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59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2018-2022年四川省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分析
1
作者 夏岚 刘双 +3 位作者 李婷 逯嘉 王丹霞 张灵麟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分析2018-2022年四川省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筛查情况,为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和管理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日期在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0日期间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 目的:分析2018-2022年四川省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筛查情况,为密切接触者的筛查和管理工作开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结核病管理信息系统”中登记日期在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0日期间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与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在确诊3个月至开始抗结核治疗后14 d内直接接触的人员)作为调查对象,其中,2018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0日登记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均为筛查对象;2022年登记的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的密切接触者为随访对象。分析不同时间、不同类型密切接触者结核病筛查及活动性肺结核检出情况。结果:2018-2022年四川省共报告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99 273例,登记其密切接触者260 661名,其中260 291名密切接触者进行了结核病可疑症状筛查,症状筛查率为99.86%,共检出活动性肺结核患者2623例,平均检出率为1.01%。有结核病可疑症状的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检查率(98.50%,6425/6523)和检出率(4.54%,292/6425)均明显高于无结核病可疑症状密切接触者的结核病检查率(86.40%,219 247/253 768)和检出率(1.06%,2331/219 24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07.587和658.621,P值均<0.001)。家庭外密切接触者结核病检查率(96.53%,82 173/85 129)明显高于家庭内密切接触者(81.92%,143 499/175 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 595.710,P<0.001);家庭内密切接触者活动性肺结核检出率(1.58%,2264/143 499)明显高于家庭外密切接触者(0.44%,359/82 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1.968,P<0.001)。对2022年新登记的42 078名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在患者诊断时开展症状筛查,39 056名(92.82%)开展了结核病检查,检出719例(1.84%)活动性肺结核患者;35.39%(9705/27 423)完成第2次随访(首次筛查6个月后),55.31%(5368/9705)接受结核病检查,检出2例(0.04%)活动性肺结核患者;仅7.08%(4072/57 474)完成第3次随访(首次筛查1年后),38.33%(1561/4072)接受了结核病检查,检出1例(0.06%)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结论:2018-2022年四川省病原学阳性肺结核患者密切接触者筛查比例较高,但筛查效果不理想,应重视家庭外密切接触者结核病筛查工作,以及重视密切接触者首次筛查后6个月及1年后的随访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接触者追踪 人群监测 传染病控制
下载PDF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2017—2022年政务热线案件特征分析
2
作者 李玉莲 江初 沈楠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6期30-34,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2017—2022年某基层疾控机构政务热线诉求反映的问题,为基层疾控机构政务热线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7—2019年(常态化防控期)与2020—2022年(动态化防控期)受理的市民热线政务工单,通过比较诉求原因分类及受... 目的通过分析2017—2022年某基层疾控机构政务热线诉求反映的问题,为基层疾控机构政务热线处理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对比分析2017—2019年(常态化防控期)与2020—2022年(动态化防控期)受理的市民热线政务工单,通过比较诉求原因分类及受理科室分布,探讨不同时期市民诉求的变化情况。结果该基层疾控机构在动态化防控期(6974件)受理热线工单量较常态化防控期(284件)增加了23.6倍。常态化防控期“公共卫生服务质量”类(7.75%)、“公共卫生服务可及性”类(49.30%)诉求引发的案件占比高于动态化防控期同类型案件占比(3.63%和19.29%)。动态化防控期“管理措施”类(27.37%)案件占比低于常态化防控期同类案件(33.10%),“数据信息化”类案件受理量在动态化防控期间更为突出。结论动态化防控政策直接影响了市民获得公共卫生服务的体验,导致市民诉求原因的变化。基层疾控机构应通过完善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建设,以诉求问题为导向,加强沟通培训等措施提高政务热线处理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层疾病预防控制机构 政务热线 公共卫生服务 市民诉求 投诉特征 回顾性研究
