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682篇文章
< 1 2 8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白马雪山自然保护区有蹄类动物活动节律及影响因素初步研究
1
作者 马运军 提布 +10 位作者 江次农布 杨建强 斯那劳丁 木艳春 张鹏万 史岩 和雁南 和春菊 扎史品初 马金林 扎巴都吉 《林业调查规划》 2024年第1期63-68,共6页
动物活动节律是了解动物生存策略和科学管护的基础,为探究白马雪山保护区有蹄类活动节律及影响因素,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控74台红外相机,对比分析白马雪山保护区德钦叶日、维西塔城片区有蹄类动物... 动物活动节律是了解动物生存策略和科学管护的基础,为探究白马雪山保护区有蹄类活动节律及影响因素,于2020年6月—2022年6月在云南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布控74台红外相机,对比分析白马雪山保护区德钦叶日、维西塔城片区有蹄类动物的活动节律及人为活动影响。为掌握白马雪山保护区有蹄类动物日活动节律及科学制定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提供科学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蹄类 日活动节律 人为活动 白马雪山
下载PDF
基于文献计量的黑麂研究热点与趋势分析
2
作者 路瑞 胡雪琴 +2 位作者 肖地秀 黄志强 翟健程 《江西科学》 2024年第1期187-193,共7页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我国特有山地森林物种,近年因生境破碎化、人为活动干扰等因素导致野外种群数量下降。为系统研究黑麂的现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WOS和CNKI数据库中1960—2022年有关黑麂的文献,以期为其他生态系统的指示... 黑麂(Muntiacus crinifrons),我国特有山地森林物种,近年因生境破碎化、人为活动干扰等因素导致野外种群数量下降。为系统研究黑麂的现状,利用CiteSpace软件分析WOS和CNKI数据库中1960—2022年有关黑麂的文献,以期为其他生态系统的指示物种和特有物种的未来研究方向提供参考。研究发现,有关黑麂的文献数量呈波动增长趋势,主要围绕浙、皖、赣、闽四省,结合内业微观分析、外业宏观调查等技术,形成以种群密度、活动节律、物种进化、遗传多样性、分布状况为主的五大研究领域,以生理现象、麂属种群进化、栖息地及习性调查的多样化研究主题,以国内学者为中心的科研团队及稳固核心作者群,但仍存在主要科研机构间有交流壁垒的现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麂 CITESPACE 系统文献综述 可视化
下载PDF
miR-125b调控动物肌肉生长发育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徐永杰 陈诺 +2 位作者 陈佳佳 于树龙 程晓芳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21-329,共9页
miR-125b属于miR-125家族,是一种小的、高度保守的ncRNA,在多种生物学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miR-125b对动物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发育的调控受到广泛关注。对miR-125b的生物起源和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动物肌肉组织发育的调控... miR-125b属于miR-125家族,是一种小的、高度保守的ncRNA,在多种生物学功能中发挥关键作用。miR-125b对动物肌肉组织(包括骨骼肌、心肌和平滑肌)发育的调控受到广泛关注。对miR-125b的生物起源和生物学功能以及在动物肌肉组织发育的调控进行了总结,并着重关注其对动物骨骼肌、心肌、平滑肌细胞发育过程及疾病的分子机制研究,为miR-125b在肌肉疾病的治疗和畜禽产肉性能的分子改良提供新的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R-125b 肌肉 生长发育 疾病
下载PDF
4个绵羊品种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的序列差异和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27
4
作者 张传生 耿立英 +2 位作者 万海伟 李吉涛 杜立新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13-317,共5页
