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83篇文章
< 1 2 9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连朴泻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1
作者 范普雨 金先红 周志文 《河南中医》 2024年第4期571-575,共5页
目的:观察自拟连朴泻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自拟连朴泻心汤。比较两组患... 目的:观察自拟连朴泻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自拟连朴泻心汤。比较两组患者胃镜疗效、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清除率及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分级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1.08%,观察组有效率为94.59%,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对照组Hp阳性12例,转阴3例,清除率为25%;观察组Hp阳性12例,转阴6例,清除率为40%,两组患者Hp清除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轻度患者例数多于本组治疗前,重度患者少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拟连朴泻心汤治疗脾胃湿热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疗效确切,可缓解患者胸脘部胀满、胃脘部热痛、口苦、口黏、头身重着、纳呆嘈杂等不适症状,并能修复损伤的胃黏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湿热证 连朴泻心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黄芪建中汤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1
2
作者 刘二军 邢亚情 +2 位作者 张伟玲 任首臣 郭庆丰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204-208,共5页
目的对比黄芪建中汤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2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黄芪建中汤传统汤... 目的对比黄芪建中汤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2月医院收治的102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分研究组、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黄芪建中汤传统汤剂,研究组给予黄芪建中汤中药配方颗粒,连续治疗3个月后观察效果。记录两组中医症状评分、胃镜检查评分、临床疗效,对比两组幽门螺杆菌转阴情况、炎症因子、药物安全性及用药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胃镜检查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胃镜检查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6.08%(49/5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16%(47/5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幽门螺杆菌转阴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的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IL-8、IL-17水平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L-6、IL-8、IL-17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5)。研究组有3例出现不良事件,对照组有5例出现不良事件,两组总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用药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黄芪建中汤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治疗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疗效、安全性相当,但患者对黄芪建中汤中药配方颗粒满意度更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黄芪建中汤 配方颗粒 汤剂 疗效 安全性 满意度
原文传递
石斛消萎汤结合西药常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管内皮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胡颖 王鸿 +1 位作者 赖华梅 沈丹丹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75-178,共4页
目的评价石斛消萎汤结合西药常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管内皮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石斛消萎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 目的评价石斛消萎汤结合西药常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血管内皮因子的调节作用研究。方法选择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1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西药常规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石斛消萎汤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积分和治疗疗效,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胃镜病理组织评分、胃镜黏膜征象、消化不良症状和结局指标(PRO)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学指标和血管内皮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55%(56/58)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82.76%,48/58)(P<0.05);研究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萎缩程度、肠化程度、HP感染、慢性炎性反应和活动性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胃镜黏膜征象、消化不良症状和PRO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清学指标前列腺素E2(PGE2)、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胃蛋白酶原I(PGI)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治疗后血管内皮因子VEGF和NO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石斛消萎汤结合西药常规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效果确切,可有效地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有利于体内相关血管生长因子的释放,发挥对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进而改善病理组织学病变,促进黏膜修复,提高治疗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斛消萎汤 慢性萎缩性胃炎 西药常规 血管内皮因子 生活质量
