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271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电针通过调节膀胱及尿道平滑肌中的血清素受体表达改善骶上脊髓损伤大鼠的排尿功能
1
作者 张雨辰 许明 +4 位作者 刘琼 胡碧浓 唐丽亚 张泓 艾坤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07-313,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后骶上脊髓损伤(suprasacral cord injury,SSCI)大鼠的膀胱最大容量(maximum cystometric capacity,MCC)、漏尿点压力(leakage point pressure,LPP),结合分析逼尿肌、内尿道括约肌(internal urethral sphincter,IUS)中... 目的观察电针治疗后骶上脊髓损伤(suprasacral cord injury,SSCI)大鼠的膀胱最大容量(maximum cystometric capacity,MCC)、漏尿点压力(leakage point pressure,LPP),结合分析逼尿肌、内尿道括约肌(internal urethral sphincter,IUS)中血清素(5-hydroxytryptamine,5-HT)不同亚型受体的表达,探讨电针治疗通过突触后5-HT受体调节逼尿肌-尿道括约肌协同失调(detrusor sphincter dyssynergia,DSD)大鼠排尿功能的效应机制。方法36只SD雌性大鼠,随机抽取12只作为空白组,剩余24只采用改良Hassan Shaker脊髓横断法在T10脊髓节段全横断制作SSCI大鼠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2只。电针组取次髎、中极、三阴交穴予持续电针刺激40 min,1次/d,连续治疗7 d;空白组与模型组只捆绑不治疗。采用膀胱造瘘法进行尿流动力学检测;处死大鼠后取逼尿肌和近端尿道组织,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5-HT受体含量。结果模型组大鼠MCC、LPP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电针组MCC显著低于模型组且高于空白组(P<0.01),LPP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与空白组比较,5-HT1A受体在模型组大鼠逼尿肌中表达显著降低(P<0.01),IUS中显著增高(P<0.01);电针组大鼠逼尿肌中5-HT1A受体显著高于模型组(P<0.01),IUS中5-HT1A受体低于模型组(P<0.05),但仍显著高于空白组(P<0.01)。模型组大鼠逼尿肌中5-HT2B受体表达高于空白组(P<0.05);电针组大鼠逼尿肌中5-HT2B受体表达低于模型组和空白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5-HT7受体在模型组大鼠逼尿肌中表达显著降低(P<0.01),IUS中表达显著增高(P<0.01);电针组大鼠逼尿肌和IUS中5-HT7受体的表达均低于模型组(P<0.05)。结论电针刺激SSCI后DSD大鼠次髎、三阴交、中极穴引起膀胱及尿道平滑肌中5-HT受体表达变化,5-HT1A和5-HT2B受体可能通过Ca^(2+)流入使平滑肌产生相性和/或强直性收缩,5-HT7受体可能通过环磷酸腺苷(cyclic adenosine monophosphate,cAMP)途径影响大电导Ca^(2+)激活K^(+)(big-conductance Ca^(2+)-activated K^(+),BK)通道活性介导平滑肌松弛,电针治疗由此抑制逼尿肌过度活动、增加其收缩能力并协调尿道阻力以改善SSCI后DSD大鼠下尿路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源性膀胱 膀胱平滑肌 膀胱部分出口梗阻 外尿道括约肌爆发模式 尿道Cajal间质细胞 机械拉伸 平滑肌张力
下载PDF
电针对慢传输型便秘大鼠肠道运动及促炎性因子表达影响
2
作者 刘跟莉 李晓宁 +3 位作者 师帅 李艳 管淑敏 付瑶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167-173,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运动及促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和电针组,每组各6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10 mg·kg^(-1)剂量灌胃制... 目的观察电针下合穴“足三里”“上巨虚”对慢传输型便秘(STC)大鼠肠道运动及促炎性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24只健康清洁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药物组和电针组,每组各6只。采用复方地芬诺酯混悬液10 mg·kg^(-1)剂量灌胃制备STC大鼠模型,每天1次,连续14 d。空白组予等剂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电针组给予双侧“足三里”“上巨虚”电针治疗,选择疏密波,频率2/50 Hz,电流大小以局部肌肉轻微抖动为度,每次治疗20 min,每天1次,连续治疗14 d。药物组予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混悬液按照1.37 mg·kg^(-1)、1 mL·100 g^(-1)剂量灌胃治疗,疗程同上。观察各组治疗后首粒黑便排出时间、小肠推进率,采用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blot法检测肠道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CD68蛋白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首粒黑便排出时间较空白组显著加长,小肠推进率显著降低(P<0.05);药物组和电针组大鼠经治疗后,与模型组比较,首粒黑便排出时间显著减少、小肠推进率显著提高(P<0.05)。HE染色可见造模后大鼠结肠黏膜组织出血,组织形态学结构破坏,伴上皮细胞变性坏死及炎性细胞浸润;电针和药物治疗能够减少炎性细胞浸润,改善组织形态学变化。Western-blot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TNF-α、IL-1β、CD68蛋白表达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5);药物组和电针组大鼠经治疗后,结肠组织TNF-α、IL-1β、CD68蛋白表达较模型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够改善STC大鼠肠道运动功能,修复结肠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其机制可能与下调TNF-α、IL-1β、CD68蛋白表达,抑制炎性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慢传输型便秘 肠道运动 炎性反应
