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呼吸道分离菌耐药性监测
1
作者 李艳明 陈丽华 +13 位作者 付陈超 李晨 刘君 宁兴旺 石国民 邬靖敏 杨怀德 袁红霞 任南 郑铭 吴安华 黄勋 刘世坤 易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9-441,共13页
目的了解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呼吸道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变迁。方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统一按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细菌耐药监测技术方案执行,剔除重复菌株。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2年标准判断细菌... 目的了解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呼吸道分离菌的分布和耐药性变迁。方法细菌鉴定和药敏试验统一按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细菌耐药监测技术方案执行,剔除重复菌株。按照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2022年标准判断细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应用WHONET 5.6软件进行统计描述。结果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呼吸道标本共分离976984株细菌,其中革兰阳性菌185642株(19.0%),革兰阴性菌791342株(81.0%)。分离自成人患者呼吸道标本排名前五位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菌(25.2%)、铜绿假单胞菌(17.0%)、鲍曼不动杆菌(14.6%)、大肠埃希菌(6.7%)和金黄色葡萄球菌(5.8%)。分离自儿童患者呼吸道标本排名前五位的细菌是金黄色葡萄球菌(17.7%)、肺炎链球菌(15.6%)、大肠埃希菌(13.5%)、肺炎克雷伯菌(13.1%)和流感嗜血杆菌(10.8%)。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碳青霉烯类、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15%)。肺炎克雷伯菌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从2012—2013年的3.5%、4.2%逐渐上升至2020—2021年的9.5%、11.5%,对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大肠埃希菌和阴沟肠杆菌对氨曲南、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铜绿假单胞菌对多黏菌素耐药率较低(<6%),鲍曼不动杆菌对替加环素和多黏菌素耐药率较低(<6%)。铜绿假单胞菌对β-内酰胺类、氨基糖苷类和氟喹诺酮类耐药率下降。鲍曼不动杆菌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从18.0%上升至43.7%,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氟喹诺酮类和米诺环素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成人和儿童患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分别为37.8%(14208/37594)、22.7%(10874/47882)。结论湖南省2012—2021年呼吸道分离细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成人和儿童患者分离的优势细菌并不相同。大肠埃希菌、阴沟肠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耐药率不断下降。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率逐渐上升。应持续高效做好细菌耐药监测,为临床使用抗菌药物提供数据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病原菌 呼吸道感染 耐药性 监测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
下载PDF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克雷伯菌属细菌的耐药性变迁
2
作者 豆清娅 陈丽华 +13 位作者 付陈超 李晨 李艳明 刘君 宁兴旺 石国民 邬靖敏 杨怀德 袁红霞 郑铭 任南 吴安华 黄勋 任碧琼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21-428,共8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克雷伯菌属细菌和儿童患者分离克雷伯菌属细菌的耐药性变化,为该地区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克雷伯菌属细菌的相关数据,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100第3... 目的了解湖南省克雷伯菌属细菌和儿童患者分离克雷伯菌属细菌的耐药性变化,为该地区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分析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克雷伯菌属细菌的相关数据,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M100第32版标准对结果进行判断,应用WHONET 5.6软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共分离361539株克雷伯菌属细菌,其中肺炎克雷伯菌占86.7%,菌株主要来源于呼吸道标本(66.5%)。2015—2021年克雷伯菌属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在10%左右;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下降,2012—2013年的耐药率为7.1%,2018—2021年均<4%;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2012—2021年上升明显,2020—2021年为13.3%。儿童患者分离的克雷伯菌属细菌2015—2021年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为3.5%~8.6%,2012—2021年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均≤3.8%。2020—2021年新生儿、儿童、成人和老年人患者耐碳青霉烯类克雷伯菌属细菌的检出率分别为4.7%、3.9%、9.5%、10.2%。结论2012—2021年克雷伯菌属细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耐药率较低,但出现了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需引起重视,应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雷伯菌属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类耐药 耐药性 监测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
