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648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村女性规范孕期保健现状及自我管理行为的调查研究
1
作者 罗小茜 陈俊屿 +5 位作者 贾红红 刘丽 李春宏 杨娜娜 韩广莉 周郁秋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989-995,共7页
背景我国规范孕期保健的参与率上升缓慢,城乡妇幼健康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农村女性自我管理在孕期保健中的主体作用尚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目的调查农村女性规范孕期保健现状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并分析其孕期保健自我管理行为... 背景我国规范孕期保健的参与率上升缓慢,城乡妇幼健康发展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农村女性自我管理在孕期保健中的主体作用尚未能得到充分发挥。目的调查农村女性规范孕期保健现状和自我管理行为水平,并分析其孕期保健自我管理行为影响因素。方法于2023年1—8月,采取便利抽样方法选取黑龙江省绥化市、黑龙江省大庆市和吉林省长春市农村孕期女性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基本情况调查表、孕妇自我管理量表、简版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Dep-5)和孕产妇社会支持量表(MSSS)对其进行调查,统计农村女性规范孕期保健现状,比较不同特征农村女性孕期保健自我管理行为得分,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农村女性孕期保健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放问卷493份,回收有效问卷470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5.33%。参加孕前检查的农村女性为218例(46.4%),首次产检时间在12周及以内的为388例(82.6%),产检地点在县级及以上医疗卫生机构为303例(64.5%),产检次数符合孕周要求的为276例(58.7%),产检项目数符合孕周要求的仅为103例(21.9%)。孕期保健自我管理得分平均为(70.18±16.42)分,各维度得分指标由高到低依次为遵医行为维度(79.75%)、日常生活行为管理维度(77.33%)、自我防护行为管理维度(76.73%)和胎儿监护行为管理维度(70.43%)。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家庭居住地距离最近定点产前检查医疗机构距离(B=0.732,95%CI=0.139~1.325)、孕周(B=-1.336,95%CI=-2.119~-0.553)、妊娠期并发症(B=3.776,95%CI=1.532~6.019)、孕期抑郁风险(B=-0.356,95%CI=-0.663~-0.049)和社会支持情况(B=2.635,95%CI=2.508~2.762)是农村女性孕期保健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农村女性规范孕期保健的参加率和合格率较低,孕期保健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处于中等水平。家庭居住地距离最近定点产前检查医疗机构距离、孕周、妊娠期并发症、孕期抑郁风险和社会支持情况是农村女性孕期保健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因素。各级医疗卫生服务人员应加强对农村孕期女性群体的重视,规范其孕期保健行为,提升其自我管理能力,构建科学适配、经济有效、简便易行的农村女性孕期保健自我管理干预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期保健 农村女性 自我管理 影响因素分析
下载PDF
血清维生素D在不同类型不孕女性中的表达及与卵巢功能和代谢指标的关系
2
作者 周妮 麻妙艳 +3 位作者 陈庆 卢晓宁 席稳燕 邬晋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2期109-116,共8页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不孕女性血清维生素D(Vit D)的表达及与卵巢功能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206名不孕症女性。根据不孕原因将其分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n=... 目的探究不同类型不孕女性血清维生素D(Vit D)的表达及与卵巢功能和代谢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0月就诊于西安交通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医学中心的206名不孕症女性。根据不孕原因将其分为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组(n=77)、卵巢储备功能减退(DOR)组(n=82)、对照组(n=47)。比较三组不孕女性血清Vit D水平,分析各组血清Vit D水平与卵巢功能及代谢指标(脂代谢、甲状腺代谢、空腹血糖、同型半胱氨酸)的相关性。结果DOR组、PCOS组及对照组的血清Vit D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235,P<0.05),其中DOR组及PCOS组均低于对照组,但只有PCOS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18,P<0.05)。在调整了年龄和体质量指数(BMI)与未调整年龄和BMI后,对三组不孕女性的血清Vit D水平与各项卵巢功能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OR组、PCOS组及对照组的血清Vit D水平与抗苗勒管激素(AMH)、窦卵泡数(AFC)、基础卵泡刺激素(bFSH)及雌二醇(E_(2))均无相关性(P>0.05);对三组不孕女性的血清Vit D水平与各项代谢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OR组、PCOS组及对照组的血清Vit D水平与总胆固醇(TC)均呈负相关(调整了年龄和BMI前后,r值分别为-0.454、-0.455、-0.442、-0.432、-0.446、-0.475,P<0.05),血清Vit D水平与高密度脂蛋白(HDL)均呈正相关(调整了年龄和BMI前后,r值分别为0.376、0.379、0.476、0.477、0.360、0.329,P<0.05),血清Vit D水平与抗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均呈负相关(调整了年龄和BMI前后,r值分别为-0.466、-0.479、-0.527、-0.534、-0.494、-0.502,P<0.05),而三组的血清Vit D水平与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空腹血糖、促甲状腺素(TSH)、游离T3(FT3)、游离T4(FT4)、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Anti-TGAb)及同型半胱氨酸(HCY)均无相关性(P>0.05)。结论合并卵巢病变的不孕女性更易出现血清Vit D水平的降低,血清Vit D水平与不孕女性的卵巢功能无直接相关性,与脂代谢TC呈负相关,与HDL呈正相关,与甲状腺代谢TPO-Ab呈负相关。血清Vit D水平可能间接地通过调控不孕女性的脂代谢及甲状腺代谢影响其生育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孕症 维生素D 卵巢功能 代谢指标
