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6篇文章
< 1 2 79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骨骼肌MRI成像在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的应用价值
1
作者 何荣兴 赖志芬 梁颖茵 《中国CT和MRI杂志》 2024年第2期153-156,共4页
目的分析骨骼肌磁共振成像(MRI)成像技术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64例DMD患者临床资料(DMD组),另选取本院无神经肌肉障碍及肌无力病史的16例正常健康体检男孩进行MRI骨... 目的分析骨骼肌磁共振成像(MRI)成像技术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在本院收治的64例DMD患者临床资料(DMD组),另选取本院无神经肌肉障碍及肌无力病史的16例正常健康体检男孩进行MRI骨骼肌成像检查(对照组)。入试者均行T_(1)WI肌肉冠状面扫描、横断面T_(1)WI和T_(2)WI-STIR脂肪抑制序列检查,观察所得MRI图像,分析肌肉脂肪浸润和水肿特点,对比不同人群、不同临床特征患者中MRI脂肪浸润、水肿累计评分差异,分析MRI脂肪浸润、水肿累计评分与患者临床特征相关性。结果DMD患者T_(1)WI和T_(2)WI-STIR脂肪检查中受累肌肉的变性均为高信号,提示正常的肌肉组织为脂肪组织浸润替代;对照组MRI检查为中等强度信号。64例DMD患者大腿肌肉均出现不同程度脂肪浸润情况,以臀大肌受累最明显(100%),股薄肌受累最少(39.06%);T_(1)WI脂肪浸润评分为4分最高为臀大肌(62.50%),最低为缝匠肌与股薄肌;T_(1)WI脂肪浸润评分为0分者占比最高为股薄肌(60.94%),其次为缝匠肌(56.25%)。51例患者大腿肌肉出现不同程度水肿改变,累频率低于脂肪浸润受累频,表现为双侧不对称性分布,以股二头肌受累最明显(64.06%),最少受累为阔筋膜张肌(20.31%);T_(2)WI-STIR水肿分级为3级最高者为肌肉为半腱肌(17.19%),分级为0级最多为阔筋膜张肌(79.69%)。DMD组MRI脂肪浸润、水肿累计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不同年龄、身高、体重、临床运动功能分级的DMD组患者中的MRI脂肪浸润评分比较存在差异(P<0.05),Pearson相关性结果显示MRI脂肪浸润与患者年龄、身高、体重、临床运动功能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与BMI之间无相关性(P>0.05);水肿评分与DMD患者各项临床特征无相关性(P>0.05)。结论DMD患者骨骼肌MRI成像具有一定特征性,MRI脂肪浸润评分可反映肌肉受累情况及程度,且与患者临床运动功能密切相关,对临床诊疗及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有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骼肌 磁共振 DUCHENNE肌营养不良症 脂肪浸润 水肿
下载PDF
阴虚水肿浅见
2
作者 张春艳 王建明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3期34-36,共3页
水肿病与肺的通调、脾的转输、肾的水液代谢调节、肝的疏泄、心的行血、三焦的气化有关。多数医家认为水为阴邪,得温则化,故虚证水肿多与脾肾阳气虚损有关,治疗常应用具有温热作用的中药以化水。但阴虚水肿亦不少见。阳虚、阴虚均可导... 水肿病与肺的通调、脾的转输、肾的水液代谢调节、肝的疏泄、心的行血、三焦的气化有关。多数医家认为水为阴邪,得温则化,故虚证水肿多与脾肾阳气虚损有关,治疗常应用具有温热作用的中药以化水。但阴虚水肿亦不少见。阳虚、阴虚均可导致水肿的发生,现代医家多重视阳虚水肿,对阴虚水肿有所忽视。故此文对阴虚水肿的病因及治疗方剂(济阴汤、白茅根汤、加减八味地黄汤、滋阴清燥汤、猪苓汤)进行论述,尤推《医学衷中参西录》之济阴汤、白茅根汤、加减八味地黄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肿 阴虚证 济阴汤 白茅根汤 猪苓汤 加减八味地黄汤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温阳化积法”治疗膜性肾病
3
作者 纪利梅 李靖 +1 位作者 刘宝利 李仁武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1期152-157,共6页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温阳化积法”治疗膜性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门诊治疗的420例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首诊处方均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 目的:基于数据挖掘分析“温阳化积法”治疗膜性肾病的用药规律。方法: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2021年1月至2022年8月门诊治疗的420例膜性肾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的首诊处方均进行统计分析,使用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药物频数分析,利用熵层次聚类方法分析方剂组方规律,采用Aprior算法进行药物关联规则分析,采用组间连接的聚类分析方法分析处方中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共计收集659份首诊处方,累计收集药物129味,使用频率≥2%的高频药物38味,其中使用频率超过90%的中药为附子、茯苓、麻黄、炙甘草,使用频率在60%~89%的中药为麸炒白术、干姜、大枣、桂枝、防已、赤小豆、黄芪、泽泻、葫芦巴。其主要为温里药、解表药、补虚药、利水渗湿药等。出现频率在50%以上的中药组合分别为麻黄、附子,附子、干姜,防己、黄芪,防己、茯苓,附子、防己等。药物组合关联规则分析中,置信度前3位依次为:麻黄,附子-防己;附子,茯苓-黄芪;黄芪,麻黄-防已。采用组间连接的聚类分析方法分析核心药物组合结果发现,共得到12大类。高频药物聚类得到4个聚类方。结论:通过数据挖掘探究刘宝利治疗膜性肾病的用药规律,在温阳化积基础上结合解表、补虚、利水渗湿等治法,对于临床治疗膜性肾病的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膜性肾病 温阳化积法 用药规律 数据挖掘 刘宝利