测定了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洼地绵羊、滩羊和鲁北白山羊5个品种羊415bp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其中44个位点检出变异。分析其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并以鲁北白山羊为外群,用UPGMA和NJ法构建了一系列分子系统树,得到相同的拓扑结构,... 测定了小尾寒羊、大尾寒羊、洼地绵羊、滩羊和鲁北白山羊5个品种羊415bp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其中44个位点检出变异。分析其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并以鲁北白山羊为外群,用UPGMA和NJ法构建了一系列分子系统树,得到相同的拓扑结构,在分子水平从母系遗传的角度澄清4个绵羊品种的起源分化关系。结果显示:在4个绵羊品种之间,洼地绵羊与滩羊关系最近与小尾寒羊亲缘关系最远。绵羊品种内的平均差异为0185%,线粒体DNA多态性相对贫乏,推测4个品种绵羊具有共同的母系祖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线粒体细胞色素B基因 绵羊品种 系统进化 序列差异 线粒体DNA多态性 鲁北白山羊 小尾寒羊 洼地绵羊 分子系统树 UPGMA 大尾寒羊 基因片段 碱基组成 拓扑结构 起源分化 母系遗传 分子水平 亲缘关系 平均差 滩羊 变异 种羊
下载PDF
马鹿四个亚种的起源和遗传分化研究 被引量:43
5
作者 李明 王小明 +4 位作者 盛和林 玉手英利 增田隆一 永田纯子 大泰司纪之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77-183,共7页
利用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差异来分析探讨马鹿(Cervuselaphus)4个亚种的起源和遗传分化问题。结果表明:马鹿各亚种的DNA差异都达到了亚种分化水平,并指出天山马鹿(Cesongaricus... 利用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b基因片段序列差异来分析探讨马鹿(Cervuselaphus)4个亚种的起源和遗传分化问题。结果表明:马鹿各亚种的DNA差异都达到了亚种分化水平,并指出天山马鹿(Cesongaricus)东西两个种群可能是两个不同的亚种;马鹿各亚种在54—76万年前开始分化,其中天山马鹿最先分化出来;马鹿与梅花鹿(Cervusnippon)间较低的种间遗传差异可能说明二者分化较晚,亲缘关系较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鹿 起源 遗传分化 细胞色素B DNA序列
下载PDF
贵州四个山羊品种mtDNA多态性及起源分化 被引量:60
6
作者 贾永红 史宪伟 +6 位作者 简承松 朱文适 张亚平 何正权 廖正录 余应淮 李通权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9年第2期88-92,共5页
采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贵州省4个山羊(caprasp.)品种共93只个体的线粒体DNA多态性。其中BamHⅠ、HindⅢ和SalⅠ3种酶的酶切类型存在多态。共检测到18种限制性态型,归结为3种mtDNA单倍型。... 采用15种限制性内切酶,研究贵州省4个山羊(caprasp.)品种共93只个体的线粒体DNA多态性。其中BamHⅠ、HindⅢ和SalⅠ3种酶的酶切类型存在多态。共检测到18种限制性态型,归结为3种mtDNA单倍型。单倍型Ⅰ和Ⅱ在贵州山羊4个品种中分布频率较高,分别为7742%和2150%,单倍型Ⅲ分布频率较低(108%);品种间亲缘关系聚类分析表明白山羊和黑山羊亲缘关系最近,其次为黔北麻羊,而与小香羊的亲缘关系最远。推测贵州山羊mtDNA单倍型Ⅰ和Ⅱ可能来源于两个母系祖先,其分化时间约在19万年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羊 MTDNA RFLP 起源分化
下载PDF
从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分析岩羊和山羊、绵羊的系统发生关系 被引量:19
7
作者 曹丽荣 王小明 +2 位作者 饶刚 万秋红 方盛国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9-114,共6页
本文测定了来自四川和青海岩羊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140bp),结合从GenBank中检索获得的山羊、北山羊、绵羊和盘羊4个近缘种细胞色素b核苷酸同源区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了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以及核苷酸序列差异。分别采用简约法和距离矩... 本文测定了来自四川和青海岩羊的细胞色素b基因全序列(1140bp),结合从GenBank中检索获得的山羊、北山羊、绵羊和盘羊4个近缘种细胞色素b核苷酸同源区序列进行比较,分析了碱基组成和变异情况以及核苷酸序列差异。分别采用简约法和距离矩阵法构建分子系统树,得到了基本相同的拓扑结构,从分子水平初步探讨了岩羊的系统起源问题。岩羊与山羊属的山羊、北山羊有着比绵羊属的绵羊、盘羊更近的亲缘关系。岩羊与山羊、北山羊的分歧时间大约在3~6百万年,而与盘羊、绵羊的分歧时间大约在6~8百万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胞色素B 基因 序列分析 岩羊 山羊 绵羊 系统起源
下载PDF
鹿类动物毛的扫描电镜分析 被引量:39
8
作者 孙中武 高海钰 +1 位作者 毕冰 王宏伟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9-32,共4页
