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797篇文章
< 1 2 14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肥胖的中医量化诊断模型构建
1
作者 成西 王琦 《山东中医杂志》 2025年第4期422-429,共8页
目的:基于王琦对肥胖的分型标准结合中医证型诊断标准,构建肥胖量化诊断模型。方法:①以《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和王琦对肥胖分型的认识为量化标准,利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量化诊断模型的症状,利用条件概率换算法... 目的:基于王琦对肥胖的分型标准结合中医证型诊断标准,构建肥胖量化诊断模型。方法:①以《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候部分》和王琦对肥胖分型的认识为量化标准,利用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量化诊断模型的症状,利用条件概率换算法为症状赋分;②绘制ROC曲线,根据ROC曲线下面积及敏感度、特异度选取最佳诊断阈值;③评估诊断模型的拟合度,依据诊断适应性原则,对量化标准进行回顾性检验。结果:得到肥胖的量化诊断模型如下,痰湿证包括腹部松软肥胖、头面部出油多、口黏腻、脉滑,评分分别为15、10、15、11,诊断阈值为26;气虚证包括肤白肌松、疲乏,评分分别为26、9,诊断阈值为17;痰湿夹瘀证包括腹部松软肥胖、皮肤色素沉着、舌下络脉青紫、脉涩,评分分别为11、18、20、19,诊断阈值为20。结论:本研究构建的肥胖中医量化诊断模型,能反映肥胖中医证候特点,对肥胖中医证候具有良好的判别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量化诊断模型 气虚证 痰湿证 痰湿夹瘀证 中医体质 标准化
下载PDF
双叶散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临床观察
2
作者 周道成 阮贵基 +4 位作者 帅优优 徐文华 刘德亮 赵恒侠 李惠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0期2687-2694,共8页
【目的】观察双叶散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虚痰瘀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降糖、降脂、护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在对... 【目的】观察双叶散治疗脾虚痰瘀型2型糖尿病(T2DM)合并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脾虚痰瘀型T2DM合并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降糖、降脂、护肝降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双叶散治疗,疗程为3个月。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胰岛素(FINS)、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功能及肝脏B超分度的变化情况,并评价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用药安全性。【结果】(1)疗效方面: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0%(34/40),对照组为70.00%(28/40),组间比较(χ^(2)检验),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2)中医证候积分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形体肥胖、肢体困重、气短懒言、胸闷刺痛、腹胀纳呆等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中医证候积分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3)糖脂代谢指标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FINS、HOMA-IR、FBG、2hPG、HbA1C、TC、TG、L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HDL-C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且治疗组对FINS、HOMA-IR、FBG、2hPG、HbA1C、TC、TG、LDL-C水平的降低幅度及对HDL-C水平的升高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肝功能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γ-谷氨酰转肽酶(GGT)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对各项肝功能指标的降低幅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5)脂肪肝B超分度方面:治疗后,2组患者的脂肪肝B超分度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且治疗组对脂肪肝B超分度的改善作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安全性方面:治疗过程中,2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受损及血、尿、大便常规异常等不良反应。