下载PDF
益肾逐瘀解毒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综合征临床观察
4
作者 马娉娉 王斌 厉兆春 《山东中医杂志》 2024年第3期271-276,共6页
目的:观察益肾逐瘀解毒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MIA)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91例MHD伴发MIA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常... 目的:观察益肾逐瘀解毒法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MHD)伴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MIA)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脑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91例MHD伴发MIA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7例、对照组44例。对照组行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益肾逐瘀解毒中药。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炎症指标[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营养状况[血清白蛋白(ALB)、体质量指数(BMI)、上臂肌围(AMC)]、颈动脉硬化指标[内膜中层厚度(IMT)、斑块面积]、心脑血管事件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IL-6、CRP和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LB、BMI、AMC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颈动脉IMT和双侧颈动脉斑块面积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为22.22%,低于对照组的43.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益肾逐瘀解毒中药制剂可以改善MHD伴发MIA综合征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动脉粥样硬化状况,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肾逐瘀解毒法 维持性血液透析 营养不良 炎症 动脉粥样硬化 心脑血管事件
下载PDF
孙郁芝运用益气活血行水法治疗肾性水肿经验
5
作者 王婧 赵志琴 +1 位作者 马嘉 刘光珍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4年第1期211-214,共4页
孙郁芝教授认为,脾肾两虚、气滞湿阻、瘀水互结是肾性水肿的主要病机,治以补肾健脾为主,佐以益气行水、活血化瘀,标本兼治,总结出“益气活血行水”特色疗法,治疗中运用经验方药,加以化裁,临床疗效满意。附验案一则分析。
关键词 肾性水肿 益气活血行水法 孙郁芝 名医经验
下载PDF
喻嘉言论治水肿研究
6
作者 郭春全 张沁园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1期45-49,共5页
江清初名医喻嘉言于《医门法律》中记载了丰富的论治水肿病证理论思想。其论治水肿,以肺、脾、肾三脏为主,将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证。重视肾中真阳在水的气化过程中的作用,遣方用药勿伤肾中真阳,勿使胸中大气受损。... 江清初名医喻嘉言于《医门法律》中记载了丰富的论治水肿病证理论思想。其论治水肿,以肺、脾、肾三脏为主,将水肿分为风水、皮水、正水、石水、黄汗五证。重视肾中真阳在水的气化过程中的作用,遣方用药勿伤肾中真阳,勿使胸中大气受损。喻嘉言认为治病之药,贵得其宜,意在使脾之健运、肺之治节、肾之关门、膀胱之气化得以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喻嘉言 水肿 扶阳 实脾 温通 祛寒 散结 《医门法律》
下载PDF
五苓散合真武汤治疗慢性肾病研究进展
7
作者 冯藜馨 樊旭 黄钰莹 《亚太传统医药》 2024年第2期231-236,共6页
五苓散和真武汤出自《伤寒论》,五苓散用于治疗膀胱气化不利引起的水肿,真武汤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水湿积聚。研究发现,两者可用于治疗心脏、肾脏等相关疾病,其中,以治疗肾系疾病最为常见。慢性肾脏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 五苓散和真武汤出自《伤寒论》,五苓散用于治疗膀胱气化不利引起的水肿,真武汤用于治疗脾肾阳虚引起的水湿积聚。研究发现,两者可用于治疗心脏、肾脏等相关疾病,其中,以治疗肾系疾病最为常见。慢性肾脏病包括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慢性肾功能衰竭、糖尿病肾病、心肾综合征等。总结近年来运用五苓散合真武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研究,以期能更好地利用和发展其功效,为中医药治疗肾脏疾病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苓散 真武汤 慢性肾脏病 肾功能 水肿
原文传递
敦煌经卷中水肿病诊治探析
8
作者 赵剑波 李应存 +2 位作者 张洲 任香霖 郑燕 《中国民间疗法》 2024年第6期20-22,共3页
