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72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南昌地区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与脂肪血和采血不足量情况分析
1
作者 樊璐 郑亚鹏 余薇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24年第6期810-812,819,共4页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及脂肪血、采血不足量导致的血液报废情况,为大学生人群血液质量评估、健康宣教,完善低危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统计2019-2022年南昌地区高校大学生献血人次... 目的 了解南昌地区高校大学生无偿献血情况及脂肪血、采血不足量导致的血液报废情况,为大学生人群血液质量评估、健康宣教,完善低危献血者招募策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通过血站管理信息系统统计2019-2022年南昌地区高校大学生献血人次在总献血人次中占比、脂肪血产生人次、采血不足量发生人次。结果 2019-2022年南昌地区大学生献血人次在总献血人次中占53.63%;大学生献血人群脂肪血发生率(2.14%)低于社会其他献血人群(6.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大学生献血人群采血不足量发生率(0.79%)高于社会其他献血人群(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性大学生献血人群脂肪血发生率(2.81%)高于女性(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女性大学生献血人群采血不足量发生率(0.96%)高于男性(0.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高校大学生是南昌地区无偿献血主力军,应进一步加强大学生群体献血知识健康宣教及献血前健康征询力度,最大程度减少脂肪血和采血不足量导致的血液报废,保障血液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大学生 无偿献血 脂肪血 采血不足量 南昌
下载PDF
广州献血新规对无偿献血行为影响的研究
2
作者 骆洁贞 谭咏恩 +4 位作者 何博 张婷 吴岚 何彦霖 黄小敏 《黑龙江医学》 2024年第7期836-839,共4页
目的:探索广州献血新规对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为献血招募和新规宣传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广州市区11个固定献血点选取33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果采用SPSS 23.0进行协方差数据分析、S... 目的:探索广州献血新规对无偿献血行为的影响,为献血招募和新规宣传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于广州市区11个固定献血点选取3300名无偿献血者作为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结果采用SPSS 23.0进行协方差数据分析、Spearman相关数据分析、调节效应层级回归数据分析。结果:年龄、收入、献血次数、献血荣誉感和社会联结感都与未来一年的献血计划相关(P<0.05);献血次数各组间的心理幸福感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4.962,P<0.05);献血次数、经济动机、实现型动机、幸福感指数四个变量两两间均存有正相关(P<0.05);献血新政中的实现型动机在献血次数和幸福感指数间起调节作用(△R^(2)=0.256,△F=15.462,P<0.05)。结论:广州采供血机构应针对新规中的实现型动机制定招募措施,高效地引导献血行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献血招募 献血动机
下载PDF
住院患者健康信息素养与医学健康教育需求现状分析
3
作者 齐琼 潘莺燕 +4 位作者 曾立云 邱海玲 杨超 苏晚英 张斯齐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12-518,共7页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健康信息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医学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制定适应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月—3月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信息素养量表、医学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 目的:调查住院患者健康信息素养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对医学健康教育的需求,为制定适应社会信息化进程的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3年2月—3月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健康信息素养量表、医学健康教育需求调查表对447名住院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健康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采用多重响应卡方拟合优度检验及交叉表卡方检验分析不同健康信息素养水平住院患者对医学健康教育需求的差异。结果:住院患者的健康信息素养总分为(103.58±18.06)分,健康信息认知维度得分率最高,健康信息获取维度得分率最低,文化程度、病程是其影响因素(P<0.05);住院患者对医学健康教育的需求度高,不同健康信息素养水平的患者对健康知识载体、健康教育讲座、健康知识推送方式、健康教育服务模式、健康教育时长的需求不同(P<0.05)。结论:住院患者健康信息素养处于中等水平,以信息化的医学健康教育需求为主,医务人员应关注文化程度低、病程长的住院患者,根据住院患者不同健康信息素养水平制定个性化方案,以开展精准的健康教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互联网 健康信息素养 住院患者 健康教育
