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877篇文章
< 1 2 9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情背景下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睡眠质量研究
1
作者 王慧 于维仙 +4 位作者 李冬玲 赵兵 李杨 刘擎 李爱歆 《黑龙江医药科学》 2024年第1期111-113,共3页
目的:研究疫情背景下一线抗疫医护人员在睡眠质量方面的表现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参加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抗疫工作的60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睡眠质量、心理弹性、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其中,睡眠质量调... 目的:研究疫情背景下一线抗疫医护人员在睡眠质量方面的表现情况。方法: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参加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抗疫工作的60名一线医护人员进行睡眠质量、心理弹性、心理状态进行调查。其中,睡眠质量调查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ittsburgh sleep quality index,PSQI)进行;心理弹性、心理状态调查采用自评量表进行。结果:疫情背景下,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的PSQI的7个项目中,除睡眠效率、催眠药物以外,其余5项均显示不正常。睡眠质量和睡眠质量总分不正常的比例分别为58.33%、66.67%。通过单因素分析发现,女性PSQI总分高于男性;年龄在40岁以上的医护人员的PSQI总分高于年龄39~40岁组,年龄30~39岁组医护人员的PSQI总分高于年龄<30岁组;护士的PSQI总分高于医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职称方面的分析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的PSQI总分及除睡眠效率、睡眠障碍以外的各项指标均与焦虑、抑郁的心理状态呈正相关关系,与心理弹性呈负相关关系。结论:疫情背景下,一线抗疫人员在睡眠质量方面呈现出异常情况增多的特点。同时,心理弹性、心理状态(焦虑、抑郁)会对睡眠质量产生明显的影响。这提示,要对身处疫情背景下的一线抗疫医护人员的身体机能、心理弹性、心理状态等进行相应的干预,以促进睡眠质量的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疫情 一线抗疫医护人员 睡眠质量 心理弹性 心理状态
下载PDF
职业压力对律师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自我调节疲劳的中介作用和健康素养的调节作用
2
作者 韩焕霞 樊春雷 +2 位作者 王利刚 陶婷 高文斌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1期2607-2616,共10页
背景 律师是压力较大的行业之一,然而国内关于律师职业压力的研究较少。既往研究表明律师职业压力、心理健康状态、自我调节疲劳、健康素养具有相关性,但缺乏对其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 探讨职业压力对律师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及自我... 背景 律师是压力较大的行业之一,然而国内关于律师职业压力的研究较少。既往研究表明律师职业压力、心理健康状态、自我调节疲劳、健康素养具有相关性,但缺乏对其相互作用机制的研究。目的 探讨职业压力对律师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及自我调节疲劳和健康素养的内在作用机制。方法 2022年5—6月采用方便取样法选取7家头部中资律所中的660位律师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包括自编人口学问卷、律师职业压力量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我调节疲劳量表(SRF-S)和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快速评估调查问卷(HLSRAQ)。采用逐步回归法探讨自我调节疲劳在律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态间的中介作用,使用Bootstrap法检验自我调节疲劳的中介效应。采用PROCESS 3.4中的模型5探讨健康素养在律师职业压力与心理健康状态间的调节中介作用,使用Bootstrap法检验健康素养的调节中介效应,进一步进行简单斜率检验调节作用,并分析不同健康素养水平下职业压力对律师心理健康状态的影响。结果 回收有效问卷656份,有效回收率为99.39%。律师职业压力、SCL-90、SRF-S、HLSRAQ得分为(106.9±34.8)、39.0(15.0,84.0)、(39.4±10.0)、(13.9±3.7)分。逐步回归法最终结果显示,律师职业压力正向预测心理健康状态(β=0.36,t=13.40,P<0.01),自我调节疲劳正向预测心理健康状态(β=0.55,t=20.32,P<0.01);Bootstrap法结果显示律师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状态产生影响的总效应、间接效应和直接效应的95%CI均不包括0(P<0.01)。调节中介作用分析表明,律师职业压力与健康素养的乘积项对心理健康状态的预测作用有统计学意义(β=-0.02,t=-2.00,P<0.05),Bootstrap法结果显示律师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状态产生影响的间接效应的95%CI均不包括0(P<0.01);进一步简单斜率检验结果显示,不同健康素养水平下,律师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状态正向预测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随着健康素养水平的提高,职业压力对心理健康状态的预测作用呈下降趋势(P<0.01)。结论 职业压力通过自我调节疲劳的中介作用对律师心理健康状态产生影响,律师健康素养在其中起调节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压力 律师 心理健康 自我调节疲劳 健康素养 中介作用 调节作用