下载PDF
广东省高年级小学生母亲HPV、HPV疫苗认知及为子女接种意愿现状分析
3
作者 武丽 梁咏欣 +2 位作者 陈国珍 李甜甜 夏建红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4期24-32,共9页
目的探究广东省高年级小学生母亲的HPV及HPV疫苗认知水平以及为子女接种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广东省珠三角、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抽取7所小学,对7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 目的探究广东省高年级小学生母亲的HPV及HPV疫苗认知水平以及为子女接种HPV疫苗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抽样方法,于2022年6月至2022年10月在广东省珠三角、东西两翼及粤北地区抽取7所小学,对7所小学五年级和六年级小学生母亲共1262人进行自填式问卷调查,分析高年级小学生母亲对HPV、HPV疫苗的知晓情况以及对子女接种HPV疫苗的态度。结果共有效调查1168名研究对象,有820(70.21%)名母亲知晓HPV,938(80.31%)名母亲知晓HPV疫苗。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母亲比初中及以下学历的母亲更可能知晓HPV(高中:OR=2.21,95%CI:1.58~3.10;大专及以上:OR=5.10,95%CI:2.50~10.39)和HPV疫苗(高中:OR=2.18,95%CI:1.47~3.24;大专及以上:OR=9.68,95%CI:3.31~28.25)。子女未接种HPV疫苗的母亲中,86.74%母亲愿意为其子女接种HPV疫苗。知晓HPV(OR=1.95,95%CI:1.10~3.46)、知晓HPV疫苗(OR=2.63,95%CI:1.47~4.69)、知晓HPV疫苗相关知识(OR=1.82,95%CI:1.14~2.91)、女孩(OR=2.81,95%CI:1.86~4.26)的母亲为其子女接种HPV疫苗意愿更高。结论学生性别和HPV及HPV疫苗知晓情况等是影响高年级小学生母亲HPV疫苗接种意愿的主要因素,建议加强高年级小学生母亲人群的HPV疫苗知识健康宣教,提高疫苗接种率,以预防子宫颈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知晓程度 接种意愿 子宫颈癌
下载PDF
电子宫腔镜在宫腔内诊断和辅助手术中的应用
4
作者 程琛 钱华 +1 位作者 王悦 侯顺玉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3期94-100,共7页
目的评价一次性电子宫腔镜用于宫腔内诊断和辅助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于2021年1月至5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入组136例受试者,1∶1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使用一次性电... 目的评价一次性电子宫腔镜用于宫腔内诊断和辅助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本试验于2021年1月至5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泰州市人民医院入组136例受试者,1∶1随机分配到试验组或对照组。试验组使用一次性电子宫腔镜进行宫腔内诊断和辅助手术,对照组使用市售宫腔镜进行宫腔内诊断和辅助手术。评价两组图像质量,记录手术情况、试验用器械与手术器械兼容性等。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图像质量优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宫颈管、宫腔形态、宫底、宫壁均具有良好成像效果;两组器械均能顺利完成诊断或辅助手术,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器械与手术器械的兼容性满意率无统计学差异(91.7%vs.95.7%,P Fisher>0.05);试验组具有良好的进出水性能、摄像性能、图像同步到主机显示器的性能,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6.2%vs.10.3%,χ^(2)=1.024,P>0.05),且不良事件均与试验器械无关,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及器械缺陷。结论本研究使用的一次性电子宫腔镜能够满足临床诊断和辅助手术需要,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腔镜 宫腔内诊断 辅助手术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产前诊断中额外标记染色体的遗传学分析
5
作者 郑慧玲 杨雪 +4 位作者 郑琳 唐黛丽 黄智 田甜 李玉权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2期89-94,共6页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标本中额外标记染色体(SMC)的检出率、遗传物质及来源、妊娠结局等,为产前诊断工作中SMC的遗传咨询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优生遗传科行产前诊断的13640例标本,统计其中经细...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标本中额外标记染色体(SMC)的检出率、遗传物质及来源、妊娠结局等,为产前诊断工作中SMC的遗传咨询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2年6月于贵阳市妇幼保健院优生遗传科行产前诊断的13640例标本,统计其中经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测出SMC病例的产前诊断指征及随访妊娠结局,分析SMC遗传来源及遗传学效应。结果在13640例产前诊断样本中,共检出16例SMC,总检出率为1.17‰,其中9例为嵌合体,占56.25%。对13例孕妇进一步行染色体微阵列分析,其中发现有不同染色体片段的重复与缺失11例,结果未见异常2例;对11例行亲本验证,其中新发变异8例。成功随访15例妊娠结局,其中终止妊娠10例,孕27周早产后夭折1例,继续妊娠至生产4例,后期随访语言发育迟缓1例,运动发育迟缓1例,其余良好。结论SMC引起的临床后果差异很大,需要结合细胞和分子遗传学检测技术确定SMC的遗传物质及嵌合程度,以明确其致病性及可能引起的临床表型,为产前诊断提供准确有效地遗传咨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标记染色体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下载PDF
复发性流产患者血清sST2、PLGF水平与再发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研究
6