原文传递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舌下络脉特征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亚楠 袁莉 +4 位作者 汪莉 徐志远 阮华 程向东 董昌武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5期158-163,共6页
目的基于图像数据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下络脉特征,并进行中医证型与舌下络脉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56例,辨证分为5种中医证型,即脾胃湿热证(63例)、肝胃不和证(56例)、脾胃虚弱证(51... 目的基于图像数据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舌下络脉特征,并进行中医证型与舌下络脉特征的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杭州市余杭区中医院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256例,辨证分为5种中医证型,即脾胃湿热证(63例)、肝胃不和证(56例)、脾胃虚弱证(51例)、胃阴不足证(44例)、胃络瘀阻证(42例)。使用智能手机采集患者舌下络脉图像,采用计算机视觉与人工判读相结合的方法获取舌下络脉颜色RGB、HSV值,以及主干的颜色、长度、宽度、曲张程度、充盈度、兼见表现等舌下络脉形态特征指标,分析中医证型与舌下络脉特征的相关性。结果不同证型舌下络脉的主干的颜色、长度、宽度、曲张程度、充盈度、兼见表现存在差异,胃络瘀阻证R、G、B、V值低于其他证型,但积分值高于其他证型。经相关性分析,舌下脉络颜色与其参数R、G、B、V值均呈负相关(P<0.05)。胃络瘀阻证舌下络脉瘀阻程度相对于其他证型较高,脾胃虚弱证舌下络脉瘀阻程度比其他各证型低。结论舌下络脉客观化指标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反应灵敏,与中医学理论及临床结论基本一致,可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舌下络脉 慢性萎缩性胃炎 证型 参数 客观化 相关性
下载PDF
脾胃培源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疗效及对胃黏膜三叶因子2、核因子-κB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18
5
作者 裴蓓 刘云 +3 位作者 宋标 梅语 郑艳敏 李学军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121-125,共5页
目的观察脾胃培源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胃黏膜三叶因子2(TFF2)、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7例。治疗组予脾胃培源方颗粒,每日1剂,每日2次,... 目的观察脾胃培源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胃黏膜三叶因子2(TFF2)、核因子-κB(NF-κ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32例患者分为治疗组65例和对照组67例。治疗组予脾胃培源方颗粒,每日1剂,每日2次,口服;对照组予叶酸片,每次1片,每日3次,口服。2组均连续治疗24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中医症状评分,胃镜及病理评分,血清胃蛋白酶原Ⅰ(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胃泌素-17(G-17)水平及胃黏膜TFF2、NF-κB水平。监测2组安全性指标。结果治疗过程中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5例。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71%(55/62),对照组为72.58%(45/6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状评分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中医症状评分(除大便不爽评分外)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各项胃镜评分、病理评分均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胃镜黏膜色泽评分、黏膜质地评分及各项病理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本组治疗前比较,2组治疗后血清PGⅠ、PGⅡ、G-17水平上升,胃黏膜TFF2、NF-κB表达水平下降(P<0.05);2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上述实验室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脾胃培源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脾胃虚弱证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病理程度,促进胃黏膜修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脾胃培源方 临床治疗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基于“木郁达之”理论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辨治 被引量:1
6
