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367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22年省、市、县疾控机构106项水质指标检测能力调查与分析
1
作者 赵灿 高圣华 张岚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00-405,412,共7页
目的了解2022年省、市、县疾控机构(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的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分析省、市、县各指标检测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方法收集2022年度全国各级CDC... 目的了解2022年省、市、县疾控机构(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 5749-2006)中规定的106项指标的检测能力,分析省、市、县各指标检测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方法收集2022年度全国各级CDC水质检测能力数据,对省级、地市级CDC的42项常规指标、64项非常规指标和对县级CDC的42项常规指标不具备检测能力的机构占比及不能检测的原因占比进行分析。结果省级CDC检测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总α放射性、总β放射性(4个省级,占比14%)和贾第鞭毛虫、隐孢子虫(6个省级,21%),主要原因均为设备配置不到位(100%),其次是无检测人员(50%~75%)。地市级CDC常规指标检测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占比均为47%;其次是消毒剂指标和消毒副产物指标(臭氧、总氯、ClO_(2)、甲醛、溴酸盐、亚氯酸盐和氯酸盐),占比为6%~22%,不具备检测能力的原因包括无设备、无标准品、无试剂和无检测人员;非常规指标中,除了氨氮(1%)外的63项指标不具备检测能力的机构占比均≥19%,其中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不具备检测能力的机构占比最高(65%),主要原因为无设备(88%),其次为无检测人员(42%~43%)、无试剂(40%)和无标准品(38%);其余61项指标不能检测的原因为无设备、无标准品、无试剂和无检测人员(占比分别为60%~76%、45%~62%、42%~53%、51%~67%)。县级CDC常规指标中,放射性指标检测能力最弱(总α放射性和总β放射性,占比均为85%),其次是消毒剂指标和消毒副产物指标(臭氧、总氯、ClO_(2)、甲醛、溴酸盐、氯酸盐、亚氯酸盐、四氯化碳和三氯甲烷),不具备检测能力的主要原因以无设备(83%~94%)和无检测人员(53%~76%)为主。结论省、市、县CDC常规指标检测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放射性指标(省、市、县CDC),消毒剂指标(臭氧、总氯、ClO_(2))、消毒副产物指标(甲醛、溴酸盐、亚氯酸盐、氯酸盐)(市、县CDC),以及四氯化碳、三氯甲烷(县CDC);非常规指标中氨氮检测能力较好(省、市CDC),检测能力不足主要体现在贾第鞭毛虫和隐孢子虫(省、市CDC),及其他指标(市CDC)。检测能力不足的主要原因是设备配置不到位,今后应该重点从增配设备着手,增强水质检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预防控制 饮用水 检测能力 原因分析
下载PDF
2022年西部某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综合评价
2
作者 胡苗苗 夏云婷 +1 位作者 王丽 熊传龙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51-155,共5页
目的评价西部某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西部某市2022年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数据,应用水质综合指数法来评价分析该市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结果西部某市2022年农村饮用水水质综合指数(water quality index,... 目的评价西部某市农村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现状,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收集西部某市2022年农村生活饮用水监测数据,应用水质综合指数法来评价分析该市农村饮用水的水质。结果西部某市2022年农村饮用水水质综合指数(water quality index,WQI)的M(P_(25),P_(75))为0.85(0.65,1.04),整体水质优良率为72.2%;地下水的WQI值及水质优良率均优于地表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大规模供水水厂(日供水≥1000 m^(3))的WQI值及水质优良率均优于小规模水厂(日供水<1000 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毒水样的WQI值及水质优良率均优于未消毒水样,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响该地区水质的主要不达标指标有8项,其中微生物指标1项、毒理学指标3项及一般化学指标4项。结论西部某市2022年农村生活饮用水总体水质良好。水源类型、供水规模和是否消毒等是影响该市农村饮用水水质及优良率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生活饮用水 水质综合指数 水质评价
下载PDF
2018—2022年苏州市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浓度分析及健康风险评估
3
作者 庞雪菲 刘强 +3 位作者 许红睿 陆颂文 杨海兵 赵敏娴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38-442,共5页
