CIDR优于国产CIDR;进口CIDR+PMSG法的母鹿发情率和受胎率随PMSG剂量的增加而升高,但发情时间不受PMSG剂量的影响,PMSG适宜剂量为300 I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同期发情 阴道孕酮栓 前列腺素 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