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0篇文章
< 1 2 1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数字健康家庭服务与中医杂合以治理论的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管理研究
1
作者 刘泽华 夏有兵 +4 位作者 赵高潮 齐银芝 寇西安 鱼向来 雷鹏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16期2809-2812,2819,共5页
我国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互联网+智慧医疗是新时代心脑血管病主动防控、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抓手,使用“四位一体、三级联动”的数字健康家庭服务模式可助力慢病管理从粗放到精细的升级,保障患者依从性从被动式... 我国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管理面临着诸多挑战与机遇,互联网+智慧医疗是新时代心脑血管病主动防控、提升医疗质量的重要抓手,使用“四位一体、三级联动”的数字健康家庭服务模式可助力慢病管理从粗放到精细的升级,保障患者依从性从被动式向主动式转变,将中医“杂合以治”理论用于指导二级预防实践,可提供给患者更多可行、可及的干预措施,改善患者病后调摄的医疗体验,增强二级预防的整体依从。通过整合中医经典理论与现代信息技术,以期形成具有中医特色的智能化心脑血管病二级预防管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健康 杂合以治 心脑血管疾病 二级预防 慢病管理模式 综述
下载PDF
初期雨水污染特征及截流量分析 被引量:1
2
作者 操李琎 胡真虎 《工业用水与废水》 CAS 2023年第3期47-53,共7页
为研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和截留量,对某汇水区的雨水径流污染指标(COD、SS、NH_(4)^(+)-N、TN、TP)进行监测,分析各污染指标随降雨时间的变化特征,并通过无量纲曲线和质量比率曲线判断降雨对该区域的冲刷效应,最后根据无量纲曲线分... 为研究初期雨水径流污染特征和截留量,对某汇水区的雨水径流污染指标(COD、SS、NH_(4)^(+)-N、TN、TP)进行监测,分析各污染指标随降雨时间的变化特征,并通过无量纲曲线和质量比率曲线判断降雨对该区域的冲刷效应,最后根据无量纲曲线分析结果确定截流量。研究结果表明,初期雨水径流污染与降雨强度和雨前晴天数有关,降雨强度越大,雨前晴天数越多,初期雨水所产生的污染越严重;降雨对于该区域的冲刷效应不仅与降雨强度有关,还受降雨雨型密切影响;经过无量纲曲线分析,确定其截流量为雨水径流体积的45%~5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期雨水 污染特征 降雨强度 雨前晴天数 冲刷效应 截留量
下载PDF
巢湖取水口浮游藻类污染调查 被引量:9
3
作者 赵影 王志强 +3 位作者 杨志平 谢春平 范琼 王勇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16-319,共4页
目的 了解合肥市以巢湖为水源的水厂取水口浮游藻类污染情况。方法 于1999年2、5、8、11月份(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季)分别距以巢湖为水源的水厂岸边1.5km(A点)和3.0km(B点)水域采集水样进行藻类鉴定和计数。结果 以巢湖为水源... 目的 了解合肥市以巢湖为水源的水厂取水口浮游藻类污染情况。方法 于1999年2、5、8、11月份(分别代表冬、春、夏、秋季)分别距以巢湖为水源的水厂岸边1.5km(A点)和3.0km(B点)水域采集水样进行藻类鉴定和计数。结果 以巢湖为水源的水厂取水口处水样检出浮游藻类83种,分属于8门49属;A点浮游藻种类多于B点。藻类计数年均值A点为7.024X108个/L,B点为8.205X108个/L。A、B两点水样藻类计数的变化趋势均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藻类优势种为铜绿微囊藻、螺旋鱼腥藻和水华鱼腥藻。水样总氮、总磷、叶绿素α年均值分别为4.30mg/L、0.09mg/L和0.015mg/L,均超过我国暂行标准。结论 巢湖水源已严重富营养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取水口 污染调查 水污染 藻类 浮游生物 巢湖
下载PDF
鄱阳湖区海会镇洲滩底泥有机氯农药污染研究 被引量:15
4
作者 刘小真 周文斌 +5 位作者 魏洽 刘艳 林捷 胡利娜 金静 李庆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385-388,共4页