目的分析苏州市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浓度水平,评估其健康风险。方法于2018—2022年对苏州市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采样,收集三氯甲烷监测数据,采用《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T 777-2021)推荐的模型评估人... 目的分析苏州市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浓度水平,评估其健康风险。方法于2018—2022年对苏州市集中式供水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采样,收集三氯甲烷监测数据,采用《化学物质环境健康风险评估技术指南》(WS/T 777-2021)推荐的模型评估人群饮用水中三氯甲烷暴露的健康风险。结果共收集2610份水样,三氯甲烷浓度范围为ND~57.00μg/L,浓度中位数为8.00μg/L,达标率为100%。研究期间丰水期三氯甲烷浓度高于枯水期(P<0.01),末梢水中三氯甲烷浓度高于出厂水和二次供水(P<0.01),使用一氯胺消毒的饮用水中三氯甲烷浓度低于使用液氯和次氯酸钠消毒的浓度(P<0.01),以江河为水源的饮用水中三氯甲烷浓度高于以湖泊为水源的浓度(P<0.01)。人群饮水三氯甲烷暴露的致癌风险男性为0.45×10^(-5)~3.02×10^(-5),女性为0.46×10^(-5)~3.03×10^(-5)。结论苏州市集中式供水生活饮用水中三氯甲烷浓度均合格,人群经饮水途径暴露三氯甲烷的健康风险水平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三氯甲烷 健康风险评估 致癌风险
下载PDF
2020—2022年我国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风险因素分析
4
作者 陶雅楠 熊传龙 夏云婷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3期254-257,263,共5页
目的 分析影响我国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农村饮用水水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0—2022年对我国494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基础信息和卫生学调查,对工程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 目的 分析影响我国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的主要风险因素,为进一步提升农村饮用水水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于2020—2022年对我国494座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进行基础信息和卫生学调查,对工程的基本特征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水质的因素,发现工程存在的卫生学风险。结果 共计494座被调查工程末梢水的达标率为85.4%。2020、2021和2022年末梢水达标率分别为75.8%、90.0%和91.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水源类型、是否有定期巡查和事故反应机制、是否按指标和频率要求进行出厂水水质检验等是末梢水达标的影响因素。结论 我国农村集中式供水工程水质需进一步提升,水源和卫生管理是影响末梢水达标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对水源的保护以及优化管理措施,从而保障农村饮用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集中式供水 生活饮用水 风险因素
下载PDF
非靶标分析在饮用水消毒副产物鉴定中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矫文美 陈雨 +5 位作者 邹檬 黄艳 张虎 刘浩哲 吴倩 黄光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1期79-92,共14页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在消毒后的饮用水中广泛存在。饮用水中仍有大量未知DBPs,它们具有潜在毒性,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未知DBPs的鉴定主要由质谱来实现,分析方式有靶向分析和非靶向分析。靶向分析对于DBPs定... 饮用水消毒副产物(disinfection by-products,DBPs)在消毒后的饮用水中广泛存在。饮用水中仍有大量未知DBPs,它们具有潜在毒性,危害人类健康。目前未知DBPs的鉴定主要由质谱来实现,分析方式有靶向分析和非靶向分析。靶向分析对于DBPs定量分析具有非常好的灵敏度,但是对于未知DBPs的涵盖范围有限。非靶标分析具有很宽的分析面,但是灵敏度低于靶向分析,更适合定性分析未知DBPs。本文从非靶标分析的流程出发,从样品前处理、质谱类型等角度对近5年来非靶标分析饮用水中未知DBPs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非靶标分析方式在饮用水中未知DBPs分析研究方面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靶标分析 消毒副产物 样品前处理 质谱
下载PDF
饮用水中离子色谱法检测的应用进展
6
作者 李新红 李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8期21-24,共4页
