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05篇文章
< 1 2 14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望目辨证理论和白睛成像AI技术探讨高胆固醇血症的目络特征及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和芳娟 杨文媛 +6 位作者 于小刚 苏华 高亮丽 汪国荣 张旻 赵信科 卢玉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2,I0007,共5页
目的基于望目辨证理论和白睛成像AI技术分析高胆固醇血症的目络特征及发病机制的关联性研究。方法纳入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接受检查的受试者100例,其中高胆固醇血症(TC)组58例,胆固醇水平正常(NC)组42例。两组均接受研... 目的基于望目辨证理论和白睛成像AI技术分析高胆固醇血症的目络特征及发病机制的关联性研究。方法纳入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接受检查的受试者100例,其中高胆固醇血症(TC)组58例,胆固醇水平正常(NC)组42例。两组均接受研究人员使用“MyEyeD-10白睛无影成像健康智能分析系统”[又称目诊仪(械注准20182160164)]进行对白睛眼象特征的高清采集、特征提取和综合分析,进行数据统计TC组和NC组的中医证型、目络特征形态、目络血脉颜色、目络病变分布区域。结果TC组的中医证型是痰浊内阻(46.55%,27/58)显著高于NC组(23.81%,10/42)(P<0.05);TC组的主要目络形态特征“斑”特征分值(4.24±2.63)显著高于NC组(2.92±1.43)(P<0.05);TC组的“血脉”特征分值(12.88±7.33)显著高于NC组(6.54±3.92)(P<0.05);TC组目络血脉颜色“黯红色”,特征分值(11.21±5.46)显著高于NC组(7.29±7.13)(P<0.05);TC组目络区域特征为“A”区(黑睛下方,对应脏腑区域“脾与胃”),特征分值(12.14±6.87)显著高于NC组(6.86±4.93)(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目络疾病的机制是可能与机体伤于脾胃,脾失运化,久则痰湿浊瘀内生,浮现于目络而出现“斑”“血脉黯红”相关病变有关联,为中医望目辨证的客观化、精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望目辨证 目络特征 发病机制 数字现代化
原文传递
骨坚汤联合利塞膦酸钠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临床研究
2
作者 潘富荣 《河南中医》 2024年第4期586-590,共5页
目的:观察骨坚汤联合利塞膦酸钠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运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利塞膦酸钠片治疗,联合组给予骨坚汤联合利塞膦酸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 目的:观察骨坚汤联合利塞膦酸钠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运用信封法分为对照组和联合组,每组各37例。对照组给予利塞膦酸钠片治疗,联合组给予骨坚汤联合利塞膦酸钠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骨密度、雌二醇(estradiol,E_(2))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腰脊刺痛、腰膝酸软和下肢痿弱等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联合组低于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腰椎L_(2-4)和股骨颈处骨密度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E_2高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联合组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有效率为75.68%,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坚汤联合利塞膦酸钠片治疗老年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骨密度水平,调节雌激素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骨质疏松症 骨坚汤 利塞膦酸钠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从中医痰湿相关理论探讨调控自噬干预肥胖的理论依据 被引量:2
3
作者 喻松仁 邓逸菲 +6 位作者 张一文 刘彩玲 熊乃鑫 宋楠楠 兰琴 王萍 程绍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35-138,共4页
通过阅读文献,以细胞自噬与肥胖炎症状态、痰湿困脾与肥胖病机、自噬异常与痰湿困脾,以及化痰祛湿健脾法与代谢炎症性相关疾病等为关键词探讨肥胖的形成与干预机制,认为肥胖的形成与细胞自噬异常所致的慢性炎症状态密切相关,提出肥胖的... 通过阅读文献,以细胞自噬与肥胖炎症状态、痰湿困脾与肥胖病机、自噬异常与痰湿困脾,以及化痰祛湿健脾法与代谢炎症性相关疾病等为关键词探讨肥胖的形成与干预机制,认为肥胖的形成与细胞自噬异常所致的慢性炎症状态密切相关,提出肥胖的病机关键为痰湿困脾,并深入阐析了细胞自噬异常与痰湿困脾的内在关联,明确了从化痰祛湿健脾入手可能是调控细胞自噬改善肥胖等相关代谢性疾病的有效手段。这为从细胞自噬的角度阐明肥胖痰湿病机及干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细胞自噬 痰湿困脾 机制
原文传递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痰湿证的疗效及对患者内脏脂肪面积的影响 被引量:4
4
作者 李秀铭 姜红叶 魏华 《中医药导报》 2023年第1期76-80,共5页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痰湿证的疗效及对患者内脏脂肪面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406例辨证为痰湿证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单纯性肥胖痰湿证的疗效及对患者内脏脂肪面积的影响。方法:收集2017年10月至2020年3月在广东省中医院内分泌科门诊就诊的406例辨证为痰湿证的单纯性肥胖患者,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最终完成试验362例,其中对照组患者183例,采用单纯生活方式管理;干预组患者179例,采用清脂茶、清脂饼、腹部按摩操三联中医综合干预,治疗12周。观察体质量指数(BMI)、体质量、腰围、臀围、血脂、体脂肪、体脂率、内脏脂肪面积的变化,并评价疗效。结果:干预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患者体质量、BMI、腰围、臀围、血脂、体脂肪、体脂率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与干预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体质量、BMI、腰围、臀围、甘油三酯、体脂肪、内脏脂肪面积较干预前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干预组患者体脂肪、内脏脂肪面积、体脂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疗法可有效地减轻单纯性肥胖痰湿证患者体质量,降低甘油三酯,减少体脂肪及内脏脂肪面积,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痰湿证 中医 综合疗法 内脏脂肪面积 疗效
