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8,28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种机器学习模型用于空气质量等级预测的比较研究——以保定市为例
1
作者 刘婕 郝舒欣 +2 位作者 万红燕 刘悦 徐东群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64-269,272,共7页
目的 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和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三种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保定市未来三日空气质量等级预测模型,通过对参数调优和预测结果比较选择三种模型... 目的 利用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随机森林(random forest, RF)和多层感知器(multilayer perceptron, MLP)三种机器学习方法分别构建保定市未来三日空气质量等级预测模型,通过对参数调优和预测结果比较选择三种模型中的最佳模型。方法 基于保定市2014—2022年的空气污染物日均浓度监测数据和同期气象数据,采用SVM、RF和MLP三种机器学习模型,利用前四日数据为未来三日分别构建了每日的空气质量等级预测模型并评估特征变量的重要性。对模型参数进行调优,采取十折交叉验证法进行验证,通过准确率和AUC等指标来评估模型性能。结果 SVM模型未来三日准确率分别为69.8%、63.5%、62.3%,AUC分别为77.4、70.8、70.7;RF模型未来三日准确率分别为75.9%、68.2%、67.1%,AUC分别为0.84、0.74、0.72;MLP模型未来三日准确率分别为73.2%、66.4%、65.7%,AUC为0.83、0.74、0.73,综合对比RF模型表现最优;空气质量特征变量重要性高于气象因素特征变量。结论 通过对比研究,RF机器学习模型能够相对有效地预测未来一日空气污染等级,并提供空气质量等级预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 空气污染 支持向量机 随机森林 多层感知器
下载PDF
应用计算流体动力学方法估测医院急诊大厅颗粒物分布特征的研究
2
作者 张雪艳 贾宁 +4 位作者 曲颖 徐擎 田昊渊 周晓滢 孙新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5期384-392,共9页
目的基于室内场所的空间几何构型、风速、颗粒物浓度和环境温度测量值,阐述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悬浮时间等分布规律。方法现场测量医院急诊大厅的空间及其中大型设施的尺寸,测量环境中颗粒物数量浓度、温度、风速,场所空间尺寸用于构建模... 目的基于室内场所的空间几何构型、风速、颗粒物浓度和环境温度测量值,阐述空气中颗粒物浓度、悬浮时间等分布规律。方法现场测量医院急诊大厅的空间及其中大型设施的尺寸,测量环境中颗粒物数量浓度、温度、风速,场所空间尺寸用于构建模型,环境检测参数用于确定模型的边界条件和验证模型的正确性。基于格子波尔曼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计算颗粒物运动,应用对流扩散方程计算空调送风系统出风口处颗粒物浓度的变化,离散相模型(discrete phase model,DPM)用于计算颗粒物在流场的运动情况。结果环境检测表明空调送风系统出口风速与室内颗粒物数量浓度呈负相关,人群聚集的候诊区颗粒物数量浓度高于诊室(P值均<0.05)。通过建立的数学模型进行仿真计算,仿真相对浓度未超过实测相对浓度的±s范围,候诊人群使局部颗粒物浓度升高,候诊区人员咳嗽呼出气中的颗粒物可以在15 s内传播给周围的人,呼出气中60%的颗粒物悬浮时间可持续几分钟或更长时间。结论改变模型中的空间几何尺寸和环境检测参数可以用于计算不同室内场所中颗粒物的分布情况,仿真结果与实测结果具有可比性,数学计算结果可支持环境呼吸危害防控管理措施的制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颗粒物分布 医院 仿真 计算流体动力学
下载PDF
针对连续暴露因素的广义倾向评分方法在环境健康领域中的应用
3
作者 杜婧 高燕琳 李刚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3-18,共6页
目的介绍针对连续暴露因素的广义倾向评分(GPS)方法原理,探索其在环境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为测量环境健康风险提供有效工具。方法利用北京市“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队列研究”基线调查数据(2017—2018年),评价针对连续暴露因素的GPS方法在... 目的介绍针对连续暴露因素的广义倾向评分(GPS)方法原理,探索其在环境健康领域中的应用,为测量环境健康风险提供有效工具。方法利用北京市“空气污染与人群健康队列研究”基线调查数据(2017—2018年),评价针对连续暴露因素的GPS方法在大气污染对健康效应估计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应用针对连续暴露水平的GPS方法后,不同暴露水平人群的混杂因素均衡性得到明显改善。PM_(2.5)暴露每增加10μg/m^(3),高血压患病的风险增加比例从原来的10.3%上升到11.9%。结论针对连续暴露水平的GPS方法在一定程度上为大气污染与健康的关联研究提供更准确的流行病学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广义倾向评分 环境健康 大气污染 混杂因素 高血压