下载PDF
工作压力在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与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间的中介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韦俊琪 莫竞华 韦文葵 《临床护理杂志》 2023年第5期6-10,共5页
目的探讨工作压力在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与医院感染防控知信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临床一线医护人员378名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工作压力量表、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 目的探讨工作压力在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与医院感染防控知信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月-12月我院临床一线医护人员378名为调查对象,采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工作压力量表、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问卷进行调查。结果有效回收问卷378份(94.5%);工作压力总分为(116.72±14.76)分,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总分为(103.03±14.85)分,自我效能感总分为(25.13±5.85)分;医护人员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与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r=0.650,P<0.01),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r=-0.690,P<0.01);医护人员自我效能感与工作压力呈负相关(r=-0.707,P<0.01);工作压力在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与自我效能感之间中介效应为50.36%。结论工作压力在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与自我效能感之间具有中介作用,医院管理者可通过降低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提升其工作效能,从而提高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压力 医护人员 自我效能感 医院感染 知信行
下载PDF
公交驾驶员生理健康问题研究综述
4
作者 万志伟 陈国俊 +2 位作者 刘好德 涂波 葛姝欣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 2023年第4期59-74,共16页
公交驾驶员生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公交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因此对公交驾驶员生理健康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对公交营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交驾驶员生理健康问题的诱因、表征、后果与干预措施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分析,结果表明:(1)振动... 公交驾驶员生理健康问题已成为公交事故发生的首要原因,因此对公交驾驶员生理健康要素进行综合分析对公交营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公交驾驶员生理健康问题的诱因、表征、后果与干预措施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论述分析,结果表明:(1)振动、噪音、空气质量、温度等工作环境因素,工作姿势负载高、工作时间长等公交驾驶员职业特征因素,吸烟、饮酒、缺乏锻炼、高BMI等个体特征因素是公交驾驶员群体生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诱因。(2)公交驾驶员群体总体健康状况较差,对16篇相关文献进行Meta分析发现,公交驾驶员生理健康问题表征中发生率最高的表征是腰部疼痛(46%)和血脂异常(45%),其次是颈部疼痛(36%)、高血压(32%)、脂肪肝(33%),此外也有一定比例的公交驾驶员检出痔疮(28%)、冠心病(25%)、背部疼痛(23%)、心电异常(23%)、腿部疼痛(21%)、失眠(18%)、血糖异常(13%)、胆囊异常(11%)、手臂疼痛(11%)等表征问题。(3)公交驾驶员的生理健康问题可在感知、决策、操作三个层面对驾驶员产生影响。眼部异常等感官问题主要影响驾驶员的感觉与知觉;疲劳、嗜睡、夜间呼吸问题主要导致驾驶员注意力分散、反应能力下降;而心率改变、呼吸问题、疲劳、生理适应能力等因素会导致更高的误操作风险;血脂异常、高血压等因素还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突发疾病,同时作用于感知、判断、操作三个阶段。(4)当前针对公交驾驶员生理健康问题的干预措施集中于诱因防控与表征检测层面,以健康监测为主,以改善工作环境与健康宣传为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通工程 公交驾驶员 生理健康 META分析
