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9篇文章
< 1 2 3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联合提脓祛腐外治法治疗臁疮湿热下注证临床研究
1
作者 任芬如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244-248,共5页
目的:观察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联合提脓祛腐外治法治疗臁疮湿热下注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臁疮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 目的:观察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联合提脓祛腐外治法治疗臁疮湿热下注证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7月至2022年12月在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臁疮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提脓祛腐外治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肉芽组织覆盖率、疼痛视觉模拟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水平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0.00%,观察组有效率为95.0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主症、次症总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肉芽组织覆盖率均升高,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时间点VAS评分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臁疮患者治疗后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IL-1β水平均降低,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四妙散合萆薢渗湿汤加减联合提脓祛腐外治法可有效改善臁疮湿热下注证患者临床症状,加快创面恢复,减轻炎症反应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臁疮 湿热下注证 四妙散 萆薢渗湿汤 提脓祛腐外治法 九一丹
下载PDF
复方黄柏液涂剂外敷联合泡沫硬化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疗效及其对TNF-α、IL-6、CRP水平的影响
2
作者 靳立强 郭海涛 韩书明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250-253,共4页
目的分析复方黄柏液涂剂外敷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 目的分析复方黄柏液涂剂外敷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其对患者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收治的122例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61例,采用复方黄柏液涂剂外敷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对照组61例,采用泡沫硬化剂注射治疗。统计分析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TNF-α、IL-6、CRP、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VCSS)及并发症数据。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3.44%(57/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8.69%(48/61),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两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均明显下降(P<0.001),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血清TNF-α、IL-6及CRP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两组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及VCS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观察组治疗1个月后VAS评分及VCS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6.56%,低于对照组的16.39%,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11,P=0.128)。结论复方黄柏液涂剂外敷联合泡沫硬化剂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因子表达,降低静脉临床严重程度评分,减轻疼痛,提高临床疗效,并发症少,能够兼顾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临床予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 复方黄柏液涂剂 泡沫硬化剂 临床疗效 炎症因子
原文传递
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临床疗效 被引量:21
3
作者 牛晓暐 吕培文 宋孝瑜 《中国新药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11期759-761,共3页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随机法将 6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患者分为葛根素组 ( 3 8例 )和对照组 ( 3 0例 ) ,在常规中药治疗的同时 ,前者给予葛根素 4 0 0~ 60 0mg静滴 ,后者给予复... 目的 :探讨葛根素注射液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用随机法将 68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患者分为葛根素组 ( 3 8例 )和对照组 ( 3 0例 ) ,在常规中药治疗的同时 ,前者给予葛根素 4 0 0~ 60 0mg静滴 ,后者给予复方丹参注射液静滴 ,治疗前后观察患者症状、体征及相关理化检查等指标的变化。 结果 :葛根素注射液可明显缓解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患者的肢体肿胀、疼痛等症状 ,改善下肢静脉的血液循环 ,对患者血液的高凝状态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较对照组有更为明显的疗效。结论 :葛根素注射液对于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是一种有希望的周围血管病治疗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 深静脉血栓后 综合征 葛根素注射液 治疗
下载PDF