目的了解鄱阳湖区洲滩底泥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为制订鄱阳湖区洲滩底泥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10月底,在鄱阳湖区海会镇的洲滩(北纬29°32′35″,东经116°05′49″)自湖水边向坡地依次设置... 目的了解鄱阳湖区洲滩底泥中有机氯农药的污染状况,为制订鄱阳湖区洲滩底泥中有机氯农药污染的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6年10月底,在鄱阳湖区海会镇的洲滩(北纬29°32′35″,东经116°05′49″)自湖水边向坡地依次设置4个采样点(各个采样点间距离约为150m,距离湖水边最远的采样点为蔬菜种植基地),在每个采样点采集土壤样品约200g。采用毛细柱气相色谱法(GC-ECD)对样品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并进行有机氯农药的生态风险分析。结果鄱阳湖区海会镇洲滩底泥中六六六类(HCHs)农药含量平均为3.460μg/kg,属于轻度污染,主要残留物为γ-HCH,其平均值为2.485μg/kg。底泥中滴滴涕类(DDTs)农药含量平均为19.707μg/kg,其主要降解产物为p,p’-DDD(平均值为19.200μg/kg)。底泥中六氯苯(HCB)的含量由近湖点的1.525μg/kg上升到远湖点的15.925μg/kg。底泥中五氯酚钠(SP)含量较高,平均值达20.750μg/kg。结论鄱阳湖区洲滩存在有机氯农药污染,五氯酚钠洒药区域不应作为绿色食品生产的基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氯农药 底泥 鄱阳湖区
下载PDF
淮河安徽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及其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17
5
作者 朱兰保 盛蒂 +1 位作者 周开胜 代静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84-786,共3页
目的了解淮河安徽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为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及污染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7年3月,在淮河安徽段上设置6个采样断面(分别是王家坝、田家庵、蚌埠闸、吴家渡、临淮关和小柳巷),在每个采样断面设置3... 目的了解淮河安徽段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现状,为淮河流域水环境质量的综合评价及污染治理等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07年3月,在淮河安徽段上设置6个采样断面(分别是王家坝、田家庵、蚌埠闸、吴家渡、临淮关和小柳巷),在每个采样断面设置3~5个采样点,采集每个断面各采样点表层(0~20cm)的沉积物样品,测定样品中Cu、Pb、Zn、Cr、Cd、As、Hg元素的质量浓度,并采用单因子指数法、综合污染指数法和Hakanson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进行评价。结果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物除Zn、Cu为中等程度污染外,其余均为低程度污染,污染程度顺序为Zn>Cu>As>Cd>Pb>Cr>Hg;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评价显示,除田家庵断面的Hg和吴家渡断面的Hg、Cd属于中等生态危害程度外,其他各点重金属的潜在生态危害都很轻微,潜在生态危害顺序为Cd>Hg>As>Cu>Pb>Cr>Zn。结论淮河安徽段沿岸人类的活动尚未对沉积物中重金属构成造成影响,河流沉积物中重金属污染不显著,处于轻微污染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 沉积物 潜在生态风险评价
下载PDF
温度与pH值对长江水系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转移影响分析 被引量:10
6
作者 郭业彬 舒为群 +3 位作者 常晓松 陈浩 杨澜 付文娟 《微生物学杂志》 CAS CSCD 2010年第5期29-35,共7页
研究温度和pH值对长江水系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耐药基因转移影响规律,为今后介水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滤膜法分离、梅里埃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菌株... 研究温度和pH值对长江水系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Spectrum β-Lactamases,ESBL)大肠埃希菌(Escherichia coli)耐药基因转移影响规律,为今后介水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滤膜法分离、梅里埃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菌株;将由长江水系分离出的产ESBL大肠埃希菌与大肠埃希菌NK5449进行接合,观察不同温度和pH值条件下接合频率变化情况;用纸片扩散法测定耐药谱;用PCR方法分析产ESBL供体菌与转移接合子β-内酰胺酶编码基因(bla),并对供、受体菌及转移接合子进行随机扩增多态性分析,判别转移接合子与供、受体菌的同源性。温度和pH值对产ESBL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水平转移影响明显,发生接合最适宜的pH值为7.1。温度对接合频率的影响具有双重性,相同条件下,某些大肠埃希菌接合频率随环境温度的降低率急剧下降,但某些大肠埃希菌的接合频率随环境温度下降有所上升。温度和pH值对产ESBL大肠埃希菌接合频率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菌 接合 转移 温度 pH