敦煌医学是敦煌学的重要分支,也是中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水肿病在临床中较为常见,中医治疗水肿病具有良好的效果。敦煌经卷中记载了众多治疗水肿病的内治与外治方剂,以及藏医的独特疗法,为现代中医治疗水肿病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关键词 水肿病 敦煌医学 敦煌经卷 中医证候 治疗方药
下载PDF
温氏奔豚汤加味联合火龙灸对脾肾阳虚型肾性水肿的疗效分析
9
作者 廖友义 辛彩虹 覃显波 《中医药学报》 CAS 2024年第5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温氏奔豚汤加味联合火龙灸对脾肾阳虚型肾性水肿的疗效分析。方法:本次前瞻性研究的受试对象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梧州市中医医院的80例肾性水肿患者,研究开始前按照就诊顺序选取信封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 目的:探讨温氏奔豚汤加味联合火龙灸对脾肾阳虚型肾性水肿的疗效分析。方法:本次前瞻性研究的受试对象为2022年1月—2023年6月就诊于梧州市中医医院的80例肾性水肿患者,研究开始前按照就诊顺序选取信封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肾性水肿对症治疗方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温氏奔豚汤加味联合火龙灸治疗。两组治疗周期为4周。比较两组患者中医证候评分变化及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双踝部周径、双侧大腿围周径、血浆白蛋白、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肌酐清除率(CCr)、β2-微球蛋白(β2-MG)含量;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安全性事件。结果: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评分、双踝部周径、双侧大腿围周径、血肌酐、24 h尿蛋白定量、β2-MG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5.00%(38/40)显著高于对照组80.00%(32/40)(P<0.05);治疗组血浆白蛋白、CCr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P<0.01)。两组均未出现严重安全性事件。结论:温氏奔豚汤加味联合火龙灸对脾肾阳虚型肾性水肿患者疗效较好,可显著减轻患者水肿程度,改善微循环障碍,其机制可能与减轻肾小球和肾小管间质病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水肿 脾肾阳虚型 温氏奔豚汤 火龙灸 微循环障碍 糖化血红蛋白 Β2-微球蛋白
下载PDF
米烈汉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之水肿经验探析
10
作者 钟艺鸣 肖洋 +3 位作者 李婷 祁海燕 王高雷 柯婷 《河北中医》 2024年第2期189-192,共4页
米烈汉教授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展至后期形成气郁阳虚、痰阻血瘀之象,出现顽固难消之水肿。临证中抓住水肿这一主症,分型论治,协调肺、肝、脾、肾四脏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以行气活血、祛邪扶正为总的治则,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之水... 米烈汉教授认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发展至后期形成气郁阳虚、痰阻血瘀之象,出现顽固难消之水肿。临证中抓住水肿这一主症,分型论治,协调肺、肝、脾、肾四脏在水液代谢中的作用,以行气活血、祛邪扶正为总的治则,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症之水肿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水肿 行气活血 名医经验 米烈汉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分析中医药治疗肾性水肿的用药规律
11
作者 王晓琪 张坤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期76-82,共7页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已发表文献中医药治疗肾性水肿的研究现状并探讨用药规律及核心处方特点。方法:收集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平台,维普数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 目的:通过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已发表文献中医药治疗肾性水肿的研究现状并探讨用药规律及核心处方特点。方法:收集中国国家知识基础设施数据库,中国医学生物文献数据库,万方数据平台,维普数据网,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及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等中文数据库从建库至2022年12月1日,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运用EXCEL、IBM SPSS Statistics 22.0及IBM SPSS Modeler 18.0软件进行分析药物性味归经、功效、频数、关联规则及网络可视化、聚类分析,并对结果进行归纳并总结。结果:共纳入166篇文献,收录83个有效处方,药物使用总频次945次,涉及中药145种,其中使用频率较高的有30味(频次>10),使用频次前5位的分别是茯苓、黄芪、白术、泽泻、丹参;功效分析显示使用频次较高的利水渗湿药、补气药、活血化瘀药、辛温解表药、补阴药;对所有药物进行四气五味的分析,其中四气以寒、温、平、凉性药物居多,以寒性药物位居首位;五味多见甘、苦、辛、淡、酸,以甘味为首;归经按频次排列为肺经、肝经、肾经、脾经、胃经、心经、膀胱经、大肠经、小肠经;药物关联规则及聚类分析显示,关联规则分析总结出用药核心配伍组合为“黄芪-白术-茯苓-泽泻-丹参”。聚类分析得到新组合包含1对药对及7组药物组合。结论:通过对纳入的文献进行数据挖掘分析发现,临床上中医治疗肾性水肿时以利水除湿、温阳行气、活血散瘀为原则,研究所得出高频药物、核心药物组合能对肾性水肿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基于文献数据挖掘的基础,辨证统一选用合适的中药处方才能有效提高肾性水肿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水肿 文献研究 数据挖掘 用药规律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特发性水肿研究进展
