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49篇文章
< 1 2 4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疫情下基于网络的云实习在新生儿科临床实习中的应用
1
作者 王乐 赵婷 +1 位作者 艾合麦提·图尔贡 朱艳萍 《新疆医学》 2023年第2期250-252,共3页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婴儿死亡中新生儿占40%-70%,其中2/3新生儿死亡发生在出生一周之内,这些死亡中的2/3发生在出生24 h内,因此新生儿科是一门专业性极强,医疗风险极高的临床学科,但因新生儿临床症状不典型,家长对医生水平要求高...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婴儿死亡中新生儿占40%-70%,其中2/3新生儿死亡发生在出生一周之内,这些死亡中的2/3发生在出生24 h内,因此新生儿科是一门专业性极强,医疗风险极高的临床学科,但因新生儿临床症状不典型,家长对医生水平要求高等因素,使得临床实习生动手实践机会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实习生 婴儿死亡 新生儿科 新生儿死亡 医疗风险 临床学科 儿科临床实习 症状不典型
下载PDF
医疗电离辐射对公众健康的影响
2
作者 徐丽 《实用医技杂志》 2023年第1期67-69,共3页
医用X射线影像检查的普遍应用使得医疗照射成为全世界公众所受最大的、并且不断增加的人工电离辐射来源,它对人体可以产生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公众做放射检查,尤其是婴幼儿、儿童、孕妇、育龄妇女等人群,应当充分权衡利弊关系,遵... 医用X射线影像检查的普遍应用使得医疗照射成为全世界公众所受最大的、并且不断增加的人工电离辐射来源,它对人体可以产生随机性效应和确定性效应。公众做放射检查,尤其是婴幼儿、儿童、孕妇、育龄妇女等人群,应当充分权衡利弊关系,遵循最优化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辐射 电离 公共关系 健康影响评估
下载PDF
瑞士奶酪模型在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护理管理中的应用
3
作者 王冠宇 张玲玲 +3 位作者 李雪阳 陈云霞 冯英璞 裴永菊 《新疆医学》 2023年第1期101-105,共5页
目的 探讨瑞士奶酪模型理论在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胃潴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运用瑞士奶酪模型理论成立研究小组对肠内营养胃潴留的原因进行调查,寻找原因漏洞,制定填补漏洞的相应对策,并对实施后胃潴留的发生率、前白蛋白... 目的 探讨瑞士奶酪模型理论在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并发胃潴留中的应用及效果。方法 运用瑞士奶酪模型理论成立研究小组对肠内营养胃潴留的原因进行调查,寻找原因漏洞,制定填补漏洞的相应对策,并对实施后胃潴留的发生率、前白蛋白白蛋白均值、7d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进行比较。结果 运用瑞士奶酪模型理论神经重症患者肠内营养并发胃潴留发生率由59.13%下降至37.39%,干预组营养监测指标前白蛋白及白蛋白营养指标高于对照组(P <0.05),干预组7d肠内营养喂养达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将瑞士奶酪模型应用于神经重症肠内营养患者的护理管理中能够降低胃潴留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营养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瑞士奶酪模型 肠内营养 神经重症 胃潴留
下载PDF
某医院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对医护工作人员的辐射影响研究
4
作者 林强 宋世彬 +5 位作者 唐东 谷洪 刘佩 舒奕嘉 马苛宁 曾雪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23年第17期90-93,共4页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的辐射影响着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重要对象。该文介绍DSA的工作场所及辐射防护措施,并根据理论计算医护人员所受的最大剂量,然后根据个人剂量监测得出医护人员所接受的剂量,完成对DSA公...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DSA)的辐射影响着医护人员的身体健康,是核与辐射安全监管的重要对象。该文介绍DSA的工作场所及辐射防护措施,并根据理论计算医护人员所受的最大剂量,然后根据个人剂量监测得出医护人员所接受的剂量,完成对DSA公众辐射影响的系统研究,保障理论计算数据对DSA辐射影响评价限值的科学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装置 辐射环境 剂量限值 数据监测 辐射防护措施
下载PDF
1.5 GHz微波辐射对大鼠外周血免疫细胞和脾脏组织影响的量效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董霁 姚传福 +8 位作者 管淑婷 王惠 王浩宇 张静 徐新萍 姚斌伟 周红梅 赵黎 彭瑞云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2023年第1期17-23,共7页