作者 尹维 张瑞 宋科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4期59-64,共6页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及其与再发自然流产的相关性,以期为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发生流产的风险评估提供支持。方法于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集在本院确诊并治疗的RSA... 目的分析复发性流产(RSA)患者血清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sST2)、胎盘生长因子(PLGF)水平及其与再发自然流产的相关性,以期为复发性流产患者再次发生流产的风险评估提供支持。方法于2021年3月至2022年12月收集在本院确诊并治疗的RSA患者作为RSA组(n=205),另选取同期无相关不良孕产史孕妇作为对照组(n=205)。根据RSA患者孕14周内是否发生流产将患者分为流产组(n=85)和未流产组(n=120)。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sST2、PLGF水平。分别采用Pearson和Spearman相关分析sST2、PLGF水平与孕酮、流产次数的相关性。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SA患者发生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使用受试者特征(ROC)曲线分析RSA患者血清sST2、PLGF水平与再次发生自然流产的相关性。结果RSA组血清sST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LG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9.451、10.753,P<0.05);RSA患者中,流产组血清sST2显著高于未流产组,PLGF水平显著低于未流产组(t值分别为6.629、6.409,P<0.05)。RSA患者血清sST2与PLGF水平呈负相关(r=-0.416,P<0.001);血清sST2水平与流产次数呈正相关、与孕酮呈负相关(r=0.404、-0.405,P<0.001);血清PLGF水平与流产次数呈负相关、与孕酮呈正相关(r=-0.417、0.456,P<0.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sST2、PLGF、流产次数、孕酮均为RSA患者再次发生自然流产的影响因素,OR值及其95%置信区间分别为1.433(1.237~1.660)、0.208(0.086~0.505)、1.256(1.137~1.388)、0.242(0.101~0.581),均P<0.05。sST2、PLGF联合检测评估RSA是否再次发生自然流产的AUC为0.824(95%CI:0.765~0.874),敏感度为84.71%,特异度为71.67%,二者联合优于sST2、PLGF各自单独评估(Z_(sST2-联合)=3.113,P=0.002,Z_(PLGF-联合)=2.995,P=0.003)。结论RSA患者血清sST2水平升高、PLGF水平下降与再发自然流产关系密切,二者联合对评估RSA患者再发自然流产的风险评估具有一定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可溶性生长刺激表达因子2 胎盘生长因子 自然流产
下载PDF
女性健康那些事儿
7
作者 胡文君 李菁 《科学生活》 2025年第4期104-105,共2页
女性在一生中会经历几个独特的生理阶段,也会面临各种健康问题。从每月那几天的痛经困扰,到可能遭遇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再到熬夜对卵巢功能的潜在威胁,以及更年期的失眠烦恼……这些问题与女性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因此,熟知常见... 女性在一生中会经历几个独特的生理阶段,也会面临各种健康问题。从每月那几天的痛经困扰,到可能遭遇的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再到熬夜对卵巢功能的潜在威胁,以及更年期的失眠烦恼……这些问题与女性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因此,熟知常见的妇科病症、中医的预防保健以及调理之方,能使女性更有效地养护自身,远离疾病困扰,从而保持身心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健康 人乳头瘤病毒 痛经
原文传递
基于LDHA基因和Wnt/β-catenin信号通路探讨自噬在卵巢癌细胞侵袭和迁移及糖酵解中的作用
8
作者 陈良凤 吕小慧 +1 位作者 王建 马园园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2期37-46,共10页
目的探讨自噬通过调控乳酸脱氢酶A(LDHA)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和糖酵解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使用厄尔平衡盐溶液(EBSS)饥饿处理诱导人卵巢腺癌细胞系SK... 目的探讨自噬通过调控乳酸脱氢酶A(LDHA)和Wnt/β-连环蛋白(β-catenin)信号通路对卵巢癌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和糖酵解的影响。方法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在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使用厄尔平衡盐溶液(EBSS)饥饿处理诱导人卵巢腺癌细胞系SKOV3细胞诱导自噬。细胞实验分组1为:Control组、EBSS组和EBSS+3-MA组;细胞实验分组2为:EBSS+NC-shRNA组、EBSS+LDHA-shRNA1组和EBSS+LDHA-shRNA2组;细胞实验分组3为:EBSS+NC-shRNA组、EBSS+β-catenin-shRNA1组和EBSS+β-catenin-shRNA2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Western blotting法、Transwell实验、细胞免疫荧光染色等检测并统计分析有关表达量的情况。结果Control组和EBSS组及EBSS+3-MA组间细胞的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LC3)-Ⅱ/LC3-Ⅰ表达量相对比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13.900,P<0.01)。Control组和EBSS组及EBSS+3-MA组间细胞的侵袭和迁移细胞数及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448.000、1405.000、111.000、132.200,P<0.01)。Control组和EBSS组及EBSS+3-MA组间细胞的LDHA mRNA、GLUT1 mRNA、LDHA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311.400、66.940、154.200,P<0.01)。NC-shRNA组和LDHA-shRNA1组及LDHA-shRNA2组间细胞的LDHA蛋白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3.200,P<0.01)。Control组和EBSS组及EBSS+3-MA组间细胞的β-catenin、p-β-catenin磷酸化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206.500、222.200,P<0.01)。NC-shRNA组和β-catenin-shRNA1组及β-catenin-shRNA2组间细胞的β-catenin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27.000,P<0.01)。结论饥饿诱导的自噬激活可促进卵巢癌的侵袭、迁移能力及糖酵解活性,其机制可能与自噬激活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并上调LDHA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癌 自噬 乳酸脱氢酶A 糖酵解 Β-连环蛋白
