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7篇文章
< 1 2 7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耳穴压丸联合耳穴揿针疗法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1
作者 侯昕玥 王健全 +19 位作者 曹珂儿 李书娇 孙宏睿 亢泽峰 李武军 褚利群 邢凯 王养忠 刘军 刘松 陈水龄 高瑞 张丛青 张岚 杨剑英 宿蕾艳 张莎莎 霍蕊莉 杨永升 宋曼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9-15,共7页
目的 观察耳穴压丸联合耳穴揿针疗法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7月—2022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等6家医院诊治的低度近视和近视前期患儿156例(156只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78只眼)。对... 目的 观察耳穴压丸联合耳穴揿针疗法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7月—2022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等6家医院诊治的低度近视和近视前期患儿156例(156只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78只眼)。对照组予健康宣教+足矫配镜(近视前期患儿只予健康宣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丸+耳穴揿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检测受试者的裸眼远视力(UCDVA)、等效球镜度(SE)、眼轴(AL)和全身症状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儿治疗前的UCDVA、SE、AL和全身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UCDVA: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各时间节点UCDVA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2周和24周UCDVA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与统计学意义(Z12_(周)=3.495,Z24_(周)=3.950,均P=0.000)。2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UCDV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_(周)=2.655,P=0.008;Z12_(周)=3.441,P=0.001;Z24_(周)=2.933,P=0.003)。(2)SE: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12周和24周SE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_(周)=2.349,P=0.020;t24_(周)=3.643,P=0.000)。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SE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_(周)=5.861、t12_(周)=7.640、t24_(周)=9.845,均P=0.000)。2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S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_(周)=3.392,P=0.001;t12_(周)=3.468,P=0.001;t24_(周)=3.968,P=0.000)。2组治疗后24周与治疗前的SE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9,P=0.000)。(3)AL:2组AL治疗后各时间节点与治疗前的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差值比较,试验组治疗后24周与治疗前的AL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5,P=0.044)。(4)全身症状评分: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全身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_(周)=5.358、Z12_(周)=5.690、Z24_(周)=5.886,均P=0.000)。对照组治疗后6周、12周全身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_(周)=4.411, P=0.000;Z12_(周)=3.259, P=0.001)。2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12周和24周的全身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2_(周)=1.999, P=0.046;Z24_(周)=3.093, P=0.002)。(5)不良反应及依从性: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2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穴压丸联合耳穴揿针疗法具有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作用,能够控制屈光度增加、延缓眼轴增长度、稳定视力、改善全身症状体征,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耳穴疗法 揿针 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儿童青少年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干眼研究及针刺治疗干眼中的应用