下载PDF
某市三甲综合医院工作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监测分析
3
作者 陈春媚 黎君园 +2 位作者 罗家栋 杨君华 冯天梅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1期12-15,共4页
目的进一步了解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医院血源性职业状况与特点,重点分析乙型肝炎、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进一步了解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医院血源性职业状况与特点,为制定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8年1月—2022年12月... 目的进一步了解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的医院血源性职业状况与特点,重点分析乙型肝炎、艾滋病职业暴露情况,进一步了解玉林市红十字会医院医院血源性职业状况与特点,为制定有效的职业暴露防护措施提供参考。方法基于2018年1月—2022年12月某市三甲综合医院院感科登记的医院工作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资料,对发生职业暴露人群的职业分布、暴露发生场所、暴露方式、暴露环节、职业暴露病原体分布、预防用药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上报职业暴露403例,职业暴露发生人群以护士占首位,202例,占50.12%;发生职业暴露较多的场所为内科病房168例,占41.69%;发生职业暴露较多的方式是针刺伤320例,占79.40%;发生职业暴露较多的环节是拔针158例,占39.21%;暴露源是乙型肝炎病毒的94例,20例未产生有效血清保护性抗体,接种乙肝疫苗并注射乙肝免疫球蛋白,占21.28%;暴露源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e deficiency syndrome,AIDS)的22例,经艾滋病职业暴露事故处理小组评估,有12例启用基础预防用药。结论医院要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规范操作流程,加强医务人员职业安全培训,建立完善的职业防护措施体系,才能有效地降低职业暴露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暴露 血源性 医务人员 针刺伤 个人防护 监测
下载PDF
2014-2022年深圳市流行性感冒流行趋势和特征分析
4
作者 陈志高 欧蔚辉 +5 位作者 程雁鹏 陈霓璇 刘婷婷 宋丽霞 李莹莹 张振 《新发传染病电子杂志》 2024年第1期21-25,共5页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14-2022年流行性感冒流行规律,研究流行性感冒流行期内特征,为制定流行性感冒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年末常住人口数计算2014年第36周至2022年第35周每周全人群流行性感冒发病率,使用移动... 目的 分析深圳市2014-2022年流行性感冒流行规律,研究流行性感冒流行期内特征,为制定流行性感冒综合防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深圳市统计局公布的年末常住人口数计算2014年第36周至2022年第35周每周全人群流行性感冒发病率,使用移动流行区间法分析深圳市流行性感冒流行规律,应用流行病学方法对流行期内流行性感冒流行强度和人群特征开展研究。结果 深圳市2014-2022年共8个监测周期中有6个出现流行性感冒流行期,主要呈现冬春季和夏季流行规律,峰值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χ^(2)_(趋势)=28 958.392,P <0.001)。各区流行强度超过流行期阈值累计周数存在差异(χ^(2)=100.634,P<0.001)。6个出现流行期的监测周期中,南山区均最早进入流行期,且有5个监测周期流行持续时间最长。14岁以下儿童为主要发病人群(占比69.5%),其中以学生和托幼儿童为主。结论 深圳市流行性感冒流行规律呈明显季节性,且呈现一定的区域性差异,南山区最早进入流行期且持续时间往往较长。后续应结合气候变化、病原学变化、疫苗接种以及人口流动规律等综合因素深入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行性感冒 季节性 流行强度 特征分析
下载PDF
结合2022年流感证候特征探讨五运六气的应用思路
5
作者 甘考 李芳 《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4年第2期62-64,I0003,共4页
五运六气是中医经典理论一个重要的内容,本研究结合2022年广州地区暴发的流感证候特征,分析和预测了2022年壬寅年五运六气的全年运势,同时探讨五运六气的中医辨治思路方法,总结出临证上需遵循“整体把握岁气”“粗调与微调结合”“天人... 五运六气是中医经典理论一个重要的内容,本研究结合2022年广州地区暴发的流感证候特征,分析和预测了2022年壬寅年五运六气的全年运势,同时探讨五运六气的中医辨治思路方法,总结出临证上需遵循“整体把握岁气”“粗调与微调结合”“天人合一”以及“三年伏邪论”的运气辨治原则,这对于中医疫病预测及精准辨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感 五运六气 证候分析
下载PDF
血常规参数在鉴别诊断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中的价值
6
作者 陈静 史利欢 +2 位作者 谢昕 范朋凯 许哲 《临床研究》 2024年第4期127-129,共3页
