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659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婴儿体脂指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1
作者 张婷 张莉 +4 位作者 刘慧娟 邢德强 赵亚楠 张一兵 李燕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1期86-91,共6页
目的探究不同性别婴儿体脂指数(FMI)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山东省开展婴儿体成分的横断面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和体成分测量获取研究数据,最终纳入9291份有效数据,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性别婴儿... 目的探究不同性别婴儿体脂指数(FMI)的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10月至2022年12月,在山东省开展婴儿体成分的横断面研究,对研究对象进行电子问卷调查和体成分测量获取研究数据,最终纳入9291份有效数据,应用多因素线性回归分析不同性别婴儿FMI的影响因素。结果不同性别婴儿月龄与FMI具有显著正相关。与适于胎龄儿相比,大于胎龄儿的FMI增加(β值分别为0.086、0.078,P<0.001),小于胎龄儿的FMI降低(β值分别为-0.088、-0.072,P<0.001)。与6月龄以后添加辅食相比,4~6月龄添加辅食男女婴儿FMI均增加,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β值分别为0.099、0.053,P<0.001)。与父母亲体重正常相比、父母亲肥胖与婴儿FMI的增加显著相关(β值分别为0.058、0.070和0.054、0.058,P<0.001),母亲体重过低与婴儿FMI降低显著相关(β值分别为-0.039、-0.046,P=0.005、0.002)。妊娠期糖尿病与婴儿FMI降低显著相关(β值分别为-0.039、-0.046,P=0.005、0.002),妊娠期高血压与男婴FMI升高显著相关(β=0.028,P=0.038)。纯配方奶喂养对女婴FMI存在显著正向影响(β=0.029,P=0.046)。孕期增重不足对女婴FMI存在显著负向影响(β=-0.033,P=0.032)。结论影响婴儿身体成分的因素有胎龄别体重、喂养方式、辅食添加时间、母亲孕期增重及孕期疾病等,应在生命早期采取干预措施进行控制,预防子代代谢性疾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 体成分 体脂指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检测对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婴幼儿的临床价值
2
作者 于瑞杰 卢洋 陈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74-78,共5页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预测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婴幼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住院的婴幼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重症组(192例)、轻症组(187... 目的 探讨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CRP/PA)预测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婴幼儿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泰安市妇幼保健院儿内科住院的婴幼儿甲型流感病毒感染重症组(192例)、轻症组(187例)及健康对照者(393例),检测其血常规、CRP及PA水平,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LM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系统免疫炎症指数(SII)、CRP/PA。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和Logistic回归分析LMR、CRP/PA对甲型流感病毒重症感染的诊断及预测价值。结果 与对照组和轻症组比较,重症组NLM、PLR、SII、CRP/PA均显著升高,LMR显著降低(分别为1.09、88.07、310.75、0.05和3.90,P<0.05)。与对照组相比,轻症组CRP/PA显著升高,LMR显著降低(分别为0.04和6.31,P<0.05)。ROC曲线显示,诊断重症感染时,CRP/PA的特异度最高,为96.1%,LMR、CRP/PA联合检测的灵敏度、ROC曲线下面积(AUC)均优于单项检测(分别为88.5%、0.941)。LMR、CRP/PA联合检测对轻症与重症感染鉴别诊断的灵敏度、特异度和AUC均优于单项检测(分别为76.4%、60.2%、0.707)。校正年龄、性别及NLM、PLR、SII后,CRP/PA的升高与LMR的降低与甲型流感病毒感染独立相关,并区分轻症和重症。结论 甲型流感病毒感染患儿CRP/PA升高与LMR降低,还有助于区分轻症和重症,可为预测感染严重程度的指标,LMR、CRP/PA联合分析对轻重症感染的鉴别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 C反应蛋白与前白蛋白比值 甲型流感病毒 重症感染 婴幼儿
下载PDF
新生儿出生体格与父母体质指数及母亲孕期营养的关系
3
作者 张永花 成丽霞 +2 位作者 鲁春兰 禹蕾 裴树伟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24年第1期63-66,共4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体格与父母体质指数及母亲孕期增重、贫血的关系,为提高妇幼保健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20年1—12月在兰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的100名孕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调查。采用自行的设计问卷对孕产妇... 目的:探讨新生儿出生体格与父母体质指数及母亲孕期增重、贫血的关系,为提高妇幼保健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2020年1—12月在兰州市妇幼保健院进行孕产期系统保健管理的100名孕产妇及其新生儿进行调查。