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6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谦斋病因十四纲辨证法则浅解——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6) 被引量:2
1
作者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2期108-110,共3页
关键词 秦伯未 病因辨证 十四纲要 中医药疗法 中医经验 气虚 气郁
下载PDF
议王好古论治阴证之特点 被引量:3
2
作者 李文华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2年第26期108-109,共2页
王好古,元代医家,将伤寒学说与脾胃内伤学说有机地结合而创立阴证学说。认为阴证的病因为外感寒、内饮冷,"人本气虚"和"内已伏阴";病机为"元阳中脱";辨证着重三阴阳虚证;治疗亦偏重于温补,善用附子、干姜... 王好古,元代医家,将伤寒学说与脾胃内伤学说有机地结合而创立阴证学说。认为阴证的病因为外感寒、内饮冷,"人本气虚"和"内已伏阴";病机为"元阳中脱";辨证着重三阴阳虚证;治疗亦偏重于温补,善用附子、干姜,并讲究服药时间、方法。其对于阴证的论治,既补充了仲景之学,又发挥了易水学说,至今仍具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好古 阴证 治疗特点 张元素
下载PDF
走出肾命理论误区与谦斋医学启示录——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15) 被引量:2
3
作者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11期879-881,共3页
针对肾命理论中阴阳概念的混乱局面 ,进一步探讨了秦伯未的学术思想。结论 :提出命门的概念 ,突出命门通过心、肾、督脉与脑有着密切的关系 ,揭示命门与脏腑及形体组织的具体联系 ,总结出命门的中医网络系统 ,规范和丰富了命门学说 ;肾... 针对肾命理论中阴阳概念的混乱局面 ,进一步探讨了秦伯未的学术思想。结论 :提出命门的概念 ,突出命门通过心、肾、督脉与脑有着密切的关系 ,揭示命门与脏腑及形体组织的具体联系 ,总结出命门的中医网络系统 ,规范和丰富了命门学说 ;肾与命门是二物一体关系 ,肾不纳气与肾气不固应统一于肾气虚 ;肾精肾气的功能归于肾 ,真阴真阳的全身作用属于命门 ,传统的肾阴肾阳一律统称为真阴真阳 ;对肾精、肾气与真阴、真阳进行严格的界定 ,重构肾命阴阳气精辨证思维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命 命门概念 肾命阴阳气精辨证 谦斋医学 秦伯未
下载PDF
谦斋脏腑辨证法则浅解——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11) 被引量:1
4
作者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7期527-529,共3页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脏腑辨证 秦伯未 当代名医 肾精不足 肾阴虚 虚火上炎 阴虚发热
下载PDF
《本草备要》对中医药学的贡献 被引量:5
5
作者 甄仲 秦玉龙 《湖北中医杂志》 2003年第7期6-7,共2页
关键词 《本草备要》 汪昂 中药学 医学教育
下载PDF
谦斋脏腑辨证法则浅解——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8) 被引量:1
6
作者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4期259-260,共2页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脏腑辨证 秦伯未
下载PDF
张锡纯大气下陷证辨识 被引量:3
7
作者 段东印 《河南中医》 2004年第1期26-26,共1页
关键词 张锡纯 大气下陷证 证候 中医 方药
下载PDF
谦斋脏腑辨证法则浅解——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10) 被引量:1
8
作者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439-440,共2页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脏腑辨证 秦伯未
下载PDF
谦斋脏腑辨证法则浅解——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9) 被引量:1
9
作者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5期350-352,共3页