下载PDF
2020年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丙型肝炎病毒感染监测报告
3
作者 文细毛 任南 +12 位作者 李福琴 战榕 方旭 孟庆兰 杨怀 李卫光 刘丁 郭凤玲 鲜于舒铭 赖晓全 逄崇杰 黄勋 吴安华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8,共8页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 目的了解医疗机构住院患者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情况及变化趋势,为制定HCV感染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20年上报至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网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资料中HCV感染监测结果进行汇总分析,HCV阳性为血清抗-HCV阳性或HCV RNA阳性,并与2003年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2020年1573所医院调查住院患者1071368例,其中738535例患者进行了HCV相关检测,4014例存在HCV感染,检测率为68.93%,HCV阳性率为0.54%。男性患者HCV阳性率为0.60%,女性患者为0.4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8,P<0.001)。年龄段以50~<60岁组HCV阳性率最高(0.76%),其次为40~<50岁组,HCV阳性率为0.71%,各年龄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6.74,P<0.001)。2003年调查住院患者91113例,35145例进行HCV相关检测,检测率为38.57%,775例存在HCV感染,HCV阳性率为2.21%。2020年不同规模医院HCV阳性率为0.46%~0.63%,以医院床位数600~899张者最高,不同规模医院患者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5.34,P<0.001)。2020年有12个省/直辖市/自治区HCV相关检测患者人数>10000例,HCV阳性率为0.19%~0.81%,以海南省最高;不同科室HCV阳性率为0.06%~0.82%,以儿科HCV阳性率最低,内科HCV阳性率最高。2003、2020年HCV阳性率均以感染病科最高,分别为7.95%、3.48%,2003年其次为整形科(7.72%)、消化科(3.77%)、肾病科(3.57%)、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3.10%),2020年其次为消化科(1.35%)、肾病科(1.18%)、内分泌科(0.91%)、综合ICU(0.79%)。结论与2003年相比,2020年HCV阳性率明显下降。HCV感染患者主要分布在感染病科,其次为消化科、肾病科及综合ICU,HCV感染阳性率存在性别、年龄、地域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炎病毒 丙型 丙型肝炎病毒 流行病学调查 住院患者 发病率
下载PDF
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患者人口学和临床特征的比较
4
作者 周莉 谢依玲 +14 位作者 张婷婷 黄悦勤 周亮 刘燕 刘波 章杰 龚元东 李中才 李弼 李志鹏 曾庆园 沈宗霖 陈文明 刘肇瑞 卢瑾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33-41,共9页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 目的:比较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患者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特征和生理指标。方法:选取符合美国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5版(DSM-5)双相障碍的患者381例,其中Ⅰ型302例(79.27%),Ⅱ型74例(19.42%),其他特定及相关障碍5例(1.31%)。用自编临床资料访谈表收集人口学资料及临床特征数据。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和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方法进行因素分析。结果:与双相II型障碍相比,双相I型障碍患者更容易伴有精神病性特征(OR=5.75,95%CI:2.82~11.76),病程更长,接受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较多(OR=3.09,95%CI:1.02~9.35),尿酸、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浓度更高,汉族更常见(OR=11.50,95%CI:1.76~75.30)、受教育程度更低(OR=10.22,95%CI:1.16~89.77),更少有精神病家族史(OR=2.34,95%CI:1.01~5.42)。结论:双相Ⅰ型障碍和双相Ⅱ型障碍的人口学特征、临床特征、治疗情况和生理指标有差异,可为探讨双相障碍的发病机制提供线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相Ⅰ型障碍 双相Ⅱ型障碍 临床特征 生理指标 治疗
下载PDF
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血流感染危险因素
5
作者 喻玲丽 周莹丽 +2 位作者 段萌萌 白玉霞 张文斌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0-103,共4页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综合医院发生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56例病例为CRE组,按1∶1选择同期56例碳青霉烯... 目的分析医院获得性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血流感染的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回顾性巢式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某三级综合医院发生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56例病例为CRE组,按1∶1选择同期56例碳青霉烯类敏感肠菌目细菌(CSE)血流感染患者为CSE组,分析感染菌株和科室分布,并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CRE血流感染的相关因素。