原文传递
山东省大学生无偿献血激励偏好研究
4
作者 翟培聪 王玉 +1 位作者 路立勇 李顺平 《健康发展与政策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20,共6页
目的分析山东省大学生对无偿献血不同激励措施的选择偏好,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无偿献血保留与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离散选择实验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健康检查、用血优惠、献血表彰、行程时间和小礼物5个属性,借助... 目的分析山东省大学生对无偿献血不同激励措施的选择偏好,为制定更具针对性的无偿献血保留与招募策略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离散选择实验方法,通过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健康检查、用血优惠、献血表彰、行程时间和小礼物5个属性,借助SAS软件采用D-optimal设计生成选项集。采取线下一对一访谈形式调查济南、菏泽和烟台3市共计193名大学生献血者,应用混合logit模型分析其无偿献血激励偏好。结果共纳入175份问卷进行分析。用血优惠是影响大学生无偿献血激励措施选择的首要因素,其次是小礼物和行程时间。若将用血优惠的受益人由本人变为亲属,大学生献血者愿意放弃价值45.91元的小礼物;若献血表彰由献血证/纪念章变为学校表彰,其献血概率将下降18.2%。结论血液服务机构应根据大学生无偿献血激励偏好制定更有针对性的保留与招募策略,可通过提供可转移的体格检查卡、调查学生最喜欢的小礼物形式、献血车进校园等方式,提高大学生重复献血率并逐步将其转化为固定献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 激励措施 离散选择实验 大学生
下载PDF
高校学生献血安全认知调查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5
作者 时雯雯 王聪 +2 位作者 解雯涛 王庆明 时卉丽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248-256,共9页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献血安全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1月至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某市12所高校中随机抽取3562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对献血安全知识认知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校学生... 目的:了解高校学生献血安全认知情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2023年1月至4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法在某市12所高校中随机抽取3562名在校学生为调查对象,调查其对献血安全知识认知情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高校学生献血安全认知水平的因素。结果: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3562份,有效问卷3511份,有效回收率为98.57%;3511名高校学生中对献血安全知识认知条目总回答正确率≥60%的有1421名(占比40.47%),其中回答正确率最高的项目为献血后不能剧烈运动(98.43%),其次为无偿献血属于公民自愿无偿的公益行为(97.04%)、献血前不能饮酒(90.63%),回答正确率最低的项目为定期适量献血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癌症的发生(27.17%);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专业为医科、年级为大四、年级为大五、担任学生干部、个人有献血经历、获取献血知识的途径为相关讲座或大型公益活动、家庭成员有无偿献血经历、家庭成员支持献血均为高校学生献血安全知识认知较好的保护因素(OR=0.308、0.520、0.510、0.542、0.412、0.426、0.386、0.550,P<0.05)。结论:高校学生对献血安全知识存在认知不足的情况,个人专业、年级、学生干部任职情况、献血经历、获取献血知识的途径以及家庭成员的经历、态度可影响高校学生献血安全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学生 献血 安全认知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郑州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防治措施
6
作者 王亚娟 朱晓红 +2 位作者 张燕 王中立 席寒星 《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2期240-243,共4页
目的 分析郑州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旨在为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保留更多献血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地区48 779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统计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的... 