目的探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ST)使用血常规参数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38例IM患儿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38例AST患儿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 目的探究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IM)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AST)使用血常规参数鉴别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38例IM患儿作为实验组研究对象,另外选取38例AST患儿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选取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对比两组血常规参数,主要包括炎性血清因子指标[白细胞(WBC)、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比值(MLR)、血小板/淋巴细胞比值(PLR)]、血清淋巴细胞参数[淋巴细胞复杂程度(L-X)、淋巴细胞荧光强度(L-Y)、淋巴细胞大小(LZ)]与血清中性粒细胞参数[中性粒细胞复杂程度(N-X)、中性粒细胞荧光强度(N-Y)、中性粒细胞大小(N-Z)]。结果两组WBC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NLR、MLR、PLR检测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L-X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测L-Y、LZ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N-Z检测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检测N-X、N-Y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可通过血常规参数NLR、MLR、PLR、L-Y、LZ、N-X、N-Y给予IM、AST辅助鉴别诊断,值得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常规参数 儿童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 鉴别诊断
下载PDF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地区“肺结核主动筛查+全疗程住院治疗”模式对患者发现的效果
7
作者 张燕 王森路 +5 位作者 日孜宛古力·热合曼 刘年强 王新旗 毛宏凯 王小敏 曹明芹 《中国防痨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145-150,共6页
目的:定量评价“肺结核主动筛查+全疗程住院治疗”模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和田地区肺结核患者发现中的实施效果,为新疆肺结核防治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疆和田地区及未实施全疗... 目的:定量评价“肺结核主动筛查+全疗程住院治疗”模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称“新疆”)和田地区肺结核患者发现中的实施效果,为新疆肺结核防治工作的稳步推进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2012年1月至2021年12月新疆和田地区及未实施全疗程住院治疗策略的新疆其他地州肺结核报告发病数据。利用Joinpoint回归模型分析肺结核报告发病率的时间趋势。以2018年7月作为“肺结核主动筛查+全疗程住院治疗”模式干预时间点,根据是否设置对照地区,分别构建单组中断时间序列(interrupted time series, ITS)模型和设置对照的ITS模型(controlled interrupted time series, CITS)分析政策干预效果。结果:2012—2021年新疆和田地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最高为2018年的465.10/10万(10 278例),最低为2021年的129.40/10万(3241例),总体呈现下降趋势(AAPC=-4.5%,P<0.05);2012—2018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APC=10.8%,P<0.05),2018—2021年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快速下降趋势(APC=-29.0%,P<0.05)。ITS模型分析显示,和田地区实施“肺结核主动筛查+全疗程住院治疗”模式后1个月(2018年7月),报告发病率增加16.859/10万(P=0.001),新型模式实施后的长期效果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β3=-1.098,P<0.001)。CITS模型分析显示,和田地区在新型模式实施后1个月(2018年7月),肺结核报告发病率明显增加,增加量比对照地区高14.751/10万(P<0.001),新型模式实施后长期效果为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呈下降趋势,平均每月下降0.815/10万(β5+β7=-0.815,P<0.001),下降速度大于对照地区(β7=-0.931,P<0.001)。结论:新疆和田地区实施“肺结核主动筛查+全疗程住院治疗”模式与肺结核报告发病率之间存在动态因果关系,该模式促使肺结核报告发病率在短暂地上升后呈现下降的长期趋势。实施该模式对控制结核病高负担地区肺结核疫情具有明显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核 卫生政策 结果评价(卫生保健) 模型 统计学
下载PDF
陕西省渭南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调查研究
8
作者 李鹂 杨利英 +3 位作者 梁静 陈翠萍 孟珍 曾云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416-418,424,共4页
