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29篇文章
< 1 2 6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郑邦本应用半白六君子汤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肠上皮化生经验
1
作者 郑波 黄玉静 张文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366-368,共3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常见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食纳减少,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1]。肠上皮化生(IM)是指在炎症或损伤等情况下导致胃黏膜被肠上皮细胞代替的病理变化,现代医...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以胃黏膜腺体萎缩性病变为主要特征的常见慢性消化系统疾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食纳减少,嗳气,反酸,恶心、呕吐等[1]。肠上皮化生(IM)是指在炎症或损伤等情况下导致胃黏膜被肠上皮细胞代替的病理变化,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这是胃癌发生的重要环节,肠化生的缓解或治疗对阻断胃癌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君子汤 胃脘胀痛 萎缩性病变 肠化生 慢性消化系统疾病 肠上皮细胞 现代医学研究 胃癌发生
下载PDF
曹奕从风血辨治三叉神经痛经验
2
作者 王思路 曹奕 王振亚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80-781,共2页
三叉神经痛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瞬间产生撕裂样或刀割样的疼痛,疼痛时间可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三叉神经痛的疼痛性质一般呈阵发性和周期性,且间歇期无任何不适症状,常因说话、进食、饮水、洗脸、刷牙等因素诱发[1]。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为面部三叉神经分布区瞬间产生撕裂样或刀割样的疼痛,疼痛时间可持续数秒至数分钟。三叉神经痛的疼痛性质一般呈阵发性和周期性,且间歇期无任何不适症状,常因说话、进食、饮水、洗脸、刷牙等因素诱发[1]。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多用药物及手术,但药物毒副作用较大,而手术风险大[2-3]。曹奕教授从医30余载,擅长诊疗各科疑难杂症,现将其诊治三叉神经痛经验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叉神经痛 疼痛时间 撕裂样 刀割样 疼痛性质 手术风险 药物毒副作用 疑难杂症
下载PDF
陆绵绵运用健脾消积柔肝祛风法治疗儿童瞬目症经验
3
作者 孙化萍 洪德健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82-783,共2页
儿童频繁眨眼,不伴有面肌痉挛和其他全身症状,无神经系统疾病,称为儿童瞬目症,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干眼症、屈光不正、精神因素、外界环境刺激等相关,但也有些无明显病因或诱因,只是单纯性频繁眨眼。该病类似于中医的目劄病。一... 儿童频繁眨眼,不伴有面肌痉挛和其他全身症状,无神经系统疾病,称为儿童瞬目症,目前病因尚不明确,多认为与干眼症、屈光不正、精神因素、外界环境刺激等相关,但也有些无明显病因或诱因,只是单纯性频繁眨眼。该病类似于中医的目劄病。一年前仙逝的陆绵绵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西医结合眼科专家,全国中医院校五版《中医眼科学》教材副主编和教学参考书的主编,全国第一批、第二批中医师承指导老师,江苏省首届名老中医、中西医结合师承指导老师。就将陆老治疗目劄病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面肌痉挛 中医院校 名老中医 神经系统疾病 中西医结合 中医师承 陆绵绵 屈光不正
下载PDF
李广文应用大剂量黄芪临床经验
4
作者 李夏云 顾蘅 +1 位作者 田春同 陈诗慧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66-167,共2页
李广文教授师从全国名中医、云南中医药大学孟如教授。临床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肌无力,此外对红斑狼疮、硬皮病、肾炎等免疫性疾病,多发性肌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肌营养不良症、运动神经元病等“肌无力”类疾病及部... 李广文教授师从全国名中医、云南中医药大学孟如教授。临床擅长运用中医、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重症肌无力,此外对红斑狼疮、硬皮病、肾炎等免疫性疾病,多发性肌炎、格林-巴利综合征、肌营养不良症、运动神经元病等“肌无力”类疾病及部分皮肤病等的治疗亦颇具心得。现将李广文教授临床应用黄芪经验浅述如下。1黄芪的功效黄芪是为豆科植物黄芪或内蒙黄芪等的干燥根,其入肺、脾经,味甘性微温,功能助卫气,固皮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发性肌炎 李广文 内蒙黄芪 肌无力 运动神经元病 卫气 免疫性疾病 脾经