下载PDF
脏腑图点穴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35例
3
作者 武文渊 王承斌 李新 《中医研究》 2024年第1期65-68,共4页
目的:观察脏腑图点穴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缺血性脑卒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康复训练,45 min/次,6次/周;治疗组先给予康复训练,方法同对... 目的:观察脏腑图点穴疗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缺血性脑卒患者按1∶1的比例分为两组,每组35例。对照组于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进行康复训练,45 min/次,6次/周;治疗组先给予康复训练,方法同对照组,待康复训练结束后给予脏腑图点穴法,90 min/次,6次/周。两组均治疗3周判定疗效,观察治疗前后Fugl-Meyer评定量表(Fugl-Meyerassessment,FMA)、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上肢、下肢FM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Barthel指数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脏腑图点穴法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缺血性脑卒中肢体功能障碍可改善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减轻神经缺损程度,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肢体功能障碍 脏腑图点穴法 康复训练 Fugl-Meyer评定量表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BARTHEL指数
下载PDF
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对膝骨关节炎患者步态行走及致痛因子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
4
作者 张燕燕 周胜利 《河北中医》 2024年第2期228-232,237,共6页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对膝骨关节炎康复效果和步态行走及致痛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40例予艾瑞昔布片口服。2组均治疗4周。比... 目的观察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对膝骨关节炎康复效果和步态行走及致痛因子表达的影响。方法将80例膝骨关节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40例予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40例予艾瑞昔布片口服。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IL-2R)、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骨碱性磷酸酶(BALP)、核转录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神经肽Y(NPY)、6-酮前列腺素E_(1α)(6-keto-PGE_(1α))、过氧化脂质(LPO)、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以及膝关节运动功能Lysholm量表(LKSS)、Berg平衡量表(BBS)、西安大略和麦克马斯特大学(WOMAC)骨关节炎指数、关节炎生活质量测量量表(AIMS2-SF)评分,并统计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38/4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0%(33/4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ICAM-1、sIL-2R、TNF-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T-AOC、SOD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LPO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CGRP、NPY、6-keto-PGE_(1α)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RANKL、YKL-40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ALP水平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BBS、LKSS、AIMS2-SF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WOMAC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离子导入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膝骨关节炎患者,可改善炎症,减少氧化反应,降低致痛因子水平,改善RANKL、YKL-40、BALP水平,改善膝关节功能及步态行走,提升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骨关节炎 中药离子导入 穴位贴敷 炎症 氧化反应 致痛因子
下载PDF
电针干预围绝经期失眠大鼠睡眠觉醒的实验研究
5
