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18篇文章
< 1 2 6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依达拉奉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心肌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
1
作者 胡倩 周浩然 +1 位作者 皇甫卫忠 毕连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29-232,共4页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患者心肌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抗感染...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黄芪注射液对病毒性心肌炎(viral myocarditis,VMC)患者心肌酶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2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120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抗感染、改善心肌代谢等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症状和体征恢复时间、心肌酶、氧化应激指标、炎性因子及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头晕乏力、心悸、脉结促、皮肤湿冷及心音低钝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肌酸激酶同工酶质量(Creatine Kinase-MBmass,CK-MB)、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及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AST、CK-MB、LDH、MDA及NO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及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8及IL-6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治疗后全血黏度(高切、中切、低切)、纤维蛋白原及红细胞压积水平均低于对照组治疗后(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症状和体征,降低患者心肌酶水平,减轻氧化应激和炎性反应对心肌细胞的损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黄芪注射液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酶 炎性因子
原文传递
从“透邪外出”法对邪毒侵心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功能指标及预后的影响
2
作者 赵晓静 田满荣 王美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9-101,共3页
目的 研究分析从“透邪外出”法对邪毒侵心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功能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1月—2021年7月于医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15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层抽样随机分为... 目的 研究分析从“透邪外出”法对邪毒侵心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心肌功能指标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以2019年11月—2021年7月于医院心内科收治入院的156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层抽样随机分为观察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对照组患者常规营养心肌、抗病毒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自拟透邪清心汤治疗。对比治疗效果、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和心肌酶谱。结果 经不同方案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心悸、发热、胸闷、咽痛等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各项评分均明显低于治疗前,观察组各项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肌钙蛋白I(cardiac troponin, cTn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 CK-MB)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CK、nTnl及CK-MB含量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透邪外出”法治疗邪毒侵心型急性病毒性心肌炎可以有效降低患者血清心肌酶含量,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透邪外出”法 邪毒侵心型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功能
原文传递
生脉散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脂质过氧化物的影响 被引量:85
3
作者 赵美华 荣烨之 +3 位作者 吕宝经 朱向阳 黄国芳 杨谨文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3期142-145,共4页
本研究观察了生脉散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SOD、GSH-Px明显低于健康人(P<0.001),... 本研究观察了生脉散对急性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丙二醛(MDA)等指标的影响。结果发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中SOD、GSH-Px明显低于健康人(P<0.001),MDA明显高于健康人(P<0.001)。62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生脉散组和对照组,结果发现生脉散组(35例)患者血中SOD、GSH-Px较服药前明显增加(P<0.001);MDA显著降低(P<0.001)。对照组(27例)服药前、后SOD、GSH-Px及MDA无明显改变(P>0.05)。提示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心肌损伤与脂质过氧化反应有密切关系。生脉散具有抗氧自由基和抗脂质过氧化作用。能防治心肌损伤,是对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治疗措施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 心肌炎 生脉散 抗脂质过氧化 抗氧自由基