正常人小腿肌肉3.0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初步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邓德茂 孟悛非 +2 位作者 马玲 高振华 张中伟 《临床放射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663-667,共5页
目的初步探讨正常人小腿肌肉3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可行性及其表现。资料与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行左小腿肌肉DTI。观察各肌肉的在DWI图、λ1图、λ2图、λ3图、ADC图和FA图上的表现,并分别测量胫骨前肌(TA)、胫骨后肌(TP)、腓骨... 目的初步探讨正常人小腿肌肉3T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可行性及其表现。资料与方法对10例健康志愿者行左小腿肌肉DTI。观察各肌肉的在DWI图、λ1图、λ2图、λ3图、ADC图和FA图上的表现,并分别测量胫骨前肌(TA)、胫骨后肌(TP)、腓骨长肌(PL)、比目鱼肌(SOL)、腓肠肌内侧头(GM)和腓肠肌外侧头(GL)的λ1、λ2、λ3、ADC值和FA值。比较不同肌肉的测量值有无差异。结果在DWI图上,各肌肉清晰显示,TA的信号最低,最高的是SOL。各肌肉在λ1图、λ2图和ADC图上信号无明显差别。SOL的λ1小于其它肌肉(P<0.05)。TA的λ2小于腓肠肌内侧头和外侧头(P<0.05)。TA和TP的λ3低于其它肌肉(P<0.05)。TA的ADC值小于PL、GM及GL(P<0.05)。TA、TP、LP、SOL、GM和GL的FA值分别为0.44±0.03、0.42±0.03、0.37±0.06、0.30±0.03、0.32±0.05和0.33±0.03,不同肌肉的FA值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对正常人小腿肌肉行3T磁共振DTI是可行的,DTI能较好的反映小腿肌肉的扩散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腿 肌肉 扩散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仙人掌外敷治疗药物外渗与继发性静脉炎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5
5
作者 吴学宾 田海英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5期363-364,共2页
关键词 仙人掌 外敷 药物外渗 静脉炎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虎杖膏治疗化疗药物引起的静脉炎45例 被引量:12
6
作者 罗世惜 潘红平 +1 位作者 陈羽 杨家莉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211-212,共2页
关键词 化疗药物 静脉炎 虎杖膏 治疗
下载PDF
新鲜芦荟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8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52
7
作者 董雯 林静 饶本强 《解放军护理杂志》 2001年第1期13-14,共2页
目的 观察新鲜芦荟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997年至 2 0 0 0年对 80例化疗性静脉炎分组应用新鲜芦荟与硫酸镁外敷 ,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 (芦荟组 ) 80例 ,显效 2 6例 ,有效 49例 ,有效率 91.7... 目的 观察新鲜芦荟外敷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疗效 ,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1997年至 2 0 0 0年对 80例化疗性静脉炎分组应用新鲜芦荟与硫酸镁外敷 ,并进行疗效对比。结果 治疗组 (芦荟组 ) 80例 ,显效 2 6例 ,有效 49例 ,有效率 91.75 % ;对照组 (硫酸镁 ) 74例 ,显效 16例 ,有效 37例 ,有效率 71.6 2 %。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1)。结论 新鲜芦荟具有散瘀止痛、抗炎解毒、促进损伤组织细胞修复的作用 ,用于治疗化疗性静脉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 化疗 芦荟 治疗
下载PDF
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发病与季节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潘艳芳 武洪方 +2 位作者 赵玲玲 郭海涛 韩书明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307-309,共3页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与季节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在邯郸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患者300例,观察不同季节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中医证型,分析其与季节的关系.... 目的 探讨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与季节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选择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在邯郸市中医院住院治疗的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患者300例,观察不同季节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及中医证型,分析其与季节的关系.结果 300例患者中下肢血栓性浅静脉炎142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158例,春季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发病率明显高于夏季和秋季〔32.8%(86/262)比21.3%(54/254)、18.4%(50/272),均P〈0.01〕,但却低于冬季组〔32.8%(86/262)比37.2%(110/29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冬季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明显高于夏季和秋季(均P〈0.01).湿热下注型夏秋季节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率较冬春季节增多〔55.6%(30/54)、60.0%(30/50)比20.0%(22/110)、23.3%(20/86)〕,湿热瘀阻型冬春季节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发病率较夏秋季节增多〔80.0%(88/110)、76.7%(66/86)比44.4%(24/54)、40.0%(20/50),均P〈0.01〕.结论 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的发病与季节有关,冬季和春季是高发季节,且以湿热瘀阻证为主要证型;临床治疗中可根据不同季节,针对不同的发病原因采取不同的预防措施,对其体质进行干扰,消除或减少发病因素,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静脉血栓性疾病 季节 关系
下载PDF
脉复生脉得安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88例 被引量:6
9