下载PDF
揿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及对血清中脂肪因子LEP、ADP、Ins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2
5
作者 崔耀辉 常陆春 +2 位作者 李彭妮 候云霞 冀来喜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230-233,共4页
目的研究揿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SO)的效果及对血清中脂肪因子瘦素(leptin,LEP)、脂联素(adiponectin,ADP)、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医院诊治的108例脾虚湿阻型SO患者... 目的研究揿针疗法治疗脾虚湿阻型单纯性肥胖(simple obesity,SO)的效果及对血清中脂肪因子瘦素(leptin,LEP)、脂联素(adiponectin,ADP)、胰岛素(insulin,INS)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8月—2021年8月医院诊治的108例脾虚湿阻型SO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给予饮食调整和有氧运动干预,观察组在以上基础上实施揿针疗法。两组持续治疗8周后,比较两组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腰臀围与体质量指数、脂肪因子指标、血脂水平。结果两组治疗后具有一定疗效,且观察组有效率(96.30%,52/54)高于对照组(85.19%,46/54)(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腰围、臀围、体质量指数显著下降,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LEP、ADP、Ins水平下降,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比较,总胆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有所下降,且研究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揿针疗法可有效改善脾虚湿阻型SO患者症状体征,提高疗效,降低血清脂肪因子与血脂水平,可推荐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 脾虚湿阻型 揿针疗法 脂肪因子 瘦素 脂联素 胰岛素
原文传递
涤痰汤调控PPARγ-LXR-ABCA1/ABCG1通路介导胆固醇流出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张援 杨卓 +1 位作者 王群 陈丝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1-115,I0027,共6页
目的探讨涤痰汤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机制是否与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腺苷三磷酸结合... 目的探讨涤痰汤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机制是否与调控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肝X受体(Liver X receptor,LXR)-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A1(ATP-binding transporter A1,ABCA1)/腺苷三磷酸结合盒转运体G1(ATP-binding transporter G1,ABCG1)通路介导的胆固醇流出有关。方法45只SPF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涤痰汤组,给予高脂饮食饲养12周制备NAFLD大鼠模型,于第9周灌胃给药,分别检测各组大鼠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acylglyceride,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HDL-C)、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aspartate transaminase,AST)水平,HE、油红O染色观察大鼠肝脏病理形态学变化,RT-qPCR和Wes全自动蛋白质印迹定量分析系统检测PPARγ、LXR、ABCA1、ABCG1基因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血清TG、TC、LDL-C、ALT、AST水平显著升高(P<0.01),HDL-C水平显著降低(P<0.05),肝细胞排列紊乱,且脂肪空泡和脂质沉积明显,肝脏PPARγ、LXR、ABCA1、ABCG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给予涤痰汤干预后,血脂紊乱得以改善,ALT、AST水平显著降低(P<0.05或P<0.01),肝细胞肿胀减轻,脂肪空泡及脂质沉积减少,肝脏PPARγ、ABCG1基因及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或P<0.01),ABCA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涤痰汤可能通过调控PPARγ-LXR-ABCA1/ABCG1通路介导的胆固醇流出改善非酒精性脂肪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涤痰汤 非酒精性脂肪肝 胆固醇流出
原文传递
中医治疗高脂血症临床研究进展 被引量:4
7
作者 董阳 李敬华 王家明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2023年第4期170-172,F0003,共4页
高脂血症是临床的常见病,是心、脑等重要靶器官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之一。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理论基础丰富,治疗方式多样,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本文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针灸埋线、食疗、运动疗法方面总结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临... 高脂血症是临床的常见病,是心、脑等重要靶器官动脉粥样硬化的高危因素之一。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理论基础丰富,治疗方式多样,疗效确切且安全性高。本文从单味中药、中药复方、针灸埋线、食疗、运动疗法方面总结中医治疗高脂血症的相关临床研究,为该病临床治疗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中医药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不同禁食模式干预单纯性肥胖的作用观察