下载PDF
九龙江水源水及其出厂水邻苯二甲酸酯污染调查 被引量:17
7
作者 陆洋 袁东星 邓永智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703-705,共3页
目的了解九龙江水源水及其出厂水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污染情况及常规水处理工艺对PAEs的净化效果。方法于2006年8—9月,采集九龙江水源水、输水中途水源水(以下简称"中途水")及以九龙江为水源水的净水厂A、B的出厂水,采用... 目的了解九龙江水源水及其出厂水中邻苯二甲酸酯(PAEs)的污染情况及常规水处理工艺对PAEs的净化效果。方法于2006年8—9月,采集九龙江水源水、输水中途水源水(以下简称"中途水")及以九龙江为水源水的净水厂A、B的出厂水,采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水样中的PAEs含量进行检测。结果在所采集的水源水、出厂水水样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邻苯二甲酸丁基苄酯(BB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己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酯(DEHA)均有检出。其中,最主要的污染物是DBP和DEP,最高含量分别达17.238和11.701μg/L。水源水经过一定距离的输送后,中途水和A、B净水厂出厂水中的PAEs含量有一定程度地下降。出厂水中的PAEs含量均未超标。除BBP和DOP外,A净水厂(预氧化+常规工艺)对PAEs的去除率均达到75%以上,而B净水厂(常规工艺)的平均去除率仅为61.2%。有预氧化工艺的A净水厂对PAEs的去除率高于B净水厂。结论PAEs是九龙江水源水中主要的半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净水厂采用的预氧化、常规水处理工艺对于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有一定的去除作用,饮用水仍存在被PAEs污染的潜在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源水 邻苯二甲酸酯 环境污染
下载PDF
水体中微囊藻毒素的污染与控制 被引量:5
8
作者 梁恒 李星 +4 位作者 徐广志 孟莉莉 何文杰 韩宏大 李圭白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79-181,共3页
该文综述了有毒水华发生过程中释放的微囊藻毒素的污染与控制现状,微囊藻毒素作为安全评价的风险因子,其毒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控制水源水的微囊藻繁殖和强化饮用水处理工艺中微囊藻毒素的降解去除是研究热点。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将... 该文综述了有毒水华发生过程中释放的微囊藻毒素的污染与控制现状,微囊藻毒素作为安全评价的风险因子,其毒性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控制水源水的微囊藻繁殖和强化饮用水处理工艺中微囊藻毒素的降解去除是研究热点。根据我国国情,提出了将生物、物理、化学处理相结合是切实有效控制饮用水藻毒素污染的最佳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藻类 富营养化 微囊藻毒素
下载PDF
淮河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的遗传毒性研究 被引量:11
9
作者 江城梅 庄颖 +2 位作者 赵红 王帮霞 田磊 《癌变.畸变.突变》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54-156,共3页
目的 :研究淮河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对机体的遗传毒性。方法 :采集淮河源水、自来水厂滤池出水、氯化消毒自来水及大型贮水箱水各 2 0 0升 ,经吸附浓缩后予小鼠灌胃染毒。以胸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检测致突变性 ,以精子畸形率检测遗... 目的 :研究淮河水中非挥发性有机物对机体的遗传毒性。方法 :采集淮河源水、自来水厂滤池出水、氯化消毒自来水及大型贮水箱水各 2 0 0升 ,经吸附浓缩后予小鼠灌胃染毒。以胸骨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率检测致突变性 ,以精子畸形率检测遗传毒性。结果 :淮河源水及消毒处理过的自来水均有一定程度的致突变及致精子畸形性。遗传毒性大小顺序依次为 :消毒处理过的自来水 >贮水箱水 >源水 >滤池出水。结论 :淮河源水已受到有机诱变物的污染。混凝沉淀具有去除有机物、降低源水遗传毒性作用。而加氯消毒使水质的遗传毒性增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河水 有机物 遗传毒性 小鼠