下载PDF
2019—2021年安徽省三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分析
4
作者 袁华玲 吴磊 +6 位作者 杨雪峰 陈李 孙盼 杨瑾 陈芳 程文隽 徐佩茹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6-160,共5页
目的了解安徽省三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方法于2019—2021年对选择的安徽省内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三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每个季度监测其重点科室的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软式内镜、灭菌器、手术室人员外科手、医务... 目的了解安徽省三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现状。方法于2019—2021年对选择的安徽省内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三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每个季度监测其重点科室的医疗器械清洗效果、软式内镜、灭菌器、手术室人员外科手、医务人员卫生手、手术室空气、重点科室物体表面、医疗用水的采样结果,依据国家标准进行评估并分析。结果2019—2021年共检测市级医院、县级医院、乡镇卫生院三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软式内镜、灭菌器等8类样本2033份,消毒质量监测总合格率为82.98%(1687/2033),3年间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83,P<0.001)。不同监测项目中,医疗器械清洗效果、医务人员卫生手合格率较低,分别为74.24%(490/660),65.31%(224/343)。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消毒质量监测合格率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74.47,P<0.001),二级及以上的医疗机构合格率分别为89.36%(655/733)、85.45%(611/715),均高于一级医疗机构的合格率。结论安徽省医疗机构消毒质量总体呈上升趋势,但不同级别医疗机构之间存在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消毒质量 比较分析
下载PDF
2021年西宁市宾馆、理发店空气中化学污染物状况及健康风险评估
5
作者 吉秀亮 杨君胜 +1 位作者 谢晓媛 郭学斌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1期68-71,92,共5页
目的了解西宁市宾馆、理发店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氨及甲醛等化学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特征,识别可能存在有害物质,为西宁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改善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对西宁市18家宾馆、9家理发店空气中苯、甲苯、... 目的了解西宁市宾馆、理发店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氨及甲醛等化学污染物的污染状况及健康风险特征,识别可能存在有害物质,为西宁市公共场所卫生状况的改善与管理提供依据。方法2021年对西宁市18家宾馆、9家理发店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氨及甲醛进行监测,采用健康风险评价方法评价宾馆、理发店空气中化学污染物对从业人员的非致癌和致癌风险。结果2021年西宁市宾馆、理发店空气中苯、甲苯、二甲苯、氨均未超标,慢性非致癌效应的危害系数(hazard quo-tient,HQ)均低于1。甲醛致癌风险值高于1×10^(-4),苯的致癌风险值略高于1×10^(-6)。结论西宁市宾馆、理发店空气中氨、苯、甲苯和二甲苯暴露量未超过不良反应阈值,非致癌风险较低;甲醛、苯对人群具有潜在的致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公共场所 化学污染物 风险评估
下载PDF
昆明市地铁五号线运营前地下车站空气卫生质量
6
作者 周卫民 董丽琼 +1 位作者 陈皓 韩瑞萍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112-0115,共4页