作者 谢晨 杨文佳 +1 位作者 汪景 陈云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04-209,I0004-I0006,共9页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围绝经期失眠大鼠睡眠觉醒的效应并探索其相关机制。方法100只雌性成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OVX组)、电针组(EA组)、假电针组(sham EA组),每组2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3组采用去卵巢(ovariectomized... 目的观察电针干预围绝经期失眠大鼠睡眠觉醒的效应并探索其相关机制。方法100只雌性成熟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模型组(OVX组)、电针组(EA组)、假电针组(sham EA组),每组25只,除假手术组外,其余3组采用去卵巢(ovariectomized,OVX)术制备围绝经期大鼠失眠模型,电针组与假电针组于造模后给予电针或假电针干预,观察各组大鼠造模后、电针干预后睡眠觉醒状态、体质量、阴道脱落细胞、血清性激素水平、肾上腺皮质结构变化。结果OVX术后,模型组大鼠较假手术组大鼠日间觉醒增多,睡眠增多(rapid eye movement,REM),睡眠减少(non-rapid eye movement,NREM),难以维持长期睡眠,大鼠动情周期消失,停留在动情间期,体质量增加(P<0.05),血清雌激素水平降低(P<0.05),卵泡刺激素水平升高(P<0.05),肾上腺网状带细胞增生。电针干预后,OVX大鼠日间觉醒减少,NREM睡眠增多,NREM睡眠持续时间延长,大鼠阴道涂片中出现了类似动情后期表现的脱落细胞,体质量减少(P<0.05),血清雌激素水平升高(P<0.05),卵泡刺激素水平降低(P<0.05),肾上腺网状带细胞增生明显。结论(1)去卵巢手术使大鼠睡眠觉醒状态发生变化,呈现类似于人的围绝经期失眠。(2)电针干预能够改善OVX大鼠睡眠觉醒状态,增加NREM睡眠量,并增加NREM睡眠稳定性。(3)电针改善OVX大鼠睡眠状态可能是通过提高雌激素水平实现的,而肾上腺皮质网状带代偿性增生可能是雌激素水平升高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围绝经期 失眠 雌激素 肾上腺
原文传递
电针预处理对切口痛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5-HT_(7)受体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吕志峰 王洋 +4 位作者 吕楠 任伟东 李梦杰 周友龙 方洁 《中国疼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94-99,共6页
目的:建立足趾部切口痛大鼠模型,探讨重复电针预处理对切口痛大鼠镇痛效果及其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5-HT_(7)受体(5-HT_(7)R)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分为对照组(Control,Con组... 目的:建立足趾部切口痛大鼠模型,探讨重复电针预处理对切口痛大鼠镇痛效果及其对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PAG)5-HT_(7)受体(5-HT_(7)R)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成年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均等分为对照组(Control,Con组)、切口痛模型组(Incision pain,IP组)、正常+电针预处理组(Control+Electroacupuncture,Con+EA组)、模型+电针预处理组(Incision Pain+Electroacupuncture,IP+EA组)。IP组和IP+EA组大鼠右足趾部行疼痛造模,且造模前,Con+EA组和IP+EA组大鼠行右侧“足三里”穴和“环跳”穴电针刺激(2/10 Hz疏密波,刺激强度数值为1档,每日1次30 min),连续5天。于第1次电针预处理前2 h(T1)、术前2 h(T2)、术后4 h(T3)、术后24 h(T4)测定大鼠机械刺激缩足反射阈值(mechanical withdrawal threshold,MWT)和热缩足潜伏期(thermal withdrawal latency,TWL);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脑脊液中5-HT浓度;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方法分别检测大鼠PAG中c-Fos和5-HT_(7)R蛋白表达情况。结果:与Con组比较,IP组大鼠T3、T4时间点MWT和TWL均明显降低,脑脊液中5-HT浓度增加,PAG中c-Fos蛋白和5-HT_(7)R表达明显上调(P<0.05);Con+EA组和IP+EA组脑脊液中5-HT含量和PAG中5-HT_(7)R表达均上升(P<0.05)。与IP组相比,IP+EA组大鼠T3、T4时间点的MWT和TWL显著升高,PAG中c-Fos蛋白表达减少,5-HT_(7)R蛋白表达增加(P<0.05)。结论:电针预处理可能通过上调PAG中5-HT_(7)R蛋白表达发挥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切口痛 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 5-HT_(7)受体
下载PDF
艾灸对佐剂性关节炎大鼠滑膜组织Beclin-1、LC3-Ⅱ表达的影响
7
作者 彭雄 周兰 +6 位作者 施雨燕 龚志贤 张亮 艾坤 李鑫 陈青 刘梨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2-127,共6页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滑膜细胞中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Ⅱ,LC3-Ⅱ)表达的影响... 目的观察艾灸对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大鼠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2,IL-2)及滑膜细胞中自噬相关因子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1 light chain 3-Ⅱ,LC3-Ⅱ)表达的影响,探索艾灸治疗RA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艾灸组,每组9只。采用弗氏完全佐剂造模法制备RA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艾灸组予艾灸足三里、关元,每次20 min,每天1次;甲氨蝶呤组予甲氨蝶呤0.35 mg/kg灌胃,每周2次。