在人民群众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生活品质逐渐提升的过程中,对饮用水也具有更高的要求。饮用水质量及卫生问题作为一个重大问题,现阶段已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法中... 在人民群众生活方式不断改变、生活品质逐渐提升的过程中,对饮用水也具有更高的要求。饮用水质量及卫生问题作为一个重大问题,现阶段已受到整个社会的广泛关注,进而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相关检测技术的快速发展。作为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一种,离子色谱法不仅科学,而且高效,在水质、土壤以及大气检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离子色谱法是检测饮用水的最佳方法,能对多种阴离子进行检测,在饮用水检测工作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离子色谱法在饮用水检测中的运用进展,希望能保证饮用水质量;本研究结果也为饮用水质量检测后期标准制定提供了借鉴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离子色谱法 应用进展 检测 卫生问题 质量
下载PDF
水样中挥发酚分析方法综述
7
作者 杨玉春 刘贵有 《云南化工》 CAS 2024年第4期19-21,共3页
介绍了挥发酚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溴化容量法、色谱法、极谱法、化学发光法、酚生物传感器法等,指出应建立多组分挥发酚同时测定的色谱标准方法,研究样品预处理技术和新型的痕量分析富集材料,研发联用技术和酚生物传感器实时... 介绍了挥发酚的测定方法,主要有分光光度法、溴化容量法、色谱法、极谱法、化学发光法、酚生物传感器法等,指出应建立多组分挥发酚同时测定的色谱标准方法,研究样品预处理技术和新型的痕量分析富集材料,研发联用技术和酚生物传感器实时自动化在线监测技术,切实提高水环境中挥发酚的监测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挥发酚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四种PPCPs在氯化消毒工艺中生成N-亚硝胺类消毒副产物的实验研究
8
作者 王晓云 付爱民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1-166,共6页
目的实验观察药物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进入水环境后,经氯化消毒工艺氧化后,对含氮消毒副产物N-亚硝胺生成势(NAs FP)的影响。方法选定雷尼替丁、尼扎替丁、氯苯那敏及多西拉敏四种常用药物作为前驱物,分别以次氯酸钠、一氯胺、二氯胺... 目的实验观察药物及个人护理用品(PPCPs)进入水环境后,经氯化消毒工艺氧化后,对含氮消毒副产物N-亚硝胺生成势(NAs FP)的影响。方法选定雷尼替丁、尼扎替丁、氯苯那敏及多西拉敏四种常用药物作为前驱物,分别以次氯酸钠、一氯胺、二氯胺为消毒剂,模拟水处理工艺中的加氯程序。分析N-二甲基亚硝胺(NDMA)、N-二乙基亚硝胺(NDEA)、N-甲基乙基亚硝胺(NMEA)、N-二丙基亚硝胺(NDPA)、N-二丁基亚硝胺(NDBA)N-亚硝基吗啉(NMOR)、N-亚硝基哌啶(NPIP)、N-亚硝基吡咯烷(NPYR)8种NAs FP。结果四种药物在氯化消毒工艺中以NDMA为主要生成物质,同时伴有NMEA、NDEA、NMOR及NPIP生成,且经一氯胺消毒后NDMA生成势最高。雷尼替丁无论经次氯酸钠还是氯胺消毒,均呈现出最高的NDMA生成势。雷尼替丁经次氯酸钠氧化后还可以生成NPIP,其本身结构特征使其成为具有较高NAs FP的前驱物。结论四种PPCPs在氯化消毒工艺中均为生成NAs的前驱物,从源头上控制向环境中排放PPCPs或优化消毒处理工艺可有效控制NAs的生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物与个人护理品 氯化消毒工艺 含氮消毒副产物 N-亚硝胺生成势 摩尔生成率
下载PDF
饮用水中高分子量消毒副产物的检测识别方法
9
作者 韩亮亮 赵佳焱 +5 位作者 李梦媛 董慧峪 楚文海 周庆 施鹏 潘旸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73,共14页
消毒是饮用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但普遍采用的氯系消毒剂在杀灭细菌病毒的同时,能产生大量具有“三致”效应的卤代消毒副产物(DBPs),严重威胁了饮用水的化学安全.研究人员已在饮用水中陆续检测并识别出700多种DBPs,但这些已知DBPs均... 消毒是饮用水处理过程中的重要步骤,但普遍采用的氯系消毒剂在杀灭细菌病毒的同时,能产生大量具有“三致”效应的卤代消毒副产物(DBPs),严重威胁了饮用水的化学安全.研究人员已在饮用水中陆续检测并识别出700多种DBPs,但这些已知DBPs均为分子量小于800 Da的低分子量DBPs,目前对高分子量DBPs的认识还较为有限.本研究建立了基于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 MS)的高分子量DBPs检测方法,发现在基质为2,5-二羟基苯甲酸,阳离子化试剂为三氟乙酸钠,使用三明治法点靶,反射-正离子模式,90%激光强度时,信噪比和信号重现性达到最优,信噪比之和达到了136.2,变异系数(CV)则为4.77%.利用上述方法,在模拟饮用水中检测到5种新的高分子量DBPs.在此基础上,通过同位素模式分析、TOF/TOF串联质谱和数据库验证,建立了针对未知高分子量DBPs的分子式/结构式识别方法,确定新的高分子量DBPs为寡糖羧酸类物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子量消毒副产物 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 阳离子化试剂 检测 识别
原文传递
生活饮用水微生物检验方法和评价标准分析
10
作者 李叶青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0016-0019,共4页