目的:调查分析渭南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22年渭南市麻疹疫情监测资料。结果:2009—2022年渭南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74例,年均发病率0.37/10万。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 目的:调查分析渭南市麻疹流行病学特征,为麻疹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分析2009—2022年渭南市麻疹疫情监测资料。结果:2009—2022年渭南市累计报告麻疹病例274例,年均发病率0.37/10万。发病呈明显季节性,主要集中在4~6月,占总病例数的61.31%。年平均发病率前三位的区县依次为韩城市(0.78/10万)、潼关县(0.64/10万)和华州区(0.53/10万)。发病年龄主要为0~1岁,占全部病例数的50.73%。发病人群以散居儿童为主(57.30%)。含麻疹成分疫苗(MCV)接种0剂次、1剂次、≥2剂次以及免疫史不详占比依次为34.31%、8.76%、1.82%、55.11%。结论:渭南市近年来麻疹发病率显著降低,2022年发病率达到历史最低水平,但MCV首针及时率及2剂次覆盖率仍需进一步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疹 流行病学特征 发病率 渭南 含麻疹成分疫苗 免疫史
下载PDF
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与管理发展历程和现状
9
作者 刘波波 黄翠 +3 位作者 梁慧刚 宋冬林 王文俊 袁志明 《实验技术与管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56-262,共7页
风险管理是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之一,风险评估则是实验室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的依据,是生物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系统梳理了生物风险评估与管理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回顾了风险评估活动从... 风险管理是生物实验室安全管理的核心之一,风险评估则是实验室采取风险控制措施、建立安全管理体系和制定安全操作规程的依据,是生物风险管理的一个重要环节。文章系统梳理了生物风险评估与管理的起源与发展历程,回顾了风险评估活动从侧重于病原危害评估,到生物风险分析、风险控制措施的制定与生物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以及在管理规范中引入相关国际标准,为构建科学规范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提供了技术支撑,文章基于全球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发展现状,展望了全球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与管理的发展前景,以期为我国实验室生物风险评估与管理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安全 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 生物安全实验室 实验室获得性感染
下载PDF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病媒生物防治的经验和教训
10
作者 陈晓敏 吴太平 +3 位作者 周良才 吴丽群 包继永 柳静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1期2-8,共7页
大规模集会可能增加媒介疾病传播风险。国外报道大规模集会病媒生物防治经验教训的文献很少。中国通常在大规模集会开展病媒生物防治保障工作投入较多资金及人力用于提升病媒防治水平,以达到控制媒介骚扰和疾病的目标;相关成功经验报道... 大规模集会可能增加媒介疾病传播风险。国外报道大规模集会病媒生物防治经验教训的文献很少。中国通常在大规模集会开展病媒生物防治保障工作投入较多资金及人力用于提升病媒防治水平,以达到控制媒介骚扰和疾病的目标;相关成功经验报道较多,但失误和教训甚少提及。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于2019年10月在武汉举行。军动会有51个竞赛场馆及205个重点保障场所,分布于全市15个城区。蚊媒及其传播疾病防控是最重要的目标之一,武汉成功达到目标,但也有失误和教训。本文总结武汉军运会有害生物防治保障工作中的成功经验,并着重反思其中不足。为提高大规模集会病媒生物防治的效率,建议:①用相关法规推动城市病媒生物防治;②开展应用研究,解决保障工作中遇到的技术及管理问题;③倡导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现场防治工作务求有的放矢;④重视监测质量,制定并严格执行质量控制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规模集会 病媒生物防治 病媒生物监测 蚊虫
原文传递
单中心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状况调查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11
作者 王彦江 王海琳 +3 位作者 袁珊 袁心柱 谢席胜 冯胜刚 《广东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41-247,共7页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病率,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管理MHD患者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80例MH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MH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病率。筛选出...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病率,并分析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为更好地管理MHD患者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80例MHD患者作为调查对象,调查MH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病率。筛选出其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的患者,根据预后情况的不同,将MHD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分为痊愈组和死亡组,调查相关因素。结果共筛查出MHD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265例,患病率为94.64%。死亡患者15例,病死率为5.66%。无症状感染者为30例(11.32%)。