结果CRE血流感染科室分布以重症监护病房(ICU,23例,41.07%)和血液科(17例,30.36%)为主;感染菌株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32例,57.14%)和大肠埃希菌(16例,28.57%)。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60 d内住院史、感染前入住ICU>48 h、机械通气、留置中央静脉导管、使用二联及以上抗菌药物、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均与CRE血流感染有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感染前入住ICU>48 h、感染前抗菌药物使用时间≥10 d是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临床尤其是ICU应关注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尽早识别CRE血流感染高危因素的患者,同时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规范有创操作,以减少医院获得性CRE血流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 血流感染 医院感染 CRE 危险因素
下载PDF
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在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
6
作者 谢岷 司道林 +2 位作者 何剑 邓小鹿 王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75-481,共7页
目的探讨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20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在中南大学某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神经外科手术后符合颅内细菌感染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及确诊)... 目的探讨脑脊液宏基因组二代测序(mNGS)技术在小儿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分析2020年1月1日—2023年8月31日在中南大学某医院儿童重症监护病房住院的神经外科手术后符合颅内细菌感染诊断标准(包括临床诊断及确诊)病例的临床资料,2021年10月起,在经验性使用抗颅内感染药物前送检脑脊液培养和mNGS检测。对脑脊液mNGS结果阴性病例,结合脑脊液培养结果及临床资料,不进行或尽早停用经验性抗颅内感染治疗并追踪随访。结果共纳入43例病例,其中临床诊断组38例,病原学诊断组5例。脑脊液常规及生化指标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临床诊断组38例病例中,2020年1月—2021年9月10例临床诊断病例(对照组),临床诊断颅内感染后接受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2021年10月—2023年8月28例临床诊断颅内感染病例(干预组)mNGS病原学和脑脊液培养均阴性,16例病例未进行经验性抗颅内感染治疗,另12例在mNGS回报阴性后结合临床资料及时停止经验性抗颅内感染治疗,追踪随访28例病例均无细菌性脑膜炎发生,入颅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0(0,4)d]低于对照组10例临床诊断病例抗菌药物平均使用时间[8(7,11)d,P<0.05]。结论脑脊液mNGS可以提高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病例病原学检出率,mNGS检测结果有助于指导神经外科术后颅内细菌感染临床诊断病例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宏基因组二代测序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神经外科 儿童
下载PDF
产KPC肺炎克雷伯菌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
7
作者 马艳秋 吴振超 +1 位作者 杜毅鹏 沈宁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0-256,共7页
近年来全国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分离率逐年上升,且由于其多重耐药、病死率高的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CRKP耐药最主要机制为产碳青霉烯酶,在CRKP中常见的碳青霉烯酶类型为Ambler A、B、D类,C类少见。碳青霉烯酶中... 近年来全国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分离率逐年上升,且由于其多重耐药、病死率高的特点,给临床治疗带来了严峻挑战。CRKP耐药最主要机制为产碳青霉烯酶,在CRKP中常见的碳青霉烯酶类型为Ambler A、B、D类,C类少见。碳青霉烯酶中最常见的是肺炎克雷伯菌碳青霉烯酶(KPC),属于A类。产KPC肺炎克雷伯菌(KPC-KP)在全球范围内广泛扩散,临床有效治疗药物非常有限。本文就KPC-KP感染治疗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炎克雷伯菌 碳青霉烯酶 治疗 美罗培南/法硼巴坦 头孢他啶/阿维巴坦
下载PDF
团体认知行为干预对高危型HPV持续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
8
作者 龙馨 蒋成刚 +3 位作者 韩容 朱红锦 陈彦秋 杨君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6期618-622,共5页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持续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构建针对情绪障碍的HR-HPV持续感染患者的系统性心理干预治疗方案。方法... 目的 探讨团体认知行为干预(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 CBT)对宫颈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igh risk human papillomavirus, HR-HPV)持续感染患者临床转归的影响,构建针对情绪障碍的HR-HPV持续感染患者的系统性心理干预治疗方案。方法 选取HR-HPV持续感染合并情绪障碍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n=44)和对照组(n=45):对照组给予健康宣教、随访监测,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CBT干预,比较两组的临床转归及心理量表评分。结果 随访6月及12月,HR-HPV感染消退率干预组高于对照组;而HR-HPV持续感染率及进展率干预组低于对照组(P<0.05)。抑郁症筛查量表(PHQ-9)及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评分,干预结束后即刻、随访6月及12月,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结束后即刻、随访6月及12月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对照组干预前后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R-HPV持续感染患者进行系统性心理干预治疗,有助于HR-HPV感染消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乳头瘤病毒 认知行为疗法 宫颈 转归