采用自行的设计问卷对孕产妇进行调查,通过面对面访谈、就诊时检测的方式收集父母亲一般情况、围孕产期生活习惯、父母亲身高、体重、新生儿分娩情况、体质指数(BMI)、血红蛋白(Hb)检测值、出生体格等资料,并对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不同父亲BMI类型与新生儿出生体格相关,低体重组、正常体重组、超重/肥胖组父亲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01±0.28)kg、(3.25±0.44)kg、(3.40±0.34)kg,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93,P<0.05)。母亲孕期增重与新生儿出生体重相关,增重不足、增重正常、增重超重组母亲的新生儿出生体重分别为(3.22±0.42)kg、(3.19±0.34)kg、(3.40±0.45)kg,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878,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父亲BMI,母亲孕期增重、孕前BMI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正相关,父亲饮酒与新生儿出生体重呈负相关。父亲BMI、母亲身高与新生儿出生身长呈正相关。结论:新生儿出生体格与父母体质指数及母亲孕期增重有关,应多关注父亲因素对儿童早期发育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出生体格 父母BMI 孕期营养
下载PDF
2018-2022年连云港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分析
4
作者 吴海倩 张义涛 冯兰兰 《江苏卫生保健》 2024年第1期34-35,74,共3页
目的掌握2018—2022年连云港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收集连云港市2018—202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分析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死因... 目的掌握2018—2022年连云港市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及其变化趋势,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江苏省5岁以下儿童死亡监测方案》,收集连云港市2018—2022年5岁以下儿童死亡数据,分析新生儿、婴儿及5岁以下儿童死亡趋势、死因顺位及不同性别、不同地区的死亡特征。结果2018—2022年连云港市新生儿、婴儿、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为1.82‰、2.94‰、4.46‰,5岁以下男童死亡率高于女童,农村地区婴儿死亡率和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高于城市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48、5.95、34.37,P值均<0.05)。出生窒息、早产或低出生体重和其他新生儿疾病等围生期疾病是新生儿主要死因,意外窒息为5岁以下儿童第1位死因。结论2018—2022年连云港市儿童保健工作取得很大成效,新生儿、婴儿死亡率呈下降趋势,但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加强围产期保健、控制和降低5岁以下儿童意外伤害死亡是今后儿童保健工作的重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5岁以下儿童 死亡率 死因
下载PDF
遵义市2021—2023年性早熟女童的昼夜自发性促性腺激素水平检测
5
作者 涂彬 《中华养生保健》 2024年第6期80-83,共4页
目的探讨与分析2021—2023年遵义市性早熟女童的昼夜自发性促性腺激素水平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3月在遵义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78例性早熟女童作为性早熟组,同期选择在遵义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体检的78名健康女童作为健康组... 目的探讨与分析2021—2023年遵义市性早熟女童的昼夜自发性促性腺激素水平检测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9月—2023年3月在遵义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78例性早熟女童作为性早熟组,同期选择在遵义市妇幼保健院进行体检的78名健康女童作为健康组。检测两组昼夜自发性促性腺激素水平、25-羟维生素D、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含量,同时判定所有女童的卵泡生长状况。结果性早熟组子宫长径、卵巢容积、总卵泡数、最大卵泡直径都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性早熟组夜间自发血、日间自发血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含量都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性早熟组空腹血清25-羟维生素D、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含量都低于健康组(P<0.05)。在78例性早熟女童中,Spearman分析显示夜间自发血、日间自发血的血清促黄体生成素、促卵泡生成素含量、子宫长径、卵巢容积、总卵泡数、最大卵泡直径、25-羟维生素D、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女童性早熟存在相关性(r=0.744、0.699、0.714、0.766、0.794、0.636、0.715、0.677、-0.688、-0.714,P<0.05)。结论2021—2023年遵义市性早熟女童多表现为子宫长径、卵巢容积、总卵泡数、最大卵泡直径增加,也伴随有昼夜自发性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与血清25-羟维生素D、性激素结合球蛋白含量降低,对性早熟女童的昼夜自发性促性腺激素水平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遵义市 性早熟 昼夜自发性促性腺激素 25-羟维生素D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促黄体生成素
下载PDF
脐动脉血气指标联合Apgar评分评估新生儿窒息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1
6
