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9篇文章
< 1 2 8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BG-Trap法与双层叠帐法对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监测效果的比较
1
作者 田野 褚宏亮 +4 位作者 吴治明 张守刚 曹淦 葛小伍 黄立业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比较BG-trap法与双层叠帐法对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的监测效果,进一步探讨BG-trap法用于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的可能性,为制定更有效的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选取江苏省3个设区市的6个户外监测点,于8—9月的3天时间中,... 目的比较BG-trap法与双层叠帐法对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的监测效果,进一步探讨BG-trap法用于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的可能性,为制定更有效的登革热防控策略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实验选取江苏省3个设区市的6个户外监测点,于8—9月的3天时间中,分别于每日16:00-16:30、17:00-17:30、18:00-18:30三个时段同步开展BG-Trap法和双层叠帐法监测。结果BG-Trap法和双层叠帐法均能够有效地捕获白纹伊蚊的雌蚊,双层叠账法捕获的白纹伊蚊占比高于BG-Trap法(χ^(2)=16.034,P<0.01),两种方法捕获的白纹伊蚊雌蚊构成比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162,P=0.687)。BG-Trap法捕获的白纹伊蚊平均密度指数为7.85±5.23只/(台·h),低于双层叠帐法的27.04±13.86只/(顶·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3,P<0.001)。结论BG-Trap法对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监测效果不及双层叠帐法,其能否应用于登革热媒介伊蚊监测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G-Trap法 双层叠帐法 白纹伊蚊 监测
下载PDF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调查研究
2
作者 刘晓伟 周松 +11 位作者 闫东 陈永明 杨顺林 王海峰 刘冠纯 杜越聪 杨晓燕 刘广 高彦平 王医 杜国义 史献明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4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区)和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县)2018—2021年鼠疫调查资料,对比两地宿主媒介构成和自然地理景观差异,为崇礼区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21年在崇礼区和康保县采... 目的分析2022年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崇礼区)和河北省鼠疫自然疫源地(康保县)2018—2021年鼠疫调查资料,对比两地宿主媒介构成和自然地理景观差异,为崇礼区潜在鼠疫自然疫源地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8—2021年在崇礼区和康保县采用5 m夹线法和样方法捕获鼠类,对捕获鼠类及其媒介蚤类进行分类、鉴定;开展鼠疫病原学检测;使用Excel 2010对调查数据进行整理汇总,应用SPSS 19.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在崇礼区,采用5 m夹线法有效布夹42000夹次,捕鼠515只,捕获率为1.23%;样方法调查20个样点,未捕到鼠;获鼠体蚤218只,蚤指数为0.42;在鼠体内均未检出鼠疫菌。在康保县,采用5 m夹线法有效布夹14844夹次,捕鼠304只,捕获率为2.05%;样方法共调查1060 hm^(2),捕鼠231只,平均鼠密度为0.22只/hm^(2);获鼠体蚤821只,蚤指数为1.53;在鼠体内共检出鼠疫菌6株,其中分离自长爪沙鼠3株、黑线仓鼠2株、黑线毛足鼠1株。崇礼区黑线仓鼠平均鼠密度明显低于康保县(Z=-2.309,P<0.05)。结论崇礼区与康保县的鼠种和媒介蚤类构成有明显不同,自然地理景观也存在明显差异,崇礼区发生原发性动物间鼠疫流行的可能性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22年北京冬奥会 张家口赛区 鼠疫 自然疫源地 宿主 媒介
原文传递
大型无人机在灭蚊方面的成功应用
3
作者 吾木提·阿巴合 黄烁 +4 位作者 宋显达 赵继伟 刘泳泳 崔佳伟 刘琰军 《中国科技信息》 2024年第2期46-48,共3页