下载PDF
黄芪总皂甙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损伤及肌浆网钙泵的影响 被引量:50
4
作者 陆曙 张寄南 +4 位作者 杨笛 徐晋丹 陈相健 方五旺 马文珠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1期672-674,共3页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甙(AS)及黄芪注射液(AI)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心肌肌浆网钙泵的影响。方法:腹腔接种柯萨奇B3亲心肌病毒株建立小鼠VMC模型,分成模型组、AS组、AI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小鼠死亡率、... 目的:观察黄芪总皂甙(AS)及黄芪注射液(AI)对病毒性心肌炎(VMC)小鼠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对心肌肌浆网钙泵的影响。方法:腹腔接种柯萨奇B3亲心肌病毒株建立小鼠VMC模型,分成模型组、AS组、AI组及正常对照组,分别观察各组小鼠死亡率、心肌病理变化、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含量及心肌肌浆网钙泵(SERCA)活力等指标。结果:模型组死亡率高于对照组(P=00042)、AS组及AI组(P<005);cTnI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也高于AS组(P<0025)及AI组(P<005)。AS及AI组的心肌坏死和炎症等病理改变则轻于模型组(P<001)。模型组心肌SERCA活力显著低于对照组(P<0001),AS组(P<001)及AI组(P<005)。结论:AS和AI对VMC小鼠心肌损害具有不同程度的保护作用,AS是黄芪治疗VMC的有效成分;改善VMC小鼠心肌SERCA的活力,可能是黄芪及AS保护感染病毒小鼠心肌免受损害的作用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总皂甙 肌浆网钙泵
下载PDF
黄芪甲苷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纤维化的影响(英文) 被引量:46
5
作者 张召才 杨英珍 +1 位作者 李双杰 陈灏珠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15-519,共5页
目的 :探讨黄芪活性成分黄芪甲苷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 10 0只 ,随机分成 6组。非感染小鼠腹腔无菌注射病毒培养液 ,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12只 ,以生理盐水 0 .1mL灌胃 7d)、9%黄芪甲苷对照组(B组 ,16... 目的 :探讨黄芪活性成分黄芪甲苷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心肌纤维化的影响。方法 :BALB/C小鼠 10 0只 ,随机分成 6组。非感染小鼠腹腔无菌注射病毒培养液 ,分为正常对照组 (A组 ,12只 ,以生理盐水 0 .1mL灌胃 7d)、9%黄芪甲苷对照组(B组 ,16只 ,9%黄芪甲苷 0 .1mL灌胃 7d) ;余 72只小鼠以柯萨奇病毒 (CVB3)腹腔无菌注射制作病毒性心肌炎模型 ,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心肌炎对照组和 1% ,3% ,9%黄芪甲苷干预心肌炎组 ,分别以生理盐水 ,1% ,3%和 9%黄芪甲苷 0 .1mL灌胃 7d (分别为C ,D ,E ,F组 ,每组 18只 )。 14d后处死小鼠 ,以ELISA法检测血清胶原前肽 (PIP和PII INP)浓度 ,心脏组织用天狼星红染色后测定胶原容积积分 (CVF) ,以流式细胞仪检测心肌细胞凋亡指数。结果 :9%黄芪甲苷干预心肌炎组小鼠较心肌炎对照组死亡率明显降低 [2 2 % (4/ 18)vs 4 4%(8/ 18) ,P <0 .0 5 ],9%黄芪甲苷对照组无小鼠死亡 ;与心肌炎对照组相比 ,CVF以及血清PIP和PIIINP浓度在 9%黄芪甲苷干预心肌炎组显著下降 (分别为 (10±s 3) %vs (2 1± 8) % ,(1.4±0 .6 )mg·L- 1vs (3.0± 1.9)mg·L- 1,(2 2± 4 )mg·L- 1vs (2 9± 5 )mg·L- 1,均P <0 .0 1) ,而 1%和 3%黄芪甲苷对心肌炎小鼠生存率和血清胶原前肽无明显影响 ;心肌细胞凋亡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甲苷 病毒性心肌炎 心肌纤维化 细胞凋亡 动物实验
下载PDF
抗柯注射液治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陈曙霞 梅尚文 +3 位作者 王平全 陈美芳 钱富荣 谢龙山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抗柯注射液治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机理。方法:以苦参中抗柯萨奇病毒的有效成分制成纯度为99.43%的抗柯注射液(下称RSF)治疗76例血中柯萨奇B病毒核酸(CBV-RNA)持续阳性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A... 目的:探讨抗柯注射液治疗柯萨奇B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机理。方法:以苦参中抗柯萨奇病毒的有效成分制成纯度为99.43%的抗柯注射液(下称RSF)治疗76例血中柯萨奇B病毒核酸(CBV-RNA)持续阳性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A组),并与用葡萄糖加胰岛素加氯化钾治疗的50例患者(B组)进行对照。结果:RSF对血中CBV-RNA的清除率与所用药物剂量及血中药物浓度有相关性;患者心悸、胸闷气短的总有效率(96.0%)、抗。C律失常的总有效率(100.0%,40/40例)明显优于B组(62.5%,25/40例)。RSF能使射血分数、心脏每搏输出量、心排血量以及心脏指数等心功能指标明显上升(P<0.01),左室重量及重量指数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RSF治疗(5例)5个月后中和抗体恢复正常,NK细胞活性上升(P<0.01)。结论:RSF对逆转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状态效果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抗柯注射液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黄芪注射液治疗柯萨奇B病毒阳性心肌炎20例 被引量:33
7
作者 阮汉权 张秀玲 +1 位作者 彭应心 黄希正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60-60,共1页