3脾 脾统血,主运化.维持生命的力量主要是营养,脾能消化水谷,把食物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故被称为后天之本.倘若脾的运化能力不足,则食后作胀,因而引起肌肉消瘦,精神疲乏.脾主中气,体阴而用阳,阳气不运,最易湿阻,出现胸闷呕恶,大便泄泻,肌... 3脾 脾统血,主运化.维持生命的力量主要是营养,脾能消化水谷,把食物的精华运输到全身,故被称为后天之本.倘若脾的运化能力不足,则食后作胀,因而引起肌肉消瘦,精神疲乏.脾主中气,体阴而用阳,阳气不运,最易湿阻,出现胸闷呕恶,大便泄泻,肌肤浮肿,并能影响其它脏腑的活动,多见脾胃不和、土不生金及土克水等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脏腑辨证 秦伯未
下载PDF
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的创新性哲学诠释 被引量:1
10
作者 朱松美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2期54-59,共6页
戴震诠释《孟子》而成的《孟子字义疏证》 ,以“志存闻道”为治学宗旨 ,以程朱理学为理论基源 ,以社会变迁为时代起因 ,属意于理气心性的本体论创新和格物致知的方法论创新。在中国诠释史和哲学发展史中 ,具有终结封建 。
关键词 戴震 《孟子字义疏证》 哲学诠释 历史地位
下载PDF
柏敦夫眼科经验介绍 被引量:1
11
作者 柏超然 《吉林中医药》 1991年第1期7-8,共2页
先祖柏敦夫(1890~1944),浙江省长兴县人。幼读四书五经,因袭先曾祖柏会清秘制眼药施人,18岁投师长兴名医姚云仙学医三载,21岁以眼科悬壶于长兴县。先祖遍收民间单方验方,以《一草亭》点眼方起家,医庐名“炼石山房”,意在精炼炉甘石,特... 先祖柏敦夫(1890~1944),浙江省长兴县人。幼读四书五经,因袭先曾祖柏会清秘制眼药施人,18岁投师长兴名医姚云仙学医三载,21岁以眼科悬壶于长兴县。先祖遍收民间单方验方,以《一草亭》点眼方起家,医庐名“炼石山房”,意在精炼炉甘石,特制“退赤眼药”、“退翳眼药”、“治障眼药”分销于苏浙皖三省,名噪江南,饮誉半壁。兹将其诊治眼疾之精要撷取一、二,以飨读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柏敦夫 眼科 中药疗法 医案
下载PDF
试析张锡纯肝主气化说 被引量:1
12
作者 于鸿玲 《河北中医》 北大核心 1990年第6期46-47,共2页
近代名医张锡纯,字寿甫(1860~1933),河北盐山人。他深怀发扬祖国医学之志,潜心医学五十载,探古穷奥,衷中参西,在医学理论与实践上,皆颇多建树。本文仅就其对肝主气化、且主脱证谈几点体会,愿与同道探讨。
关键词 张锡纯 肝主气化说
下载PDF
金陵名医张简斋运用经方治疗内科杂病经验
13
作者 郭小娟 赵国臣 +3 位作者 郑艳辉 魏方 王钢 邹燕勤 《江苏中医药》 CAS 2020年第10期78-83,共6页
张简斋为民国时期南京最有影响力的中医之一。他上承仲景,下继孟河,融会贯通,在治疗内科杂病中擅长灵活运用经方。《邹云翔手录孤本张简斋医案》一书中记录简斋先生医案568则,其中使用经方约70首,经方单用、经方与经方合用、经方与时方... 张简斋为民国时期南京最有影响力的中医之一。他上承仲景,下继孟河,融会贯通,在治疗内科杂病中擅长灵活运用经方。《邹云翔手录孤本张简斋医案》一书中记录简斋先生医案568则,其中使用经方约70首,经方单用、经方与经方合用、经方与时方合用等,遣方用药得心应手,方证相应,直中病所,尽获良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邹云翔手录孤本张简斋医案》 经方 治疗应用 张简斋 南京 民国
下载PDF
卢朋著及其医事活动 被引量:2
14
作者 刘芳 《中医文献杂志》 2004年第3期48-49,共2页
本文以详实的资料考证了广东近代中医教育理论家卢朋著的真实姓名,并对其医疗和中医教育方面的事迹作了介绍。
关键词 卢朋著 中医教育家 广东 医事活动
下载PDF
陆士谔医著、医文考(续完) 被引量:1
15
作者 田若虹 《中医文献杂志》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关键词 陆士谔 医著 医文 考证
下载PDF
走出五脏阴阳辨证误区与谦斋医学启示录——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12)
16
作者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3年第8期603-605,共3页
针对五脏阴虚的泛化和阳虚的空白 ,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的学术思想 ,其结论是五脏均有阳虚证 ,阳虚各有特点 ;脾与胃作用是统一的 ,其阴虚和阳虚都只能有一个 ;肝肾阴虚以肾阴虚存在为前提 ,其它内脏的阴虚也是如此 ;肺阴虚和胃阴虚为... 针对五脏阴虚的泛化和阳虚的空白 ,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的学术思想 ,其结论是五脏均有阳虚证 ,阳虚各有特点 ;脾与胃作用是统一的 ,其阴虚和阳虚都只能有一个 ;肝肾阴虚以肾阴虚存在为前提 ,其它内脏的阴虚也是如此 ;肺阴虚和胃阴虚为非阴虚 ,应正名为肺津亏和胃津亏 ;五脏之阴虚只有一个 ,那就是真阴虚 ;阴虚发热有规律 ,血虚发热没有固定热型 ;只有牢牢地把握阴虚与津亏的界定、阴虚发热与血虚发热的鉴别 ,才能彻底走出五脏阴虚的辨证误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脏腑辨证 五脏阴阳辨证 谦斋医学 秦伯未