原文传递
三种干预方法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大剂量甲氨蝶呤化疗性口腔黏膜炎中的应用及临床经济学评价
9
作者 王东莉 范继燕 +3 位作者 周蕾 靳丽霞 郑波 李霞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10-315,共6页
目的 探讨蜂蜜、低温氧气雾化及常规漱口水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化疗性口腔黏膜炎(CIOM)的临床效果和成本效益。方法 选取2023年2—5月宁夏银川市某三甲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29例ALL患者,随机分为蜂蜜组... 目的 探讨蜂蜜、低温氧气雾化及常规漱口水对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化疗性口腔黏膜炎(CIOM)的临床效果和成本效益。方法 选取2023年2—5月宁夏银川市某三甲医院血液内科住院治疗且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129例ALL患者,随机分为蜂蜜组、低温氧气雾化组和常规漱口水组,每组43例。化学治疗期间,蜂蜜组用蜂蜜涂抹于口腔黏膜表面;低温氧气雾化组以粒细胞刺激因子为雾化液,经低温氧气雾化吸入;常规漱口水组用医嘱漱口水漱口。结果 蜂蜜组、低温氧气雾化组和常规漱口水组分别有7例(16.28%)、9例(20.93%)和20例(46.51%)患者发生CIOM,三组患者CIOM发生率及严重程度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H=11.598,P=0.003)。蜂蜜与低温氧气雾化对ALL患者CIOM的预防与治疗效果均优于常规漱口水(均P<0.05),但蜂蜜与低温氧气的预防与治疗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蜂蜜组的成本低于低温氧气雾化组及常规漱口水组(均P<0.05),低温氧气雾化组虽有一定治疗效果,但成本远高于蜂蜜组与常规漱口水组(均P<0.05)。结论 蜂蜜对ALL患者CIOM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同时可以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 蜂蜜 低温粒细胞刺激因子氧气雾化 费用 口腔黏膜炎
下载PDF
2016—2020年武汉市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结果趋势研究
10
作者 刘小丽 宋育 +1 位作者 龚林 王一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5-181,共7页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与管理重点。方法 采用病历调查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制定的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2016、2018、2020年的... 目的 了解武汉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和社区感染现状,分析医院感染的流行趋势与管理重点。方法 采用病历调查和床旁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按照全国医院感染监控管理培训基地制定的全国医院感染横断面调查表进行调查,分析2016、2018、2020年的调查数据。结果 2016、2018、2020年武汉市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2.66%、2.21%、1.85%,社区感染现患率分别为17.81%、17.82%、16.29%,均呈下降趋势(均P<0.05)。医院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综合重症监护病房(ICU)、血液病科(组)、神经外科、胸外科、儿科新生儿组;社区感染现患率较高的科室为儿科非新生组、呼吸科(组)、感染病科(组)、综合ICU、儿科新生儿组。医院感染、社区感染感染部位均以下呼吸道为主,其中2016、2018、2020年术后下呼吸道医院感染构成比分别为12.85%、18.39%、22.09%。2016、2018、2020年手术部位医院感染现患率分别为0.99%、0.82%、0.69%。医院感染、社区感染病原体均以革兰阴性菌为主。结论 2016、2018、2020年武汉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取得了较好的成效,但综合ICU、下呼吸道医院感染等问题仍需在后期工作中强化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现患率 病原体
下载PDF
保定市156所学校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情况
11
作者 张永强 杨欢欢 +3 位作者 王亚亚 田敬茹 李扬 王岫峥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95-99,共5页
目的了解保定市不同学校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及患病情况,为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9月—2022年3月保定市不同地区156所学校入学新生结核病及结核菌素(PPD)试验筛查资料,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和不同教育阶段学生PPD筛... 目的了解保定市不同学校入学新生结核病筛查及患病情况,为学校结核病控制工作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21年9月—2022年3月保定市不同地区156所学校入学新生结核病及结核菌素(PPD)试验筛查资料,分析、比较不同地区和不同教育阶段学生PPD筛查结果。结果共调查156所学校68177名入学新生肺结核疑似症状及密切接触史,对63939名学生进行PPD试验筛查。其中,PPD试验阳性学生13821人,阳性率21.62%;强阳性学生3083人,强阳性率4.82%;发现结核病病例15例,报告发病率为23.46/10万。不同教育阶段学生PPD试验阳性率、强阳性率及结核病发病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不同教育阶段学生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呈上升趋势(均P<0.01)。平原区与山区学校学生PPD试验阳性率(22.28%VS 17.89%)和强阳性率(4.85%VS 3.62%)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寄宿制初中与非寄宿制初中PPD试验阳性率(23.94%VS 21.60%)和强阳性率(5.07%VS 3.56%)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加强初中年级及以上新生的结核病筛查和健康教育,尤其是平原地区寄宿制学校,及早发现潜伏的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者,并采取相应措施,预防和控制结核病的传播,降低结核病发病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校 PPD试验 肺结核 感染 学生
