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36篇文章
< 1 2 6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多功能净化柱-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成品植物油和花生原油中黄曲霉毒素B1 被引量:2
1
作者 姜德铭 刘晓萌 +4 位作者 邹球龙 印铁 张晓琳 张刚 刘配莲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02-105,共4页
为了快速、准确测定成品植物油和花生原油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含量,建立了采用多功能净化柱对油样进行前处理,再结合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AFB1含量的方法,对前处理提取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条件(色谱柱、进样量... 为了快速、准确测定成品植物油和花生原油中黄曲霉毒素B1(AFB1)的含量,建立了采用多功能净化柱对油样进行前处理,再结合光化学衍生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植物油中AFB1含量的方法,对前处理提取剂、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分析条件(色谱柱、进样量)进行优化,再通过与国标中免疫亲和柱法进行比较,对所建立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优化的条件为以乙腈-水溶液(84+16)为提取剂,采用Zorbax Eclipse XDB-C18色谱柱(4.6 mm×150 mm,5μm),进样量10μL;建立的方法加标回收率和精密度良好,定量限为0.2μg/kg,低于GB 2761—2017规定的最低限量值要求,可满足企业生产的监测需求;将建立的方法用于测定浅色植物油中AFB1时,检测结果与免疫亲和柱法相比相对误差为0~18.0%,符合国标要求,但对于深色植物油测定的相对误差超出国标要求。综上,建立的方法可用于快速、准确检测花生油(成品油和原油)及成品玉米油、亚麻籽油、葵花籽油、浅黄色菜籽油、黄色芝麻油中AFB1的含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多功能净化柱 植物油 高效液相色谱
下载PDF
雪地茶内生真菌Apiospora malaysiana体外抑菌活性及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1
2
作者 贺秋桦 刘梦龙 +1 位作者 郭启新 丁海燕 《食品工业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146-153,共8页
为探究雪地茶内生真菌Apiospora malaysiana抗菌药物开发潜力,本研究在对比6种常用体外抑菌活性测定方法效果后,进一步确定Apiospora malaysiana对常见致病微生物的抗菌谱。以敏感性最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探究保存时间、温度、... 为探究雪地茶内生真菌Apiospora malaysiana抗菌药物开发潜力,本研究在对比6种常用体外抑菌活性测定方法效果后,进一步确定Apiospora malaysiana对常见致病微生物的抗菌谱。以敏感性最强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为指示菌,探究保存时间、温度、紫外照射时长、pH等因素对Apiospora malaysiana体外抑菌活性稳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使用三种抑制细菌检测方法(平板打孔法、滤纸片法和牛津杯法)对Apiospora malaysiana体外抑菌活性检测结果并的影响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三种抑制真菌方法的结果显示,菌丝生长速率法最优(抑制率100%),平板对峙法的效果远低于前者(抑制率只有24.0%),而滤纸圆片扩散法则无抑制效果。体外抑菌试验结果表明Apiospora malaysiana对多种革兰氏阳性菌和致病真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其敏感性最强(抑菌圈直径18.3 mm,高度敏感),此外,Apiospora malaysiana对致病真菌如耐药型白色念珠菌(高度敏感)、灰葡萄孢、立枯丝核菌(抑制率100%)也具有较强的抑菌活性。抑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不同保存时间、温度、紫外照射时间对Apiospora malaysiana的体外抑菌活性均无显著影响(P>0.05),但pH对其抑菌活性影响较大(P<0.05),当pH低于其提取物本底pH(5.5)时,抑菌圈直径降低,当pH调整至高于其提取物本底pH时,Apiospora malaysiana体外抑菌活性消失。本试验结果表明雪地茶内生真菌Apiospora malaysiana具有广泛、良好的抑菌活性,且在常规条件下其体外抑菌稳定性较强,有进一步开发为抗生素及食品保鲜剂的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地茶 内生真菌 Apiospora malaysiana 抑菌活性 金黄色葡萄球菌 稳定性