空白组、模型组、甲氨蝶呤组每天给予艾灸组大鼠同样时长及强度的捆绑。每组均干预3周。观察大鼠一般情况,采用足趾容积测量仪检测大鼠左后肢足趾容积,ELISA法检测血清中IL-2含量,Western blot检测大鼠踝关节滑膜组织中Beclin-1、LC3-Ⅱ蛋白相对表达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及艾灸组精神一般,反应尚可,体质量恢复,较活跃,摄食、饮水尚可,足部肿胀、红肿缓解,其局部炎症及全身多发性关节炎情况均轻于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于造模后第3、10、17、24天足趾容积明显增大(P<0.01),结合一般情况,提示模型制备成功;甲氨蝶呤组、艾灸组足趾容积于第24天增大(P<0.05)。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造模后第17、24天足趾容积降低(P<0.05,P<0.01),艾灸组第10、17、24天足趾容积明显降低(P<0.01)。干预3周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血清中IL-2含量明显升高(P<0.01),滑膜组织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量明显上升(P<0.01);与模型组比较,甲氨蝶呤组、艾灸组血清中IL-2含量降低(P<0.05),艾灸组滑膜组织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艾灸能改善RA大鼠关节肿胀,降低IL-2含量,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自噬因子Beclin-1、LC3-Ⅱ蛋白表达量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佐剂性关节炎 滑膜组织 艾灸 白细胞介素-2 BECLIN-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Ⅱ
下载PDF
五输穴子母补泻法及其临床应用探讨
8
作者 张嘉程 苏志超 +1 位作者 白雪 王金贵 《天津中医药》 CAS 2024年第4期436-439,共4页
五输穴子母补泻法源自《黄帝内经》的补泻理论,经过后世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经络腧穴配伍体系。五输穴子母补泻法的取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子母补泻法和异经子母补泻法,临床中可应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 五输穴子母补泻法源自《黄帝内经》的补泻理论,经过后世不断丰富完善,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经络腧穴配伍体系。五输穴子母补泻法的取穴方法主要包括本经子母补泻法和异经子母补泻法,临床中可应用于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消化系统等多系统疾病。目前,五输穴子母补泻法的研究仍存在研究量较少、临床应用局限、作用机制不明确等问题。未来可将其广泛应用于多系统疾病的研究、治疗当中,并从现代科学的角度探究其作用机制,以期更好地指导临床运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输穴 子母补泻法 针刺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经皮穴位电刺激在酒精依赖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谢婷 侯超 +3 位作者 周旭辉 郭育君 练宇泽 曾亚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2期38-42,共5页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在酒精依赖患者心理渴求和稽延性戒断症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湖南省脑科医院酒瘾科住院的120例酒精依赖完成急性脱瘾期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药物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及假...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在酒精依赖患者心理渴求和稽延性戒断症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在湖南省脑科医院酒瘾科住院的120例酒精依赖完成急性脱瘾期的男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常规药物组、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及假刺激组,每组40例。常规药物组采用苯二氮[艹卓]类药物替代递减以及支持性对症治疗,经皮穴位电刺激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假刺激组采用常规治疗联合模拟经皮穴位电刺激。比较3组患者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饮酒迫切性量表(AUQ)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分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后,3组患者SAS、SDS、AUQ及V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常规药物组及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组患者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睡眠障碍、催眠药物、日间功能障碍评分及PSQI总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经皮穴位电刺激组以上评分均低于常规药物组及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穴位电刺激组复发率低于常规药物组及假刺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常规治疗及模拟经皮电刺激,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抑郁及失眠等稽延性戒断症状严重程度,并利于降低患者心理渴求程度,从而降低复发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皮穴位电刺激 酒精依赖 心理渴求 稽延性戒断症 复发
