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0,71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围手术期营养风险与髋部骨折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的关系
1
作者 何苗 彭容 +3 位作者 田金山 刘璇 邓磊 吴茜 《天津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97-101,共5页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营养风险与髋部骨折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关系。方法选取因摔伤或扭伤导致单侧髋部骨折择期行外科手术患者379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VTE分为非VTE组(246例)和VTE组(133例),收集2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和麻醉记... 目的探讨围手术期营养风险与髋部骨折患者静脉血栓栓塞症(VTE)的关系。方法选取因摔伤或扭伤导致单侧髋部骨折择期行外科手术患者379例,根据围手术期是否发生VTE分为非VTE组(246例)和VTE组(133例),收集2组患者的基本信息、手术和麻醉记录、营养风险相关指标和炎症指标;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围手术期VTE的独立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独立因素的鉴别能力,并用DeLong检验比较曲线下面积(AUC)。结果与非VTE组比较,VTE组年龄偏大,合并高血压、就诊时间>2 d、接受(空心/髓内钉)内固定手术、围手术期输血和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Ⅲ—Ⅳ级患者比例,入院时NRS(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评分和术后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更高;入院时和术后预后营养指数(PNI)、血红蛋白(Hb),入院时前白蛋白(PA)均低于非VTE组(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行内固定术,入院时PNI降低,NRS-2002评分和PA升高,就诊时间>2 d,ASAⅢ—Ⅳ级是髋部骨折围手术期发生VTE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入院时NRS-2002的AUC(95%CI)为0.739(0.692~0.783),入院时PNI的AUC(95%CI)为0.720(0.672~0.765),两者的预测价值优于其他影响因素(P<0.01)。结论髋部骨折患者入院时NRS-2002和PNI对围手术期VTE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血栓栓塞 髋骨折 围手术期 营养风险筛查表-2002 预后营养指数
下载PDF
膳食多样性:一个系统性测度
2
作者 全世文 李苗苗 朱文博 《世界农业》 2024年第1期52-65,共14页
膳食多样性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概念内涵上梳理了膳食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和区别,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测度体系用来归纳和分类膳食多样性指数。根据此体系,本文将膳食多样性指数划分为四类:膳食中性多样性指数、膳食功... 膳食多样性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概念内涵上梳理了膳食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的联系和区别,并提出了一个新的测度体系用来归纳和分类膳食多样性指数。根据此体系,本文将膳食多样性指数划分为四类:膳食中性多样性指数、膳食功能多样性指数、基于膳食指南的中性多样性指数、基于膳食指南的功能多样性指数。其中,现有研究对第三类指数的构建并不完善,第四类指数目前尚属研究空白。本文详细介绍了四类指数之间的关系及其内涵差异,并重点构建了第四类指数用来弥补现有测度体系的不足。此后,本文测算了2001-2021年中国居民的膳食多样性,并发现膳食多样性指数与居民收入、城镇化率之间的关系与班尼特定律和大量经验研究的结论一致。结果表明,本文构建的膳食多样性指数具有良好的信息属性,后续研究应更加重视食物之间的营养功能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膳食多样性 膳食质量 功能多样性 食物消费
下载PDF
等能量高脂饮食对SD大鼠能量代谢及耐力运动能力的影响
3
作者 陈帅 邓项元 +6 位作者 郎和东 张瑞良 饶昕 袁家奇 朱俊东 秦玉 糜漫天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940-951,共12页
