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97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裴林治疗上热下寒证经验
1
作者 吴月 裴林 《河南中医》 2024年第5期705-709,共5页
裴林教授认为,内伤杂病的发生发展与三焦密不可分,三焦运行人体产生的诸气,传输布散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气血以此为通路,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调会导致内伤杂病的发生,病情缠绵难愈,大多虚实寒热并见,临床可结合三焦辨证治疗,三焦辨证... 裴林教授认为,内伤杂病的发生发展与三焦密不可分,三焦运行人体产生的诸气,传输布散运化产生的水谷精微,气血以此为通路,气机阻滞、气血运行不调会导致内伤杂病的发生,病情缠绵难愈,大多虚实寒热并见,临床可结合三焦辨证治疗,三焦辨证不仅包括脏腑辨证,也包括卫气营血辨证。裴教授认为,上热下寒证的病机是人体气机不畅,中焦阻滞不通,阴阳不能交通上下,会出现“上热下寒”,治疗应从调和阴阳入手,以通利三焦、调畅气机为要,清上焦热,温下焦寒,引下焦虚火归元,并将上热下寒证分为:上焦热,下焦寒;上焦热,中焦寒;中焦热,下焦寒。裴教授常用黄连、黄芩清上焦之热,以附子、巴戟天温下焦之寒,肉桂引下焦上浮之阳回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热下寒证 内伤杂病 三焦辨证 脏腑辨证 卫气营血辨证 裴林
下载PDF
序贯疗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被引量:1
2
作者 段传皓 季坤 赵海 《国医论坛》 2023年第2期36-38,共3页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近5年来北京市海淀区中医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收治的20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3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并给予维生素AD滴... 目的:观察序贯疗法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选取近5年来北京市海淀区中医医院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门诊收治的207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03例和对照组104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对症治疗,并给予维生素AD滴剂(伊可新)、脾氨肽口服冻干粉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急性期给予解表清里培土法,用自拟清肺培土饮加减治疗;恢复期给予补肺健脾、疏肝利胆法,用自拟益肺健脾汤加减治疗。经治2月后,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以及急性期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6.0%(96/100),高于对照组的84.0%(84/10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儿咳嗽、咯痰、倦怠懒言、大便稀溏、自汗、恶风等中医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对照组患儿咳嗽、咯痰、倦怠懒言证候积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1),但大便稀溏、自汗、恶风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患儿经治后咳嗽、大便稀溏、自汗、恶风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咯痰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所降低(P<0.05),倦怠懒言中医证候积分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急性期临床症状(发热、咳嗽咳痰、鼻涕鼻塞、咽喉充血)消失时间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序贯疗法可有效改善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临床症状,减少发病次数,缩短治愈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序贯疗法 反复呼吸道感染 小儿 解表清里培土法 补肺健脾、疏肝利胆法 疗效观察
原文传递
张士卿教授运用培土生金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
3
作者 王宁 史正刚 +2 位作者 葛坤祖 罗凤霞 刘青 《中医临床研究》 2023年第16期134-136,共3页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一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过于频繁的疾病。本病多见于6个月~6岁的儿童,其中1~3岁的幼儿发病率最高,学龄期前后发病次数明显减少。目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多以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治疗为主,远期疗效不佳。中... 反复呼吸道感染是指一年内发生呼吸道感染次数过于频繁的疾病。本病多见于6个月~6岁的儿童,其中1~3岁的幼儿发病率最高,学龄期前后发病次数明显减少。目前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临床治疗多以抗感染、免疫调节等治疗为主,远期疗效不佳。中医药治疗本病在减少患儿复感次数,缩短病程,增强免疫功能等方面具有较好效果,且安全性和经济性佳,在减轻患儿痛苦、降低病次方面具有独特优势。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张士卿教授诊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经验丰富。张教授认为,本病发病的外因责之于外邪侵袭,内因归为肺脾气虚,外因触动内因而发。他运用“培土生金”之法,既要明辨主证,着眼于脏腑气机,以补为法,同时又要兼顾次要证候,或降或清或和,以使气机和畅,创制补脾益肺汤,临证辨治,增损斟酌,体现了张士卿教授灵活的立法组方思路,在临床应用中取得了显著疗效,值得传承与推广。文章通过案例,介绍张教授“培土生金”法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以期为临床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复呼吸道感染 呼吸道疾病 培土生金 感染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宣肺化浊汤防治新冠肺炎德尔塔变异病毒的作用机制 被引量:4
4
作者 郭凯丽 袁盼盼 +6 位作者 薛妙 王艳霞 刘继平 王斌 王川 张鑫磊 朱星枚 《现代中医药》 CAS 2023年第1期48-55,共8页