目的探讨不同平均功率密度的1.5 GHz微波辐射对大鼠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和亚群、细胞因子以及脾脏等组织结构的影响,明确1.5 GHz微波辐射对大鼠免疫系统的损伤效应和量效关系。方法二级雄性Wistar大鼠(180±20)g,80只,随机分为4组:... 目的探讨不同平均功率密度的1.5 GHz微波辐射对大鼠外周血免疫细胞数量和亚群、细胞因子以及脾脏等组织结构的影响,明确1.5 GHz微波辐射对大鼠免疫系统的损伤效应和量效关系。方法二级雄性Wistar大鼠(180±20)g,80只,随机分为4组:假辐射组(Sham)和3个辐射组(L5、L30和L50)。采用1.5 GHz微波,平均功率密度分别为0、5、30和50 mW/cm^(2),辐射时间为6 min。辐射后6 h、7 d和14 d,采用戊巴比妥钠溶液腹腔注射麻醉大鼠,经腹主静脉采集外周血,分别采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外周血中免疫相关细胞的数量;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淋巴细胞亚群(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等)的比例;收集并分离外周血血清,采用多功能液相芯片分析平台检测细胞因子浓度,包括IL-2、IL-4、IL-6、IL-17A、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的浓度。采用光镜观察脾脏和骨髓的组织结构,透射电镜观察脾脏超微结构。结果与假辐射组相比,各微波辐射组大鼠外周血淋巴细胞数量于辐射后6 h显著下调(P<0.05),于辐射后14 d基本恢复。辐射后6 h的L30组和L50组、辐射后7 d和14 d的L50组,大鼠外周血中B淋巴细胞比例显著上调(P<0.001),T淋巴细胞比例明显下调(P<0.001);辐射后6 h和7 d,L30组和L50组大鼠血清IL-2、IL-4、IL-6、IL-17A、TNF-α等细胞因子释放增多(P<0.05)。微波辐射后7 d,大鼠脾脏组织可见血管淤血、淋巴细胞核碎裂等,损伤程度与平均功率密度呈正相关,骨髓组织结构未见明显改变。结论1.5 GHz微波辐射可剂量依赖性引起大鼠外周血免疫细胞紊乱和脾脏组织损伤。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和细胞因子释放异常,可能是机体调节免疫平衡及改善损伤修复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波 外周血 脾脏 淋巴细胞 细胞因子
下载PDF
放射性工作对甲状腺功能及组织结构的影响
6
作者 涂永忠 陈钰蓉 +3 位作者 胡艺婷 李波 王建成 朱凌燕 《江西医药》 CAS 2023年第4期407-410,共4页
目的探讨放射线是否影响从事该职业群体的甲状腺功能及组织结构,分析其危险因素,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1年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4690例放射工作人员,分析其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放... 目的探讨放射线是否影响从事该职业群体的甲状腺功能及组织结构,分析其危险因素,为保障放射工作人员健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至2021年接受职业健康检查的4690例放射工作人员,分析其甲状腺功能及甲状腺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放射工作人员中男性FT3、FT4水平均高于女性;不同年龄段的放射工作人员之间相比年龄段越大血清中FT3、FT4含量越低;随着工龄的增加血清中FT3、FT4含量呈下降趋势;不同工种间比较FT3、FT4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s分析发现年龄和性别是发生甲状腺组织结构异常的危险因素(P<0.01)。结论长期从事放射工作会对工作人员的甲状腺功能及组织结构产生一定损害,工作人员在实施放射作业时应提高防护意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工作人员 甲状腺功能 甲状腺组织结构 危险因素
下载PDF
NCRP第183号报告“空间辐射照射和对中枢神经系统影响的可能性:第二阶段”简介
7
《辐射防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92-692,共1页
本报告是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航天局)的要求编写的。这是两阶段努力的第二阶段,旨在就空间辐射暴露对机组人员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健康影响和任务影响向NASA提供指导。第一阶段的工作努力产生了国家辐射防护和测量委员会(NCRP)第2... 本报告是应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美国航天局)的要求编写的。这是两阶段努力的第二阶段,旨在就空间辐射暴露对机组人员中枢神经系统(CNS)的健康影响和任务影响向NASA提供指导。第一阶段的工作努力产生了国家辐射防护和测量委员会(NCRP)第25号评意书,即“空间活动期间辐射照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影响”。第一阶段的概述,描述了围绕空间辐射对中枢神经系统的潜在短期和长期后果的关键问题,并为作为本报告基础的更全面的调查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枢神经系统 辐射照射 美国航天局 空间辐射 NCRP 机组人员 辐射暴露 辐射防护