作者 赵凯红 王彤 +2 位作者 田渤 付洪涛 张芳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1期51-57,共7页
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气指标联合Apgar评分应用于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57例1min 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160例1min Apgar评分≥8分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新生儿脐动脉... 目的分析脐动脉血气指标联合Apgar评分应用于评估新生儿窒息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3月收治的157例1min Apgar评分≤7分的新生儿作为研究组,另选同期160例1min Apgar评分≥8分的新生儿作为对照组,采集两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指标[血液酸碱度(pH值)、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碳酸氢根(HCO_(3)^(-))、碱剩余(BE)和二氧化碳结合力(CO_(2)CP)]及脏器损伤的数据,分析Apgar评分和脐动脉血气指标对新生儿脏器损伤的预测效能。结果分析Apgar评分、pH值、PaO_(2)、PaCO_(2)、HCO_(3)^(-)、BE,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t值介于2.446~8.403之间),重度组显著低于轻度组(t值介于2.937~8.114之间),损伤组显著低于非损伤组(t值介于3.213~9.225之间);分析CO_(2)CP,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t=5.004),重度组显著高于轻度组(t=4.023),损伤组显著高于非损伤组(t=4.907),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比较三种方法预测新生儿脏器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度,Apgar评分明显低于脐动脉血气分析(χ^(2)值分别为1.728、4.146、4.747),Apgar评分明显低于联合评估(χ^(2)值分别为5.722、9.013、10.581),脐动脉血气分析明显低于联合评估(χ^(2)值分别为4.551、3.693、4.38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脐动脉血气分析联合Apgar评分可有效提高评估窒息新生儿脏器损伤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度,有利于降低新生儿窒息误诊率,对评估新生儿预后有重要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窒息 脐动脉血气分析 Apgar评分 新生儿脏器损伤 评估
下载PDF
NIPBL基因突变致德朗热综合征临床表现和遗传学研究分析
7
作者 张衡 汤蓓 +6 位作者 朱书瑶 韩彦青 曾兰 王锦 邓艺 陈艾 罗泽民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64-69,共6页
目的对我国NIPBL基因突变的德朗热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CdLS)1型患儿进行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方法以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建库至2022年9月发表的相关文献。本研究共纳入41例CdLS1型患者,其中1例来自... 目的对我国NIPBL基因突变的德朗热综合征(Cornelia de Lange syndrome,CdLS)1型患儿进行基因型和表现型分析。方法以知网、万方、PubMed数据库为文献来源,检索建库至2022年9月发表的相关文献。本研究共纳入41例CdLS1型患者,其中1例来自四川省妇幼保健院儿科个案报道,其余40例均来自文献综述。回顾性分析这41例CdLS1型患者的基因型与表现型特征。结果我国CdLS1型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特殊颅面畸形100.0%(41/41)、肢体畸形100.0%(41/41)、智力障碍100.0%(21/21)、矮小症97.1%(33/34),偶有先天性心脏病(5例)、肾囊肿(3例)、隐睾(2例)、腭裂(2例)、癫痫(2例)等表现,尚无合并先天性膈疝病例报道。诊断年龄为生后胎儿期至12岁,产前诊断6.1%(2/33),新生儿期诊断30.3%(10/33)。本研究CdLS1型患儿中移码突变26.8%(11/41)、剪切突变24.4%(10/41)、错义突变22.0%(9/41)、无义突变22.0%(9/41),CdLS1患者基因型与表现型比较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3.005,P=0.391)。结论本研究CdLS1型患者中,经典型80.5%,非经典型14.6%,疑似4.9%,尚未发现基因型与表型相关。总结并分析CdLS1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基因分型,可为临床上早期识别和诊断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德朗热综合征 NIPBL基因 突变 家系人类外显子组高通量测序技术
下载PDF
智力障碍儿童遗传学病因筛查与分析
8
作者 李翠 王晓岩 +4 位作者 刘小刚 赵明刚 李萍萍 李旭 薛梅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3期58-63,共6页
目的分析智力发育障碍(ID)患儿遗传学病因,为ID疾病临床诊疗及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ID的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对5例ID患儿进行初步分类,染色体分析结... 目的分析智力发育障碍(ID)患儿遗传学病因,为ID疾病临床诊疗及家系遗传咨询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诊断为ID的5例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染色体核型分析对5例ID患儿进行初步分类,染色体分析结果正常患儿进行全外显子组测序分析。Sanger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软件等对全外显子组测序筛选出的可能致病性变异位点进行验证及功能分析。结果染色体核型分析发现P1患儿核型为46,XY,del(18)(q22q23),其余4例患儿染色体核型正常。