下载PDF
2016—2021年某妇幼保健院早产儿医院感染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付路 贾伯芹 刘维韦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64-369,共6页
目的 了解早产儿医院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早产儿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2021年12月某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早产儿进行调查分析,查阅病历,收集早产儿基本信息及住院期间诊疗信息。结果 ... 目的 了解早产儿医院感染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早产儿医院感染防控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16年1月—2021年12月某院新生儿病房收治的早产儿进行调查分析,查阅病历,收集早产儿基本信息及住院期间诊疗信息。结果 共纳入早产儿3 559例,其中男1 964例,女1 595例;平均出生体重(2 108.66±631.17)g。发生医院感染109例,发病率3.06%;主要感染类型为下呼吸道感染(44.04%)、血流感染(28.44%)、胃肠道感染(14.68%);检出医院感染相关病原菌3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33株(86.84%),革兰阳性菌3株,真菌2株。主要分离病原菌为产气肠杆菌(28.95%)、肺炎克雷伯菌(28.95%)。经单因素、非条件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羊水污染、出生体重<2 500 g、使用呼吸机、中心静脉插管是早产儿医院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424、3.805、3.776、5.412,均P<0.05);剖宫产是早产儿医院感染的保护因素(OR=0.362,P<0.05)。结论 早产儿医院感染风险高,影响因素多,临床应引起重视,积极采取有循证依据的防控措施减少风险因素暴露,保护早产儿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感染 影响因素 早产儿 感染防控 妇幼保健
下载PDF
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TKI治疗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患者转换氟马替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杨松凡 文钦 +6 位作者 张颖 吕敬龙 舒华娥 颜红菊 张诚 魏锦 张曦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40-346,共7页
目的 观察TKI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hronicphase, CML-CP)患者转换氟马替尼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从重庆市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共5家医院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对一... 目的 观察TKI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的慢性髓系白血病-慢性期(chronic myelogenous leukemia-chronicphase, CML-CP)患者转换氟马替尼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从重庆市医院及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共5家医院收集2020年2月至2022年8月对一线伊马替尼、达沙替尼、尼洛替尼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转换氟马替尼(600 mg/d)治疗的患者,观察氟马替尼的疗效及安全。统计患者治疗3、6、12个月时最佳反应率及主要分子学反应(major molecular response, MMR)率、累积完全细胞遗传学反应(complete cytogenetic response, CCyR)率、累积MMR率、累积深度分子学反应(deep molecular response, DMR)率、无进展生存(progression-free survival, PFS)、无事件生存(event-free survival, EFS)情况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共纳入100例CML-CP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8(3~36)个月,3、6、12个月最佳反应率分别为92.6%(88/95)、94.4%(85/90)和92.9%(79/85),随访截止至2023年8月20日,累积CCyR、MMR率分别为98.0%(98/100)、81.9%(77/94),达CCyR和MMR的中位时间均为3个月,累积DMR率为51.0%(51/100)。随访时间内,PFS率为100.0%(100/100),1年EFS率为85.6%(75/90)。氟马替尼最常见非血液学不良反应为腹泻腹痛(7.0%),其次为肾功能损害(6.0%)、肌肉骨骼疼痛(2.0%);血液学不良反应主要有血小板减少(12.0%)、贫血(6.0%)和白细胞减少(2.0%)。结论 氟马替尼治疗TKI未达最佳反应或不耐受的CML-CP患者有较好的MMR和DMR,耐受性及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髓系白血病 BCR-ABL阳性 TKI 氟马替尼
原文传递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葡萄球菌属细菌耐药性监测报告
14
作者 邬靖敏 沈晖 +15 位作者 伍勇 陈丽华 付陈超 李晨 李艳明 刘君 宁兴旺 石国民 杨怀德 袁红霞 郑铭 任南 吴安华 黄勋 胡金伟 曾翠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2-447,共6页