目的 探讨等能量的45%高脂饮食对SD大鼠代谢及耐力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喂养组(CON组)、高脂喂养组(HFD组)、常规喂养+训练组(CONT组)、高脂喂养+训练组(HFDT组)。其中CON组、CONT组给予常规... 目的 探讨等能量的45%高脂饮食对SD大鼠代谢及耐力运动能力的影响。方法 24只雄性SD大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喂养组(CON组)、高脂喂养组(HFD组)、常规喂养+训练组(CONT组)、高脂喂养+训练组(HFDT组)。其中CON组、CONT组给予常规饲料喂养,HFD组、HFDT组给予等能量的45%高脂饲料喂养;HFDT组和CONT组同时进行中等强度跑步耐力训练,持续6周。每周测量体质量、脂肪体质量和瘦体质量。用Pheno Master/Calo Treadmill系统测量静息和运动状态下的能量消耗和基础代谢率。在大鼠进行力竭测试后,检测血糖、血脂、血清肌酸激酶等指标。结果 干预6周后,HFDT组耐力运动能力较CONT组增强(P<0.05)。等能量喂养的各组大鼠体质量和体成分没有明显差异。静息时,各组大鼠总能量消耗与基础代谢率无明显差异,但在4周以前,CON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能量底物,HFD组则以脂肪为主,而碳水代谢率降低后升高,最终两组底物代谢率于第5~6周时达到相似水平。HFDT组以脂肪为主要代谢底物,CONT组以碳水化合物为主要代谢底物,在训练6周后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高脂饮食升高了HFD组大鼠血清胆固醇、TG、HDL-C等指标水平,但经历耐力训练的高脂饮食大鼠(HFDT组)血脂水平有所降低,且HFDT组β羟基丁酸(βHB)水平升高(P<0.05)。等能量不同饮食对肝肾功能及肌肉损伤指标的影响没有明显差别。结论 等能量高脂饮食可通过提高大鼠脂肪利用的能力,从而延长耐力运动时间,而不改变体成分或影响肝肾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饮食 耐力训练 能量代谢
原文传递
日常咖啡摄入与疼痛的关系:基于NHANES数据库的大样本横断面研究
4
作者 闻蓓 朱贺 +1 位作者 许力 黄宇光 《协和医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351-358,共8页
目的基于公开数据库中的大样本信息,探究日常咖啡摄入与不同类型疼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提取美国国家卫生和营养检查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1999—2000年、2001—2002年、2003—2004年... 目的基于公开数据库中的大样本信息,探究日常咖啡摄入与不同类型疼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提取美国国家卫生和营养检查调查(National Health and Nutrition Examination Survey,NHANES)数据库中1999—2000年、2001—2002年、2003—2004年3个周期受试者的咖啡摄入、疼痛及11个协变量(包括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程度等)数据,采用无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法构建3种模型评估日常咖啡摄入与疼痛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共入选符合纳入与排除标准的受试者13428名,其平均年龄为(49.79±19.06)岁,男女比例为0.9∶1。每日咖啡摄入情况:无咖啡摄入7794名(58.0%),>0~2杯咖啡摄入2077名(15.5%),>2杯咖啡摄入3557名(26.5%);每日咖啡因摄入情况:无咖啡因摄入7794名(58.0%),>0~200 mg咖啡因摄入3152名(23.5%),>200 mg咖啡因摄入2482名(18.5%)。疼痛情况:无疼痛或疼痛持续时间<24 h 10202名(76.0%),急性疼痛910名(6.8%),亚急性疼痛369名(2.7%),慢性疼痛1947名(14.5%)。经权重估算,13428名受试者预计可代表1.9亿(190709157名)年龄≥20岁的美国公民,该期间美国人群急性疼痛、亚急性疼痛、慢性疼痛总体患病率分别为8%、3%、16%。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在未对任何协变量进行校正时,相较于每日无咖啡/咖啡因摄入者,每日咖啡摄入>2杯(OR=1.354,95%CI:1.187~1.544)或咖啡因摄入>200 mg(OR=1.372,95%CI:1.185~1.587)人群出现慢性疼痛的风险增加;当校正年龄、性别、种族的影响后,可得到相近结果,OR值分别为1.243(95%CI:1.083~1.427)和1.249(95%CI:1.072~1.456);当对11个协变量均进行校正时,未发现每日咖啡摄入杯数及咖啡因摄入量与慢性疼痛具有明显相关性。3种模型均未发现每日咖啡摄入杯数、咖啡因摄入量与急性疼痛、亚急性疼痛存在相关性。结论与不摄入咖啡者相比,每日大量摄入咖啡者出现慢性疼痛的风险增高,但此种相关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尚未发现日常咖啡摄入与急性疼痛、亚急性疼痛存在明显相关性。仍需开展基础研究和前瞻性临床试验进一步明确咖啡摄入与慢性疼痛之间的因果关系及其确切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疼痛 亚急性疼痛 慢性疼痛 咖啡 咖啡因 横断面研究
下载PDF
ICU患者再喂养综合征风险预测模型的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帅 于红静 +5 位作者 何家欣 张小蝶 叶笑梅 郭玮 潘靖达 凌冬兰 《现代医院》 2024年第2期317-319,324,共4页
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在重症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通过对再喂养综合征的风险因素和风险预测模型进行综述,发现其风险因素包括患者相关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和疾病相关因素三个方面;风险预测模型... 再喂养综合征(refeeding syndrome,RFS)在重症患者中发生率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和预后。通过对再喂养综合征的风险因素和风险预测模型进行综述,发现其风险因素包括患者相关因素、治疗相关因素和疾病相关因素三个方面;风险预测模型包括风险分层模型、风险评分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预防RFS的发生重点在于早期评估,但目前尚缺乏预测效能良好的RFS风险预测模型。关注营养和血清学指标等多方面因素对RFS的预防有着重要意义,未来需开展前瞻性、多中心研究,以构建预测效能良好的ICU患者RFS风险预测模型,为RFS高危人群的早期评估和早期干预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再喂养综合征 重症患者 风险预测模型 综述