应用扫描电镜检测了 15种鹿类毛的微观形态结构。结果表明 ,鹿毛的鳞片形态在科间、属间和种间存在差异 ,同种不同个体毛的鳞片形态有差异 ,同一个体同一根毛样的不同部位也有差异。若将毛的扫描电镜分析方法应用于野生动物分类或识别... 应用扫描电镜检测了 15种鹿类毛的微观形态结构。结果表明 ,鹿毛的鳞片形态在科间、属间和种间存在差异 ,同种不同个体毛的鳞片形态有差异 ,同一个体同一根毛样的不同部位也有差异。若将毛的扫描电镜分析方法应用于野生动物分类或识别鉴定上 ,应考虑样品的个体差异性、局部性以及人为因素等影响。应通过建立野生动物毛样数据库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类动物 毛片形态 扫描电镜分析 微观形态结构 鳞片形态
下载PDF
春季岩羊种群生态学特征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王小明 李明 +1 位作者 唐绍祥 刘志霄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期27-33,共7页
本文通过对贺兰山春季岩羊的研究得出,贺兰山的岩羊为晨昏性活动动物,两个活动高峰分别在500~900和1700~2000。在春季,岩羊群主要以小群为主,且主要是混合群,平均群大小为5.6头;整个贺兰山的岩羊密度为3.6... 本文通过对贺兰山春季岩羊的研究得出,贺兰山的岩羊为晨昏性活动动物,两个活动高峰分别在500~900和1700~2000。在春季,岩羊群主要以小群为主,且主要是混合群,平均群大小为5.6头;整个贺兰山的岩羊密度为3.6头/km2;岩羊的雌雄性比为11.36,并指出目前偷猎仍然影响着种群的性比;雄性岩羊的自然死亡年龄在6.5~10.5岁,其中以9.5岁是其自然死亡的高峰时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岩羊 种群 生态学特征 春季
下载PDF
华南梅花鹿的分布和现状 被引量:35
10
作者 徐宏发 陆厚基 +1 位作者 盛和林 顾长明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8年第2期87-91,共5页
华南梅花鹿(Cervusnipponkopschi)亚种可能是现存梅花鹿亚种中最濒危的物种。目前主要分布于安徽皖南的泾县、旌德、黟县、宁国,江西的彭泽和浙江的临安等县。分布的范围仍在不断缩小,种群被隔离,并逐步在分散... 华南梅花鹿(Cervusnipponkopschi)亚种可能是现存梅花鹿亚种中最濒危的物种。目前主要分布于安徽皖南的泾县、旌德、黟县、宁国,江西的彭泽和浙江的临安等县。分布的范围仍在不断缩小,种群被隔离,并逐步在分散。本文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对该亚种的现在分布区和栖息地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和描述。由于目前缺乏对华南梅花鹿的生态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对该种群尚无有效的保护措施。迫切需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对野生梅花鹿的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花鹿 分布 栖息地 现状 华南梅花鹿
下载PDF
普氏原羚的历史分布与现状 被引量:37
11
作者 蒋志刚 冯祚建 +3 位作者 王祖望 陈立伟 蔡平 李永波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4期241-245,共5页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曾分布于内蒙古和青海。现仅生存于青海湖东北部及西部的鸟岛、察拉滩和小北湖一带,数量不足300只,由于人类稠密地区的阻隔,位于青海湖西的种群与湖东北种群已无可能进行基因交流。由于种群小、易... 普氏原羚是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曾分布于内蒙古和青海。现仅生存于青海湖东北部及西部的鸟岛、察拉滩和小北湖一带,数量不足300只,由于人类稠密地区的阻隔,位于青海湖西的种群与湖东北种群已无可能进行基因交流。由于种群小、易被偷猎、生境破碎和无采食场所等原因,它们已是我国,也很可能是世界上最濒危的有蹄类动物之一,必须立即采取保护措施,否则,普氏原羚有可能在近期内灭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氏原羚 濒危物种 保护生物学 分布 羚羊
下载PDF
贺兰山偶蹄类动物资源及保护现状研究 被引量:28
12
作者 王小明 李明 +3 位作者 唐绍祥 刘志霄 李元广 盛和林 《动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6-29,共4页
作者于 1 995~ 1 996年对贺兰山的偶蹄类动物的保护现状进行了研究。涉及四个种类 ,盘羊已经绝迹 ,马麝处于濒危状态 ,岩羊和马鹿还有一定的数量。贺兰山马鹿 ,Cervuselaphus的一个亚种 ,是我国唯一幸存的阿拉善马鹿亚种的有效种群。... 作者于 1 995~ 1 996年对贺兰山的偶蹄类动物的保护现状进行了研究。涉及四个种类 ,盘羊已经绝迹 ,马麝处于濒危状态 ,岩羊和马鹿还有一定的数量。贺兰山马鹿 ,Cervuselaphus的一个亚种 ,是我国唯一幸存的阿拉善马鹿亚种的有效种群。对这些偶蹄类种群的最大威胁来自于非法狩猎 ,人为干扰和家畜数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偶蹄类 种群生态 保护