全外显子组测序结果显示两例患儿ATP2C2基因均存在c.2096G>A(p.Ser699Asn)和c.2644_2655del(p.Ser882_Gly885del)复合杂合变异。家系验证结果显示P2患儿及P3患儿母亲为ATP2C2基因c.2096G>A(p.Ser699Asn)杂合变异携带者,父亲为ATP2C2基因c.2644_2655del(p.Ser882_Gly885del)杂合变异携带者。ATP2C2基因c.2096G>A(p.Ser699Asn)变异位点在神州基因组数据1000 Genome、ExAC和gnomAD等数据库未发现。生物信息学分析变异(c.2096G>A和c.2644_2655del)编码的氨基酸在不同物种中高度保守,且均可导致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结论ATP2C2基因c.2096G>A(p.Ser699Asn)和c.2644_2655del(p.Ser882_Gly885del)为新发现的变异位点,可能是ID的致病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发育障碍 全外显子组测序 致病基因 ATP2C2基因
下载PDF
早期干预对NICU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的效果研究
9
作者 孔锐 陆晓婷 +2 位作者 宋媛 叶侃 戴月娥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25-31,共7页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两年内的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就诊的102例NICU早产儿为干预组,随机抽取105例同期健康足月儿为对照组。结果 矫正24月龄时,经... 目的 探讨早期干预对于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早产儿两年内的体格和神经心理发育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于苏州市立医院就诊的102例NICU早产儿为干预组,随机抽取105例同期健康足月儿为对照组。结果 矫正24月龄时,经早期干预的低危早产儿体重、身长以及头围的Z评分均可达到正常足月儿水平(分别为0.34±0.98、0.40±1.30和0.54±1.04,P>0.05),但是高危早产儿组的3项Z评分不及足月儿组(分别为-0.17±1.15、0.00±1.29和-0.33±1.24,P<0.05)。大运动方面,矫正6~24月龄,高危、低危早产儿均可达足月儿水平,24月龄时,高危儿组、低危儿组、足月儿组分别为101.81±10.05、02.06±10.85、100.47±9.40(P>0.05)。语言与社交行为方面,矫正18~24月龄,早产儿的发育水平可达足月儿水平。适应能力发育方面,矫正18月龄前,高危、低危早产儿适应能力水平可达足月儿,但24月龄时,早产儿适应能力水平均不及足月儿,高危儿组、低危儿组、足月儿组分别为102.77±12.04、101.73±10.34、106.78±9.31(P<0.05)。与之类似的精细运动发育,矫正12月龄时,高危、低危早产儿精细运动水平可达足月儿,18~24月龄时,高危、低危早产儿精细运动水平均不及足月儿。结论 出生后2年内高危和低危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存在差异,且高危早产儿落后尤其明显。正确认识早产儿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规律,制定个体化的早期干预模式,对早产儿的体格及神经心理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体格发育 神经心理发育 早期干预
下载PDF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技术对16p11.2综合征的诊断及遗传学分析
10
作者 韩春晓 张玉鑫 +1 位作者 刘颖文 李海波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4期97-102,共6页
目的探索16p11.2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MA)检测的遗传学变异。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并接受CMA检测的16p11.2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指征、遗传学结果、家系调查及妊娠结局进... 目的探索16p11.2微缺失/微重复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染色体微阵列技术(CMA)检测的遗传学变异。方法对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于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就诊并接受CMA检测的16p11.2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指征、遗传学结果、家系调查及妊娠结局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发现22例患者(20例胎儿、2例患儿)的16p11.2核心区域拷贝数变异,16p11.2综合征的整体检出率为0.226%。其中8例胎儿超声异常(2例脊椎发育异常、1例泌尿系统异常、3例颈部透明层增厚、2例肠道回声增强),3例无创DNA结果异常,4例血清学筛查高风险,4例高龄妊娠。22例中10例行亲本验证,其中新发突变7例,遗传自母亲2例,遗传自父亲1例。另有1例胎儿核型异常,验证后遗传自母亲。20例胎儿中,9例活产分娩,1例诊断为先天性心脏病,语言发育迟缓,其余生长发育未见异常。2例患儿携带缺失片段,临床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其中1例合并生长发育迟缓。结论16p11.2综合征患者的骨骼、心脏、神经、泌尿系统以及语言发育异常,临床表型呈异质性与多样性,产前诊断仍需积累大量临床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6p11.2 染色体微阵列 产前诊断 临床表型 微缺失 微重复
下载PDF
孤独症谱系障碍初筛阳性患儿康复训练后再评估的诊断研究
11