目的了解2012—2021年湖南省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属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以及制定和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RASS)技术方案,应用WHONET 5.6软件对2012—202... 目的了解2012—2021年湖南省临床标本分离病原菌中葡萄球菌属的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以及制定和评价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RASS)技术方案,应用WHONET 5.6软件对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上报的葡萄球菌属耐药性进行分析。结果2012—2021年,葡萄球菌属中分离稳居前4位的细菌分别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溶血葡萄球菌和人葡萄球菌。葡萄球菌属标本来源以痰、血、分泌物、伤口脓液和尿为主,其中痰标本占25.4%~31.8%,血标本占21.9%~27.8%。在所有临床分离的细菌中,葡萄球菌属占比为15.5%~22.4%,呈现缓慢下降的趋势。10年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有所下降,从35.1%下降至24.8%,同时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有所上升,但是仍保持在70%以内。葡萄球菌属细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的敏感率为100%。结论湖南省临床分离葡萄球菌属细菌中,MRSA检出率有所下降,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属细菌。应继续加强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及医院感染防控,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菌药物 葡萄球菌属 耐药性 监测 多重耐药菌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
下载PDF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2012—2021年尿标本分离细菌耐药监测报告
15
作者 税剑 陈丽华 +12 位作者 李晨 李艳明 刘君 宁兴旺 邬靖敏 杨怀德 袁红霞 郑铭 任南 吴安华 黄勋 付陈超 石国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8-457,共10页
目的了解湖南省临床尿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尿路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要求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 5.6软件分析2012... 目的了解湖南省临床尿标本细菌分布及耐药情况,为尿路感染患者的抗感染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技术方案要求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标准判断药敏试验结果,应用WHONET 5.6软件分析2012—2021年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成员单位上报的尿标本分离细菌的菌株资料及耐药性数据。结果2012—2021年尿标本检出细菌379330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75.3%(72.4%~76.0%),革兰阳性菌占24.7%(24.0%~27.6%)。革兰阴性菌中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大肠埃希菌(48.3%)、肺炎克雷伯菌(8.4%)、奇异变形杆菌(3.3%)、铜绿假单胞菌(3.0%)、阴沟肠杆菌(1.6%)。革兰阳性菌中居前5位的细菌分别为屎肠球菌(8.1%)、粪肠球菌(6.6%)、表皮葡萄球菌(1.9%)、金黄色葡萄球菌(1.9%)、溶血葡萄球菌(1.4%)。不同性别及不同年龄段患者尿标本检出细菌构成不同,居首位的大肠埃希菌在男性、女性中分别占34.8%、57.2%,在成人和儿童中分别占49.0%、34.4%。大肠埃希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呋喃妥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10%;对头孢唑林、头孢呋辛、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的耐药性较高,耐药率>48%;对头孢他啶、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氨曲南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均P<0.001)。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阿米卡星、替加环素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11%,对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远低于大肠埃希菌。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均保持较高的敏感性,耐药率均<5%;粪肠球菌对氨苄西林、呋喃妥因的耐药率<15%;除利奈唑胺和米诺环素外,屎肠球菌对被检测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粪肠球菌。未检出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考拉宁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结论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各成员单位尿标本检出细菌以大肠埃希菌为主,在早期经验性治疗的同时,临床应尽快根据细菌鉴定和药敏结果进行目标用药,从而提高治疗效果和减缓耐药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尿路感染 抗菌药物 耐药性 监测 湖南省细菌耐药监测网
下载PDF
新生儿肠道CRKP定植和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
16
作者 翟誉 李庆蓉 +4 位作者 李江 何薇 和平安 吕梅 杨旭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33-141,共9页