下载PDF
气相色谱法测定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 被引量:2
3
作者 邓小燕 《现代食品》 2023年第4期180-182,共3页
本文建立了一种灵敏且准确度高的气相色谱方法用于测定蔬菜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结果显示,克百威的线性关系为y=165.4792x-3.1853,R2=0.9998;抗蚜威的线性关系为y=30.1535x-13.6239,R^(2)=0.9995;丁硫克百威的线性关系为y=118... 本文建立了一种灵敏且准确度高的气相色谱方法用于测定蔬菜中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分析结果显示,克百威的线性关系为y=165.4792x-3.1853,R2=0.9998;抗蚜威的线性关系为y=30.1535x-13.6239,R^(2)=0.9995;丁硫克百威的线性关系为y=118.0162x-3.2839,R^(2)=0.9995。克百威的检测限为0.013μg·mL^(-1),定量限为0.039μg·mL^(-1);抗蚜威的检测限为0.008μg·mL^(-1),定量限为0.024μg·mL^(-1);丁硫克百威检测限为0.019μg·mL^(-1),定量限为0.057μg·mL^(-1)。加标回收率在94.64%~99.16%。实验结果表明:本方法能够快速准确地对蔬菜中氨基甲酸酯类的3种农药残留进行测定,结果准确可靠,方法灵敏度高,适合于蔬菜农残的日常监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 氨基甲酸酯 农残 气相色谱法
下载PDF
基于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农药残留的检测与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杜沿沿 李秀娟 《现代食品》 2023年第4期183-185,共3页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种类、数量、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某些商家为了在短期内获得更高的收益,会降低对农产品的检查标准,甚至会忽略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情况的检测,使一些不符合食品质量安全的产品流入市场,对消费者... 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食品种类、数量、质量和安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某些商家为了在短期内获得更高的收益,会降低对农产品的检查标准,甚至会忽略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情况的检测,使一些不符合食品质量安全的产品流入市场,对消费者的身体健康造成一定的威胁,因此必须注重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本文对农产品农药残留检测的相关问题进行了阐述,介绍了几种农药残留检测的方法,并针对问题提出了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质量安全 农药残留检测
下载PDF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蔬菜中47种农药的基质效应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李晓东 张志龙 +2 位作者 王雪娇 张彦飞 杨喜强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2期192-194,共3页
本文以9种蔬菜为样品基质,采用QuEChERS法处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目标农药,旨在计算目标农药在不同蔬菜中的基质效应。结果表明,供试的47种农药在9种蔬菜基质中主要表现为基质增强效应,且中等强度和强基质效应占比高,而基质... 本文以9种蔬菜为样品基质,采用QuEChERS法处理,使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目标农药,旨在计算目标农药在不同蔬菜中的基质效应。结果表明,供试的47种农药在9种蔬菜基质中主要表现为基质增强效应,且中等强度和强基质效应占比高,而基质效应对蔬菜中农药的准确定量影响较大,且多种农药同时测定时表现的基质效应情况较为复杂。因此,应尽可能采用基质配制标准曲线定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检测 基质效应 气质谱联用 基质配标
下载PDF
食品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要点探究 被引量:1
6
作者 朱佳佳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2期152-154,共3页