下载PDF
工作特征模型视角下基层卫生人员内在激励机制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赵世超 平静 +3 位作者 朱虹 纪婉婷 王雨燕 王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5期3118-3126,共9页
背景对基层卫生人员的激励关乎新医改“强基层”和分级诊疗目标的实现,研究者大都关注外部激励措施及其对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结果的影响,忽视了工作本身所具备的内在激励作用。目的以工作特征模型为研究框架,分析当前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特... 背景对基层卫生人员的激励关乎新医改“强基层”和分级诊疗目标的实现,研究者大都关注外部激励措施及其对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结果的影响,忽视了工作本身所具备的内在激励作用。目的以工作特征模型为研究框架,分析当前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特征现状,探究其对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结果的内在激励作用,并比较工作特征五维度与收入等外部激励因素对工作结果的作用大小,为提高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动机与绩效提出政策建议。方法采用多阶段抽样法,以山东省三市18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0家乡镇卫生院为样本来源地,2021年2—6月选取各样本来源地调查当日在岗的基层卫生人员为研究对象,采用自设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方便抽样法,从完成调查者中抽取167例基层卫生人员作为访谈对象,对其进行半结构化访谈,了解基层卫生人员对工作特征的认知情况。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工作特征五维度及外部激励因素与基层卫生人员自主动机、工作绩效、职业倦怠、离职意愿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分层线性回归分析工作特征五维度及外部激励因素对基层卫生人员工作结果的影响及其程度。采用主题框架法对访谈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共回收有效问卷870份。工作特征五维度中,基层卫生人员在技能多样性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最高,为(4.09±0.71)分;在任务完整性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最低,为(3.18±1.04)分;在任务重要性、工作反馈性、工作自主性3个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分别为(3.91±0.76)、(3.46±0.83)、(3.43±0.79)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基层卫生人员自主动机、工作绩效与工作特征各维度呈正相关(P<0.05),职业倦怠和离职意愿与工作特征各维度呈负相关(P<0.05)。多元分层线性回归结果表明,工作特征五维度对自主动机、工作绩效、职业倦怠、离职意愿4个工作结果变量的贡献率(R2)分别为18.8%、11.3%、16.5%和21.9%,其对4个工作结果变量的解释力强于收入等5项外部激励因素[5项外部激励因素对4个工作结果变量的贡献率(R2)分别为1.7%、3.4%、5.8%和11.8%]。通过访谈发现,基层卫生工作在工作特征的5个维度上存在任务碎片化、自主性受限、反馈机制不足等问题。结论对于基层卫生人员而言,工作特征的内在激励作用对工作结果的解释力强于外部激励因素的外在激励作用,但基层卫生人员的现实工作特征与理论上的工作特征之间存在差距。应重视工作本身的内在激励作用,通过增加培训机会和提高培训质量、为基层卫生人员减负赋能、加大资源投入和减少政策束缚、完善绩效管理制度等重塑基层卫生人员对工作的认知,从而提升基层卫生人员的工作动机与绩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作特征模型 基层卫生人员 内在激励 工作结果 工作设计 工作表现
下载PDF
中国社区全科医生心理资本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张莉 郑艳玲 +1 位作者 冯晶 甘勇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186-1191,1197,共7页