目的研究宣肺化浊汤治疗德尔塔变异型新冠肺炎轻症的机制。方法在线查询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蜜麻黄、连翘、前胡、法半夏、麸炒苍术、广藿香、羌活、酒大黄、陈皮、黄芩10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利用GeneCa... 目的研究宣肺化浊汤治疗德尔塔变异型新冠肺炎轻症的机制。方法在线查询TCMSP、PubChem、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获取蜜麻黄、连翘、前胡、法半夏、麸炒苍术、广藿香、羌活、酒大黄、陈皮、黄芩10味中药的主要活性成分,利用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获取德尔塔病毒作用靶点。Venny网站在线获取药物与疾病靶点交集,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互作网络,并筛选核心靶点,通过DAVID数据库对核心靶点进行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Cytoscape3.8.2软件将主要活性成分、关键靶点和信号通路之间的关系进行可视化处理。最后通过Autodocking vina v1.2.0将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宣肺化浊汤中含主要活性成分39个,对应靶点53个;酒大黄、陈皮、黄芩、广藿香、连翘、羌活为宣肺化浊汤的关键作用药物;naringenin、onjixanthone I、bicuculline、acacetin、baicalein、pachypodol为核心活性成分;JAK2、KIT、MMP-9、PIK3R1、KDR、GSK3B等靶点为蛋白互作网络中的核心靶点,各核心靶点和核心活性成分具有稳定的结合能。结论宣肺化浊汤通过多成分作用多靶点,调节多条信号通路宣肺透邪、清热化浊,发挥对新冠肺炎德尔塔变异病毒的治疗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宣肺化浊汤 新冠肺炎德尔塔变异病毒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体质与中医证型关系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张翼宇 陈辉 +2 位作者 杨青 葛丽萍 殷洁 《国医论坛》 2023年第5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以临床问卷形式对患儿进行中医证型、体质分类,并探讨体质和证型之间的关系... 目的:探讨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体质与中医证型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1年12月昆明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0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为研究对象,以临床问卷形式对患儿进行中医证型、体质分类,并探讨体质和证型之间的关系。结果:所有患儿各中医证型分布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风寒证患儿以阳虚质占比较大,风热证患儿以阴虚质和均衡质为主,暑湿袭表证患儿以痰湿质和气虚质为主,感冒夹痰证和感冒夹滞证患儿也以气虚质和痰湿质为主,但感冒夹痰证患儿偏重于肺气虚,而感冒夹滞证则偏重于脾气虚。结论:儿童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发生,与其自身体质密切相关,且不同体质也会对中医证型产生一定影响。在对患儿进行诊治期间,需结合其体质和中医证型特点辨证论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体质 中医证型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仲景“暍病”源流考略
6
作者 周岚 姜德友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7期1260-1262,共3页
《黄帝内经》对暑之致病特点、发病季节、证候特征做出了论述,张仲景承其论,提出“暍”“中暍”。后世医家多遵仲景之言,并进行发挥。本文将仲景后对“暍”与“暑”之认识进行梳理,对不同见解之处考辨,以及整理归纳暑邪致病特点与暑之治... 《黄帝内经》对暑之致病特点、发病季节、证候特征做出了论述,张仲景承其论,提出“暍”“中暍”。后世医家多遵仲景之言,并进行发挥。本文将仲景后对“暍”与“暑”之认识进行梳理,对不同见解之处考辨,以及整理归纳暑邪致病特点与暑之治疗,望对研习此病有所帮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张仲景 《金匮要略》 暍病 治疗
下载PDF
健脾补肺汤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炎症因子、免疫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金东升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20期66-69,共4页
目的探究健脾补肺汤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炎症因子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5月东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收治的10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汤药组(n=54)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 目的探究健脾补肺汤对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炎症因子以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前瞻性选取2022年1-5月东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收治的105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汤药组(n=54)和对照组(n=51)。对照组给予常规药物治疗,汤药组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服健脾补肺汤,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免疫功能及不良反应。结果汤药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嗜酸性粒细胞(EOS)比率、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免疫球蛋白(IgE)均低于治疗前,且汤药组中医证候评分、EOS比率、IL-6、TNF-α、IgE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CT评分、CD3^(+)、CD4^(+)均高于治疗前,且汤药组ACT评分、CD3^(+)、CD4^(+)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加服健脾补肺汤可提高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减轻咳嗽症状,降低炎性水平及过敏反应,提高患儿免疫功能,且用药安全性高,具有较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健脾补肺汤 小儿 咳嗽变异性哮喘 炎性因子 免疫功能
下载PDF
小儿推拿联合中药足浴辅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
8