下载PDF
贺兰山岩羊种群生态及保护 被引量:43
13
作者 王小明 刘志霄 +2 位作者 徐宏发 李明 李元广 《生物多样性》 CAS CSCD 1998年第1期1-5,共5页
作者于1994年11月、1995年7~8月和9~10月在宁夏贺兰山对岩羊种群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贺兰山岩羊的最适生态分布见于海拔1801~2000m,岩羊每天有两个活动高峰,分别为早晨和下午。在观察到的448只岩... 作者于1994年11月、1995年7~8月和9~10月在宁夏贺兰山对岩羊种群生态进行了初步研究,发现贺兰山岩羊的最适生态分布见于海拔1801~2000m,岩羊每天有两个活动高峰,分别为早晨和下午。在观察到的448只岩羊中,发现平均群大小为5.5只,2~8只为一群的占总数的708%。岩羊种群的雌雄性比为1∶12,雌幼比为1∶044,贺兰山的岩羊处于增长趋势。目前在贺兰山,影响岩羊生存的主要因素是偷猎、人为干扰和家畜竞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贺兰山 岩羊 种群生态 保护
下载PDF
呼伦贝尔草原黄羊冬季食性的研究 被引量:31
14
作者 高中信 金昆 +1 位作者 马建章 陈华豪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3-208,共6页
本文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黄羊与放牧绵羊冬季采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比例,探讨了黄羊与放牧家羊冬季对食物资源利用的关系。研究表明,黄羊与放牧家羊冬季采食的植物均以禾本科、豆科等草本植物为主,二者在... 本文采用粪便显微组织学分析技术,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黄羊与放牧绵羊冬季采食植物的种类组成和比例,探讨了黄羊与放牧家羊冬季对食物资源利用的关系。研究表明,黄羊与放牧家羊冬季采食的植物均以禾本科、豆科等草本植物为主,二者在冬季对食物资源利用的重叠性较大,相似性系数PS=0.7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羊 放牧绵羊 食性 呼伦贝尔草原 冬季
下载PDF
四种鹿属动物的线粒体DNA差异和系统进化关系研究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李明 王小明 +4 位作者 盛和林 玉手英利 增田隆一 永田纯子 大泰司纪之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1期99-105,共7页
用聚合酶链反应 ,从水鹿、坡鹿、梅花鹿和马鹿等四种鹿属动物中分别扩增出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 b基因片段 ,并测定得到 367bp的碱基序列 ,它们之间的序列差异在 4 .0 9%~ 7.0 8%之间。用 NJ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进行分子系统进... 用聚合酶链反应 ,从水鹿、坡鹿、梅花鹿和马鹿等四种鹿属动物中分别扩增出线粒体DNA的细胞色素 b基因片段 ,并测定得到 367bp的碱基序列 ,它们之间的序列差异在 4 .0 9%~ 7.0 8%之间。用 NJ法、最大简约法和最大似然法进行分子系统进化树的构建和分析并得出 ,水鹿与坡鹿、梅花鹿和马鹿约在 2 4 0~ 2 80万年前分化的 ,梅花鹿和马鹿大约在 1 60万年前左右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鹿属 线粒体DNA 细胞色素B 系统进化
下载PDF
西双版纳勐满印度野牛生境利用初探
16
作者 张忠员 张潞 +3 位作者 王云飞 召玉龙 甘忠莉 马驰 《林业调查规划》 2023年第2期93-96,共4页
印度野牛是一种濒危的大型哺乳动物,其全球种群在过去的100年内发生了显著的下降,分布区也发生了剧烈的缩减。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是印度野牛现存种群的主要分布区。由于历史上遭受过较强的捕猎和栖息地破坏,该物种保护面临严峻危机。... 印度野牛是一种濒危的大型哺乳动物,其全球种群在过去的100年内发生了显著的下降,分布区也发生了剧烈的缩减。在中国,云南西双版纳是印度野牛现存种群的主要分布区。由于历史上遭受过较强的捕猎和栖息地破坏,该物种保护面临严峻危机。为了解该地印度野牛的生境利用特征,为该种群的保护提供一定依据,2014年7月—2015年11月,对西双版纳勐满地区的一个印度野牛群体开展了野外监测,通过收集到的野牛群位点统计了其家域面积,分析了海拔、植被和地形对其生境利用的影响。结果显示,该地区的印度野牛利用的家域面积为10~20 km2,利用的海拔范围为1 299~1 848 m,偏好森林覆盖率高且平坦的区域,在迁移时可能会利用平坦但森林覆盖率较低的区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野牛 生境利用 家域面积 西双版纳
下载PDF
新疆鹅喉羚的种群结构 被引量:30
17