下载PDF
谷氨酸和尿液α1-微球蛋白水平与GDM患者肾损伤及妊娠结局的关联
9
作者 严梅 伍班名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4期91-96,共6页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谷氨酸(Glu)、尿液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与早期肾损伤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GDM孕妇为GDM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早期肾损伤分为损伤组...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GDM)患者血清谷氨酸(Glu)、尿液α1-微球蛋白(α1-MG)水平与早期肾损伤及妊娠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21年7月至2023年7月于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收治的106例GDM孕妇为GDM组,根据患者是否发生早期肾损伤分为损伤组和未损伤组,另选择同期产前检查健康的孕妇102例作为对照组,检测患者及健康孕妇血清Glu及尿液α1-MG。根据GDM患者的妊娠结局分为妊娠结局不良组和妊娠结局良好组,检测尿微量白蛋白(U-mAlb)、血清尿素(Urea)、尿酸(UA)、血肌酐(Scr)、β2-微球蛋白(β2-MG)水平。采用pearson法分析血清Glu、尿液α1-MG水平与肾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血清Glu、尿液α1-MG对不良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结果GDM组较对照组血清Glu和尿液α1-MG水平均升高(t=20.052、31.426,P<0.001),损伤组较未损伤组血清Glu、尿液α1-MG水平及肾功能指标均升高(t=9.122、7.501、21.568、2.875、7.525、8.715、7.089,P<0.05)。在发生异位妊娠、先兆流产、宫内发育受限的GDM患者中,血清Glu和尿液α1-MG高表达患者比例高于低表达患者比例(χ^(2)=6.362、7.102、5.754、6.278、4.624、8.820,P<0.05)。妊娠结局不良组较妊娠结局良好组血清Glu和尿液α1-MG水平均升高(t=6.802、7.054,P<0.001)。血清Glu、尿液α1-MG及联合预测患者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83、0.855、0.961,二者联合优于单独预测价值(Z=2.453、2.981,P<0.05)。结论GDM患者的血清Glu和尿液α1-MG水平均与早期肾损伤和妊娠结局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谷氨酸 Α1-微球蛋白 早期肾损伤 妊娠结局
下载PDF
控制性超促排卵过程中扳机日直径≥17 mm卵泡占比对辅助生殖助孕结局的影响
10
作者 王梦迪 李莹星 +4 位作者 吕兴钰 Enoch Appiah Adu-Gyamfi 唐晓君 钟朝晖 丁裕斌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2期230-236,共7页
目的:分析扳机日直径≥17 mm卵泡占比(直径≥17 mm卵泡数/直径≥14 mm卵泡数)对辅助生殖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3年9月于成都锦欣西囡妇科医院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intr... 目的:分析扳机日直径≥17 mm卵泡占比(直径≥17 mm卵泡数/直径≥14 mm卵泡数)对辅助生殖患者助孕结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7月至2023年9月于成都锦欣西囡妇科医院行体外受精/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 vitro fertilization,IVF/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助孕的3848个周期。每位患者接受卵泡期长效长方案或拮抗剂方案治疗。通过直径≥17 mm卵泡占比分为A、B、C 3组(卵泡期长效长方案:A组:≤60%,B组:61%~73%,C组:>73%;拮抗剂方案:A组:≤62%,B组:63%~75%,C组:>75%),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评估直径≥17 mm卵泡占比是否影响患者的活产率,临床妊娠率和流产率等助孕结局。结果:(1)卵泡期长效长方案:以A组为参考,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C组的流产风险是A组的1.700倍(95%CI=1.123~2.576;P=0.012)。此外,未发现直径≥17 mm卵泡占比对患者的活产率、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发生率、临床妊娠率的影响。(2)拮抗剂方案:未发现直径≥17 mm卵泡占比与患者助孕结局之间存在关联。结论:对于接受卵泡期长效长方案的患者而言,扳机日直径≥17 mm卵泡占比越高,患者的流产风险越大。对于接受拮抗剂方案治疗的患者而言,未发现直径≥17 mm卵泡占比与不良妊娠结局之间的关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径≥17 mm卵泡占比 卵泡直径 卵泡期长效长方案 拮抗剂方案 辅助生殖 助孕结局
原文传递
低卫生资源地区青春期女孩监护人HPV及HPV疫苗知晓率与接种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卢林丽 党乐 +9 位作者 赵艳霞 郑睿敏 李成云 赵宇倩 王岩 丁晗玥 方佳琦 刘静怡 庞海玉 朱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4期7-14,共8页
目的本研究是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大规模宫颈癌防控研究,分析低卫生资源地区青春期女孩监护人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HPV疫苗的认知、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疫苗接种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于2022年7月至2024年4月采用横断面研... 目的本研究是一项以人群为基础的大规模宫颈癌防控研究,分析低卫生资源地区青春期女孩监护人对人乳头瘤病毒(HPV)及HPV疫苗的认知、接种意愿及其影响因素,为疫苗接种策略制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研究于2022年7月至2024年4月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开展,在甘肃合作市、四川甘孜县和新疆托里县和山西武乡县通过问卷调查收集监护人基本人口学信息、HPV及HPV疫苗的知晓情况、接种意愿等。采用卡方检验和Logistic回归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有效问卷623份,监护人对HPV和HPV疫苗的知晓率分别为76.73%和88.60%。