下载PDF
用彗星实验和微核实验检测地面水污染的遗传毒性效应 被引量:8
10
作者 齐宝宁 唐国慧 +3 位作者 李劲松 易建华 郭剑锋 苗江丽 《中国工业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63-165,共3页
目的探索应用彗星实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测定鲤鱼红细胞DNA损伤以评价地面水污染遗传毒性效应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和微核实验对污染指数(PI)不同的5种河流中采集的鲤鱼的红细胞DNA损伤和微核率进行测定。结果5种... 目的探索应用彗星实验(单细胞凝胶电泳技术,SCGE)测定鲤鱼红细胞DNA损伤以评价地面水污染遗传毒性效应的可行性。方法应用单细胞凝胶电泳和微核实验对污染指数(PI)不同的5种河流中采集的鲤鱼的红细胞DNA损伤和微核率进行测定。结果5种地面水水源中的鲤鱼红细胞DNA损伤情况不全相同,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污染严重程度呈正相关,趋势与微核实验一致。结论SCGE测定鲤鱼红细胞DNA损伤,可以检测地面水的污染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细胞凝胶电泳(彗星实验) DNA损伤 微核实验 红细胞
下载PDF
郑州市某地表水源藻类与环境因子回归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刘晓蕙 柳桢 +4 位作者 庄东刚 朱静媛 巴月 程学敏 崔留欣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58-60,共3页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地表水源藻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2004年3~10月间,在该水源设2个采样点,采用标准方法监测:水温(WT)、透明度(SD)、水深(WD)、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和藻类细胞密度...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地表水源藻类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2004年3~10月间,在该水源设2个采样点,采用标准方法监测:水温(WT)、透明度(SD)、水深(WD)、高锰酸盐指数(CODMn)、总氮(TN)、总磷(TP)、叶绿素a(Chla)和藻类细胞密度(ACD)8项指标,应用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探讨Chla和ACD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建立叶绿素a和藻类细胞密度的预测模型。结果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该水源标准化叶绿素a与WT、CODMn、TP呈显著正相关,与SD呈显著负相关;标准化藻类细胞密度与WT、TP呈显著正相关,与SD、WD呈显著负相关。多元回归统计分析显示,WT、TP和CODMn为该水源标准化叶绿素a的显著相关因子,WT和TP为该水源标准化藻类细胞密度的显著相关因子,应用回归方程计算出来的预测值能够较好地与实测值拟合。结论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能够较好地预测Chla和ACD的变化趋势;削减TP和CODMn含量在控制Chla和ACD方面具有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元逐步回归 叶绿素A 藻类细胞密度 预测模型
下载PDF
一起工业废水污染沱江水源水事故的调查 被引量:5
12
作者 孙莉 朱鸿斌 +1 位作者 张成云 金立坚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92-193,共2页