背景 心理资本会对个体态度、行为和绩效产生明显影响,而目前关于全科医生心理资本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较为有限。目的 了解中国社区全科医生心理资本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 背景 心理资本会对个体态度、行为和绩效产生明显影响,而目前关于全科医生心理资本及其相关因素的研究较为有限。目的 了解中国社区全科医生心理资本现状和影响因素,为基层卫生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于2021年3—5月,在中国东、中、西部各随机各抽取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在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名单中各随机抽取40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并在调查当日于每家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值班表中随机抽取40%在岗的全科医生(4 632例)进行问卷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基本信息、工作场所暴力、心理资本3个部分,采用一般描述性分析、秩和检验、广义线性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4 376例社区全科医生,心理资本总得分为104(20)分,总均分为4.33(0.83)分,高于理论中间值3.50分。地区[中部(b=1.355)]、年龄[40~49岁(b=2.609),≥50岁(b=4.035)]、婚姻状况[在婚(b=1.801)]、执业地点[农村(b=2.088)]、行政职务[无(b=-1.734)]、每周工作时间[>50 h(b=2.743)]、日均诊疗量[20~39人次(b=2.177)]、工作量[一般(b=6.900),较大(b=8.146)]、工作压力[一般(b=-6.936),较大(b=-10.309)]、职业发展机会[一般(b=2.073),较多(b=7.747)]及工作场所暴力[低频度(b=-3.132),中频度(b=-3.990),高频度(b=-7.033)]是全科医生心理资本水平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 中国社区全科医生心理资本处于中等偏上水平,影响因素复杂,应重视全科医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措施减轻其心理压力,提升全科医生心理资本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科医生 心理资本 工作场所暴力 职业压力 全科医学 社区卫生服务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基于分层回归法分析护理实习生初期压力与专业自我概念的关联性 被引量:2
7
作者 姜玉晓 黄伦论 赵晓敏 《淮海医药》 CAS 2023年第2期138-142,共5页
目的:了解实习初期护理实习生(护生)压力与专业自我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二者间关系,为提升护生专业自我概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8月山东省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习的617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星平... 目的:了解实习初期护理实习生(护生)压力与专业自我概念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二者间关系,为提升护生专业自我概念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2年8月山东省两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实习的617名护理专业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问卷星平台一般资料问卷、专业自我概念量表及实习压力源量表收集资料。结果:实习初期护生专业自我概念总分为(89.81±10.55)分,实习压力总分为(67.42±18.41)分。实习压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呈负相关(R=-0.221~-0.339,P<0.01)。分层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人口社会学资料后,实习压力可以解释护生护理专业自我概念变异的5.3%,贡献率有统计学意义(ΔF=24.219,P<0.001)。结论:实习初期,护生专业自我概念总体较积极,可结合实习初期主要压力源状况及特点,有针对性地为护生提供相应的支持措施,缓解护生实习压力,进一步提高护生专业自我概念积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压力 实习初期 护生 专业自我概念
下载PDF
低生育水平时期助产士职业压力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8
作者 赵聪聪 程相红 +2 位作者 刘利 王真真 赵琪 《临床护理杂志》 2023年第5期2-6,共5页
目的调查河南省郑州市9所三级甲等医院139名助产士的职业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低生育水平时期助产士职业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知觉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横... 目的调查河南省郑州市9所三级甲等医院139名助产士的职业压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为降低低生育水平时期助产士职业压力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知觉压力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及简易应对方式量表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助产士职业压力的影响因素。结果有效回收问卷139份(97.89%),助产士工作压力总分为(2.21±0.42)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育儿数、月收入、每周平均工作时间、平均每月夜班数、知觉压力及消极应对方式是影响助产士职业压力主要因素(P<0.05)。助产士职业压力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r=-0.292,P<0.01),与应对方式呈正相关(r=0.172,P<0.05),与知觉压力呈正相关(r=0.443,P<0.01)。结论低生育水平时期助产士职业压力程度处于中度水平,护理管理者可以通过制定压力管理策略,降低助产士职业压力水平,提高助产士的生活及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生育水平 助产士 职业压力