下载PDF
球后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眼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漆涛 刘爱琳 +4 位作者 刘祥波 钟超 吉冰 罗锐 刘斌 《中医研究》 2024年第3期59-61,共3页
目的:观察球后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眼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58例单侧眼部病变的眼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眼周取穴患侧攒竹、阳白、鱼腰、丝竹空、睛明、四白,远端取双... 目的:观察球后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眼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疗效。方法:将58例单侧眼部病变的眼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采用随机单盲法分为两组,每组29例。对照组采用针刺[眼周取穴患侧攒竹、阳白、鱼腰、丝竹空、睛明、四白,远端取双侧穴合谷、曲池、太冲、内关、足三里、三阴交]治疗,留针20~30 min,其间间断行针,保持得气感,1次/d,5次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球后穴位注射治疗,将盐酸罗哌卡因注射液1.25 mL、维生素B12注射液1 mL、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5 mg加入生理盐水共10 mL制成混合药液,用吸取过混合药液的一次性医用无菌注射器针头在球后穴处垂直刺入皮肤,并靠眶下壁垂直进针约3 cm,回抽注射器无回血即可缓慢推注混合药液3 mL,1次/d,5次为1个疗程。观察疼痛数字评定量表(numerical rating scales,NRS)评分、眼部症状评分、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组治疗结束后第1天、第7天、第30天、第90天的NRS评分和眼部症状评分均低于同时期对照组(P<0.01)。两组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球后穴位注射联合针刺治疗眼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可以减轻疼痛,缓解症状,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 球后穴位注射 针刺 数字评定量表评分 眼部症状评分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观察
11
作者 周晓庆 张若怡 田华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方法纳入南通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90例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2020年6月—2022年6月)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穴位敷贴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方法纳入南通市中医院神经内科住院部收治的90例肝阳上亢型眩晕患者(2020年6月—2022年6月)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穴位敷贴组以及联合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治疗,穴位敷贴组患者常规治疗+单纯穴位敷贴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常规治疗+穴位敷贴治疗+中药汤剂治疗。观察3组患者疗效、治疗前后眩晕评分变化及中医证候总积分变化、治疗前后患者眩晕持续时间变化、不良反应,治疗后随访3个月,观察3组复发情况。结果联合治疗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穴位敷贴组及对照组(P<0.05);治疗前3组患者眩晕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眩晕持续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眩晕评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与穴位敷贴组患者,眩晕持续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与穴位敷贴组(P<0.05);3组不良反应均较少(P>0.05);联合治疗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中药汤剂治疗肝阳上亢型眩晕疗效显著,可较好改善患者眩晕症状,促进患者恢复,患者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阳上亢型眩晕 穴位贴敷 中药汤剂 疗效 复发
原文传递
基于“多维证据体”的中医团体标准修订操作流程
12
作者 付华 黑墨然 +6 位作者 马慧娥 郝嫣然 赵雪 任海燕 郭义 陈泽林 徐泽成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377-384,共8页
[目的]以团体标准《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穴位贴敷》(T/CACM 1090-2018)修订为例,介绍基于“多维证据体”的中医团体标准修订操作流程,以期指导其他同类标准的修订,同时帮助养生保健(非医疗)机构从业者正确使用穴位贴敷疗法,更好地为... [目的]以团体标准《中医治未病技术操作规范穴位贴敷》(T/CACM 1090-2018)修订为例,介绍基于“多维证据体”的中医团体标准修订操作流程,以期指导其他同类标准的修订,同时帮助养生保健(非医疗)机构从业者正确使用穴位贴敷疗法,更好地为广大民众的健康服务。[方法]根据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范围,采用“多维证据体”模式贯穿团体标准修订的全过程,以文献研究为基础,以专家经验为依据,以测试应用为参考,从以上3个维度广泛收集证据,对相关技术内容进行修订,形成标准送审稿。[结果]项目组通过梳理整合修订意见,共形成13条主要修订内容,涉及穴位贴敷的术语定义、时间选择、药物选取等。[结论]研究采用“多维证据体”模式整合各类证据,从文献、调研、应用3个维度寻找修订证据,确保标准修订过程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可为同类标准的修订提供一定参考。未来亦将针对性地开展标准的宣传与解读,推动穴位贴敷在养生保健(非医疗)机构的使用,促进“健康中国”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 团体标准 标准修订