下载PDF
牛蒡根中多酚成分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
6
作者 刘亿 许枬 +1 位作者 王祎 曲扬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0-17,共8页
为明确牛蒡根中多酚成分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本文提取并富集牛蒡根中的多酚成分,采用福林-西奥卡特(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酚含量;HPLC-UV法测定多酚部位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对硝基苯基丁酸酯(p-NPB)法测定牛蒡根多酚和其指标性成分... 为明确牛蒡根中多酚成分对脂肪酶的抑制作用,本文提取并富集牛蒡根中的多酚成分,采用福林-西奥卡特(Folin-Ciocalteu)法测定总酚含量;HPLC-UV法测定多酚部位中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对硝基苯基丁酸酯(p-NPB)法测定牛蒡根多酚和其指标性成分对脂肪酶的抑制效果、抑制类型,采用等效线图解法和药物联合指数(CI)测定牛蒡根中的多酚单体化合物联合使用时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富集后的牛蒡根多酚部位的总多酚含量达到51.23%,5种指标性成分的含量占纯化后牛蒡根多酚含量的12.87%,牛蒡根多酚对脂肪酶半数抑制浓度IC_(50)值为1.706 mg/mL,抑制类型为可逆性竞争型抑制。新绿原酸、隐绿原酸、咖啡酸、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对脂肪酶的IC_(50)值分别为0.872、0.910、0.280、0.847、0.244 mg/mL。绿原酸和异绿原酸A浓度比为1:2.15时,CI值为0.549,咖啡酸和异绿原酸A浓度比为1:0.87时,CI值为0.282,对脂肪酶具有协同抑制作用。本研究为探究牛蒡根降脂功效的物质基础及其降脂的机制提供了实验依据,为牛蒡根的开发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牛蒡根 多酚 脂肪酶 抑制
下载PDF
整蛋白型肠内营养制剂改善脓毒症肠损伤代谢紊乱的机制研究
7
作者 黄彪 张正涛 +4 位作者 左丹 杨洋 罗仁杰 赵乙汜 徐昉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4-450,共7页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脓毒症中整蛋白营养制剂引起的代谢紊乱,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8~12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和脓毒症+整蛋白组(CLP+IPEN组),每组6只小鼠。CL... 目的:利用代谢组学方法研究脓毒症中整蛋白营养制剂引起的代谢紊乱,为脓毒症的临床治疗提供了新的理论和实验基础。方法:8~12周龄雄性小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Sham组)、脓毒症组(CLP组)和脓毒症+整蛋白组(CLP+IPEN组),每组6只小鼠。CLP组采用盲肠结扎和穿刺诱导脓毒症,而Sham组仅行剖腹手术,未行结扎穿刺。CLP+IPEN组术后接受额外的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每天监测体质量变化7 d,并在建模和喂养3 d后采集样本。染色观察回肠组织病理学变化,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uantitative real-time PCR)检测不同目的基因mRNA的表达。根据特定的标准,筛选整蛋白营养制剂治疗脓毒症的差异代谢物。结果:CLP组与CLP+IPEN组进行比较,发现有15种差异代谢物。在CLP+IPEN组中,3-甲基-1,3,5-戊三醇(dimethyl 3-hydroxy-3-methylpentane-1,5-dioate)、丙二酸(malonic acid)、苯酰胺(l-Serine,n-methoxycarbonylmethyl ester)等5种代谢物的含量比CLP组有所增加(P<0.0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3组小鼠的体质量均逐渐减轻,其中CLP组在4 d的体质量减轻最为明显(P<0.05)。这表明,整蛋白营养制剂可以减轻脓毒症小鼠的体质量减轻。CLP+IPEN组的Chiu评分明显低于CLP组(P<0.05),提示肠黏膜损伤明显减少。CLP组和Sham组中闭合蛋白(occludin)、紧密连接蛋白1(zonula occludens-1,ZO-1)和结肠黏蛋白(recombinant mucin 2,MUC2)的表达均升高,提示脓毒症导致肠道屏障功能受损。与CLP组相比,CLP+IPEN组中Occludin、ZO-1和MUC2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结论:本研究通过代谢组学方法深入研究整蛋白营养制剂中脓毒症引起的代谢紊乱。整蛋白肠内营养制剂可以通过调节亚油酸代谢、不饱和脂肪酸生物合成、脂肪酸生物合成和细胞色素P450物质的代谢来改善脓毒症相关肠道损伤的代谢紊乱。此外,这些制剂在增强肠道屏障功能、减轻小鼠体质量减轻和减轻肠道损伤严重程度方面具有潜力,从而为增强脓毒症治疗功效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蛋白型 脓毒症 肠损伤 代谢紊乱