针对监护人HPV知晓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35~39岁比45岁及以上的监护人HPV知晓率高(OR=1.911,95%CI:1.039~3.513);汉族比少数民族高(OR=2.332,95%CI:1.489~3.653);与小学及以下学历的监护人相比,初中与高中及以上学历HPV知晓率较高(OR=4.553,95%CI:2.618~7.919、OR=5.282,95%CI:2.878~9.693);已婚状态比其他婚姻状态HPV知晓率高(OR=2.416,95%CI:1.333~4.380);男性低于女性监护人(OR=0.559,95%CI:0.351~0.889)。针对监护人HPV疫苗知晓率,多因素Logistic回归显示,35~39岁及40~44岁的监护人与45及以上的监护人相比HPV疫苗知晓率较高(OR=2.430,95%CI:1.118~5.284、OR=2.778,95%CI:1.151~6.702)、初中与高中及以上学历较小学及以下学历高(OR=4.874,95%CI:2.477~9.588、OR=14.702,95%CI:5.699~37.928);汉族(OR=3.864,95%CI:1.943~7.684)的监护人知晓HPV疫苗的可能性较少数民族高;男性(OR=0.320,95%CI:0.173~0.593)监护人HPV疫苗知晓率相对女性较低。接种意愿方面,99.64%监护人愿意接种HPV疫苗,71.20%倾向二价疫苗。53.44%监护人可接受疫苗价格低于300元/每剂。监护人希望获取HPV疫苗信息的途径以医生咨询(86.41%)和权威讲座(81.70%)为主。结论研究表明,青春期女孩监护人对HPV及HPV疫苗认知水平及接种决策受性别、民族、学历等多因素影响,建议针对男性、少数民族及低学历人群制定更为精准宣教策略,并通过价格补贴等形式提升接种可及性,以提高我国HPV疫苗接种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人乳头瘤病毒疫苗 监护人 知晓率 接种意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实施全程分娩管理模式对高危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12
作者 周燕 史晓红 +3 位作者 邵广美 郑雅宁 王志群 戴毅敏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4期33-39,共7页
目的探讨实施全程分娩管理模式对高危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住院分娩的4068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全程分娩管理服务,分为全程分娩管理组(n=1029)和对照组(n... 目的探讨实施全程分娩管理模式对高危孕产妇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住院分娩的4068例孕产妇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接受全程分娩管理服务,分为全程分娩管理组(n=1029)和对照组(n=3039),比较两组孕产妇临床资料和妊娠结局。结果接受全程分娩管理的孕产妇在临产后对硬膜外麻醉镇痛和盐酸哌替啶的需求、剖宫产分娩率、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率和总住院天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Z值介于-7.178~27.899之间,P<0.001)。两组孕产妇产后24h出血量≥1000mL、宫腔水囊压迫、输注异体红细胞悬液和产后42天再入院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值介于0.515~2.293之间,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发现,全程分娩管理是硬膜外分娩镇痛、盐酸哌替啶、使用二线宫缩剂、剖宫产分娩、产后住院天数>4d和阴道分娩产后尿潴留的独立保护因素,其a OR及95%CI分别为0.791(0.675~0.926)、0.744(0.578~0.957)、0.409(0.308~0.542)、0.576(0.423~0.784)、0.712(0.568~0.894)、0.684(0.538~0.869)。结论在制定明确的孕妇收治标准及人力资源充足的前提下,为高危孕产妇提供全程分娩管理服务是安全可行的,以保障妊娠结局更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程分娩管理 剖宫产术 硬膜外分娩镇痛 妊娠结局 高危孕产妇
下载PDF
未成年女儿接种HPV疫苗的母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基于Logistic回归及决策树模型的分析
13
作者 王若思 汪艳 +5 位作者 纳晨 张俊霞 冯燕 王玲 李丛梅 杨舒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4期15-23,共9页
目的探讨昆明市母亲接受未成年女儿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6至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预防保健科依据便利抽样原则选取符合条件的1478名母亲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 目的探讨昆明市母亲接受未成年女儿接种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意愿的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6至9月,在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延安医院预防保健科依据便利抽样原则选取符合条件的1478名母亲进行问卷调查,通过构建决策树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母亲对未成年女儿接种HPV疫苗意愿的影响因素。结果1478位母亲中,愿意接受女儿接种HPV疫苗的占74.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母亲年龄小于25岁(OR=0.301,95%CI:0.155~0.586)、文化程度低(OR=0.613,95%CI:0.393~0.956;OR=0.405,95%CI:0.174~0.944)、职业(OR=0.424,95%CI:0.203~0.888;OR=0.422,95%CI:0.214~0.833)、家庭人均年收入低(OR=0.153,95%CI:0.038~0.616;OR=0.159,95%CI:0.039~0.644)、可接受疫苗的价格偏低(OR=0.527,95%CI:0.310~0.897)可能降低其接受女儿接种HPV疫苗的意愿(P<0.05)。汉族(OR=1.862,95%CI:1.351~2.566)、知道HPV疫苗可预防宫颈癌(OR=1.790,95%CI:1.237~2.592)、咨询过HPV疫苗相关信息(OR=3.563,95%CI:2.594~4.894)、自身愿意接种HPV疫苗(OR=7.778,95%CI:5.699~10.616)、认为接种HPV疫苗的最佳时机是第一次性行为以前(OR=1.631,95%CI:1.102~2.413)的母亲接受女儿接种HPV疫苗的意愿更高(P<0.05)。CHAID决策树模型分析显示,母亲自身接种HPV疫苗意愿、可接受疫苗的价格、咨询过HPV疫苗相关信息、知道HPV疫苗可预防宫颈癌、家庭人均年收入可影响母亲接受未成年女儿接种HPV疫苗的意愿,其中母亲自身接种意愿是最为重要的影响因素。结论未成年女孩母亲对HPV疫苗知晓率较低,但为女儿接种意愿较为强烈。通过提高母亲HPV疫苗接种健康知识水平、自身接种意愿等措施,提高适龄女性的HPV疫苗覆盖率有助于实现群体免疫并加速消除宫颈癌的战略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母亲 未成年女性 人乳头瘤病毒 疫苗接种 LOGISTIC回归 决策树