目的 分析郑州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及影响因素,旨在为降低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保留更多献血者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郑州地区48 779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情况,统计分析献血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继续献血的情况、献血不良反应种类以及影响因素,并把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组与未发生组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有95例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19%;献血不良反应人群中有29例初次献血者,后续有12例继续参加献血;其中重复献血者为66例,后续有42例继续参加献血;发生献血不良反应后献血者流失率为43%,高于未发生不良反应组。在献血者身高、体质量等指标上,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组和未发生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1~60岁年龄段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其他年龄组,其他年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女性献血者发生率高于男性献血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95例献血不良反应中,B类献血不良反应占比最高,高于A类和C类。结论 郑州地区单采血小板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相对较低,B类献血不良反应最常见,献血不良反应与年龄、性别有关,提高献血服务管理水平,加强业务技能培训及无偿献血知识宣传有利于预防献血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采血小板 献血不良反应 献血者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管理的证据总结
7
作者 盖莹 李唱 +2 位作者 耿小婷 姜海龙 李淑英 《中国护理管理》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40-545,共6页
目的:总结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文献资源库及原始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及管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系统评价... 目的:总结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计算机决策系统、指南网、专业协会网站、循证文献资源库及原始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及管理的证据,包括临床决策、指南、系统评价、证据总结、专家共识等,检索时限为2010年1月至2023年12月。由2名研究者独立对文献质量进行评价,提取并汇总形成最佳证据。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包括临床决策3篇、指南8篇、专家共识1篇、系统评价5篇、随机对照试验1篇,最终汇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管理的证据包括随访的必要性、随访管理的内容、随访的障碍因素及促进随访的方式4个方面共20条证据。结论:本研究总结了关于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管理的证据,为临床医护人员科学、规范地进行妊娠糖尿病患者产后随访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糖尿病 随访 产后管理 循证护理学
原文传递
2018—2022年南昌地区医院用血情况的调查分析
8
作者 杨柳 何华庆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128-130,共3页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南昌地区医院的用血情况,为血液采集、成分制备、血液供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血站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统计分析江西省血液中心在2018—2022年期间向南昌地区医院血液供应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8年至2022年...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18—2022年南昌地区医院的用血情况,为血液采集、成分制备、血液供应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应用血站管理信息系统软件统计分析江西省血液中心在2018—2022年期间向南昌地区医院血液供应的变化情况。结果 2018年至2022年,红细胞、血浆供应量呈逐年递增的趋势;血小板供应量在2021年达到最高值,2022年下降至2020年水平;冷沉淀供应量在2019年达到最低值,此后亦呈逐年递增的趋势。与2018年相比,2022年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的供应量分别增加了72.69%、33.78%、70.67%、33.81%。2018年至2022年,O型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构成比分别为35.43%~36.84%、32.94%~35.52%、35.55%~38.10%、35.06%~37.67%;A型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构成比分别为31.28%~32.19%、30.51%~34.31%、30.90%~32.60%、31.60%~33.48%;B型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构成比分别为23.83%~25.06%、23.31%~27.88%、23.39%~24.47%、22.85%~23.47%;AB型红细胞、血小板、血浆、冷沉淀构成比分别为7.67%~8.59%、7.12%~8.23%、7.51%~8.21%、7.53%~8.35%。结论 2018—2022年,南昌地区本中心供血医院血液供应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各种成分血以O型、A型为主,B型次之,AB型最少,因此在库存紧缺时期,我们更需要加强对O型、A型献血者的动员,而在库存充裕时期,我们可能需要更多地关注限采B型、AB型献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临床供血 成分制备 变化趋势 分析