目的 分析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肠道定植与定植后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CRKP感染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入住某院新生儿病房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入院后48 h内进行CRKP首次筛查,此外在... 目的 分析新生儿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肠道定植与定植后继发感染的影响因素,为制定CRKP感染的防控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入住某院新生儿病房的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入院后48 h内进行CRKP首次筛查,此外在住院期间每周进行一次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CRE)肛拭子主动筛查,并监测CRKP菌株感染情况。分析定植组、非定植组和感染组新生儿临床数据。对肠道定植菌及定植后继发感染新生儿临床标本中分离的非重复CRKP菌株进行碳青霉烯酶基因检测与多位点序列分型(MLST)和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分析。结果 共有1 438例新生儿进行了CRE主动筛查,174例新生儿CRKP阳性,CRKP定植率为12.1%。174例定植新生儿中有35例继发感染,发病率为20.1%。新生儿CRKP肠道定植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剖宫产(OR=2.050,95%CI:1.200~3.504,P=0.009)、使用头孢菌素类抗生素(OR=1.889,95%CI:1.086~3.288,P=0.024)、鼻胃管喂养(OR=2.317,95%CI:1.155~4.647,P=0.018);保护因素为母乳喂养(OR=0.506,95%CI:0.284~0.901,P=0.021)、口服益生菌(OR=0.307,95%CI:0.147~0.643,P=0.002)、灌肠(OR=0.334,95%CI:0.171~0.656,P=0.001)。新生儿CRKP肠道定植继发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为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OR=19.869,95%CI:1.778~222.029,P=0.015)和住院时间延长(OR=1.118,95%CI:1.082~1.157,P<0.001)。耐药基因结果显示CRKP菌株产碳青霉烯酶基因均为blaKPC-2,且同属于ST11型。同源性关系结果分析显示肠道CRKP定植与定植后继发感染菌株高度同源。结论 新生儿住院期间CRKP肠道定植可能会增加CRKP感染的风险。因此,可通过重点关注新生儿肠道定植及定植后继发感染的危险与保护因素,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减少CRKP医院感染的发生和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 定植 感染 新生儿 保护因素 危险因素 同源性
下载PDF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2014—2021年血标本分离毗邻颗粒链菌的耐药性变迁
17
作者 马慧敏 陈东科 +3 位作者 曾晓艳 陈葳 孙立颖 郑波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15-420,共6页
目的了解全国临床血标本分离毗邻颗粒链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分析2014—2021年CARSS成员单位血标本分... 目的了解全国临床血标本分离毗邻颗粒链菌的耐药性变迁,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ARSS)技术方案的要求开展细菌耐药监测工作,参考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SI)标准,分析2014—2021年CARSS成员单位血标本分离毗邻颗粒链菌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数据。结果2014—2021年CARSS成员单位每年血标本临床分离毗邻颗粒链菌为83~152株,2017年后呈逐渐增多趋势。血标本分离毗邻颗粒链菌对万古霉素敏感率为100%,对美罗培南的敏感率为93.7%,对头孢曲松、头孢噻肟、头孢吡肟的敏感率为90%左右,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率为82.8%,对青霉素的敏感率为65.0%,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敏感率较低,分别为32.7%、46.8%。2014—2021年毗邻颗粒链菌对部分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有不同程度上升,对头孢吡肟、美罗培南的敏感率有所下降。结论临床血标本毗邻颗粒链菌检出数量呈上升趋势,且对青霉素、头孢菌素、碳青霉烯类、氟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均呈现不同程度耐药,但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菌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毗邻颗粒链菌 抗菌药物 耐药性 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
下载PDF
广东省2019—2023年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检出率升高的时空变迀研究
18
作者 卓楚越 林烨欣 +11 位作者 王译靖 陈嘉康 郭颖异 姚丽康 杨旭 李嘉慧 陈杨进 何南豪 赵雅婷 李明欣 肖书念 卓超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97-402,共6页
目的分析近年广东省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fm)临床分离株的时空分布,探寻VR-Efm检出率上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广东省4个区域(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的38所医疗机构上报至广东省细菌耐药监测系统中VR-Efm检出情况... 目的分析近年广东省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VR-Efm)临床分离株的时空分布,探寻VR-Efm检出率上升的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2023年广东省4个区域(珠三角、粤东、粤西、粤北)的38所医疗机构上报至广东省细菌耐药监测系统中VR-Efm检出情况、患者人口学特征及科室和标本分布等资料,同步分析世界卫生组织重点关注的ESKAPE中其他5种细菌的检出情况。结果广东省VR-Efm检出率从2019年1.4%(63/4543)上升至2023年21.3%(1351/6345),呈明显上升趋势,2023年44.7%(17所)的医疗机构VR-Efm检出率>20%;广东省4个区域VR-Efm检出率普遍上升,以珠三角地区为中心向周围辐射增长。