【结论】双叶散治疗脾虚痰瘀型T2DM合并NAFLD疗效显著,能减轻患者临床症状,纠正糖脂代谢紊乱,改善肝功能和脂肪肝B超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叶散 脾虚痰瘀型 2型糖尿病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 糖脂代谢 肝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望目辨证理论和白睛成像AI技术探讨高胆固醇血症的目络特征及发病机制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3
3
作者 和芳娟 杨文媛 +6 位作者 于小刚 苏华 高亮丽 汪国荣 张旻 赵信科 卢玉俊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9-22,I0007,共5页
目的基于望目辨证理论和白睛成像AI技术分析高胆固醇血症的目络特征及发病机制的关联性研究。方法纳入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接受检查的受试者100例,其中高胆固醇血症(TC)组58例,胆固醇水平正常(NC)组42例。两组均接受研... 目的基于望目辨证理论和白睛成像AI技术分析高胆固醇血症的目络特征及发病机制的关联性研究。方法纳入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接受检查的受试者100例,其中高胆固醇血症(TC)组58例,胆固醇水平正常(NC)组42例。两组均接受研究人员使用“MyEyeD-10白睛无影成像健康智能分析系统”[又称目诊仪(械注准20182160164)]进行对白睛眼象特征的高清采集、特征提取和综合分析,进行数据统计TC组和NC组的中医证型、目络特征形态、目络血脉颜色、目络病变分布区域。结果TC组的中医证型是痰浊内阻(46.55%,27/58)显著高于NC组(23.81%,10/42)(P<0.05);TC组的主要目络形态特征“斑”特征分值(4.24±2.63)显著高于NC组(2.92±1.43)(P<0.05);TC组的“血脉”特征分值(12.88±7.33)显著高于NC组(6.54±3.92)(P<0.05);TC组目络血脉颜色“黯红色”,特征分值(11.21±5.46)显著高于NC组(7.29±7.13)(P<0.05);TC组目络区域特征为“A”区(黑睛下方,对应脏腑区域“脾与胃”),特征分值(12.14±6.87)显著高于NC组(6.86±4.93)(P<0.05)。结论高胆固醇血症引起目络疾病的机制是可能与机体伤于脾胃,脾失运化,久则痰湿浊瘀内生,浮现于目络而出现“斑”“血脉黯红”相关病变有关联,为中医望目辨证的客观化、精准化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胆固醇血症 望目辨证 目络特征 发病机制 数字现代化
原文传递
试论肥为百病之长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茂生 李惠林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7期1911-1918,共8页
通过对肥胖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的分析,以及对现代社会中肥胖的产生原因及肥胖对现代各系统疾病谱影响的整理与归纳,提出“肥为百病之长”的病因病机观,认为肥胖为引发现代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肥胖的核心病机为痰湿、瘀浊... 通过对肥胖的中医病因病机特点的分析,以及对现代社会中肥胖的产生原因及肥胖对现代各系统疾病谱影响的整理与归纳,提出“肥为百病之长”的病因病机观,认为肥胖为引发现代诸多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因素。肥胖的核心病机为痰湿、瘀浊。“百病皆由痰作祟”,痰可留滞五脏六腑,可走经窜络,其致病变幻多端,故因肥胖所致之痰饮可殃及五脏六腑及经络百骸;痰湿停聚日久则可生浊毒、瘀毒,对其他疾病的进展及预后影响较大,因此可称肥胖为“诸病之源”。现代社会中,因肥胖而致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为主的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主流疾病谱,而因肥胖所致的代谢性疾病同时还严重影响着诸多传染性疾病的进展和康复,肥胖因而亦成为“百病之长”。“肥为百病之长”的病因病机观的提出,一方面期望促进民众对肥胖的重视和管理,针对性改良肥胖者“多坐、多思、多吃,少走、少动、少耗”的“三多三少”不良生活与饮食方式,加强自身肥胖的防治;另一方面也提醒中医临证者在辨证论治疾病时,应充分考虑肥胖患者的“痰湿壅盛”的体质基础,以利于疾病的治疗、康复与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肥为百病之长 诸病之源 生活与饮食方式 痰湿 痰浊 浊毒 瘀毒
原文传递
范冠杰以活血化瘀药串治疗肥胖经验
5
作者 曾慧妍 余丹 +3 位作者 朱胜伶 张锦明 谢雯雯 范冠杰(指导)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8期2184-2188,共5页