下载PDF
2013—2022年天津市定期全血献血情况分析
9
作者 刘锐 樊晶 +2 位作者 李红珠 程雪 石彩侠 《中国输血杂志》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目的分析2013—2022年间天津市定期全血献血基本情况,为完善定期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措施,保障充足、安全的临床用血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3—2022年天津市定期全血献血者185639人次为研究组,同时期其他全血献血者1015312人次为对照... 目的分析2013—2022年间天津市定期全血献血基本情况,为完善定期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措施,保障充足、安全的临床用血提供数据支持。方法选取2013—2022年天津市定期全血献血者185639人次为研究组,同时期其他全血献血者1015312人次为对照组,将研究组及对照组献血者基本资料、采血量和血液复检筛查情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3—2022年天津市定期献血者人次及献血量逐年增高,年均增长率分别为6.22%和6.18%。2013—2021年定期献血者保留率呈先增高后下降趋势。十年间研究组及对照组男性献血人次占比呈下降趋势,女性献血人次占比呈上升趋势,研究组男性献血者占比高于对照组,女性献血者占比低于对照组(P均<0.05)。研究组以26~35岁年龄段献血者占比居多,36~45岁年龄段献血者占比次之;对照组以18~25岁献血者占比居首位,其次为26~35岁年龄段献血者;研究组18~25岁献血者人次占比低于同年龄段对照组,其余年龄段献血者人次占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200 mL、300 mL献血率及献血不足量率低于对照组,400 mL献血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献血者中学生、公务员、医务工作者、军人、教师及其他的占比低于对照组,其余职业占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不同职业献血者中定期献血者人次占比差异明显。研究组ALT及抗-TP复检淘汰率呈先下降后上升趋势,HBV、HCV及HIV复检淘汰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趋势,研究组各项复检淘汰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十年间天津市定期无偿献血者情况呈现一定规律性,具有一定的增长空间,应针对不同人群采取精准招募策略,继续壮大定期献血者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定期献血者 招募与保留 血液安全 天津
原文传递
45~65岁固定献血者献血后肝肾功能及血脂、血糖水平分析
10
作者 刘晓华 许雷 +1 位作者 白雪莲 逄淑涛 《精准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7-169,174,共4页
目的了解45~65岁固定献血者献血后3个月的肝肾功能及血脂、血糖水平,探讨超献血年龄献血者继续献血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16年9—12月于我站献血的固定献血者,按年龄分为45~49岁组(A组)、50~54岁组(B组)、55~59岁组(C组)和60~65岁组(D组)... 目的了解45~65岁固定献血者献血后3个月的肝肾功能及血脂、血糖水平,探讨超献血年龄献血者继续献血的可能性。方法选择2016年9—12月于我站献血的固定献血者,按年龄分为45~49岁组(A组)、50~54岁组(B组)、55~59岁组(C组)和60~65岁组(D组),于最近一次献血后3个月检测各组献血者的肝肾功能、血糖及血脂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与D组献血者比较,A、B、C组献血者献血后3个月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差异显著(t=2.45~4.61,P<0.05),四组献血者献血后3个月肝肾功能和血糖水平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45~59岁的固定献血者献血后3个月肝肾功能、血脂、血糖各指标稳定,长期献血不会影响上述指标。60~65岁献血者终止献血后LDL-C水平偏高,其他指标稳定,可以考虑成为潜在献血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供血者 血糖 脂类 血液化学分析 肝功能试验 肾功能试验 中年人
下载PDF
云浮市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归队分析
11
作者 伍彩发 黄飞 李海强 《中国医药科学》 2024年第6期118-121,共4页
目的分析云浮市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情况,为持续改进献血者归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自屏蔽期满6个月后,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梅毒螺旋体抗体(抗... 目的分析云浮市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归队情况,为持续改进献血者归队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丙型肝炎病毒抗体(HCVAb)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自屏蔽期满6个月后,或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HIVAb)、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单试剂反应性献血者自屏蔽期满3个月后,根据自愿原则向屏蔽单位提出归队申请,由屏蔽单位采样后进行两次双试剂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单人份核酸检测合格后,允许归队。结果2018年1月至2022年12月,共101例献血者符合申请归队,按申请归队原因分类,HBsAg占8.9%(9/101),HCVAb占25.7%(26/101),HIVAb占30.7%(31/101),抗TP占34.7%(35/101),申请HBsAg原因最少;归队检测合格者31人,合格率为30.7%。归队合格献血者中,21人再次献血,献血次数46人次,献血量13300 ml。结论血液筛查反应性献血者归队策略有一定比例的允许归队者,防止了合格献血者流失,维护了献血者权益,但需继续加强归队宣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试剂反应性 ELISA 献血者归队 分析