了解昆明地铁5号线开通运营前地下车站空气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进行采样检测和结果判定。结果 5号线地下车站公共区域内空气抽样检测合格率为86.35%,检测结果超过国家标... 了解昆明地铁5号线开通运营前地下车站空气卫生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按照公共场所卫生检验方法、公共场所卫生指标及限值要求进行采样检测和结果判定。结果 5号线地下车站公共区域内空气抽样检测合格率为86.35%,检测结果超过国家标准的项目是可吸入颗粒物、氨、苯、甲苯、二甲苯、细菌总数,检测合格率为100%的项目是甲醛、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噪声、风速、新风量;检测项目合格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72.6645 ,P<0.05),站厅层和站台层检测项目合格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运营前对地下车站室内空气进行了复检,超标项目检测结果全部符合国家标准限值。结论 运营后做系统性动态卫生学检测,制订和落实卫生管理制度,防止健康危害事故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铁车站 运营前 空气卫生质量
下载PDF
2013—2022年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
7
作者 尤恩情 李娟 +3 位作者 陈丽丽 刘溦 吴金菊 曹红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49-356,共8页
目的:分析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为制定肺结核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周发病数,从合肥市气象局收集同期的气象数据,对二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R 4.3.... 目的:分析气象因素对合肥市肺结核发病的影响,为制定肺结核控制策略提供依据。方法: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收集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周发病数,从合肥市气象局收集同期的气象数据,对二者进行Spearman相关性分析,采用R 4.3.0软件构建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distributed lag nonlinear model,DLNM),探讨气象因素和肺结核周病例数之间的暴露—滞后效应。结果:2013—2022年合肥市肺结核患者共报告发病41366例,报告发病率从2013年的63.2/10万(4742/7506266)下降至2022年的31.4/10万(2960/9424437),呈波动下降趋势(χ_(线性)^(2)=1622.439,P<0.001)。气温、相对湿度和风速对肺结核发病的影响分别呈现为“M”型、倒“N”型和近似“Z”型分布。气温在4.7℃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2.261,95%CI:1.422~3.594),低温(P5=2.4℃)在滞后16周情况下肺结核发病风险最大;相对湿度在46.1%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8.666,95%CI:5.452~13.773),低相对湿度(P_(1)=54.7%)在滞后0周时RR值最大,为1.073(95%CI:1.047~1.100),高相对湿度(P_(99)=93.0%)在滞后0~15周时为肺结核的保护因素;风速在1.2m/s时对肺结核发病的累积效应最高(CRR=1.563,95%CI:1.203~2.031),低风速(P_(1)=1.2m/s)在滞后16周时RR值最大,为1.042(95%CI:1.011~1.073),高风速(P_(99)=3.5m/s)在滞后0~13周时为肺结核的保护因素。结论:气象因素在肺结核发病中起重要作用,且具有非线性和滞后效应,低温、低相对湿度和低风速会增加肺结核发病的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危险因素 发病率
下载PDF
VDT作业光环境对不同体质设计师视健康的影响
8
作者 喻泉 严永红 +1 位作者 赵品勇 路瑜 《西部人居环境学刊》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42-148,共7页
为探究光环境、体质与视健康的交互作用关系,保护高风险体质者视觉作业安全。首先,对重庆地区9家建筑勘察设计企业进行光环境调研,测量72间视觉显示终端(VDT)办公室的水平作业面照度、相关色温、眼位照度等光环境参数,计算节律照明相关... 为探究光环境、体质与视健康的交互作用关系,保护高风险体质者视觉作业安全。首先,对重庆地区9家建筑勘察设计企业进行光环境调研,测量72间视觉显示终端(VDT)办公室的水平作业面照度、相关色温、眼位照度等光环境参数,计算节律照明相关指标,并与标准进行比对;然后,对541名青年设计师进行中医体质辨识及视疲劳特征记录;最后,基于中医体病相关理论,分析环境光照下体质与近视、视疲劳的相关性,辨别视健康高风险体质。结果表明:青年设计师的体质类型以平和质为主,在9种体质中占比最高;偏颇体质中阳虚质占比最高,对近视、视疲劳的易感性显著高于平和质;工作场所长期日光暴露不足、节律刺激过低易诱发体质向阳虚质转变,增加视健康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作业光环境 视健康 视觉显示终端 中医体质 个体差异
下载PDF
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评价指标的筛选
9