作者 樊明智 王柏林 +3 位作者 曹剑冰 王媛 管文慧 刘维明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0期1478-1482,共5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主要与情志失调、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外侵袭等因素相关,诸因素或单独致病,或合而为病,病位在胃,但与肝密切相关,治疗应谨遵叶天士“忌刚用柔”之法则,顺应木性,把握木土乘克关系,从肝论治。肝气郁结者,治以疏肝... 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主要与情志失调、脾胃虚弱、饮食不节、外侵袭等因素相关,诸因素或单独致病,或合而为病,病位在胃,但与肝密切相关,治疗应谨遵叶天士“忌刚用柔”之法则,顺应木性,把握木土乘克关系,从肝论治。肝气郁结者,治以疏肝和胃解郁,用柴胡疏肝散加减;肝胃郁热者,治以清肝泄热和胃,肝热清则胃得和,用左金丸加减;肝胃阴虚者,治以益胃生津、柔肝养阴,药用沙参、石斛、女贞子、麦冬等。胃络瘀阻者,治以活血化瘀,补肝养血,药用当归、白芍、桃仁等。同时,还应重视医学-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应用,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二者相合,常有佳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木郁达之 疏肝法 清肝法 柔肝法 补肝法
下载PDF
香茶花芽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及异型增生、腺体萎缩的改善研究 被引量:8
7
作者 蒙仕祥 陈卜伟 冯永锋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96-99,共4页
目的分析香茶花芽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异型增生、腺体萎缩的改善研究。方法选取医院于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2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香茶花芽汤对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疗效及异型增生、腺体萎缩的改善研究。方法选取医院于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102例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采用香茶花芽汤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中医证候、病理组织学评分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胃脘胀满、胃脘疼痛、形体消瘦、大便稀溏、异型增生、腺体萎缩、肠上皮化生、慢性炎症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胃泌素-17(gastrin-17,G-17)、血浆胃动素(motilin,MOT)、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2 receptor,sIL-2R)、内皮素(endothelin,ET)、T淋巴细胞水平组间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G-17、MOT、CD^(+)_(4)、CD^(+)_(4)/CD^(+)_(8)水平高于对照组,sIL-2R、ET、CD^(+)_(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香茶花芽汤治疗脾胃虚弱型慢性萎缩性胃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免疫功能,值得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香茶花芽汤 脾胃虚弱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 异型增生 腺体萎缩
原文传递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电针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的参数应用及腧穴规律
8
作者 陈茂 易伊人 +3 位作者 颜丽巧 张夏 金小钰 刘运珠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23年第12期51-55,共5页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电针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参数应用及腧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电针治疗GAD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数据库,... 目的:运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电针治疗广泛性焦虑障碍(GAD)的参数应用及腧穴规律。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电针治疗GAD的临床研究文献,建立数据库,进行不同电针参数分析,并对电针连接取穴、组方进行关联规则和聚类分析。结果:电针治疗GAD以低频疏密波、留针20~30min、电流强度以患者耐受为主。常用经脉是督脉,高频腧穴为百会、印堂、三阴交、神门、内关等穴,关联规则分析得出电针治疗GAD的核心穴对为“百会-印堂”,核心腧穴处方为“三阴交-神门-百会”,选穴分布以头面部为主。结论:电针治疗GAD多选择低频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时间与一般针灸留针时间无明显区别,使用的腧穴、穴对体现“心脑同治”的治疗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针参数 广泛性焦虑障碍 选穴规律 数据挖掘
下载PDF
基于ROB和CONSORT-CHM Formulas 2017的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对照试验质量评价 被引量:2
9
作者 赵冉 张雯 王斌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3期43-50,共8页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偏倚风险和报告质量。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 目的评价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随机对照试验(RCT)的偏倚风险和报告质量。方法检索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万方数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Cochrane Library、PubMed、Web of Science建库至2021年12月24日的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RCT文献,基于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s tool for assessing risk of bias(ROB)和CONSORT-CHM Formulas 2017分别评价纳入文献的偏倚风险和报告质量。进行单因素分析以确定CONSORT-CHM Formulas 2017的发布与报告质量的相关性。结果最终纳入文献215篇。ROB评价结果显示,大多数纳入文献各方面偏倚存在不确定风险。CONSORT-CHM Formulas 2017评价结果显示,19项条目的报告率达到60%,18项条目的报告率低于10%,一些重要条目的报告率较低。CONSORT-CHM Formulas 2017的发布对总体报告质量的提升无显著影响。结论中药复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RCT的质量普遍较低,建议研究者学习RCT的方法学及其报告规范,以提高临床研究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胃癌前病变 随机对照试验 中药复方 ROB CONSORT-CHM Formulas 2017
