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755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刀松解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中期膝骨关节炎临床观察
1
作者 唐占英 肖静 +3 位作者 李唯薇 王诗云 胡志俊 仲卫红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47-51,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中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金山分院门诊收治的KOA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 目的:观察针刀松解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中度膝骨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金山分院门诊收治的KOA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针刀组、手法组和联合组,每组40例。针刀组采用单纯针刀治疗,手法组采用Mulligan手法治疗,联合组采用针刀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分别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及随访24周骨关节炎指数、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变化情况、5次坐立试验情况和2组患者临床疗效情况。结果:与针刀组、手法组比较,联合组在治疗后和随访24周,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骨关节炎指数评分和5次坐立试验情况改善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联合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7.50%,明显优于针刀组(92.10%)和手法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刀联合Mulligan手法治疗中度膝骨关节炎,在改善患者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不利等症状在近期与远期疗效方面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针刀疗法 Mulligan手法 调衡筋骨 视觉模拟评分 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骨关节炎指数 5次坐立试验 临床观察
下载PDF
分消走泄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代谢、应激、炎症状态的影响
2
作者 马远新 王振强 +8 位作者 吕树泉 乔凯明 苏秀海 范立荣 王庆海 张淑芳 谢丽娜 王健 苏凤哲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01-205,共5页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路志正“分消走泄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代谢、应激、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3月-2020年4月湿热型代谢综合征患者20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吡格列酮)和试验组(祛湿降浊方),比较2组患者... 目的探讨国医大师路志正“分消走泄法”治疗代谢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代谢、应激、炎症状态的影响。方法收集我院2018年3月-2020年4月湿热型代谢综合征患者200例,并随机分为对照组(盐酸吡格列酮)和试验组(祛湿降浊方),比较2组患者的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评分、代谢相关指标[三酰甘油(triglyceride,TG)、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谷丙转氨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谷草转氨酶(glutamic oxaloacetic transaminase,AST)、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尿酸(uric acid,UA)]、应激和炎症相关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lutathione peroxidase,GSH-Px)、总抗氧化能力(total antioxidant capacity,T-AOC)、髓过氧化物酶(myeloperoxidase,MPO)、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人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onocyte chemotactic protein-1,MCP-1)、脂联素(adiponectin,ADP)、脂蛋白(lipoprotein,LP)]。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增高(P<0.05)。治疗前,2组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中医症状总分、代谢、应激、炎症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试验组主症评分、次症评分、中医症状总分、TG、TC、ALT、FBG、UA、MPO、MDA、IL-6、MCP-1、LP均降低(P<0.05),HDL-C、GSH-Px、T-AOC、ADP均增高(P<0.05)。结论路志正“分消走泄法”可用于治疗MS,可明显改善湿热型MS患者的症状、代谢、应激、炎症状态,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代谢综合征 分消走泄法 祛湿降浊方 代谢 应激 炎症