作者 武堂晓 杨曦 +3 位作者 尹紫依 吴荧秋 吴吉利 惠华强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94-900,共7页
目的使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建立沙漠干热环境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模型,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的组织形态学和骨骼肌损伤相关等指标,筛选干热环境运动骨骼肌损伤评价指标。方法1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 目的使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建立沙漠干热环境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模型,探讨沙漠干热环境下大鼠运动骨骼肌损伤的组织形态学和骨骼肌损伤相关等指标,筛选干热环境运动骨骼肌损伤评价指标。方法1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n=6):空白对照组(常温环境中自由运动)、常温运动组(常温环境中力竭运动)、干热运动组(干热环境中力竭运动)。3组大鼠先进行3 d的运动跑台适应性训练(速度为16 m/min,坡度为-16°,时间为5~10 min);常温运动组和干热运动组大鼠以19.3 m/min速度、-16°坡度运动至力竭结束,1次/d;干热运动组采用西北特殊环境人工实验舱模拟沙漠干热环境[温度(40±1)℃,湿度(10±2)%]建立模型。实验连续6 d,取大鼠比目鱼肌组织观察病理学变化,通过血清学检测大鼠骨骼肌损伤标志物、炎症因子、氧化应激、激素等相关指标。结果干热运动组骨骼肌损伤标志物肌酸激酶(concentrations of creatine kinase,CK)、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CK-MB)、肌型肌酸激酶(muscle-specific creatine kinase,CK-MM)的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IL-6的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氧化应激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的浓度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的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睾酮(testosterone,T)的浓度均低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皮质酮(corticosterone,Cort)的浓度高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干热运动组睾酮/皮质酮(testosterone/corticosterone,T/Cort)的浓度低于空白对照组、常温运动组(P<0.05);骨骼肌损伤标志物CK、CK-MB和CK-MM与促炎症细胞因子TNF-α、IL-1β和IL-6呈正相关(P<0.05);与MDA呈正相关,与抗氧化指标SOD呈负相关(P<0.05)、与激素水平Cort呈正相关,与T、T/Cort呈负相关(P<0.05)。结论本研究构建出沙漠干热运动骨骼肌损伤动物模型,验证了沙漠干热环境较常温环境运动骨骼肌损伤程度大,筛选出TNF-α和IL-1β可作为评价损伤的间接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沙漠干热环境 运动 骨骼肌损伤 肌酸激酶 炎症因子 氧化应激
原文传递
建成环境影响公共健康的国内外比较研究及启示
10
作者 李珊 张林 +2 位作者 李建军 陈婷婷 陈锦棠 《热带地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69-582,共14页
建成环境对公众身心健康产生复杂影响,揭示城市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可为建成环境优化提供依据,降低环境污染、社会交往及体力活动缺失等引发的健康风险。西方研究起步较早,国内正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 建成环境对公众身心健康产生复杂影响,揭示城市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机制与作用路径,可为建成环境优化提供依据,降低环境污染、社会交往及体力活动缺失等引发的健康风险。西方研究起步较早,国内正处于探索阶段,通过对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比较,有助于厘清该领域研究的发展脉络,找出共同问题与特征,把握国内研究的提升方向。因此,文章基于WOS、CNKI数据库,筛选2000—2022年城乡规划、地理科学、健康医学、环境心理学等领域关于建成环境影响公共健康的658篇中英文献,借助Citespace软件对其理论脉络、研究内容及前沿趋势等进行计量分析与梳理。研究发现,中西方学界在理论创新、关注群体与研究内容等方面存在差异。具体地,国际研究率先提出社会福利与环境公正等理论视角,并在理论指导下挖掘建成环境对公共健康在多元群体的影响机制;而国内研究在理论创新上相对不足,侧重引入西方理论在中国展开实证应用,多关注其对老年群体与女性群体影响的传导路径,且实证以静态研究为主,缺乏动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成环境 公共健康 健康地理 城市规划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苯并[a]芘和慢性压力应激暴露对小鼠肝脏代谢的影响
