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4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灸治疗癌性疼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1
作者 顾媛媛 王月 +1 位作者 王连芝 谭福柱 《针灸临床杂志》 2024年第1期106-109,共4页
癌性疼痛简称为“癌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本研究归纳了针灸治疗癌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针灸对细胞免疫、炎症因子和p38MAPK等信号传导通路和TRPV... 癌性疼痛简称为“癌痛”,是中晚期癌症患者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临床问题。本研究归纳了针灸治疗癌痛的作用机制研究进展,着重介绍了针灸对细胞免疫、炎症因子和p38MAPK等信号传导通路和TRPV1离子通道的调节作用,以期为针灸治疗癌痛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并为癌痛的针灸治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痛 针灸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调控HER4-PI3K/AKt轴对骨肉瘤恶性生物学行为和干性表达的影响
2
作者 马琨 张川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4期101-103,共3页
目的探讨HER4基因操控对骨肉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和干细胞样特点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HER4 mRNA以及蛋白水平。MTT法和集落形成法被用来评价MG-63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短发夹RNA(shRNA)干... 目的探讨HER4基因操控对骨肉瘤细胞的恶性生物学特征和干细胞样特点的影响以及可能的机制。方法用Qrt-PCR、western blotting方法分析HER4 mRNA以及蛋白水平。MTT法和集落形成法被用来评价MG-63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短发夹RNA(shRNA)干扰预处理、菌落形成、迁移、侵袭和western blotting实验确定HER-4调节骨肉瘤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机制。采用球形成实验和CD133+细胞群检测HER-4诱导的干细胞样特征。结果HER4在骨肉瘤细胞中过表达。Sh-HER4表现出明显的细胞活力、集落形成和侵袭/迁移抑制能力。此外,HER4的敲除显著降低了CD133阳性细胞的球形大小和比例,以及干细胞标志物的表达。从机制上看,HER4通过失活PI3K/AKT通路促进骨肉瘤进展。结论综上所述,这些结果表明HER4是骨肉瘤进展和干细胞调节的一个新靶点,可能对开发治疗骨肉瘤的方法有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ER4 骨肉瘤 入侵 迁移 具备干细胞特性 PI3K/AKt轴
下载PDF
改善肿瘤缺氧耐药的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3
作者 游训仪 朱珂慧 +7 位作者 肖晶 吴嘉康 郑诗凡 张阿龙 钟锐 王红 曹晔 刘嘉馨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97-303,共7页
目的制备改善肿瘤缺氧耐药的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法制备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通过纳米粒度仪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多分散系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包封率,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评价其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结... 目的制备改善肿瘤缺氧耐药的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方法采用薄膜法制备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通过纳米粒度仪考察其粒径、Zeta电位、多分散系数,通过高效液相色谱仪检测其包封率,并通过体外细胞实验评价其与肿瘤细胞的相互作用。结果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的最优制备条件为:磷脂总量为36 mM,DPPC∶DOPE∶胆固醇摩尔比为7∶2∶1,紫杉醇用量为3 mg,水化介质为3 mg·mL^(-1)Hb-PBS溶液,水化温度为室温,水化时间为0.5 h;平均粒径为(189.17±8.22)nm,多分散系数为0.14±0.023,紫杉醇包封率为(58.27±2.55)%,血红蛋白含量为(0.63±0.05)mg·mL^(-1)。体外细胞实验中,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对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约为紫杉醇脂质体的1.5倍、被肿瘤细胞摄取量约为紫杉醇脂质体的1.2倍及ROS生成量约为紫杉醇脂质体的1.8倍。结论制备了血红蛋白-紫杉醇脂质体,通过细胞实验证明其能通过改善缺氧、增加ROS产生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有望为肿瘤缺氧导致的耐药抵抗提供安全有效的新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 脂质体 紫杉醇 肿瘤 缺氧
原文传递
针刺配合中药治疗气血亏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王芹 王立玉 +1 位作者 周迪 龚亚斌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和胃养血方治疗气血亏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气血亏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和胃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假针刺配合和胃养血方治疗。观察... 