蚊虫对于动物及人类的危害很大,能传播多种疾病,一直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包括北屯市在内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中下游区域是世界四大“蚊虫王国”之一,以刺叮骚扰闻名,蚊害不仅损害群众健康,更对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严重阻碍。因此,第十师北屯市... 蚊虫对于动物及人类的危害很大,能传播多种疾病,一直威胁到人类的健康。包括北屯市在内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中下游区域是世界四大“蚊虫王国”之一,以刺叮骚扰闻名,蚊害不仅损害群众健康,更对当地经济发展形成严重阻碍。因此,第十师北屯市自2000年起一直开展蚊虫防控工作,2022年起增加了蚊虫防控专项资金,防控领域覆盖到了周边团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额尔齐斯河流域 防控工作 专项资金 多种疾病 蚊虫 北屯
下载PDF
通辽市淡色库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调查
4
作者 邵华 布仁巴图 +4 位作者 秦忠良 商娜 倪晓娜 张志平 李莹盈 《智慧健康》 2023年第21期18-20,共3页
目的 了解通辽市淡色库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城区采集淡色库蚊的蚊幼虫,经实验室筛选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幼虫浸渍法,测定幼虫对... 目的 了解通辽市淡色库蚊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制定科学、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在通辽市科尔沁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主城区采集淡色库蚊的蚊幼虫,经实验室筛选后,采用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幼虫浸渍法,测定幼虫对常用卫生杀虫剂的敏感性,获得半数致死浓度及其95%可信区间,比较其抗药性程度。结果 通辽市主城区淡色库蚊对高效氯氰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双硫磷、残杀威的抗性倍数分别为0.76、0.82、0.44、0.82和0.47。结论 通辽市主城区淡色库蚊对5种常用杀虫剂均处于敏感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淡色库蚊 抗药性 幼虫浸渍法
下载PDF
2022年江苏省牲畜棚蚊虫种群及重要蚊媒黄病毒携带情况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刘星宇 吴治明 +3 位作者 高剑 陈红娜 杨维芳 褚宏亮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1期39-45,共7页
为调查江苏省不同地区牲畜棚蚊虫种群分布及虫媒病毒携带情况,2022年7—9月选择江苏省南京、宿迁、连云港、泰州和镇江5个地区的牲畜棚生境,用诱蚊灯法采集蚊虫样本,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蚊虫携带的病毒,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 为调查江苏省不同地区牲畜棚蚊虫种群分布及虫媒病毒携带情况,2022年7—9月选择江苏省南京、宿迁、连云港、泰州和镇江5个地区的牲畜棚生境,用诱蚊灯法采集蚊虫样本,通过分子生物学方法检测蚊虫携带的病毒,测序后利用生物信息学软件对病毒序列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采集到蚊虫4属5种共3795只,其中三带喙库蚊为优势蚊种,占采集蚊虫总数的85.71%。从南京、宿迁、连云港的三带喙库蚊样本中共检测出4株乙脑病毒,批阳性率为3.67%,其他病毒均未检出。对其中南京和宿迁2株乙脑病毒的E基因序列构建系统进化树,发现均属于基因Ⅰ-b型,与基因Ⅰ-b型毒株的核苷酸和氨基酸同源性分别在95.4%、97.0%以上。与疫苗株SA14-14-2在E蛋白上存在14个氨基酸差异位点,但是不在影响抗原抗体结合的区域。在毒力关键位点上与SA14-14-2疫苗株完全不同,与近几年江苏分离株却完全相同。结果表明,江苏省蚊虫仍具有乙脑传播风险,应加强蚊虫监测与防制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虫 监测 虫媒病毒 流行性乙型脑炎病毒 江苏省
下载PDF
2019年四川省12个疟疾媒介监测点中华按蚊监测分析
6
作者 李宇斯 郁涛 +4 位作者 葛黎 邹晏 霍芳 李黎 刘阳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2期112-115,共4页