下载PDF
川芎羌活僵蚕汤治疗原发性针刺样头痛1例
5
作者 常华军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88-789,共2页
原发性针刺样头痛是一种自发发生的短暂、局限的针刺样头痛,不伴有脑部潜在的结构性病变或者颅神经的病变[1]。国内对于原发性针刺样头痛的研究不多,关于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针刺样头痛的报道更少。现将川芎羌活僵蚕汤治疗原发性针刺样头痛... 原发性针刺样头痛是一种自发发生的短暂、局限的针刺样头痛,不伴有脑部潜在的结构性病变或者颅神经的病变[1]。国内对于原发性针刺样头痛的研究不多,关于中医药治疗原发性针刺样头痛的报道更少。现将川芎羌活僵蚕汤治疗原发性针刺样头痛1例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患者,男,38岁。因“右侧颞枕部针刺样疼痛4天”于2023年1月10日11时36分入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样 颅神经 中医药治疗 颞枕部 僵蚕 临床资料 羌活 川芎
下载PDF
中华心字与岐黄心学
6
作者 王辉武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87-788,共2页
心,一个中华民族原创的汉字。理义内涵,博大精深。心:能概及宇宙之大,也可破解生命奥秘之深,是中华文化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范畴。非近世误译之心,与解剖概念形质心脏小同而大异。“心”字在小篆中写作■,与灯芯点燃一团火苗象形。有学... 心,一个中华民族原创的汉字。理义内涵,博大精深。心:能概及宇宙之大,也可破解生命奥秘之深,是中华文化中最普遍、最基本的范畴。非近世误译之心,与解剖概念形质心脏小同而大异。“心”字在小篆中写作■,与灯芯点燃一团火苗象形。有学者推断,这“火”是生命之火,正是明代心学之集大成者,王守仁(阳明)在《尊经阁记》中所言:“心也,性也,命也,一也。”又说“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因此,汉字心,伟大的、至高无上、神圣的,不可滥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外无物 形质 生命之火 岐黄 明代心学 尊经阁 王守仁
下载PDF
赤凤迎源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验案一则
7
作者 李紫莎 韩白杨 +1 位作者 张敏 沈凯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374-374,共1页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障碍,严重时还会并发肌肉萎缩和关节积液。风湿寒邪入侵或偶发外伤,以致气滞血瘀、经络阻痹,外加肝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经筋失养、气血不畅、脉络滞涩而出现关节功能受损。治疗应活...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主要表现为膝关节疼痛、肿胀和活动障碍,严重时还会并发肌肉萎缩和关节积液。风湿寒邪入侵或偶发外伤,以致气滞血瘀、经络阻痹,外加肝肾亏虚、脏腑功能失调,经筋失养、气血不畅、脉络滞涩而出现关节功能受损。治疗应活血行气,疏经通络,强筋复脉,祛湿散寒[1-2]。现将赤凤迎源针法治疗膝痹验案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骨性关节炎 活血行气 疏经通络 气滞血瘀 肝肾亏虚 膝关节疼痛 关节积液 肌肉萎缩
下载PDF
基于薛立斋“滋化源”思想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的治疗
8
作者 梁膑月 王淑美 李常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73-176,共4页
慢阻肺是以慢性咳嗽、咯痰、呼吸困难、气短乏力等为临床症状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慢阻肺主要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指南》表明[1]慢阻肺稳定期管理目标主要是减轻当前症状和降低未来风险,但由于慢阻肺病情迁延反复,患者运动耐力及... 慢阻肺是以慢性咳嗽、咯痰、呼吸困难、气短乏力等为临床症状的呼吸系统常见疾病。慢阻肺主要分为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指南》表明[1]慢阻肺稳定期管理目标主要是减轻当前症状和降低未来风险,但由于慢阻肺病情迁延反复,患者运动耐力及生存质量进行性下降,目前暂无有效药物可改善患者肺功能的逐年下降。多数慢阻肺稳定期患者症状轻微,不易引起重视,往往错过最佳的诊疗时机,最终出现一系列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诸多临床研究表明中医治疗慢阻肺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咳嗽 慢阻肺病 薛立斋 迁延反复 呼吸困难 运动耐力 中医治疗 未来风险