2
作者 韦庆波 丁宁 +5 位作者 杨小存 吴霞 沈乎醒 高卫萍 吴云川 姜志欣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
干眼是指由泪液的质、量和动力学异常等原因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或眼表微环境失衡,造成多种眼部不适甚至视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治疗尚局限于缓解症状,保护视功能。针刺治疗干眼有效,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蛋白质组学技术... 干眼是指由泪液的质、量和动力学异常等原因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或眼表微环境失衡,造成多种眼部不适甚至视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治疗尚局限于缓解症状,保护视功能。针刺治疗干眼有效,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蛋白质组学技术能系统全面反映蛋白质的功能、结构以及相互作用关系,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针刺治疗干眼的研究,不仅可从不同病因病程揭示干眼蛋白质水平的动态变化,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还能系统挖掘针刺治疗干眼的调控机制,为针刺治疗的理论研究和针刺作用的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旨在探讨蛋白质组学在干眼临床和基础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干眼的诊疗及针刺机制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针刺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中医药调控缺血缺氧微环境对青光眼治疗及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凋亡的研究进展
3
作者 陈文黎 魏宇娇 +3 位作者 孙志超 倘孟莹 陈爽 张丽霞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1,共6页
青光眼是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严重威胁人类视觉健康。当前常规治疗方法是使用眼药水、手术等方式以降低眼内压,但是临床长期疗效差强人意。青光眼最主要的病理基础为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退行性改变及凋亡,临床及... 青光眼是首位不可逆性致盲眼病,严重威胁人类视觉健康。当前常规治疗方法是使用眼药水、手术等方式以降低眼内压,但是临床长期疗效差强人意。青光眼最主要的病理基础为神经节细胞(retinal ganglion cells,RGCs)退行性改变及凋亡,临床及实验研究发现缺血缺氧微环境的改变常常会加重RGCs的凋亡,而如何延缓甚至抑制其凋亡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气血理论是中医核心概念之一,中医药具有多组分、多途径、多靶标的作用特点,对于复杂病理机制所导致的视网膜缺血缺氧微环境改变具有独特的治疗优势和潜力。随着近年来中医药研究的不断发展,中药在保护RGCs方面取得了不少新的研究。该文就中药有效活性成分和复方制剂在保护RGCs的有效性及潜在机制方面进行了总结,以期为临床工作中更有效地抑制RGCs凋亡、改善视功能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缺血缺氧 微环境 中医药
原文传递
“运气学说”指导下针药并用治疗PAMM1例
4
作者 陈爽 张丽霞 +2 位作者 魏宇娇 倘孟莹 孙志超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70-473,共4页
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paracentral acute middle maculopathy,PAMM)是以多发性、视野旁中心暗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眼部缺血性疾病,以单眼发病多见,可无明显视力损害[1]。眼底检查可见黄斑旁浅灰白色病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 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paracentral acute middle maculopathy,PAMM)是以多发性、视野旁中心暗点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眼部缺血性疾病,以单眼发病多见,可无明显视力损害[1]。眼底检查可见黄斑旁浅灰白色病灶,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表现为黄斑区内核层带状高反射信号,其形成与局部视网膜毛细血管网缺血、缺氧有关[1]。当前国内相关PAMM的病例报道较少,笔者以五运六气理论为指导,应用六癸年黄芪茯神汤配合开阖六气针法治疗PAMM患者1例,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 高血压性视网膜病变 五运六气 黄芪茯神汤 开阖六气针法
下载PDF
中医治疗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研究进展
5
作者 杨雪 严欣雨 苏风军 《现代中医药》 2024年第1期11-14,共4页