范冠杰教授基于“动-定序贯八法”理论,认为肥胖除气虚、痰湿之外,还同时存在血瘀的病理因素;治疗肥胖时配伍活血化瘀药物为顺应疾病发展之需要。临证时可运用活血化瘀之山楂药串,该药串以山楂为君,配伍丹参-红花药对及牡丹皮-赤芍药对... 范冠杰教授基于“动-定序贯八法”理论,认为肥胖除气虚、痰湿之外,还同时存在血瘀的病理因素;治疗肥胖时配伍活血化瘀药物为顺应疾病发展之需要。临证时可运用活血化瘀之山楂药串,该药串以山楂为君,配伍丹参-红花药对及牡丹皮-赤芍药对。山楂药串气血并治,以祛瘀为核心,辅以养血、行气血、健脾胃,散收兼施,动静相宜,适用于血脉瘀阻之肥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肥胖 动-定序贯八法 血瘀 山楂药串 丹参 红花 牡丹皮 赤芍 活血化瘀 范冠杰
原文传递
荷叶大豆及其合剂调脂活性部位的研究 被引量:106
6
作者 杜力军 孙虹 +2 位作者 李敏 金文 徐丽珍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7期526-528,共3页
目的 :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荷叶大豆调脂的活性部位及其作用特点。方法 :以急性高脂血症小鼠为整体模型观察药物对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体外给药观察药物对肝细胞合成胆固醇的影响。结果 :荷叶大豆的水提取部分及其生物碱和黄酮... 目的 :通过体内外实验探讨荷叶大豆调脂的活性部位及其作用特点。方法 :以急性高脂血症小鼠为整体模型观察药物对血清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的影响。体外给药观察药物对肝细胞合成胆固醇的影响。结果 :荷叶大豆的水提取部分及其生物碱和黄酮均有调脂作用。大豆黄酮对体外肝细胞合成胆固醇有抑制的趋势。结论 :荷叶和大豆均有调脂作用 ,其主要活性部位在黄酮和生物碱 ,其作用特点在于促进胆固醇的代谢方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荷叶 大豆 调血脂 中药合剂 高脂血症 小鼠
下载PDF
牛蒡子提取物的降血糖作用 被引量:24
7
作者 徐朝晖 李婷 +2 位作者 邓毅 刘建文 贾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7期1043-1045,共3页
关键词 牛蒡子提取物 降血糖作用 《中国药典》 辛凉解表药 药理学研究 菊科植物 成熟果实 风热感冒 咳嗽痰多 文献报道 系统研究 植物化学 提取部位 物质基础 活性成
下载PDF
蒺藜皂苷对高脂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35
8
作者 褚书地 瞿伟菁 +2 位作者 逄秀凤 孙斌 黄晓青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341-344,共4页
以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研究了蒺藜皂苷的调血脂作用。研究表明:蒺藜皂苷能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脏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在灌胃蒺藜皂苷的同时继续喂食高脂饲料,能有效... 以高脂饲料诱导高脂血症小鼠模型,研究了蒺藜皂苷的调血脂作用。研究表明:蒺藜皂苷能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肝脏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在灌胃蒺藜皂苷的同时继续喂食高脂饲料,能有效地阻止血清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的升高,同时能降低肝脏胆固醇、甘油三酯的含量,提高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的(SOD)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蒺黎皂苷 高脂血症 甘油三酪 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胆固醇 小鼠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温胆汤降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37
9
作者 李佳楠 陈东辉 +1 位作者 罗霞 杨志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666-668,共3页
运用药理学方法 ,观察温胆汤对急性和慢性高血脂成年小鼠血清总胆固醇 (TC)、总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 DL- c)、高密度脂蛋白 (HDL- c)、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 ,体重增长 ,粪便脂质含量的影响 ,并与西药吉非罗... 运用药理学方法 ,观察温胆汤对急性和慢性高血脂成年小鼠血清总胆固醇 (TC)、总甘油三酯 (TG)、低密度脂蛋白 (L DL- c)、高密度脂蛋白 (HDL- c)、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丙二醛 (MDA) ,体重增长 ,粪便脂质含量的影响 ,并与西药吉非罗齐进行比较。结果发现 :温胆汤可有效降低急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 TC、TG、L DL- c含量 ,提高SOD活性 ,降低 MDA含量 ,控制体重增长 ,降低粪便中脂质含量 ,且疗效优于吉非罗齐。同时 ,温胆汤可有效降低慢性高脂血症小鼠血清 TC、TG含量 ,且疗效优于吉非罗齐 ,但对 HDL- c含量的升高无明显效果。提示 :温胆汤能有效调节机体脂质代谢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脂作用 温胆汤 血清总胆固醇 血清甘油三酯 低密度胆固醇 高密度胆固醇 动物实验 高脂血症