目的 掌握四川省疟疾流行县(区)中华按蚊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趋势,为评估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12个县(区)作为监测点,在6—10月采用双帐人饵通宵诱捕法开展蚊虫调查,用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 目的 掌握四川省疟疾流行县(区)中华按蚊密度分布及季节消长趋势,为评估输入性疟疾再传播风险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选取12个县(区)作为监测点,在6—10月采用双帐人饵通宵诱捕法开展蚊虫调查,用描述性分析和方差分析对数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在12个监测点共捕获中华按蚊3 223只,平均密度是2.69只/(人·h)。12个监测点平均蚊密度在6月上旬上升,6月下旬[4.51只/(人·h)]达到高峰后开始下降,10月下旬[0.58只/(人·h)]密度最低。蚊密度动态呈单峰型。方差分析显示,不同监测点6—10月的中华按蚊密度存在差异(F=12.740,P<0.001),其中安州区与其余11个监测点的蚊密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昭化区与自流井区蚊密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与其余10个监测点差异有显著性(P<0.05);除安州区、昭化区、自流井区外的9个监测点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华按蚊是四川省优势蚊种,应有针对性地开展蚊密度监测,为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华按蚊 疟疾 蚊密度
原文传递
微山湖地区2022年三带喙库蚊生境与抗药性调查研究
7
作者 娄紫微 郭秀霞 +4 位作者 王奕婷 杨琳琳 王文倩 公茂庆 程鹏 《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山东省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2023年第9期675-678,共4页
目的对微山湖地区三带喙库蚊的孳生地种类以及抗药性进行调查和测定,为合理选择、使用杀虫剂和防控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7月至9月在微山湖地区监测点,采用勺捕法采集三带喙库蚊幼虫。按照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检测三带喙库蚊幼... 目的对微山湖地区三带喙库蚊的孳生地种类以及抗药性进行调查和测定,为合理选择、使用杀虫剂和防控乙脑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2年7月至9月在微山湖地区监测点,采用勺捕法采集三带喙库蚊幼虫。按照WHO推荐的幼虫浸渍法,检测三带喙库蚊幼虫对4种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成蚊则采用接触筒法测定抗性水平。结果三带喙库蚊幼虫主要孳生于稻田和灌溉渠,对敌敌畏、残杀威、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抗性倍数分别为6.53、3.27、98.75和295.50。对溴氰菊酯和氯氰菊酯的抗药性最高,表现为高度抗性;对敌敌畏和残杀威表现为中度抗性。将三带喙库蚊成蚊暴露于0.05%溴氰菊酯、0.15%氯氰菊酯、0.5%马拉硫磷和0.1%残杀威各1 h、24 h,死亡率分别为21.05%、19.35%、45.45%、94.11%。结论微山湖地区三带喙库蚊对4种常用杀虫剂均产生了抗药性,其中以菊酯类杀虫剂抗性水平最高,当地媒介防控部门应合理选择使用杀虫剂,以更好地控制蚊媒密度及其传染病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带喙库蚊 抗药性 乙脑 微山湖地区
下载PDF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埃及伊蚊抗药性研究进展
8
作者 卢娜 周友华 +2 位作者 丁春丽 郑宇婷 周红宁 《热带病与寄生虫学》 CAS 2023年第5期295-300,共6页
埃及伊蚊起源于非洲,是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等重要虫媒传染病的主要媒介。近年来,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大量使用杀虫剂控制埃及伊蚊种群密度,埃及伊蚊对杀虫剂抗性程度不断增加。本文综述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有关... 埃及伊蚊起源于非洲,是登革热、寨卡病毒病、基孔肯雅热和黄热病等重要虫媒传染病的主要媒介。近年来,随着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大量使用杀虫剂控制埃及伊蚊种群密度,埃及伊蚊对杀虫剂抗性程度不断增加。本文综述了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有关区域埃及伊蚊对拟除虫菊酯、有机磷、氨基甲酸酯和有机氯杀虫剂抗药性的研究进展,为制定有效的埃及伊蚊控制策略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 埃及伊蚊 抗药性
下载PDF
四环素降低致倦库蚊共生Wolbachia密度方法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9
作者 吕慧鑫 姜玉庭 +4 位作者 郭晓霞 倪孟 邢丹 赵彤言 张灵玲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74-79,共6页