11
作者 于景娜 谢丽 +5 位作者 陈志宇 钟慧芳 屠洁 李芳 杨甲甲 罗茜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0-68,共9页
环境污染和慢性压力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两大类常见风险因子,本研究通过表征苯[a]并芘(benzo[a]pyrene,B[a]P)与慢性压力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imulation,CUMS刺激)暴露对小鼠肝脏代谢的影响,并探讨了同时暴露时两大风险因子... 环境污染和慢性压力是影响人类健康的两大类常见风险因子,本研究通过表征苯[a]并芘(benzo[a]pyrene,B[a]P)与慢性压力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imulation,CUMS刺激)暴露对小鼠肝脏代谢的影响,并探讨了同时暴露时两大风险因子之间潜在的相互作用.采用靶向代谢组学结合多元统计学方法分析了两个剂量B[a]P(2.0 mg·kg^(-1)·d^(-1)和20.0 mg·kg^(-1)·d^(-1))与CUMS刺激单独或联合暴露21 d后,雄性C57BL/6J小鼠肝脏中氨基酸代谢、TCA循环和胆汁酸代谢的变化.研究发现,2.0 mg·kg^(-1)·d^(-1)B[a]P可使小鼠肝脏中精氨琥珀酸、精氨酸和丙氨酸显著升高,谷氨酰胺显著降低;20.0 mg·kg^(-1)·d^(-1)B[a]P则主要导致丙氨酸显著上升,谷氨酰胺下降.慢性压力应激使小鼠肝脏同型半胱氨酸的含量显著下降. B[a]P与慢性压力应激同时暴露时,小鼠肝脏氨基酸和胆汁酸代谢会发生显著变化.进一步采用代谢扰乱度(metabolic effect level index,MELI)评估了两个风险因子的联合作用效果,发现2.0 mg·kg^(-1)·d^(-1)B[a]P和慢性压力应激同时暴露对小鼠氨基酸代谢、TCA循环和胆汁酸代谢的影响分别为拮抗、协同和加和作用;而20 mg·kg^(-1)·d^(-1) B[a]P和慢性压力应激同时暴露的小鼠氨基酸代谢和胆汁酸代谢的影响均为加和作用,TCA循环为拮抗作用.结果表明,不同剂量的B[a]P和CUMS暴露造成小鼠肝脏氨基酸代谢和胆汁酸代谢紊乱,差异的代谢物与两者单独暴露时明显不同,且代谢的变化与B[a]P暴露剂量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苯并[A]芘 慢性压力应激 暴露组学 小鼠肝脏 代谢组学
原文传递
断点回归方法及应用实现
12
作者 屈水令 张悦 +2 位作者 王琦琦 金承刚 于石成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1期1-7,共7页
目的完整、系统介绍断点回归设计(RDD)原理及统计方法,为其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介绍断点回归设计原理基础上,用室内甲醛干预的实例演示了利用Stata软件实现断点回归统计方法的过程,介绍和比较属于参数法的多项式回归和... 目的完整、系统介绍断点回归设计(RDD)原理及统计方法,为其在公共卫生领域应用提供参考。方法在介绍断点回归设计原理基础上,用室内甲醛干预的实例演示了利用Stata软件实现断点回归统计方法的过程,介绍和比较属于参数法的多项式回归和属于非参数法的局部线性回归的分析方法和结果。结果RDD是一种准实验设计,对研究对象没有随机分组,而是选择一个与干预措施有关的变量,根据该变量的取值选择切点划分干预组和对照组。RDD在内部有效性方面优于其他准实验设计,但外部有效性受到一定限制。基于观察性资料的RDD不仅可控制可观测的混杂因素,还可控制无法观测的混杂因素,也更符合伦理道德。在本文实例中,多项式回归和局部线性回归两种分析方法的结果基本一致。结论RDD在公共卫生领域的真实世界研究中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为科学评估干预政策和提供高质量决策依据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准实验设计 断点回归设计 多项式回归 局部线性回归 效果评估
下载PDF
中国城市不同交通方式间空气污染物暴露水平比较研究概况
13
作者 郭燕青 曹曼 +3 位作者 韩雪燕 张玉 关天嘉 刘远立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19-127,共9页
城市交通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交通微环境内的空气污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多城市不同交通方式间空气污染物暴露水平比较研究,进一步分析使用不同交通方式可能面临的各种污染物暴露水平差异,可为保护... 城市交通与公众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交通微环境内的空气污染已成为不容忽视的公共卫生问题。本文通过回顾中国多城市不同交通方式间空气污染物暴露水平比较研究,进一步分析使用不同交通方式可能面临的各种污染物暴露水平差异,可为保护公众日常交通出行健康,以及采取有针对性的交通污染物控制措施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方式 交通污染 暴露水平 比较研究