下载PDF
碟脉灵注射液对高脂血症大鼠血脂代谢的影响 被引量:25
10
作者 李艳妍 尹一子 +3 位作者 睢大员 于晓风 曲绍春 姜义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57-359,共3页
目的 :观察碟脉灵注射液 ( DMLI)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 TC)、脂蛋白 -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DMLI按 5、1 0、2 0 ml· kg-1· d-1给大鼠连续腹腔注射1 2 d,测血脂和过氧化脂质 ( LPO)含量 ,血浆... 目的 :观察碟脉灵注射液 ( DMLI)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清总胆固醇 ( TC)、脂蛋白 -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其抗氧化作用。方法 :DMLI按 5、1 0、2 0 ml· kg-1· d-1给大鼠连续腹腔注射1 2 d,测血脂和过氧化脂质 ( LPO)含量 ,血浆 6-酮前列腺素 F1α( PGI2 )血栓素 A2 ( TXA2 )水平及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活性 ,并观察肝脏脂肪沉积情况。结果 :DMLI1 0、2 0 ml·kg-1能明显降低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甘油三酯 ( TG)、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LDL- c)、TXA2 及 LPO含量 ,并明显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 HDL- c)、PGI2 含量及 SOD活性 ,亦能使 TC/HDL - c及 LDL- c/HDL - c比值明显降低 ,PGI2 /TXA2 比值明显升高。病理检查可见肝脏脂肪沉积明显减轻。结论 :DMLI可能通过调节体内血脂代谢、纠正自由基代谢紊乱及提高 PGI2 /TXA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碟脉灵注射液 DMLI 高脂血症 血脂代谢 自由基
下载PDF
药对川芎和赤芍对高脂血症大鼠降脂、抗氧化及血管内皮功能的实验观察 被引量:79
11
作者 梁日欣 黄璐琦 +2 位作者 刘菊福 吴志刚 何希荣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2002年第1期43-45,共3页
本文观察了血府逐瘀汤中药对川芎和赤芍合用及川芎、赤芍单用对高脂大鼠血症降脂、抗氧化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药合用及单用均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对高密度脂蛋白没有影响。提示在降脂作... 本文观察了血府逐瘀汤中药对川芎和赤芍合用及川芎、赤芍单用对高脂大鼠血症降脂、抗氧化及对血管内皮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两药合用及单用均明显降低血清胆固醇、甘油三脂和低密度脂蛋白。对高密度脂蛋白没有影响。提示在降脂作用方面 ,两药没有协同作用。川芎、赤芍分别单用 ,对MDA活性及NO的释放均没有影响 ,但合用血清MDA活性降低 ,NO释放增加 ,与高脂模型组比较 ,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果提示 :两药在抗氧化及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方面 ,产生协同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芎 赤芍 低密度脂蛋白 高脂血症 中药 药理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土鳖虫水提物对实验性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和内皮素的影响 被引量:41
12
作者 于燕 刘继兰 +2 位作者 王菊英 刘玉娥 刘萍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1期15-17,共3页