下载PDF
走出辨证重叠误区与证候结构公式——谦斋辨证论治学(23)
17
作者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7期 537-539,共3页
针对辨证重叠现象,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思想.辨证重叠分为两类:一类属于不可避免的,是由于病情复杂、证候之间的交叉造成的;另一类属于可以避免的,是由于辨证不规范、人为因素造成的.谦斋'特征'辨证思维,阐明了中医诊断学的原... 针对辨证重叠现象,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思想.辨证重叠分为两类:一类属于不可避免的,是由于病情复杂、证候之间的交叉造成的;另一类属于可以避免的,是由于辨证不规范、人为因素造成的.谦斋'特征'辨证思维,阐明了中医诊断学的原理,是走出辨证重叠误区的切入点.必须认清特征与共征的关系,认清特征与主证的关系,了解特征的分类,掌握特征的要点.证候结构公式是在特征辨证思维基础上提出的.证候=特征+共征+基础证+兼证;证候结构是依据病因病理分类,把证候分为主证、基础证、兼证,认清它们在证候中的主(即特征)次(即共征)、上(即主证)下(即基础证)及从属(即兼证)关系,是走出辨证重叠误区的重要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重叠 特征辨证思维 证候结构公式 谦斋辨证论治学 泰伯未
下载PDF
谦斋辨证处方规律——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20)
18
作者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4期 272-274,共3页
14 谦斋辨证处方选 谦斋在临床治疗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但在十年浩劫中,医案大多散失.现根据仅存的临证资料进行整理,所选处方虽然不多,但仍能得窥其辨证的精细,处方的轻灵.
关键词 组方原则 处方公式 处方步骤 谦斋医学 秦伯未
下载PDF
谦斋辨证处方规律——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18)
19
作者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2期 91-93,共3页
针对中医处方难学的特点,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思想.结论:处方学是研究处方与治法、成方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处方根据理法,从病因、病位结合证状是处方的根据;处方成熟的条件:必须以较多的治法为根据,以较多的成方为资本,以较多的... 针对中医处方难学的特点,进一步探讨了谦斋医学思想.结论:处方学是研究处方与治法、成方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问;处方根据理法,从病因、病位结合证状是处方的根据;处方成熟的条件:必须以较多的治法为根据,以较多的成方为资本,以较多的药物为基础;分析单方有8种思路,分析复方有独特视角;将原因疗法密切结合证状,能使通治方变为主治方;加味处方公式:(病因+病理+病位)+证状;传统组方原则为'君、臣、佐、使',谦斋组方原则为'因、理、位、证';处方有两种形式,自组方和成方加减;处方步骤:自组方分三步,成方加减分五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方原则 处方公式 处方步骤 谦斋医学 秦伯未
下载PDF
谦斋辨证论治学——当代名医秦伯未辨证论治精华(21)
20
作者 孙其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4年第5期 357-359,共3页
谦斋辨证论治学的内容包括:①辨证论治的涵义;②辨证论治的定义;③辨证论治的原理;④辨证论治的两大基石;⑤辨证的基本法则;⑥辨证的复杂法则;⑦辨证四大误区的认识统一;⑧辨证论治的步骤;⑨辨证证候结构公式;⑩辨证处方规律.辨证论治... 谦斋辨证论治学的内容包括:①辨证论治的涵义;②辨证论治的定义;③辨证论治的原理;④辨证论治的两大基石;⑤辨证的基本法则;⑥辨证的复杂法则;⑦辨证四大误区的认识统一;⑧辨证论治的步骤;⑨辨证证候结构公式;⑩辨证处方规律.辨证论治学的特点:客观、统一、简明、细致.辨证论治定义,解决了基本概念问题;辨证法则,解决了中医治病的公理问题;辨证步骤,解决了中医治病过程中的思维问题;辨证处方步骤、公式,解决了处方的核心问题.谦斋辨证论治学,是比较成熟的辨证论治体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辨证论治 谦斋辨证论治学 谦斋医学 秦伯未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