与痊愈组(n=250)患者相比,死亡组(n=15)患者发生乏力、纳差、咳嗽、咽喉肿痛、呼吸困难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死亡组患者相比,痊愈组患者发生肌肉酸痛的比例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发热、嗅觉失敏、味觉失敏、头昏头痛、腹泻等症状的百分率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原发疾病中的慢性肾炎,高血压,多囊肾,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1剂次、2剂次、3剂次,透析龄,血磷、甲状旁腺激素水平、透析间期体重增长率、血红蛋白、空腹血糖以及血压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痊愈组患者相比,死亡组患者在原发疾病中的糖尿病比例及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生病毒性肺炎的比例更高,透析间期更加缺少运动,年龄更大,血钙水平更低,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更高以及存在更多的单室尿素清除指数(single-poolKt/V,spKt/V)不达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疾病中的糖尿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后发生的病毒性肺炎、透析间期缺乏运动、高龄、低血钙、高水平炎症指标(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IL-6)以及spKt/V不达标是引起MHD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死亡的主要影响因素。因此,鼓励MHD患者透析间期加强运动,有利于增强MHD患者的体质。另外,通过改善患者的透析充分性,有助于改善MHD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患者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液透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预后 影响因素 疫苗接种 透析间期运动 病毒性肺炎
下载PDF
2017—2021年承德市布鲁氏菌病流行特征分析
12
作者 李琦 谭小柏 +6 位作者 张扬 张丽娟 吴艳玲 玄立印 魏征 王波 吕静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分析承德市2017—202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下载承德市2017—2021年人群布病数据,通过畜牧部门了解羊牛养殖情况,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描... 目的分析承德市2017—2021年人间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布病”)流行特征,为有效防控布病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通过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下载承德市2017—2021年人群布病数据,通过畜牧部门了解羊牛养殖情况,采用Excel 2019软件进行描述性分析,运用GIS软件对发病率进行空间相关及趋势分析。结果2017—2021年承德市共报告布病1994例,年发病率为8.98/10万~16.69/10万。各年龄组均有病例报告,40~69岁为高发年龄段。职业以农牧民为主,男性多于女性,男女比例为2.56∶1。11个县(市、区)均有布病发生,在承德市范围内布病发病率整体上呈空间聚集分布,主要分布在承德市西北部。分离培养布鲁氏菌11株,均为羊3型。结论承德市2017—2021年布病呈散发状态,4—7月发病率较其他月份偏高;地区分布呈现明显的聚集性,建议全年持续加强全市布病防控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鲁氏菌病 流行病学特征 分析
原文传递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无痛胃镜检查中呼吸功能的影响
13
作者 付琦 廉仲明 +2 位作者 秦菲菲 黄亚茹 田丹丹 《河南医学研究》 CAS 2024年第8期1411-1414,共4页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时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且合并OSAS的60例患者,根据是否感染过COVID-19分为两组,... 目的调查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感染对于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患者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时呼吸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3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无痛胃镜检查且合并OSAS的60例患者,根据是否感染过COVID-19分为两组,对照组(未感染组)30例,观察组(已感染组)30例。监测患者血氧饱和度(SpO 2)、心电图、血压。比较两组呼吸抑制情况、生命体征、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呼吸暂停次数多于对照组,呼吸暂停总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两组呼吸暂停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率、SpO 2及平均动脉压组内及组间各时间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动过缓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低血压、恶心呕吐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VID-19感染可使接受无痛胃镜检查时OSAS患者的呼吸暂停次数增加,呼吸暂停总时间延长,患者呼吸抑制风险显著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无痛胃镜检查 呼吸抑制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副溶血性弧菌引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调查与病原特征分析