原文传递
我国孕妇碘营养状况、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尿碘关系特征的探讨
8
作者 肖正华 刘守军 +3 位作者 肖邦忠 刘学 李佩珊 刘赟赟 《湖北民族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1期99-102,共4页
碘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充足的甲状腺激素是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其对神经和躯体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发育期间严重缺碘会导致母亲和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相关严重症状及影响,包括呆小症和生长迟缓。妇女怀孕期间,由于生... 碘元素是甲状腺激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充足的甲状腺激素是机体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的,其对神经和躯体发育具有重要意义。发育期间严重缺碘会导致母亲和胎儿甲状腺功能减退和相关严重症状及影响,包括呆小症和生长迟缓。妇女怀孕期间,由于生理功能的改变,碘缺乏与碘过量均易导致甲状腺功能异常,影响胎儿正常发育。现就我国食盐加碘以来,孕妇甲状腺功能变化及尿碘水平的关系特征进行综述,分析相关的影响因素,旨在为孕妇碘营养的摄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甲状腺功能 尿碘 食盐加碘
下载PDF
食品营养学在体育训练中的应用——以“第五届中国绿色农业与食物营养高峰论坛暨硒区圆桌会议”为例
9
作者 王芬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I0003-I0004,共2页
农业是食品营养的基础。农业生产提供了我们所需的各种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肉类、乳制品等。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可以改善食物的种类和品质,确保人们获得充足、多样和均衡的营养。食品安全是食品营养的基础,如果食品中存在安全... 农业是食品营养的基础。农业生产提供了我们所需的各种食物,包括蔬菜、水果、谷物、肉类、乳制品等。农业发展和技术进步,可以改善食物的种类和品质,确保人们获得充足、多样和均衡的营养。食品安全是食品营养的基础,如果食品中存在安全问题,如重金属、农药残留等,就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影响到食物的营养价值。因此,确保食品的安全性是保证食品的营养价值和健康效益的前提条件。2023年10月,“第五届中国绿色农业与食物营养高峰论坛暨硒区圆桌会议”正式举行,会议中探讨营养赋能特色产业发展,共谋科技引领富硒产业升级。还围绕硒元素的功效与利用、硒标准认证、硒与食物营养等问题做了深入交流。本研究基于圆桌会议内容,从体育训练角度出发,探讨绿色农业背景下食品营养科学对体育训练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绿色农业 食物营养 体育训练 食品营养 食品安全 人体健康 标准认证 硒元素
下载PDF
羊肚菌硒化多糖结构表征及抗运动疲劳作用
10
作者 赵伟科 杨逍然 王美华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110-120,共11页
目的:研究羊肚菌硒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对运动疲劳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提取羊肚菌子实体多糖,经DEAE纤维素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洗脱得到纯化多糖(Msp-1),采用硝酸-亚硒酸钠法处理纯化多糖得到羊肚菌硒化多... 目的:研究羊肚菌硒多糖的结构特征及其对运动疲劳大鼠的改善作用。方法:采用超声波辅助热水提取羊肚菌子实体多糖,经DEAE纤维素柱层析和葡聚糖凝胶G-100柱层析洗脱得到纯化多糖(Msp-1),采用硝酸-亚硒酸钠法处理纯化多糖得到羊肚菌硒化多糖(Se-Msp1),分别对Msp-1和Se-Msp1结构表征;通过力竭游泳试验测定大鼠的游泳时间,同时建立大鼠负重游泳模型,设置安静对照组、运动疲劳对照组、阳性对照组(红景天苷,100 mg/kg)、普通多糖组(Msp-1,100 mg/kg)、硒多糖低、中、高剂量组(Se-Msp1,剂量依次为50、100和200 mg/kg),灌胃体积0.1 mL/(10 g·bw),连续灌胃5周,检测大鼠体内血乳酸(blood lactic acid,BLA)、血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肝糖原(hepatic glycogen,HG)、肌糖原(muscle glycogen,MG)含量和骨骼肌线粒体中丙二醛(MDA)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活性,评价Se-Msp1的抗运动疲劳作用。结果:羊肚菌多糖经分离纯化得到的最大组分为Msp-1,占比达到85.25%,红外光谱显示Se-Msp1的异头碳为α构型,且存在Se的特征吸收峰,表明Se-Msp1硒化成功,测得Se-Msp1硒含量为9.56 mg/g,多糖含量为56.34%,糖醛酸含量为36.82%,重均分子量3.482×10^(5) Da,粒径为384.71 nm,电位为-45.78 mV,说明Se-Msp1中硒含量较高且稳定性好,其由甘露糖、葡萄糖醛酸、半乳糖、半乳糖醛酸、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0.42:3.57:3.34:1.86。