ESKAPE整体由2019年10.1%升至2023年10.8%,其余5种病原体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从2019年8.0%上升至2023年15.0%,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和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属检出率分别从2019年的61.6%、34.4%、21.2%、7.9%下降至2023年的58.2%、31.9%、21.0%、7.6%,皆有不同程度下降。ICU VR-Efm检出率(12.2%)高于门急诊(9.4%)、内科(9.2%)和外科(7.0%)等非ICU科室(均P<0.05)。VR-Efm检出率较高标本分别为尿(9.8%)、血(9.1%),其余标本检出率介于6.9%~9.6%。青少年患者VR-Efm检出率(4.4%)低于中老年患者(>9.4%,P<0.05)。结论近5年广东省VR-Efm检出率明显上升,可能与社区和医院获得的优势克隆传播有关。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应对入院患者开展VR-Efm的筛查,并对检出VR-Efm的患者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以遏制VR-Efm检出率在该区域的上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耐万古霉素屎肠球菌 屎肠球菌 耐药 细菌耐药监测 耐药性变迁
下载PDF
江苏省2016—2021年临床分离铜绿假单胞菌耐药及基因组特征分析
19
作者 聂俊伟 周璐 +3 位作者 瞿志鹏 洪捷 鲍倡俊 谈忠鸣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67-474,共8页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6—2021年江苏地区各哨点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10类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对分离株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多位点序列分型,综... 目的了解江苏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及基因特征。方法收集2016—2021年江苏地区各哨点医院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采用肉汤稀释法对分离株进行10类19种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测定,对分离株行全基因组测序并多位点序列分型,综合抗菌药物耐药性数据库(CARD)扫描分析耐药基因。结果2016—2021年通过致病菌识别网12个市的哨点医院收集患者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101株。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全部菌株对共计6类8种抗菌药物全部耐药,包括酰胺醇类抗生素氯霉素、磺胺类的复方磺胺甲口恶唑、头孢菌素类的头孢噻肟和头孢唑林、四环素类的四环素、青霉素类的氨苄西林及氨苄西林/舒巴坦以及β-内酰胺类的阿莫西林/克拉维酸;45.54%的分离株为碳青霉烯类耐药菌株,对亚胺培南、美罗培南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已分别达45.54%、39.60%;耐10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达63.36%;共发现35种耐药表型,其中1株菌对19种抗菌药物广泛耐药,耐药谱为AMC-AM-SAM-CZ-CTX-C-TE-SXT的菌株最多(31.69%,32株)。多位点序列分析发现75个ST型,聚类发现ST 262处于中心点,并遗传进化出11个亚型或分支。全基因组扫描发现6类18种抗菌药物耐药基因,crp P基因的携带情况与表型完全一致。结论2016—2021年江苏地区临床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情况严重,两种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率、耐10种以上抗生素的菌株比例高于国内其他省份,应引起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铜绿假单胞菌 耐药性 全基因组测序 耐药基因 多位点序列分型
下载PDF
中段尿培养检出B群链球菌的临床意义
20
作者 蔡兴龙 曹小利 +3 位作者 刘静静 高硕 沈瀚 周万青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3,共7页
目的 探讨中段尿培养中分离出B群链球菌(GBS)的临床意义和耐药性,旨在为临床尿路感染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搜索2020年2月—2022年12月南京某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中段尿培养分离出GBS的菌株信息,筛选资料完整者,查阅病... 目的 探讨中段尿培养中分离出B群链球菌(GBS)的临床意义和耐药性,旨在为临床尿路感染诊治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实验室信息系统搜索2020年2月—2022年12月南京某医院住院和门诊患者中段尿培养分离出GBS的菌株信息,筛选资料完整者,查阅病例资料、尿常规及药敏试验结果。结果 中段尿培养标本共检出非重复细菌9 081株,其中GBS 425株,占比4.7%,位列第6。剔除资料不完整者,共纳入365例患者进行研究。其中男性169例(46.3%),女性196例(53.7%),平均年龄(55.4±15.2)岁。365例检出GBS的患者来源于17个科室,泌尿外科(237例,64.9%)占比最高。患者基础疾病主要包括高血压病136例,糖尿病95例,泌尿系统结石120例,泌尿系统肿瘤98例;211例患者接受了泌尿系统手术,术前均使用了抗菌药物,205例在术后留置导尿管;9例在妊娠中晚期尿液中检出GBS。GBS菌落计数≤10^(4)CFU/mL占36.4%(133例),10^(4)~10^(5)CFU/mL占38.9%(142例),≥10^(5)CFU/mL占24.7%(90例)。有尿路感染症状的患者占24.9%(91例),无症状性菌尿患者占75.1%(274例)。男性中有尿路感染症状者低于女性(19.5%VS 29.6%,P<0.05)。随着尿培养GBS菌落计数增加,有尿路感染症状的患者比例呈升高趋势(P<0.05)。尿培养送检当日尿常规白细胞、白细胞酯酶、亚硝酸盐阳性比率分别为53.2%、50.1%、3.8%。有症状尿路感染患者中尿潜血、白细胞酯酶、白细胞、尿蛋白的阳性率均高于无症状性菌尿患者(均P<0.05)。未发现GBS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对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耐药率在40%左右,对四环素、克林霉素耐药率>60%。结论 尿液中分离出GBS在非妊娠成人中比较常见,有尿路感染症状者仅占少数。尿培养、尿常规结果应结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综合判断。尿液中GBS对多种抗菌药物敏感,临床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群链球菌 尿培养 尿常规 尿路感染 无症状性菌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