下载PDF
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临床观察
13
作者 王肖萍 田丽 《河北中医》 2024年第3期447-450,455,共5页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胃虚寒型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对照组60例予多潘立酮片治疗,2...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功能性消化不良(F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脾胃虚寒型FD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治疗组60例予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对照组60例予多潘立酮片治疗,2组均治疗28天。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评分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7%(58/60),对照组总有效率76.67%(46/6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各项主要症状评分及总积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各项主要症状评分及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SAS评分、SD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治疗组SAS评分、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子法穴位贴敷联合穴位药熨治疗脾胃虚寒型FD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主要症状及焦虑、抑郁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化不良 穴位贴敷疗法 药熨疗法 子午流注法
下载PDF
中药穴位贴敷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14
作者 赵慧慧 王淑芳 +3 位作者 韩亚妹 高云霞 杨洁 王文翠 《西部中医药》 2024年第4期159-161,共3页
目的:基于术后加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因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接受初次膝关节置换术的患... 目的:基于术后加速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理念,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全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因膝骨关节炎(knee osteoarthritis,KOA)接受初次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在加速康复理念指导下进行围术期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中药穴位贴敷干预,术后第1天开始,连续治疗2周。比较两组髌骨上、下3寸肿胀值、膝关节最大屈曲与伸直角度,采用美国纽约特种外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HSS)量表评定膝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结果:髌骨上、下3寸肿胀值术后当日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均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1)。最大屈曲角度、最大伸直角度术后当日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最大屈曲角度增加,最大伸直角度缩小,且观察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1)。HSS评分术后当日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均增加,且观察组增加更明显(P<0.01)。观察组优良率[97.22%(35/36)]高于对照组[77.78%(28/36)](P<0.05)。结论:基于ERAS,对TKA患者给予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减轻术后患膝肿胀程度,恢复关节活动度,提升膝关节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膝关节置换术 穴位贴敷 加速康复外科 运动功能
下载PDF
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大鼠十二指肠CRHR2、NLRP6表达的影响
15