抗疲劳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Msp-1和Se-Msp1均极显著提高了大鼠力竭游泳时间(P<0.01),表现出较好的抗疲劳效果;运动疲劳模型结果显示,与运动疲劳对照组相比,Se-Msp1低、中、高剂量组大鼠HG和MG含量均极显著提高(P<0.01),BLA、BUN含量则极显著降低(P<0.01),骨骼肌线粒体中MDA含量同样极显著降低(P<0.01),抗氧化酶活性(SOD、CAT、GSH-Px)则极显著升高(P<0.01),且相比Msp-1,Se-Msp1具有更高的抗氧化活性。结论:制得的羊肚菌硒化多糖(Se-Msp1)结构稳定且具有较高的抗氧化和抗运动疲劳活性,为羊肚菌富硒多糖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羊肚菌 硒多糖 结构特性 抗运动疲劳 骨骼肌线粒体 抗氧化活性
下载PDF
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的抗衰老作用
11
作者 陈炜莉 贝翎 +5 位作者 杨扬 王璧莹 李家旭 阚绪甜 李文治 杜冰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97-104,共8页
为探究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D-α-生育酚醋酸酯和DL-α-生育酚醋酸酯)的抗衰老作用,本实验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并采用D-半乳糖构建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用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干预42 d,分析衰老相关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1~0.3 mg/m... 为探究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D-α-生育酚醋酸酯和DL-α-生育酚醋酸酯)的抗衰老作用,本实验测定其体外抗氧化能力,并采用D-半乳糖构建衰老小鼠模型,同时用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干预42 d,分析衰老相关指标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0.1~0.3 mg/mL质量浓度范围内,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的羟自由基清除能力、2,2’-联氮双(3-乙基苯并噻唑啉-6-磺酸)阳离子自由基清除能力、Fe2+螯合能力、总还原能力均优于VC。与衰老模型组相比,经过生育酚酯衍生物干预后,小鼠血清中丙二醛含量显著下降(P<0.05,P<0.01,P<0.001,P<0.0001),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和总抗氧化能力显著升高(P<0.05,P<0.01,P<0.001,P<0.0001);血清中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6、白细胞介素-1β、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肝功能指标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水平显著降低(P<0.05,P<0.01,P<0.001,P<0.0001);小鼠肝脏中核因子-E2-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2 related factor 2,Nrf2)、醌氧化还原酶1(quinone oxidoreductase,NQO1)、血红素氧合酶1(heme oxygenase-1,HO-1)的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量提升,其中DL-α-生育酚醋酸酯的Nrf2、NQO1、HO-1 mRNA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了514.08%、461.78%、515.3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增加了620.00%、988.89%、1200.00%(P<0.0001)。综上所述,两种生育酚酯衍生物对D-半乳糖致衰老小鼠具有抗衰老作用,且DL-α-生育酚醋酸酯效果更好,二者抗衰老作用可能与调控Nrf2信号通路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育酚酯衍生物 D-半乳糖 抗氧化 抗衰老 核因子-E2-相关因子
下载PDF
肠道中钙和铁相互作用对其吸收影响的研究进展
12
作者 李奕 程永强 唐宁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335,共13页