下载PDF
张仲景宗和法治疗胸痹刍议
3
作者 王蕊 焦华琛 《中国中医急症》 2024年第2期313-316,331,共5页
和法古往今来都备受争议,张仲景运用和法治疗胸痹更具有典型特色。本文简要分析了和法之和解、和中、调和的内涵和《伤寒论》中张仲景对和法的诠释与应用。旨在总结归纳张仲景于《伤寒论》中运用和法,抓住胸痹主要病机,从营卫、气血、... 和法古往今来都备受争议,张仲景运用和法治疗胸痹更具有典型特色。本文简要分析了和法之和解、和中、调和的内涵和《伤寒论》中张仲景对和法的诠释与应用。旨在总结归纳张仲景于《伤寒论》中运用和法,抓住胸痹主要病机,从营卫、气血、阴阳三方面辨证治疗胸痹的遣方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张仲景 和法 《伤寒论》
下载PDF
从中焦湿热论治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4
作者 尹李虎 卢世秀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24年第5期150-153,共4页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临床表现为眼、口干燥以及疲劳、关节痛等全身症状。pSS患者的治疗涉及多个不同的专业领域,治疗复杂,且缺乏特异性药物,疗...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rimary Sjogren's syndrome,pSS)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主要累及唾液腺和泪腺,临床表现为眼、口干燥以及疲劳、关节痛等全身症状。pSS患者的治疗涉及多个不同的专业领域,治疗复杂,且缺乏特异性药物,疗效欠佳。中医将pSS归属于“燥痹”范畴,多数医家认为该病基本病机为阴液亏损、津液枯涸,治疗亦多以滋阴润燥,养阴生津法为主,但部分患者疗效不尽如人意。笔者在此领域积累了丰富的临证经验,发现pSS属中焦湿热证者占较大比例,从中焦湿热论治,采用健脾化湿,清热润燥法取得了良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干燥综合征 中焦湿热 健脾化湿 清热润燥 疗效 经验
下载PDF
名中医朱生樑教授“通而不泻”学术思想治疗便秘验案1则
5
作者 苏哲苓 《淮海医药》 CAS 2024年第2期210-210,共1页
上海市名中医朱生樑教授(以下尊称“朱师”)师从丁氏内科海派名医陈存仁首席弟子章庆云先生,从医从教四十六载,勤求古训,着眼临床,知常达变,勇于创新,在中医内、外、妇、儿科及传染病临床诊治方面都积累了丰硕经验。朱师治疗便秘提出“... 上海市名中医朱生樑教授(以下尊称“朱师”)师从丁氏内科海派名医陈存仁首席弟子章庆云先生,从医从教四十六载,勤求古训,着眼临床,知常达变,勇于创新,在中医内、外、妇、儿科及传染病临床诊治方面都积累了丰硕经验。朱师治疗便秘提出“通而不泻”学术思想,临证不用大黄、番泻叶、芦荟等刺激性泻药,而采用“治疗便秘十一法”,临床疗效显著。现浅述其治疗便秘学术思想,并附验案1则,以飨同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便秘 通而不泻 名医经验
下载PDF
耳穴压豆治疗脑梗死并顽固性呃逆一例
6
作者 赵振花 《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24年第1期99-100,共2页
呃逆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出现在脑卒中急性期,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睡眠。一般而言,患者的呃逆频繁发作持续超过48 h而不缓解即被称为顽固性[1]。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如肌内注射胃复安或者口服奋乃静等,但效果不佳。近年来,中药... 呃逆是脑卒中后常见的并发症,多出现在脑卒中急性期,严重影响患者的进食、睡眠。一般而言,患者的呃逆频繁发作持续超过48 h而不缓解即被称为顽固性[1]。临床多采用药物治疗,如肌内注射胃复安或者口服奋乃静等,但效果不佳。近年来,中药与针灸治疗脑卒中后顽固性呃逆正逐渐受到重视。笔者采用耳穴压豆治疗脑梗死并顽固性呃逆,取得了确切的疗效,现介绍经验案例1例,为临床治疗本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穴压豆 脑梗死 顽固性呃逆
下载PDF
中医食疗联合营养治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厌食症状
7
作者 齐淑静 付改霞 齐瑞霞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1期1-6,共6页
目的探究中医食疗联合营养治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厌食症状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被确诊的106例恶性肿瘤引发的厌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的... 目的探究中医食疗联合营养治疗改善恶性肿瘤患者厌食症状的临床研究.方法选择2022年2月至2023年2月期间在河北工程大学附属医院被确诊的106例恶性肿瘤引发的厌食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标准的营养疗法,观察组则采用中医食疗和营养疗法相结合的方式.对两组患者接受干预后食欲改善情况、干预前后食欲的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评分、体重、血前白蛋白、血白蛋白及生存质量[生存质量卡氏评分(Karnofsky,KPS)、生活质量量表评分(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ore 30,QLQ-C30)]、治疗依从性(Frankl依从量表)进行研究,并监测期间不良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进行干预前,将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性别、年龄、病程及肿瘤类型)、食欲VAS评分、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评分、体重值、血前白蛋白值、血白蛋白值、KPS评分、QLQ-C30评分进行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34%(50/53),比对照组的75.47%(40/53)明显提高(P<0.05).