作者 周毅平 杜猛 +2 位作者 李顺宁 王欣冉 黎建华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337-1338,共2页
目的:探讨脉复生、脉得安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8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脉复生、脉得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68%,两组比较治疗组... 目的:探讨脉复生、脉得安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67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9例采用常规疗法治疗,治疗组88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脉复生、脉得安。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4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4.68%,两组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提示:脉复生、脉得安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中医药疗法 @脉复生 @脉得安 活血祛瘀剂/治疗应用 清热解毒剂/治疗应用
下载PDF
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对血栓性浅静脉炎的治疗及ET-1、TXB2表达情况 被引量:6
10
作者 王琨 侯国欣 +2 位作者 刘磊 臧文举 王颍超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分析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对血栓性浅静脉炎(STP)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ST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脉... 目的分析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对血栓性浅静脉炎(STP)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内皮素-1(ET-1)、血栓素B2(TXB2)表达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医院2017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STP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西药治疗,观察组给予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1.18%,31/34)高于对照组(70.59%,24/34),总不良反应率(11.76%,4/34)与对照组(14.71%,5/34)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症状(发热、疼痛、肿胀感、下肢条索或结节)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相关细胞因子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ET-1、TXB2、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1β(IL-1β)、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脉络舒通颗粒联合西药治疗STP可减轻炎症反应,调节ET-1、TXB2的表达水平,改善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舒通颗粒 血栓性浅静脉炎 内皮素-1 血栓素B2 炎症反应
原文传递
中西医结合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06例临床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金星 秦红松 尚德俊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267-270,共4页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机理。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并利用体外血栓形成方法,对20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治疗与检测分析。结果:(1)患者组的体外血栓各值明显地高于健康组(P<0.001)... 目的:研究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治疗机理。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并利用体外血栓形成方法,对206例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患者进行治疗与检测分析。结果:(1)患者组的体外血栓各值明显地高于健康组(P<0.001);(2)中医辨证分型不同,其体外血栓各值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1~0.001);(3)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体外血栓各值明显改善(P<0.05~0.001)。结论:(1)患者即使在发病后血液仍常处于高凝状态;(2)体外血栓检测结果的变化与本病的病情改变是正相关。(2)体外血栓各值的变化亦可作为中医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3)中西医结合治疗后,临床病情改善的同时,体外血栓各值亦明显降低,从而较客观地证实了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本病的确切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静脉血栓形成 中西医结合治疗 疗效
下载PDF
长春瑞滨致静脉炎的预防和治疗研究述评 被引量:7
12
作者 陈姣 李平 +2 位作者 许珩 夏克春 朱永忠 《中医学报》 CAS 2012年第4期400-402,共3页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导致化疗性静脉炎的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近5 a来相关性文献进行分析及归纳。结果:发生机制主要是其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和细胞毒性所致血管内皮损伤。采用局部物理疗法、中药外敷、西药外敷等治疗手段,可以预防... 目的:探讨长春瑞滨导致化疗性静脉炎的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对近5 a来相关性文献进行分析及归纳。结果:发生机制主要是其较强的刺激性、腐蚀性和细胞毒性所致血管内皮损伤。采用局部物理疗法、中药外敷、西药外敷等治疗手段,可以预防和治疗静脉炎。结论:目前没有一种医疗界公认的、有效的药物防治化疗性静脉炎。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寻求更加安全、有效、快速的防治措施,将成为未来防护化疗性静脉炎的发展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脉炎 长春瑞滨 物理防治 中药治疗 药物不良反应
下载PDF
复黄生肌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 被引量:11
13