8
作者 付小宇 王薇 +3 位作者 吕伟光 张泊宁 王翊 张成岗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115-122,I0028,I0029,共10页
目的评价不同禁食模式干预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及安全性,并探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84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8例,A组采用持续禁食联合益生元与中药茶饮干预,B组采用间歇禁食联合益生元与中药茶饮干预,C... 目的评价不同禁食模式干预单纯性肥胖的效果及安全性,并探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择84例单纯性肥胖患者,随机分为3组,每组28例,A组采用持续禁食联合益生元与中药茶饮干预,B组采用间歇禁食联合益生元与中药茶饮干预,C组采用持续禁食联合益生元干预。分别在干预前、干预第7天及14天采集指标,比较各组干预前后和组间的减重效果、生理、生化等指标的差异及肠道菌群变化。结果(1)各组完成情况:A、B两组各完成25例,C组完成22例。(2)减重相关指标:经过14 d干预,3组体质量指标均有不同程度降低,A组减重率高于C组、体脂率低于C组;B组代谢率高于A组。(3)心血管相关指标:干预后A、B、C 3组血压均显著降低,A、C两组心率(Heart rate,HR)在第7天升高,A组HR高于同期B组水平,第14天HR恢复至干预前水平。干预后3组血脂及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有不同程度降低,B组hs-CRP水平低于A组,A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水平低于C组。(4)血糖相关指标:干预后,3组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tic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均有不同程度降低,A组FBG低于C组。(5)脏器功能相关指标:干预中期3组肝肾功能指标均出现波动,B组波动幅度相对较低。(6)炎症因子相关指标:干预后3组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 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白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干扰素-β(Interferon-β,IFN-β)均有不同程度降低,A组SPARC水平低于C组,A组IL-6水平低于B、C两组,A组IFN-β低于B组。(7)肠道菌群:各组干预后肠道菌群丰度及组成发生明显改变,物种多样性增加,菌群功能改变,炎症因子变化与肠道菌群变化存在相关性。结论3种禁食模式对于体重控制、改善心血管危险因素,降低炎症反应、调节肠道菌群等方面均可产生有益影响。从干预效果方面考虑,联合使用中药茶饮能够让参与者获益更多。观察期内未发现间歇禁食与持续禁食存在明显效果差异。3种干预模式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中药茶饮与益生元联合禁食纳入日常饮食具有推广价值。禁食对代谢及炎症标志物的改善可能与肠道菌群的调节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歇禁食 持续禁食 益生元 中药茶饮 肠道菌群 单纯性肥胖
原文传递
荷叶大豆及其合剂调脂活性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105
9
作者 杜力军 孙虹 +2 位作者 李敏 金文 徐丽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26-528,共3页
目的 :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荷叶大豆调脂的活性部位及其作用特点。方法 :以急性高脂血症小鼠为整体模型观察药物对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体外给药观察药物对肝细胞合成胆固醇的影响。结果 :荷叶大豆的水提取部分及其生物碱和黄酮... 目的 :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荷叶大豆调脂的活性部位及其作用特点。方法 :以急性高脂血症小鼠为整体模型观察药物对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体外给药观察药物对肝细胞合成胆固醇的影响。结果 :荷叶大豆的水提取部分及其生物碱和黄酮均有调脂作用。大豆黄酮对体外肝细胞合成胆固醇有抑制的趋势。结论 :荷叶和大豆均有调脂作用 ,其主要活性部位在黄酮和生物碱 ,其作用特点在于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大豆 调血脂 中药合剂 高脂血症 小鼠
下载PDF
牛蒡子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24
10
作者 徐朝晖 李婷 +2 位作者 邓毅 刘建文 贾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43-1045,共3页
关键词 牛蒡子提取物 降血糖作用 《中国药典》 辛凉解表药 药理学研究 菊科植物 成熟果实 风热感冒 咳嗽痰多 文献报道 系统研究 植物化学 提取部位 物质基础 活性成
下载PDF
蒺藜皂苷对高脂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35
11
作者 褚书地 瞿伟菁 +2 位作者 逄秀凤 孙斌 黄晓青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1-344,共4页
以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研究了蒺藜皂苷的调血脂作用。研究表明:蒺藜皂苷能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脏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在灌胃蒺藜皂苷的同时继续喂食高脂饲料,能有效... 以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研究了蒺藜皂苷的调血脂作用。研究表明:蒺藜皂苷能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脏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在灌胃蒺藜皂苷的同时继续喂食高脂饲料,能有效地阻止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同时能降低肝脏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SOD)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黎皂苷 高脂血症 甘油三酪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胆固醇 小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温胆汤降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37
12