下载PDF
医师工作倦怠与职业紧张和应对资源的关系评价 被引量:41
9
作者 朱伟 王治明 +2 位作者 王绵珍 兰亚佳 吴思英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81-283,308,共4页
目的探讨医师工作倦怠现状及职业紧张、应对资源对医师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从3所省市级医院随机抽取561名各科临床医师,采用MBI-GS和OSI-R对其工作倦怠、职业紧张和应对资源进行测量。结果外科、内科医师的工作倦怠高于其他临床科室(P&... 目的探讨医师工作倦怠现状及职业紧张、应对资源对医师工作倦怠的影响。方法从3所省市级医院随机抽取561名各科临床医师,采用MBI-GS和OSI-R对其工作倦怠、职业紧张和应对资源进行测量。结果外科、内科医师的工作倦怠高于其他临床科室(P<0.05);30~40岁的医师衰竭得分最高(P<0.05);专业低效能感随年龄的增高而下降、随学历的增高而增高(P<0.05);职业紧张和应对资源的性质不同对医师工作倦怠的影响也不同,衰竭的主要预测变量有任务过重、责任感、工作环境、娱乐休闲和自我保健等(P<0.05),消极怠慢的主要预测变量有任务不适、任务过重和责任感等(P<0.05),专业低效能感的主要预测变量为任务不适、社会支持和理性处事等(P<0.05)。结论降低或保持适度的职业任务量、职业责任感,明确职工工作要求和工作中的角色与职责,丰富其业余生活、提高其自我保健能力与理性处事能力是预防医师工作倦怠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师 工作倦怠 职业紧张 个体应对资源
下载PDF
银川市医护人员职业倦怠和工作能力现状及其关系研究 被引量:35
10
作者 杨惠芳 朱玲勤 +2 位作者 杨彦诏 张海宏 刘翠娟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2-74,共3页
目的了解银川市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及工作能力现状,探讨职业倦怠与工作能力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倦怠指数量表(MBI)和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对银川市10所医院的522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生的职业倦怠与护士之间差异... 目的了解银川市医务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及工作能力现状,探讨职业倦怠与工作能力的相关关系。方法采用职业倦怠指数量表(MBI)和工作能力指数量表(WAI),对银川市10所医院的522名医护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医生的职业倦怠与护士之间差异有显著性,医生在消极怠慢及成就感方面的得分高于护士(P<0.01和P<0.05),而两者在工作能力方面的得分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性质医院的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及职业倦怠得分也均有统计学意义,国营医院医生的情绪耗竭程度高于私立医院的医生(P<0.05),而其成就感低于私立医院的医生(P<0.01),其工作能力得分也低于私立医院的医生(P<0.01);国营医院护士的成就感得分低于私立医院护士(P<0.05),其工作能力得分也低于私立医院的护士,而在情绪耗竭及消极怠慢方面得分国营和私立医院护士间均无统计学意义。经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医护人员的工作能力及其各因子均与职业倦怠及其各因子均呈显著性负相关关系(r=-0.113~-0.494,P<0.01),即随着职业倦怠程度的增加,医务人员的工作能力随之降低。进一步经逐步回归分析显示,情绪耗竭、成就感、睡眠状况、工龄及工作班类型因素进入了工作能力评分的回归方程中,提示这些因素对医务人员工作能力评分影响较大。结论不同医院、不同职业类型的医护人员的职业倦怠程度有所不同,且已影响到其工作能力状态。通过增进医护人员的成就感、调整职业倦怠程度因素及改善睡眠状态可提高其工作能力状态,为保护医护人员身心健康服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护工作者 职业倦怠 工作能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驾驶精神疲劳的心率变异性和血压变异性综合效应分析 被引量:18
11
作者 焦昆 李增勇 +1 位作者 陈铭 王成焘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343-346,共4页