作者 乐薇 姚函伶 +3 位作者 范建超 徐派的 吴贻森 杨格格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40-46,共7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十二指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2(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2,CRHR2)及NOD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6(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 目的观察电针对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大鼠十二指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受体2(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 receptor 2,CRHR2)及NOD样受体家族pyrin结构域蛋白6(NOD-like receptor family pyrin domain containing 6,NLRP6)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电针组,每组10只。模型组和电针组均选用多因素干预法复制FD大鼠模型,空白组进行常规饲养。模型复制结束后,电针组大鼠电针“印堂”“内关”“足三里”,每次30 min,每日1次,连续14 d。观察各组大鼠干预前后的一般状态及体质量变化;干预结束后,采用半固体糊灌胃法检测各组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大鼠胃窦组织形态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十二指肠CRHR2、NLRP6蛋白表达水平;阿利新蓝染色法观察大鼠十二指肠形态变化。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精神欠佳,体质量、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活泼好动,体质量、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明显增加(P<0.05)。模型组大鼠胃窦黏膜排列疏松,有轻度水肿,存在少量淋巴细胞,十二指肠绒毛上皮细胞间隙增宽,肠绒毛结构破碎,可见散在分布的上皮细胞;电针组大鼠胃窦组织结构完整,固有层排列紧密,无明显炎症反应及病理改变,十二指肠绒毛上皮细胞间隙清晰,排列紧密,组织结构完整。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十二指肠CRHR2、NLRP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CRHR2、NLRP6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电针可改善FD大鼠消化不良症状,提高FD大鼠胃肠动力,降低FD大鼠十二指肠黏膜通透性,减轻大鼠胃肠炎症反应,其机制可能与提升十二指肠CRHR2、NLRP6蛋白表达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性消化不良 十二指肠 电针 CRHR2 NLRP6
下载PDF
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的临床观察
16
作者 肖亚辉 谭洁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314-319,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配为运动想象疗法组(A组)、电针治疗组(B组)和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组(C组),每组20例。3组都给予常规... 目的观察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符合纳入标准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Ⅰ期患者随机分配为运动想象疗法组(A组)、电针治疗组(B组)和电针结合运动想象疗法组(C组),每组20例。3组都给予常规的康复治疗,A组增加运动想象治疗,B组增加电针治疗,C组增加电针联合运动想象疗法。治疗2周后,比较数字疼痛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患手肿胀程度评定、关节被动活动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上肢部分(upper fugl-meyer assessment,U-FMA)、Barthel指数(Barthel index,BI)和临床疗效。结果(1)治疗后,3组患者在NR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C组NRS评分低于A组(P<0.05),C组较B组在NRS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手部肿胀程度低于B组(P<0.05),C组较A组手部肿胀程度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NR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3组在肩关节各被动活动度较治疗前增大(P<0.01);C组在肩关节前屈、后伸、外展和内外旋的被动活动度较A、B组增大(P<0.01);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3组的U-FMA评分和BI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3组的U-FMA和BI评分结果显示,C组较A、B组更高(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A组总有效率是85%,B组总有效率是90%,C组总有效率是95%,C组较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组患者经治疗在疼痛、手部肿胀、上肢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均得到明显改善;且与单独的电针和运动想象疗法相比,电针联合运动想象治疗肩手综合征有明显的疗效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肩手综合征 针刺 电针 运动想象疗法 疼痛 康复
下载PDF
基于天枢与上巨虚穴经皮神经电刺激观察对溃疡性结肠炎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LR9/MyD88/NF-κB蛋白表达的影响
17
作者 张冠林 向晶 +3 位作者 焦子远 卓越 易细芹 张泓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128-134,共7页