目的 观察针刺配合和胃养血方治疗气血亏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9例气血亏虚型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9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和胃养血方治疗,对照组采用假针刺配合和胃养血方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Piper疲乏修订量表(revised Piper fatigue scale,PFS-R)及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存质量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s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core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EORTC QLQ-C30)各项评分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治疗后PFS-R各项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FS-R各项评分差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组治疗后EORTC QLQ-C30中躯体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疲倦评分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治疗后EORTC QLQ-C30中角色功能及疲倦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31.0%,对照组为17.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针刺配合和胃养血方能改善肺癌患者疲乏状态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针药并用 肺癌 术后 疲乏 气血亏虚
下载PDF
隔药灸防治血液科化疗患者恶心、呕吐的临床观察
5
作者 祁灵珍 何海芬 +1 位作者 方文娟 周燕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24年第1期101-104,共4页
血液肿瘤包括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1],全身化疗是此类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2],可有效抑制肿瘤[3];但化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杀死异常生长的肿瘤细胞的同时,也避免不了对正常细胞、组织和脏器造成损伤[... 血液肿瘤包括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恶性淋巴瘤、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1],全身化疗是此类肿瘤治疗的首选方法[2],可有效抑制肿瘤[3];但化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杀死异常生长的肿瘤细胞的同时,也避免不了对正常细胞、组织和脏器造成损伤[4],同时引起一系列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或副作用。恶心、呕吐是化疗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严重者会影响化疗的进一步治疗,因此给予相应的干预预防和治疗化疗引起的消化道不良反应对患者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 血液科 多发性骨髓瘤 全身化疗 恶性淋巴瘤 隔药灸 血液肿瘤 化疗药物
下载PDF
扶正安中汤联合索拉非尼在中晚期肝癌患者的临床观察
6
作者 梁菲 燕腾飞 +2 位作者 王久利 徐海军 梁海 《世界中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77-382,共6页
目的:探讨扶正安中汤联合索拉非尼(SOR)治疗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后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至12月亳州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TACE后的中晚期HCC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 目的:探讨扶正安中汤联合索拉非尼(SOR)治疗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后中晚期肝细胞癌(HCC)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至12月亳州市中医院肿瘤科收治的TACE后的中晚期HCC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用简单随机化分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SOR治疗,观察组采用SOR联合扶正安中汤治疗,持续治疗3个疗程后予以疗效评估,随访1年;比较2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肝功能、肾功能、肿瘤标志物及炎症介质水平指标;统计1年患者生存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对照组和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分别为24.00%和56.00%(P<0.05)。治疗后,2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血清指标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白蛋白(ALB)、总胆红素(TB)较治疗前下降,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均P<0.05);2组患者血清肌酐(Cr)、尿素氮(BUN)较治疗前升高,且对照组低于观察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年随访期间对照组和观察组生存率分别为24.00%和42.00%,组间差异显著(χ~2=8.72,P=0.0018)。2组血清恶性肿瘤特异性生长因子(TSGF)、血清甲胎蛋白(AF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较治疗前下降,且对照组高于观察组(P<0.05)。结论:扶正安中汤联合SOR是治疗TACE后中晚期HCC患者的有效方案。相对于单独使用SOR治疗,能有效调节血清肿瘤标志物及炎症介质水平,且不增加药物治疗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肝癌 扶正安中汤 索拉非尼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临床观察 肿瘤标志物 炎症介质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麦粒灸联合中药治疗肺癌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
7
作者 杨靖 申娟 +3 位作者 张旭 张茜 袁萍 王红梅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289-294,共6页