黄芪注射液治疗柯萨奇B病毒阳性心肌炎20例阮汉权,张秀玲,彭应心,黄希正1993年3月~1996年5月,我们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方法对黄芪注射液治疗柯萨奇B病毒阳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0... 黄芪注射液治疗柯萨奇B病毒阳性心肌炎20例阮汉权,张秀玲,彭应心,黄希正1993年3月~1996年5月,我们用核素心肌灌注显像的方法对黄芪注射液治疗柯萨奇B病毒阳性心肌炎的临床疗效进行了观察,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40例住院患者均符合急性病毒性心肌炎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注射液 柯萨奇B病毒 心肌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柴琥清心饮为主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左心功能及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13
8
作者 王雪峰 严文初 +2 位作者 郭振武 张君 白小红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2期73-75,共3页
目的:为探讨柴琥清心饮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的效应及机理。方法:以疏利三焦、清心解毒之法的柴琥清心饮为主治疗52例VMC患儿,并与能量合剂为主的一般疗法32例作对照观察。结果... 目的:为探讨柴琥清心饮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viralmyocarditis,VMC)的效应及机理。方法:以疏利三焦、清心解毒之法的柴琥清心饮为主治疗52例VMC患儿,并与能量合剂为主的一般疗法32例作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愈显率(71.2%)高于对照组(53.1%),Ridit分析,P<0.01;治疗组提高心功能短轴缩短率(FS)及射血分数(EF)优于对照组(P<0.01)。柴琥清心饮对T细胞免疫功能有调节作用,用药后可使患儿的CD_3和CD_4/CD_8比值趋于正常。结论:柴琥清心饮具有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作用,改善左心功能和调节细胞免疫可能是其取得疗效的机理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柴琥清心饮 病毒性 心肌炎 心功能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常规疗法伍用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8
9
作者 黄兆铨 秦南屏 +2 位作者 叶武 郭平 王会仍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6期328-330,共3页
比较常规疗法伍用黄芪口服液与单用常规疗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结果表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OKT4/OKT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0.01)。常规疗法伍... 比较常规疗法伍用黄芪口服液与单用常规疗法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影响。结果表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百分率及OKT4/OKT8比值显著低于健康对照者(P<0.05,0.01)。常规疗法伍用黄芪可显著改善心肌炎患者OKT3、OKT4及OKT4/OKT8比值(P<0.05,0.01)。并探讨了伍用黄芪改善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细胞免疫状况可能的作用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T淋巴细胞亚群
下载PDF
黄芪对小鼠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凋亡及bcl-2/bax基因转录的影响 被引量:23
10
作者 刘唐威 伍伟锋 +3 位作者 冯震博 何先保 曾志羽 吴海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03年第6期823-825,共3页
目的 :探讨黄芪对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凋亡及 bcl- 2 / bax基因的影响。方法 :Balb/ c小鼠 2 4只腹腔感染柯萨奇病毒 B3(CVB3)后随机分成 2组 :黄芪治疗组 (每天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 1 0 g/ kg)及对照组 ,第 8天取心脏标本 ,进行病理... 目的 :探讨黄芪对实验性病毒性心肌炎细胞凋亡及 bcl- 2 / bax基因的影响。方法 :Balb/ c小鼠 2 4只腹腔感染柯萨奇病毒 B3(CVB3)后随机分成 2组 :黄芪治疗组 (每天腹腔注射黄芪注射液 1 0 g/ kg)及对照组 ,第 8天取心脏标本 ,进行病理学检查、细胞凋亡 TUNEL 法检测以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分析 bcl- 2和 bax m RNA的表达水平。结果 :1黄芪治疗组病变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2黄芪治疗组心肌细胞凋亡指数 (AI)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1 ) ;3黄芪治疗组心肌组织 bcl- 2的 m RNA的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bax m RNA的相对表达量无明显改变 (P >0 .0 5 ) ,bcl- 2m RNA/ bax m RNA比值则明显增高 (P <0 .0 5 )。结论 :黄芪可通过上调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 bcl- 2的基因转录 ,抑制细胞凋亡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芪 小鼠 病毒性心肌炎 细胞凋亡 bcl-2 BAX 基因表达 基因转录
下载PDF
注射用双黄连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疗效观察 被引量:20
11