本研究围绕生活饮用水微生物的重要性、微生物检验方法及评价标准三个维度展开。首先,阐述了饮用水微生物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明确了微生物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和饮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污染源;其次,介绍了常规以及先进的微生物检测方法,... 本研究围绕生活饮用水微生物的重要性、微生物检验方法及评价标准三个维度展开。首先,阐述了饮用水微生物对公共健康的影响,明确了微生物在水处理过程中的作用和饮用水中的常见微生物污染源;其次,介绍了常规以及先进的微生物检测方法,评价了各种检验方法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最后,剖析了国内外饮用水微生物标准的差异性,并讨论了饮用水微生物安全指标的制定和评估方式,揭示了微生物标准的发展趋势和挑战。该研究旨在提升领域专业人员对水质检测的认识和了解,从而保证民众饮用水的微生物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活饮用水 微生物检验 评价标准 水质检测 微生物安全
下载PDF
城中村供排水系统安全风险及生物污染阻控措施
11
作者 宁克明 宁雨阳 +2 位作者 董紫君 孙晓辉 王颖雯 《中国市政工程》 2024年第1期42-45,152,153,共6页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阶段性的产物,建筑密度大、楼宇建筑不规整,供排水系统存在较多薄弱节点。对典型城中村供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明确致病微生物在街区供排水系统中潜在传播途径及关键节点,构建供排水系统面向生物风... 城中村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阶段性的产物,建筑密度大、楼宇建筑不规整,供排水系统存在较多薄弱节点。对典型城中村供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明确致病微生物在街区供排水系统中潜在传播途径及关键节点,构建供排水系统面向生物风险防控需求的“建筑、社区、街区”多层级应急响应体系防控措施,期望为保障城中村卫生安全提供理论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中村 供排水系统 生物风险 污染防控措施
下载PDF
探讨微生物检测技术在生活饮用水检验中的应用效果
12
作者 卢艳芬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0030-0033,共4页
探讨生活饮用水在监测中应用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效果。方法 对生活饮用水采用多管发酵法、酶底物法对样本进行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检测,将使用多管发酵法作为观察A组,使用酶底物法为观察B组,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微生物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 探讨生活饮用水在监测中应用微生物检测技术的效果。方法 对生活饮用水采用多管发酵法、酶底物法对样本进行总大肠菌群、大肠埃希菌检测,将使用多管发酵法作为观察A组,使用酶底物法为观察B组,通过对两种方法的微生物检测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使用不同检测方法后,对比发现样本中A、B组中总大肠菌群检出率、大肠埃希菌检出率无明显差异(P>0.05),水监测结果亦无显著差异。说明多管发酵法、酶底物法在生活饮用水方面检测效果均较好,在微生物检测中我们要灵活应用,严格规范操作,让检测指标更确切地评估风险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生物检测技术 生活饮用水 酶底物法
下载PDF
深度除氟站技术方案探讨
13
作者 彭文兵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3期0036-0039,共4页
工业废水中含有的氟离子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均构成潜在威胁的有害物质。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化学除氟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处理氟离子的重要手段。本文深入探讨了化学除氟技术的应用路径,包括工艺设计的优化、氟化物污染的预防... 工业废水中含有的氟离子是一种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均构成潜在威胁的有害物质。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化学除氟技术应运而生,成为处理氟离子的重要手段。本文深入探讨了化学除氟技术的应用路径,包括工艺设计的优化、氟化物污染的预防策略等,旨在通过技术创新和实践经验的总结,提高除氟效率,降低处理成本,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氟离子对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工业废水治理领域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共同推动环境保护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度除氟技术 氟离子 应用方案
下载PDF
次氯酸钠消毒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健康风险评估 被引量:1
14
作者 费娟 于洋 +1 位作者 郑浩 丁震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23年第9期686-691,共6页