作者 李沙沙 赵金霞 +3 位作者 肖爽 朱丹 王翠 钱静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31-37,共7页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初筛阳性患儿康复训练后再评估的诊断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行ASD初筛阳性患儿97例,将其分为≤24个月(12例)、>24~≤36个月(4... 目的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初筛阳性患儿康复训练后再评估的诊断情况及相关因素分析。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取2019年8月至2022年8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儿童保健科行ASD初筛阳性患儿97例,将其分为≤24个月(12例)、>24~≤36个月(47例)、>36~≤72个月(38例)3个年龄段,再依据《美国精神障碍诊断统计手册第5版》(DSM-5)诊断标准将其分为ASD组(73例)与非ASD组(24例)。收集患儿初诊时儿童孤独症评定量表(CARS)或修订的幼儿孤独症筛查量表-后续修订版(M-CHAT-R/F)量表和盖泽尔发育诊断(Gesell)量表各能区得分,分析ASD初筛阳性患儿康复训练后再评估诊断情况及相关因素。结果有75.3%的ASD初筛阳性患儿康复训练后再评估符合ASD诊断,其中男患儿占71.8%,女患儿占100.0%。ASD初筛阳性患儿康复训练后再评估,ASD诊断符合率随年龄段增长呈依次上升趋势(χ2=10.032,P=0.002)。康复训练后再评估,ASD组患儿的Gesell量表中适应性、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个人-社交能区得分均明显低于非ASD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3.268、-1.970、-2.472、-3.205、-3.570,P<0.05)。康复训练后再评估,ASD诊断符合率与适应性(r=0.325)、大运动(r=0.229)、精细动作(r=0.241)、语言(r=0.286)、个人-社交(r=0.356)能区发育落后程度均呈正相关(P<0.05)。ASD组≤24个月患儿的M-CHAT-R/F量表得分明显低于非ASD组(t=-4.950,P<0.05),ASD组>24~≤36个月患儿的CARS量表和M-CHAT-R/F量表得分均明显高于非ASD组(t值分别为2.166、2.151,P<0.05),ASD组>36~≤72个月患儿的CARS量表得分也明显高于非ASD组(t=2.695,P<0.05)。对于>24个月的患儿,高CARS量表得分是康复训练后再评估诊断为ASD的危险因素(OR=1.367,95%CI:1.133~1.776,P<0.05),对于>24~≤36个月的患儿,高M-CHAT-R/F量表得分是康复训练后再评估诊断为ASD的危险因素(OR=1.623,95%CI:1.122~2.765,P<0.05)。结论ASD初筛阳性患儿康复训练后再评估ASD诊断符合率较高,再评估ASD诊断符合率与患儿的性别、年龄、发育水平、初筛CARS量表或M-CHAT-R/F量表得分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孤独症谱系障碍 筛查阳性 康复训练 诊断
下载PDF
婴幼儿生长速率分析方法的研究现状
12
作者 李燕 熊忠贵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249-252,共4页
婴幼儿生长速率是生长发育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婴幼儿生长速率的分析方法包括Z评分法、两点指数法、两点平均法、JB生长模型、分段线性混合模型和偏度系数-中位数-变异系数法,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法、平移法和GLM广义... 婴幼儿生长速率是生长发育基础研究的前沿领域。婴幼儿生长速率的分析方法包括Z评分法、两点指数法、两点平均法、JB生长模型、分段线性混合模型和偏度系数-中位数-变异系数法,影响因素的分析方法包括多元线性回归法、平移法和GLM广义线性模型。对目前国内外常用的婴幼儿生长速率的分析方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生长速率 影响因素 分析方法
下载PDF
序贯化发育干预对出生胎龄34周及以前早产儿早期神经运动发育的影响
13
作者 包志丹 孙铭雪 +4 位作者 王鲁春 陶鸣燕 牛利美 吴薇敏 王向烨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4年第2期24-30,共7页
目的探讨序贯化发育干预计划对出生胎龄≤34周早产儿早期神经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并在该院和江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建立健康档案随访至校正6... 目的探讨序贯化发育干预计划对出生胎龄≤34周早产儿早期神经运动发育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0月至2022年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江阴医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住院并在该院和江阴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建立健康档案随访至校正6月龄的120例出生胎龄≤34周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干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发育干预:在NICU住院期间采用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未进行初乳口腔护理、口腔运动干预、袋鼠护理相关措施,出院后按常规发育规律进行门诊随访指导训练。观察组采用序贯化发育干预:在NICU住院期间采用母乳或早产儿配方奶粉喂养的基础上进行初乳口腔护理、口腔运动干预、袋鼠护理相关措施,出院后复诊时按计划进行全身运动质量评估(GMs)及20项神经运动检查,根据检查结果指导个体化家庭干预。采用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对两组早产儿校正6月龄的发育商结果进行评估。结果两组早产儿出生胎龄、出生体重、出生身长、出生头围,以及性别、宫内发育迟缓、胎膜早破、剖宫产、母亲妊娠期糖尿病、多胎、重度窒息、中重度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Ⅲ~Ⅳ级)、有创机械通气的分布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校正6月龄,观察组早产儿发育商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79.36±7.12)分vs.(75.96±6.93)分,t=2.647,P<0.05],其中两组的大运动[(86.93±9.06)分vs.(83.67±8.31)分]、精细运动[(80.44±7.46)分vs.(76.63±7.86)分]、适应能力[(76.81±8.39)分vs.(71.95±10.98)分]、社会行为[(76.09±9.01)分vs.(72.68±6.93)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052、2.725、2.722、2.316,P<0.05),而两组的语言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77.31±9.50)分vs.(74.84±9.45)分,t=1.423,P>0.05)]。校正6月龄,两组早产儿的体重、身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头围发育较对照组更好[(42.88±0.74)cm vs.(42.58±0.85)cm,t=2.117,P<0.05]。结论序贯化发育干预有助于促进早产儿早期大运动、精细运动、适应能力及社会行为的发育,对于改善小孕周早产儿神经运动发育预后有重要意义,其在基层医院早产儿儿童保健实施中具有推广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化发育干预 早产儿 0~6岁儿童发育行为评估量表 神经运动发育