作者 唐汉钧 章学林 李斌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1期28-28,共1页
复黄生肌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唐汉钧章学林李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上海200032)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属中医臁疮范畴。近年来,笔者在总结了著名中医外科专家顾伯华教授经验的基础上,配制了具有显著促进... 复黄生肌膏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唐汉钧章学林李斌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中医外科(上海200032)下肢静脉曲张性溃疡,属中医臁疮范畴。近年来,笔者在总结了著名中医外科专家顾伯华教授经验的基础上,配制了具有显著促进伤口愈合作用的外用药物——复黄生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胸脉曲张 溃疡 复黄生肌膏
下载PDF
脉络通颗粒剂治疗血栓性静脉炎临床与实验研究 被引量:8
14
作者 崔炎 马海涛 +3 位作者 刘辉 李晓绿 冯庆山 崔公让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9年第6期377-379,共3页
关键词 静脉炎 血栓性 中医药疗法 脉络通颗粒剂
下载PDF
牛黄解毒丸外敷治疗肿瘤化疗后静脉炎的护理体会 被引量:4
15
作者 李莉 李维 +4 位作者 王小霞 曹容 赵军 赖平 卫述琼 《华西医学》 CAS 1998年第4期441-441,共1页
在肿瘤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通常采用33%硫酸镁湿敷治疗因药物刺激或外漏引起的静脉炎,但效果不甚满意。根据牛黄解毒丸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药理作用,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牛黄解毒丸外敷治疗肿瘤化疗所致静脉炎8... 在肿瘤内科临床护理工作中,通常采用33%硫酸镁湿敷治疗因药物刺激或外漏引起的静脉炎,但效果不甚满意。根据牛黄解毒丸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等药理作用,1996年以来我们采用牛黄解毒丸外敷治疗肿瘤化疗所致静脉炎84例,取得显著效果。现报告如下。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药物疗法 静脉炎 牛黄解毒丸 中药外敷
下载PDF
清营1号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纤溶功能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16
16
作者 王健 奚九一 +1 位作者 赵兆琳 张柏根 《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 CAS 1997年第3期181-184,共4页
采用清营1号方对兔颈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进行分期论治及分组对比观察,并对体内、体外血栓长度、干湿重量、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时间、t-PA活性、PAI活性进行同期检测,结果表明本方能较显著的提高t-PA、降低PAI活... 采用清营1号方对兔颈静脉血栓形成模型进行分期论治及分组对比观察,并对体内、体外血栓长度、干湿重量、血清纤维蛋白原含量、凝血酶时间、t-PA活性、PAI活性进行同期检测,结果表明本方能较显著的提高t-PA、降低PAI活性作用,以早期作用明显;同时可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延长凝血酶时间,其作用从中、晚期逐渐加强,且当纤维蛋白原含量下降时,凝血酶时间延长,两者具有一致性;在不同治疗分期内,随着功能的变化,其血栓长度、干湿重量随之改变。已知药对照组丹参可降低纤维蛋白原含量,但对t-PA、PAI活性影响不明显。提示采用清营凉血法治疗DVT优于单纯活血化瘀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营1号方 深静脉血栓形成 纤溶功能 颈静脉
下载PDF
黄连解毒散贴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研究 被引量:5
17
作者 杨红 尹娅萍 +3 位作者 张黎丹 夏兴梅 刘昌梅 徐海燕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3年第23期3207-3208,共2页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散贴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重庆市肿瘤研究所药物性静脉炎患者67例,分为3组,观察组23例,对照一组22例,对照二组22例。观察组使用由黄连、黄芩、黄柏、大黄、冰片、石膏组成的黄连解... 目的探讨黄连解毒散贴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的疗效。方法选择2011年6月至2013年5月重庆市肿瘤研究所药物性静脉炎患者67例,分为3组,观察组23例,对照一组22例,对照二组22例。观察组使用由黄连、黄芩、黄柏、大黄、冰片、石膏组成的黄连解毒散贴敷8h;对照一组使用50%硫酸镁湿敷20min,每天3次;对照二组使用芦荟去皮切薄片外敷30min,每天3次。治疗3d后进行疗效评价,评价标准按静脉炎分度标准设定。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3%,与对照一组(68.18%)、对照二组(63.64%)疗效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连解毒散贴敷治疗药物性静脉炎有利于静脉炎的尽快治愈,减少患者因静脉炎引起的痛苦及焦虑情绪,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增加科室经济效益,增强患者对中医中药治疗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连解毒散 中药贴敷 药物性静脉炎
下载PDF
下瘀血汤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后综合征 被引量:6
18
作者 王菊凤 许文捷 袁岚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0期53-53,共1页
关键词 下瘀血汤 中医药疗法 综合征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下载PDF
当归拈痛汤治疗血栓性浅静脉炎6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9
作者 徐向孜 郑乃更 《山东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3期39-39,共1页
关键词 血栓性浅静脉炎 当归拈痛汤 疗效观察 治疗 双下肢 效果满意 临床资料 发病部位 患者
下载PDF
三黄散外敷防治化疗后静脉炎的对比观察 被引量:7
20
作者 范慧娟 袁彩云 吕粉婵 《陕西中医》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86-187,共2页
目的:研究三黄散外敷防治化疗后静脉炎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中药(大黄、黄柏、黄连)用蜜或菊花水调敷患处。结果:治疗组化疗后疼痛、红色条索样改变、树叉形色斑、皮肤破损、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
关键词 中医药疗法 清热解毒剂 三黄散 化疗后静脉炎 外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