作者 林国珍 刘冬梅 +1 位作者 朱霖 邱定众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10期601-602,共2页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免疫功能状态及双黄连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了 62例心肌炎患儿血清中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 (COXB IgM)及T细胞亚群CD+3 、CD+4、CD+8、CD+4/CD+8,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双黄连组 (3 2... 目的 :探讨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免疫功能状态及双黄连的干预作用。方法 :用ELISA及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了 62例心肌炎患儿血清中柯萨奇B组病毒抗体 (COXB IgM)及T细胞亚群CD+3 、CD+4、CD+8、CD+4/CD+8,并将其随机分成两组 :双黄连组 (3 2例 ,在常规西药基础上加用双黄连 )及常规组 (3 0例 ,除不用双黄连外 ,其余相同 )。结果 :62例心肌炎患儿中 ,3 9例COXB IgM阳性和正常对照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0 1 ) ;患儿CD+4下降 ,CD+8上升 ,CD+4/CD+8下降 ,用双黄连治疗后 ,患儿临床症状、体征及免疫功能的恢复均优于常规组 (P <0 0 1 )。结论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存在免疫功能异常及免疫调节功能紊乱 ,注射用双黄连粉剂为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有效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黄连 疗效 柯萨奇B组病毒 病毒性心肌炎 儿童
下载PDF
心安颗粒中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的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张开莲 黄志芳 +1 位作者 易进海 杨思进 《药物分析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516-518,共3页
目的:对心安颗粒中指标成分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 Phenomenex Luna C_(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50∶50∶0.0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本法... 目的:对心安颗粒中指标成分苦参碱含量测定方法进行研究。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柱 Phenomenex Luna C_(18)(4.6mm×150mm,5μm);流动相为甲醇-水-三乙胺(50∶50∶0.04);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20nm。结果:本法平均回收率97.00%(n=6)。结论:建立了一种操作简便、重复性良好的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心安颗粒中苦参碱,该法可用于心安颗粒质量控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量测定方法 心安颗粒 苦参碱 高效液相色谱法 平均回收率 指标成分 检测波长 质量控制 色谱柱 三乙胺 流动相 重复性
下载PDF
玉屏风散为主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及体外药物筛选的研究 被引量:17
13
作者 陈曙霞 郑新娟 +5 位作者 常佩伦 陈梅芳 陈铭生 谢秀兰 谢龙山 钱福荣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0年第12期22-24,共3页
<正> 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见疾病之一,其慢性迁延的特点和反复发作的临床表现,以及免疫病理变化已引起广泛重视。我们曾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低细胞免疫反应进行探讨,发现多数患者皮试反应阴性、淋巴细胞E花环形成率降低、体外~3HTdR... <正> 病毒性心肌炎是常见疾病之一,其慢性迁延的特点和反复发作的临床表现,以及免疫病理变化已引起广泛重视。我们曾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低细胞免疫反应进行探讨,发现多数患者皮试反应阴性、淋巴细胞E花环形成率降低、体外~3HTdR PHA淋转试验过半数(51.2%)呈现明显低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病毒性心肌炎 玉屏风散 药物筛选
下载PDF
黄芪对柯萨奇B_3病毒感染培养大鼠心肌细胞Ca^(2+)内流及该病毒RNA复制 被引量:84
14
作者 郭棋 彭天庆 +2 位作者 杨英珍 顾全保 赵剑星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8期483-485,共3页
本研究结果发现,黄芪对柯萨奇B_3病毒(CVB_3)感染大鼠心肌细胞及正常对照心肌细胞的Ca^(2+)内流均呈显著抑制作用(p<0.01,P<0.05));若在病毒感染1h后加黄芪,经48h培养,对正常对照及感染细胞的C... 本研究结果发现,黄芪对柯萨奇B_3病毒(CVB_3)感染大鼠心肌细胞及正常对照心肌细胞的Ca^(2+)内流均呈显著抑制作用(p<0.01,P<0.05));若在病毒感染1h后加黄芪,经48h培养,对正常对照及感染细胞的Ca^(2+)内流亦有抑制作用(P<0.05);同时细胞中CVB_3-RNA含量显著少于病毒对照组(P<0.001)。提示黄芪具有钙拮抗作用,可减少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Ca^(2+)内流量,有可能减轻感染细胞的继发性Ca^(2+)损伤;且对细胞中病毒RNA的复制具有抑制作用,显示了其在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上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病毒性心肌炎 黄芪 钙内流 CVB3
下载PDF
中药复方制剂免疫抗病毒性心肌炎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17
15
作者 孙寒 孙非 +3 位作者 张淑芹 刘志屹 闫琪 于起福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3期27-30,共4页
目的研究高山红景天复方制剂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的影响,探讨该方的药理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免疫学和抗氧化酶活性分析技术。结果高山红景天复方制剂具有提高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及培养细胞中IFN-γ水平的作用;它可使模型小鼠... 目的研究高山红景天复方制剂对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的影响,探讨该方的药理作用机理。方法采用免疫学和抗氧化酶活性分析技术。结果高山红景天复方制剂具有提高病毒性心肌炎小鼠模型及培养细胞中IFN-γ水平的作用;它可使模型小鼠脾脏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和NK细胞活性增强;心肌SOD和GSH-Px活性升高,同时降低血清中LP0含量。证明,高山红景天复方制剂具有调节鼠心肌炎模型免疫功能及抗氧化酶活性的作用。提示:对免疫机制的调节和体内氧自由基的快速清除是高山红景天复方制剂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途径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方制剂 病毒性心肌炎 红景天 药理学