钙和铁是人体健康必需的金属元素,在骨骼形成、氧气运输等多种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钙和铁缺乏却是常见的营养问题,可能会分别导致骨质疏松和贫血。而且其相互作用可能会干扰彼此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因此,了解钙和铁在肠道中... 钙和铁是人体健康必需的金属元素,在骨骼形成、氧气运输等多种代谢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然而,钙和铁缺乏却是常见的营养问题,可能会分别导致骨质疏松和贫血。而且其相互作用可能会干扰彼此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因此,了解钙和铁在肠道中的吸收机制及其相互作用对制定有效的预防或治疗营养性疾病的策略至关重要。已有大量研究表明,短期补充钙会抑制铁的吸收,而长期补充钙对总体铁稳态没有影响。这可能是由于钙摄入对铁吸收的影响是一种短暂和适应性反应,具体的分子机制可能是钙对铁相关转运蛋白的调节,但还需要更多的研究阐明这一过程。此外,关于铁如何影响钙吸收的研究较少,有研究表明高剂量的铁可能对钙的吸收和保留有负面作用,但铁对钙吸收的具体影响和机制尚不清楚。本文综述了钙和铁在肠道中的吸收机理、摄入钙和铁直至吸收过程中钙和铁所发生的相互作用,并详细阐述了钙和铁吸收过程中相互影响的内在机制,这对改善钙和铁的摄入和吸收,以及预防由营养缺乏导致的公共健康问题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收 相互作用 分子机制
下载PDF
南极磷虾油的营养特性及其改善骨质疏松症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胡子聪 杨可君 房翠兰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39,共8页
南极磷虾油(AKO)是一种新型的海洋功能性油脂。为了促进AKO的临床应用,在综述AKO营养组成的基础上,对AKO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展望。AKO富含磷脂、n-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虾青素、α-... 南极磷虾油(AKO)是一种新型的海洋功能性油脂。为了促进AKO的临床应用,在综述AKO营养组成的基础上,对AKO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进行了阐述,并对未来的重点工作进行了展望。AKO富含磷脂、n-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n-3 PUFA)、虾青素、α-生育酚等多种活性因子。AKO改善骨质疏松症的作用机制有3种,即抑制破骨细胞产生、促进骨细胞形成和调控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AKO未来的深入研究中,应聚焦于大规模临床研究、标准剂量和长期效果验证等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极磷虾油 脂质 脂质伴随物 n-3型多不饱和脂肪酸 骨质疏松症
下载PDF
DHA单酰基甘油酯型藻油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护作用
14
作者 温扬敏 田力 +2 位作者 王小斐 魏登枭 何勇锦 《中国粮油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140,共10页
研究DHA单酰基甘油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及机制。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DHA单酰基甘油酯组)、阳性对照组(DHA三酰基甘油酯组和DHA乙酯组)5组。给药15 d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 研究DHA单酰基甘油酯对小鼠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保肝作用及机制。将雄性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实验组(DHA单酰基甘油酯组)、阳性对照组(DHA三酰基甘油酯组和DHA乙酯组)5组。给药15 d后,检测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甘油三脂(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含量,肝组织Toll样受体4(TLR 4)、髓样分化因子(MyD88)、核转录因子κB(NF-κB)基因表达水平。观察肝组织病理性改变;分析小鼠粪便细菌多样性。DHA单酰基甘油酯能显著降低急性酒精肝损伤小鼠血清ALT、AST、ALP、TG、TC和LDL浓度,而显著增加HDL浓度,改善酒精引起的肝组织病理性改变,而且DHA单酰基甘油酯对小鼠肝损伤改善效果优于DHA三酰基甘油酯和DHA乙酯。此外,DHA单酰基甘油酯能显著抑制酒精肝损伤小鼠肝组织TLR 4、MyD88、NF-κB基因表达,对酒精引起的肠道菌群紊乱具有一定恢复作用。DHA单酰基甘油酯对酒精诱导小鼠肝损伤具有一定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TLR 4/NF-κB通路和改善肠道菌群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A单酰基甘油酯 酒精性肝损伤 TLR 4/NF-κB通路 肠道细菌 保肝作用
下载PDF
人参皂苷辛酸酯通过内质网应激诱导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的机制研究
15