胞内共生菌Wolbachia在昆虫生理生殖和天然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蚊虫体内的Wolbachia密度与其抗病毒作用有很强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四环素处理幼虫降低致倦库蚊共生Wolbachia密度的方法,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了效... 胞内共生菌Wolbachia在昆虫生理生殖和天然免疫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蚊虫体内的Wolbachia密度与其抗病毒作用有很强的相关关系。本研究建立了一种利用四环素处理幼虫降低致倦库蚊共生Wolbachia密度的方法,并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进行了效果评估。结果显示,使用0.05 mg/mL四环素处理致倦库蚊海口株和温州株,处理后Wolbachia密度中位数分别下降2729和3507倍;卵巢及其余组织的Wolbachia密度均下降至0.001以下,其中,卵巢中Wolbachia密度下降825629倍。可见,0.05 mg/mL四环素处理幼虫能显著降低蚊虫体内Wolbachia密度,为后续清除Wolbachia、探究Wolbachia对致倦库蚊感染和传播病毒的影响提供了技术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致倦库蚊 四环素 沃尔巴克氏体
下载PDF
Modelling the probability of presence of Aedes aegypti and Aedes albopictus in Iran until 2070
10
作者 Mohammad Mehdi Sedaghat Faramarz Bozorg Omid +2 位作者 Mohammad Karimi Sajjad Haghi Ahmad Ali Hanafi-Bojd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23年第1期16-25,共10页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suitable ecological habitats of Aedes(Ae.)aegypti and Ae.albopictus in Iran due to climate change by the 2070s.Methods:All data relating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e.aegypti and Ae.albo... 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suitable ecological habitats of Aedes(Ae.)aegypti and Ae.albopictus in Iran due to climate change by the 2070s.Methods:All data relating to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e.aegypti and Ae.albopictus worldwide,which indicated the geographical coordinates of the collection sites of these mosquitoes,were extracted from online scientific websites and entered into an Excel file.The effect of climatic and environmental variables on these mosquitoes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MaxEnt model in the current and future climatic conditions in the 2030s,2050s,and 2070s.Results:The most suitable areas for the establishment of Ae.aegypti are located in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coastal areas of Iran,based on the model outputs.The modelling result for suitable ecological niches of Ae.albopictus shows that in the current climatic conditions,the southern half of Iran from east to west,and parts of the northern coasts are prone to the presence of this species.In the future,some regions,such as Gilan and Golestan provinces,will have more potential to exist/establish Ae.albopictus.Also,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climate change scenarios,suitable habitats for this species will gradually change to the northwest and west of the country.The temperature of the wettest season of the year(Bio8)and average annual temperature(Bio1)were