作者 龙飞 裴露 《中国民间疗法》 2023年第2期58-61,共4页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联合中药足浴辅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小儿推拿联合中药足浴辅助治... 目的:观察小儿推拿联合中药足浴辅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3例。对照组接受注射用头孢呋辛钠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小儿推拿联合中药足浴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即时退热及持续退热疗效。结果:观察组即时退热总有效率为83.02%(44/53),高于对照组的56.60%(30/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持续退热总有效率为94.34%(50/53),高于对照组的77.36%(4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儿推拿联合中药足浴辅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可有效患儿缩短退热时间,且退热效果持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小儿推拿 中药足浴
下载PDF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应用蓝白青解毒汤治疗的临床疗效
9
作者 林新宇 黄雄亮 《内蒙古中医药》 2023年第9期20-21,共2页
目的:探讨蓝白青解毒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4月收治的11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治疗组采用蓝白青解毒汤,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 目的:探讨蓝白青解毒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2年3月—2023年4月收治的11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59例。对照组采用连花清瘟颗粒治疗,治疗组采用蓝白青解毒汤,对两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治愈率较对照组高(P<0.05);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3%,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蓝白青解毒汤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效果满意,且安全性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白青解毒汤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叶焰教授运用蒿芩清胆汤治疗外感湿热咳嗽经验
10
作者 詹坤鹏 里自然 叶焰(指导) 《中国中医急症》 2023年第5期904-906,共3页
蒿芩清胆汤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少阳湿热、胆郁痰扰证,本方配伍精妙,寒温并用,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应用,每获良效,但关于该方治疗外感湿热咳嗽的论述尚少。本文总结叶焰教授治疗外感湿热咳嗽的经验,认为湿热内蕴... 蒿芩清胆汤在《重订通俗伤寒论》中主要用于治疗少阳湿热、胆郁痰扰证,本方配伍精妙,寒温并用,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进行加减应用,每获良效,但关于该方治疗外感湿热咳嗽的论述尚少。本文总结叶焰教授治疗外感湿热咳嗽的经验,认为湿热内蕴,表邪未尽,正气易虚为本病的关键病因病机,治疗以清热利湿,宣肺透邪为法,在该方基础上增加宣透之力,常获良效,值得临床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湿热咳嗽 蒿芩清胆汤 证治特点 名医经验 叶焰
下载PDF
丁甘仁外感热病“急治”思想探析
11
作者 马焕瑞 吕炎烜 周计春 《河北中医药学报》 2023年第2期19-21,共3页
通过对近代著名医家、中医教育家丁甘仁外感热病的辨治规律进行了解和研究,简要梳理其“急治”思想:认为外感热病病因分疫、寒、温;发病为内外合邪,并具有急速险峻的特点;辨证强调六经辨证,分体质,重脉诊;治疗强调疏透法、重视少阳枢机... 通过对近代著名医家、中医教育家丁甘仁外感热病的辨治规律进行了解和研究,简要梳理其“急治”思想:认为外感热病病因分疫、寒、温;发病为内外合邪,并具有急速险峻的特点;辨证强调六经辨证,分体质,重脉诊;治疗强调疏透法、重视少阳枢机及固脱醒神法的应用;在方药上具有灵活用方、大剂重投、用药考究等特点。通过整理其学术思想,期为现代中医临床与防疫工作有所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甘仁 外感热病 急治 六经辨证 医案 孟河医派
下载PDF
金花清感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肺证双盲随机对照研究 被引量:62
12
作者 李国勤 赵静 +14 位作者 屠志涛 厉将斌 刘清泉 史利卿 苗青 苑惠清 刘新桥 龙友余 刘志国 赵婷 李磊 唐全红 何迎春 边永君 胡镜清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2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 评价金花清感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肺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36例流行性感冒风热犯肺证患者,按各试验中心进行分层区组随机化,将患者分为金花清感颗粒高(44例)、低剂量组(45例)及对照组(47例),分别给予金花... 目的 评价金花清感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肺证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136例流行性感冒风热犯肺证患者,按各试验中心进行分层区组随机化,将患者分为金花清感颗粒高(44例)、低剂量组(45例)及对照组(47例),分别给予金花清感颗粒10 g/次, 3次/天;金花清感颗粒5 g/次加金花清感颗粒模拟剂5 g/次, 3次/天;金花清感颗粒模拟剂10 g/次, 3次/天。疗程均为5天。评价三组间退热时间及退热率、中医证候疗效、流感主要症状/体征消失率、单项症状疗效、咽分泌物病毒核酸检测转阴率及安全性指标。结果 高剂量组中位退热时间为32.8 h(95%CI:22.5~41.0 h),低剂量组为26.0 h(95 %CI:14.5~36.5 h),对照组为39.5 h(95%CI:29.0~46.0 h),低剂量组中位退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1)。低剂量组治疗3天后中医证候疗效显效率(66.7%)高于对照组(38.3%),有效率优于高剂量组(P=0.043)。低剂量组治疗5天后痊愈率(42.2%)高于高剂量组(25.0%,P=0.026)及对照组(14.9%,P=0.002);低剂量组显效率(86.7%)高于对照组(55.3%,P=0.001)。高剂量组疗效与低剂量组疗效近似,在部分疗效指标方面略差。三组间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金花清感颗粒治疗流行性感冒风热犯肺证安全、有效,临床常规剂量为其适合剂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花清感颗粒 流行性感冒 风热犯肺证 随机对照研究