下载PDF
欧洲人群中Graves病对妊娠期高血压风险的因果影响:基于孟德尔随机化方法的机制分析
14
作者 王蒙 姜雯 +2 位作者 徐丽娜 孟文彬 其木格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4期40-47,共8页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因果影响,并揭示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本研究从芬兰生物银行(FinnGen)获得妊娠期高血压数据,从IEU open GWAS数据库获取Graves病遗... 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孟德尔随机化(MR)分析,探讨毒性弥漫性甲状腺肿(Graves)病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因果影响,并揭示其潜在的生物学机制。方法本研究从芬兰生物银行(FinnGen)获得妊娠期高血压数据,从IEU open GWAS数据库获取Graves病遗传变异数据,采用四种孟德尔随机化统计方法(逆方差加权法、MR-Egger法、加权中位数法、加权模式法)对Graves病与妊娠期高血压的因果关系进行分析。使用与Graves病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工具变量,以减少混杂因素和反向因果关系的影响。结果本研究共得到25个符合MR假设的工具变量。逆方差加权法分析显示Graves病降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OR=0.951,95%CI:0.926~0.976,P=0.001)。MR-egger(OR=0.927,95%CI:0.861~0.998)、加权中位数法(OR=0.943,95%CI:0.909~0.977)和加权模式法(OR=0.938,95%CI:0.899~0.979)的结果均支持这一结论(均P<0.05)。Cochran s Q检验显示纳入的SNPs存在异质性,异质性为4.377%(Q=24.536,P=0.375)。研究纳入的25个工具变量均为强工具变量,SNP的F值均>10(30.42~306.74)。结论本研究通过孟德尔随机化方法显示,欧洲人群中Graves病降低了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GRAVES病 妊娠期高血压 孟德尔随机化 因果关系 欧洲人群
下载PDF
孕妇新烟碱农药的暴露及其与妊娠期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的关联研究
15
作者 宋洪澜 白明春 +2 位作者 刘佳乐 丁裕斌 石方方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期98-104,共7页
目的:探究妊娠妇女新烟碱类农药(neonicotinoid pesticides,NEOs)的暴露情况及其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 目的:探究妊娠妇女新烟碱类农药(neonicotinoid pesticides,NEOs)的暴露情况及其与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subclinical hypothyroidism,SCH)发生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本研究采用病例对照设计,以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一院酉阳医院进行产前检查的21例SCH孕妇(SCH病例组)及37例正常孕妇(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检测其血清中8种常见NEOs的浓度。使用单因素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探究妊娠妇女血清单一NEO浓度与SCH发生风险的相关性,采用贝叶斯核机器回归模型(Bayesian Kernel Machine Regression,BKMR)分析NEOs污染物暴露对SCH发生的联合影响和交互作用。结果:在本研究检测的8种NEOs中,呋虫胺(dinotefuran,DIN)、噻虫嗪(thiamethoxam,THX)、噻虫胺(clothianidin,CLO)、吡虫啉(imidacloprid,IMI)、氯噻啉(imidaclothiz,IMZ)在研究人群中的检出率为100%,啶虫脒(acetamiprid,ACE)的检出率为19.0%,烯啶虫胺(nitenpyram,NIT)和噻虫啉(thiacloprid,THI)未检出。THX的中位数浓度最高(2.00μg/L)。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所检测的5种NEOs在SCH组与对照组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BKMR模型显示孕妇血清NEOs混合暴露与SCH发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本研究数据显示,酉阳地区妊娠妇女THX暴露程度较高;NEOs暴露与妊娠期SCH发生不存在明显关联,其对人体妊娠期甲状腺功能是否存在扰乱作用还待进一步阐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烟碱类农药 妊娠期 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 相关性
原文传递
子痫前期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及在妊娠结局中的相互关系
16
作者 赵晓蕾 刘俊丽 +1 位作者 胡晓梅 申丽丽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3期44-53,共10页
目的探究子痫前期(P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及在妊娠结局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256例PE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n=41)、维生素D不足组(n=87)... 目的探究子痫前期(PE)患者维生素D水平与糖脂代谢的关系及在妊娠结局中的相互关系。方法选择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长治医学院附属和平医院收治的256例PE孕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维生素D水平分为维生素D正常组(n=41)、维生素D不足组(n=87)和维生素D缺乏组(n=128)。比较所有孕妇的一般资料、糖脂代谢水平、妊娠结局差异;随访孕妇至分娩,观察所有孕妇的妊娠结局并进行评估与统计。利用分层交互检验分析血清维生素D水平与糖脂水平间的关系。