目的 观察麦粒灸联合地榆升白片治疗肺癌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肺癌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地榆升白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麦粒灸... 目的 观察麦粒灸联合地榆升白片治疗肺癌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2例肺癌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地榆升白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麦粒灸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T细胞亚群水平的变化,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骨髓抑制程度。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3%(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血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CD3^(+)T细胞百分比、CD4^(+)T细胞百分比、CD4^(+)/CD8^(+)比值显著降低(P<0.05),CD8^(+)T细胞百分比升高(P<0.05),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骨髓抑制总发生率为34.8%,低于对照组的60.9%(P<0.05)。结论 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麦粒灸联合地榆升白片可改善肺癌放疗后白细胞减少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灸法 麦粒灸 肺癌 放疗 白细胞减少症 T细胞亚群 骨髓抑制
下载PDF
2013—2023年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8
作者 任梦 何娅娜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24年第1期118-122,共5页
目的探讨2013—2023年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检索2013年1月1日—2023年7月1日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发表(CNKI)的CINV相关文献。提取文献信息,并对机构、关键词进行预处理,采用VOSviewer1.6.19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 目的探讨2013—2023年化疗所致恶心呕吐(CINV)的研究现状及热点。方法检索2013年1月1日—2023年7月1日中国全文期刊数据库发表(CNKI)的CINV相关文献。提取文献信息,并对机构、关键词进行预处理,采用VOSviewer1.6.19软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初检得到文献2203篇,经筛选,最终纳入2198篇。结果显示,2017年之前发文量呈现逐年上升趋势,但自2019年开始呈下降趋势。CINV领域发文量最多的机构是广州中医药大学,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王芳与聂克,涉及的方向包含临床医学、药学、中医学、护理学。近3年研究前沿包括网络药理学、预防性止吐、无呕病房、集束化护理等。结论CINV是一个多学科联合的研究领域。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非药物干预成为该领域研究热点,无呕病房、网络药理学等方面可能成为该领域的研究新热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 恶心 呕吐 可视化分析 文献计量
下载PDF
吴勉华论治肠癌经验探析
9
作者 祝金标 吴艳 吴勉华(指导)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197-200,共4页
吴勉华教授发挥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病机理论,认为肠癌致病之因为癌毒,结合肠腑“实而不能满”的脏腑特性,肠癌脾胃气虚和癌毒内生贯穿病理始终,肠癌多伴“气滞、湿毒、热毒、瘀毒”等病理因素,导致肠腑通降失司,“湿、热、瘀、毒”... 吴勉华教授发挥国医大师周仲瑛“癌毒”病机理论,认为肠癌致病之因为癌毒,结合肠腑“实而不能满”的脏腑特性,肠癌脾胃气虚和癌毒内生贯穿病理始终,肠癌多伴“气滞、湿毒、热毒、瘀毒”等病理因素,导致肠腑通降失司,“湿、热、瘀、毒”等复合病理因素胶结,形成有形之瘤体。吴教授主张动态辨期治疗,早期以健运脾胃、消积化滞为主,中后期强调温补脾胃、化湿和胃、消癌解毒、化瘀攻积,时时需解郁安神。吴教授临证强调剥离复杂病机,分清轻重缓急,用药法遵节次矩矱,强调配伍组合。本文总结吴教授辨治肠癌经验,并附验案一则,为治疗肠癌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癌毒病机 脾胃气虚 吴勉华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与康艾注射液在铂类联合化疗恶性肿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10
作者 李欣雨 汪欣文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3期81-83,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与康艾注射液预防恶性肿瘤患者铂类联合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山西省中医院进行治疗的92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铂...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敷贴与康艾注射液预防恶性肿瘤患者铂类联合化疗不良反应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22年1-12月在山西省中医院进行治疗的92例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6例。两组患者均采用铂类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对症治疗与护理,观察组采用穴位敷贴联合康艾注射液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恶心呕吐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便秘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中药穴位敷贴联合康艾注射液治疗的方式能够改善恶性肿瘤患者铂类联合化疗的不良反应,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并予以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铂类联合化疗 穴位敷贴 康艾注射液 不良反应
下载PDF
(-)-表儿茶素通过调控A549R细胞自噬改善放疗敏感性的作用机制
11
作者 黄梅芳 王俊峰 +7 位作者 岳军 李田芊 繆怡 王淋 何永梅 康敏 母丽霞 李文辉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5-59,I0001-I0003,共8页