西医目前对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无特效药,往往采用对症处理的方式。中医药治疗此病具有独特的优势,认为虚与湿为其主要的病因,治疗以补虚,化湿利水为主,可缩短病程,改善视觉,降低复发率。无论是复方制剂还是汤药、针灸等疗法,皆有利于... 西医目前对中心浆液性视网膜病变无特效药,往往采用对症处理的方式。中医药治疗此病具有独特的优势,认为虚与湿为其主要的病因,治疗以补虚,化湿利水为主,可缩短病程,改善视觉,降低复发率。无论是复方制剂还是汤药、针灸等疗法,皆有利于中浆病情的恢复。中西医结合不仅可以促进病情的恢复,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西药的用量以及减轻其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心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中医 中西医结合
下载PDF
针刺睛明穴刺伤内眦动脉案例1则
6
作者 张娴 左政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3期324-325,共2页
睛明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始穴位,应用范围广泛,临床疗效显著,不仅是治疗眼病的要穴[1-3],也是治疗头面部疾病、呃逆、急性腰扭伤等病的效穴[4-6]。但因其位于眼眶内,所处位置特殊,血管神经丰富,毗邻结构复杂,针刺该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 睛明是足太阳膀胱经的起始穴位,应用范围广泛,临床疗效显著,不仅是治疗眼病的要穴[1-3],也是治疗头面部疾病、呃逆、急性腰扭伤等病的效穴[4-6]。但因其位于眼眶内,所处位置特殊,血管神经丰富,毗邻结构复杂,针刺该穴具有一定的危险性,操作不慎时极易发生血管损伤等针刺意外,所以在发生异常情况时如何采取及时有效的处理措施,是针灸临床非常值得重视的问题[7]。笔者在跟随导师学习期间,曾处理1例较为特殊的针刺睛明穴刺伤内眦动脉的患者,预后良好,现报道如下,以供同道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睛明 针刺疗法 面动脉 医案
下载PDF
赖新生运用通元疗法治疗干眼经验
7
作者 雷林波 王继红 +2 位作者 黄艳玲 陈建基 蔡伟蓝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32-35,共4页
赖新生将干眼病机分为气血不充、清阳不升、湿浊上犯、阴火袭窍4个方面,针刺治疗以“通元”为根,取任脉、手足及眼周等处穴位以引气归元,养精明目;中药内服以“脾胃”立法,谨守病机,辨证处方,外治内服结合,针药并用,效果显著。
关键词 干眼 脾胃 通元疗法 针药并用 临床经验 赖新生
下载PDF
浅析经外奇穴大骨空和小骨空在中医眼科中的应用
8
作者 蒲思源 李强 +1 位作者 董雨璐 张富文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4年第5期463-466,共4页
本文通过探索中医古籍及现代临床研究的治疗方法,探索大、小骨空在现代眼科临床中的应用,发现二者可用于治疗多种眼科疾病,如霰粒肿、干眼、复视、角膜溃疡、流泪症,操作简便,疗效较佳。治疗方法包括艾灸、普通针刺、火针和杵针,每种方... 本文通过探索中医古籍及现代临床研究的治疗方法,探索大、小骨空在现代眼科临床中的应用,发现二者可用于治疗多种眼科疾病,如霰粒肿、干眼、复视、角膜溃疡、流泪症,操作简便,疗效较佳。治疗方法包括艾灸、普通针刺、火针和杵针,每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诊疗理念。艾灸多使用麦粒灸,以口吹火灭的泻法效果佳;普通针刺可进行平刺,或沿拇指透刺;火针烧红后点刺,不留针;杵针采用点叩、开阖的方法。本文为眼科疾病的治疗提供了多样化的方法和理念,而这些方法的进一步应用和研究将对传统眼科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骨空 小骨空 艾灸 火针 霰粒肿 干眼
下载PDF
针刺、梅花针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
9
作者 毛安 宋明霞 +2 位作者 朱源 徐红 庄君苗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期84-8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梅花针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12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 目的:观察针刺、梅花针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7月—2021年6月上海市金山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120眼)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60眼)。对照组给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针刺结合梅花针叩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视力、视野、眼压。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治疗前,两组视力、平均光敏度、眼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视力、平均光敏度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两组眼压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梅花针联合曲伏前列素滴眼液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临床效果确切,能提高患者视力和视野,降低眼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 视神经损害 针刺 梅花针 叩刺
下载PDF
IOLmaster700与Lenstar测量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眼部生物参数的比较
10
作者 张婧 孙素芳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4期0009-0011,共3页