目的分析2004年2月27-29日发生在沱江简阳段的一起工业废水污染的事故过程中饮水水质的变化。方法事故发生后,对简阳及其下游的内江市自来水厂水源水和出厂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浓度进行连续监测。结果简阳市水厂水源水和出... 目的分析2004年2月27-29日发生在沱江简阳段的一起工业废水污染的事故过程中饮水水质的变化。方法事故发生后,对简阳及其下游的内江市自来水厂水源水和出厂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浓度进行连续监测。结果简阳市水厂水源水和出厂水中氨氮浓度于污染源停止排污后(即从3月3日起)第3天达到第1个高峰[(47.04±2.48)、(45.97±2.37)mg/L],第4天稍下降,第5天达到第2个高峰犤(42.26±2.88)、(39.50±2.64)mg/L犦,随后逐渐下降,到第11天恢复正常[(0.54±0.10)、(0.30±0.12)mg/L]。水源水和出厂水中亚硝酸盐氮浓度于污染源停止排污后第2~3天达到第1个高峰[(2.09±0.23)、(0.91±0.15)mg/L],第4天稍下降,第5天达到第2个高峰[(2.18±0.33),(0.61±0.16)mg/L],随后逐渐下降,到第11天恢复正常[(0.16±0.07)、(0.02±0.01)mg/L]。硝酸盐氮浓度(3.56~9.15mg/L)始终未超过《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的标准。污染源停止排污后1~3天内江市二水厂水源水和出厂水中氨氮、亚硝酸盐氮均超标,硝酸盐氮浓度未超标;污染源停止排污后第4~25天,内江市二水厂改由五星水库供水,出厂水均达标。结论该工业废水污染事故对简阳及其下游的内江市饮水均造成严重污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沱江 水源水
下载PDF
郑州市某生活饮用水水源水体富营养化状况分析 被引量:4
13
作者 庄东刚 刘晓蕙 +5 位作者 朱静媛 程学敏 范清堂 张惠珍 巴月 崔留欣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258-260,共3页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生活饮用水备用水源春夏两季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及其与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方法:2004年3月到8月期间,在该水源水面设2个采样点,采用标准方法监测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透明度、水温、水深、pH值... 目的:了解郑州市某生活饮用水备用水源春夏两季水体富营养化状态,及其与环境理化因子的关系。方法:2004年3月到8月期间,在该水源水面设2个采样点,采用标准方法监测总氮(TN)、总磷(TP)、高锰酸盐指数(CODMn)、透明度、水温、水深、pH值、光照和叶绿素a(Chla)等指标。采用综合营养状态指数法评价其营养状态;应用直线相关分析和多元回归方法探讨Chla与各理化因子之间的关系,并初步建立Chla预测模型。结果:随着夏季的到来,该水源水质逐步由中营养状态演变为富营养状态。水温、透明度、CODMn、水深和TP与Chla有相关关系(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水温、、CODMn和TN对该水源水质状况影响较大,回归方程为:Chla=3.205×水温-3.58×CODMn-4.153×TN-15.208(R2=0.979,P(0.001);应用该方程计算出来的预测值能够较好地与实测值吻合。结论:郑州市某备用水源富营养状态严重,并且呈现持续恶化的趋势;建立的多元回归方程能够较好的预测Chla含量的变化趋势。控制该水源中的总氮含量和CODMn对于控制其中Chla的增长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营养化 叶绿素A 综合营养状态指数
下载PDF
天津市津河有机物和生物性污染调查研究 被引量:4
14
作者 吴丽娜 吕严 +1 位作者 赵光宇 王宁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92-293,共2页
目的探讨天津市津河有机物、生物性污染状况。方法在津河上、中、下游设3个断面,各个断面均设6个采样点,以生化需氧量(BOD_5^(20))、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为检测项目,结果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结果各断面BOD_5^(20)值... 目的探讨天津市津河有机物、生物性污染状况。方法在津河上、中、下游设3个断面,各个断面均设6个采样点,以生化需氧量(BOD_5^(20))、细菌总数、粪大肠菌群为检测项目,结果按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评价。结果各断面BOD_5^(20)值均超过GB3838-2002 V类标准,粪大肠菌群符合GB3838-2002V类标准,各断面间BOD_5^(20)及粪大肠菌群差异无显著性,细菌总数差异有显著性,上游断面高于下游断面(P<0.05)。结论津河水质有机物污染较生物性污染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津河
下载PDF
地表水中耐热大肠菌群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刘小云 舒为群 李阳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3期164-167,共4页