作者 李佳楠 陈东辉 +1 位作者 罗霞 杨志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6-668,共3页
运用药理学方法 ,观察温胆汤对急性和慢性高血脂成年小鼠血清总胆固醇 (TC)、总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 DL- c)、高密度脂蛋白 (HDL- c)、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 ,体重增长 ,粪便脂质含量的影响 ,并与西药吉非罗... 运用药理学方法 ,观察温胆汤对急性和慢性高血脂成年小鼠血清总胆固醇 (TC)、总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 DL- c)、高密度脂蛋白 (HDL- c)、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 ,体重增长 ,粪便脂质含量的影响 ,并与西药吉非罗齐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温胆汤可有效降低急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 TC、TG、L DL- c含量 ,提高SOD活性 ,降低 MDA含量 ,控制体重增长 ,降低粪便中脂质含量 ,且疗效优于吉非罗齐。同时 ,温胆汤可有效降低慢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 TC、TG含量 ,且疗效优于吉非罗齐 ,但对 HDL- c含量的升高无明显效果。提示 :温胆汤能有效调节机体脂质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作用 温胆汤 血清总胆固醇 血清甘油三酯 低密度胆固醇 高密度胆固醇 动物实验 高脂血症
下载PDF
碟脉灵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5
13
作者 李艳妍 尹一子 +3 位作者 睢大员 于晓风 曲绍春 姜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 :观察碟脉灵注射液 ( DMLI)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 TC)、脂蛋白 -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DMLI按 5、1 0、2 0 ml· kg-1· d-1给大鼠连续腹腔注射1 2 d,测血脂和过氧化脂质 ( LPO)含量 ,血浆... 目的 :观察碟脉灵注射液 ( DMLI)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 TC)、脂蛋白 -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DMLI按 5、1 0、2 0 ml· kg-1· d-1给大鼠连续腹腔注射1 2 d,测血脂和过氧化脂质 ( LPO)含量 ,血浆 6-酮前列腺素 F1α( PGI2 )血栓素 A2 ( TXA2 )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活性 ,并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结果 :DMLI1 0、2 0 ml·kg-1能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甘油三酯 ( 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 c)、TXA2 及 LPO含量 ,并明显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c)、PGI2 含量及 SOD活性 ,亦能使 TC/HDL - c及 LDL- c/HDL - c比值明显降低 ,PGI2 /TXA2 比值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轻。结论 :DMLI可能通过调节体内血脂代谢、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及提高 PGI2 /TX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脉灵注射液 DMLI 高脂血症 血脂代谢 自由基
下载PDF
药对川芎和赤芍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抗氧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75
14
作者 梁日欣 黄璐琦 +2 位作者 刘菊福 吴志刚 何希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观察了血府逐瘀汤中药对川芎和赤芍合用及川芎、赤芍单用对高脂大鼠血症降脂、抗氧化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药合用及单用均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对高密度脂蛋白没有影响。提示在降脂作... 本文观察了血府逐瘀汤中药对川芎和赤芍合用及川芎、赤芍单用对高脂大鼠血症降脂、抗氧化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药合用及单用均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对高密度脂蛋白没有影响。提示在降脂作用方面 ,两药没有协同作用。川芎、赤芍分别单用 ,对MDA活性及NO的释放均没有影响 ,但合用血清MDA活性降低 ,NO释放增加 ,与高脂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 :两药在抗氧化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方面 ,产生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赤芍 低密度脂蛋白 高脂血症 中药 药理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土鳖虫水提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和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40
15
作者 于燕 刘继兰 +2 位作者 王菊英 刘玉娥 刘萍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土鳖虫水提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和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测定血浆ET的浓度 ,并应用内皮细胞铺片和免疫组化相结合的方法 ,在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铺片上 ,计数内皮细胞和ET阳性细胞并定量分析ET的... 目的研究土鳖虫水提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和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测定血浆ET的浓度 ,并应用内皮细胞铺片和免疫组化相结合的方法 ,在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铺片上 ,计数内皮细胞和ET阳性细胞并定量分析ET的合成。结果实验第 80d ,与正常组比较 ,高脂组血浆ET显著增高 (P <0 .0 1) ;内皮铺片显示内皮细胞数量增多 ,排列紊乱 ,胞核大小和染色深浅不一 ,ET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 (P <0 .0 1)。土鳖虫中、高剂量组血浆ET水平和ET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结论土鳖虫水提物能保护血管内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鳖虫水提物 高脂血症 血管内皮 内皮素 大鼠