驾驶精神疲劳是威胁人们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严重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功率谱分析综合评估驾驶员精神疲劳。2 0个健康男性样本(2 8.8±4 .3)岁参加90 m in的模拟驾驶操作实验,实验后计算分析实验样本心率变... 驾驶精神疲劳是威胁人们健康与生命安全的严重问题。本研究的目的是基于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功率谱分析综合评估驾驶员精神疲劳。2 0个健康男性样本(2 8.8±4 .3)岁参加90 m in的模拟驾驶操作实验,实验后计算分析实验样本心率变异性和血压变异性的频域指标,如:低频成分(0 .0 4~0 .15 Hz,L F) ,高频成分(0 .15~0 .4 Hz,HF) ,代频与高频比值(L F/ HF) ;同时分析反映血流动力学指标的血压和心率。研究表明,样本在实验结束后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迷走神经兴奋性减弱,交感迷走平衡性升高;同时,心率变异性与血压变异性的对应指标在实验过程中具有良好的相关性(P<0 .0 5 )。研究认为采用多变量综合效应分析方式评价自主神经系统功能是科学和客观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疲劳 心率变异性 血压变异性 综合效应 相关性 综合效应分析 驾驶员 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 自主神经系统功能 血流动力学指标
下载PDF
销售人员、安全服务人员、技术工人职业紧张常模及应用表研制 被引量:26
12
作者 杨新伟 王治明 +1 位作者 金泰廙 兰亚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594-598,共5页
目的研究销售人员、安全服务人员、技术工人职业紧张常模、应用图表、分级标准。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1370例常模样本进行研究,其中销售人员136例、安全服务人员331例、技术工人903例。结果首先,采用OSI-R量表分别研制... 目的研究销售人员、安全服务人员、技术工人职业紧张常模、应用图表、分级标准。方法采用职业紧张量表(OSI-R),对1370例常模样本进行研究,其中销售人员136例、安全服务人员331例、技术工人903例。结果首先,采用OSI-R量表分别研制了销售人员、安全服务人员、技术工人职业紧张常模;其次,在常模的基础上,分别研制了销售人员、安全服务人员、技术工人常模样本粗分转换为T分表。职业紧张程度分级:职业任务和紧张反应问卷中,T分≥70分者,为高度职业紧张、紧张反应;T分在60-69分者,为中度职业紧张、紧张反应;T分在40~59分者,为适度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处于正常范围。T分〈40分者,为相对缺乏职业紧张和紧张反应。在应对资源问卷中,T分低于30分者,表明高度缺乏应对资源;T分在30~39分者,表明中度缺乏应对资源;T分在40-59分者,具有适度的应对资源,属于正常范围;T分〉60分者,表明有很强的应对资源。结论将职业紧张的模式结合销售人员、安全服务人员、技术工人职业紧张常模及应用表、图,分别针对不同个体主要紧张源,紧张反应、应对资源,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组织、个体)措施,以降低销售人员、安全服务人员、技术工人职业紧张程度,保护和促进工作能力是职业卫生领域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销售人员 安全服务人员 技术工人 职业紧张 常模
下载PDF
职业性噪声聋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宁津 苏彦祥 《黑龙江医学》 2023年第24期3066-3069,共4页
职业性噪声聋(NIHL)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职业病,会引起听力下降、耳鸣、头晕等症状,影响工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同时可能会导致其他严重疾病,例如焦虑、抑郁、心血管疾病等。噪声性耳聋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因此,职业性噪声聋发... 职业性噪声聋(NIHL)是一种十分常见的职业病,会引起听力下降、耳鸣、头晕等症状,影响工人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同时可能会导致其他严重疾病,例如焦虑、抑郁、心血管疾病等。噪声性耳聋机制目前尚不明确,治疗效果不佳。因此,职业性噪声聋发病机制及防治的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噪声性耳聋的研究取得了很多进展,文章将对此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噪声 机制 毛细胞 防治
下载PDF
职业性电磁辐射暴露对全血细胞参数的影响 被引量:12
14
作者 王丽娟 刘慧 +3 位作者 潘益峰 陈泽鑫 金雯 余运贤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3822-3829,共8页
为从流行病学研究的角度评估职业人群长期暴露于电磁场对机体免疫造血系统的效应,研究了职业性电磁辐射暴露对电厂职工全血细胞参数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等信息,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了外周血检测,并根... 为从流行病学研究的角度评估职业人群长期暴露于电磁场对机体免疫造血系统的效应,研究了职业性电磁辐射暴露对电厂职工全血细胞参数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获取了研究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等信息,对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了外周血检测,并根据工种和职业检测结果等将研究对象分为电磁辐射暴露组和非暴露组,基于所得数据采用广义估计方程和叉生分析方法评估了电磁辐射暴露对全血细胞参数的效应。结果表明:与非暴露组且工龄<22 a的人群(中位数=0.1×109 L-1,全距=0.5)相比,暴露组中工龄<22 a的人群(中位数=0.1×109 L-1,全距=0.8;回归系数=0.12,标准误差=0.06,P值=0.05)和工龄>22 a的人群(中位数=0.2×109 L-1,全距=0.8;回归系数=0.17,标准误差=0.07,P值=0.01)嗜酸性粒细胞计数均显著较高;其他血液指标没有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值均>0.05),模型统计把握度均高于0.9。因此认为职业性电磁辐射暴露可能对机体全血细胞参数有影响,但其影响程度需要进一步实验研究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磁辐射 电磁场 电厂职工 全血细胞参数 血液指标 嗜酸性粒细胞计数