下载PDF
清胃活血汤加减联合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急性胃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王纪改 苏涛 《河南中医》 2023年第1期62-66,共5页
目的:观察清胃活血汤加减联合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急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组。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胃活血汤加减联合中... 目的:观察清胃活血汤加减联合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急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8例急性胃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49组。对照组给予泮托拉唑钠肠溶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清胃活血汤加减联合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胃肠激素指标[胃促生长素(Ghrelin)、P物质(substance P,SP)、胃泌素(gastrin, GAS)、5-羟色胺(5-hydroxytry ptamine, 5-HT)、胃动素(motilin, MOT)]以及胃镜检查结果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1.43%,治疗组有效率为87.75%,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腹泻、腹痛、呕吐以及发热缓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hrelin、MOT高于本组治疗前,SP、GAS、5-HT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Ghrelin、MOT高于本组治疗前,SP、GAS、5-HT低于本组治疗前,且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黏膜充血、水肿、糜烂以及出血发生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胃活血汤加减联合中药贴敷神阙穴治疗急性胃炎,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及胃肠激素水平,且对胃黏膜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胃炎 清胃活血汤 中药外敷 神阙穴 泮托拉唑钠肠溶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柴胡疏肝散合清中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郭孟凡 李瑞艳 尹小伟 《河南中医》 2023年第4期589-592,共4页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清中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肝胃不和型CA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 目的:观察柴胡疏肝散合清中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萎缩性胃炎(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CAG)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肝胃不和型CAG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多潘立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柴胡疏肝散合清中汤加味。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病理检查积分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6.67%,观察组有效率为95.56%,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各项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病理检查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柴胡疏肝散合清中汤加味治疗肝胃不和型CAG,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胃黏膜萎缩程度、肠上皮化生情况及异型增生等病理改变程度,且不良反应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肝胃不和证 柴胡疏肝散 清中汤 多潘立酮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益气清热活血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2
12
作者 孙志广 李春婷 +2 位作者 单兆伟 王爱云 周晓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1年第6期349-352,共4页
目的 气虚血瘀热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期病变的病理基础 ,制定益气活血清热方 ,设胃宁冲剂为阳性对照组 ,观察该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6 4例 ,对照组 6 3例 ,3个月为 1个疗程 ,服药 2个疗... 目的 气虚血瘀热郁是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前期病变的病理基础 ,制定益气活血清热方 ,设胃宁冲剂为阳性对照组 ,观察该方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及其癌前期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6 4例 ,对照组 6 3例 ,3个月为 1个疗程 ,服药 2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 3个月、6个月临床有效率为 75 .0 %、95 .3 % ,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 5 2 .4%、6 3.5 % (P <0 .0 1) ;治疗组对胃镜、萎缩、肠化的疗效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 5 ) ,而对炎症的改善作用 2组差异无显著性。治疗后2组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组痞满、纳差、嗳气、便溏积分及总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治疗后治疗组萎缩、肠化、异型增生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1) ,对照组萎缩、肠化积分也较治疗前显著下降 (P <0 .0 5 ) ,而治疗组积分又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益气清热活血方 慢性萎缩性胃炎 癌前期病变 临床研究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穴位注射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免疫调节作用机理研究 被引量:41