14
作者 李荣 陈家良 +4 位作者 王洋 杨红霞 商永超 孙珊珊 张文军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99-103,共5页
目的调查和分析山西省阳泉市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特征,提高对食物中毒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方法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血清学分型、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实验和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分析25例有腹泻、腹痛... 目的调查和分析山西省阳泉市一起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中副溶血性弧菌的病原特征,提高对食物中毒应急事件的处理能力。方法使用脉冲场凝胶电泳(PFGE)、血清学分型、毒力基因检测、药物敏感实验和全基因组测序的方法分析25例有腹泻、腹痛、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的患者分离出的11株分离菌株。结果11株分离菌株均为副溶血性弧菌,其中8株副溶血性弧菌分离株携带毒力基因tdh,1株同时携带毒力基因trh和tdh,1株只携带毒力基因trh,1株只有毒力基因tlh。血清型分为3种型别,分别是O10:K4、O4:K63以及O5:unknown。根据11株副溶血性弧菌的PFGE图谱将菌株分为5种不同的群,基于全基因组序列的分析显示8株来自患者的副溶血性弧菌具有相同的ST型,属于同一克隆群。副溶血性弧菌病原体毒力、耐药基因和药敏表型相同,符合暴发流行病学特征,判断其为该起食物中毒事件的病原体。11株菌均只含有blaCARB耐药基因,且未检测到耐药质粒,对氯霉素、萘啶酸、四环素、美罗培南、阿米卡星、氨苄西林、厄他培南、替加环素、头孢噻肟、头孢他啶和环丙沙星均敏感,对多黏菌素E中度敏感,均无耐药表型。结论这是一起由多种血清型副溶血性弧菌污染了食品而导致的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该食堂储存食物时生熟不分,副溶血性弧菌机会性繁殖在合适的含盐食物中也可以增殖,进而引起该起事件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副溶血性弧菌 食源性疾病 流行病学调查 脉冲场凝胶电泳 全基因组测序技术
下载PDF
医院丙肝微消除模式的建立与应用成效
15
作者 陆彦盟 李仕雄 +3 位作者 向文耀 蒙梦兰 黄少美 吕日英 《现代医院》 2024年第4期651-653,共3页
目的建立医院丙肝微消除模式并分析其在丙肝防治工作中的应用成效。方法以广西贵港市某三甲医院为例,通过部门分工、协调合作、能力建设多方面构建丙肝微消除模式,分析项目实施前(2021年)、项目实施后(2022年)两组抗-HCV筛查率、HCV RN... 目的建立医院丙肝微消除模式并分析其在丙肝防治工作中的应用成效。方法以广西贵港市某三甲医院为例,通过部门分工、协调合作、能力建设多方面构建丙肝微消除模式,分析项目实施前(2021年)、项目实施后(2022年)两组抗-HCV筛查率、HCV RNA检测率、DAA治疗率、丙肝治愈人数的变化。结果2022年与2021年相比,抗-HCV筛查率由78.8%上升到81.2%,HCV RNA检测率由75.1%上升到97.8%,DAA治疗率由19.4%上升到57.3%,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丙肝治愈人数由61人上升到231人,成效明显。结论在医院建立丙肝微消除模式可显著提高抗-HCV筛查率、HCV RNA检测率、DAA治疗率,促进更多丙肝患者的治愈,有助于加快中国丙肝消除战略的进程,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院 丙肝 微消除 应用成效
下载PDF
呼吸道病毒流行特点及影响因素
16
作者 祁贤 《江苏预防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6,20,共7页
呼吸道病毒常引起疾病流行或大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公共卫生和社会发展。呼吸道病毒由于变异较快,缺少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防控难度大。在药物和疫苗研发滞后的情况下,非药物干预措施是预防病毒感染和传播的重要方式。深入了解... 呼吸道病毒常引起疾病流行或大流行,严重威胁人类健康、公共卫生和社会发展。呼吸道病毒由于变异较快,缺少有效的疫苗和抗病毒药物,防控难度大。在药物和疫苗研发滞后的情况下,非药物干预措施是预防病毒感染和传播的重要方式。深入了解呼吸道病毒传播和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是合理制定有效防控措施的前提和基础。本文对呼吸道病毒流行的3个显著特点,即空气气溶胶传播、季节性和病毒干扰现象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对未来研究和合理防控措施的制定做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病毒 气溶胶 传播 季节性 病毒干扰 非药物干预 预防控制
下载PDF
上林县输入性间日疟和卵形疟与G6PD缺乏患者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7
作者 覃宇城 潘茂华 +6 位作者 李海连 温秀峰 周金花 林康明 李利红 杨照青 黄亚铭 《现代医药卫生》 2024年第5期828-831,共4页
目的统计分析上林县输入性间日疟和卵形疟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疟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上林县人民医院2017年6月18日至2023年3月29日入院治疗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收治输入性... 目的统计分析上林县输入性间日疟和卵形疟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患者流行病学特征,为疟疾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上林县人民医院2017年6月18日至2023年3月29日入院治疗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收治输入性疟疾患者共578例,其中恶性疟患者占40.48%(234/578),需要伯氨喹进行根治的间日疟、卵形疟及混合感染患者占37.54%(217/578);其中G6PD缺乏患者占10.90%(63/578),需根治的G6PD缺乏患者占9.68%(21/217)。结论上林县需要根治的输入性间日疟和卵形疟患者较多,特别是对G6PD缺乏又需根治的患者应加强管理,预防二代病例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入性疟疾 间日疟 卵形疟 G6PD缺乏 根除治疗 流行病学调查