作者 戴珍珍 黄青昕 +4 位作者 胡淇睿 吴汉城 潘瑶 邓泽元 陈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67-771,779,共6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辛酸酯(Rh2-O)能否诱导Huh-7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h-7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Rh2-O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米托蒽醌处理),CCK-8、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ELISA及化学发光法分...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辛酸酯(Rh2-O)能否诱导Huh-7肝癌细胞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及可能机制。方法:体外培养Huh-7细胞,设置空白对照组、Rh2-O药物组及阳性对照组(米托蒽醌处理),CCK-8、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细胞活力和凋亡,ELISA及化学发光法分别检测细胞上清高迁移率族蛋白1(HMGB1)和三磷酸腺苷(ATP)含量,免疫荧光法检测细胞钙网蛋白(CRT)的膜外翻,荧光探针DCFH-DA检测细胞内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Rh2-O可显著降低细胞活力,促进细胞凋亡,诱导细胞HMGB1分泌、ATP释放及CRT膜外翻,使细胞内蓄积大量ROS,提高内质网应激信号通路相关蛋白PERK、eIF2α、p-eIF2α表达(均P<0.05)。内质网应激抑制剂4-苯基丁酸(4-PBA)预处理可显著减弱Rh2-O诱导的CRT膜外翻(P<0.05)。结论:Rh2-O可诱导肝癌细胞发生免疫原性细胞死亡,其机制可能与Rh2-O激活内质网应激促进细胞CRT膜外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 辛酸酯衍生物 肝癌 免疫原性细胞死亡 内质网应激
下载PDF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GCG)的生物学功能及其在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展望
16
作者 侯改霞 《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12-18,共7页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EGCG)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菌、防辐射和调节糖脂代谢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特别是对肥胖、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影响。因此,EGCG受到生物、化学... 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 EGCG)具有抗氧化、抗炎、抗癌、抗菌、防辐射和调节糖脂代谢等广泛的生物学活性,特别是对肥胖、糖尿病、癌症、心血管疾病和神经系统疾病具有良好影响。因此,EGCG受到生物、化学和医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广泛关注。在运动医学领域,EGCG还具有提高运动耐力、延缓疲劳发生的作用。本文在综述EGCG主要生物学功能的基础上,结合EGCG在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现状,展望其在运动医学领域的研究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生物学功能 运动医学 展望
下载PDF
二十二碳六烯酸运载体系的制备、表征与展望
17
作者 徐嘉鸿 侯占群 +2 位作者 任帅 王彩云 袁芳 《中国食品添加剂》 CAS 2024年第4期307-317,共11页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DHA)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糖、调节脂肪代谢、促进大脑发育及改善视力等功效,可以用作营养强化剂加入保健产品、乳制品、烘焙产品和凝胶糖果中。但是DHA... 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oicacid,DHA)是一种有益于人体健康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抑制炎症反应、降低血糖、调节脂肪代谢、促进大脑发育及改善视力等功效,可以用作营养强化剂加入保健产品、乳制品、烘焙产品和凝胶糖果中。但是DHA腥味难以掩饰、水溶性差及氧化不稳定等问题限制了其在食品工业上的应用。可以通过纳米乳液、多层乳液、Pickering乳液、脂质体及凝胶等递送系统在DHA周围形成保护层,提高其理化稳定性及生物利用度。本文介绍了DHA的结构、功能及限制其应用的主要因素,结合了近几年国内外研究结果,对不同DHA传递系统及其在风味掩蔽、延缓氧化及提高生物利用度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对比了几种运载体系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并为其未来发展方向提供合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HA 递送系统 氧化稳定性 表征 应用
下载PDF
低血糖生成指数食品的研究
18
作者 毛丙永 郭伟灵 +3 位作者 钱平 宋景新 赵建新 刘晋 《现代食品》 2024年第5期114-117,124,共5页