13
作者 陈德成 吴旭 +1 位作者 吴文忠 鲍超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69-71,共3页
在足三里,肝俞,胃俞穴位注射黄芪,当归注射液治疗28例患者,观察其对免疫的功能的影响,发现该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免疫功能具有双相调节作用。并对使过高的免疫球蛋白恢复正常的机理进行了深入阐述,认为机体感染幽门螺旋菌... 在足三里,肝俞,胃俞穴位注射黄芪,当归注射液治疗28例患者,观察其对免疫的功能的影响,发现该疗法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免疫功能具有双相调节作用。并对使过高的免疫球蛋白恢复正常的机理进行了深入阐述,认为机体感染幽门螺旋菌以后,即产生HP抗体,并激活补体C3,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变为较大颗粒,以便被巨噬细胞吞噬,从而使HP减少,也使抗体减少,故使功能恢复正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针 萎缩性胃炎 针灸疗法 穴位注射
下载PDF
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杆菌及其cagA基因的影响 被引量:24
14
作者 陆为民 单兆伟 +5 位作者 杨学文 孙志广 沈洪 李春婷 吴静 孙景军 《天津中医药》 CAS 2003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患者幽门螺杆菌 (Hp)及Hp-cagA基因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符合CAG伴Hp 感染气虚热郁证的患者共12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 ,cagA阳性者53例 ;对照组43例 ,cagA阳性者2... [目的]观察仁术健胃颗粒对慢性萎缩性胃炎 (CAG)患者幽门螺杆菌 (Hp)及Hp-cagA基因的影响 ,进一步探讨其治疗机制。[方法]选择符合CAG伴Hp 感染气虚热郁证的患者共128例 ,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 ,cagA阳性者53例 ;对照组43例 ,cagA阳性者29例。治疗组予仁术健胃颗粒1包 ,冲服 ,3次/d ,对照组予胃复春4片 ,口服 ,3次/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胃镜征象、病理、Hp及Hp-cagA基因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临床、胃镜、病理有效率分别为91 8 %、71 8 %、65 9 % ,对照组分别为86 0 %、55 8 %、41 7 % ,治疗组胃镜、病理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有统计学意义 (P<0 05) ;治疗组Hp 的根除率、有效率分别为36 5 % (31/85)、77 6 % (66/85) ,对照组为30 2 % (13/43)、69 8 % (30/43) ,无统计学意义 (P>0 05) ;但治疗组Hp-cagA基因阴转率 (64 2 % ,34/53)高于对照组(41 4 % ,12/29) ,有统计学意义 (P<0 05)。[结论]仁术健胃颗粒对CAG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根除Hp,减轻、削弱H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仁术健胃颗粒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CAGA基因 中医药
下载PDF
结构方程模型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证候分型规律 被引量:27
15
作者 李国春 李春婷 +2 位作者 黄蓝平 单兆伟 陈启光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6年第4期217-220,共4页
目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西医病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采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中医四诊信息和胃镜病理特征资料,根据病例特征的多维指标和中医先验理论建立合适的结构方程模型,并拟合和考... 目的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探讨西医病名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中医证候分型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的方法采集慢性萎缩性胃炎病人的中医四诊信息和胃镜病理特征资料,根据病例特征的多维指标和中医先验理论建立合适的结构方程模型,并拟合和考核模型。结果可接受的模型从202个CAG合格病例的22个辨证相关指标,抽取了4个潜在因变量,分别对应于中医的4个常见证型: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脾胃虚弱证和胃阴不足证,并与相应的显性四诊信息相关,4个潜在因变量都受一个潜在自变量影响,而潜在自变量反映了CAG疾病的共有性质。结论CAG的最常见中医证型有4个,并分别与相应的辨证指标相联系,其联系的强弱有差别;本次研究中,公有症状主要为胃脘痛和纳差,基本符合中医临床实际;SEM分析表明,该方法用于解释特定疾病下的中医证的存在和测量方法是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构方程模型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证候分型 分析技术
下载PDF
CAG证病结合模型的胃粘膜病理和癌基因表达研究 被引量:26
16