下载PDF
潍坊市大学生无偿献血知-信-行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12
作者 王莉娜 付海忠 +2 位作者 杨馨艳 薛德娥 李山山 《中国卫生产业》 2024年第1期44-47,共4页
目的探讨潍坊市大学生无偿献血的知-信-行-现状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于2023年12月抽取潍坊市6所高校的1200名18岁以上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比较不同人群无偿献血的知-信-行差异,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 目的探讨潍坊市大学生无偿献血的知-信-行-现状以及相关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于2023年12月抽取潍坊市6所高校的1200名18岁以上在校大学生进行调查,比较不同人群无偿献血的知-信-行差异,影响因素用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分析。结果本研究共收集到有效问卷1198份,潍坊市大学生的无偿献血知识知晓率为77.00%,70.87%大学生有无偿献血意愿,无偿献血参与率为32.55%。大学生献血意愿和行为与认知水平正相关,性别、年级、专业、政治面貌、社团活动参加情况、自评健康状况、家人献血史及家长态度是影响大学生无偿献血的主要因素(P均<0.05)。结论潍坊市大学生无偿献血率远低于献血意愿。应据影响因素针对性地调整宣传方式和内容,制定相应的宣传和服务策略,提高大学生的认知率,进而提高大学生无偿献血率,建立稳定的献血队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学生 无偿献血 知信行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天津市无偿献血科普全媒体传播现状调查和研究
13
作者 张荣江 曹萌 李红珠 《天津科技》 2024年第S01期112-115,120,共5页
2021—2023年,通过融合“播、视、报、网、端”等,使无偿献血科普宣传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发展,提高了全社会无偿献血知晓度,鼓励并带动更多公众参与自愿无偿献血。对天津无偿献血科普全媒体传播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提出实施科普全... 2021—2023年,通过融合“播、视、报、网、端”等,使无偿献血科普宣传多渠道、全方位、立体化发展,提高了全社会无偿献血知晓度,鼓励并带动更多公众参与自愿无偿献血。对天津无偿献血科普全媒体传播现状进行调查和研究,提出实施科普全媒体传播后,无偿献血知晓率大幅上升,参与献血人数明显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科普 全媒体传播 现状 调查 研究
下载PDF
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工作中应用优质献血服务的效果分析
14
作者 罗丽红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2期0066-0069,共4页
在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工作中应用优质献血服务中对实际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从我站无偿献血者群体中选取观察对象,总共有156例无偿献血者参与研究,我们将这些无偿献血者各自划分为Y组(n=79)以及X组(n=77),在Y组无偿献血者中... 在无偿献血者招募和血液采集工作中应用优质献血服务中对实际效果进行分析与总结。方法 从我站无偿献血者群体中选取观察对象,总共有156例无偿献血者参与研究,我们将这些无偿献血者各自划分为Y组(n=79)以及X组(n=77),在Y组无偿献血者中实施常规献血服务干预措施,在X组无偿献血者中实施优质献血服务,将两组无偿献血者的献血认知评分、不良反应率、再次献血率以及护理满意度等指标结果进行统计与对比分析。结果 在统计对比两组无偿献血者的献血认知评分结果中得知,X组无偿献血者在各项评分结果中均高于Y组,对比结果差异明显(P<0.05),组间统计学意义符合存在标准要求;在统计对比两组无偿献血者的不良反应率结果中得知,Y组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率为15.19%(12/79),X组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率为1.30%(1/77),统计对比两组无偿献血者不良反应率结果中得知组间差异明显(P<0.05),统计学意义符合存在标准要求;在统计对比两组无偿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中得知,Y组无偿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为73.42%(58/79),X组无偿献血者的再次献血率为96.10%(74/77),统计对比两组无偿献血者再次献血率结果中得知组间差异明显且P值大小(P<0.05),组间存在相应的统计学意义;最后在对比两组无偿献血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中得知,Y组无偿献血者护理满意度为77.22%(61/79),X组无偿献血者护理满意度为97.40%(75/77),统计对比护理满意度结果中得知组间P值大小(P<0.05),组间存在相应的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无偿献血者群体而言,在实际采集血液工作中实施优质献血服务,可以进一步提高工作质量,有利于提高再次献血率以及无偿献血者的满意度水平,建议在血站实际工作加强推广应用,以促进整体献血服务干预质量的有效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偿献血者 献血认知评分 再次献血率 优质献血服务