目的评估江苏省饮用水次氯酸钠消毒副产物水平及其人群健康风险。方法2017—2020年,采集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工艺的水厂出厂水53份,检测出厂水中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和卤乙酸(二氯乙... 目的评估江苏省饮用水次氯酸钠消毒副产物水平及其人群健康风险。方法2017—2020年,采集使用次氯酸钠消毒处理工艺的水厂出厂水53份,检测出厂水中消毒副产物三卤甲烷(三氯甲烷、一氯二溴甲烷、二氯一溴甲烷、三溴甲烷)和卤乙酸(二氯乙酸、三氯乙酸)浓度,使用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方法,对成人饮水暴露消毒副产物的健康风险进行评估。结果饮用水中一氯二溴甲烷和二氯一溴甲烷具有潜在致癌风险,一氯二溴甲烷对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的致癌风险均为1.2×10^(-5)(1.4×10^(-7)~5.1×10^(-5));二氯一溴甲烷对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的致癌风险分别为8.2×10^(-6)(5.0×10^(-7)~5.7×10^(-5))和8.3×10^(-6)(5.0×10^(-7)~5.7×10^(-5))。太湖水源饮用水消毒副产物致癌风险高于江河水源。三卤甲烷和卤乙酸对成年男性和成年女性非致癌风险均远小于1。结论江苏省次氯酸钠消毒饮用水中三卤甲烷和卤乙酸致癌风险、非致癌风险均在可接受范围内,一氯二溴甲烷和二氯一溴甲烷是次氯酸钠消毒饮用水中消毒副产物风险管理重点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次氯酸钠消毒 消毒副产物 健康风险评估
下载PDF
学校直饮水卫生管理探讨
15
作者 邱燚 李晓山 +2 位作者 孙健 陈凤萍 黎琅文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自然科学》 2024年第1期0133-0135,共3页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学校直饮水卫生现状,防止介水疾病和水污染事件发生,为建立学校饮水卫生安全管理规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宝安区提供直饮水的128家学校开展横断面调查和水质检测,综合分析宝安区学校直饮水现状。结果 采集直饮水和入... 了解深圳市宝安区学校直饮水卫生现状,防止介水疾病和水污染事件发生,为建立学校饮水卫生安全管理规范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对宝安区提供直饮水的128家学校开展横断面调查和水质检测,综合分析宝安区学校直饮水现状。结果 采集直饮水和入机源水各128份,直饮水合格率85.9%,源水合格率100%;全区大部分学校都能保证每学期更换滤芯,但“每周清洁消毒出水口”指标,公办学校84.3%优于民办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22.73,P<0.05);饮水安全知识掌握情况,校医组与后勤组、公司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47.39,P<0.05,;X2=70.63,P<0.05)。结论 深圳市宝安学校直饮水卫生现状较好,但学校仍需提高饮水卫生安全意识,加强监督管理;可考虑给予民办学校直饮水机维护专项补贴;建议政府尽早出台学校直饮水安装使用规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直饮水 管理 安全
下载PDF
甘肃省某市城乡饮用水水质状况分析
16
作者 韩莹 魏巧珍 +2 位作者 李雪 樊玉芳 田晓静 《甘肃科技》 2024年第2期65-71,共7页
为全面了解某市饮用水卫生基本状况,监测了该市城乡62个监测点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样的色度、pH、耗氧量等常规指标,并重点监测其中14个监测点出厂水及对应末梢水中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卤代烃等非常规指标。监测发现,该市城市饮... 为全面了解某市饮用水卫生基本状况,监测了该市城乡62个监测点出厂水、末梢水和二次供水水样的色度、pH、耗氧量等常规指标,并重点监测其中14个监测点出厂水及对应末梢水中重金属、农药残留和卤代烃等非常规指标。监测发现,该市城市饮用水合格率为89.7%(165/184),农村饮用水合格率为61.8%(231/374)(χ^(2)=46.624,P<0.001);城市不同水样类型合格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9.702,P<0.001);水质非常规指标均未超标;基于6种重金属元素可以对不同水源进行判别。某市农村生活饮用水质量亟待提高,重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以保障农村饮水卫生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水质 卫生指标 检测
下载PDF
2016-2022年岳阳市售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污染情况调查
17
作者 周瑚 周佳 +7 位作者 周欣欣 刘宇 陈其光 孙庭友 余莲芳 朱明扬 罗凤莲 任佑华 《轻工科技》 2024年第1期24-27,共4页
为了解岳阳市售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掌握本市近年来包装饮用水及天然矿泉水的质量安全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制定食品监管方案和靶向抽样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岳阳市水质安全,按照GB 8538-2016(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 为了解岳阳市售饮用水铜绿假单胞菌的污染情况,掌握本市近年来包装饮用水及天然矿泉水的质量安全情况,为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监管、制定食品监管方案和靶向抽样提供科学依据,保障岳阳市水质安全,按照GB 