下载PDF
脑部外源性颗粒态污染物的识别与追踪
14
作者 李翔宇 黄俞铭 +3 位作者 李林谦 陆达伟 刘倩 江桂斌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7-32,共6页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长期暴露与脑血管、行为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脑部疾病的发生或恶化关系密切,然而,目前关于脑部外源性颗粒态污染物的认识仍近乎“黑箱”状态,这已成为准确认识环境污染对脑部健康风险研究的...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表明大气细颗粒物污染的长期暴露与脑血管、行为障碍、神经退行性疾病等脑部疾病的发生或恶化关系密切,然而,目前关于脑部外源性颗粒态污染物的认识仍近乎“黑箱”状态,这已成为准确认识环境污染对脑部健康风险研究的瓶颈问题.本文综述了当前脑部外源性污染物,特别是颗粒态污染物研究的最新进展,提出基于非靶向分析技术、同位素追踪技术等建立脑部外源性颗粒态污染物识别、表征和溯源的系统研究方法,解析入脑外源性颗粒态污染物信息,追踪典型污染物入脑的暴露途径、跨生物屏障转运、代谢归趋及生命周期.为进一步阐明外源性颗粒态污染物对脑部重要生理功能及生命过程的扰动机制提供方法学支撑和科学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源性污染物 识别 追踪
原文传递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影响下医学生医学职业精神认知现状研究
15
作者 徐勤毅 邹立瑜 +6 位作者 刘蓉 曹羽钦 陈晨 欧阳彦 忻卓君 周颉 丁锐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8期1328-1332,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高校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理解和认知现状。方法选取上海市部分医学院校的全日制在读医学生574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开展调查,并根据参与志愿者工作或抗疫一线工作经历将医学生分为参与组(362名)和未参与组(212名),... 目的调查分析上海高校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理解和认知现状。方法选取上海市部分医学院校的全日制在读医学生574名,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开展调查,并根据参与志愿者工作或抗疫一线工作经历将医学生分为参与组(362名)和未参与组(212名),进一步分析相关工作经历对医学职业精神内涵重要性认同度的影响。结果不同学历医学生对《医师宣言》和《中国医师宣言》的认知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6.2%的医学生认为疫情的发生并没有影响个人职业规划,37.3%的医学生在经历疫情之后更坚定了学医的决心,准备为医学事业献身;37.6%的医学生认为疫情对个人职业精神影响很大,加深了对医学职业精神的直观感受,并将付诸实践;46.5%医学生意识到医学职业精神对医学教育、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的重要性。医学生认为医学职业精神最重要的前3项是“尊重患者”(87.1%)、“在困难时保持镇定”(87.3%)和“解决自己知识和技能上的差距”(86.2%),而排名末3项则是“代表患者发声”(58.9%)、“对待患者,随叫随到”(47.9%)和“为满足患者,接受对自己不便的要求”(41.5%)。参与组对医学职业精神内涵重要性的认同度显著高于未参与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医学生对医学职业精神的认识目前仍存在不足,且利他主义精神相对缺乏,但大部分医学生能认识到医学职业精神在自身成长、发展与职业实践中的重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生 医学职业精神 医学教育 公共卫生事件
下载PDF
交互视角下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影响因素识别
16
作者 刘慧 王坚强 《湖南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48-54,共7页
为了有效识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交互视角,从事件特征、预防能力、控制能力、恢复能力等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DEMATE... 为了有效识别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影响因素,基于交互视角,从事件特征、预防能力、控制能力、恢复能力等4个方面,构建了包含4个一级指标、18个二级指标的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影响因素的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运用模糊DEMATEL方法识别影响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的关键因素。最后,通过实际案例,对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风险影响因素的影响度、原因度和中心度进行了分析,识别出关键影响因素,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交互影响 风险识别 模糊DEMATEL方法