近年,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食品中农药残留过高,不仅会对群众的生命造成威胁,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以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技术使用要点,通过规范检测过程,提高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农... 近年,食品安全问题备受关注,食品中农药残留过高,不仅会对群众的生命造成威胁,还会影响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以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为研究对象,分析该技术使用要点,通过规范检测过程,提高食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防止农药残留影响食品行业发展,为人们创造更加安全的食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检测 农药残留 检测技术
下载PDF
食品安全检测中农药残留检测技术的应用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谦谦 孙雪 《现代食品》 2023年第12期177-179,共3页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其中,食品中农药残留较为普遍,对人体危害较大,因而加大食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力度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类型,并运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 食品安全问题关乎人们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影响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其中,食品中农药残留较为普遍,对人体危害较大,因而加大食品农药残留的检测力度尤为重要。本文阐述了食品中农药残留的类型,并运用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酶抑制法、高效色谱-质谱联用法等几种食品农药残留检测技术,有效进行农产品检测,以保证食品质量达标,进而保障人们的健康与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品安全检测 农药残留检测技术 应用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大鼠心肌组织腺苷酸含量 被引量:12
8
作者 缪宇 王承龙 +2 位作者 殷惠军 史大卓 陈可冀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01-202,共2页
目的: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腺苷酸的含量.方法:ODS HYPERSIL C18分析柱,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为50 mmol/L磷酸钾缓冲液(pH 6.5).结果:心肌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一磷酸腺苷(AMP)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 目的:优化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检测大鼠心肌组织腺苷酸的含量.方法:ODS HYPERSIL C18分析柱,检测波长254 nm,流动相为50 mmol/L磷酸钾缓冲液(pH 6.5).结果:心肌三磷酸腺苷(ATP)、二磷酸腺苷(ADP)和一磷酸腺苷(AMP)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107%,96%~104%和95%~119%;日内和日间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在1.5%和5.1%以下.结论:优化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准确、简便易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心肌组织 高效液相色谱(HPLC) 大鼠 三磷酸腺苷(ATP) 二磷酸腺苷(ADP) 酸含量 高效液相色谱法 C18分析柱 相对标准偏差 moL/L 平均回收率 一磷酸腺苷 检测波长 腺苷酸 ODS 缓冲液 流动相 优化
下载PDF
PCR方法快速检测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 被引量:31
9