12
作者 任翊 张志忠 《山西中医》 2024年第5期68-70,共3页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特发性水肿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激素、对体位变化的异常反应及饮食等相关,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其属水肿范畴,病机为肺脾肾肝功能失调,水湿内停。分析近年来中医治疗特发性水肿的相关文献,总结其治疗方法... 现代医学研究认为特发性水肿与毛细血管通透性的增加、激素、对体位变化的异常反应及饮食等相关,尚无特异性治疗方法。中医认为其属水肿范畴,病机为肺脾肾肝功能失调,水湿内停。分析近年来中医治疗特发性水肿的相关文献,总结其治疗方法,以期为临床治疗特发性水肿提供方向和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水肿 中医药 综述
下载PDF
国医大师皮持衡辨治慢性肾衰竭经验总结
13
作者 詹艳红 徐卫东 皮持衡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36-38,共3页
皮持衡认为慢性肾衰竭的具体病因病机包括脾肾虚衰,多脏受损;泌浊不畅,尿毒蓄积;脏气虚衰,水湿滞遏;血脉瘀阻,脏腑衰竭四方面。在治疗慢性肾衰上,皮持衡以“虚、毒、湿、瘀”为切入点,遵循“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治则,以治虚、治湿、... 皮持衡认为慢性肾衰竭的具体病因病机包括脾肾虚衰,多脏受损;泌浊不畅,尿毒蓄积;脏气虚衰,水湿滞遏;血脉瘀阻,脏腑衰竭四方面。在治疗慢性肾衰上,皮持衡以“虚、毒、湿、瘀”为切入点,遵循“间者并行,甚者独行”的治则,以治虚、治湿、治瘀、治毒为法,通过补泻结合、敛散兼施、扶助正气、祛除邪气的方法,临床治疗效果甚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衰竭 皮持衡 临床经验
下载PDF
清热益肾定脊汤联合阿达木单抗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肾虚湿热证患者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腰椎功能的影响
14
作者 张硕 陈鹏 +5 位作者 杜红莲 孙玄静 顾向浩 盖维 王金龙 马可迅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10期72-76,共5页
目的:观察清热益肾定脊汤联合阿达木单抗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肾虚湿热证患者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徐州附属医院风湿肾病科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7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 目的:观察清热益肾定脊汤联合阿达木单抗对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肾虚湿热证患者的效果及对炎性因子、腰椎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徐州附属医院风湿肾病科2019年10月—2022年10月收治的87例早期强直性脊柱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阿达木单抗组(41例)和联合组(46例)。阿达木单抗组给予阿达木单抗治疗,联合组在阿达木单抗组基础上联合清热益肾定脊汤治疗。比较两组炎症因子、体征情况的差异,评估两组Bath强直性脊柱炎疾病活动指标(BASDA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功能指标(BASFI)评分、Bath强直性脊柱炎综合指数评分(BAS-G)、加拿大脊柱骨关节炎研究协会(SPARCC)评分的水平。结果:治疗前,两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2(IL-12)、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 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17A(IL-17A)水平及指地距、枕墙距、臀地距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阿达木单抗组(P<0.05);两组的脊柱活动度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阿达木单抗组(P<0.05)。治疗前,两组相关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BASDAI评分、BASFI评分、中医症状评分、BAS-G评分、SPARCC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联合组低于阿达木单抗组(P<0.05)。结论:清热益肾定脊汤联合阿达木单抗可减轻早期强直性脊柱炎肾虚湿热证患者炎症反应,改善腰椎功能,减轻疾病对健康产生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热益肾定脊汤 阿达木单抗 强直性脊柱炎 肾虚湿热证 炎症反应 腰椎功能
下载PDF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足浴结合耳穴压豆对心水病患者的意义