下载PDF
长时间低剂量电离辐射对血细胞数量的影响研究
8
作者 毛善慈 熊晓芸 《科技与健康》 2023年第11期28-31,共4页
通过分析放射工作者的血常规结果,评估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造血系统的可能影响,为加强职业放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对江苏省2021年1421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放射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 通过分析放射工作者的血常规结果,评估长期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造血系统的可能影响,为加强职业放射防护工作提供依据。对江苏省2021年1421名放射工作人员外周血分析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放射组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和血小板值均低于对照组,但仍处于正常范围内,其中白细胞值和血小板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红细胞值和血红蛋白浓度与对照组比较仅女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射组白细胞、血红蛋白浓度及血小板计数异常率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与女性仅在血红蛋白浓度异常率和血小板计数异常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4项指标异常率在不同工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工种间仅白细胞计数异常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发现,长时间低剂量电离辐射会损伤人体的造血系统,应进一步加强放射防护知识宣讲、优化现有防护器具、深化落实放射防护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血细胞分析 造血系统
下载PDF
TSP-1对小鼠皮肤放创复合伤伤口愈合的影响
9
作者 南莎 柳随义 +2 位作者 冉永红 赵雅贞 郝玉徽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23年第10期865-869,共5页
目的探讨TSP-1在小鼠皮肤放创复合伤(CRWI)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TSP-1敲除(KO)小鼠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野生型(WT)小鼠作为对照,每组15只,比较WT小鼠与TSP-1KO小鼠皮肤CRWI的伤口愈合情况。取WT小鼠与TSP-1KO小鼠皮肤CRWI建模后第... 目的探讨TSP-1在小鼠皮肤放创复合伤(CRWI)伤口愈合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以TSP-1敲除(KO)小鼠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野生型(WT)小鼠作为对照,每组15只,比较WT小鼠与TSP-1KO小鼠皮肤CRWI的伤口愈合情况。取WT小鼠与TSP-1KO小鼠皮肤CRWI建模后第7天的伤口组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以及免疫荧光染色,Western blot分析NF-кB蛋白表达水平,并使用RT-qPCR检测伤口部位炎症细胞因子IL-1β、IL-6和TNF-α的表达水平,以确定2组小鼠皮肤CRWI伤口部位的炎症反应状态及血管生成情况。结果与WT小鼠相比,从CRWI建模第3天开始TSP-1KO小鼠皮肤CRWI伤口愈合显著延迟(P<0.05)。CRWI建模后第7天TSP-1KO小鼠伤口部位的F4/80巨噬细胞浸润减少(P<0.05),NF-кB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炎症细胞因子IL-1β和IL-6的表达水平也相对降低(P<0.01),并且伤口部位CD31阳性细胞以及α-SMA阳性细胞数量减少(P<0.05)。结论敲除TSP-1会导致小鼠皮肤CRWI炎症反应减弱,血管生成受到抑制,伤口愈合延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SP-1 放创复合伤 伤口愈合 炎症反应 血管生成
下载PDF
38家医疗机构放射诊断场所辐射防护检测结果分析
10
作者 荣曙 毛应华 +3 位作者 李宏 蔡志鹏 李银 陈永红 《东南国防医药》 2023年第1期99-101,共3页