目的研究土鳖虫水提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和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测定血浆ET的浓度 ,并应用内皮细胞铺片和免疫组化相结合的方法 ,在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铺片上 ,计数内皮细胞和ET阳性细胞并定量分析ET的... 目的研究土鳖虫水提物对高脂血症大鼠血管内皮和内皮素 (ET)的影响。方法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 ,测定血浆ET的浓度 ,并应用内皮细胞铺片和免疫组化相结合的方法 ,在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铺片上 ,计数内皮细胞和ET阳性细胞并定量分析ET的合成。结果实验第 80d ,与正常组比较 ,高脂组血浆ET显著增高 (P <0 .0 1) ;内皮铺片显示内皮细胞数量增多 ,排列紊乱 ,胞核大小和染色深浅不一 ,ET阳性细胞率显著升高 (P <0 .0 1)。土鳖虫中、高剂量组血浆ET水平和ET阳性细胞率显著降低 (P <0 .0 5~ 0 .0 1)。结论土鳖虫水提物能保护血管内皮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鳖虫水提物 高脂血症 血管内皮 内皮素 大鼠
下载PDF
啤酒花对去卵巢肥胖大鼠的影响 被引量:15
13
作者 汪江碧 罗蓉 +4 位作者 田雪松 丁永辉 瞿颂义 李伟 郑天珍 《中药材》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105-107,共3页
目的 :研究啤酒花水提取液对去卵巢肥胖大鼠的影响。方法 :切除成年SD大鼠双侧卵巢后 ,口服啤酒花水提取液 ,观察对体重的影响。第 7周末取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 (FFA)含量 ,总抗氧化能力 (T AOC) ,丙二醛(MDA)含量 ,雌激素 (E) ,雄激素 ... 目的 :研究啤酒花水提取液对去卵巢肥胖大鼠的影响。方法 :切除成年SD大鼠双侧卵巢后 ,口服啤酒花水提取液 ,观察对体重的影响。第 7周末取血测血清游离脂肪酸 (FFA)含量 ,总抗氧化能力 (T AOC) ,丙二醛(MDA)含量 ,雌激素 (E) ,雄激素 (T)和胰岛素 (Ins)水平。结果 :卵巢切除后大鼠体重增加。FFA含量升高 ,T AOC降低 ,MDA升高 ,E和T水平下降 ,Ins水平升高。口服啤酒花水提取液后 ,与去卵巢组大鼠比较 ,体重增加受到抑制 ,FFA含量降低 ,T AOC升高 ,MDA和Ins水平降低。结论 :啤酒花水提取液可抑制去卵巢大鼠的肥胖 ,此作用可能是啤酒花具有雌激素样活性 ,通过增加胰岛素敏感性 ,提高机体的总抗氧化能力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去卵巢 肥胖 大鼠 雌激素 胰岛素 总抗氧化能力 啤酒花水提取液
下载PDF
马齿苋对家兔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防治作用 被引量:35
14
作者 贺圣文 刘同美 +2 位作者 尤敏 王健英 吴洪娟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221-223,共3页
研究了野生马齿苋降血脂的新功用,结果显示马齿苋能降低全血低切表现粘度及血浆中切表观粘度.并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亦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 研究了野生马齿苋降血脂的新功用,结果显示马齿苋能降低全血低切表现粘度及血浆中切表观粘度.并能明显降低血清总胆固醇(TC)、血清甘油三酯(TG)、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亦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提示了马齿苋对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具有一定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齿苋 高脂血症 防治
下载PDF
高脂血症的非药物治疗 被引量:33
15
作者 李蓉琼 方荣华 任皓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24-326,共3页
关键词 高脂血症 非药物治疗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mol/L 甘油三酯(TG) 动脉栓塞性疾病 血清总胆固醇 脂质代谢障碍 动脉粥样硬化 甘油三脂 诊断标准 动脉硬化 病理基础 心肌梗死 危害因素 发病年龄 心绞痛 脑梗塞 肾损害 发病率
下载PDF
柴胡、姜黄对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 被引量:71
16
作者 邵淑丽 徐兴军 +2 位作者 马德滨 薛春梅 付静 《中医药学报》 CAS 2002年第4期59-60,共2页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柴胡、姜黄对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和腹腔注射 75 %蛋黄乳液造成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和高血糖模型 ,用柴胡和姜黄进行治疗。结果 :柴胡、姜黄、柴胡、姜黄 1比 1配伍均可显... 目的 :通过动物实验研究柴胡、姜黄对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的预防作用。方法 :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和腹腔注射 75 %蛋黄乳液造成小白鼠实验性高脂血症和高血糖模型 ,用柴胡和姜黄进行治疗。结果 :柴胡、姜黄、柴胡、姜黄 1比 1配伍均可显著降低小白鼠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脂 (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 -C)的实验性升高 (P <0 .0 1) ,显著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HDL—C)的实验性降低。作用程度优于已知降脂药物。结论 :柴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柴胡 姜黄 实验研究