目的探讨抗生素滥用造成的水环境中耐热大肠菌群的抗生素耐药现象及其负面效应。探讨不同水体中耐热大肠菌群抗生素耐药谱的区别。方法采用滤膜法分离、API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受医院污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农业流域地表水中耐热大肠菌群,Kir... 目的探讨抗生素滥用造成的水环境中耐热大肠菌群的抗生素耐药现象及其负面效应。探讨不同水体中耐热大肠菌群抗生素耐药谱的区别。方法采用滤膜法分离、API微生物分析系统鉴定受医院污水污染的地表水和农业流域地表水中耐热大肠菌群,Kirby-Bauer法分析其对人畜常用10种抗生素的耐药性。结果分离所得62株菌中61株(98.4%)为耐热大肠菌,1株为畜禽病原菌亚利桑那沙门氏菌(S.arizonae);100%具多重耐药性,对5种及5种以上抗生素耐药的占92%;对10种抗生素耐药性依次为:青霉素100%,红霉素98%,链霉素95%,氧氟沙星82%,庆大霉素79%,诺氟沙星77%,环丙沙星68%,氨苄青霉素47%,头孢他啶45%,丁胺卡那霉素40%。医院污水污染地表水样分离株对氨苄青霉素、链霉素的耐药率(59%和100%)显著高于农业流域水样分离株(26%和87%,P<0.05)。结论从两类地表水中分离的耐热性大肠菌群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受医院污水污染地表水中耐热性大肠菌群的耐药率显著高于农业流域地表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表水 滤膜法 耐热大肠菌群 抗生素耐药性
下载PDF
水体中蓝绿藻分子标志物——mcyD基因的检测 被引量:3
16
作者 司纪亮 胡文容 +1 位作者 李杰 张继才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建立一种筛选自然水体中产微囊藻毒素藻株的方法。方法应用编码微囊藻毒素合成酶mcyD基因的特异引物结合藻类保守序列16SrRNA对所培养的纯种蓝绿藻(铜绿微囊藻FACHB469、铜绿微囊藻PCC7806、微囊藻属FACHB569、浮游蓝丝藻属小颤藻FA... 目的建立一种筛选自然水体中产微囊藻毒素藻株的方法。方法应用编码微囊藻毒素合成酶mcyD基因的特异引物结合藻类保守序列16SrRNA对所培养的纯种蓝绿藻(铜绿微囊藻FACHB469、铜绿微囊藻PCC7806、微囊藻属FACHB569、浮游蓝丝藻属小颤藻FACHB247、泡沫节球藻FACHB377)和采集的水样进行聚合酶链反应,观察扩增结果,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方法检测其微囊藻毒素浓度。结果在产微囊藻毒素(铜绿微囊藻PCC7806、微囊藻属FACHB569)的藻株和水样均可以扩增出1条约870bp的单一条带,而不产微囊藻毒素的藻株(铜绿微囊藻FACHB469、浮游蓝丝藻属小颤藻FACHB247、泡沫节球藻FACHB377)和水样未扩增出此条带。结论以mcyD基因为微囊藻毒素分子标志物的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自然水体中的产微囊藻毒素和非产微囊藻毒素蓝绿藻是可行和实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藻类 基因 微囊藻毒素
下载PDF
水碘含量影响因素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4
17
作者 罗若荣 张红宇 +1 位作者 黄薇 魏若飞 《中国公共卫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700-701,共2页
目的 了解影响水质碘含量的因素并评价深圳市水中碘含量。方法 水碘采用全自动间歇流动分析法测定。结果 深圳市水源水中碘含量随距海岸垂直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距 5 0km外 5km内降低 80 1% ,混凝沉淀及曝气可减少水碘 35 %以上 (P均... 目的 了解影响水质碘含量的因素并评价深圳市水中碘含量。方法 水碘采用全自动间歇流动分析法测定。结果 深圳市水源水中碘含量随距海岸垂直距离的增加而降低 ,距 5 0km外 5km内降低 80 1% ,混凝沉淀及曝气可减少水碘 35 %以上 (P均 <0 0 1) ,加氯及加亚铁、煮沸及日晒则未显差异 (P均 >0 0 5 )。结论 深圳市区水碘含量丰富 ,近郊水碘含量 16 μg/L ,远郊属贫碘水 ;水源碘在制备中丢失明显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碘 影响因素 全自动分析
下载PDF
三江源鄂陵湖区水环境现状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卢素锦 周青平 +2 位作者 王永杰 王宏生 曾辉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8期598-599,共2页