下载PDF
当归芍药散异病同治验案举隅
9
作者 杨怡 郑开明 张彪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89-791,共3页
“同病异治”首次出现于《素问·五常政大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但未对“异病同治”加以阐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异病同治”这一概念,但却是最早能体现出“异病同... “同病异治”首次出现于《素问·五常政大论》,“西北之气,散而寒之;东南之气,收而温之,所谓同病异治也”,但未对“异病同治”加以阐述。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异病同治”这一概念,但却是最早能体现出“异病同治”原则的医学著作。仲景勤求古训,虽病、症不同,但病机相同者,均以一方疗之,为中医“异病同治”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创先河[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病同治 同病异治 《伤寒杂病论》 医学著作 验案举隅 张仲景 勤求 当归芍药散
下载PDF
祛邪扶正法辅治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1例
10
作者 周明星 李世举 +4 位作者 潘晓鸣 张天石 施方圆 张蔚 吴金灿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91-793,共3页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累及视神经、脊髓、极后区、脑干、间脑和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19世纪被首次发现,患病率约为(0.5~10)/(10万人·年),以女性青壮年居多。因该病复发率及致残率较高,预后...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MOSD)是一种由免疫介导的,累及视神经、脊髓、极后区、脑干、间脑和大脑的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性疾病。19世纪被首次发现,患病率约为(0.5~10)/(10万人·年),以女性青壮年居多。因该病复发率及致残率较高,预后不佳[1]。治疗审标本、分主次,以祛邪扶正为总法,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 祛邪扶正 免疫介导 辅治 复发率 患病率
下载PDF
“脾胃归元针法”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初探
11
作者 张翔 姚雅淇 +5 位作者 张振宇 徐寅翔 苗开齐 熊淑馨 程璇 王光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75-78,共4页
面部过敏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王光安副教授从气机角度论治该病,疗效显著。文章基于《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通过对相关治疗案例的分析,探讨王光安副教授应用“脾胃归元针法”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经验,... 面部过敏性皮炎是皮肤科常见疾病,发病率呈逐年递增趋势,王光安副教授从气机角度论治该病,疗效显著。文章基于《黄帝内经》气机升降理论,通过对相关治疗案例的分析,探讨王光安副教授应用“脾胃归元针法”治疗面部过敏性皮炎的临床经验,以期为针刺治疗该病提供理论依据与临床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脾胃归元针法 面部过敏性皮炎 气机升降 脾升胃降 针刺
下载PDF
杨德钱应用玉华散加减治疗喘证验案一则
12
作者 韦宇 杨德钱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81-782,共2页
喘证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1]。病因可概括为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等。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等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时均可诊断为“喘证”[2]。玉华散方... 喘证以呼吸困难,甚至张口抬肩,鼻翼煽动,不能平卧为临床特征[1]。病因可概括为外邪侵袭,饮食不当,情志失调,劳欲久病等。喘息性支气管炎、肺炎、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肺结核等以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时均可诊断为“喘证”[2]。玉华散方源自《杨氏家藏方》卷八,是主治咳嗽气喘的方剂[3]。杨德钱是重庆市名中医,重庆市医学突出贡献专家。现将杨德钱应用玉华散加减治疗喘证验案一则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喘息性支气管炎 肺源性心脏病 张口抬肩 喘证 外邪侵袭 情志失调 名中医 呼吸困难