目的基于“合募配穴”原则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 目的基于“合募配穴”原则观察经皮神经电刺激(transcutaneous electrical nerve stimulation,TENS)对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模型大鼠结肠组织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 9,TLR9)/髓样分化因子88(myeloid differentiation factor88,MyD88)/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κB,NF-κB)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TENS治疗UC的相关机制。方法从48只SPF级成年SD大鼠中随机抽取12只作为空白组。其余36只通过2-4-6三硝基苯磺酸(2-4-6 trinitrobenzene sulfonic acid,TNBS)/乙醇法制备UC大鼠模型,成模后再次随机分为模型组、TENS组、阳性药物组,每组12只。成模后第1天开始干预:模型组仅行捆绑固定;TENS组捆绑固定后刺激天枢、上巨虚两穴;阳性药物组用225 mg/kg剂量的柳氮磺胺吡啶混悬液灌胃。以上各组干预均每天1次,共10次。观察记录各组大鼠每天食量和体质量。干预结束后,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结肠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法检测结肠组织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炎性因子的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结肠组织TLR9、My D88、NF-κB蛋白的表达量变化。结果(1)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大鼠结肠组织出现明显溃疡面,上皮细胞大面积萎缩,炎性因子大量浸润,IL-6、TNF-α炎性因子含量升高(P<0.05);TLR9、MyD88、NF-κB蛋白表达量上调(P<0.05)。(2)与模型组相比:TENS组和阳性药物组结肠组织损坏情况较轻,上皮细胞黏液较充分,腺体分支较少,炎性细胞浸润面积小;IL-6、TNF-α含量减少(P<0.05);TLR9、NF-κB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3)与阳性药物组相比:TENS组TNF-α、IL-1β的含量及TLR9、MyD88、NF-κB蛋白表达量相对较高(P<0.05)。结论TENS能够保护肠道上皮细胞,减轻肠道炎症,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结肠细胞促炎因子水平,抑制TLR9/MyD88/NF-κB信号通路蛋白的过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经皮神经电刺激 TOLL样受体9 髓样分化因子88 核因子-κB 炎性因子
下载PDF
《针灸大成》内庭穴临床应用探析
18
作者 汪俊丽 童婷婷 +4 位作者 张利达 李成龙 王杰 韩为 王颖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5-7,11,共4页
内庭穴作为足阳明胃经的荥穴,不仅能治疗胃经病,还能治疗阳明郁热引起的皮肤病症。脾胃为后天之本,针刺内庭穴善治后天不足引起的病症。《针灸大成》中关于内庭穴主治证候的记载颇多,通过总结后可归纳为足病、脾胃病、头面五官疾病、皮... 内庭穴作为足阳明胃经的荥穴,不仅能治疗胃经病,还能治疗阳明郁热引起的皮肤病症。脾胃为后天之本,针刺内庭穴善治后天不足引起的病症。《针灸大成》中关于内庭穴主治证候的记载颇多,通过总结后可归纳为足病、脾胃病、头面五官疾病、皮肤病、水肿及妇科病。杨氏在书中虽对内庭穴进行了较为详尽地记载,但在临床运用时还需要根据疾病的不同情况,灵活变通地选择针刺和艾灸方法、补泻手法以及配伍腧穴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内庭穴 临床应用
下载PDF
王富春教授运用四神聪配伍经验
19
作者 薛靓 于涛 +1 位作者 赵晋莹 王富春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2期227-231,共5页
四神聪是针灸临床常用的腧穴之一。本文结合王富春教授在针灸临床中运用四神聪的配伍经验,介绍四神聪的取穴方法、穴性、配伍规律等,认为四神聪具有通督补髓、散瘀通脉、补肾聪耳、镇静安神、健脑开窍、舒筋通络的作用,配伍相关腧穴可... 四神聪是针灸临床常用的腧穴之一。本文结合王富春教授在针灸临床中运用四神聪的配伍经验,介绍四神聪的取穴方法、穴性、配伍规律等,认为四神聪具有通督补髓、散瘀通脉、补肾聪耳、镇静安神、健脑开窍、舒筋通络的作用,配伍相关腧穴可治疗眩晕、头痛、耳鸣、失眠、震颤麻痹、小儿脑瘫及面肌痉挛等临床常见疾病。同时王富春在取四神聪时,常在百会前后左右凹陷处取穴,在针刺前先进行揣穴,同时根据患者病情表里虚实调整针刺方向、角度、深度等,促使得气,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神聪 针刺 腧穴配伍 名家经验 中医临床 揣穴
下载PDF
《针灸大成》中太冲穴的临床应用探析
20
作者 刘嘉嘉 何慧英 +1 位作者 陈翠 谭涛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4年第11期92-96,共5页
本研究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太冲穴的相关条文,并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探讨分析太冲穴的命名、定位、刺法灸法及针灸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胸腹,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喉、目、... 本研究通过整理《针灸大成》中太冲穴的相关条文,并结合近年来的临床研究,探讨分析太冲穴的命名、定位、刺法灸法及针灸临床应用,以期为临床及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支撑。足厥阴肝经从足走胸腹,属肝络胆,与肺、胃、肾、脑、喉、目、唇及阴器相联系。太冲穴定位在足背区,操作方法多用针法和灸法,临床操作多为泻法。太冲穴作为足厥阴肝经的原穴和输穴,在五行中属土为木经之土穴,其功效主要与其定位、归经及穴性有关,具有疏肝理气、活血调血、通络止痛等作用,配合他穴使用可以治疗内科相关疾病(肝胆疾病、脾胃疾病、肾系疾病、肢体经络疾病)、又可兼治妇科疾病及外科疾病等。太冲穴为临床常用穴位,现代临床多用于妇科疾病、肢体经络疾病及情志类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大成 太冲穴 临床应用 刺法灸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