作者 刘晓颖 陈小野 +2 位作者 李卫红 邹世洁 安威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9年第2期31-34,共4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胃粘膜病理和癌基因表达的证病相关变化。方法复制CAG证病结合模型,将脾虚证、肝郁证、肾虚证分别与CAG同时联合造摸,并设立相关组进行对照,观察各组胃粘膜病理及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变化,用...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胃粘膜病理和癌基因表达的证病相关变化。方法复制CAG证病结合模型,将脾虚证、肝郁证、肾虚证分别与CAG同时联合造摸,并设立相关组进行对照,观察各组胃粘膜病理及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表达,用原位杂交法检测相关癌基因P53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各实验组胃粘膜有明显萎缩,慢性炎症和一定程度的不典型增生,细胞增殖动力学的改变,PCNA和P53基因呈现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以肾虚CAG组最为严重。结论CAG可以有不同的辨证类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肾虚 癌基因 胃粘膜 病理 胃肿瘤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冯玉彦 杨倩 +2 位作者 刘建平 白海燕 胡冬菊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8期754-755,共2页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采用13C呼气试验及活检组织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对100例CAG5个证型,进行Hp检测。结果:Hp阳性68例(68%),Hp阴性32例(32%);不同中医证型中Hp感染率依次... 目的:观察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不同中医证型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情况。方法:采用13C呼气试验及活检组织WarthinStarry银染色法,对100例CAG5个证型,进行Hp检测。结果:Hp阳性68例(68%),Hp阴性32例(32%);不同中医证型中Hp感染率依次为胃络瘀血(86·7%)、脾胃湿热(83·3%)、肝胃不和(73·9%)、胃阴不足(50·0%)、脾胃虚弱(45·5%),以胃络瘀血和脾胃湿热为最高。结论:Hp是CAG形成和发展的病因之一,根除Hp有可能阻断CAG的发生及发展,Hp感染可作为CAG中医分型及辨证论治的一个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幽门螺杆菌 中医证型 相关研究
下载PDF
活血化瘀药物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胃粘膜血液循环的影响 被引量:25
18
作者 王茵萍 潘华峰 +1 位作者 李任先 徐志伟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CAS CSCD 2003年第1期67-69,共3页
活血化瘀药物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药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尚有待深入。笔者从胃粘膜血液循环对CAG发生、发展的影响,活血化瘀药物对CAG的防治疗效及其作用途径进行了分析,认为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是活... 活血化瘀药物在慢性萎缩性胃炎(CAG)的中医药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但目前对其作用机制的研究尚有待深入。笔者从胃粘膜血液循环对CAG发生、发展的影响,活血化瘀药物对CAG的防治疗效及其作用途径进行了分析,认为改善胃粘膜血液循环,是活血化瘀药物作用机制的重要方面,有必要加强这方面的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萎缩性胃炎 中药疗法 活血化瘀利 药理学 血液供给 血流速度 药物作用
下载PDF
唐旭东运用失笑散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血瘀证经验 被引量:22
19
作者 王春燕 王萍 +1 位作者 王凤云 唐旭东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96-97,共2页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当伴有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时癌变机率增加,因而受到广泛重视。本院唐旭东教授师从董建华院士等名老中医,对运用失笑散辨证治疗CAG血瘀证有独到见解。笔者... 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是一种以胃黏膜固有腺体减少为病变特征的临床常见疾病,当伴有异型增生等癌前病变时癌变机率增加,因而受到广泛重视。本院唐旭东教授师从董建华院士等名老中医,对运用失笑散辨证治疗CAG血瘀证有独到见解。笔者有幸随师学习,受益匪浅,现将唐师相关经验介绍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医经验 唐旭东 慢性萎缩性胃炎 失笑散 血瘀证
下载PDF
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感染、病理分级的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8
20
作者 宗湘裕 王万卷 +2 位作者 刘宝珍 杜长海 赵景成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4期370-372,共3页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将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6例中医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血证,观察比较各证型的中医证候... 目的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幽门螺杆菌(H.pylori)感染、病理分级的相关性。方法将胃镜及病理诊断为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106例中医辨证分为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胃阴不足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血证,观察比较各证型的中医证候分布与H.pylori感染、萎缩程度、肠化、异型增生程度的关系。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按所占比例由高到低分别是脾胃虚弱证>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血证。H.pylori的阳性感染率从高到低依次为脾胃湿热证、肝胃不和证、胃络瘀血证、脾胃虚弱证、胃阴不足证,总感染率为58.49%。肝胃不和证中轻度萎缩所占比例偏高。脾胃湿热证、胃络瘀血证、胃阴不足证中重度萎缩所占比例较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高。5组证型中度萎缩、轻中度肠化所占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胃络瘀血证、脾胃湿热证中轻度异型增生所占比例较脾胃虚弱证、肝胃不和证、胃阴不足证比例高。胃络瘀血证胃癌前病变程度最高,其次为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弱证胃癌前病变程度最低。结论慢性萎缩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ylori感染、胃黏膜的病理改变及病理分级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证型 幽门螺杆菌 病理组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9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