目的了解辖区医疗机构放射诊断场所辐射防护基本情况,为采取有效的放射防护监督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0-12月对辖区内38家医疗机构285台放射诊断设备进行辐射防护监督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5个放射诊断场所防护检测合... 目的了解辖区医疗机构放射诊断场所辐射防护基本情况,为采取有效的放射防护监督管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0年10-12月对辖区内38家医疗机构285台放射诊断设备进行辐射防护监督检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85个放射诊断场所防护检测合格率为94.74%,其中口腔CT的合格率最低(80.00%),其次是CT(86.75%)和DR(97.87%)。检测合格率低的位置主要是候诊区防护门(97.34%)、控制室防护门(97.72%)和观察窗(99.28%)。防护设施检查合格率由高到低分别为通风系统(95.44%)、电离辐射警告标识(96.84%)、工作状态指示灯(80.70%)、防护用品(75.79%)、操作位可视机房防护门(49.12%)和候诊区注意事项告知栏(30.53%)。结论38家医疗机构放射诊断场所的整体防护水平比往年有所提高,但还存在不少安全隐患,特别是针对受检者的防护措施有待进一步加强。卫生部门需严格放射诊疗许可管理,对防护合格率较低的场所和部位重点监督和管理,确保放射防护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疗机构 放射诊断场所 防护设施 周围剂量当量率 辐射防护
下载PDF
癌症患者碘125粒子植入术后辐射防护措施的最佳证据总结
11
作者 王旻静 李雪阳 +2 位作者 张笑倩 徐雪华 王媛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3年第22期4056-4060,共5页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癌症患者碘125粒子植入术后辐射防护的相关证据,为癌症患者、陪护人员和护理人员的辐射防护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循证数据库、指南及协会网站上发表的有关癌症患者碘125粒子植入术后辐射防护的指南... 目的 检索、评价和总结癌症患者碘125粒子植入术后辐射防护的相关证据,为癌症患者、陪护人员和护理人员的辐射防护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系统检索国内外循证数据库、指南及协会网站上发表的有关癌症患者碘125粒子植入术后辐射防护的指南、专家共识、临床决策、最佳实践、证据总结、系统评价等资料,检索时间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7月5日。由2名研究者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进行证据的提取、归纳和分级。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包括5篇专家共识、2篇临床决策。形成了22条证据,涉及癌症患者碘125粒子植入术后的病房设置、护理人员自身防护、住院期间陪护人员自身防护、患者及陪护人员出院后居家防护、患者外出旅游防护5个方面。结论 碘125粒子植入术后的辐射损伤可以通过规范病房设置、物理防护等措施进行预防,从而降低辐射伤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碘125粒子 辐射防护 证据总结 循证护理
下载PDF
当归多糖对电离辐射致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28
12
作者 何晓莉 关雪晶 +1 位作者 吴宏 姜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15-319,共5页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对电离辐射引起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cell,BMNC)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旨在阐明APS对辐射性造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直线加速器4.0 Gy一次性全身均匀X射线照射... 目的:探讨当归多糖(Angelica polysaccharides,APS)对电离辐射引起小鼠骨髓单个核细胞(Bone marrow mononuclearcell,BMNC)凋亡及氧化损伤的影响,旨在阐明APS对辐射性造血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直线加速器4.0 Gy一次性全身均匀X射线照射C57BL/6小鼠,建立小鼠放射损伤动物模型。照射后连续7 d腹腔注射不同剂量APS或生理盐水(Normal saline,NS),并于照射后第1、3、7天处死小鼠,提取BMNC,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周期,细胞凋亡率以及免疫细胞化学法检测P53的表达;比色法检测其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活性以及丙二醛(Maleic Dialdehyde,MDA)含量。结果:与正常组相比,NS组G0/G1期细胞比例及凋亡率升高;SOD活性明显降低以及MDA含量明显升高;P53有表达。2 mg/kg APS组和8 mg/kg APS组均能降低G0/G1期细胞比例以及细胞凋亡率,降低突变型P53的表达,提高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APS可抑制辐射引起的细胞凋亡,还具有抗细胞氧化损伤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电离辐射 骨髓单个核细胞 凋亡 P53 氧化损伤