下载PDF
短链脂肪酸对苯并[a]芘致小鼠认知功能障碍的影响
17
作者 李甜 夏娜 +7 位作者 张锦峰 周利沙 任琴 赵亭怡 李新 于岢心 杨喜花 张红梅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18-225,共8页
目的 观察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对苯并[a]芘(benzo[a]pyrene, B[a]P)慢性染毒小鼠的认知功能、大脑皮质和结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8周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B[a]P组和B[a]P+SCFAs组,每组1... 目的 观察短链脂肪酸(short-chain fatty acids, SCFAs)对苯并[a]芘(benzo[a]pyrene, B[a]P)慢性染毒小鼠的认知功能、大脑皮质和结肠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将30只8周ICR雄性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B[a]P组和B[a]P+SCFAs组,每组10只。B[a]P组以10.0 mg/kg剂量隔天定时灌胃染毒,共45次,对照组灌胃等体积的花生油,两组均自由饮用纯净水。B[a]P+SCFAs组在10.0 mg/kg B[a]P染毒同时,其饮用水为SCFAs混合液(67.5 mmol/L乙酸钠、40 mmol/L丁酸钠和25.9 mmol/L丙酸钠)。染毒结束,采用T迷宫、新位置识别实验、洞板实验和爬杆实验检测小鼠认知功能改变。HE法观察皮质、结肠病理改变;ELISA法测定皮质和结肠中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表达水平;RT-PCR法和Western blot法分别检测结肠紧密连接蛋白ZO-1和Occludin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B[a]P组小鼠空间记忆力、运动能力减弱,焦虑样反应增加(P<0.05),提示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发生;同时,小鼠大脑出现大量红色神经元,肠道细胞排列紊乱,肠绒毛断裂不全且间隔稀疏,杯状细胞明显减少且分布不均;皮质和结肠中IL-1β含量均显著增加(P<0.05),TNF-α表达呈上升趋势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肠ZO-1、Occlud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B[a]P组比较,B[a]P+SCFAs组小鼠空间记忆力、运动能力增强,焦虑样反应显著降低(P<0.05),提示SCFAs干预显著改善B[a]P所致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同时,SCFAs干预显著减少大脑红色神经元,结肠杯状细胞数量有所恢复,并显著降低小鼠皮质和结肠中IL-1β、皮质中TNF-α的含量(P<0.05),结肠ZO-1、Occludin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结论 SCFAs干预能有效改善B[a]P诱导的小鼠认知功能障碍,可能与其增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mRNA和蛋白的表达,降低肠道通透性,促进肠道屏障修复进而减轻肠道和神经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链脂肪酸 苯并[A]芘 认知功能障碍 炎症因子 肠道紧密连接蛋白
下载PDF
2019—2021年湖南省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情况调查
18
作者 刘志光 周纯良 +1 位作者 李四海 何珊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58-263,共6页
目的 了解2019—2021年湖南省农村地区垃圾、污水治理情况,为制定农村地区垃圾、污水治理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南省14个地市抽取32个县、640个行政村、3 200户家庭、285个村内企业、39个垃圾处理厂和103个... 目的 了解2019—2021年湖南省农村地区垃圾、污水治理情况,为制定农村地区垃圾、污水治理策略提供科学参考。方法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南省14个地市抽取32个县、640个行政村、3 200户家庭、285个村内企业、39个垃圾处理厂和103个污水处理厂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调查表收集数据,内容包括农村基本情况、垃圾与污水处理现状等。结果2019—2021年湖南省农村生活垃圾统一收集方式的比例持续提升,由2019年的63.90%提升到2021年的75.31%,处理方式中填埋和焚烧比例均下降、再利用比例升高;2019—2021年湖南省农村生活污水排放方式中随意排放和明沟的比例均持续下降。2019—2021年湖南省农村村内企业工业垃圾和养殖业垃圾处理方式再利用的比例均显著上升;工业污水和养殖业污水处理方式中处理后排放的比例分别增加了1.28倍和1.44倍。2021年湖南省垃圾处理厂和污水处理厂覆盖人口分别为46.90%和31.91%,其中覆盖农村人口分别为57.25%和38.87%。结论 湖南省农村地区垃圾的收集、处理情况有积极改善,但处理方式可进一步优化;污水排放、处理情况亟需改善;垃圾和污水处理厂处理能力亟需加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 垃圾 污水