the most effective factors in predicting the model for Ae.aegypti and Ae.albopictus,respectively.Conclusions:It is required to focus on entomological studies using different collection methods in the vulnerable areas of Iran.The future modelling results can also be used for long-term planning to prevent the entry and establishment of these invasive Aedes vectors in the count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edes aegypti Aedes albopictus Dengue fever CHIKUNGUNYA Ecological Niche Modeling Climate change
下载PDF
Surveillance of arthropod-borne viruses in Benin,West Africa 2020–2021:detection of dengue virus 3 in Aedes aegypti(Diptera:Culicidae)
11
作者 Carine Tchibozo Gildas Hounkanrin +5 位作者 Anges Yadouleton Alexandra Bialonski Eric Agboli Renke Luhken Jonas Schmidt‑Chanasit Hanna Jost 《Military Medical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23年第5期730-732,共3页
Dear Editor,Dengue virus(DENV,family Flaviviridae,genus Flavivirus)serotypes 1 to 4(DENV-1,-2,-3,and-4)are responsible for more than 100 million infections per year worldwide.Symptoms of DENV infection can be diverse,... Dear Editor,Dengue virus(DENV,family Flaviviridae,genus Flavivirus)serotypes 1 to 4(DENV-1,-2,-3,and-4)are responsible for more than 100 million infections per year worldwide.Symptoms of DENV infection can be diverse,reaching from an acute febrile illness to the more severe,sometimes fatal dengue haemorrhagic fever/dengue shock syndr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engue virus ARBOVIRUS MOSQUITOES Aedes aegypti BENIN
原文传递
Why Kenya should worry about Anopheles stephensi
12
作者 Eunice A Owino 《Asian Pacific Journal of Tropical Medicine》 SCIE CAS 2023年第3期99-101,共3页
On the 18th of February, the Kenya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KEMRI) raised an alarm that it had detected Anopheles(An.) stephensi in Laisamis and Saku sub counties of Marsabit county during a routine mosquito surveil... On the 18th of February, the Kenya Medical Research Institute(KEMRI) raised an alarm that it had detected Anopheles(An.) stephensi in Laisamis and Saku sub counties of Marsabit county during a routine mosquito surveillance[1,2]. Up until this announcement, the invasive mosquito had been reported in other horn of African countries: Djibouti(2012), Ethiopia(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OUTINE raised WORRY
下载PDF
湛江市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抗药性调查研究
13
作者 张恒端 麻祖 +5 位作者 吴群 刘钦梅 邢丹 李春晓 郭晓霞 赵彤言 《寄生虫与医学昆虫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80-82,共3页