观察组食欲VAS评分,两组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食欲VAS评分、安德森症状评估量表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体重值、血前白蛋白值、血白蛋白值均较干预前有所升高,且干预后观察组体重值、血前白蛋白值、血白蛋白值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KPS评分较干预前升高、QLQ-C30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干预后观察组KPS评分高于对照组、QLQ-C30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期间均未发生呕吐、恶心、大便糖稀等不良反应.结论中医食疗联合营养治疗有利于改善恶性肿瘤癌性厌食患者食欲,提高营养状况和体重,并改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厌食 营养支持
下载PDF
铁死亡在骨关节炎中的作用机制及其中医药干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8
作者 高振罡 章晓云 蒋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4期2242-2247,共6页
背景:有研究发现,软骨细胞铁死亡可作为重要的发病机制诱导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有学者发现某些中药单体、中药复方等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抑制软骨细胞发生铁死亡,最终起到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目的:探讨铁死... 背景:有研究发现,软骨细胞铁死亡可作为重要的发病机制诱导骨关节炎的发生与发展。随着祖国医学的不断发展,有学者发现某些中药单体、中药复方等可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抑制软骨细胞发生铁死亡,最终起到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目的:探讨铁死亡与骨关节炎的关系及中医药干预铁死亡治疗骨关节炎的作用机制,以期为骨关节炎的治疗及预防提供新的思路。方法:以“铁死亡,骨关节炎,软骨细胞,脂质代谢,中医药,活性氧,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为中文检索词,以“osteoarthritis,ferroptosis,chondrocytes,lipid metabolism,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ROS,GPX4”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PubMed、万方、维普等数据库,筛选各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铁死亡与骨关节炎及其中医药干预研究的相关文章,并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结果与结论:①细胞内铁超载会引发脂质过氧化反应,造成活性氧积累,最终导致铁死亡的发生,而铁过量会加速软骨细胞凋亡,影响软骨细胞的稳态,进而诱导骨关节炎的发生。②氨基酸代谢异常时,谷氨酸与胱氨酸交换失衡,导致谷氨酸在细胞外积聚,进而导致谷胱甘肽被耗尽,间接抑制了铁死亡相关因子的功能,对铁死亡起到促进作用。③细胞脂质代谢异常时,细胞膜的重要组成部分不饱和脂肪酸失去双烯丙基氢原子,导致细胞被破坏诱发铁死亡,而脂质代谢与骨关节炎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④中医药可以通过干预诱导铁死亡发生的相关机制对骨关节炎起到防治作用。目前对铁死亡的研究仍不成熟,继续深入研究其作用机制,有望为临床治疗骨关节炎开辟新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铁死亡 软骨细胞 脂质代谢 中医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静电纺丝构建中药控释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9
作者 张树智 曲鹏飞 +1 位作者 韩俊泉 王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7期2759-2765,共7页
背景:静电纺丝多孔纳米纤维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和可设计性的材料,将传统中药与其联合构建新型中药控释系统是实现中药的控制释放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有效途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目的:综述静电纺丝中药控释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其在医学领域... 背景:静电纺丝多孔纳米纤维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和可设计性的材料,将传统中药与其联合构建新型中药控释系统是实现中药的控制释放和提高生物利用度的有效途径,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目的:综述静电纺丝中药控释系统的构建方法及其在医学领域相关研究进展。