下载PDF
针刺联合中药眼部熏洗治疗干眼症临床经验
13
作者 衡美兰 邢桂霞 +1 位作者 刘建勇 张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378-379,共2页
干眼症又名角结膜干燥综合征,是指以泪液质和量的改变、泪膜稳态失衡为主要特征的多因素眼表疾病,伴有眼部不适和眼表损伤症状[1]。目为宗脉之所聚,脏腑精气通于经络上滋于目,视而精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诸脉者,皆属于目... 干眼症又名角结膜干燥综合征,是指以泪液质和量的改变、泪膜稳态失衡为主要特征的多因素眼表疾病,伴有眼部不适和眼表损伤症状[1]。目为宗脉之所聚,脏腑精气通于经络上滋于目,视而精明。《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曰:“诸脉者,皆属于目,目得血而能视,五脏六腑精气,皆上注于目,而为之精。”针刺可以激发经气运行至眼,改善眼球及其周围组织的气血运行,疏通眼部络脉,引导阴精上行,使五脏六腑之精气上输于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表疾病 熏洗治疗 阴精 络脉 五脏六腑 泪膜 气血运行 干眼症
下载PDF
醒脑开窍法针刺联合电针疏波治疗臂丛神经损伤验案二则
14
作者 邓灵芝 刘美婷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3期600-601,共2页
臂丛神经损伤为周围神经损伤中较严重类型之一,若诊治不当或不及时,残疾率较高,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影响。臂丛神经损伤常遗留严重的伤侧上肢功能障碍、肌肉萎缩,药物治疗收效甚微[1]。在损伤肢体不能参与主动活动之前,应尽早恢复其功... 臂丛神经损伤为周围神经损伤中较严重类型之一,若诊治不当或不及时,残疾率较高,给患者的身心带来严重影响。臂丛神经损伤常遗留严重的伤侧上肢功能障碍、肌肉萎缩,药物治疗收效甚微[1]。在损伤肢体不能参与主动活动之前,应尽早恢复其功能,以延缓损伤处的肌肉萎缩,防止关节强直、减少瘢痕粘连[2]。笔者用醒脑开窍法针刺为主治疗臂丛神经损伤疗效较好,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臂丛神经损伤 关节强直 醒脑开窍法 残疾率 肌肉萎缩 瘢痕粘连 周围神经损伤 验案
下载PDF
从“寒湿-瘿络”论治亚急性甲状腺炎
15
作者 梁梦琰 卓兴卫 +4 位作者 廖宇帆 王明慧 吴亚兰 李卫东 蒲琳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76-178,共3页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是临床常见甲状腺疾病,约占全部甲状腺疾病的5%,约30%反复发作,后期可遗留甲状腺功能减退[1]。西医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对症消炎止痛,存在停药后复发,遗留后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问题... 亚急性甲状腺炎(subacute thyroiditis,SAT)是临床常见甲状腺疾病,约占全部甲状腺疾病的5%,约30%反复发作,后期可遗留甲状腺功能减退[1]。西医多采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对症消炎止痛,存在停药后复发,遗留后期甲状腺功能减退等问题。SAT属中医“瘿病”范畴,由于早期甲状腺毒症阶段多有发热、疼痛、心动过速等“热毒”表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亚急性甲状腺炎 甲状腺毒症 心动过速 甲状腺功能减退 甲状腺疾病 非甾体抗炎药 瘿病 糖皮质激素
下载PDF
文仲渝从中医“治未病”理论防治小儿厌食
16
作者 赵凌志 郑珊 陈启雄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2期369-371,共3页
小儿厌食是指儿童较长时间以食欲下降、食量减少,甚至厌恶进食为主要特征的小儿常见病[1]。各年龄段的儿童均有一定几率发病,但大多以1~6岁多见,城市儿童较农村儿童发病率高。国内儿童的患病率为12%~34%[2]。厌食归属于中医学“厌食”... 小儿厌食是指儿童较长时间以食欲下降、食量减少,甚至厌恶进食为主要特征的小儿常见病[1]。各年龄段的儿童均有一定几率发病,但大多以1~6岁多见,城市儿童较农村儿童发病率高。国内儿童的患病率为12%~34%[2]。厌食归属于中医学“厌食”“伤食”“不思食”“恶食”“不饥不纳”“食滞”等范畴[3]。患儿长期厌食可导致生长发育迟缓(身高和体重明显落后于同龄儿童)、营养不良、免疫力低下和出现心理问题和精神疾病,对患儿及其家庭带来经济和心理负担[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厌食 儿童发病率 免疫力低下 同龄儿童 小儿常见病 精神疾病 治未病 生长发育迟缓
下载PDF
李妍怡应用佛手瓜蒌汤治疗心肌缺血经验
17
作者 周兆玲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84-786,共3页