15
作者 刘永环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14期115-117,共3页
目的 分析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足浴结合耳穴压豆对心水病患者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大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患有心水病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取临床常规康复方法,试验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 目的 分析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足浴结合耳穴压豆对心水病患者的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大连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收治的60例患有心水病的患者,随机进行分组,对照组30例采取临床常规康复方法,试验组30例在常规康复治疗的基础上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足浴结合耳穴压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中医症状积分、治疗有效率、生活质量。结果 试验组患者中医症状胸闷心悸、喘促、尿少肢肿、神疲乏力积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试验组临床有效率为96.67%,优于对照组的4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患者各项SF-36评分优于对照组患者(P <0.05)。结论 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技术足浴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心水病患者的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水病 中医特色护理技术 足浴 耳穴压豆
下载PDF
火龙罐疗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16
作者 谢晓燕 《医药前沿》 2023年第16期126-128,共3页
目的:观察火龙罐疗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12月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门诊收治的72例BCRL患者的资料,根据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 目的:观察火龙罐疗法在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ted lymphedema,BCRL)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4月—12月广东省中医院乳腺科门诊收治的72例BCRL患者的资料,根据干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干预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火龙罐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患肢肿胀程度(测量患肢腕横纹、腕横纹上10cm、肘横纹、肘横纹上10cm 4处的周径)、患肢疼痛程度(VAS)及患肢功能(DASH),并观察火龙罐疗法的安全性。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患肢腕横纹、腕横纹上10cm、肘横纹、肘横纹上10cm 4处测量点的周径、VAS评分及DASH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患肢4处测量点的周径、VAS评分及DASH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干预组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在火龙罐疗法治疗期间,未发生皮肤烫伤或水疱、心慌等不良事件。结论:火龙罐疗法能有效减轻BCRL患者的患肢肿胀程度,缓解患肢疼痛症状,改善患肢功能,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术后 上肢淋巴水肿 火龙罐疗法 肿胀 疼痛
下载PDF
从《千金方》水肿病论治分消思想浅析对中医治疗肾性水肿的启示 被引量:1
17
作者 李希尧 孙鲁英 +2 位作者 王宇凰 高宏杰 包乌吉斯古冷 《中医药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93-96,共4页
《千金方》作为唐以前诊疗经验的集大成者,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诸多证治理论和诊疗经验。本文通过梳理《千金方》中水肿病证治的相关原文,发现其从“三焦决漏,正虚气实”审机辨治。治疗上体现了分消思想,在利小便的同时... 《千金方》作为唐以前诊疗经验的集大成者,在继承前人学术思想的基础上,丰富了诸多证治理论和诊疗经验。本文通过梳理《千金方》中水肿病证治的相关原文,发现其从“三焦决漏,正虚气实”审机辨治。治疗上体现了分消思想,在利小便的同时或宣肺祛风或发汗解表或清热解毒等,使邪气分消于上、下焦;将利水与攻下泄浊相结合,分消前后;在利水渗湿同时加入活血化瘀之品,从表散邪的同时,分消在里之瘀,并首创活血利水法,为肾性水肿的治疗提供了临床启示及理论支撑,对《千金方》水肿病辨治的研究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孙思邈 千金方 水肿病 分消法 理论探讨
下载PDF
基于文献研究的肾性水肿思路探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王咸宁 张晓凤 +4 位作者 程小红 呼兴华 卢芬萍 高原 王晓琳 《陕西中医》 CAS 2023年第2期220-223,共4页