下载PDF
藿朴夏苓汤加减对感冒夹湿患者的疗效分析
13
作者 陈银花 刘龙辉 +3 位作者 胡国新 陆德海 陆志巧 刘锦垣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1期57-59,共3页
目的:探讨藿朴夏苓汤加减对感冒夹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4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收诊的70例感冒夹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予以藿朴夏... 目的:探讨藿朴夏苓汤加减对感冒夹湿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0月-2022年4月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区中医院收诊的70例感冒夹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予以西药对症治疗,观察组予以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比较两组治愈情况、治疗效果、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恶寒、鼻塞流涕、发热、咳嗽咳痰等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恶寒、鼻塞流涕、发热、咳嗽咳痰等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予以感冒夹湿患者藿朴夏苓汤加减治疗的效果确切,能改善其临床症状,减少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感冒夹湿 藿朴夏苓汤 中医证候积分
下载PDF
表里双解、四联复法辨治时行感冒 被引量:10
14
作者 周仲瑛 吴勉华 +4 位作者 叶放 周学平 郭立中 李柳 冯哲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1-3,共3页
在数十年对时行感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临床与科研实践的基础上,提出表里双解,汗、和、清、下4法联用辨治时行感冒的理念,将时行感冒分为常见证和变证两大类进行辨证,初步制定论治的方案,为中医药防治时行感冒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 时行感冒 汗和清下 表里双解 外感热病 流行性感冒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多中心疗效评价研究 被引量:33
15
作者 姜之炎 王雪峰 +6 位作者 王立宁 秦艳红 许华 白晓红 姜永红 肖臻 林燕 《世界中医药》 CAS 2017年第3期536-539,共4页
目的:通过开展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评价中医药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临床试验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自然形成单纯西医治疗组(西医组)和中... 目的:通过开展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方案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评价研究,评价中医药在小儿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本临床试验为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按照治疗方案的不同,自然形成单纯西医治疗组(西医组)和中西医结合治疗组(中西医组)。西医组采用阿奇霉素基础治疗,中西医组在基础治疗的同时,结合中医内服外治方案。结果:临床疗效西医组的痊愈率为18.9%,显效率为78.9%,有效率为100%(n=90),中西医组痊愈率31.9%,显效率76.8%,有效率为100%(n=310);2组痊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显效率和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组疗效明显优于西医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肺炎 小儿 中西医结合 疗效评价
下载PDF
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27
16
作者 陈英芳 耿少怡 +1 位作者 林燕 王海燕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2期171-172,共2页
目的观察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160例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口服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单纯口服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方面和总体疗效方... 目的观察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法将160例患儿分为2组,治疗组80例采用口服小儿牛黄清心散联合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对照组80例采用单纯口服四季抗病毒合剂治疗。结果治疗组在退热方面和总体疗效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小儿牛黄清心散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牛黄清心散 小儿 上呼吸道感染 四季抗病毒合剂
下载PDF
金莲清热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被引量:8
17
作者 常静 李廷谦 +5 位作者 万美华 张瑞明 张颖 王蕾 郑甦 蒋宏伟 《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CSCD 2005年第8期593-598,共6页
目的评价金莲清热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22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金莲清热胶囊+金莲清热颗粒模拟剂)116例和对照组(金莲清热... 目的评价金莲清热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试验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多中心阳性药平行对照试验设计,共纳入226例受试者,随机分为试验组(金莲清热胶囊+金莲清热颗粒模拟剂)116例和对照组(金莲清热颗粒+金莲清热胶囊模拟剂)110例,疗程3天。结果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试验组总显效率66.38%,总有效率95.69%;对照组总显效率60.91%,总有效率95.45%;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疗效相当。中医症状疗效:试验组总显效率70.69%,总有效率97.41%;对照组总显效率69.09%,总有效率93.6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两组疗效相当。两组体温降低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试验组体温降低起效时间优于对照组。在用药过程中,未发现该药的不良反应。结论金莲清热胶囊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感冒风热证)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莲清热胶囊 随机对照试验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感冒风热证