方法:以“静电纺丝,中药,药物载体,释药系统,组织工程,敷料”为中文检索词,以“electrospinning,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drug carrier,drug delivery system,tissue engineering,dressing”为英文检索词,检索中国知网、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的关于静电纺丝中药控释系统的研究应用文献,检索时间范围为2013-2023年,最终纳入62篇文献进行综述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构建电纺多孔纤维中药控释系统的关键要素为基质材料、中药成分和载药方式。②电纺多孔纤维中药控释系统的构建可依据应用场景和治疗目的进行,首先选定中药成分种类,然后依据药物特性选择与其适配的聚合物基体及溶液,最后依据释药需求设计纤维结构并采用适宜的载药方式。③目前在电纺纤维中药控释系统中所应用的药剂以易制备纺丝溶液的植物中药提取物为主,缺少动物中药和矿物中药的系统研究。④共混载药是研究应用最多的载药方式,且通过对溶液理化性质的优化和负载物质多样性的选择不断扩展其释药特性和适应场景;同轴、多轴及顺序纺丝等载药方式可以制备具有多层成分性质不同的复合纤维,具有广阔发展前景。⑤电纺纤维中药控释系统早期应用集中于医用敷料方面,利用中药活性成分的抗菌止血功能,近年来发现中药某些成分能促进细胞黏附增殖分化,开启了组织工程领域的探索研究。⑥目前对电纺多孔纤维中药控释系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负载材料、工艺、理化性能、生物性能的表征和优化上,而对机制的研究较少,其在临床中的应用尚未普及,在体内的不良反应尚不明了,对其降解行为与释药行为的相互影响也缺乏研究。⑦未来研究中需要考虑:通过改善中药与纺丝溶剂的理化性能和加大中药活性成分的提纯以扩大非植物中药的应用范围,对中药成分的治疗效果和作用机制进行全面研究,并阐明控释系统的降解行为与释药行为的相互影响规律,在更准确的机制下实现中药与电纺纳米纤维更完美的联合和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电纺丝 纳米纤维 中药 药物载体 药物释放系统 组织工程 敷料 多功能 生物材料 综述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10
作者 吴燕 张柳柳 吴冰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129-132,138,共5页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加情志护理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施化疗的124例晚期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观察2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加情志护理对晚期肺癌化疗患者心理状态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实施化疗的124例晚期肺癌患者纳入本研究,并随机分为2组,每组62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观察2组护理干预前后心理状态、生存质量以及恶心、呕吐发生情况。采用放射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液白细胞介素-4(IL-4)、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干扰素-γ(INF-γ)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干预前,2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2组症状维度、功能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症状维度评分低于对照组,功能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下降,生活质量核心量表(EORTCQLQ-30)评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INF-γ水平高于治疗前,VEGF、IL-4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NF-γ水平高于对照组,VEGF、IL-4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晚期肺癌化疗患者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能够改善不良情绪,降低恶心、呕吐发生率,提高生存质量和护理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晚期肺癌 化疗 穴位贴敷 情志护理 免疫因子 恶心 呕吐
下载PDF
中医治疗炎症性肠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雷露 吕沛然 +3 位作者 张宁 梁越 赵耀 赵娴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6-120,F0003,共6页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疾病,是直肠癌的高发因素之一,且国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临床治疗IBD以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为主,具有一定局限性,治疗手段亟待提升,而中医在改善体质、预防复发、减少副作用等方面独具优势... 炎症性肠病(IBD)是一种非特异性肠道疾病,是直肠癌的高发因素之一,且国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现临床治疗IBD以免疫抑制剂、生物制剂等药物为主,具有一定局限性,治疗手段亟待提升,而中医在改善体质、预防复发、减少副作用等方面独具优势。本文从调节肠道免疫炎症平衡、维持肠道菌群稳态、保护肠道黏膜、抑制氧化应激等方面阐述中医治疗IBD机制的研究进展,以期提升中医治疗IBD的证据质量,为中医治疗IBD提供更严谨的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机制 中医药 研究进展