测定湛江市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登革热媒介防制提供科学用药指导。从湛江市霞山区、雷州市乌石镇和企水镇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2代,用WHO推荐的浸渍法测定抗药性指数。结果显示,霞山区白纹伊蚊对残杀威(2.99... 测定湛江市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抗药性水平,为登革热媒介防制提供科学用药指导。从湛江市霞山区、雷州市乌石镇和企水镇采集白纹伊蚊幼虫,在实验室繁殖1~2代,用WHO推荐的浸渍法测定抗药性指数。结果显示,霞山区白纹伊蚊对残杀威(2.99)、毒死蜱(2.19)、氯菊酯(8.09)和溴氰菊酯(14.32)产生抗性;雷州市乌石镇白纹伊蚊对残杀威(0.67)、毒死蜱(0.76)较敏感但对氯菊酯(5.53)、溴氰菊酯(5.66)产生抗性;企水镇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21.68)达到了高抗水平,对残杀威(2.46)、氯菊酯(5.38)具有一定抗性,对毒死蜱(1.25)较敏感。结果表明,毒死蜱药效较好,雷州市乌石镇和企水镇白纹伊蚊都对其敏感;3个地区白纹伊蚊对溴氰菊酯产生较高抗性,尤其是企水镇达到高抗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纹伊蚊 杀虫剂 抗药性 湛江市
下载PDF
吉林省吸血蚊蠓种类分布的调查研究
14
作者 王峰 刘国平 +4 位作者 刘宏波 郑东春 祖禄 任清明 尹忠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23年第4期366-369,共4页
目的调查研究吉林省的吸血蚊蠓种类与分布。方法采用人帐诱、挥网法和诱虫灯诱法采集吸血蚊蠓进行分类鉴定并参考相关文献,整理吉林省吸血蚊蠓的名录及县市分布。结果吉林省已知蚊6属46种,分布在28个县市;吉林省已知吸血蠓2属42种,分布... 目的调查研究吉林省的吸血蚊蠓种类与分布。方法采用人帐诱、挥网法和诱虫灯诱法采集吸血蚊蠓进行分类鉴定并参考相关文献,整理吉林省吸血蚊蠓的名录及县市分布。结果吉林省已知蚊6属46种,分布在28个县市;吉林省已知吸血蠓2属42种,分布在11个县市。结论本研究揭示了吉林省吸血蚊蠓种类及分布情况,为防治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血蚊 吸血蠓 种类分布
原文传递
上海地区白纹伊蚊监测与药物防制研究 被引量:48
15
作者 徐仁权 蔡恩茂 +4 位作者 徐友祥 王士珍 蒋丽亚 刘丽军 任文军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4期256-260,共5页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成幼虫的基本生态习性 ,掌握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和现场控制效果 ,为制定登革热应急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幼虫采用 3~ 11月孳生地阳性率调查、人工容器诱卵法与自然界阳...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登革热媒介———白纹伊蚊成幼虫的基本生态习性 ,掌握白纹伊蚊对常用杀虫剂的敏感性和现场控制效果 ,为制定登革热应急控制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幼虫采用 3~ 11月孳生地阳性率调查、人工容器诱卵法与自然界阳性率比较、采集不同水质进行理化分析 ;成虫采用帐诱法和人工小时法比较白纹伊蚊种群数量动态 ;用人诱法观察室内外叮咬频率与光照、温度的关系 ;用幼虫浸液法和模拟现场试验法观察几种杀虫剂的LC50 和持效。结果  ( 1)白纹伊蚊幼虫在自然界出现期为 4~ 11月 ,6~ 8月为高峰 ,人工容器法白纹伊蚊幼虫出现期为 5~ 11月 ,比自然界晚 1个月 ,幼虫高峰与自然界基本一致 ;( 2 )白纹伊蚊幼虫分布十分广泛 ,郊区高于市区 ;以轮胎集中堆放处、公园、废品收购、居民区、建筑工地的孳生率较高 ;幼虫孳生场所以轮胎、缸罐、养花容器、盆桶、瓶等小容器为主。喜欢孳生在 pH均值为7.3 4~ 7.5 6、氯化物均值 46.43~ 98.97mg/L、溶解氧均值 3 .2 167~ 3 .161mg/L、亚硝酸盐氮均值 0 .10 8~0 .0 43 5mg/L的水质中 ;城区与郊区白纹伊蚊孳生与非白纹伊蚊孳生的水体理化指标有所不同 ;( 3 )白纹伊蚊成虫出现期为 4~ 11月 ,成虫高峰为 6~ 8月 ,两种成虫监测方法捕获的成虫数量以帐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地区 白纹伊蚊 监测 药物防制
下载PDF
驱避剂新剂型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董桂蕃 董言德 +3 位作者 董瑞武 李承毅 潘凤庚 王效义 《中国媒介生物学及控制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98-201,共4页