下载PDF
美丽乡村背景下装配式低碳公厕的建造与推广研究
19
作者 熊熙 韩晓勇 +3 位作者 朱晴 吴镇 唐芝武 郭丽丽 《濮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9-42,共4页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对公厕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而当前传统的公厕存在着质量差、污染环境等一些问题,与建设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的环境目标不适应。建造资源节约环保型装配式公厕,采用设计、预制生产、现场组合的模式...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的不断推进,乡村对公厕质量的要求也变得越来越高,而当前传统的公厕存在着质量差、污染环境等一些问题,与建设生态宜居和乡风文明的环境目标不适应。建造资源节约环保型装配式公厕,采用设计、预制生产、现场组合的模式,可以进行多元化的设计、安全的施工,使成型后的公厕空间环境舒适、整体质量有保障,从而助力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以期为今后公厕的建造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装配式公厕 美丽乡村 低碳环保 建造
下载PDF
民用飞机客舱空气质量状况调查
20
作者 周一帆 高继霞 +5 位作者 范锦辉 李丽丽 潘胜梅 邱兵 祁妍敏 刘铁兵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对国内民用飞机客舱空气质量进行调查评估。方法基于便利抽样监测不同机型飞机的客舱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照度、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空气细菌总数及真菌总数参数,对载客巡航过程中检测到的各项参数在不同机型及不... 目的对国内民用飞机客舱空气质量进行调查评估。方法基于便利抽样监测不同机型飞机的客舱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气压、照度、噪声、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空气细菌总数及真菌总数参数,对载客巡航过程中检测到的各项参数在不同机型及不同点位的分布情况、参数间的相关性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所调查56架飞机客舱平均温度、平均相对湿度、平均气压、风速中位数、平均噪声值、照度中位数、平均一氧化碳浓度、平均二氧化碳浓度、空气细菌总数中位数和空气真菌总数中位数分别为23.7℃、34.5%、84.9 kPa、0.07 m/s、72.1 dB(A)、141 lx、0.124 mg/m^(3)、0.11%、2个/皿和1个/皿;中型飞机客舱风速高于大型飞机(Z=-2.28,P<0.05),其他参数在不同机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舱二氧化碳浓度低于前舱和后舱,但中舱噪声、风速均高于前舱和后舱,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参数均无差异(P>0.05);湿度与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均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风速与二氧化碳浓度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P<0.05),与湿度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结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飞机客舱空气质量水平较好,大多数参数可满足标准限值要求,但仍存在湿度偏低、噪声较高的情况,虽然这些情况通常不会影响飞行安全,但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旅客和机组人员的舒适度。另外,某些参数在不同点位及机型具有差异。适当增大风速可有效降低二氧化碳浓度。目前,民用飞机客舱空气质量作为航空环境卫生重要内容,其监测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和规范,本研究可以为民用飞机客舱空气质量标准及监测方法的制定提供参考和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民用飞机 空气质量 调查评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