作者 田静 计融 +2 位作者 杨军 李业鹏 刘秀梅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快速检测牛奶、冰淇淋及肉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方法针对金葡菌耐热核酸酶基因(nuc)、纤维蛋白原结合蛋白基因(ClfA)设计并合成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特异的检测金葡菌,并对52株金葡菌和31株非金葡... 目的建立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快速检测牛奶、冰淇淋及肉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方法针对金葡菌耐热核酸酶基因(nuc)、纤维蛋白原结合蛋白基因(ClfA)设计并合成2对引物进行PCR扩增,特异的检测金葡菌,并对52株金葡菌和31株非金葡菌进行扩增,验证方法的特异性。在牛奶、冰淇淋及肉中人工污染不同菌量,增菌培养,在不同时间段提取DNA进行PCR扩增,确定该方法在食品中的检出限。结果nuc、ClfA两对引物对金葡菌的检出均有很好的特异性,在3种食品中的检出限均为10cfu/g(ml),全部检测可在24h完成。结论建立了适用于牛奶、冰淇淋及肉中的金葡菌检测的快速、灵敏、特异的PCR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合酶链反应 金黄色葡萄球菌 食品 微生物
下载PDF
应用臭氧降解农药百菌清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26
10
作者 沈群 刘月 +2 位作者 王群 李亚秋 陈燕慧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13-15,共3页
农药残留超标是目前影响我国果蔬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一大问题。笔者以农药百菌清为研究对象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 ,采用不同作用时间 ,进行了百菌清降解试验。试验中发现 ,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1.4 mg.L-1时 ,在 0~ 15 min内百菌清... 农药残留超标是目前影响我国果蔬质量和食品安全性的一大问题。笔者以农药百菌清为研究对象 ,利用不同质量浓度的臭氧 ,采用不同作用时间 ,进行了百菌清降解试验。试验中发现 ,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1.4 mg.L-1时 ,在 0~ 15 min内百菌清残留率快速下降 ,至 15 min时已降至原有量的 4 0 ,之后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百菌清的降解程度并无明显增加 ;当臭氧初始质量浓度为 7.0 mg.L-1时 ,5 min后百菌清降解率几乎为 10 0 ;臭氧与百菌清混合后适当的振荡 ,有利于百菌清的降解。试验结果表明 ,臭氧有完全降解百菌清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产品 农药残留 臭氧 降解 百菌清 试验研究
下载PDF
玉米赤霉烯酮ELISA定量检测试剂盒研制 被引量:37
11
作者 王玉平 计融 +2 位作者 江涛 康维钧 杨福江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21-224,共4页
目的研制玉米赤霉烯酮ELISA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用以检测食品中抗玉米赤霉烯酮(ZEN).方法在ZEN单克隆抗体基础上,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试剂盒的各项指标.结果试剂盒最低检出浓度为1ng/m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200ng/ml,回... 目的研制玉米赤霉烯酮ELISA快速定量检测试剂盒,用以检测食品中抗玉米赤霉烯酮(ZEN).方法在ZEN单克隆抗体基础上,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法研究试剂盒的各项指标.结果试剂盒最低检出浓度为1ng/ml,标准曲线的线性范围为1~200ng/ml,回归方程为Y=0.99-0.40X(R^2=0.99);抗体对ZEN 50%的抑制浓度为16.3ng/ml;对玉米和小麦的平均加标回收率分别是96.5%和95.5%,变异系数分别是13.2%和10.9%;试剂盒4℃保质期超过6个月;对参试真菌毒素的交叉反应率均小于1%;实验室内的变异系数小于15%,实验室间变异系数小于20%;用本法与HPLC法同时检测美国维康公司玉米赤霉烯酮盲样,结果均在允许范围之内,且两种检测方法无差别.结论该试剂盒各项指标符合相关技术要求,具有快速、灵敏、稳定、专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赤霉烯酮 ELISA 试剂盒
下载PDF
北京市场4种食用淡水鱼的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分析 被引量:22
12
作者 孙瑾 陈春英 +4 位作者 李柏 李玉锋 王江雪 高愈希 柴之芳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2-725,共4页