通过对中医药古籍代表著作的梳理,探究肾性水肿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思路方法。如《内经》提出肾性水肿与外邪、内虚有关,并且确立治则治法;《难经》初步确立三焦、命门与肾性水肿的关系;《伤寒论》重视外感病合并水肿的治疗;《金匮... 通过对中医药古籍代表著作的梳理,探究肾性水肿的病因病机、治法方药等思路方法。如《内经》提出肾性水肿与外邪、内虚有关,并且确立治则治法;《难经》初步确立三焦、命门与肾性水肿的关系;《伤寒论》重视外感病合并水肿的治疗;《金匮要略》定义肾水,重视脉象;《诸病源候论》广揽医籍,以脾肾俱虚立论,关注预后;《千金要方》收载药食针穴,重视食疗;《外台秘要》引经据典,总结水肿证因脉治;《针灸甲乙经》整理针刺处方,重视保护胃气等。经过系统梳理后发现,历代医著对肾性水肿辨治框架基本完善,兼顾食疗摄养,为后世医家辨治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肾性水肿 文献研究 外邪 内虚 外感病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探讨王孟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用药规律及机制 被引量:1
19
作者 谢伟 白茸 +5 位作者 刘雪梅 黄宝利 冯乐怡 蔡桂章 李俊荣 吴勇汇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8期149-156,共8页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孟庸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防治提供中医方案。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0日王孟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门诊病历,... 目的: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及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国家级名老中医王孟庸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用药规律和作用机制,为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防治提供中医方案。方法:收集2013年1月1日至2021年8月30日王孟庸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门诊病历,运用关联规则、复杂系统熵聚类等方法对其用药规律进行分析,运用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阐述核心用药的作用机制。结果:筛选出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处方369份,分析得出王孟庸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常用药物有黄芪、女贞子、当归、茯苓等61种,黄芪、女贞子、墨旱莲、熟地黄、当归、黄精、白芍、白术、茯苓、陈皮、牡丹皮11味中药为王孟庸教授核心处方用药。槲皮素、木犀草素、山奈酚、谷甾醇等成分是核心处方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主要成分,涉及苏丝氨酸特异性蛋白激酶1(AKT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VEGFA)、肿瘤坏死因子(TNF)、白细胞介素6(IL6)等核心靶点。结论:王孟庸教授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寒温并用,善用墨旱莲、女贞子组合护肾阴,以及五皮饮利水渗湿。核心药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机制可能与其抗氧化、抗炎、减少肾缺血再灌注期间的肾小管凋亡和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肾小球肾炎 王孟庸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用药规律
下载PDF
基于“瘀血阻络”证候特点探析糖尿病肾病血流动力学改变 被引量:1
20
作者 杨蕤 万生芳 +6 位作者 李荣科 张磊 王同亮 荀敏奇 郭倩 魏昭晖 杨雅丽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23年第7期1254-1257,共4页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贯穿整个糖尿病肾病病变过程,长期高血糖引起的高灌注,严重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患者肾脏血流受阻、肾功能降低、肾组织纤维化是疾病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继发于糖...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血流动力学的改变贯穿整个糖尿病肾病病变过程,长期高血糖引起的高灌注,严重影响肾小球滤过功能,患者肾脏血流受阻、肾功能降低、肾组织纤维化是疾病进一步恶化的主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继发于糖尿病,中医认为其病程日久,在气阴两虚证的基础上,阴虚燥热血液凝炼加之气虚无力推动血液运行,瘀血阻滞肾络,这一变化与血流动力学改变不谋而合。因此文章将中医瘀血阻络理论与血流动力学改变相类比,以期从现代医学角度阐释“瘀血阻络”理论在糖尿病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作用,为糖尿病肾病临床诊疗提供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肾病 瘀血阻络 血流动力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9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