原文传递
职业紧张对石油作业工人工作能力影响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14
15
作者 刘继文 王治明 +3 位作者 王绵珍 兰亚佳 詹承烈 赵效国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263-265,共3页
为了研究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抽取 12 2个不同工种石油作业工人 12 30人 ,填写职业紧张调查问卷表和工作能力指数问卷表。结果表明 ,不同性别石油工人的工作能力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0 1) ,女性工作能力指数... 为了研究职业紧张与工作能力的关系及其影响因素 ,抽取 12 2个不同工种石油作业工人 12 30人 ,填写职业紧张调查问卷表和工作能力指数问卷表。结果表明 ,不同性别石油工人的工作能力差异有显著性(P <0 0 0 0 1) ,女性工作能力指数显著高于男性。随年龄、工龄的增长工作能力逐渐降低。石油工人工作能力随紧张强度的增加而降低。紧张强度越高工作能力越差 (P <0 0 0 1)。工作负荷和工作环境中的各种生产性有害因素与工作能力呈负相关。提示职业紧张可降低工人的工作能力 ,不良的工作环境因素、过重的工作负荷是影响工作能力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油工人 职业紧张 工作能力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医师与教师职业紧张水平及工作能力的比较 被引量:18
16
作者 曾繁华 王治明 +2 位作者 王绵珍 兰亚佳 李健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70-73,共4页
目的 比较医师与教师的职业紧张水平与工作能力。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 (修订版 ) (OSI R)和工作能力指数 (WAI)两份量表 ,对某市医师 2 89例 ,中小学教师 355例 ,共 644例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医师的职业任务和紧张反应均显著高于教师 (... 目的 比较医师与教师的职业紧张水平与工作能力。方法 应用职业紧张 (修订版 ) (OSI R)和工作能力指数 (WAI)两份量表 ,对某市医师 2 89例 ,中小学教师 355例 ,共 644例 ,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医师的职业任务和紧张反应均显著高于教师 (P <0 0 1 )。医师组与教师组应对资源总分及WAI得分差异无显著性。职业任务 1项中 ,医师组在任务不适、任务冲突和责任感 3个子项得分较高 ,而教师组在任务过重和工作环境 2个子项得分较高。紧张反应显示 ,医师在业务、心理、人际关系紧张反应 3个子项得分均显著高于教师。应对资源中 ,医师的自我保健及社会支持 2个子项较教师强 ,而理性处事 1项较教师弱。职业任务与紧张反应呈正相关 ,二者均与应对资源呈负相关 (P <0 0 1 )。工作能力与紧张水平、紧张反应及应对资源的相关性在教师组表现较明显 (P <0 0 1 ) ,而医师组却尚未显示出显著意义 (P >0 0 5)。结论 医师职业任务和紧张反应高于教师 ,两组紧张因素各异。随着紧张程度增高 ,教师工作能力显著降低。应针对不同的紧张源 ,从不同角度着手缓解医师和教师的职业紧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师 教师 职业紧张水平 工作能力 比较
下载PDF
晕船对血清钙、磷、镁、铁、铜、锌的影响 被引量:11
17
作者 吉雁鸿 郭俊生 +3 位作者 李敏 秦海宏 刘民航 赵法伋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4-25,共2页
目的 探讨晕船对血清钙、磷、镁、铁、铜、锌的影响。方法 以 3 0名 2 0~ 2 2岁男学员为研究对象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出航前与晕船发生后的血清钙、磷、镁、铁、铜、锌。结果 出航前受试者血清钙、磷、镁... 目的 探讨晕船对血清钙、磷、镁、铁、铜、锌的影响。方法 以 3 0名 2 0~ 2 2岁男学员为研究对象 ,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及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出航前与晕船发生后的血清钙、磷、镁、铁、铜、锌。结果 出航前受试者血清钙、磷、镁、锌、铁的含量依次为 (2 17± 0 0 3 )、(0 88± 0 0 3 )、(0 93± 0 0 1)mmol/L、(10 60± 0 3 3 )、(2 0 48± 0 96) μmol/L ,航行时 ,晕船发生后上述血清元素浓度分别为 (2 44± 0 0 8)、(1 42± 0 0 5 )、(1 13± 0 0 3 )mmol/L、(11 98± 0 44 )、(9 68± 0 66)μmol/L ,统计学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血清铜含量在航行前后分别为 (14 2 9± 1 10 )和 (13 67± 0 5 6) μmol/L ,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晕船对血清矿物质含量有显著影响 ,表现为血清钙、磷、镁、锌升高 ,血清铁下降 ,血清铜含量变化不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晕船 血清 影响