8538-2016(2008)《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饮用天然矿泉水检验方法》,对岳阳市市售饮用水进行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检验,统计分析2016~2022年岳阳市市售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检出率,按照年份、饮用水的类型、生产季节及厂址地域对污染情况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16-2022年,共计检测水样485份,其中55份有检出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11.34%;其中2022年市售饮用水的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率最高,为14.58%;纯净水和矿泉水中均存在部分污染,但在其他饮用水中的污染最严重,检出率为15.51%;第三季度检出率最高,为20.98%;云溪区检出率高达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 铜绿假单胞菌 污染
原文传递
酶底物法检测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方法比对
18
作者 王静 王聪 +2 位作者 鲍兴敏 郭林水 夏卫东 《净水技术》 CAS 2023年第7期176-182,共7页
滤膜法为现行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酶底物法测定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已通过国内外多个标准认证。采用酶底物法与滤膜法对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检测。通过标准菌株加标试验,酶底物法检测包装饮用水... 滤膜法为现行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测定的国家标准方法,酶底物法测定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已通过国内外多个标准认证。采用酶底物法与滤膜法对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进行检测。通过标准菌株加标试验,酶底物法检测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的方法精密度相对标准偏差为0.8%~9.0%,定量质控样品测定的所有结果均在真值范围内,且方法的相对误差为0.8%。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两种方法在统计学上无显著性差异。与滤膜法相比,酶底物法具有操作简单、结果准确性高、稳定性好等特点,酶底物法可作为评价包装饮用水中铜绿假单胞菌污染的补充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包装饮用水 铜绿假单胞菌 酶底物法 滤膜法 加标试验
下载PDF
饮水健康及国内外饮用水标准的比较分析
19
作者 张恒 张琳 +3 位作者 严小妹 韦宇颖 王迪 罗滨文 《中国标准化》 2024年第1期165-171,共7页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供水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然而,目前水源污染物种类变多、淡水资源缺乏、很多地区水处理工艺不合格和供水管网老旧等问题仍为饮水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供水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然而,目前水源污染物种类变多、淡水资源缺乏、很多地区水处理工艺不合格和供水管网老旧等问题仍为饮水健康带来严峻的挑战。本文分析了饮用水中所含物质的健康及风险,比较了国内外现行的饮用水标准,并详细介绍了国内健康饮水的标准,也从制定和完善饮用水标准、做好饮用水监督、寻找绿色净水工艺等方面为保障饮用水健康提出了一些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用水标准 健康风险 健康饮水
下载PDF
皖南某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调查及对策探析
20
作者 陈璇 胡继兵 钱骏峰 《安徽医专学报》 2024年第1期8-11,共4页
目的:探讨建立符合农村地区饮用水保障现状特点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策略。方法:通过对卫生健康监督平台、国家、省随机监督检查和卫生监督协管安全巡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地调查了解的方式,对皖南某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进... 目的:探讨建立符合农村地区饮用水保障现状特点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策略。方法:通过对卫生健康监督平台、国家、省随机监督检查和卫生监督协管安全巡查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地调查了解的方式,对皖南某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存在的问题与难点,并提出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优化策略。结果:调查发现该农村地区生活饮用水水源复杂,水处理方式不够科学,处理技术较为落后,需要加强水处理方式的优化。提出了完善综合监管机制、完善用水处理机制以及加强饮用水卫生宣传与推广等多项应对策略。结论:建立符合农村地区特点的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策略利于有效提升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监管工作质量,有助于改善农村生活饮用水卫生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村发展 生活饮用水 卫生现状 监管建议 优化措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