比较IOL Master 700与Lenstar在测量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眼轴、角膜中央厚度以及前房深度等眼部参数的差异性、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 选取2023年5-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拟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患... 比较IOL Master 700与Lenstar在测量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的眼轴、角膜中央厚度以及前房深度等眼部参数的差异性、相关性和一致性。方法 选取2023年5-8月在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拟进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的患者61例(100只眼),分别进行IOL Master 700和Lenstar检查,其中每只受试眼IOL Master 700自动测量五次,Lenstar测量三次,分别取平均值。配对t检验和Pearson相关性分析分别对两种机器测得AL 、CCT、 AQD进行差异性和相关性分析。Bland-Altman分析IOL Master 700和Lenstar测量的AL 、CCT、AQD的一致性。结果 IOL Master 700与Lenstar测量所得的AL无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CCT及AQD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通过Pearson相关分析,两种仪器所测的AL、CCT、AQD之间均有较好的相关性(r=0.960~1.000,p<0.001),且经Bland-Altman分析,这两种仪器在测量AL、CCT、 AQD等眼部生物参数时一致性较好。结论 IOL Master 700与Lenstar在测量眼轴、角膜中央厚度和前房深度时,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相关性,临床上可以相互替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OL Master700 LENSTAR 眼轴长度 角膜中央厚度 前房深度
下载PDF
基于调神理论治疗梅杰综合征验案1则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超 王丽媛 +2 位作者 史梦迪 孙远征 李岩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1期67-68,83,共3页
梅杰综合征(Meige syndrome)是一组锥体外系疾病,是由法国的神经病学家亨利·梅杰首先发现且命名的[1],临床表现为双眼睑痉挛、面部肌张力障碍样不自主运动,故又称为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梅杰综合征是一系列肌张力问... 梅杰综合征(Meige syndrome)是一组锥体外系疾病,是由法国的神经病学家亨利·梅杰首先发现且命名的[1],临床表现为双眼睑痉挛、面部肌张力障碍样不自主运动,故又称为眼睑痉挛-口下颌肌张力障碍综合征。梅杰综合征是一系列肌张力问题的总称,主要集中在眼肌,也可以涉及到下颌肌、颊肌等。HORATIO在其论著中做了简单论述—这种兴奋性收缩表现为眼睑频繁闭合,并随之引起视力缺失,伴有各种各样的奇特面容[2]。疾病通常发生在50~55岁的年龄段。女性与男性的患病比例为3∶1。有研究[3-4]表明该病在睡眠,讲话,唱歌,打哈欠,张口时可有改善,而在强光下,疲劳,紧张,阅读和看电视时加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杰综合征 针灸 调神理论 医案
下载PDF
松解筋膜触发点针刺法治疗小学生近视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武峙璇 徐雪娇 +4 位作者 韩数 孙河 李岩 王殿一 张竞飞 《针灸临床杂志》 2023年第3期35-40,共6页
目的:评价松解筋膜触发点(MTrPs)针刺法治疗小学生近视的疗效,并探讨MTrPs针刺灭活与裸眼视力(UCVA)缓解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小学生(年龄6~12周岁)近视患者83例(159眼)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80眼)与对照组41例(7... 目的:评价松解筋膜触发点(MTrPs)针刺法治疗小学生近视的疗效,并探讨MTrPs针刺灭活与裸眼视力(UCVA)缓解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小学生(年龄6~12周岁)近视患者83例(159眼)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2例(80眼)与对照组41例(79眼),观察组选取风池、大杼穴,采用针刺、行针和固定留针方法,松解MTrPs,每日针刺1次;对照组给予患眼0.01%阿托品滴眼,每日1次,夜间给药;均14 d 1个疗程,1个疗程结束休息2 d,治疗2个疗程。治疗后根据UCVA、屈光度、眼轴长度、调节灵敏度(AS)和总有效率进行疗效评价,比较针刺前、后MTrPs的数量、压痛、面积及周长。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在UCVA、屈光度与AS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轴长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75%(75/8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4.81%(67/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可以有效改变近视小学生患者MTrPs的数量、压痛、面积及周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近视小学生患者MTrPs的数量、压痛、面积及周长与近视UCVA差值成正相关(P<0.01)。结论:松解筋膜触发点针刺法治疗小学生近视疗效显著,MTrPs的灭活程度与耳鸣症状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可将MTrPs的数量、压痛、面积及周长指标用于近视的预防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筋膜松解针法 青少年 近视 肌筋膜触发点