下载PDF
啤酒花对去卵巢肥胖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5
16
作者 汪江碧 罗蓉 +4 位作者 田雪松 丁永辉 瞿颂义 李伟 郑天珍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研究啤酒花水提取液对去卵巢肥胖大鼠的影响。方法 :切除成年SD大鼠双侧卵巢后 ,口服啤酒花水提取液 ,观察对体重的影响。第 7周末取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 (FFA)含量 ,总抗氧化能力 (T AOC) ,丙二醛(MDA)含量 ,雌激素 (E) ,雄激素 ... 目的 :研究啤酒花水提取液对去卵巢肥胖大鼠的影响。方法 :切除成年SD大鼠双侧卵巢后 ,口服啤酒花水提取液 ,观察对体重的影响。第 7周末取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 (FFA)含量 ,总抗氧化能力 (T AOC) ,丙二醛(MDA)含量 ,雌激素 (E) ,雄激素 (T)和胰岛素 (Ins)水平。结果 :卵巢切除后大鼠体重增加。FFA含量升高 ,T AOC降低 ,MDA升高 ,E和T水平下降 ,Ins水平升高。口服啤酒花水提取液后 ,与去卵巢组大鼠比较 ,体重增加受到抑制 ,FFA含量降低 ,T AOC升高 ,MDA和Ins水平降低。结论 :啤酒花水提取液可抑制去卵巢大鼠的肥胖 ,此作用可能是啤酒花具有雌激素样活性 ,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提高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卵巢 肥胖 大鼠 雌激素 胰岛素 总抗氧化能力 啤酒花水提取液
下载PDF
马齿苋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5
17
作者 贺圣文 刘同美 +2 位作者 尤敏 王健英 吴洪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研究了野生马齿苋降血脂的新功用,结果显示马齿苋能降低全血低切表现粘度及血浆中切表观粘度.并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亦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研究了野生马齿苋降血脂的新功用,结果显示马齿苋能降低全血低切表现粘度及血浆中切表观粘度.并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亦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提示了马齿苋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高脂血症 防治
下载PDF
高脂血症的非药物治疗 被引量:33
18
作者 李蓉琼 方荣华 任皓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4-326,共3页
关键词 高脂血症 非药物治疗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mol/L 甘油三酯(TG) 动脉栓塞性疾病 血清总胆固醇 脂质代谢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甘油三脂 诊断标准 动脉硬化 病理基础 心肌梗死 危害因素 发病年龄 心绞痛 脑梗塞 肾损害 发病率
下载PDF
柴胡、姜黄对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68
19
作者 邵淑丽 徐兴军 +2 位作者 马德滨 薛春梅 付静 《中医药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59-60,共2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柴胡、姜黄对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和腹腔注射 75 %蛋黄乳液造成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和高血糖模型 ,用柴胡和姜黄进行治疗。结果 :柴胡、姜黄、柴胡、姜黄 1比 1配伍均可显...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柴胡、姜黄对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和腹腔注射 75 %蛋黄乳液造成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和高血糖模型 ,用柴胡和姜黄进行治疗。结果 :柴胡、姜黄、柴胡、姜黄 1比 1配伍均可显著降低小白鼠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的实验性升高 (P <0 .0 1) ,显著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的实验性降低。作用程度优于已知降脂药物。结论 :柴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柴胡 姜黄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车前子对高脂血症大鼠机体自由基防御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20
作者 王素敏 张杰 +1 位作者 李兴琴 朱树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29-530,共2页
目的 观察车前子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肝组织自由基防御机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大鼠饲以高脂饲料同时添加不同浓度车前子 ,喂饲 1 2 w后测其心、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以及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G... 目的 观察车前子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肝组织自由基防御机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大鼠饲以高脂饲料同时添加不同浓度车前子 ,喂饲 1 2 w后测其心、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以及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结果 车前子能明显降低心肌 MDA含量 ,升高心脏中的 SOD活性及肝组织中 CAT和 GSH- Px活性。结论 车前子对机体自由基的防御机能可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子 高脂血症 大鼠 自由基 防御机能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