作者 高行宜 许可芬 +1 位作者 姚军 贾泽信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14-18,共5页
1992年8~9月和1993年9月,作者在新疆北部鹅喉羚北疆亚种(GazellasubguttrosaSairensis)分布区(天山以北)设置19条样带,总长818km,观测点至动物的平均垂直距离248.3m,面积... 1992年8~9月和1993年9月,作者在新疆北部鹅喉羚北疆亚种(GazellasubguttrosaSairensis)分布区(天山以北)设置19条样带,总长818km,观测点至动物的平均垂直距离248.3m,面积405.8km2的调查统计,见鹅喉羚62群次,共221只。样带中动物的平均密度为0.71±0.17只/km2。对能判别性别和成幼的16条样带中的37群次113只统计,雌:雄=1:1.05,成:幼=2.4:1。对8条样带中的16群次50只统计,母:仔=1:1.4。1993年2月和10月,我们还在新疆南部鹅喉羚南疆亚种(G.s.yarkandensis)分布区(天山以南),设置8条样带,长230km,平均垂直距离299m,面积116km2的调查统计,见鹅喉羚17群次51只,平均密度0.57±0.26只/km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鹅喉羚 种群结构 密度 新疆
下载PDF
羚牛细胞色素b基因序列分析和系统进化研究 被引量:12
18
作者 蒙世杰 王静 +2 位作者 刘佩 宿兵 张亚平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347-350,354,共5页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分别扩增了羚牛、绵羊、山羊、黄牛细胞色素 b基因 ,并对其全序列 ( 1 1 40 bp)进行了测定。其中羚牛细胞色素 b基因序列属首次报道。通过对 8种偶蹄类动物细胞色素 b基因序列差异分析和基于序列差异所构建的... 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 ( PCR)分别扩增了羚牛、绵羊、山羊、黄牛细胞色素 b基因 ,并对其全序列 ( 1 1 40 bp)进行了测定。其中羚牛细胞色素 b基因序列属首次报道。通过对 8种偶蹄类动物细胞色素 b基因序列差异分析和基于序列差异所构建的分子系统树 ,发现羚牛与羊亚科的动物亲缘关系最近 ,与其他动物亲缘关系较远 ,表明将羚牛放入羊亚科较为合理。序列差异分析还表明羚牛约在距今 5 0 0万年前 (上新世 )从牛类动物中分化出来 ,牛类分化时间约在 60 0万年前的中新世( Mioce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羚牛 偶蹄目 细胞色素B基因 DNA序列分析 系统进化 羊亚科 分类
下载PDF
麂属动物陈旧皮张标本的DNA提取及PCR扩增 被引量:34
19
作者 兰宏 王文 施立明 《Zoological Research》 CAS CSCD 1995年第2期146-152,共7页
本实验用改进的方法从保存于标本馆的动物皮张标本中提取DNA,所得DNA片段的分子量从100bn到1kb以上。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通用引物和PCR技术,从小麂、印度麂、贡山麂、费氏麂、黑麂DNA中扩增出307bp... 本实验用改进的方法从保存于标本馆的动物皮张标本中提取DNA,所得DNA片段的分子量从100bn到1kb以上。利用线粒体DNA细胞色素b通用引物和PCR技术,从小麂、印度麂、贡山麂、费氏麂、黑麂DNA中扩增出307bp的细胞色素b特异片段(加上两端引物后长度为364bp)。用28种限制性内切酶对从新鲜血样和从陈旧皮张标本中所得扩增片段进行酶切分析,发现只有4个酶(DraⅠ、XbaⅠ、HaeⅢ、HpeⅡ)在这个片段上有切点,其中HaeⅢ和HapⅡ的识别位点在各种麂中有所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张标本 DNA 提取 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四川梅花鹿春季昼夜活动节律与时间分配 被引量:32
20
作者 刘昊 石红艳 胡锦矗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282-285,共4页
1997年4月,在四川铁布自然保护区用直接观察法对220头次四川梅花鹿群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鹿群春季昼夜活动的规律性较强。白昼,鹿群活动呈现明显的双峰型,2个高峰时段为08:30和19:30前后,活动频率分别为71 9%... 1997年4月,在四川铁布自然保护区用直接观察法对220头次四川梅花鹿群的昼夜活动节律和时间分配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鹿群春季昼夜活动的规律性较强。白昼,鹿群活动呈现明显的双峰型,2个高峰时段为08:30和19:30前后,活动频率分别为71 9%和94 13%,其他时间多处于休息状态;鹿群夜间活动强于昼间,活动频率均在61%以上,仅在半夜01:30前后有一个相对不活跃期。同时发现,春季活动高峰期约90%的活动时间被四川梅花鹿用于采食和移动。这可能与光照、食物及人类活动的影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梅花鹿 春季 昼夜活动节律 时间分配 采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