下载PDF
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干预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伴调节功能异常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3
作者 宋继科 吴秋欣 +2 位作者 田庆梅 郭俊国 毕宏生 《山东中医杂志》 2023年第3期260-265,283,共7页
目的:观察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Eye-TEAS)对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调节功能的干预效果,同时评价治疗仪的安全性。方法:纳入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1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使用Eye-TEAS... 目的:观察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Eye-TEAS)对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调节功能的干预效果,同时评价治疗仪的安全性。方法:纳入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141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7例和对照组74例。观察组使用Eye-TEAS治疗仪选取睛明、攒竹、鱼腰、丝竹空、太阳、四白穴治疗,对照组使用SJZ近视治疗仪治疗,两组均每天治疗20 min,10 d为1个疗程,共治疗2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裸眼远近视力、调节功能,评价临床疗效;并以不良事件发生率为安全性指标,评估治疗仪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后,两组裸眼远近视力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调节灵敏度、调节幅度、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较治疗前均显著提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调节功能指标水平及临床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分别为5.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Eye-TEAS治疗仪在改善儿童青少年假性近视及低中度近视患者远近视力及调节功能方面疗效确切,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周经皮穴位电刺激 儿童青少年 近视 调节灵敏度 调节幅度 正相对调节 负相对调节
下载PDF
穴位针刺治疗儿童弱视5年远期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莉 毛珍 林冬娜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9期45-48,共4页
目的:回顾性研究穴位针刺治疗儿童弱视5年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收治的80例(137眼)弱视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0,70眼)和观察组(n=4... 目的:回顾性研究穴位针刺治疗儿童弱视5年远期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7年1月汕头大学·香港中文大学联合汕头国际眼科中心收治的80例(137眼)弱视儿童的临床资料,根据所采用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n=40,70眼)和观察组(n=40,67眼),对照组采用西医弱视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穴位针刺治疗,比较两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2.50%vs.75.00%)(P<0.05)。治疗前,两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年,两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升高(P<0.05),且观察组裸眼视力、最佳矫正视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针刺治疗儿童弱视的5年远期效果显著,可改善视力水平,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弱视 穴位针刺 视力 不良反应
下载PDF
针刺枕视皮质对应区对青光眼模型大鼠视神经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庞国龙 白东方 +2 位作者 徐一轲 刘思彤 赵丽楠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617-623,共7页