下载PDF
建材制品中测定氡的影响因素及其在防氡建材分析中的应用 被引量:13
13
作者 张强 邓跃全 +3 位作者 古咏梅 董发勤 徐光亮 何登良 《核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236-240,共5页
粒度对建材制品的氡释放水平影响较大,当粉碎的粒径为5 mm时氡的释放量最大,粒径变大或减小时氡的释放水平都逐渐减小。温度对建材制品中氡的释放也有显著的影响,从20℃开始几乎每升高5℃,氡浓度就会增加一倍,尤其是在25℃以后,氡的浓... 粒度对建材制品的氡释放水平影响较大,当粉碎的粒径为5 mm时氡的释放量最大,粒径变大或减小时氡的释放水平都逐渐减小。温度对建材制品中氡的释放也有显著的影响,从20℃开始几乎每升高5℃,氡浓度就会增加一倍,尤其是在25℃以后,氡的浓度上升更快。测得温度对粉煤灰试块氡释放影响的活化能Ea=77194.19 J.mol-1,指前因子为A=4.54×1015 s-1。氡的浓度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增大,36 h后,氡的释放和衰减达到平衡,这时氡浓度波动值的相对标准偏差为2.1%。本方法应用于防氡涂料的防氡率测定时相对标准偏差为3.8%,用于功能基元材料防氡砂浆和防氡腻子的影响研究,结果是可靠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建材制品 防氡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当归多糖照射前后给药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恢复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19
14
作者 张雁 吴宏 +1 位作者 关雪晶 周玥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965-969,共5页
目的:研究和比较当归多糖(Adhesion molecule,APS)2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APS对放射损伤小鼠Sca-1+BMNC粘附分子CD44和CD49d表达、BMNC细胞周期的影响;MT... 目的:研究和比较当归多糖(Adhesion molecule,APS)2种不同给药方式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的修复作用。方法: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计数;流式细胞术检测APS对放射损伤小鼠Sca-1+BMNC粘附分子CD44和CD49d表达、BMNC细胞周期的影响;MTT法测定APS对放射损伤小鼠骨髓细胞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与正常组比较,各NS组外周血WBC、RBC、PLT及BMNC计数明显减少,Sca-1+BMNCCD44、CD49d表达、骨髓细胞增殖活性明显下降,BMNCG0/G1期细胞比例显著增加。各APS预处理组能在更早期促进外周血各系和BMNC数目恢复、更早促进Sca-1+BMNC表面CD44和CD49d的表达下降使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较同时间点、同等剂量APS治疗组恢复快。各APS预处理组骨髓细胞增殖活性、BMNCG0/G1期细胞比例较同时间点、同等剂量APS治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PS对放射损伤小鼠造血功能具有修复作用,初步观察APS预处理组优于APS治疗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归多糖 粘附分子 SCA-1 CD44 CD49D
下载PDF
IL-11保护中子照射后肠上皮损伤的Jak/STAT信号转导机制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王瑞娟 彭瑞云 +4 位作者 高亚兵 常公民 徐新萍 付凯飞 罗庆良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27-30,共4页
目的:探讨IL-11对中子照射后肠上皮内Jak/STAT通路的影响,并观察其对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和IEC-6细胞经4Gy中子照射和IL-11处理分别作为肠上皮损伤的体内外模型,采用HE染色、Western blot、EMSA、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 目的:探讨IL-11对中子照射后肠上皮内Jak/STAT通路的影响,并观察其对Bax和Bcl-2表达的影响。方法:BALB/c小鼠和IEC-6细胞经4Gy中子照射和IL-11处理分别作为肠上皮损伤的体内外模型,采用HE染色、Western blot、EMSA、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分别检测肠道病理变化、Jak1和STAT3活性及Bax和Bcl-2的表达。结果:(1)中子照射后,小鼠肠道损伤极为严重,且未见明显再生;IL-11治疗组隐窝上皮细胞及存活隐窝数量较多。(2)中子照射后,IEC-6细胞Jak1和STAT3活性均减弱,IL-11处理可增加二者活性。(3)中子照射后,小鼠肠道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无明显改变;应用IL-11可降低Bax表达,增加Bcl-2表达。结论:在中子辐射时,IL-11可通过激活Jak/STAT通路,并下调Bax表达,上调Bcl-2表达,对肠上皮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放射 肠上皮 IL-11 JAK/STAT 凋亡