下载PDF
中国2014—2020年7~12岁儿童生长趋势及超重肥胖状况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冷正清 阿力木江·依米提·塔尔肯 《中国全科医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6-44,58,共10页
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儿童的身高、体质量等基础指标快速上升。既往研究显示中国儿童的身高增长放缓,体质量的增长加速,导致了超重和肥胖的高患病率,调查当前中国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对于预防及应对生长趋... 背景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儿童的身高、体质量等基础指标快速上升。既往研究显示中国儿童的身高增长放缓,体质量的增长加速,导致了超重和肥胖的高患病率,调查当前中国儿童的生长发育与营养状况对于预防及应对生长趋势的消极影响十分重要。目的分析2014—2020年中国7~12岁儿童生长趋势和超重肥胖趋势,为制定儿童体质促进和肥胖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本研究于2022年5月选取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4年、2016年、2018年和2020年4次调查中10817名7~12岁儿童的身高、体质量和BMI数据,以性别和城乡分层,比较2014—2020年不同性别和城乡间身高、体质量、超重患病率、肥胖患病率和超重肥胖患病率的流行趋势,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中国2014—2020年7~12岁儿童超重肥胖影响因素。结果2020年7~12岁城市女性儿童、乡村男性儿童、乡村女性儿童的身高相较于2014年增高了3.8 cm(95%CI=1.3~6.2 cm)、6.5 cm(95%CI=4.3~8.5 cm)、6.6 cm(95%CI=4.3~8.8 cm);2020年7~12岁城市男性儿童、城市女性儿童、乡村男性儿童、乡村女性儿童的体质量相较于2014年增高了2.3 kg(95%CI=0.8~3.9 kg)、2.1 kg(95%CI=0.6~3.7 kg)、3.0 kg(95%CI=1.7~4.2 kg)、3.0 kg(95%CI=1.8~4.2 k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4—2020年间,男性儿童的超重肥胖率从26.5%上升至29.5%,女性儿童的肥胖率和超重肥胖率分别从12.1%和21.1%下降至7.9%和17.3%,城市儿童的超重率和超重肥胖率分别从11.7%和21.6%上升至14.9%和26.4%,乡村儿童的肥胖率和超重肥胖率分别从14.3%和25.8%下降至11.2%和21.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和性别是儿童超重的影响因素(P<0.05);城乡、年龄和性别是儿童肥胖和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是男性儿童肥胖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和年份是男性儿童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P<0.05);年龄是女性儿童超重的影响因素(P<0.05);城乡、年龄和年份是女性儿童肥胖和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2014—2020年间,中国7~12岁儿童身体形态快速增长,乡村增量大于城市,城乡差距缩小,同时男性和城市儿童超重肥胖患病率继续增加,女性和乡村儿童下降。城乡、年龄和性别是儿童超重肥胖患病率的影响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发育 身高 体重 超重 儿童肥胖 趋势分析
下载PDF
≤3岁婴幼儿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情况调查及危险因素分析
15
作者 王冰 王蕾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16-120,共5页
目的调查≤3岁婴幼儿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状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并给予喂养指导建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860例0~3岁婴幼儿,测量身高(身长)和体重,并采用问卷调查婴幼儿相关基本情况... 目的调查≤3岁婴幼儿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状况,分析其危险因素,并给予喂养指导建议。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在焦作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健康体检的860例0~3岁婴幼儿,测量身高(身长)和体重,并采用问卷调查婴幼儿相关基本情况,根据有无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将其分为营养不良组和营养正常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影响因素。结果本次共调查860例0~3岁婴幼儿,发放问卷860份,回收有效问卷847份,回收有效率为98.49%(847/860);847例婴幼儿中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生率为6.38%(54/847),其中生长迟缓率、低体重率、消瘦率分别为5.67%(48/847)、2.72%(23/847)、2.83%(24/847);营养不良组>12~24月龄婴幼儿、农村居住、主要看护人受教育程度小学及以下、家庭人均年收入<2万元占比均高于营养正常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12~24月龄、农村居住地、主要看护人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家庭人均年收入<2万元均是婴幼儿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3岁婴幼儿营养状况有待改善,>12~24月龄、农村居住地、主要看护人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下、家庭人均年收入<2万元均是婴幼儿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喂养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对母乳喂养的12周龄婴儿肠道菌群影响