目的 探讨(-)-表儿茶素[(-)-Epicatechin, EC]通过联合放疗(Radiotherapy, RT)改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构建放疗抵抗株A549R。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 目的 探讨(-)-表儿茶素[(-)-Epicatechin, EC]通过联合放疗(Radiotherapy, RT)改善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放疗敏感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A549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构建放疗抵抗株A549R。通过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增殖活力,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mediated dUTP nick-end labeling, TUNEL)染色观察细胞凋亡情况,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蛋白质免疫印迹(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leaved Caspase-3)和自噬相关蛋白(Beclin、LC3II/I)的表达。免疫荧光染色检测Cleaved Caspase-3和LC3的表达。单丹磺酰尸胺(Monodansylcadaverine, MDC)染色检测自噬体的形成。结果 EC联合RT抑制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诱导细胞凋亡和自噬、下调Bcl-2的表达、上调Bax、Cleaved Caspase-3、Beclin和LC3Ⅱ/I的表达,而加入自噬抑制剂(Chloroquine, CQ)或mTOR信号通路激活剂MHY1485处理后部分减弱了EC联合RT处理对细胞的作用。结论 EC可作为放疗增敏剂,通过抑制mTOR信号通路诱导A549R细胞自噬和凋亡改善放疗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小细胞肺癌 (-)-表儿茶素 放疗增敏剂 自噬 MTOR信号通路
原文传递
α-常春藤皂苷抗肿瘤活性研究进展
12
作者 倪晓晨 姜晓敏 +1 位作者 于世龙 金凤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60-63,共4页
α-常春藤皂苷(α-hederin)是一种单桥糖三萜皂苷,存在于常春藤叶片,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人们发现α-常春藤皂苷最诱人的功能是其极高的抗肿瘤活性。目前,α-常春藤皂苷被发现的抗肿瘤机制包括自噬激活、一氧化氮调控、上皮间质... α-常春藤皂苷(α-hederin)是一种单桥糖三萜皂苷,存在于常春藤叶片,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其中,人们发现α-常春藤皂苷最诱人的功能是其极高的抗肿瘤活性。目前,α-常春藤皂苷被发现的抗肿瘤机制包括自噬激活、一氧化氮调控、上皮间质转化阻滞、Hippo-Yap信号通路激活和促进活性氧积累等,且不仅于此。在这些细胞效应中,活性氧是α-常春藤皂苷发挥功能的核心桥梁。有足够的证据表明,α-常春藤皂苷诱导的肿瘤细胞凋亡、糖代谢水平下调、氧化应激发生和铁死亡敏感性上调都是由ROS所介导的;同时,也有理由相信,ROS还可能参与了α-常春藤皂苷诱导的Hippo信号通路激活和自噬启动。近年来,有一些研究对α-常春藤皂苷进行了改良,包括靶向递送的设计,生物利用度的调整和溶血活性的规避等。这给α-常春藤皂苷的开发和应用增加了更多的可能性。目前,关于α-常春藤皂苷的抗肿瘤药理研究仍然在广泛地开展,其丰富的生物学功能和极高的生物学活性使之成为一种十分具有前景的化合物。以近些年α-常春藤皂苷在抗肿瘤药理学上的成果作一综述,以期为该先导化合物的后续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理论参考依据,并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α-常春藤皂苷 抗肿瘤 自噬 一氧化氮 活性氧
原文传递
消痛乳膏膏摩治疗阴寒内阻型癌痛临床研究
13
作者 孙颖 李志明 +3 位作者 高辰 康宁 王文雯 李仝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77-81,共5页
目的研究了中药外治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旨在进一步提高镇痛效果,减少西药镇痛药物的用量及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癌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疼痛疗效标准,结合数字... 目的研究了中药外治癌性疼痛的临床疗效,旨在进一步提高镇痛效果,减少西药镇痛药物的用量及不良反应,从而提高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方法选取符合入组条件的癌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疼痛疗效标准,结合数字评估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法双重评价中医外治癌痛的疗效;以行为状态评分(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观察病人的生活质量,综合分析中医外治癌性疼痛取得疗效的可能途径,探讨中医外用制剂有效、便捷、经济和不良反应少的可能机制。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NRS评分均有下降,参照WHO疼痛疗效评价标准,两组疼痛均有缓解,但治疗组的NRS评分下降要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程度优于治疗组(P<0.05);治疗首日及末日每24 h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治疗组止痛药用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生活质量方面,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卡式评分均有上升,但治疗组略优于对照组(P<0.05),在综合镇痛满意率方面,治疗组总满意率为83.33%(25/30),高于对照组(56.67%,17/30)(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不良反应方面,治疗期间治疗组和对照组安全性分别为83.33%(25/30)和60.00%(18/3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果显示用消痛乳膏治疗癌痛,止痛效果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减少了口服西药止痛的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癌性疼痛 恶性肿瘤 临床研究 中医外治
原文传递
血红蛋白类氧载体在肿瘤治疗领域中的应用进展
14
作者 郑诗凡 王红 +3 位作者 徐莹璨 吴嘉康 周文涛 郝莎莎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477-481,共5页
大多数实体肿瘤内血流和氧气供氧不足,缺氧微环境会加速肿瘤恶化,影响肿瘤预后。因此,改善肿瘤组织的氧合状态对提高肿瘤治疗敏感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血红蛋白类氧载体(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 HBOCs)是一类携释氧纳米粒子... 大多数实体肿瘤内血流和氧气供氧不足,缺氧微环境会加速肿瘤恶化,影响肿瘤预后。因此,改善肿瘤组织的氧合状态对提高肿瘤治疗敏感性和有效性至关重要。血红蛋白类氧载体(hemoglobin-based oxygen carriers, HBOCs)是一类携释氧纳米粒子,可到达正常红细胞难以通过的障碍性微循环小血管,为缺氧的组织器官输送氧气。已有研究证明,HBOCs作为1种潜在的纳米级高效携/释氧剂应用于肿瘤治疗可以增加组织氧合,在肿瘤治疗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本文综述了缺氧在肿瘤中的影响,并重点介绍了血红蛋白类氧载体在肿瘤放疗、化疗、新型动力学治疗和免疫治疗领域的应用进展及可能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红蛋白类氧载体 肿瘤微环境 肿瘤缺氧 肿瘤治疗