下载PDF
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对冠心病病患的作用研究
15
作者 杜燕燕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3期0144-0147,共4页
研究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在冠心病病患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病患入院时间范围:2022年3月-2023年5月,同意接受调研且符合分析条件的冠心病病患8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组方法为:电脑系统软件,根据随机结果将88例病患划分为:研究组(n=44)、常... 研究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在冠心病病患中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 病患入院时间范围:2022年3月-2023年5月,同意接受调研且符合分析条件的冠心病病患88例作为观察对象,分组方法为:电脑系统软件,根据随机结果将88例病患划分为:研究组(n=44)、常规组(n=44),两组病患护理方法为:社区护理健康教育、一般护理,分析在冠心病病患护理中充分运用社区护理健康宣教产生的实际影响。结果 研究组病患护理满意度、负性情绪改善情况、健康行为、生活质量均明显差于研究组,且该组病患不良事件发生情况明显高于研究组(P<0.05)。结论 在冠心病病患护理中应用社区护理健康教育,可以有效帮助病患控制病情发展,对提高其健康行为与生活品质均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健康教育 护理满意度 社区护理
下载PDF
媒体抖音平台在献血者应急招募中的实践 被引量:2
16
作者 侯志敏 韩文丽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76-278,共3页
目的 拍摄抖音短视频,探讨借助媒体抖音平台开展献血者应急招募工作的可能性,评价实践招募效果。方法 在2022年元旦、五一和国庆节将制作好的献血者应急招募短视频,通过各大媒体官方抖音平台发布,统计视频发布前后各10 d内血液采集数据... 目的 拍摄抖音短视频,探讨借助媒体抖音平台开展献血者应急招募工作的可能性,评价实践招募效果。方法 在2022年元旦、五一和国庆节将制作好的献血者应急招募短视频,通过各大媒体官方抖音平台发布,统计视频发布前后各10 d内血液采集数据,选取视频发布后7 d内血液采集数据作为实验组,选取去年同期数据作为对照组,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对照组血液采集量,献血者献血频率、性别和年龄分布特征。结果 抖音短视频发布后d1采血量最大,达到之前3倍,随后逐日下降,d7下降至之前采血水平。实验组日采血量、初次献血者比率、26~55岁献血者比例均高于对照组,18~25岁献血者比例低于对照组,两组献血者性别比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借助媒体抖音平台发布献血者应急招募短视频,信息传播速度快、范围广,招募献血者效果较好,短时间内能够快速提升血液库存量,值得各血站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抖音短视频 献血者 应急招募
原文传递
新冠疫情前后我国19家省级血液中心血小板成分血生产量研究
17
作者 张嫄 陈阳 +16 位作者 王林 张志安 李莹 张金彩 罗孟卓 孟慧灵 周娟 杜霞 卢长春 谢英 邓莉 安慧娟 梁社玲 张旸 兰艳 周源 邱艳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3年第10期898-902,共5页
目的 研究我国省级血液中心疫情前后血小板成分血生产量、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和浓缩血小板制备量的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家省级血液中心2016—2021年与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及浓缩血小板制备量相关的数据,分别计算疫情发生之前4年(2016—2019... 目的 研究我国省级血液中心疫情前后血小板成分血生产量、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和浓缩血小板制备量的变化趋势。方法 收集19家省级血液中心2016—2021年与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及浓缩血小板制备量相关的数据,分别计算疫情发生之前4年(2016—2019年)及新冠疫情期间(2020年和2021年)血小板成分血的生产量、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和浓缩血小板制备量,分析其变化趋势。结果 2016—2019年19家血液中心血小板成分血生产总量稳步增长,2020年降低4.16%,2021年增加15.60%,超过疫情前水平。2020年42.11%(8/19)的血液中心血小板成分血的生产量较上一年有所降低,2021年94.74%(18/19)的血液中心血小板成分血的生产量较上一年有所增加。单采血小板采集量变化趋势同血小板成分血生产量趋势基本一致。2017、2018年浓缩血小板制备总量较前一年均翻番;2019年浓缩血小板制备总量较前一年减少了67.98%;2020年增加30.38%,2021下降27.08%。结论 新冠疫情前血小板成分血生产总量稳步增长。受疫情影响,2020年生产总量减少,部分血液中心受到较大冲击。2021年,随着我国防控措施优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采供血机构采取的各种有力措施下,血小板成分血的生产总量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血小板成分血 单采血小板 浓缩血小板 生产量
原文传递
2021年南昌地区献血不良反应调查与分析
18
作者 余航 李莹 孙瑜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23年第6期707-709,共3页