采用相加、相乘交互作用模型对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维生素D正常组、不足组、缺乏组的PE孕妇孕期增重依次增加,高血压史、糖尿病史、高血脂史占比依次增加,户外活动及每日日晒时长依次减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F值介于12.595~192.598之间,P<0.05);维生素D不足组和维生素D缺乏组的血糖参数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平均血糖(MBG)、血糖标准差(SDBG)、血糖波动频数(NEGE)、稳态模式评估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以及血脂参数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游离脂肪酸(FFA)、载脂蛋白B(ApoB)均高于维生素D水平正常组,维生素D缺乏组的HbA1c、MBG、SDBG、NEGE、FFA、ApoB均高于维生素D不足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介于2.041~14.967之间,P<0.05);分层交互检验作用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维生素D与糖脂代谢指标之间的关系稳定存在(P交互<0.05);维生素D正常组、不足组、缺乏组的PE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依次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4.395,P<0.001);糖脂代谢异常组的PE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高于糖脂代谢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7.480,P<0.001);相加交互作用模型分析表明,维生素D不足与糖脂代谢异常并存时,PE孕妇出现不良妊娠结局的风险是二者均正常的2.206倍,大于两因素单独存在之和;相乘交互作用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不同维生素D水平与不同糖脂代谢情况之间存在相乘交互作用(OR值介于2.323~4.780之间,P<0.01)。结论PE患者的低维生素D水平与糖脂代谢异常具有一定相关性,且二者同时存在时,PE孕妇的不良妊娠结局风险显著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前期 维生素D 糖脂代谢 妊娠结局
下载PDF
促卵泡激素与孕卵指数在不同临床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中的差异及与促排卵结局的关系
17
作者 谢秋月 赵小凤 +2 位作者 张湘琪 盛燕雯 孙晓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2期53-62,共10页
目的探讨促卵泡激素(FSH)与孕卵指数(POI)在不同临床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中的差异及与促排卵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50例年龄在20~40岁的PCOS不孕患者为PCOS不孕组... 目的探讨促卵泡激素(FSH)与孕卵指数(POI)在不同临床表型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中的差异及与促排卵结局的关系。方法选取2020年9月至2023年9月于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150例年龄在20~40岁的PCOS不孕患者为PCOS不孕组,同期健康体检者140例为对照组。收集并统计所有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激素指标、超声指标等相关临床数据。根据鹿特丹分型标准,将PCOS不孕组分为A、B、C、D四种临床表型。通过随机森林算法筛选影响因素并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模型。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法、分层交互检验法、多元线性回归法、限制性立方样条模型、bootstrap法的中介效应,分析FSH与POI在不同临床表型PCOS不孕患者中促排卵结局之间的关系。结果PCOS不孕组与对照组的体质量指数(BMI)、糖尿病史、高血脂史的分布,以及月经周期、卵巢体积、FSH、睾酮(T)、雌二醇(E_(2))、促黄体生成素(LH)、抗苗勒氏管激素(AMH)、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IR)、卵泡计数(AFC)、PO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0.368~48.489、t=4.706~49.326,P<0.05)。四种临床表型中BMI的分布,以及月经周期、卵巢体积、FSH、T、E_(2)、LH、AMH、AFC、POI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13.423、F=2.810~53.509,P<0.05);在不同临床表型PCOS不孕患者中,FSH、POI水平在B型患者中最高。随机森林算法分析显示,FSH、POI、AMH为前三位不同临床表型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结局的重要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FSH、POI、AMH均是不同临床表型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结局的独立影响因素,OR(95%CI)分别为:3.712(1.124~4.589)、2.658(1.006~2.985)、2.359(1.131~4.103),P<0.05。中介效应分析显示,POI对不同临床表型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结局具有直接影响,并且FSH部分介导了POI对不同临床表型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结局的影响,总效应值β总=0.343,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52.77%。结论在不同临床表型的PCOS不孕患者中,FSH、POI水平在B型患者中最高,FSH、POI水平与不同临床表型PCOS不孕患者促排卵结局不良风险显著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囊卵巢综合征 不孕症 促卵泡激素 孕卵指数 促排卵结局
下载PDF
产后抑郁风险预测模型的构建与验证
18
作者 谭欣林 黄玥 +1 位作者 漆洪波 石琪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3期13-20,共8页
目的探讨构建和验证应用于女性分娩后早期初筛产后抑郁症状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43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产后1周内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抑郁症状,选取9.... 目的探讨构建和验证应用于女性分娩后早期初筛产后抑郁症状的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10月1日至2023年10月1日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住院分娩的43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在产后1周内使用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估抑郁症状,选取9.5分作为阈值将研究对象分为产后抑郁组(n=114)与非产后抑郁组(n=3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筛选产后抑郁症状的危险因素,进一步构建可视化列线图模型,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Hosmer-Lemeshow(H-L)拟合优度检验对模型的区分度、校准度进行评价。