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以胸痛、胸闷,气短和乏力等症状,在中医属“胸痹”“心痛”范畴。中药治疗心肌缺血能弥补西药治疗的不足[1]。李妍怡教授用中药治疗心肌缺血疗效较好,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心主血脉之气,脉道是血液流动的通道,不逸于脉... 心肌缺血的临床表现以胸痛、胸闷,气短和乏力等症状,在中医属“胸痹”“心痛”范畴。中药治疗心肌缺血能弥补西药治疗的不足[1]。李妍怡教授用中药治疗心肌缺血疗效较好,介绍如下。1病因病机心主血脉之气,脉道是血液流动的通道,不逸于脉外,肝主藏血,具有防止出血的作用。心与肝在中医理论中有密切的相互关系,两者协同作用确保血液的循环和储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理论 心主血脉 肝主藏血 病因病机 心肌缺血 李妍怡 血液流动 胸痛
下载PDF
肛门湿疡巴渝肛肠流派证治体会
18
作者 柏天野 李凤 +3 位作者 何花 谢彦宇 高金龙 徐月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4期794-796,共3页
肛门湿疡又称为“谷道痒”、“肛痒风”[1]等,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肛门瘙痒症(pruritusani,P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机能障碍的肛肠类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表明其发病率约在1%~5%,且男性好发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 肛门湿疡又称为“谷道痒”、“肛痒风”[1]等,类似于现代医学的肛门瘙痒症(pruritusani,PA),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神经机能障碍的肛肠类疾病。其确切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目前研究表明其发病率约在1%~5%,且男性好发于女性,男女发病比例约为3.7∶1[2],常见的发病年龄30~70岁[3]。在临床中可分为原发性瘙痒与继发性瘙痒,原发性瘙痒指在肛周无明显原发性皮损的情况下出现肛门皮肤的灼热与瘙痒,研究显示约有90%的肛门瘙痒病例属于此类[4];继发性瘙痒则是指因其他原因如淋病、肠炎、肛周手术等因素导致的肛门瘙痒[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机能障碍 肛门瘙痒症 发病年龄 肛门皮肤 肛周 肛门湿疡 现代医学 肛肠
下载PDF
芍药甘草汤加减治疗踝关节术后肌肉痉挛验案一则
19
作者 曹正涛 张熙 +2 位作者 管明生 宋治国 王淑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71-172,共2页
1病例介绍邬某,男,27岁,2023年5月24日初诊。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踝部肌肉痉挛,阵发性发作,发作时局部刺痛不适,伴肌肉僵硬感,局部按揉无明显缓解,持续10min左右可逐渐缓解,无局部红肿,局部肤温正常,夜间疼痛发作频率较高,疼痛难... 1病例介绍邬某,男,27岁,2023年5月24日初诊。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下肢踝部肌肉痉挛,阵发性发作,发作时局部刺痛不适,伴肌肉僵硬感,局部按揉无明显缓解,持续10min左右可逐渐缓解,无局部红肿,局部肤温正常,夜间疼痛发作频率较高,疼痛难以入眠,饮食可,睡眠差,二便调,舌淡红苔薄黄,脉细涩。既往8个月前因左侧踝部骨折行切开复位钢针内固定术,内固定物未取出,术后卧床恢复时间较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踝部骨折 脉细 按揉 肌肉痉挛 发作频率 切开复位 踝关节 肌肉僵硬
下载PDF
银翘散治疗过敏性皮肤病验案举隅
20
作者 赵平安 张洁 雷鸣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24年第1期172-173,共2页
银翘散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问心堂温病条辨上焦篇》,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1]。本方谨遵《黄帝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 银翘散出自吴鞠通《温病条辨·卷一问心堂温病条辨上焦篇》,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渴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1]。本方谨遵《黄帝内经》“风淫于内,治以辛凉,佐以苦甘;热淫于内,治以咸寒,佐以甘苦”。常可用于过敏性皮肤病的治疗。1面部过敏性皮炎张某,女,23岁,2020年6月17日,以“面部皮疹伴瘙痒3年加重2周”就诊于我院皮肤科。3年前因换化妆品后面部出现红色丘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敏性皮肤病 温病条辨 红色丘疹 面部皮疹 验案举隅 恶风寒 吴鞠通 桂枝汤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