目的:观察针刺枕视皮质对应区对青光眼模型大鼠视神经的影响,分析可能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中的80只构建青光眼模型,高眼压状态持续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联合针刺组、常规针刺组、枕视皮质组;剩余20只为空白组。联合针刺组针刺球... 目的:观察针刺枕视皮质对应区对青光眼模型大鼠视神经的影响,分析可能机制。方法:将100只SD大鼠中的80只构建青光眼模型,高眼压状态持续4周后,随机分为模型组、联合针刺组、常规针刺组、枕视皮质组;剩余20只为空白组。联合针刺组针刺球后穴、风池穴、太阳穴、行间穴、枕视皮质对应区,常规针刺组针刺球后穴、风池穴、太阳穴、行间穴,枕视皮质组针刺枕视皮质对应区。每2日针刺1次,连续针刺3周。空白组、模型组不针刺。观察各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数量及形态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人超大B细胞淋巴瘤因子(Bcl-XL)、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stat3)光密度值(OD),免疫印迹法检测Bcl-XL、stat3蛋白表达。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联合针刺组、枕视皮质组、常规针刺组RGC数量均升高(P<0.05),且联合针刺组RGC数量高于常规针刺组及枕视皮质组(P<0.05)。空白组RGC形态大致正常,排列整齐、紧密;模型组RGC形态异常,有拉长变形,甚至出现溶解情况,排列无序;联合针刺组RGC形态较正常,排列较整齐,无明显溶解、变形;枕视皮质组和常规针刺组RGC形态相对正常,排列较模型组整齐,RGC轻度变形,无明显溶解情况。与空白组比较,各组模型大鼠Bcl-XL、stat3 OD均升高(P<0.05),且联合针刺组、枕视皮质组、常规针刺组Bcl-XL、stat3 OD均高于模型组(P<0.05),联合针刺组Bcl-XL、stat3 OD均高于枕视皮质组及常规针刺组(P<0.05)。与空白组比较,各组模型大鼠Bcl-XL、stat3蛋白表达均升高(P<0.05),且联合针刺组、枕视皮质组、常规针刺组Bcl-XL、stat3蛋白表达均高于模型组(P<0.05),联合针刺组Bcl-XL、stat3蛋白表达均高于枕视皮质组及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针刺枕视皮质对应区联合常规穴位可以激活青光眼模型大鼠视神经保护通路,保护高眼压下的视神经,修复被高眼压损伤的视神经及RGC,改善视神经的生存微环境,修复受损视觉系统。其机制可能与针刺激活stat3信号通路、上调Bcl-XL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枕视皮质对应区 视神经萎缩 青光眼 视网膜神经节细胞 人超大B细胞淋巴瘤因子 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因子3
下载PDF
海洋中药昆布古今应用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红梅 李卉 +3 位作者 宋鹏 王梦瑜 郭瑜 付先军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5期533-546,共14页
目的:探讨昆布的古今应用情况及用药经验,为昆布临床合理应用及相关产品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华医典》等著作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含昆布方剂及临床研究文献,进行频数分... 目的:探讨昆布的古今应用情况及用药经验,为昆布临床合理应用及相关产品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基于《中医方剂大辞典》、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及《中华医典》等著作及中国知网数据库,收集含昆布方剂及临床研究文献,进行频数分析、关联规则分析、文献计量学分析及可视化处理。结果:共筛选出含昆布方剂342首,来自90种医籍。配伍分析发现,昆布多配伍化痰止咳平喘药、清热药、理气药等,与海藻配伍频率最高,其次为连翘、甘草、半夏等。分析主治病症发现,昆布多用于治疗瘿气、瘰疬、噎膈、疮等。1993年5月4日至2023年5月4日,中国知网共收录736篇含昆布临床文献,2000年左右,昆布多配伍夏枯草、黄药子等治疗甲状腺疾病、乳腺增生;直至2010年,昆布多糖及昆布多糖硫酸酯在治疗甲状腺疾病、乳腺增生等疾病中具有更大优势。结论:古代方剂与现代临床研究多集中于以昆布治疗瘿气,但古代含昆布方剂还可以治疗瘰疬、噎膈、咳嗽、疝、疮等病症,应用范围远超现代,且昆布解酒、瘦人等功效并未在现代临床中得到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昆布 海洋中药 古今应用 临床研究 数据挖掘 解酒 瘦人
下载PDF
筋膜松解针法治疗角结膜干燥症临床观察
17
作者 武峙璇 林春范 +3 位作者 王殿一 毛铁 孙河 李岩 《中医药信息》 2023年第4期63-67,共5页
目的:观察针刺松解筋膜触发点(MTrPs)治疗角结膜干燥症(K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KCS患者125例,按照随机、非盲、阳性治疗的平行对照原则,根据入组顺序将其分为药物对照组41例,传统针刺组42和观察组42例。药物对照组给... 目的:观察针刺松解筋膜触发点(MTrPs)治疗角结膜干燥症(KC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KCS患者125例,按照随机、非盲、阳性治疗的平行对照原则,根据入组顺序将其分为药物对照组41例,传统针刺组42和观察组42例。药物对照组给予玻璃酸钠滴眼液滴双眼,每次1滴,每日5~6次;针刺对照组在药物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使用传统针刺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药物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针刺松解MTrPs治疗,均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基础泪液分泌试验(SIT)、泪膜破裂时间(BUT)、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FL)及泪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SIT、BUT、FL和泪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IT、BUT、FL和泪液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均高于药物对照组和传统针刺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7%(38/41),药物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4%(26/41),传统针刺组为83.3%(35/42),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针刺松解MTrPs治疗KCS,可以改善干眼症状,降低泪液IL-6、TNF-α含量,减轻炎性反应,提升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结膜干燥症 筋膜触发点 针刺 筋膜学