原文传递
工业废渣基建材的氡放射性污染及防护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9
16
作者 张强 邓跃全 +3 位作者 董发勤 徐光亮 杨瑞 何登良 《材料导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9-83,共5页
在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倡导和号召下,建材工业也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从而使工业废渣基建材的研究和使用成为热点。然而工业废渣中存在着氡和放射性污染。氡是一个"无形杀手",是导致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为人类居室环... 在科学发展观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倡导和号召下,建材工业也进入了可持续发展的时代,从而使工业废渣基建材的研究和使用成为热点。然而工业废渣中存在着氡和放射性污染。氡是一个"无形杀手",是导致肺癌的第二大因素,为人类居室环境的一大公害。对氡污染的危害和来源作了总结,介绍了目前国内工业废渣基建材的研究、发展和应用现状,综合国内防氡防辐射材料及防护技术的研究报道,提出了一些防氡防辐射技术在工业废渣基建材中的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业废渣 氡防氡 现状 展望
下载PDF
高铁离线电弧射频和车内低频电磁暴露的特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牛大鹏 朱峰 +1 位作者 邱日强 李鑫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8期2587-2595,共9页
为了有效评估高速铁路列车电磁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列车(简称武广高铁)离线电弧射频和车内低频电磁暴露为对象,采用现场测试与实验室半实物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弓网离线电弧射频开展了研究,即针对高铁线路... 为了有效评估高速铁路列车电磁环境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以武汉—广州高速铁路列车(简称武广高铁)离线电弧射频和车内低频电磁暴露为对象,采用现场测试与实验室半实物仿真试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弓网离线电弧射频开展了研究,即针对高铁线路诸如电分相、锚段关节等一些易发生较大离线电弧的典型位置在武广线开展了现场实测来获得高铁内弓网离线电弧高频电场骚扰强度的频谱特性,在车内对窗口、中轴线、车厢连接端、关键设备等位置进行了现场实测来获得车内低频磁场特性,采用西南交大自主研发的弓网电弧检测系统进行了半实物仿真试验来获得牵引电流、接触压力等参数对弓网离线电弧等效电场骚扰强度的影响,通过对高铁电磁环境实测值与国家标准GB 8702—2014及国际非电离辐射防护委员会(ICNIRP)指南等标准的比较,以及铁路从业人员一些疾病的危险比评估,来分析长期效应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弓网离线电弧频谱主要分布在0.009~500MHz范围内,尤以30~300 MHz之间频谱最为丰富;通过扫频数据计算得到电分相处弓网离线电弧辐射功率密度的时频分布图;基于点频数据采用最小二乘拟合法对高铁离线电弧电磁发射进行统计分析后得到线性回归计算式;由半实物仿真试验得出弓网离线等效电场骚扰强度与列车速度、牵引电流、弓网接触压力有关;车内低频磁场磁感应强度在0.102~34μT范围内;弓网离线电弧高频电磁骚扰对人体健康影响不大,低频磁场符合国内健康标准。该研究结果可以为高铁电气化轨道交通的设计和电磁干扰的抑制以及对人体生物电磁学影响的研究提供必要的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弓网电弧 电弧干扰 电磁环境 半实物仿真试验 拟合曲线
原文传递
低剂量电离辐射对人体健康状况的影响 被引量:19
18
作者 侯殿俊 乔建维 +3 位作者 李洁清 刘伟 商希梅 孙燕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8期1-3,共3页
目的 了解射线对放射工作者健康的影响 ,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 5 47名放射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 ,对其分别进行了受照剂量临床查体、实验室检查。结果 个人年受照有效剂量约为 :4 5~ 15mSv。血象异常检出率以医用... 目的 了解射线对放射工作者健康的影响 ,为放射防护管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 5 47名放射工作者作为调查对象 ,对其分别进行了受照剂量临床查体、实验室检查。结果 个人年受照有效剂量约为 :4 5~ 15mSv。血象异常检出率以医用同位素应用者的血细胞效应最为明显。