下载PDF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8
18
作者 张辉果 董志巧 王晓利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1998-2000,共3页
目的: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生素、抗病毒制剂... 目的: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对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1月-2016年11月医院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500例,根据用药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抗生素、抗病毒制剂等常规对症治疗,观察组患儿在常规对症治疗基础上联合小儿柴桂退热颗粒治疗。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改善情况及对免疫功能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半胱氨酰白三烯(CyslTs)、血清腺普脱氨酶(ADA)及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水平的影响。结果:两组患儿治疗后发热、咳嗽、鼻塞、咽干及纳少积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积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主要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hs-CRP、CyslTs、ADA及ICAM-1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患儿治疗后hs-CRP、CyslTs、ADA及ICAM-1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gA和IgM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IgG水平较治疗前上升,观察组患儿治疗后免疫功能指标水平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儿柴桂退热颗粒辅助治疗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有效改善患儿I临床症状,降低患儿hs—CRP、CyslTs、ADA及ICAM-1水平,调节患儿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儿柴桂退热颗粒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超敏C反应蛋白 免疫功能
原文传递
中医辨证降温方法对80例外感高热患者降温效果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2
19
作者 邹新花 赖立英 +3 位作者 朱志云 徐佳敏 吕艳叶 陈莉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5年第25期100-103,共4页
目的探讨使用中医辨证的方法对外感实热证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丽水市中医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80例外感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35%的酒精擦浴,中医组则取耳尖、十宣穴... 目的探讨使用中医辨证的方法对外感实热证患者的降温效果。方法将丽水市中医院2014年1-12月收治的80例外感高热患者随机分为中医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照组单纯给予35%的酒精擦浴,中医组则取耳尖、十宣穴放血,同时根据辨证给予中药擦浴治疗。分别测量治疗前和治疗后30、60、120min后的体温,比较两组体温复常时间。结果治疗后30min中医组体温[(38.79±2.02)℃]高于对照组[(38.05±1.4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治疗后60min两组体温[中医组:(38.18±1.16)℃;对照组:(38.09±1.09)℃]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20min中医组体温[(36.43±1.03)℃]明显低于对照组[(37.80±1.05)℃],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中医组体温复常时间[(29.51±7.35)h]明显短于对照组[(35.14±8.55)h],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运用中医辨证方法对外感实热证患者具有更好的降温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感高热 降温效果 中药擦浴 放血疗法
下载PDF
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的有效性与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25
20
作者 王以炳 张天民 +3 位作者 杨玉梅 谢艳丽 刘莉敏 李玉磊 《临床肺科杂志》 2008年第9期1118-1119,共2页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病毒性感冒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连花清瘟胶囊口服治疗方案,对照组100例采用强效感冒片口服治疗方案,疗程各为3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 目的观察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临床确诊为病毒性感冒的20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采用连花清瘟胶囊口服治疗方案,对照组100例采用强效感冒片口服治疗方案,疗程各为3天。结果治疗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副反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病毒性感冒效果显著,无严重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感冒 连花清瘟胶囊 强效感冒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