下载PDF
医院-社区联动模式下眼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实践与探讨
18
作者 张海芳 单雪晴 +1 位作者 陈婷丽 冯爱成 《中国社会医学杂志》 2024年第1期25-28,共4页
积极建设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的高质量管理服务体系是“十四五”期间眼健康工作的重要任务。医院体检中心应抓住机遇,探索高质量发展眼健康管理体系的服务策略。研究以华东疗养院眼科工作实践为案例,对体检中心眼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 积极建设满足人民多元化需求的高质量管理服务体系是“十四五”期间眼健康工作的重要任务。医院体检中心应抓住机遇,探索高质量发展眼健康管理体系的服务策略。研究以华东疗养院眼科工作实践为案例,对体检中心眼健康管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意义、内容、流程及优劣势进行了分析。提出应充分发挥体检中心行业优势,将眼病防治关口前移;与医院、社区等机构上下联动,构建眼健康医健体模式,实施“筛查-转诊-治疗-随访-健康管理”为主线的主动式服务体系,从而为推进“全民普遍眼健康”工作奠定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健康 医院-社区联动 管理服务体系 体检中心 联动模式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针灸治疗眼病的疾病谱与适宜病症的研究 被引量:3
19
作者 陈静 徐红 +1 位作者 金美 张仁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6期519-524,共6页
目的总结近5年针灸治疗眼病的疾病谱,探讨分析针灸治疗眼病的适宜病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检索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正... 目的总结近5年针灸治疗眼病的疾病谱,探讨分析针灸治疗眼病的适宜病症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检索2017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WANFANG DATA)、维普中文期刊数据库(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MED)中正式发表的有关针灸治疗眼病的文献,通过整理、筛选、归纳,总结近5年的针灸眼病谱;同时与既往已经发表的2篇针灸眼病谱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比较,总结探究针灸治疗眼病的适宜病症及其发展变化。结果(1)针灸治疗眼病的文献结果:近5年针灸治疗眼病的文献共有588篇,包含38种病症,以干眼的文献最多(24.8%),其次为近视(12.1%)、视神经萎缩(10.0%),治疗最多的疾病类别为视网膜疾病与视神经疾病;(2)近5年适宜病症分级:(1)一级适宜病症,为干眼、近视、视神经萎缩、眼肌麻痹、青光眼、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弱视、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视网膜色素变性;(2)二、三级适宜病证无;(3)四级适宜病证,为Graves眼病、黄斑变性、眼底出血、视疲劳。(3)与既往研究比较:适宜病症中,视神经萎缩、弱视、干眼、青光眼、缺血性视神经病变近年来临床应用有上升趋势,近视、眼肌麻痹略有下降趋势。不同时期适宜病症涵盖的疾病类别均以视网膜病与视神经疾病为最多。结论近5年眼病针灸病谱和适宜病症不断更新变化,从外眼病、炎症性眼病、常见眼病向眼底病、非炎症性眼病、难治性眼病转变,但仍以干眼、近视、视神经萎缩研究最多,视网膜病与视神经病研究病种最为丰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眼病 疾病谱 适宜病症 数据挖掘
下载PDF
针刺治疗青光眼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20
作者 邓柔 吴艳霞 路雪婧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3期282-285,共4页
青光眼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仅次于白内障的、致盲率最高的、不可逆的眼科疾病。中医药对眼科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有一定优势,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针刺对于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的新进展,其将成为防治青光眼、减少青光眼致残、致盲率的重要... 青光眼是目前全球范围内发病率仅次于白内障的、致盲率最高的、不可逆的眼科疾病。中医药对眼科疾病的治疗与预防有一定优势,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针刺对于青光眼的预防和治疗的新进展,其将成为防治青光眼、减少青光眼致残、致盲率的重要手段。本文主要从针刺治疗青光眼的作用机制和临床治疗方法、疗效等方面进行综述,发现针刺能有效控制青光眼的发生发展。本研究可为今后的实验和临床研究方向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针刺 临床 作用机制 研究进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