为了给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研制低血糖生成指数餐谱,本研究招募了100名BMI为18.5~23.9 kg·m^(-2)和无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的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每个食物原料和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为餐谱组配提供理论依据,并... 为了给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研制低血糖生成指数餐谱,本研究招募了100名BMI为18.5~23.9 kg·m^(-2)和无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的志愿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每个食物原料和食品的血糖生成指数(Glycemic Index,GI)为餐谱组配提供理论依据,并测定每个餐谱食用后2 h血糖的变化量。结果发现燕麦、苦荞麦、荞麦、黑米、魔芋、红小豆、黑麦、菊粉、抗性糊精和白芸豆的GI值分别为54.6、53.4、54.7、42.4、17.5、26.2、34.2、43.3、37.4和52.2,以其作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燕麦饼干、快熟杂粮米、红豆饭、即食杂粮麦片、即食黑荞麦片和即食苦荞片均属于低GI食品,而坚果棒和谷物棒属于中GI食品;以这些食品为主要食品组配成9个餐谱,志愿者食用餐谱2 h后,其血糖变化值较小。因此,本研究设计的9套餐谱适合需要控制血糖的人群日常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血糖生成指数 血糖 餐谱
下载PDF
12.5%麦芽糊精果糖溶液在早期胃癌患者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中的应用研究
19
作者 卓嘉璐 荀林娟 +2 位作者 郭盼盼 刘枫 韩婷 《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4年第2期203-209,共7页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患者在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前口服12.5%麦芽糊精果糖溶液的有效性及适用性。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收治住院的行ESD手术的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患者在行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ESD)术前口服12.5%麦芽糊精果糖溶液的有效性及适用性。方法选取同济大学附属第十人民医院消化内镜中心收治住院的行ESD手术的早期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于术前8 h口服12.5%麦芽糊精果糖溶液800 mL,术前2 h口服12.5%麦芽糊精果糖溶液400 mL;对照组行常规术前禁食禁饮。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天和术后第3天的血生化指标、炎症指标和主观舒适度评分(饥饿感、口渴感、疼痛感和焦虑感),比较手术前后患者的创伤后成长评定,并记录住院时间及费用。结果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收集患者116例,其中试验组57例,对照组59例。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显示血糖、胰岛素、电解质指标、营养指标及炎症指标均随时间因素显著变化(P<0.05)。干预因素和时间因素对两组患者的血糖、胰岛素、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钾、钠、钙、磷和镁是相互影响的(P<0.05)。与对照组相比,术前口服12.5%麦芽糊精果糖溶液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的饥饿感和口渴感(P<0.05)。PTGI变化表明患者经历创伤后成长更多,社会功能、认知功能及精神状态明显改善。试验期间两组均未出现反流误吸等并发症,两组患者术后出血、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症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行ESD的患者在术前口服12.5%麦芽糊精果糖溶液是可行和安全的,能有效降低炎症反应,缓解患者术后的饥饿感、口渴感及精神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水化合物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 早期胃癌 加速康复外科
下载PDF
基于肠-脑轴与抑郁症作用机制的饮食策略研究
20
作者 何林 周立 苏庆富 《当代体育科技》 2024年第6期9-12,共4页
目前,中国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仍然较高。加强学校营养和健康工作,广泛传播膳食营养知识,并实施针对特定人群的营养干预,是促进健康膳食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该文通过阐述肠道微生物群与肠-脑轴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健康膳食促进学生心... 目前,中国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仍然较高。加强学校营养和健康工作,广泛传播膳食营养知识,并实施针对特定人群的营养干预,是促进健康膳食文化建设的重要方面。该文通过阐述肠道微生物群与肠-脑轴和心理健康的关系,探讨健康膳食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生物学机制,为通过饮食促进青少年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并提出健康膳食促进青少年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康膳食 抑郁症 肠-脑轴 肠道微生物群 青少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