白细胞总数、血红蛋白、红细胞、血小板均有随放射工龄的延长而降低的趋势 ,但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免疫球蛋白IgG、IgA相对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微核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长期小剂量的电离辐射照射可使机体受到一定的辐射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离辐射 染色体畸变 微核率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不同时程吗啡给药大鼠部分脑区超微病理变化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朱华 李利华 +3 位作者 杨举伦 蔡琳 赵永和 瞿永强 《中国药物依赖性杂志》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08-112,共5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超微病理结构变化。方法:背部皮下递增注射吗啡建立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应用透射电镜对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LC、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黑质、豆状核、杏仁核、海马进行观察,并与空... 目的:观察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超微病理结构变化。方法:背部皮下递增注射吗啡建立不同时程吗啡依赖大鼠模型,应用透射电镜对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LC、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黑质、豆状核、杏仁核、海马进行观察,并与空白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部分神经细胞肿胀或固缩,神经毡灶性水肿,有髓神经纤维髓鞘分离,线粒体肿胀、畸形,内质网扩张,多聚核糖体解聚,轴突、树突灶性水肿,细胞器稀疏,突触小泡密集并向活性区聚集。空白对照组未见异常。结论:吗啡依赖大鼠依赖相关脑区神经细胞呈缺血、缺氧性及退行性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微病理变化 时程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吗啡依赖 相关脑区 给药 神经纤维髓鞘 线粒体肿胀 多聚核糖体 退行性改变 结构变化 大鼠模型 透射电镜 细胞肿胀 突触小泡 神经细胞 对照组 豆状核 杏仁核 神经毡 内质网 细胞器
下载PDF
Nrf2信号因子在镉所致HEK细胞氧化损伤中的作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陈嘉兴 陈智健 +4 位作者 吴礼康 田亚锋 鲜敏 邹志辉 余日安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45-149,154,共6页
目的研究Nrf2信号因子在镉所致人胚肾上皮(HEK)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K细胞,分别以终浓度为0、2.5、5、10、20μmol/L的氯化镉染毒24、48和72h后,收获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HEK细胞核因子NF-E2相关... 目的研究Nrf2信号因子在镉所致人胚肾上皮(HEK)细胞氧化应激中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HEK细胞,分别以终浓度为0、2.5、5、10、20μmol/L的氯化镉染毒24、48和72h后,收获细胞,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法检测HEK细胞核因子NF-E2相关因子2(nuclear factor E2-related factor 2,Nrf2)mRNA相对表达水平,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HEK细胞Nrf2核蛋白相对翻译水平。结果 HEK细胞在染镉浓度为20μmol/L下作用48h,SOD活性和GSH-Px活性显著降低(均P<0.05),而作用至72h,GSH-Px活性则有所升高;10μmol/L和20μmol/L镉作用72h,MDA含量均显著高于同时间点对照组和同组24h时间点(均P<0.05)。在10μmol/L和20μmol/L镉作用48和72h,Nrf2mRNA相对表达水平均有显著变化(均P<0.05);在20μmol/L作用48和72h,Nrf2核蛋白相对翻译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在镉染毒浓度为20μmol/L下作用于HEK细胞72h时,HEK细胞内GSH-Px活性、MDA含量均与Nrf2核蛋白相对翻译水平呈正相关关系(均P<0.05)。结论镉在引起HEK细胞发生氧化应激反应的同时,还能通过诱导Nrf2信号因子的活化来抑制氧化应激损伤,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促进抗氧化酶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镉 人胚肾上皮细胞 氧化应激 NRF2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