16
作者 赵永丽 段一凡 +4 位作者 牛蓓 张翠 陈磊 雍明媛 刘长青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5-310,共6页
目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GDM)及正常孕妇的持续母乳喂养的12周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分布特点,以探索GDM对12周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12月入组的母亲及其随访至12周龄的母乳喂养的婴儿,依据母亲孕期血糖检测结果将... 目的比较妊娠期糖尿病(GDM)及正常孕妇的持续母乳喂养的12周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分布特点,以探索GDM对12周龄婴儿肠道菌群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6月—2019年12月入组的母亲及其随访至12周龄的母乳喂养的婴儿,依据母亲孕期血糖检测结果将母乳喂养婴儿分为GDM组(n=13)和对照组(n=27)。采集婴儿12周龄粪便,采用16S rD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所有粪便样本进行检测,比较两组肠道菌群分布特点。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法分析肠道菌群与孕期血糖、婴儿体重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40对研究对象,GDM组13对,对照组27对。两组的优势菌门均为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GDM组的疣微菌门相对丰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33,P<0.05)。在属水平上,GDM组中肠道菌群优势菌属来自放线菌门和厚壁菌门,对照组中肠道菌群的优势菌属来自放线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LEfSe差异分析结果显示,GDM组中疣微菌门/目/科、阿克曼氏菌、劳森氏菌、哈利真杆菌的丰度明显升高(LDA>2),而在对照组中芽孢杆菌目、孪生球菌属、丹毒梭菌属的丰度明显升高(LDA>2)。肠道优势菌群的门水平丰度与孕期血糖、12周龄婴儿体重均不相关(P>0.05)。结论孕期GDM对持续母乳喂养的12周龄婴儿肠道菌群构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糖尿病 母乳喂养 肠道菌群 16SrDNA 高通量测序
下载PDF
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化与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关联性
17
作者 郭润雪 季欣颖 +4 位作者 李麟华 冷芳群 刘沁欣 吴玉菊 周欢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24,共6页
目的分析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化和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现状,并探究婴幼儿膳食多样化与看护人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 目的分析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膳食多样化和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现状,并探究婴幼儿膳食多样化与看护人自我效能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整群抽样方法,选取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6~23月龄婴幼儿及其看护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结构式问卷收集婴幼儿及其看护人的基本特征、婴幼儿膳食多样化喂养情况和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婴幼儿膳食多样化与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关系。结果共纳入770对婴幼儿及其看护人。最低膳食多样化合格率为61.56%(474/770),其中,6~11、12~17、18~23月龄婴幼儿最低膳食多样化合格率分别为45.00%(108/240)、69.16%(287/415)、68.70%(79/115)。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控制其他混杂因素的前提下,看护人辅食喂养自我效能是婴幼儿膳食喂养多样化合格的促进因素(OR=1.42,95%CI=1.17~1.73,P<0.001)。结论四川省南充市农村地区婴幼儿膳食多样化喂养情况有待改善,具有较高辅食喂养自我效能的婴幼儿看护人给其孩子提供多样化辅食喂养的可能性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幼儿 辅食喂养 膳食多样化 自我效能
下载PDF
个性化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和神经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
18
作者 周明倩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6期28-31,35,共5页