目的研究北京市场经常食用的四种淡水鱼的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评价普通人群汞暴露的风险。方法从市场购买4种人们经常食用的代表不同品种的淡水鱼:鲤鱼、草鱼、鳙鱼和黑鱼,取其肌肉、肝脏和鱼鳃,利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 目的研究北京市场经常食用的四种淡水鱼的总汞和甲基汞的含量,评价普通人群汞暴露的风险。方法从市场购买4种人们经常食用的代表不同品种的淡水鱼:鲤鱼、草鱼、鳙鱼和黑鱼,取其肌肉、肝脏和鱼鳃,利用超声波辅助溶剂萃取-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测定其总汞和甲基汞,样品加入6mol/L HCl超声2h,取部分上清直接稀释测定总汞,另一部分加CH2Cl2萃取并用水反萃测量甲基汞。通过测定标准参考物质DORM-2和DOLT-3用以评价方法的可靠性。结果按各种鱼肉中总汞和甲基汞平均含量最高值,可排出如下顺序:黑鱼>鳙鱼>草鱼>鲤鱼,表明鱼体中汞的蓄积是与食物链密切相关的。其中甲基汞所占的百分比均值为80%,甲基汞的浓度与总汞的浓度是成正比的。研究了鳙鱼和黑鱼的肝脏和鳃的总汞和甲基汞含量及甲基汞所占的百分比,其中汞的含量是肌肉组织>肝脏>鳃,而甲基汞所占总汞的比例为:肌肉组织>鳃>肝脏,甲基汞主要蓄积在可食用的肌肉组织中。结论根据我国国家淡水鱼食品卫生标准,北京市场的四种淡水鱼的汞含量均低于国家标准,因此对于人们食用是安全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水鱼 总汞 甲基汞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
下载PDF
水产品及葡萄酒中有机锡污染水平的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赵孔祥 赵云峰 +2 位作者 凌云 储晓刚 吴永宁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327-331,共5页
目的分析北京市售来自大连、山东和天津沿海的贝类、螺类、鱼类及葡萄酒样品中有机锡的污染水平,为膳食有机锡的污染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氢溴酸:四氢呋喃(1:20)和0.03%环庚三烯酚酮-正己烷为萃取剂,凝胶渗透色谱法净化,... 目的分析北京市售来自大连、山东和天津沿海的贝类、螺类、鱼类及葡萄酒样品中有机锡的污染水平,为膳食有机锡的污染评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氢溴酸:四氢呋喃(1:20)和0.03%环庚三烯酚酮-正己烷为萃取剂,凝胶渗透色谱法净化,戊基溴化镁衍生后弗罗里硅土柱净化,采用气相色谱-脉冲火焰光度方法检测甲基锡、丁基锡和苯基锡。结果贝类、螺类和鱼类的丁基锡检出率分别为86.4%、33.3%和38.9%,苯基锡检出率分别为68.2%、16.7%和44.4%。贝类样品的检出率三丁基锡为81.8%,二丁基锡为59.1%,一丁基锡为45.4%,三苯基锡为68.2%,丁基锡平均总量为4.5μg/kg,有机锡平均总量为11.1/1g/kg。鱼类样品检出率三丁基锡为38.9%,二丁基锡为22.2%,三苯基锡为为50.0%,丁基锡平均总量1.3μg/kg,有机锡平均总量2.8μg/kg。国产葡萄酒检出率二甲基锡为76.4%,含量0.4~5.5μg/L,二丁基锡为58.8%,含量0.1~1.7μg/L,一丁基锡为41.2%,含量0.2~0.8μg/L。贝类样品区域间和水产品种类间的有机锡含量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水产品和葡萄酒中普遍存在有机锡的污染,水产品中丁基锡和苯基锡,葡萄酒中二甲基锡的污染突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锡 水产品 葡萄酒 污染 脉冲火焰光度检测器-气相色谱法 食品分析
下载PDF
多重PCR检测食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和沙门菌 被引量:18
14
作者 李博 陈福生 +2 位作者 王小红 邵彦春 朱胜梅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438-442,共5页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采用7.5%NaCl肉汤对食品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增菌,同时采用GN增菌剂对食品样品中的志贺菌和沙门菌进行增菌。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 目的建立一种能同时检测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多重PCR检测方法。方法采用7.5%NaCl肉汤对食品样品中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进行增菌,同时采用GN增菌剂对食品样品中的志贺菌和沙门菌进行增菌。根据金黄色葡萄球菌的nuc基因、志贺菌的ipaH基因、沙门菌的invA基因设计引物,通过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反应对食品样品中上述三种病原菌的目标基因进行扩增,同时对反应体系进行优化。结果特异性实验表明本方法的特异性良好。对污染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和沙门菌的牛奶样品进行检测,检出限为1cfu/ml。结论本实验建立的多重PCR检测方法适用于食品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志贺菌和沙门菌的快速检测,具有快速、简便、灵敏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黄色葡萄球菌 志贺菌 沙门菌 多重聚合酶链反应 食品检测
下载PDF
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_1免疫亲和柱净化-荧光快速检测技术 被引量:17
15