下载PDF
我国托幼机构儿童传染病防控研究进展
18
作者 白永旗 雷智 +3 位作者 杨森 文萍 雷小琴 彭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2期9-12,共4页
儿童是传染病的高发群体,而托幼机构又是儿童发生传染病传播和流行的主要场所。传染病具有突发性、传染性、流行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一旦传染病在幼儿园暴发,将严重影响托幼机构的教学秩序,甚至进一步扩大形成某个地区乃至全国或全球... 儿童是传染病的高发群体,而托幼机构又是儿童发生传染病传播和流行的主要场所。传染病具有突发性、传染性、流行性和不可预见性等特点,一旦传染病在幼儿园暴发,将严重影响托幼机构的教学秩序,甚至进一步扩大形成某个地区乃至全国或全球的疾病,给孩子、家庭、社会造成较大的影响,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文章通过梳理我国托幼机构儿童传染病的流行现状和研究进展,分别从病原体检测手段、防控法律制度和协同防控体系现状与存在的不足来阐述我国在托幼机构儿童传染病防治研究方面取得的进展,旨在对我国新时期托幼机构儿童传染病防控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托幼机构 儿童 传染病 流行性 防控 研究进展
下载PDF
2019—2021年某中医医院传染病报告分析与管理
19
作者 顾志淼 李岚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6期14-17,共4页
目的分析某中医医院法定和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报告情况,为规范开展医院传染病报告和制定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2021年某中医医院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2021年某中医医院共报告法定和其他重... 目的分析某中医医院法定和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报告情况,为规范开展医院传染病报告和制定医院传染病报告管理策略提供参考。方法对2019—2021年某中医医院传染病报告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结果2019—2021年某中医医院共报告法定和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6865例次,无甲类传染病报告,其中乙类传染病668例次(9.73%),丙类传染病5356例次(78.02%),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841例次(12.25%)。排名前5位的传染病分别是流行性感冒、水痘、梅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和肺结核,其中报告病例最多的流行性感冒,在报告时间上每年传染病报告例次数居首位的是第一季度。2019—2021年某中医医院法定和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报告例次数呈下降趋势。结论2019—2021年某中医医院法定和其他重点监测传染病报告以呼吸道传染病为主,应根据不同季节、疾病流行趋势,采取有针对性的传染病监测、防控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报告 分析 管理 传播途径 防控 流行特征
下载PDF
上海市松江区蝇类防治及肠道传染病现状分析
20
作者 张驰 庞博文 +5 位作者 陶骏捷 韩宁 冯杰 李萌 沈勇权 张永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1期45-48,共4页
目的了解松江区蝇类防治状况及肠道传染病现状,为控制蝇类密度、杀虫剂抗性及减少肠道传染病传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笼诱法捕捉蝇类后鉴别蝇种并记录蝇类密度;微量点滴法测定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目测法调查蝇类侵害情况;根据... 目的了解松江区蝇类防治状况及肠道传染病现状,为控制蝇类密度、杀虫剂抗性及减少肠道传染病传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笼诱法捕捉蝇类后鉴别蝇种并记录蝇类密度;微量点滴法测定家蝇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情况;目测法调查蝇类侵害情况;根据不同年度、月份整理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数。结果2016—2021年松江区构成比前3位的蝇种为棕尾别麻蝇(30.62%)、丝光绿蝇(15.78%)、家蝇(11.92%);不同生境的蝇类密度无统计学差异(F=1.82,P>0.05),不同月份的蝇类密度存在统计学差异(F=13.36,P<0.05);家蝇针对敌敌畏、高效氯氰菊酯、溴氰菊酯的抗药性水平分别为低抗、高抗、高抗;建筑拆迁工地、农贸市场、餐饮店成蝇侵害率较高;乙、丙类肠道传染病报告发病数不同年度(χ^(2)=5631,P<0.05)、不同月份(χ^(2)=3554.11,P<0.05)均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松江区蝇类防治现状良好,但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较高的抗药性仍值得关注。肠道传染病发病高峰期,结合物理防治、化学防治方法控制重点区域蝇类密度,减少肠道传染病通过蝇类传播的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蝇类密度 抗药性 肠道传染病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