下载PDF
生脉散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被引量:19
16
作者 荣烨之 赵美华 +1 位作者 吕宝经 朱向阳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5期310-311,共2页
介绍了生脉散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药理作用基础和临床研究进展,并介绍作者应用肌钙蛋白T(TnT)和肌钙蛋白I(TnI)诊断及用生脉散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的经验。
关键词 生脉散 病毒性心肌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小柴胡汤对心肌炎小鼠IL-2R及FasL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3
17
作者 王雪峰 刘芳 +1 位作者 李冬梅 南春红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01年第7期439-440,共2页
以CVB3m腹腔注射诱导BALB/c小鼠心肌炎模型 ,予小柴胡汤 (XCT)经灌胃后 ,于第 7、14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心肌浸润细胞IL - 2R及FasL表达。结果 ,XCT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能明显提高心肌浸润细胞IL - 2R的表达 ,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有... 以CVB3m腹腔注射诱导BALB/c小鼠心肌炎模型 ,予小柴胡汤 (XCT)经灌胃后 ,于第 7、14天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心肌浸润细胞IL - 2R及FasL表达。结果 ,XCT在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能明显提高心肌浸润细胞IL - 2R的表达 ,与病毒对照组相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柯萨奇病毒B3M 心肌炎 IL-2R FASL 小柴胡汤
下载PDF
槲皮素对压力超负荷所致大鼠心肌肥厚的影响 被引量:14
18
作者 秦泰春 顾振纶 刘世增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275-277,共3页
大鼠腹主动脉部分狭窄5周后,形成实验性心肌肥厚模型,心肌和左心室重量明显增加,心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下降,心肌和主动脉Ca^(2+)含量明显增加。给槲皮素75、150 mg/kg后均能明显降低... 大鼠腹主动脉部分狭窄5周后,形成实验性心肌肥厚模型,心肌和左心室重量明显增加,心肌过氧化脂质(LPO)含量显著增加,SOD活性下降,心肌和主动脉Ca^(2+)含量明显增加。给槲皮素75、150 mg/kg后均能明显降低心肌和左心室重量,降低心肌LPO含量,增加SOD活性,降低心肌和主动脉Ca^(2+)的含量,提示槲皮素抗心肌肥厚作用与清除氧自由基和钙拮抗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心肌肥厚 氧自由基 心脏负荷
下载PDF
清心液为主治疗小儿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邪毒侵心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9
19
作者 胡思源 贺爱燕 +4 位作者 刘虹 乔卫平 向阳 刘玉珍 陈宝义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297-299,共3页
以自制清心液为主治疗小儿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70例,并与西药一般疗法(66例)进行前瞻性疗效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中药组治疗后,乏力、胸闷憋气、心痛等主症,以及咽红肿痛、咳嗽、舌质红、苔... 以自制清心液为主治疗小儿柯萨奇病毒性心肌炎70例,并与西药一般疗法(66例)进行前瞻性疗效对照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72.73%)。中药组治疗后,乏力、胸闷憋气、心痛等主症,以及咽红肿痛、咳嗽、舌质红、苔黄、脉数等热毒兼症,心电图窦性心律失常、各种传导阻滞及ST—T改变,以及超声心动图房室腔扩大和室壁运动减弱的治疗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以清心液为主的中医药疗法对小儿病毒性心肌炎邪毒侵心证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炎 中医药疗法 柯萨奇病毒感染 清心液
下载PDF
中药穴位敷贴治疗病毒性心肌炎临床观察 被引量:6
20
作者 李建萍 许帼光 +3 位作者 姚永年 王健雄 张昀昀 过仲珍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55-257,共3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临床疗效并与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对比。方法:将成人及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房性早搏和有室性早搏组,中药敷贴膻中、厥阴俞或巨阙、心俞和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主诉变化及24小时Hotter变...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敷贴临床疗效并与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进行对比。方法:将成人及儿童病毒性心肌炎患者分为房性早搏和有室性早搏组,中药敷贴膻中、厥阴俞或巨阙、心俞和西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治疗,观察治疗前后主诉变化及24小时Hotter变化,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中药穴位敷贴与西药组从24小时Hotter结果看,成人组和儿童组中,房早组和有室早组都有明显疗效(P<0.01);中药穴位敷贴与西药组比较,成人组和儿童组、房早组和有室早组差异都无显著性意义(P>0.05)。主诉变化成人房早组与成人室早组明显好于西药组(P<0.01)。结论:两种治疗方法治疗病毒性心肌炎同样具有良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穴位敷贴 治疗 病毒性心肌炎 临床观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