下载PDF
益气活血开窍类中药及复方调控干细胞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修复的作用
12
作者 应春苗 潘小龙 +3 位作者 刘飞祥 陈娜 樊飞燕 张运克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1-130,共10页
背景:大脑内源性神经发生和外源性干细胞移植对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在内的神经系统疾病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能够修复和替代丢失的神经元、促进突触重构、抑制细胞凋亡。益气活血开窍类中药及复方治疗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优势,... 背景:大脑内源性神经发生和外源性干细胞移植对包括缺血性脑卒中在内的神经系统疾病展现出巨大的治疗潜力,能够修复和替代丢失的神经元、促进突触重构、抑制细胞凋亡。益气活血开窍类中药及复方治疗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具有一定的优势,通过多种途径靶向神经修复,包括促进内源性神经发生及外源性干细胞存活、增殖、归巢、诱导神经元分化。目的:综述益气活血开窍类中药及复方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修复的机制,以期为缺血性脑卒中的新药研究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检索中国知网和PubMed数据库2010-2022年期间关于益气活血开窍类中药及复方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修复的文献,以“益气活血;开窍;中药;复方;缺血性脑卒中;神经修复;干细胞”为中文检索词,以“supplementing qi and activating blood circulation;inducing resuscitation;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compounds;ischemic stroke;nerve repair;stem cells”为英文检索词。排除陈旧及重复的观点,将检索到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共纳入124篇文献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①梳理了干细胞、缺血性脑卒中的定义及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修复途径。②总结了益气活血开窍类中药及复方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修复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促进干细胞增殖、提高干细胞活力及存活率、促进干细胞归巢、诱导干细胞向神经元分化、抑制神经细胞凋亡、促进轴突再生、调控血管新生及重塑、提高神经营养因子水平及修复血脑屏障完整性。③通过现有的研究总结了益气活血开窍类中药及复方促进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神经修复的相关因子及信号通路,如Nestin蛋白表达、DCX蛋白表达、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Wnt/β-catenin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BDNF/TrkB信号通路和ERK/MAPK信号通路等,为今后缺血性脑卒中特效药物及新的临床治疗方法的研究提供相关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活血 开窍 中药 复方 缺血性脑卒中 神经修复 干细胞
下载PDF
三线针法联合祛风愈瘫丸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李为成 王天磊 +3 位作者 潘能毅 彭亚婷 樊伟 刘建浩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696-700,共5页
目的:观察三线针法联合口服祛风愈瘫丸与单纯三线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诊断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目的:观察三线针法联合口服祛风愈瘫丸与单纯三线针法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海南省三亚市中医院针灸科收治诊断为周围性面瘫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简单随机化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三线针法治疗,观察组采用三线针法联合口服祛风愈瘫丸治疗。1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分别观察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House-Brackmann(H-B)分级、Sunnybrook(S-B)评分、复合肌肉动作电位(CMAP)潜伏期和波幅变化、面部残疾指数(FDI)评分的身体功能指数(FDIp)和社会功能指数(FDIs)比较及血清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疗效(P<0.05)。治疗后2组患者H-B(P<0.05)、S-B(P<0.001)及FDIp(P<0.001)评分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患者显著高于对照组,FDIs评分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患者CMAP潜伏期均较治疗前明显缩短、波幅明显延长,且观察组较对照组比较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波幅明显延长(P<0.001)。治疗后2组患者血清ET水平显著低于治疗,血清NO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P<0.001);且观察组血清ET水平明显低于对照,血清NO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三线针法联合祛风愈瘫丸对周围性面瘫疗效显著,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面神经功能、肌电图指标及血清ET、NO水平,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周围性面瘫 三线针法 面神经功能损伤 祛风愈瘫 复合肌肉动作电位 面部残疾指数 内皮素 一氧化氮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的近30年活血化瘀药治疗肺纤维化的用药规律