下载PDF
手臂静态姿势负荷的肌电实验研究 被引量:18
18
作者 葛树旺 陈松林 +3 位作者 付圣灵 朱宏宇 宋昱 杨磊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20-223,共4页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术和Borg量表来测定、评价手臂静态姿势负荷,为工效学设计提供参考。方法14名男性大学生志愿者为对象,右臂以不同角度和距离做上抬、外展和前伸静态姿势,测定此间肱桡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和斜方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肌... 目的利用表面肌电术和Borg量表来测定、评价手臂静态姿势负荷,为工效学设计提供参考。方法14名男性大学生志愿者为对象,右臂以不同角度和距离做上抬、外展和前伸静态姿势,测定此间肱桡肌、肱二头肌、三角肌和斜方肌的表面肌电信号。肌电幅度以最大自主收缩肌电百分比(MVE%)来表示。用Borg量表对不同姿势的主观疲劳程度评分。对肌电幅度与Borg量表评分进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各肌群的肌电幅度、疲劳评分随上抬和外展角度以及前伸距离的增大呈上升趋势。表面肌电MVE%与Borg量表评分之间相关性显著。结论表面肌电和Borg量表评分能够反映肌肉的静态姿势负荷与应激,两者有明显的相关性。在所测定的肌肉中,以三角肌和斜方肌受累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态姿势 劳动负荷 表面肌电术 Borg量表
下载PDF
佛山市某铝业工人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现况分析
19
作者 徐娜 吴玉群 +2 位作者 姚艳 何凤平 黄咏诗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3年第20期2981-2984,F0003,共5页
目的分析佛山某铝业工人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的现况以及相关性,为制定职业人群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佛山某铝业企业在岗工人进行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及职业倦怠[职业倦怠量表(MBI-GS)]调... 目的分析佛山某铝业工人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的现况以及相关性,为制定职业人群心理健康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用整群抽样的方法对2020年佛山某铝业企业在岗工人进行职业紧张[付出-回报失衡问卷(ERI)]及职业倦怠[职业倦怠量表(MBI-GS)]调查;其中男性占75.07%(274/365),女性占24.93%(91/365);<30岁占19.73%(72/365),30~40岁占36.99%(135/365),≥40岁占43.29%(158/365);用SPSS 20.0软件分析铝业工人职业紧张、职业倦怠的现况及影响因素,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影响因素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佛山市某铝业工人的高度职业紧张检出率为54.79%(200/365),日工作时间<10 h的工人高度职业紧张检出率高于其他组(χ^(2)=6.923,P<0.05)。职业倦怠检出率为54.79%(200/365);文化程度在大专及以上的工人职业倦怠检出率更高(χ^(2)=9.770,P<0.05)。职业紧张与职业倦怠相关(r=0.169,P<0.05)。结论佛山市某铝业工人职业紧张和职业倦怠的水平较高,日工作时间短的工人更易职业紧张,文化程度较高的工人更易职业倦怠,职业紧张工人更易职业倦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紧张 职业倦怠 铝业工人
下载PDF
化工工人工作能力变化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16
20
作者 杨惠芳 王绵珍 +1 位作者 王治明 兰亚佳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255-257,共3页
目的 了解化工工人的工作能力及职业紧张状况 ,探讨影响工作能力的因素。方法 应用工作能力指数表 (WAI)和职业紧张问卷 (OSQ) ,对某市 10 30名化工工人进行调查 ,用多元 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背景因素及职业紧张因素对工作能力减退... 目的 了解化工工人的工作能力及职业紧张状况 ,探讨影响工作能力的因素。方法 应用工作能力指数表 (WAI)和职业紧张问卷 (OSQ) ,对某市 10 30名化工工人进行调查 ,用多元 logistic回归模型评价背景因素及职业紧张因素对工作能力减退的危险度。结果 化工工人工作能力降低的主要危险因素是肌肉骨骼功能失调(OR=2 .316 )、健康状况估计 (OR=2 .0 70 )、疾病 (OR=2 .14 4 )、睡眠不良 (OR=1.5 73)、情绪激动 (OR=1.6 6 0 )、体力负荷 (OR=1.12 4 )、活动程度 (OR=1.12 7)、工作中的问题 (OR=1.12 6 )、缺乏体育锻炼 (OR=1.4 0 8)、受教育程度 (OR=2 .2 4 7)等。结论 影响化工工人工作能力减退的主要因素是紧张的生理、心理因素及受教育程度等 ,应有针对性的调整各项紧张因子 ,降低危险因素 ,增加工人的文化素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工工人 工作能力 职业紧张 危险因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