利用Bootstrap法对模型进行内部验证,最后使用决策曲线分析法(DCA)判断模型的临床适用性。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0岁、产前BMI越大、学历水平较高为产后抑郁的独立保护因素(OR值介于0.239~0.903之间,P<0.05);有抑郁家族史、孕晚期有抑郁症状、孕前一年期间存在持续两周情绪低落是产后抑郁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介于4.981~13.215之间,P<0.05)。该模型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31(95%CI:0.785~0.877),灵敏度75.4%,特异度77.5%;H-L拟合优度检验显示χ^(2)=2.773,P>0.05;该模型的DCA曲线在有效范围内,临床最大净收益阈值概率为10%~10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产后抑郁预测模型的预测价值及临床适用性良好,为早期且高效筛查产后抑郁症状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 产后抑郁 预测模型 列线图
下载PDF
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预测模型的构建与评估
19
作者 赵珊 高赛 +3 位作者 李堂春 赵钟鸣 吴亚婷 郑敏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2025年第2期110-117,共8页
目的构建并评估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预测模型,预测2024—2030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基于1994—2023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构建灰色预测模型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选择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比较两种模型回代拟合效... 目的构建并评估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预测模型,预测2024—2030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方法基于1994—2023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构建灰色预测模型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选择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比较两种模型回代拟合效果,使用最优模型预测2024—2030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结果1994—2023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整体呈持续下降趋势(χ2=50170.0,P<0.05),构建的灰色预测模型和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平均绝对误差、均方误差和均方根误差分别为2.424、12.389、3.519和3.966、27.651、5.258,灰色预测模型的预测效果优于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后验差比值C=0.079,小概率误差P=1,预测精确度为1级。用灰色预测模型预测2024—2030年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分别为10.05/10万、9.16/10万、8.34/10万、7.59/10万、6.91/10万、6.30/10万、5.73/10万。结论灰色预测模型对云南省孕产妇死亡率有较好预测效果。经预测,云南省2030年孕产妇死亡率能达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云南妇女发展规划(2021—2030年)》中的孕产妇死亡率控制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产妇死亡率 灰色预测模型 差分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 预测
下载PDF
非葡萄胎妊娠后绒毛膜癌的临床诊疗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20
作者 刘春琴 王伟红 +1 位作者 薛艳 安瑞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5年第3期85-93,共9页
目的探讨非葡萄胎妊娠后绒毛膜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的非葡萄胎妊娠后绒毛膜癌患者81例,对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患... 目的探讨非葡萄胎妊娠后绒毛膜癌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选取2008年1月1日至2022年1月1日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妇科住院的非葡萄胎妊娠后绒毛膜癌患者81例,对其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81例患者的中位年龄为35(28,43)岁,主要临床表现为阴道流血,所有患者均接受化疗,其中6例患者的初治化疗方案为单药方案[甲氨蝶呤(MTX)或5-氟尿嘧啶(5-FU)],56例患者为5-FU、MTX联合依托泊苷(VP-16)化疗方案(简称三联方案),11例患者为EMA/CO[VP-16、MTX、放线菌素D(Act-D)/环磷酰胺(CTX)、长春新碱(VCR)]方案,8例患者为其他方案(5-FU联合Act-D或5-FU、MTX联合Act-D)。有29例患者在化疗同时辅以手术治疗。中位随访时间为92(64,124)个月,有66例患者达到完全缓解,治愈率81.48%,12例(14.82%)患者发生疾病进展或复发,3例患者死亡(3.7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患者40岁以上(OR=5.040,95%CI:1.147~22.149,P=0.032),转移瘤数目>8个(OR=21.946,95%CI:1.083~444.740,P=0.044),5-FU、MTX联合VP-16化疗方案(OR=0.034,95%CI:0.004~0.296,P=0.002)均为影响非葡萄胎妊娠后绒毛膜癌预后的因素。在国际妇产科联盟(FIGO)评分低于7分的患者中,与单药和其他方案相比,三联方案治愈率更高(P=0.002);在FIGO评分为7~12分的患者中,三联方案的治愈率高于单药、EMA/CO及其他方案(P=0.006)。结论非葡萄胎妊娠后绒毛膜癌整体治愈率较高,患者40岁以上、转移瘤数目>8个均是影响非葡萄胎妊娠后绒毛膜癌预后的不利因素,5-FU、MTX联合VP-16化疗方案可提高其治愈率,且尤适用于FIGO评分低于13分的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葡萄胎妊娠后绒毛膜癌 妊娠滋养细胞疾病 化疗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