作者 马良 李培武 +3 位作者 张文 谢立华 丁小霞 陈小媚 《中国油料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199-203,共5页
报道一种免疫亲和柱净化一荧光法快速检测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分析方法。用70%甲醇对样品进行初步提取,过滤后用石油醚萃取脱脂,萃取液稀释后用免疫亲和微柱纯化富集,洗脱液放入黄曲霉毒素专用荧光定量速测仪器中自动读取... 报道一种免疫亲和柱净化一荧光法快速检测花生及其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的分析方法。用70%甲醇对样品进行初步提取,过滤后用石油醚萃取脱脂,萃取液稀释后用免疫亲和微柱纯化富集,洗脱液放入黄曲霉毒素专用荧光定量速测仪器中自动读取结果,直接读数的线性范围为0.3~25μg/kg,R^2=0.9995,该方法的平均回收率超过90%,变异系数低于5%,最低定量浓度为0.3μg/kg。应用于花生及其制品的黄曲霉毒素B1检测,单个样品检测全过程(含样品提取)所需时间可以控制在45min左右,检测成本低于其他仪器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曲霉毒素B1 花生 荧光 免疫亲和 速测
下载PDF
PCR法检测食品和动物饲料中的转基因成分 被引量:9
16
作者 周建嫦 杨明杰 +2 位作者 杨杏芬 黄俊明 凌文华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32-735,共4页
目的初步调查广州市场上含大豆及玉米原料的食品和饲料中转基因成分的存在情况。方法通过PCR检测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筛选食品中是否含转基因成分,并进一步通过PCR检测RoundUpReadyTMSoybean(RRS)、Bt176Maximaizer和Mon810YieldG... 目的初步调查广州市场上含大豆及玉米原料的食品和饲料中转基因成分的存在情况。方法通过PCR检测camv35S启动子和nos终止子,筛选食品中是否含转基因成分,并进一步通过PCR检测RoundUpReadyTMSoybean(RRS)、Bt176Maximaizer和Mon810YieldGard的特异DNA片段,判断是否含这三种成分。结果从22份市售食品和3份动物饲料,检测出1份玉米汤和2份鲜黄豆样品、1份薯条、及1份大鼠和1份豚鼠饲料中含转基因成分;其中的阳性鲜黄豆和饲料样品含有RRS,而阳性玉米汤和饲料样品中未检测到Bt176Maximaizer和Mon810YieldGard。结论部分未标识市售食品和动物饲料中含转基因成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amv 35S启动子 nos终止子 ROUNDUP Ready^TM SOYBEAN Bt176 Maximaizer Mon810 YieldGard
下载PDF
胃癌、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粮食中杂色曲霉素污染量调查 被引量:23
17
作者 楼建龙 田禾菁 +1 位作者 孟昭赫 郭振泉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28-31,共4页
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C-ELISA)测定了208份粮食样品的杂色曲霉素(ST)污染量,发现其中79份含ST少于4μg/kg,111份含4~39μg/kg;ST污染量高于40μg/kg的有18份,最高含34... 采用间接竞争酶联免疫吸附试验(IC-ELISA)测定了208份粮食样品的杂色曲霉素(ST)污染量,发现其中79份含ST少于4μg/kg,111份含4~39μg/kg;ST污染量高于40μg/kg的有18份,最高含34μg/kg。采自胃癌、肝癌高发区的107份样品,有44.9%含20μg/kg以上的ST,而低发区的61份样品只有14.8%含ST在20μg/kg以上。二者,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高发区样品的ST污染量加权平均值为(19.6±21.6)μg/kg,低发区的为(12.2±11.8)μg/kg,二者也有极显著的差异(P<0.01)。在同一类地区,原粮的ST污染量显著高于成品粮的;不同粮食品种之间的ST污染量有差异,按ST污染量由大到小排列为:杂粮及饲料>小麦>稻谷>玉米>面粉>大米。就单一品种比较,来自胃癌、肝癌高发区和低发区的小麦、玉米、大米三种粮食的ST污染量之间都有显著差异(P<0.05),而稻谷、面粉的ST污染量差异不显著(P>0.05)。对其中的16份样品按现行国家标准检测方法──薄层层析法测定ST含量,发现15份样品的测定结果与IC-ELISA法的测定值相一致。二种测定方法的符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色曲霉素 酶联免疫吸附 胃肿瘤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测定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 被引量:59
18