目的:研究驱避剂新剂型(驱蚊肤宁)的驱蚊效果和动物毒性。方法:实验室和现场驱蚊试验,分别在试者手背和小臂涂驱避剂,观察被蚊虫刺叮时间;动物毒性试验,按GB15670-1995进行。结果:实验室对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完... 目的:研究驱避剂新剂型(驱蚊肤宁)的驱蚊效果和动物毒性。方法:实验室和现场驱蚊试验,分别在试者手背和小臂涂驱避剂,观察被蚊虫刺叮时间;动物毒性试验,按GB15670-1995进行。结果:实验室对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的完全有效时间为6.46±2.22和7.60±2.19小时。现场试验,在以凶小库蚊为主,且刺叮频率很高的情况下,2小时有效率60%~73.7%;在以淡色库蚊为主,刺叮率低的情况下,6小时有效率为52.4%~93.7%。驱蚊肤宁对大鼠经口LD50>5000mg/kg,大鼠经皮LD50>8000mg/kg,对家兔皮肤和眼睛无刺激性。结论:驱蚊肤宁效果良好,对温动物毒性低,使用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驱避剂 库蚊 伊蚊 效果 毒性
下载PDF
灭蚊磁场诱捕蚊虫效果研究 被引量:12
17
作者 蔡松武 何涌波 +3 位作者 孙小康 卢文成 段金花 林立丰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05年第3期167-168,共2页
目的观察灭蚊磁场诱捕蚊虫效果,为蚊虫密度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在市区一居民大院及市郊一度假村各放置一台灭蚊磁场,在不同时间观察所诱捕蚊虫数量、种类及性别,同时采用人工小时法及诱蚊箱法同步进行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在监测时段内共... 目的观察灭蚊磁场诱捕蚊虫效果,为蚊虫密度监测提供依据。方法在市区一居民大院及市郊一度假村各放置一台灭蚊磁场,在不同时间观察所诱捕蚊虫数量、种类及性别,同时采用人工小时法及诱蚊箱法同步进行蚊虫密度监测。结果在监测时段内共诱捕蚊虫1596只,其中致乏库蚊、白纹伊蚊、中华按蚊分别占91.1%,4.9%,2.2%;蚊虫雌雄比为9.2∶1。结论灭蚊磁场对多种蚊虫有良好的连续诱捕效果,是监测蚊虫密度较理想的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场 灭蚊 效果研究 密度监测 人工小时 致乏库蚊 白纹伊蚊 中华按蚊 诱捕效果 蚊虫密度 度假村 时间观 诱蚊箱
下载PDF
蚊虫化学防治原则与实用技术 被引量:14
18
作者 姜志宽 曾晓芃 +6 位作者 辛正 韩招久 赵彤言 董言德 陈超 钱坤 刘婷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0年第1期1-5,共5页
关键词 蚊虫传播 实用技术 化学防治 流行性乙型脑炎 人类危害 淋巴丝虫病 病毒病 登革热
原文传递
光活化多炔类化合物对蚊幼虫的毒力 被引量:17
19
作者 万树青 徐汉虹 +2 位作者 赵善欢 尚稚珍 刘准 《昆虫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64-270,共7页
采用自制的光活化实验装置 ,测定了 11个合成的多炔类化合物对致倦库蚊Culexquinque fasciatus 4龄幼虫的光活化毒力 ,发现部分化合物在近紫外光照射条件下 ,能明显地提高光活化毒杀效应 ,测得化合物 5(1 苯基 4 (3,4 亚甲基二氧 )苯... 采用自制的光活化实验装置 ,测定了 11个合成的多炔类化合物对致倦库蚊Culexquinque fasciatus 4龄幼虫的光活化毒力 ,发现部分化合物在近紫外光照射条件下 ,能明显地提高光活化毒杀效应 ,测得化合物 5(1 苯基 4 (3,4 亚甲基二氧 )苯基 丁二炔 )光照与未光照处理LC50 分别是0 35μg/mL和 8 89μg/mL。实验中发现蚊虫先接触药后 ,再进行光照处理 ,才能较好地发挥毒效 ,而且毒杀效应与光照时间呈正相关。模拟田间试验表明 ,太阳光能显著提高化合物 5毒杀蚊幼虫的药效。利用抗氧化剂进行猝灭作用试验 ,间接地证明化合物 5的光活毒杀机理是与过氧化作用有关。分析结构与活性关系 ,发现二苯基 丁二炔衍生物比二烷基取代丁二炔活性高 ,苯基上不同取代基也影响光活毒杀效果 ,它们的活性顺序是 :亚甲基二氧基 >甲氧基 >邻硝基 >间硝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炔类化合物 致倦库蚊 光活毒杀作用 构效关系
下载PDF
南昌市蚊类及蚊媒疾病监测与风险评估的研究 被引量:24
20
作者 柳小青 陶卉英 +3 位作者 马红梅 刘仰青 陈海婴 熊志伟 《中华卫生杀虫药械》 CAS 2012年第3期195-199,共5页
目的掌握南昌市蚊虫种群分布、密度消长以及蚊媒疾病发生情况,并对蚊媒疾病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蚊种调查采用灯诱法,蚊媒疾病监测采用专项疾病监测方案;风险评估参照曾晓芃的病媒生物风险评估体系。结果城镇是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群... 目的掌握南昌市蚊虫种群分布、密度消长以及蚊媒疾病发生情况,并对蚊媒疾病发生的风险进行评估。方法蚊种调查采用灯诱法,蚊媒疾病监测采用专项疾病监测方案;风险评估参照曾晓芃的病媒生物风险评估体系。结果城镇是以致倦库蚊为优势种群,农村是以三带喙库蚊为优势种群;3年蚊密度为5.73只/(灯.h),6-9月出现高峰值;3年疟疾发病逐年升高,2007-2010年乙脑均无发病,登革热无发病也无输入性病例。结论南昌市主要蚊媒疾病疟疾、乙脑、登革热2011年发生危害风险水平均为1级,可忽略水平,但仍要加强和完善蚊媒疾病监测工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蚊媒疾病 监测 风险评估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8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