下载PDF
车前子对高脂血症大鼠机体自由基防御机能的影响 被引量:18
17
作者 王素敏 张杰 +1 位作者 李兴琴 朱树森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529-530,共2页
目的 观察车前子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肝组织自由基防御机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大鼠饲以高脂饲料同时添加不同浓度车前子 ,喂饲 1 2 w后测其心、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以及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G... 目的 观察车前子对高脂血症大鼠心、肝组织自由基防御机能的影响。方法 健康大鼠饲以高脂饲料同时添加不同浓度车前子 ,喂饲 1 2 w后测其心、肝组织中丙二醛 (MDA)、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过氧化氢酶 (CAT)以及谷胱苷肽过氧化物酶 (GSH- Px)活性。结果 车前子能明显降低心肌 MDA含量 ,升高心脏中的 SOD活性及肝组织中 CAT和 GSH- Px活性。结论 车前子对机体自由基的防御机能可产生一定的影响 ,对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具有一定的防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前子 高脂血症 大鼠 自由基 防御机能 动脉粥样硬化 冠心病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黄芩茎叶总黄酮调血脂作用研究 被引量:60
18
作者 佟继铭 刘玉玲 符景春 《中草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96-198,共3页
黄芩茎叶总黄酮 (以下简称总黄酮 )是黄芩茎叶的主要有效部位。动物实验结果证明 ,在给大鼠喂以高脂饲料的同时 po总黄酮能明显抑制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和低密度脂蛋白 (L DL- C)的升高。对已经形成高脂血症的大鼠 ,也能... 黄芩茎叶总黄酮 (以下简称总黄酮 )是黄芩茎叶的主要有效部位。动物实验结果证明 ,在给大鼠喂以高脂饲料的同时 po总黄酮能明显抑制血清总胆固醇 (TC)、甘油三酯 (TG)和低密度脂蛋白 (L DL- C)的升高。对已经形成高脂血症的大鼠 ,也能明显降低血清 TC、TG、L DL- C的水平及动脉粥样硬化指数 (AI,AI=TC-HDL- C/ HDL-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苓茎叶 总黄酮 总脂血症 中医药疗法 大鼠
下载PDF
血脂异常中医病因病机探讨 被引量:32
19
作者 周学文 陈民 +3 位作者 李曦明 白光 周奇 姜树民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07年第2期197-198,共2页
血脂异常的病机核心为脾虚运化失司、升降失常,饮食、劳倦、情志为主要致病因素;痰、瘀为血脂异常的主要病理产物;痰瘀阻络,络脉不畅为引发动脉粥样硬化的病机关键。治疗可以脾论治,内清外柔。
关键词 血脂异常 病因 病机 病理产物
下载PDF
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20
作者 刘志诚 洪承鈗 +2 位作者 孙志 徐炳国 闫润虎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9期521-523,共3页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疗效。方法 :将 45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患者依据辨证分型采用耳体针结合施治。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痛经症状评分。结果 :针灸治疗 1疗程 (1月 )患者总有效率为 71... 目的 :观察针灸治疗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的疗效。方法 :将 45例单纯性肥胖病并发痛经患者依据辨证分型采用耳体针结合施治。观察针灸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体征、肥胖指标、痛经症状评分。结果 :针灸治疗 1疗程 (1月 )患者总有效率为 71 1 1 % ,2疗程总有效率为 86 67% ,3疗程总有效率为 93 3 3 %。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纯性肥胖病 痛经 针灸疗法 耳针 体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4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