14
作者 孙放 伍照楚 +3 位作者 宋仕群 王婧 邢效铭 张立山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5-210,共6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活血化瘀中药(以下简称活血药)治疗肺纤维化(PF)的用药规律。方法:在8个在线数据库中检索199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含活血药的方药治疗肺纤维化的文献,提取方药信息,采用SPSS...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技术探讨活血化瘀中药(以下简称活血药)治疗肺纤维化(PF)的用药规律。方法:在8个在线数据库中检索1992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期间发表的临床研究证实有效的含活血药的方药治疗肺纤维化的文献,提取方药信息,采用SPSS Statistics 23和SPSS Modeler 18.0统计软件进行频次统计、聚类分析、因子分析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共纳入324篇文献,其中活血药丹参、当归、川芎、桃仁、地龙使用频次最高;其他类药物中补虚药使用频次最高。高频活血药聚类分析聚为4类为宜,因子分析提取到5个公因子。对活血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得到关联规则6条;以活血药为前项,其他类药物为后项,得到关联规则16条。结论:在使用活血药治疗PF时,常采用养血、活血、破血、虫类搜剔等相结合的治法,多与补气药、补阴药、止咳化痰平喘药等配伍,补虚泻实以复其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纤维化 肺痿 中医药 活血化瘀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关联规则 复杂网络
下载PDF
活血通络类方剂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王慧丽 彭紫凝 +3 位作者 李冰 王晨辉 庞欣欣 韩佳瑞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736-740,共5页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导致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认为血瘀是贯穿DKD全病程的重要病机,多项研究拟定了多个活血通络类方治疗DKD患者,其临床症状好转、蛋白尿减少、肾功能保护、治疗有效率提高和疾病... 糖尿病肾脏疾病(DKD)是导致慢性肾脏病和终末期肾病的首要病因,严重危害人类健康。中医认为血瘀是贯穿DKD全病程的重要病机,多项研究拟定了多个活血通络类方治疗DKD患者,其临床症状好转、蛋白尿减少、肾功能保护、治疗有效率提高和疾病进展延缓等方面均有成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脏疾病 活血通络类方 研究进展 益气养阴 泄浊解毒 补肾活血 祛风通络 中医药
下载PDF
“诸病通用药”的体例构建及辨治模式探析
16
作者 季文达 马骏 +3 位作者 肖正 白敏 杨晓轶 李应存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7,共5页
《本草经集注》序录中的“诸病通用药”以其独特的“病-药”纲目体例及其临床实用性,受到医家追捧推崇,而被后世本草学著作和方书收录及发挥,为“专病专方”“专病专药”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之“大病之主”... 《本草经集注》序录中的“诸病通用药”以其独特的“病-药”纲目体例及其临床实用性,受到医家追捧推崇,而被后世本草学著作和方书收录及发挥,为“专病专方”“专病专药”的研究与发展奠定了基础。陶弘景以《神农本草经》之“大病之主”为基础框架,以《伤寒杂病论》之方药为参考,以自身及他医用药经验为扩充创建了“诸病通用药”体例,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病症与药物主治之长进行联系、归纳和总结,创建了“病-药”纲目体例。“诸病通用药”体例的构建开辟了“专病专方”“专病专药”的先河,为临床辨治提供新的组方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诸病通用药 辨治模式 专病专方 专病专药 本草经集注
下载PDF
中医从肾论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理论基础
17