目的调查分析2021年南昌地区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与分布特征,为制定不良反应预防措施,降低反应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江西省血液中心血站管理系统中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分别从献血类型、性别、献血重复性、献血组织方式、学历、年... 目的调查分析2021年南昌地区献血不良反应发生与分布特征,为制定不良反应预防措施,降低反应发生率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21年江西省血液中心血站管理系统中献血不良反应信息,分别从献血类型、性别、献血重复性、献血组织方式、学历、年龄、季度分布、发生环节、严重程度等因素比较发生献血不良反应情况。结果91168次无偿献血中,发生献血不良反应552次,发生率0.61%;献血不良反应均为非重度献血不良反应,类型以血管迷走神经反应为主;献全血与献单采血小板人群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2556,P<0.05);男性与女性人群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4472,P<0.05);初次献血与重复献血人群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22.0308,P<0.05);团体组织献血与个人自发献血人群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3.8289,P<0.05);不同学历人群发生献血不良反应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1143,P<0.05);18~24岁青年人群献血不良反应率最高(0.8%);各季度献血不良反应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9127,P<0.05),三季度献血不良反应率最低,为0.26%;血液采集中阶段是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主要阶段(63.41%,350/552)。结论2021年南昌地区易发献血不良反应的群体具备青年、女性、初次、团体组织、捐献全血、高学历特征。不良反应主要为在血液采集阶段出现的血管迷走神经反应。在献血时应密切关注此类人群,积极实施预防措施,保障无偿献血者健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献血不良反应 献血相关并发症 无偿献血者
下载PDF
新时代器官捐献与获取工作的发展思考
19
作者 屠振华 黄大为 《浙江医学》 CAS 2023年第23期2465-2467,共3页
2023年是我国器官移植历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目前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与获取已得到社会的初步认可,工作模式已基本成型,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模式”。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各移植医院在前期工作的基... 2023年是我国器官移植历程中承上启下的关键之年。目前我国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与获取已得到社会的初步认可,工作模式已基本成型,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模式”。在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关心下,各移植医院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为实现器官捐献与获取工作的发展而共同努力,促进各省市自治区的器官移植事业在新的起点上量质同升。笔者对新时代器官捐献与获取的工作框架、发展关键和努力方向作一述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器官捐献 器官获取组织 器官移植 中国人体器官分配与共享计算机系统 杭州决议
下载PDF
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国卫生运动的历史演进、重大成就与基本经验
20
作者 郭荣浩 《大连海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1期114-123,共10页
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将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从历史演进来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爱国卫生运动聚焦于粉碎细菌战争、消灭病媒虫害,推动现代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延伸;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 爱国卫生运动是中国共产党将群众路线运用于卫生防病工作的伟大创举和成功实践。从历史演进来看,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爱国卫生运动聚焦于粉碎细菌战争、消灭病媒虫害,推动现代医疗卫生服务进一步延伸;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更多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逐渐走向制度化与规范化;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爱国卫生运动在健康中国建设和新冠疫情防控中发挥重要作用,进入到全新发展阶段。从重大成就来看,一是疾病发生率大幅降低,人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二是从卫生上实现了对国民的改造和对国家的再造;三是人民群众卫生健康意识显著增强,城乡卫生健康环境明显改善;四是维护了国家公共卫生安全,推动了公共卫生治理现代化。从基本经验来看,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卫生健康发展道路,这三个方面的宝贵经验构成有机统一体,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爱国卫生运动70多年实践的理论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共产党 爱国卫生运动 人民健康 健康中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