原文传递
艾迪注射液对肝癌部分切除患者术后肝功能的影响
15
作者 张楠 田永京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4期453-454,共2页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用于肝癌部分切除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肝癌部分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免疫功能、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结果治... 目的探讨艾迪注射液用于肝癌部分切除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方法90例肝癌部分切除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术后,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艾迪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的免疫功能、肝功能及肿瘤标志物。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的CD3^(+)、CD4^(+)、CD4^(+)/CD8^(+)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CD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BIL、AST、ALT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FP、CEA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艾迪注射液用于肝癌部分切除术后患者,可有效改善其免疫功能及肝功能,降低肿瘤标志物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迪注射液 肝癌部分切除术 免疫功能 肝功能 肿瘤标志物
下载PDF
雷火灸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骨髓抑制的临床疗效和生活质量改善的安全性评价
16
作者 段青云 《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 2024年第4期0115-0118,共4页
探究雷火灸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分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化疗前一天开始采用多部位雷火灸,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白细胞下降持续时间、每化疗周期用G... 探究雷火灸治疗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骨髓抑制及生活质量改善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我院60例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分对照组、观察组。观察组:化疗前一天开始采用多部位雷火灸,对照组:常规治疗。对比白细胞下降持续时间、每化疗周期用G-CSF天数及使用总量、骨髓抑制和呕吐发生率及中医症状积分。结果 观察组白细胞下降持续时间、每化疗周期用G-CSF天数及使用总量皆少于对照组(P<0.05),骨髓抑制发生率及呕吐率皆少于对照组(P<0.05),中医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雷火灸治疗在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骨髓抑制治疗中能减轻化疗对骨髓的抑制和呕吐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雷火灸 乳腺癌 化疗 骨髓抑制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三焦针灸法对中晚期胃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文涛 刘阿庆 +5 位作者 张冠 刘云鹤 崔倩 杨艳杰 王栋 于建春 《实用肿瘤杂志》 CAS 2023年第3期270-275,共6页
目的观察三焦针灸法治疗中晚期胃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胃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2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剔除... 目的观察三焦针灸法治疗中晚期胃腺癌癌因性疲乏的疗效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天津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中晚期胃腺癌癌因性疲乏患者200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100例;剔除脱落患者后,对照组85例,治疗组77例。对照组接受常规中西医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联合三焦针灸法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卡氏功能状态(Karnofsky performance status,KPS)评分、Piper量表评分、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以及淋巴细胞亚群(CD3^(+)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NK细胞和B细胞)百分比和绝对计数的变化。结果对照组治疗后KPS评分升高且Piper量表中行为维度评分、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和淋巴细胞亚群CD4^(+)T细胞绝对计数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Piper量表中情绪维度、感觉维度、认知维度和总分评分以及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CD3^(+)T细胞绝对计数、CD8^(+)T细胞绝对计数、NK细胞绝对计数和B细胞绝对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后KPS评分升高,Piper量表中行为维度、情绪维度、感觉维度和总分评分均降低,CD3^(+)和CD4^(+)T细胞绝对计数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Piper量表中认知维度评分、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淋巴细胞亚群百分比及CD8^(+)T、NK和B细胞绝对计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三焦针灸法后可缓解中晚期胃腺癌患者的疲乏状态、提高生活质量和降低贫血的发生,其作用机制可能通过提高淋巴细胞数量、改善免疫功能和改善贫血状态来实现的,是临床上治疗胃腺癌癌因性疲乏的一种简便易行且确实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腺癌 三焦针灸法 癌因性疲乏 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电针缓解癌痛患者阿片耐受的临床观察