作者 胡杰伟 曾泉 +1 位作者 付凯 江光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70,共4页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我国多发性严重性系统性疾病,对患者身心、经济等造成巨大损害。中医学虽无该病名,但自《金匮要略》起均有相关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记载。该文采用归纳演绎、取象比类等方法,结合... 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是我国多发性严重性系统性疾病,对患者身心、经济等造成巨大损害。中医学虽无该病名,但自《金匮要略》起均有相关的病因病机、理法方药等记载。该文采用归纳演绎、取象比类等方法,结合SLE现代医学的相关知识,从病因病机、临床表现等方面,阐述中医从肾论治SLE的理论基础。SLE是难治性疾病,该文对SLE的治疗方法进行了纵、横比较,阐述了SLE西医治疗的前世今生:SLE治疗已从使用羟氯喹、系统性糖皮质类和常规免疫抑制药物转向生物制剂,未来治疗模式是靶向治疗、精准医疗。归纳出西医学的治疗方法均与中医“肾”关系密切。中医历代医家通过从肾论治SLE,辨证施治,不仅对SLE进行了合理的治疗,而且由疾病本身,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所造成的并发症及不良反应也得到很好改善。正如禤国维教授指出“肾为脏腑之本,十二脉之根,呼吸之本,三焦之源。是各脏腑功能活动的动力所在,调节的中心。”在SLE的诊疗活动中,要牢记肾的基础性作用,整体出发,辨证论治,个体化治疗,提高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性红斑狼疮 病因病机 临床表现 治疗
原文传递
基于CiteSpace的红外热成像技术在证候诊断及疗效评价中应用现状的可视化分析
18
作者 魏斌 焦扬 +5 位作者 曹芳 李智鹏 谭伟丽 赵翰韬 田俊强 韦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24年第3期4-8,共5页
目的 探究红外热成像技术(IRT)在证候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收录的IRT在证候诊断及疗效评价中应用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 5.7.R5对纳入文献... 目的 探究红外热成像技术(IRT)在证候诊断及疗效评价中的临床应用现状。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网数据库建库至2022年10月收录的IRT在证候诊断及疗效评价中应用的临床研究文献。运用CiteSpace 5.7.R5对纳入文献的作者、机构、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共纳入文献220篇,1990—2022年发文量总体呈上升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王平,发文最多的机构是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发现12个关键词聚类及21个突现关键词。结论 IRT在证候诊断及疗效评价中应用日益广泛,但该领域研究尚未形成稳定的研究团队,缺乏跨地域科研合作,研究力量分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外热成像技术 证候诊断 疗效评价 CITESPACE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细胞自噬在桥本甲状腺炎中的作用
19
作者 司新颖 李会龙 +5 位作者 郭志卂 李欣怡 吴艳珂 马文源 耿文倩 丁治国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22-27,共6页
桥本甲状腺炎(HT)中医病机以脾气亏虚为本,以气火痰瘀为标,其因虚而滞,因滞更虚的动态病机特点,可以王永炎院士“虚气留滞”学说概之。中医学认为,细胞自噬为气化的微观表现,具有清除病邪,维持内环境稳态之功。自噬水平不足可导致受损... 桥本甲状腺炎(HT)中医病机以脾气亏虚为本,以气火痰瘀为标,其因虚而滞,因滞更虚的动态病机特点,可以王永炎院士“虚气留滞”学说概之。中医学认为,细胞自噬为气化的微观表现,具有清除病邪,维持内环境稳态之功。自噬水平不足可导致受损细胞器等废物无力清除、异常蓄积,或可看作虚气留滞病机的微观体现。本文基于“虚气留滞”理论探讨桥本甲状腺炎与细胞自噬的相关性,确立“补虚化滞”治法,以调控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自噬功能为治疗靶点,为中医药防治桥本甲状腺炎病变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桥本甲状腺炎 自噬 虚气留滞
下载PDF
中医药防治冠心病的蛋白质组学研究进展
20
作者 周媛 徐京育 +3 位作者 李启注 徐闯 李宗瑛 白丽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5,共7页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多,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其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药可通过“双心治疗”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及焦虑情绪。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围,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证型多,包括心脉...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多,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其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中医药可通过“双心治疗”缓解冠心病患者的症状及焦虑情绪。冠心病属中医“胸痹心痛”范围,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证型多,包括心脉瘀阻证、痰浊闭阻证、气滞心胸证、寒凝心脉证、痰瘀互结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及心肾阳虚证。针对不同证型,治疗方剂众多,但作用机制尚不明确。蛋白质组学技术是一种识别蛋白质和研究蛋白质表征的技术,能够全面认识疾病的发生发展,可用于探究具有诊断价值的生物标志物、研究不同中医证候的蛋白质差异、推断中医药治疗冠心病的作用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蛋白质组学 诊断 证候分型 作用机制 中药复方 中成药 中药提取物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