目的了解三江源鄂陵湖区水环境现状,形成未来监测和评价湖区水环境的基础构件,为保护该区域脆弱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鄂陵湖进、出水区及东、西岸边区水面以下0.5m处各设采样点1个;在湖心区水面以下和湖底以上0.5m处各设采样... 目的了解三江源鄂陵湖区水环境现状,形成未来监测和评价湖区水环境的基础构件,为保护该区域脆弱的生态系统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鄂陵湖进、出水区及东、西岸边区水面以下0.5m处各设采样点1个;在湖心区水面以下和湖底以上0.5m处各设采样点1个。分别于平水期(2005年8月)、枯水期(2005年10月)和丰水期(2006年5月)进行采样。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地表水和污水监测技术规范》(2002)确定水质监测的物理、化学指标。测定方法参照《中国环境保护标准汇编:水质分析方法》进行。根据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类标准对水质进行评价。结果鄂陵湖区水质监测结果显示,平均水温为5.6℃,pH值为8.49,钙镁总量为95.4mg/L,悬浮物为87.0mg/L,氯化物含量为45.0mg/L,硫酸盐含量为80.0mg/L,溶解氧含量为7.1mg/L,化学需氧量为11.0mg/L,5日生化需氧量为2.0mg/L,铜含量为0.002mg/L,锌含量为0.009mg/L,均在标准范围内。结论鄂陵湖区水质良好,清洁无污染,符合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Ⅰ类水质标准,因此,可作为源头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鄂陵湖 水质监测 评价
下载PDF
三峡工程二期蓄水过程中生活饮用水水源水质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亚林 汪新丽 +2 位作者 毛德强 苏培学 焦艳 《环境与健康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10-311,共2页
目的了解三峡工程二期蓄水过程中长江重庆段水质的变化情况。方法于2003年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前(5月31日)、蓄水期(6月8-10日)、蓄水后(6月11-15、20、31日)在重庆7个淹没区县(万州、涪陵、丰都、忠县、云阳、奉节、巫山)的10个在长江干... 目的了解三峡工程二期蓄水过程中长江重庆段水质的变化情况。方法于2003年三峡工程二期蓄水前(5月31日)、蓄水期(6月8-10日)、蓄水后(6月11-15、20、31日)在重庆7个淹没区县(万州、涪陵、丰都、忠县、云阳、奉节、巫山)的10个在长江干流上取水的区县级水厂取水点按《生活饮用水卫生规范》(2001)采样、监测并进行评价。结果蓄水前共监测水源水11份,合格8份,合格率为72.73%;不合格3份,不合格项目是总大肠菌群(27.27%);理化指标全部合格。蓄水期监测水源水23份,合格14份,合格率60.87%;不合格9份,不合格的项目为总大肠菌群(39.13%)。蓄水后共监测水样51份,合格9份,合格率为17.65%;不合格42份,不合格项目是总大肠菌群(82.35%)。结论在三峡工程蓄水过程中,长江重庆段总大肠菌群合格率下降,一般化学指标与毒理学指标在蓄水过程中无异常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污染 三峡工程
下载PDF
发光菌用于饮水中部分重金属及农药的应急监测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建江 贾继民 +4 位作者 马永红 田华 张华 宋远新 王黎 《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1期9-11,共3页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饮水中常见且重要的3种重金属及2种农药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为新疆地区针对重大饮水污染风险应急保障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Hg2+、As3+和Cr6+及氧化乐果、敌敌畏为污染物,建立重金属及农药饮水污染模型,以发光细... 目的研究新疆地区饮水中常见且重要的3种重金属及2种农药对发光细菌的急性毒性,为新疆地区针对重大饮水污染风险应急保障监测提供技术支持。方法以Hg2+、As3+和Cr6+及氧化乐果、敌敌畏为污染物,建立重金属及农药饮水污染模型,以发光细菌为研究对象,用生物毒性测试仪测定样品及空白的发光度,计算相对发光率。结果发光菌的相对发光率与重金属的浓度呈负相关,其决定系数为-0.77~-0.90(P<0.01);Hg2+、As3+、Cr6+使发光菌产生50%光损失时的质量浓度(EC50)分别为0.16、1.77和7.54 mg/L。发光菌的相对发光率与农药的体积分数呈负相关,其决定系数为-0.78~-0.99(P<0.01);氧化乐果、敌敌畏的EC50分别为604.89、748.54mg/L。结论该方法为饮水中毒物的毒性监测和评价提供了直接证据,可以弥补理化方法分析毒性时的不足,在新疆地区重大饮水污染风险的应急监测中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光菌 饮水污染风险 重金属 农药 急性生物毒性 应急监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