18
作者 李莎 田伟千 +4 位作者 赵峰 季淑娟 姚凤珍 汤洋 朱明慧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9期889-894,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缓解癌痛患者阿片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治疗,电针组取双侧内关和足三里穴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取双侧内关和足三里穴旁开15 mm处非穴位点进行... 目的观察电针缓解癌痛患者阿片耐受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癌痛患者随机分为电针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均使用阿片类药物进行镇痛治疗,电针组取双侧内关和足三里穴进行电针治疗,对照组取双侧内关和足三里穴旁开15 mm处非穴位点进行电针治疗。观察两组阿片耐受指数、爆发痛的次数和疼痛缓解持续时间,比较两组治疗前后数字等级评定量表(numeric rating scale,NRS)和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 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C30,EORTC QLQ-C30)评分变化,并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电针组阿片耐受指数低于对照组(P<0.05),爆发痛次数低于对照组(P<0.05),疼痛缓解持续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电针组治疗后情绪、躯体、认知和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电针组治疗后疲倦、恶心呕吐、疼痛、气促、失眠、食欲丧失和便秘评分低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电针组恶心呕吐和便秘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电针可减少癌痛患者镇痛治疗期间阿片耐受的发生,减轻疼痛,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 针药并用 癌痛 药物耐受 内关 足三里 数字等级评定量表 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生命质量核心量表
下载PDF
针刺治疗胰腺癌冷冻消融术后胃排空延迟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姜丽芳 张彬 +3 位作者 顾玉青 陈晨 姜丽红 顾一煌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3年第5期508-513,共6页
目的观察调理胃肠法针刺治疗胰腺癌冷冻消融术(intraoperative cryoablation therapy,IOCT)后胃排空延迟(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胰腺癌IOCT后DGE患者随机分为药物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及调理胃肠组,每组31... 目的观察调理胃肠法针刺治疗胰腺癌冷冻消融术(intraoperative cryoablation therapy,IOCT)后胃排空延迟(delayed gastric emptying,DGE)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3例胰腺癌IOCT后DGE患者随机分为药物对照组、常规针刺组及调理胃肠组,每组31例。患者进行基础治疗后,药物对照组予盐酸甲氧氯普胺注射液肌肉注射,常规针刺组予常规针刺,调理胃肠组在常规针刺组基础上针刺大肠俞和小肠俞。观察3组治疗前后胃排空率(gastric emptying rate,GER)、修订版胃瘫主要症状指数(gastroparesis cardinal symptom index-revised,GCSI-R)评分以及3 min内肠鸣音次数,并比较3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3组GER和肠鸣音次数较治疗前增加(P<0.05),GCSI-R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常规针刺组、调理胃肠组均优于药物对照组(P<0.05),调理胃肠组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药物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1.6%(16/31),常规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7.1%(27/31),调理胃肠组的总有效率为93.5%(29/31),调理胃肠组及常规针刺组总有效率均高于药物对照组(P<0.05)。结论调理胃肠法针刺治疗胰腺癌IOCT后DGE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疗法 胃轻瘫 冷冻消融术 胰腺肿瘤 胃排空率 修订版胃瘫主要症状指数
下载PDF
针灸治疗食道癌的选穴规律
20
作者 王萌 赵平 +3 位作者 王苗 刘欢 周钰 周铭心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3期161-166,共6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针灸治疗食道癌(EC)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文数据库中针灸治疗EC的文献,筛选文献后提取腧穴处方建立数据库。通...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探讨针灸治疗食道癌(EC)的取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数据库、万方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文数据库中针灸治疗EC的文献,筛选文献后提取腧穴处方建立数据库。通过SPSS 26.0、SPSS Modeler 14.1、Clementine 12.0进行聚类分析、关联规则分析、复杂网络分析。结果:共筛选文献68篇,统计腧穴处方68首,涉及4 701例患者,腧穴126个。其中使用频数≥10的腧穴16个。频数前5的腧穴为足三里、中脘、内关、膈俞、三阴交;临床腧穴归经以任脉、胃经、膀胱经为主;最常选用的特定穴为交会穴、募穴、五输穴;腧穴主要分布在四肢及胸腹部;关联分析得出12条2个腧穴之间的关联;聚类分析显示共有7组腧穴。结论:国内医家治疗EC多选用的核心针灸处方为“足三里、中脘、内关”,核心穴对为“足三里-中脘”。针刺方案多选用阴、阳经并重,并注重特定穴使用,尤其是交会穴多选取肝经、脾经相交的腧穴相互搭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道癌 针灸 取穴规律 数据挖掘 聚类分析 关联性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