作者 刘红河 黄晓群 +2 位作者 王晖 黎源倩 张克荣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19-121,共3页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同时测定食品中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残留的方法,调查这5种物质在食品中的污染情况。[方法]用正己烷浸泡,超声振荡对样品中PAEs进行提取并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其中邻苯二甲酸... [目的]建立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同时测定食品中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PAEs)残留的方法,调查这5种物质在食品中的污染情况。[方法]用正己烷浸泡,超声振荡对样品中PAEs进行提取并净化,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法测定其中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邻苯二甲酸二乙酯(DEP)、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邻苯二甲酸二异辛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正辛酯(DOP),离子源为ESI(+),定量检测方式为多反应监测(MRM)方式,利用保留时间和碎片信号比值判断定性结果。并用建立的方法分析实际样品。[结果]5种PAEs线性相关系数r﹥0.997,变异系数在1.2%~9.3%之间,高、中、低不同水平的加标回收率在80.9%~119.8%之间。测定256种食品样品,PAEs的检出率为32.6%。[结论]该方法简便快速,精密度较高,重现性较好,可应用于食品中5种邻苯二甲酸酯类的同时测定。调查结果显示,食品中邻苯二甲酸酯类环境激素的污染比较严重,应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邻苯二甲酸酯 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食品分析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人血浆中甲苯咪唑含量 被引量:8
19
作者 何颖娜 尚京川 +3 位作者 张晓萍 母昭德 景淑华 封家富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0期2086-2087,共2页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血浆中甲苯咪唑的方法。方法血浆加入阿苯哒唑为内标,以0.5mol/L的硼砂NaOH缓冲液3ml碱化后经乙醚提取,固相萃取,进行HPLC测定,采用HypersilBDS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 目的建立固相萃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测定人血浆中甲苯咪唑的方法。方法血浆加入阿苯哒唑为内标,以0.5mol/L的硼砂NaOH缓冲液3ml碱化后经乙醚提取,固相萃取,进行HPLC测定,采用HypersilBDSC18(4.6mm×200mm5μm)色谱柱,流动相为甲醇-0.1mmol/L(NH4)2SO4溶液(60∶40,V/V);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310nm。结果甲苯咪唑血药浓度为0.05~1.6μg/ml,峰面积与血药浓度呈线性关系,方法平均回收率为97.21%。平均RSD为3.56%;最低检测限为0.02μg/ml。结论该方法符合生物样品分析要求,为甲苯咪唑的体内含量测定提供了一种简便、准确、灵敏度高的分析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效液相色谱测定 甲苯咪唑 含量测定 高效液相色谱法 人血浆 平均回收率 HPLC测定 生物样品分析 固相萃取
下载PDF
畜禽肌肉、内脏及虾中氯霉素残留量的检测技术研究 被引量:13
20
作者 杨大进 蒋定国 +3 位作者 王竹天 方从容 文玉雪 王玉莲 《卫生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98-201,共4页
目的 快速、简便、灵敏地监测畜禽肌肉、内脏及虾中的氯霉素残留。方法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技术。动物组织中的氯霉素用乙酸乙酯在超声波振荡下提取 3次 ,提取液经脱水、浓缩 ,再用 0 5mol L高氯酸溶液溶解浓缩瓶中残留物... 目的 快速、简便、灵敏地监测畜禽肌肉、内脏及虾中的氯霉素残留。方法 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快速检测技术。动物组织中的氯霉素用乙酸乙酯在超声波振荡下提取 3次 ,提取液经脱水、浓缩 ,再用 0 5mol L高氯酸溶液溶解浓缩瓶中残留物、沉淀蛋白质 ,以正己烷去除脂溶性杂质 ,经 0 4 5 μm滤膜过滤后供HPLC测定含量。 结果 本方法的线性范围为0 1~ 2 0 μg ml,肌肉的最低检出浓度为 1 6 μg kg ,内脏为 3 2 μg kg ,在 2 0~ 10 0 μg kg的加标水平时 ,方法平均回收率为 82 1%~ 96 6 % ,相对标准偏差为 4 5 %~ 9 3%。结论 该方法适用范围广 ,回收率高 ,检测限低 ,简单易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畜禽 氯霉素 兽药残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