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和神经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84例早产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干预,比较两组的体格... 目的探讨个性化干预对早产儿体格、智能和神经运动功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于徐州市妇幼保健院出生的84例早产儿,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观察组给予个性化干预,比较两组的体格发育、智能发育、神经运动发育情况。结果观察组6、12月龄身长、体重、头围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12月龄盖塞尔发展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6、12月龄智能发育指数、心理运动发育指数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个性化干预能够促进早产儿体格、智能和神经运动功能发育,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个性化干预 早产儿 体格发育 智能发育 神经运动发育
下载PDF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血清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
19
作者 闫晓燕 司鑫 +2 位作者 权艳华 焦东菊 翟淑芬 《联勤军事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26-30,共5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患儿血清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08/2023-05月作者... 目的探讨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newborn,PPHN)患儿血清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C-X-C motif chemokine ligand 8,CXCL8)、CXCL12与一氧化氮吸入治疗临床转归的关系。方法选择2021-08/2023-05月作者医院收治并给予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135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出院时临床转归结局分为死亡组(n=32)和存活组(n=103)。比较两组PPHN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PPHN患儿临床转归的影响因素。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血清CXCL8、CXCL12对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PPHN患儿临床转归的预测价值。结果死亡组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显著高于存活组(P均<0.05)。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8水平升高、血清CXCL12水平升高、早产、出生时Apgar评分0~3分、合并并发症是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肺表面活性物质应用、吸入一氧化氮早期反应则是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CXCL8、CXCL12联合检测对接受一氧化氮吸入治疗的PPHN患儿死亡预测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为0.828,大于血清CXCL8、CXCL12单独检测(AUC分别为0.762、0.714)。结论PPHN患儿血清CXCL8、CXCL12水平升高与接受一氧化氮治疗的不良临床转归有关,且CXCL8、CXCL12水平升高是PPHN患儿死亡的危险因素。CXCL8、CXCL12联合检测对接受一氧化氮治疗PPHN患儿死亡具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 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8 人CXC型趋化因子配体12 一氧化氮吸入治疗 临床转归
下载PDF
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婴幼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
20
作者 齐明春 《妇儿健康导刊》 2024年第5期58-61,共4页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婴幼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于新沂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体检的60例婴幼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保健,观... 目的探讨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对婴幼儿体格和智能发育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1月至12月于新沂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儿童保健门诊定期体检的60例婴幼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30)与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儿童保健,观察组采用早期综合发展指导。比较两组体格发育、智能发育情况及营养性疾病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身高[(76.46±2.15)cm]、体重[(10.42±1.13)kg]、头围[(46.21±0.68)cm]、智力指数[(97.05±5.44)分]、发育商[(96.61±5.57)分]均高于对照组[(74.56±2.22)cm、(9.23±1.10)kg、(45.76±0.51)cm、(92.55±5.51)分、(91.86±5.34)分](P<0.05)。观察组营养性疾病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综合发展指导可促进婴幼儿体格及智能发育,减少营养性疾病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综合发展指导 体格发育 智能发育 营养性疾病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